语文课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语文课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语文课堂与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冲突越来越凸显,而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的关注。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从丰富人文情怀、掌握基本语法、发展语言技能和引导学有所用等方面入手,深化学生日常语文知识的积累、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口语交际技能、最后应用于实践,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大多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听课,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率一直难以得到提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语文课堂与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冲突越来越凸显,而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们的关注。所谓学科素养,用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来理解就是:“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那么,究竟如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呢?
一、多元积累,丰富人文情怀
语文学科素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水平,逐渐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就是要熏陶学生的人文情怀,而知识的积累是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离开知识的语文学科也是不可想象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帮助学生构建多元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雪》一课,课文对北国冬天的雪景风光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勾勒出一幅美丽壮阔的北国瑞雪图。在学这一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查字典,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在看懂课文的基础上,梳理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并通过这些景物来判断和体会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已经对课文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做到了对课文内容的初步认识。之后,我又给学生展示了很多有关雪景的图像,让学生更直接、更感性地形成对雪的感受,在视觉上对雪景形成概念,并结合轻快的音乐,把席慕容的一首关于雪的诗歌《溶雪的时刻》,当堂朗读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在现代诗中雪景的美丽,如果感觉其中有写的好的句子,则进行摘抄。最后,我让每个学生都上交了一篇与“雪”相关的作文,有的学生写了自己看到过的雪景,有的學生抒发了自己在课堂上学完课文之后的感悟,甚至有的学生还模仿席慕容的诗歌,自编了几行短诗。显然,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语文知识,自身的情操也得到了陶冶,增强了语文感受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实现了多角度、多方向的语文知识积累,真正做到了全面发展。
语文知识其实很丰富,除了包括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基本写作手法知识和一些生活中的常识以外,还应当拓展到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写作流派等,只有让学生更多的知识积累,才能让学生拥有厚积薄发的机会。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其实就是要在日常教学的一点一滴中,逐渐让学生形成语文知识的积累,用心来体会这些知识,从而拥有对这些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鉴赏经典,掌握基本语法
能够“读懂文章”是语文学科素养的最基本要求之一,而小学生阅读量较小,没有形成最基本的语言知识框架,许多时候在文章的整体理解上就存在问题。教师要关注到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经典文章,给学生讲解基本的语法,引导学生逐渐树立语法意识,从而能够熟练阅读各类文章,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索桥的故事》,这是巴金先生在参观都江堰的时候触景生情而写下的一篇散文,文中讴歌了处处为他人着想、不计回报地为他人奉献的伟大精神,让人读完十分感慨。由于文章较长,涉及内容较多,很多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摸不着头脑。在读课文之前,我先给学生介绍了“事情发展顺序”“时间先后顺序”“空间推移顺序”等几种常见的顺序,让学生对文章的描写顺序有了基本的概念,之后,又细化给学生讲解了句子的一些语法知识,诸如“既……又……”的并列关系、“不但……而且……”的递进关系、“虽然……但是……”的转折关系等,帮助学生能够从微观上更容易理解这篇文章。学生带着这些语法知识再读文章,很快就发现了文章的写作思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脉”。在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以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彻,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大大提高了。
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究其根本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用教”,语文学习方法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语文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支撑学科素养的发展,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石。
三、口语交际,发展语言技能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本质是一种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语文的这种工具属性,让学生学会对语文进行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锤炼自己的语文学科素养,从而让语文学习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例如,在学习完五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后,学生的感触都很深,纷纷对地球的现状表示了忧心。见到学生这样的表现,我在课堂的后半段展开了一段讨论会,让学生自由结组,为地球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学生积极地展开了讨论,在小组内交换意见,时而互相争论,时而发出赞赏的呼声,整个课堂气氛高涨。在讨论结束之后,我让每个学生用50个字以内的话,来表达自己小组讨论的想法。这其实是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考验,很多学生开始尽力压缩自己的表达,尽量让语言有逻辑且简明清晰。有几个学生之间的观点有冲突,我还让他们双方展开了一场小辩论,让学生切实进行语言的交锋。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既对课文的学习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同时也在不断的表达和交流的过程当中提高了自身的语言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
新课标中有关语文学科素养的表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锻炼学生的语感,通过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感来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同时,这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口语交际的形式,让学生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得到成长。
四、组织实践,引导学有所用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在语文学科素养的要求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只有在生活中对语文知识进行实际的运用和感悟,才能够得到更宽阔的视野。
例如,在学完六年级上册《战争》这一单元之后,很多学生对当时那个年代发生的故事产生了兴趣。结合这个现象,我让学生自由结组,以小组为单位对周围的博物馆、纪念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等进行调查走访,了解自己身边曾经发生过的有关战争的故事。学生在接到任务之后,自己制定了走访计划,确定走访对象,准备走访提纲,都尽可能做到分工明确,让每一位小组内的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在走访结束之后,小组成员又对走访结果进行总结,商量走访的汇报形式。在最后的课堂上,学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了走访结果的汇报,有的小组准备了情景劇,有的小组采用了诗歌朗诵,有的小组运用了多媒体和PPT进行汇报,学生们兴致高涨,高效地完成了实践任务。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实践教学进行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而这种实践能力,也是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从事工作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因此,这种培养显然是越早开始越好的。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视野范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既是语文学科素养的要求,也应当是每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理念。
以上四点,就是笔者自己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体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运用多元化的理念,在基础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形式上,不断对学科素养培养进行探索、开拓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小平.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学科落地生根[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4).
[2]江小姜.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科素养深层融合的行为研究[J].课外语文,2016,(8).
[3]林嵘春.刘仁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能力素养建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12).
[4]许红琴.聚焦 延展 转变——例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2).
[5]张照清.基于课外阅读基础上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6,(08).
语文课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新课程改革是为了满足当前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也是结合着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而进行的。本次对新课标的深入学习、解读,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教学方法上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教学要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设计上有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
针对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标的学习我有以下体会:
一、在识字、写字上,要利用多种方法,不能一味的用单一的方法去教学。在我们的课本中每一课都有我们要会认的、会写的生字。如果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只用单一的方法,或者这节课只讲生字,学生会感到十分的厌倦。这就要结合着我们的课标来说了,在课文中识字,在一句话中识字,或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来说这个字他在哪儿见过,在哪学过,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也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生字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其融入到良好的课堂学习中。
二、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要灵活的处理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主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我探究的学习劲头,但教师自己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我时时保持以读代讲,多读多想,自主感悟,常常鼓励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们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时不时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上课时,经常让学生自主想问题,自己解答,并且让他们分组讨论交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多读、多思考。
三、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在二年级这个阶段,孩子们虽然没有接触到作文的写作,但是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我们已经进行了简单的写话训练,有的孩子老师给只要稍微一点拨,就知道应该怎么写,怎么说,可有的孩子,就听老师说的去写,显然写出来的语句,远远没有那些读书多的孩子写的好,所以语文的阅读从低年级抓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想写出好的话,就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儿童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教学活动。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学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能增加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儿童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如果老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优点,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老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我想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教学应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四、语文的教学还必须重视知识的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积累,才能运用。
在本册教材中,有许多积累的知识,比如:各种词语。如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ABAC式等,学生已经接触了已经学了,就让他们学会积累,在积累中增加自己的知识。
五、高度重视写字教学。
在课标(实验稿)里,仅是第一学段有提出“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目标,而新课标里每一学段都有这一条。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其中规定,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语文课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本学期学校又一次组织我们学习新课程标准,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向标,需要我们在教学前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下面就肤浅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制定教学目标,对于一课书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定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
一、“紧扣目标,涵盖课标”。要充分考虑课标的落脚点。课标是一个标杆,而课文则是达成这个标杆的载体,教学目标的制订必须紧紧扣住课程标准。第
二、关注文本特点。 备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细读文本,因为只有把文本研究深透了,我们才会深刻把握文本的规律,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本文的魅力来自于各方面的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第
三、关乎编写意图。 制订教学目标,要努力研究编者的逻辑起点。一篇文章,选入教材,它便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整个语文大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种拿到教材不分年段不分训练点“我的课文我做主”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在教学目标的制订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课后题和教材中的相关链接。因为这些内容本身就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仔细分析这些内容才能理解编者思考的基点。第
四、关联学习起点。 制定教学目标,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对学情的把握。如果把整个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比作一次长长的旅行的话,那么,我们必须要随时了解学生从哪里起步?到达什么地方?将继续往哪个地方前进?所以,我们要对学生曾经掌握了什么和将要掌握什么,已经有了哪些本领和将要练习哪些本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二、低年级在识字、写字上,要利用多种方法,不能一味的用单一的方法去教学。在我们的课本中每一课都有我们要会认的、会写的生字。如果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只用单一的方法,或者这节课只讲生字,学生会感到十分的厌倦。这就要结合着我们的课标来说了,在课文中识字,在一句话中识字,或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来说这个字他在哪儿见过,在哪学过,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也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生字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其融入到良好的课堂学习中。
三、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要灵活的处理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主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我探究的学习劲头,但教师自己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我时时保持以读代讲,多读多想,自主感悟,常常鼓励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们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时不时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上课时,经常让学生自主想问题,自己解答,并且让他们分组讨论交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多读、多思考。
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阶段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在二年级这个阶段,孩子们虽然没有接触到作文的写作,但是在
一、二年级我们已经进行了简单的写话训练,有的孩子老师给只要稍微一点拨,就知道应该怎么写,怎么说,可有的孩子,就听老师说的去写,显然写出来的语句,远远没有那些读书多的孩子写的好,所以语文的阅读从低年级抓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想写出好的话,就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
的乐趣;二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儿童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教学活动。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学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能增加兴趣。
以上是我学习语文课标就低段的而言的一些体会,也许还有很多自己没有注重到的,以后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要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
语文课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唐钱楼小学 郑艳霞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大多还不能适应小学较为紧张与辛苦的学习生活。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作业不知该如何完成,遵守怎样的课堂常规,如何有效倾听,怎样与人交流,爱护学习用品,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等等。这些都将成为一年级孩子入学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和要求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00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00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渴望,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大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汉语拼音的重点: 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和正确书写音节课文的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四、教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进行反复严格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儿歌的形式,让这些好习惯成为琅琅上口、根深蒂固的行为观念。
2、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用“情境图”与“语境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音节时,还可采用卡片认读,进而达到练读拼音词、句的目的和训练学生见形知音的能力。同时要结合识字,不要让学生有枯燥之感。
3、课文教学以朗读和背诵为重点。多读精讲,指导学生把课文正确、读连贯。识字教学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4、在班级积极推广阅读。采用教师读给学生听的方法,先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开展班级故事会,让学生把阅读到的好东西和大家分享;成立班级读书小组和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还可以让学生阅读绘本,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之便利,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童话。
语文课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wēnglǎngrùnyùnniàng
màinòng
hóulóng
yìnghè
liáoliàng
hōngtuō
jìngmò嗡
朗润
酝酿
卖弄
喉咙
应和
嘹亮
烘托
静默
fēngzhēngdǒusǒujiànzhuàng
hūpéngyǐnbàn
huāzhīzhāozhǎn风筝
抖擞
健壮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xiāngdāndānānshìzhuóluò
císhàn
jīfū
xiùqì
kuānchǎng
zhùxù
dèngqīng镶
单单
安适
着落
慈善
肌肤
秀气
宽敞
贮蓄
澄清
kōnglíngdìtǎn空灵
地毯
chánhuābāojiāomèiléngjìng
cūguǎng
jiémáo
yīshang
língdang
duānzhuāng蝉
花苞
娇媚
棱镜
粗犷
睫毛
衣裳
铃铛
端jìngmìwūyánqīlěnghuàzhuāng
lìlín
zàofǎng
lìnsè
xīlì
gānsè
庄
cǎoduò静谧
屋檐
凄冷
化妆
莅临
造访
吝啬
淅沥
干涩
草垛
lǜyīnyīnduōduōbīrén绿茵茵
咄咄逼人
tānhuànbàonùchénjìshìnòng
chuídǎ
qiáocuì
yāngqiú
xùdao
juébié
dànyǎ瘫痪
暴怒
沉寂
侍弄
捶打
憔悴
央求
絮叨
诀别
淡雅
gāojiélànmànfānláifùqù
xǐchūwàngwài高洁
烂漫
翻来覆去
喜出望外
xìnfúfēnqíqǔjuéyíshà
liǎngquán
línlín
gèdéqísuǒ信服
分歧
取决
一霎
两全
粼粼
各得其所
huādìgěngnìxiào
mùyù
dǎogào
zǐmèi
tíngtíngyùlì
páihuái花蒂
梗
匿笑
沐浴
祷告
姊妹
亭亭玉立
徘徊
zhēbìxīnxùliúzhuǎn
yīnbì遮蔽
心绪
流转
荫蔽
luàncuànxúnmìguìxià
zhíniù
quèzáo
qīngjié
yúnxiāo
tǎngruò
jiànshǎng乱窜
寻觅
跪下
执拗
确凿
轻捷
云霄
倘若
鉴赏
zhuóshíhéǎigōngjìng
zhìpǔ
bóxué
yuānbó
tìtǎng
línlí
kuījiǎ啄食
和蔼
恭敬
质朴
博学
渊博
倜傥
淋漓
盔甲
shēnshìrénjìhǎnzhìrénshēngdǐngfèi绅士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jiǎnlājīgǎnkǎicuōniǎnzhànkāizhēngzhícánkuìhuǐhènjīdàng捡垃圾
感慨
搓捻
绽开
争执
惭愧
悔恨
激荡
àomìpīncòuqǐpàn
jiéránbùtóng
píjuànbùkān
xiǎoxīnyìyì
bùqiúshènjiě奥秘
拼凑
企盼
截然不同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
不求甚解
hùnwéiyītánhuǎngrándàwù
yóuránérshēng
huātuánjǐncù
měibùshèngshōu混为一谈
恍然大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cèngdǐdágāngà
nánkān
fǔshì
lángbèi
yuánliàng
wǎngrán
tānlán蹭
抵达
尴尬
难堪
俯视
狼狈
原谅
枉然
贪婪
tánhuángzìbēichàngxiāo
zǔzhòu
cǎndàn
wēifēnglǐnlǐn
zhòngmùkuíkuí弹簧
自卑
畅销
诅咒
惨淡
威风凛凛
众目睽睽
shàyǒujièshìfèiqǐnwàngshí
jīchánglùlù煞有介事
废寝忘食
饥肠辘辘
jìpàiqiǎnxùnzhí
dòngjī
xiáài
jíduān
rèchén
lěngqīng
chúncuì冀
派遣
殉职
动机
狭隘
极端
热忱
冷清
纯粹
pèifúgāomíng
bǐbó
chūlù
niānqīngpàzhòng
mòbùguānxīn佩服
高明
鄙薄
出路
拈轻怕重
漠不关心
mámùbùrénjīngyìqiújīng
jiànyìsīqiān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yīdònglóutiāojiǎnchuō
kāngkǎi
zhàngpéng
fèixū
tāntā
hūxiào一栋楼
挑拣
戳
慷慨
帐篷
废墟
坍塌
呼啸
gǔntàngzhāngyángliūda
zuómo
wēibó
chóuláo
yìnglǎng
shuǐqú滚烫
张扬
溜达
琢磨
微薄
酬劳
硬朗
水渠
liútǎngguāngtūtūbùmáozhīdì
páogēnwèndǐ
chénmòguǎyán流淌
光秃秃
不毛之地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zhuórèbāpípāzhe
kùrè
yànjuàn
fùhè
tūwù
pēngpēng灼热
扒皮
趴着
酷热
厌倦
附和
突兀
砰cháoxiàoyūnxuànkūqì
shēnyín
huǎnghū
mùsè
ānwèi
砰
língluàn嘲笑
晕眩
哭泣
呻吟
恍惚
暮色
安慰
凌乱
jīngyàwèijùcēncībùqí
hōngtángdàxiào
jīnghuāngshīcuò惊讶
畏惧
参差不齐
哄堂大笑
惊慌失措
dòuxiàosīsīlǚlǚ
yǐzhàng
wàngxiǎng
xiāohào
yōuyù
lǎnduò逗笑
丝丝缕缕
倚仗
妄想
消耗
忧郁
懒惰
sǒngyǒngānxiángqǐgàiyùjǐngchàngránquánfúdīngzhǔchéngjiè怂恿
安详
乞丐
预警
怅然
蜷伏
叮嘱
惩戒
bēichǔduànyǔyuānwǎng
nüèdài
fúróngniǎo
wèizuìqiántáo
huópō悲楚
断语
冤枉
虐待
芙蓉鸟
畏罪潜逃
活泼
zhàlanyuánrùnxùrì
dùjuān
suānchǔ
báizhòu
jùnqiào
xiōngjīn栅栏
圆润
旭日
杜鹃
酸楚
白昼
俊俏
胸襟
gānbiěfēngyúyōngzhǒng
gùpàn
míwǎng
zhùlì
kuíwú
mòrán干瘪
丰腴
臃肿
顾盼
迷惘
伫立
魁梧
蓦然
liàoqiàozhànlìpéngsōng
zìgùbùxiá
jùwéijǐyǒu
gūkǔlíngdīng料峭
战栗
蓬松
自顾不暇
据为己有
孤苦伶仃
shōuliǎnbǔrǔxiūqiè
xiězhào
púfú
yuánwěi
yīngwǔ
wēnxùn
jìngù收敛
哺乳
羞怯
写照
匍匐
原委
鹦鹉
温驯
禁锢
huáxiángyúhuīfǔchōng
níngméng
guàidànbùjīng
dàxiāngjìngtíng滑翔
余晖
俯冲
柠檬
怪诞不经
大相径庭
shéncǎiyìyì神采奕奕
bènzhuōcìgěipìnyòng
xuànyào
chènzhí
yúchǔn
xiànkuǎn
tuǒdang笨拙
赐给
聘用
炫耀
称职
愚蠢
现款
妥当
lǐzhìchéngbàoqīnchāi
huájī
quāndìng
jiǎohuá
bìxià
juéshì
tóuxián理智
呈报
钦差
滑稽
圈定
狡猾
陛下
爵士
头衔
xūnzhāngpáozibùkějiùyào
hàiréntīngwén
suíshēngfùhè勋章
袍子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fénshāofēijiànpiāomiǎo
dùjīn
shǎnshuò
gǎngwān焚烧
飞溅
缥缈
镀金
闪烁
港湾
róuniēhuāngliángjìmò
mǎngmǎngzhēnzhēn
péngbó
chéngchè
chānhuo揉捏
荒凉
寂寞
莽fēifánqìgàilíngmǐn
nítán
莽榛榛
蓬勃
澄澈
掺和
miányán
shéntōngguǎngdà
língjīyídòng非凡
气概
灵敏
泥潭
绵延
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
méikāiyǎnxiào眉开眼笑
diāoxiàngbìhùàimù
xūróng
jiàoliàng
kǎigē
qǐrényōutiān雕像
庇护
爱慕
虚荣
较量
凯歌
语文课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中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助于引导学生感知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潜移默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尤其是即将踏入工作岗位的中职学生,着力加强中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大有裨益。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外阅读;兴趣;能力
中职教材高教版(修订版)指出,中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地读一些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以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需要良好的阅读能力提供支撑。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做好中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以名人读书故事激励学生阅读
在中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有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可以通过课前三分钟或班级微信学习群讲述名人读书故事,如以鲁迅先生为例,他年少时成绩优异,将学校奖励的金质奖章卖掉,买了几本书和红辣椒,寒冷的夜晚难以坚持夜读的时候,他就嚼着红辣椒,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通过努力读书自己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通过此类名人读书故事,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激励,促使学生积极向名人学习,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二)以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促进学生阅读
为有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整合课堂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如在班级内组建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定期就课外阅读进行交流[1]。每季度组织开展阅读汇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也可组织开展故事会、朗读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能够感知到阅读的快乐,并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以影视作品的魅力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原著
为有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与课外阅读相关的影视作品,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组织观看《红楼梦》相关影视作品;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播放《水浒传》相关章节视频;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学生必然会被影视作品的魅力所激励,进而对原著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影视作品篇幅限制播出,因势利导,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原著,这就无形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四)以高效的课堂阅读时间提升学生的阅读
水平
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余时间阅读的收获在课堂上进行表现,如课前五分钟演讲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在中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该种方式能够对课堂时间加以科学合理利用,鼓励学生在五分钟时间内就自己课外阅读文本来进行讲述,此种方式能够无形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并且有效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合理选择阅读内容
阅读方法的选择要对应相宜的阅读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阅读内容,然后辅以相应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深度把握略读(粗读)、细读、隔日重读、边读边记、写读书笔记、读后及时写感想等阅读方法,同时针对自身需要,对所选择阅读内容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阅读内容的选择要结合中职生的年龄特征,从青年读物方面给予指导,确保与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相贴近,发挥课外阅读内容的教育
作用[2]。
如《意林》《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等。向学生推荐名篇名著,可以选择中国文化经典、中国古典名著、外国名著以及当代优秀作品,如《史记》《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平凡的世界》等,通过精彩情节介绍等方式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无形中陶冶学生情操。对报纸和知识性感悟的推荐,可以选择“短评”“杂读”等,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对优秀报刊的选择,可以从《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等方面开展课外阅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来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推荐,如在学习《合欢树》之后,可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秋天的怀念》等作品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更深刻感受人物魅力,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中相关情节后,可以将《红楼梦》整本书推荐给学生,以宝黛爱情悲剧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运用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一)与课前五分钟演讲结合
在中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切实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在结合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课前五分钟演讲入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对课前五分钟演讲内容加以确定,以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为中心,鼓励学生进行演讲。
在此种方式下,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来展开课外阅读,并在课前五分钟演讲中生动的进行表达,条理清楚且中心明确,这就能够为课外阅读教学提供良性辅助,无形中开展了听说训练,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强化以及语言组织运用水平的提升都十分重要。
(二)与课内阅读结合
在中职语文课外閱读教学过程中,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有机结合,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整合,并运用于课外阅读过程中,无形中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知识运用灵活程度进行检查。如在对某一文章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在课堂上留下几分钟的时间,便于学生互相讨论,在此种阅读教学方式下,有助于巩固学生语文知识体系,并锻炼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逐步提升。
(三)与作文教学结合
在中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融合,可以从作文教学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强化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就是说,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文本中的写作方法,做好读书笔记,积累写作素材。之后在语文课堂上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围绕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就课外阅读经验进行分享,并通过文字进行总结,有助于学生互相吸取课外阅读经验,并且在总结的过程中锻炼自身写作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
总之,中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为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要基于教学目标出发,明确学生具体情况,注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课外阅读方法的掌握,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训练,保证训练的系统化,从而全面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中职语文高效教学也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景丽.概论中职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J].教学交流,2016(22).
[2]李晓聪.新课标下中职语文课外阅读的具体指导措施[J].阅读与作文,2015(3).
语文课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