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班教案颜色变变变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小班教案颜色变变变范文第1篇

图形变变变

北城北园小学

刘丽 教学目标:

1. 学习观察物体和借形象的方法,在一个或一组几何形上进行创意添画,使之变成简单的物体,并表现其主要特征。 2. 在创意活动中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争强对图形创造的兴趣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想象方法,体验图形联想和添加的快乐。 教学难点:

通过对几何图形的联想,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组合、添画。 教学器材:几何形体教具、挂图、课件等。 教学方法:情景表演法、启发联想、游戏法。 学法指导:操作体验 教学过程;

一、 图形宝宝变魔术:

教师快速把图形分解、组合,让学生说一说变成了哪些物体。

二、 猜画谜:

师:瞧,圆形变成了什么?

圆形除了变成-- --,还可以变成什么?(学生说一说) 师对圆形进行添画,让学生猜一猜可以变成什么?(师演示添U3

1 8sgKEith 加画法)

三、 学生自己尝试为图形进行想象添画,引导学生大胆添画:

1、 师:圆形可以变出这么多东西,那么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呢?你们想不想当魔术师,也帮图形变魔术?

2、 师:在帮助图形变魔术时,听到教师说“图形不变了”就停止画画,把笔放好。

3、 指名学生到前面进行添画,师指导。

四、 找一找:

欣赏儿童画作品,找一找图画中图形宝宝的身影,说一说图形怎样变的。

五、 画一画:

学生进行“我们一起变变”的绘画游戏,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和大家不一样的画。

六、 作品展评:

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小班教案颜色变变变范文第2篇

茅山风景区中心幼儿园 巫云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颜色,感受颜色变化的神奇。 2.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颜色。

3.初步了解两种颜色会混合出另一种颜色,体验发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游戏。

1.师:小朋友们好!我是谁?我不仅是老师,我还是一名魔术师。我会变魔术哦!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魔术:透明的水怎样变成有颜色的水,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

(二)幼儿探索体验,大胆讲述观察的颜色。 1.请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自己变魔术。

2.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瓶子里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 3.送瓶子回家。

(三)揭示魔术的秘密,了解两种颜色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1.师:水宝宝怎么能变颜色呢?引导幼儿猜一猜,想一想。 教师小结:秘密放在了瓶盖里。

2.教师引导幼儿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3.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四)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小班教案颜色变变变范文第3篇

来源:青岛市胶州教工幼儿园

上传时间:2013-11-05

活动目标

能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装饰、制作纸袋动物,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各色卡纸、彩色即时贴、皱纹纸、画笔、剪刀、双面胶等。

2.利用纸袋制作的小动物表演的《动物狂欢节》视频片段。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彩色纸袋,讨论纸袋的用处

1.你们家里有纸袋吗?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处理纸袋的?

2.纸袋除了可以用来装东西,还可以用来干什么?

二、播放视频《动物狂欢节》,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

1.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制作的?

小结:原来纸袋还可以制作成各种小动物。今天,森林里要举行“动物狂欢节”,想请小朋友们制作各种小动物来参加,你想不想试一试?

三、幼儿讨论制作纸袋小动物的顺序

1.你想用纸袋做什么小动物?需要哪些材料?

2.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进行总结:在制作纸袋小动物的时候可以根据纸袋的大小、形状、颜色,选择不同的辅助材料加工制作成各种小动物。

3.讨论:做小动物的时候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做?

教师小结:①先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小动物。②选择纸袋和各种辅助材料。③用画笔画出小动物的五官及四肢。④进行组合,并对小动物的身体加以装饰。

4.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制作纸袋小动物,教师观察指导,引导幼儿对小动物的身体进行装饰。

小班教案颜色变变变范文第4篇

我们一年四季盛产品种多样的蔬菜瓜果,我们不仅能品尝到它们鲜美的滋味,而且还能观赏到它们鲜艳的色彩和各种形态。此外,我们还能在各种宴席上,看到厨师运用巧手将蔬菜瓜果雕刻成龙、凤、鱼、兔等各种美妙的形象。现在正值春季,为什么不将这有利的条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为此,我在这节课《蔬果变变变》中,进行了一次“开放式”、“研究式”大胆的教学尝试。本课《蔬果变变变》正是基于蔬菜瓜果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特征,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蔬果造型有关知识和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通过自主探究及与人合作中寻求创作的乐趣。

4、德育渗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活动,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更好的体验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蔬果造型的练习,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蔬果的制作方法,通过示范解决。利用材料的特性,实现构思、设计意图。 学具准备:蔬菜、水果、牙签、切刀、刻刀、彩纸教具准备:磁带,示范作品及蔬菜、水果、切刀、刻刀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看动画,渲染气氛 课前欣赏动画,使学生精神饱满,渲染气氛。

(二)小品展示,激发兴趣。 通过“电话”小品表演展示茄子手机、“金刚”、“双节棍”“麦克风”等作品,引发学生兴趣:这么好玩的作品是怎样产生的呢?

(三)分析作品,合理构思。 引导学生如何根据现有的材料合理构思

(四)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自由创作,展现个性。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注意安全。作业要求:利用各种蔬菜瓜果进行造型。并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六)展示作品,互相交流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

(七)小结 老师看出来了这节造型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动脑、多观察、多实践,记住,学习是快乐的。

(八)收拾与整理。 先将用剩下来的牙签,小树枝等物品收集在一起,再将其他物品归类收拾,将桌子擦洗干净,注意安全。

教学注意事项:

1.教学思想的创新

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本课通过一系列教学创新手段(动画片段趣味性导入法,实验操作、人性化的互评方式等等),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教学中不以灌输知识为重,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实验活动和创设情景,找寻方法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实践能力,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精神,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2.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是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重视;探究能力与想象能力经常被忽视。而小学生有着好动、好幻想的特点,其内心世界和情感都是极其丰富的,本案例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形式:故事游戏导入实验创作自我找寻方法进入故事想象创作;营造一个宽松,探究的课堂学习氛围,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中完成的,充分体现了教师灵活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引导启发。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是十分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也是相应和相互统一的。

3.教学评价的个性化

小班教案颜色变变变范文第5篇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在操作游戏中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分类。

2、让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3、感知基础上,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电脑、投影仪、扫描仪、自制课件等;

2、操作材料:各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若干、水彩笔、胶水、剪刀等。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点击课件出示圆形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圆形)

点击课件出示排放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物品的图片

提问:小朋友看看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果盒、抱枕、手表) 点击鼠标圆形物品跳动着归类到圆圈里。

(复习巩固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认识方法同上)  教学设想:采用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形式巩固对图形的认识,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这游戏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计算机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

(二)运用图形拼物体

1、点击课件出现四个拟人化图形娃娃

小朋友,今天我们图形娃娃带来了几个小魔术,小朋友想看吗?

2、演示课件(内容是用图形拼成五个由简易到复杂的范例:小鸡花房子热带鱼机器人)

(1)演示小鸡拼图过程,电脑会自动出现伴有优美音乐的拼图过程供幼儿观察欣赏。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2)点击花、房子、热带鱼、机器人方法同上。

(三)幼儿自由拼物体,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小朋友,图形娃娃也想和我们做个游戏。小朋友看,盘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一下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用它们拼成你喜欢的物品。让我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 教学设想:

1、了解五个难度不一样的范例,适应不同孩子的发展水平。

2、体的恰当运用,自动出现拼图过程,克服了传统教学老师手忙脚乱地边讲边贴,幼儿看不清的弊端。同时,在整个拼图过程中伴有音乐,使孩子在观察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3、幼儿大胆想象,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四)用扫描仪把部分幼儿的作品展示给全体幼儿欣赏

(五)引导幼儿运用物体组合画面讲述故事

1、演示多媒体课件 (其内容在拼物体的基础上,把物体组合成画面,并伴有音乐)

(1)提问:这幅画是由哪些物体拼成的? (2)老师把这幅画编成故事讲述。

2、幼儿分组自由组合画面,鼓励幼儿勇敢地、大胆地、毫无顾虑地按自己的想法去组合画面,并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3、教师积极评价,活动结束。  教学设想:

本环节在前面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一方面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发展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四、活动延伸:

1、作品,互相学习。把全班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既乐于观赏技能高、创造性强的作品,也能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优点,维护幼儿的自尊心。

小班教案颜色变变变范文第6篇

骨外科学 脊柱骨折

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45分钟 李会明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脊柱骨折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和治疗;以及脊柱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使学生重点掌握脊柱骨折的分类;掌握脊柱骨折的临床表现,了解脊柱骨折的诊断及其治疗,并认识到脊柱骨折是骨外科学之中的重点疾病。脊柱骨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需要医生有深刻的认识。

二、 教学内容 1. 脊柱的应用解剖 2. 脊柱骨折的病因与分类 3. 脊柱骨折的临床表现 4. 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三、 教学重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有两个:①脊柱骨折的分类;②脊柱骨折的临床表现。掌握脊柱骨折的病因与分类是理解和学习脊柱骨折基础。为了充分、详尽的阐述脊柱骨折病因与分类,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对脊柱骨折病因与分类的诠释;对于脊柱骨折的临床表现都举例说明,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更直观的认识,能较好的理解该问题。

四、 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脊柱骨折的分类,脊柱骨折的临床表现以及现场处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对其分类的理解有助于充分理解脊柱骨折的特点、从基础上理解脊柱骨折。因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所以对于每一条特征的讲解,除了对教材上知识的详尽讲述外,还特别举实例加以说明,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脊柱骨折的重要特征。

五、 教学方式

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教师讲解和学生课堂讨论相结合。

六、 教学创新模式 1. 教学内容

2 在详细讲解教材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前提下,适当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推荐相关的专业性网站,便于学生随时浏览,使学生了解一些学术前沿的知识。

2. 教学方式

采取板书和PPT结合的教学方式,PPT具有直观性和快捷性,利用多媒体展示重要的概念、教学图片等可以节省时间、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板书列出一些专业英文词汇,便于学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获得最新、最好专业知识,也为以后的双语教学打下基础。

七、 教学进程

(一) 脊柱应用解剖(了解,3分钟)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块组成

脊柱出现了人类所特有的4个矢状面弯曲:两个原发后凸和两个继发前凸。胸椎的后凸是由于胸椎椎体前窄后宽的结果,而颈部的继发前凸主要是由椎间盘的前宽后窄来构成的,其椎体则前后等高或前方稍矮。腰椎的前凸则除了椎间盘的前高后矮外,腰4及腰5椎体亦变得前高后矮;腰3椎体不定,仍多为方形,而腰

1、腰2椎体仍适应胸腰段的后凸而呈后高前矮的形态。

(二) 脊柱骨折的病因与分类(重点掌握,7分钟。PPT结合板书) 脊柱骨折的病因有各种外力引起,按暴力的方向分为X、Y、Z三个轴。

1、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① 、椎体单纯性楔形压缩骨折 ② 、椎体稳定性爆裂骨折 ③ 、椎体不稳定性爆裂骨折 ④ 、Chance 骨折 ⑤ 、屈曲-牵拉性骨折 ⑥ 、脊椎骨折脱位

2、 颈椎骨折的分类

① 、屈曲型损伤 ② 、垂直压缩性损伤 ③ 、过伸损伤

④ 、尚不了解机制的骨折

(三) 脊柱骨折的临床表现、检查与诊断(掌握,20分钟) 1. 有严重外伤史,

2. 脊柱骨折的相应位置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3. 检查时应仔细询问病史,受伤姿势,有无感觉运动障碍 4. 多发伤的处理。

5. 患者病情允许是尽早完成相关X光片、CT、MR等检查

(四)脊柱骨折的治疗(了解,15分)

1、胸椎骨折的治疗

(1)椎体单纯性压缩骨折的治疗 (2)椎体爆裂性骨折的治疗 (3)Chance 骨折的治疗

2、颈椎骨折的治疗 (1)颈椎半脱位的治疗 (2)稳定性颈椎骨折的治疗 (3)椎体爆裂性骨折的治疗

(4)过伸性损伤的治疗 (5)齿状突骨折的治疗

八、 教学材料

吴在德 吴肇汉 外科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九、 参考教材

1吴阶平 裘法祖

黄家驷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王学谦 娄思权等译 创伤骨科学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3、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钦

实用骨科学(第三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十、 课后作业

小班教案颜色变变变范文

小班教案颜色变变变范文第1篇图形变变变北城北园小学刘丽 教学目标:1. 学习观察物体和借形象的方法,在一个或一组几何形上进行创意添画...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