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体能训练体育舞蹈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91

体能训练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我国体育舞蹈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差距主要表现在动作完成缺乏技术魅力,缺乏充满个性特征的创造性的表现力。芭蕾舞完整的训练体系对体育舞蹈的技术训练和表现力的培养有独特作用。借鉴古典芭蕾训练手段,紧密结合体育舞蹈的特点,是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技术和表现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体育舞蹈 芭蕾基础训练

如今世界体育舞蹈的整体发展趋势向着更高的水平迅速发展,以其独特的舞蹈魅力,席卷全球,拉开了体育舞蹈赛事的热浪。我国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科学训练体系尚未完善,但是芭蕾基础训练有着完善的训练体系。芭蕾基础训练体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按着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方法进行芭蕾基础训练,从单一动作到组合训练的过程,通过对舞蹈动作变化、舞蹈节奏的变化、舞蹈中脚位变化,不断改变训练内容的难易度,并且在训练中加入意念与感觉的延伸,使参与者更能感受到心灵与肢体的链接,不仅在提高参与者舞蹈审美、动作规范、技术动作难度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还能培养参与者高雅的气质。因此芭蕾基础训练既能提高我国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的能力,通过身体素质能力的提高使之减小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也能为体育舞蹈的技术能力以及表现能力的提高提供较好的借鉴。

一、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体育舞蹈由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最早在上海等地区兴起,到现在虽然只有30年的历史但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并逐步与世界接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体育舞蹈选手与国外同行们不断的深入交流与共同训练,其技术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但是在世界锦标赛及世界职业组的比赛中,中国体育舞蹈选手还是很难突破进入前10的名次。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分为生理素质差距和艺术表现力的差距。

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和世界一流国外体育舞蹈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动作完成的质量上还欠缺技术的独有魅力,缺乏充满了个性和张力特征的表现力。古典芭蕾中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对于体育舞蹈各方面的能力训练,技术训练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紧密的结合体育舞蹈独有的特点,借鉴古典芭蕾对肌肉素质的训练手段,是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基本技术和充分发挥表现力的有效的、捷径的手段。影响选手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舞蹈表现力,要从舞蹈选手的人文素养、艺术鉴赏能力、舞蹈基本功、对成套动作的编排、意念和气息的调整运用,这几个因素入手提高体育舞蹈选手的舞蹈表现力。影响体育舞蹈选手的舞蹈表现力的主要因素有:体态、架式和气质风度的展现,专项形体和专项技术训练的水平,倾斜、侧身、摆荡等技术应用等。

二、芭蕾舞的训练体系

芭蕾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发展,直至当今,具有系统的训练体系,以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文明。完整独立的训练体系尤其是体现在腿和脚、姿态、身体各部位的正确感觉以及动作表现意识等训练方面。系统科学的芭蕾训练体系是通过一系列肢体动作组合训练来提高舞者的自身能力素质,使舞者在不同的音乐中能从容的表现出音乐内涵,达到塑造崭新艺术形象的效果。芭蕾基础训练内容一般分为两部分:把上、把下部分。把上动作可分:活动、蹲(Pile)、擦地(Battement teudu)、小踢腿(Battement jete)、划圈(Rond de jambe pas terre)、单腿蹲(Battement fondu)、小弹腿( Battement frapp e)、控制( Adagio )、 大踢腿(Grand battement jete)等;把下动作可分为:擦地(Battement tendu)、控制(Adagio)、旋转(Pirouette)、大踢腿(Grand battement jete)、小跳(Soute)、中跳(Sissonne fermee)、大跳(Grand jete)、舞步(Classical walk)、脚尖(Point shoes)等等。芭蕾将身体美学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美的判断标准,一直延用至今。芭蕾训练的科学体系,也被人们应用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像一些表演类的专业,例如像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等等,芭蕾基础训练是这些专业必不可少的必修课程,通过芭蕾基础训练来培养艺术美感、培养审美、表现美、传递美。

芭蕾作为一门独具一格的世界性艺术,得到普及与推崇的主要原因是其博大、唯美与脱俗的美感,芭蕾基础训练是芭蕾的根基,它不仅可以影响甚至制约着舞者的形体美,同时也演绎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思维活动和理想信念。芭蕾基础训练是以它严格、严厉、严谨的科学训练体系,高雅博大的审美倾向,成为塑造体态美、形体美的最佳方法,越来越多的得到广泛的运用。

三、芭蕾基础训练对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价值

芭蕾的训练对体育舞蹈无论是在视觉审美、还是动作规范化,包括技术动作等方面都有着积极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一)芭蕾基础训练对体育舞蹈动作元素的价值体现

通过比较芭蕾舞和体育舞蹈,毋庸置疑的是两个舞种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两者都有严格的规范性、表演观赏性、控制肌肉运动能力、运用自己的手、眼、腰、腿的动作表现,去展现舞蹈的美。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产生于心灵的内在启示。任何一种舞蹈动作都是心灵深处之情感世界的形象表达。因此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芭蕾舞蹈基本功训练是十分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芭蕾基本功训练的话,那舞者必然跳不成功舞。芭蕾基础训练要求形成的专业素质包括:

力量——力分为很多种:冲击力、拉力、控制力等。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在舞蹈中的力量给予观众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对于舞者来说更是一种身体素质的评定,对舞者体力的需求也非常重要。

柔韧性——一位好的舞者,基本功就是软开度,这也充分的体现了一位好的舞者的动作技术与难度系数。肢体灵活性、伸展度是作为舞者的基础。

控制力与稳定性——控制力:舞者在舞蹈过程中展现的自身控制肌肉收缩的一种能力。稳定性:在舞蹈展示过程中舞者完成动作技术展示时调整与控制自身身体平衡的能力。

协调性与灵活性——协调性是指全身各肌肉群都能相互协调配合;各个关节部分可以随着另外一个关节部分的运动而相互配合;而灵活性是指身体各个肌群、关节能够使用的游刃有余,并且能够在快速的节奏中,迅速的改变身体或肢体上某些环节的位置和方向的能力。因此,体育舞蹈专项的学生必须在芭蕾基础训练的基础上,能够熟练驾驭体育舞蹈所需要表现出来的要素:情感(舞情)、节奏(舞律)、构图等。并且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手、眼、腰、腿的表情和动作,去表现美,享受美,传播美。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所以,芭蕾基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也是舞蹈最初的教育模式,它也是体育舞蹈教育当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芭蕾基础训练对于提高乐感;健美形体;提高腿部力量、控制能力、稳定感;提高身体柔韧性、灵活性、技术动作、艺术表现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

(二)芭蕾基础训练对体育舞蹈身体素质的价值体现

我国体育舞蹈没有形成其自身科学的训练系统,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只看重体育舞蹈单一技术的提高,不重视体育舞蹈选手身体素质的训练,再加上单一的训练方式,导致了中国体育舞蹈选手在比赛中由于体力不支、无法很好的展示协调、力量、速度之间关系,再加上先天的身体比例没有优势,使中国体育舞蹈选手的成绩始终没有质的飞跃。只有不断的在芭蕾基础训练组合中的训练,舞者逐渐形成完美、挺拔的身材,并有效的训练了舞者身体肌肉延伸、控制、爆发、速度等感觉。芭蕾基础训练在提高舞者身体素质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价值。通过芭蕾形体的培训可以训练并且锻炼表演专业学生的身体各个部位的素质及其力量能力,解放表演专业学生的肢体,改变其原有的自然状态,获得新的技术和规范其的动作。

(三)芭蕾基础训练对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价值体现

艺术表现力差距产生的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我国体育舞蹈选手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不高。每一个舞蹈都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舞蹈的产生是基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而体育舞蹈并不是发源于中国本土,属于外来舞蹈,还有大量的外来元素、外来文化。体育舞蹈背后深藏着的艺术感染力是蕴含着舞蹈发源地的深厚历史沉积和丰富人文文化的,这些艺术感染力绝不可能靠单纯的舞蹈动作模仿来掌握和表现。中国体育舞蹈选手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舞蹈动作的模仿,对舞蹈动作的内涵,舞蹈音乐控制,舞蹈理论的研究等方面都缺少更深一步的研究和学习。由于不明白舞蹈的文化内涵,导致了在舞蹈创新方面始终停滞不前,很多女选手在比赛时盲目的模仿西方女选手夸张的妆容和表情,却在不经意之间也丢失了东方美。

芭蕾基础训练可以改变舞者的外部造型和风度气质等,而这些方面又会反作用于整个舞蹈效果的呈现,将舞蹈蕴含的思想内涵与舞者优美的肢体语言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将舞蹈“美”的内容表现的淋漓尽致,提升舞蹈的整体效果。芭蕾基础训练的实用价值已被应用到各个方面,不仅在舞蹈艺术表演领域,还有其他艺术领域甚至在非艺术领域中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表演艺术领域中的实用价值,首先体现在芭蕾形体训练已成为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整个课程架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表演专业学生的舞蹈美感,舞蹈意识的提高有推动和提高的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专项学生日常训练中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即使的调整训练计划,配合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可以按着科学的训练方法练习,减少损伤。芭蕾基础训练与体育舞蹈在审美方面存在共性,这将有利于大学生外在气质的培养。芭蕾基础训练与体育舞蹈的基本功训练有相通之处,对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学习能够起到正迁移作用。芭蕾基础训练可提高自身的身体控制能力,有利于大学生体育舞蹈动作学习中对身体姿态的支配,从而促进动作的美感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陈丹.任家梁.对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表现力培养的讨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4.

[2] 孙丽娜.论芭蕾基础训练的实用价值[J].新乡学院学报.2011.4.

体能训练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第2篇

1 护理专业中体能是衡量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

1.1 职业体能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职业体能是适应某一特定职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 它是体能在特定某一职业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高职教育要求学生毕业后能直接适应某一岗位的需要, 因此职业岗位对从事该职业人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更加直接。高职学生在读期间, 不仅需要掌握过硬的技术技能, 适应日后生产工作条件而且应该具有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才能在今后的岗位上延缓疲劳产生, 提高工作效率。职业体能是职业教育的基础, 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再好的技术技能也无法得到发挥或者最好的发挥。因此, 职业体能是当今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3,4,5]

1.2 体能在护理专业中的重要作用

职业分类方法很多。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分类, 护理职业属于流动变姿类。护士日常工作内容有铺床、跑补液、搬运病人等等。完成这些工作内容除了使用双手操作以外, 护理人员在岗的大部分时间的身体姿势都是保持站立、行走、弯腰操作、低头等状态。下肢是身体最容易疲劳的部位;其次为腰部、颈部等。而且, 从护理人员平均每周都有2次或者以上的夜班, 工作时间与正常作息颠倒, 容易出现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6,7]护理人员长期工作在救死扶伤第一线, 特别在抢救患者或者在医生进行中大型手术时, 需要保持身心高度紧张;在病房里, 护士也需要长时间奔走于病床间, 甚至是在加护病房里进行24小时护理。处在临床第一线的医护人员, 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倘若没有一副好的身体, 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头晕、耳鸣甚至晕倒等体力不支的现象。

2 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的双重使命

众所周知, 体育运动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和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它拥有健康和职业双重使命。

首先, 高职体育等同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 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训练过程、达到增进身心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标。这是高职体育的健康属性, 也是体育学科相同的本质属性。其次, 高职体育还具备特有的职业属性。简单的来说, 高职体育就是利用体育锻炼为载体, 着重发展和加强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体能。因此, 高职体育教育还肩负提高职业体能的使命。

3 体能训练在高职护理体育课程中的渗透

高职体育课程作为提高学生职业体能素质的主要途径, 除了从学生出发,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外, 还要特别注重在体育课程设置上, 加入与未来职业密切相关的体能训练内容。

3.1 体能训练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 在高职体育教学课程目标中, 明确体能训练的要求。高职护理专业体育教育除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外, 应该特别针对护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要求, 明确体育课程中体能和职业能力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 以实用性为前提,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整合与今后护理岗位相关的训练内容, 使学生今后周上岗位后能够“用得上”。护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为女生, 她们上课听到老师安排体能训练后, 会觉得害怕或者不愿意、没兴趣参加。因此, 必须把体能训练内容加以提取和改造, 使之更加符合职业特点, 让学生乐意参加。

第三, 提高学生对职业体能的思想重视。目前, 大部分高职护理的院校, 都十分重视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学生也对自己的职业技能特别重视, 频频在技能大赛中获奖, 为学校争取了很多荣誉。但是, 据调查护生的体质状况正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职业技能和体能就像是两条腿走路的人, 缺了一边, 另一边就算再强也走不远。因此, 学校应该多多宣传职业体能的重要性, 重视体育课程在提高职业体能中的首要地位。

3.2 体能训练在体育课程中渗透的方式和途径

作为职业体能训练的最主要渠道, 体育课程有着当仁不让的责任。首先, 在课程设置中应该立足护理职业的特点, 增加体能训练内容。开展田径、球类 (三大球两小球) 、健美操、形体、武术等课程,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逐渐增加与护理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相关的, 如太极拳、康复体操、抬担架、搬运病人、搬氧气瓶等内容, 增加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的体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同时, 除了保证大部分学生能顺利通过《国家体制健康标准》的测试以外, 也可以参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体育锻炼标准, 增加12min跑2000米的体能达标测试。[5]

另外, 高职学校还应该定期举办职业体能竞赛。学校定期举办全校性的职业体能比赛, 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于职业体能的重视, 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职业体能在职业技能中的重要性。学校把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体能两个平衡发展的方向, 也必将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高职生。

3.3 职业教育与终身体育

高职体育课程在提高学生体能的同时, 也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从她们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出发, 帮助她们找到锻炼身体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让她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 能够坚持锻炼, 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健康愉快的工作。

摘要:本文根据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特点, 提出了高职护生体育课程中, 在培养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要增强体能训练的内容特别是与未来护理职业相关的职业体能训练。高职体育课程的职业体能训练, 应该作为高职职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职业体能训练, 使高职护生能更加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护理,体育课程,体能

参考文献

[1] 宣恩平.关于高职院校职业体能训练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6) .

[2] 粘忠宜, 苏莲娜.对高职护理体育课程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J].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8 (4) .

[3] 梁仕国.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加强高职实用性体育训练[J].中山大学学报丛, 2007 (8) .

[4] 孔靖.试论高职院校体能基础课程设计[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5] 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7) .

[6] 蒋春红.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压力源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15) .

体能训练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不仅要具备精湛的足球技术,更要具备足够的速度、耐力等素质以及良好的体能恢复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比赛中各种技战术的应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以期为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足球运动员  体能训练  运动员体能

一、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方式之一。足球运动起源于我国,发展到今天,其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极强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不断补位、换位、冲刺、传球、抢球等,这不仅对运动员的专业技术有很高的要求,还十分考验运动员的体能。拥有良好的体能是提升自身足球技术、取得比赛胜利的基石。因此,作为足球运动员,应该不断加强速度、耐力和灵敏度等素质的训练,以提升自身的体能,增强体魄。

二、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主要方法

足球运动是一项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运动,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可能时而加速,时而减速,时而前进,时而后退,不停地变换方向,而且还可能是在带着球的情况下完成这些动作。换句话说,足球运动要求运动员要具备速度、耐力和恢复能力。体能训练也主要围绕这几方面进行训练。

(一)速度训练

在足球比赛过程中,带球、冲刺等行为十分考验运动员的速度,尤其在冲刺射门时,速度越快,冲刺强度越大,射门就越有力。足球运动员速度训练的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交替带球冲刺法。具体为将运动员分成两队,成“一”字型站好,两边队伍排在第一位的两个人里,其中一个带球跑,另一个进行冲刺,在两人交叉时,运球队员将足球传给空跑队员,然后各自冲刺到对方开始的位置,以此类推。这一训练方法的重点在于两名队员在交叉传球时应尽可能保持原有的跑动速度,即在高速中完成传球,这样可以有效训练运动员的速度。

第二,接球冲刺跑。具体为三名队员为一组,成三角形站立,彼此间距约25米,队员A将球传给队员B,队员B成功接到球后,队员B和队员C按照交替带球冲刺法全力冲刺进行换位。两人换位后,再由队员C将球传给队员A,队员A成功接到球后,再按同样的方法和队员B进行冲刺换位。在换位完成后,再由队员B将球传给队员C,以此类推。该训练完成10次,然后休息。這一训练方法的重点是冲刺要快,传球要准[1]。

(二)耐力训练

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高强度运动会导致很快就会产生疲惫感,而耐力训练就是为了延长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有效时间。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不停地奔跑、冲刺、切变、转向,这些都很考验运动员的耐力。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需要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训练来提升运动员的耐力。耐力可以通过有氧运动来训练,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种。

第一,短距离速度跑。该训练持续时间从10秒到60秒不等,一般采用使用15~30秒的持续时间训练,然后休息,重复3至8次。

第二,长距离耐力跑。该训练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是在训练场地来回跑或绕圈跑。

第三,带球练习。该训练是将耐力和控球技术结合起来,比如带球折返跑。如果运动员要跑8分钟,那么带上球一起折返跑,一来可以增加难度,二来模拟真实的比赛,这种训练不仅能训练运动员的耐力,还能提升运动员的控球技术[2]。

(三)恢复能力训练

虽然足球比赛只有90分钟,但运动员为此所做的准备却需要很长时间。长期大量的训练需要一定的恢复性训练来平衡,这样可以在防止运动员超负荷训练和大量消耗体能后难以恢复的同时,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可以较快恢复,从而保证有充沛的体力和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接下来的训练和比赛。按照恢复时间不同,可以将恢复分为即时恢复、定期恢复以及特定时间恢复等。即时恢复是指训练完后的恢复,即运动员在训练完后便进行简单的、强度不大的放松运动,这可以有效减缓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定期恢复是指足球运动员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进行较大的恢复,因为运动员训练一段时间后,精神和体能的消耗会很大,恢复的方式可以为温水浴、蒸汽浴等。这些物理方法可以通过加速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肌肉酸痛,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特定时间恢复是指赛前赛后的恢复,还有个别运动员出现特殊情况后的恢复。这类恢复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尤其输了比赛运动员出现沮丧状态时,可以通过谈心等方式进行精神方面的恢复。

三、结语

综上所述,足球运动不仅对抗性强,而且是一场对球员耐力的比拼。足球运动除了考验运动员的技术,更考验运动员的体能。优化体能训练不仅能有效提升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更重要的是帮助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作为足球教练,应该高度重视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以培养更多优秀的足球运动员。

参考文献:

[1]廖思闵.浅谈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J].拳击与格斗,2020(04):141.

[2]张娅琦.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6):244-245.

体能训练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第4篇

1.争夺时空主动权;比赛中运动员为夺取时空优势,相互运用身体冲撞、贴身紧逼、带球突破及配合形式争取主动权。据统计,当今世界优秀队比赛中,完成技术动作约916次,其中对抗条件下运用技术482次,占总数52.6%。其中中场对抗条件下达85%以上,在对方1/3场区对抗条件下达95%,在对方禁区达100%。

2.以高速度变换比赛节奏;现代足球比赛在60分钟纯比赛中,双方进行约300次转换,平均5次/分钟。控球方在25秒内射门进球占总进球数的91%,3次以下传球将球射进占总进球数65.2%。

3.技术更倾向合理和简洁;

4.战术上突出整体快速的全攻全守; (1)重视并加强中场力量; (2)队形保持严密; (3)战术的激动性;

(4)超强的体能做保证;世界高水平足球比赛中,运动员活动距离为9000~14000米,其中冲刺跑150次,冲刺距离2500米以上,50%技术动作在高速对抗中完成等等。 (5)高水平的心理素质;

二、足球运动体能特征

1.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体能的基本表现形式

1.1 活动距离.距离长,强度大.现代足球运动,运动员活动距离为9000~14000米. 1.2 活动方式.包括走、慢跑、快跑,后两者的比例随着项目的发展而逐渐增加。我国足球科研人员对甲级联赛调查,跑动方式以5~15米冲刺跑居多。 1.3比赛时段的体能分配。1.4 足球比赛心率范围。1997年昆明甲级队春训我国男子足球队8场比赛的统计,180次以上心率占比赛时间11.3%,150次以上占70.4%,平均156.9次。 2.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主要供能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比较认可有氧和非乳酸无氧供能,而对糖酵解供能则没有特殊要求。(赛后血乳酸值仅为4~8MM)英国里利.托马斯等研究表明,足球运动员每90秒内约有15米的冲刺跑,非乳酸无氧供能起重要作用。

三、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1.力量素质

(1)发展颈部、上肢、肩背力量的练习 A.两手扶头,在颈部转动时给予抵抗力。 B.俯卧撑。(可以双手撑在健身球上做) C.引体向上。 D 推小车。

E 卧推(水平、上斜、下斜;宽握、中握、窄握;正握、反握) F 哑铃/杠铃弯举

G 俯立哑铃臂屈伸(宽握、中握、窄握;正握、反握) H 杠铃俯立划船(单臂哑铃划船) I 俯立飞鸟

J 坐在健身球上做杠铃颈后推举(宽握、中握、窄握;正握、反握) K 对坐,两腿分开,互抛实心球(先离心后向心) (2)发展腰腹力量的练习

A.仰卧起坐(加转体)、仰卧举腿(斜板)

B.侧卧体侧屈、侧卧双腿上举、俯卧做体后屈(同时可抬腿) C.跳起空中转体、收腹头顶球 D 展腹跳

E 肩负杠铃体前屈、转体 (3)发展腿部力量练习

A 各种跳跃练习。立定跳、多级跳、蛙跳、助跑跳、肩负杠铃连续上跳、跨步跳、跳深 B 肩负杠铃提踵、半蹲

C 快速摆动大、小腿,可绑沙袋,也可采用橡皮筋增加阻力 D 远距传球、射门练习 E 骑人提踵

F 杠铃剪蹲(步子跨大些:主要锻炼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和臀大肌;步子跨得小些:主要集中锻炼股四头肌) G 悬垂举腿 2.速度素质

包括: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动作速度 (1)各种姿势的起跑(10~30米)

(2)在快速跑或快速运球中,听、看教师信号,做急停、转身、变向、跳跃、翻滚等动作。 (3)利用快速小步跑、高抬腿跑、顺风跑、下坡跑、牵引跑等练习,突破速度障碍。 (4)全速运球跑、变速变向运球跑 (5)绕杆跑、运球绕杆

(6)利用简单的战术配合练习速度。 3.耐力素质

(1)有氧耐力训练

A 3000米、5000米、8000米等不同距离跑。 B 定时跑。如12分钟跑 C 穿足球鞋长距跑

D 100~200米间歇跑,400~800变速跑 (2)无氧耐力

A 30~60米重复多次冲刺跑 B 100~400米高强度反复跑 C 各种短距追逐跑

D 进行

5、

10、

15、20、25米折返跑 E 往返冲刺传球

F 规定时间做不同人数抢传练习 4.灵敏协调素质

A 交叉步前进或后退练习,侧向移动练习。

B 各种跑。快速后退跑、转身跑、快速跑动中看手势变向。 C 各种翻滚与起动跑。 D 听掌声、哨声起动跑。 E 喊号追认。 F 两人冲撞躲闪。 G 多种动作过障碍。 5.柔韧素质

A 颈前屈、侧屈、后屈并绕环,体前屈、侧屈、后屈并振动。 B 前弓步和侧弓步压腿,纵劈腿和横劈腿。 C 前踢腿、后踢腿、侧踢腿和腿绕环。

D 站立体前屈下压,或靠墙站立体前屈下压。背伸、展腹屈体练习及腿肌伸展练习。

E 模仿内外颠球动作,单双腿连续做内翻和外翻练习。模仿内扣和外扣动作,单腿连续做内转、外转动作。

F 两腿交叉的各种跨步、转身动作。

G 踢球、顶球、抢截球等各种技术动作的模仿练习。

H跪压正脚背(上体后仰轻轻振压)及全脚背着地的俯卧撑练习(主要拉长脚背韧带和小腿前肌群)。

I 模仿和结合球的大幅度振摆腿、铲球、侧身踢凌空球及倒勾射门等练习。

体能训练的计划要适应足球特点,训练内容、跑动距离、跑动类型、力量与耐力、不同队员应有不同要求。上面主要从基础体能来谈,下面进一步结合专项特点主要谈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和耐力训练。

一、专项力量训练 1.速度力量

练习强度75%~90%;练习时间5~10秒;间歇:以完全恢复为宜;重复次数:4~6次;练习组数:3~4组。

2.力量耐力

练习强度:60%~70%;练习时间:15~45秒为宜;间歇:一般心率恢复到120次/分左右;重复次数:20~30次;练习组数:3~5组。

二、专项速度训练

速度训练的运动负荷要求:练习强度:95%~100%;练习时间:3~10秒为宜;间歇时间视训练目的而定,可完全恢复或不完全恢复;练习重复次数:6~8次;练习组数:3~5组。

三、专项耐力训练 1.有氧耐力训练

分为小强度间歇法和持续法两种。

持续训练法要求:练习强度:40%~60%;练习时间:25分钟以上;距离:5000~10000米。 小强度间歇法要求:练习强度:150次/分为宜;练习时间:30~40秒;间歇要求不完全恢复,一般脉搏恢复到120次/分为宜;练习次数:8~40次;练习组数:1组即可。 2.无氧耐力训练

无氧耐力训练常采用次大强度间歇法训练。

体能训练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第5篇

一、功能性训练概述

现代体能训练成为了一个专业项目, 而功能性训练属于其中一个功能性项目, 包含了很多具体训练科目, 而此类训练科目的目的便是通过具体并且专项的训练帮助提升人具体部位的体能。例如在功能训练中有一项科目叫做平衡训练, 此种训练便是专业锻炼警察自身的平衡性, 通过此种训练提升警察的静态平衡能力[1]。在实际工作中, 当警察投入到训练中, 进而使得其自身支撑站立部位相应的能力增强, 并且在大脑维持静态平衡的状态可以保持更长时间。功能性训练的根本目的便是在此, 通过专项提升警察自身的专项能力, 当探讨功能性训练时, 首先应该明确功能一词, 在根本上来讲, 功能代表了目的, 也就是说实际的功能性训练可以代表为目的性训练, 有目的的展开练习等, 很多锻炼专家认为功能性训练等同于专项训练, 不过笔者认为此两种训练模式有所不同, 目的性训练更加强调的便是为达成何种目的, 因此功能训练模式更加具体且直观, 而体能训练比较笼统, 包含的内容同样较多。

二、功能性训练的作用

( 一) 提升平衡能力

通过功能性训练的增加, 使得平衡能力大幅度增加。在警察的追寻活动中, 平衡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冷静的心态和敏捷的身手, 并且在追捕活动中, 拥有良好的动态平衡能力, 不会因为慌乱的追赶而摔倒等, 进而造成对应可能出现的失误以及安全问题等。但核心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 必然可以对警察的整体运动能力完成提升[2]。

( 二) 提升了基础力量

警察在抓捕行动中需要具有良好的力量支撑, 而力量可以分为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便是基础力量, 另外一方面便是爆发力。基础力量属于力量的基础, 例如蚂蚁的爆发力可能比大象更高, 不过其基础力量相比于大象过于薄弱, 拥有再好的爆发力也是枉然。因此, 警察为了更好的完成抓捕行动, 需要良好的基础力量支撑。通过功能训练, 有效的提升了警察的绝对力量, 不仅对于身体各部位的核心力量都得到了提升, 并且对于多肌肉功能群加强了协调作用, 使得警察需要力量输出时, 效率更高[3]。

( 三) 减少了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是身体锻炼中常见的问题, 很多人都是由于对应的运动疲劳以及运动过量引起的, 尤其真是警察职业而言, 很多人希望自己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完成抓捕, 因此盲目的开展训练, 进而造成自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 影响了个人的抓捕训练。不过当功能训练引入到体能训练中, 将多种训练方法引入到训练之中, 使得核心部位的整体强度获得提升, 保护了人体脊柱不会受到损伤, 减少了由于自身支点较少所造成的对应损害。通过减少体能训练中可能产生的损伤, 提升警察体能训练效果。当警察保证良好的身体后, 可以大胆的开展体能训练, 此种方式属于良性循环, 最后得到的结果便是警察整体训练效果越来越好。

三、将功能训练应用在警察体能训练中的应用建议

( 一) 聘用专业的功能训练教练

功能训练并不是简单的针对身体专项功能开展训练的方法, 耕读偶的便是应用科学的运动策略, 保证训练效果。现阶段, 警察体能训练仍然采用最传统的体能训练方式, 而此种方式势必不能满足现代的训练要求, 因此, 警察专业学校可以通过外聘专业功能教练的方法来开展对应训练。在对外聘请的同时, 应该将自己的训练教官投入到培训中, 使得他们了解功能训练的基本内容, 并且在培训后应该具有基本的资质可以开展对应的功能训练, 通过两种方式的共同展开, 可以有效的帮助警察学校的功能训练展开。

( 二) 在传统训练模式中增加功能训练科目

针对警察学校而言, 警察的体能训练都属于既定科目, 很多学校都在采用传统的训练方法, 因此, 训练科目也是最传统的训练科目, 在此种安排中必然不能使得功能训练良好融入。为了真正的帮助现代功能训练进入到警察体能训练中, 警察学校应该认识到功能训练的积极作用, 在既定训练科目中增加功能训练, 只有重视, 方可帮助其有效普及。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当警察在体能训练中采取对应功能训练后, 可以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文中做出相关分析, 希望文中分析的相关内容可以帮助我国警察院校建立相关的训练机制, 真正的提升训练效果, 保证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

摘要:当社会遭遇危机事件, 需要警察挺身而出制止危机, 而为了制止危机, 需要警察具有敏捷的身手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 警察的身体素质对于该行业而言十分重要, 为了保证该方面素质, 通常通过体能训练提升自身身体素质,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 训练方法同样有所变化, 通过功能训练的引入将会取得更良好的训练效果。基于此事实, 文章首先概述了功能性训练, 分析了其在体能训练中的作用, 同时提出了推广建议, 望带来提升。

关键词:警察体能训练,功能训练,分析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银满.功能训练在警察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30) :23-25.

[2] 张银满.功能训练在警察院校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23) :56-57.

体能训练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第6篇

我国篮球专项体能训练在教学中思想重视不够, 表现在球队教练员配置、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的代替问题和篮球专项理论研究3个方面。国外教学中教练员认为注重系统体能训练的球员, 更能适应激烈的篮球比赛, 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他们的体能教练员分工明确合理, 可以按位置分为中锋、前锋和后卫体能教练员;也可以按运动素质分为力量、速度、耐力体能教练员等, 而我国教练员既负责技战术训练, 又负责身体素质训练和管理全队的日常生活, 没有专职的体能教练。

2 教练员对专项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误区

当前我国的教练员对现代篮球运动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过于注重技术和战术的作用, 而忽视体能的作用。另一方面, 教练员对学校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两类极端倾向:第一类倾向是用篮球的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有部分教练员认为, 技战术训练完全可以代替体能训练, 没必要进行专门的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这部分教练员没有认识到现代校园激烈的篮球比赛对体能的高度要求, 以及体能对技术、战术掌握与运用的双重性促进与限制。第二类倾向是体能训练基本上脱离篮球运动的专项特点, 用田径场的长跑和杠铃下蹲来代替篮球运动员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这种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运用较多, 但在21世纪应该认识到这种做法太落后了, 因为这种训练收效甚微。

3 体育课教学训练手段、方法简单化

从生物适应理论的角度来看, 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训练手段和训练负荷。体育课教学训练手段的选择确定了机体接受刺激的部位, 而负荷的大小则决定了对某一部位刺激的程度, 训练手段的正确选择和负荷大小的合理安排才能确保体能的效果训练方向发展。我国高校篮球体能训练中普遍存在训练手段、方法简单化与训练负荷的盲目性。体能训练手段方法简单化反映在训练方法单一落后。如力量训练时杠铃挂帅。目前先进的力量训练方法除杠铃外, 还有大强度的跳跃练习器、综合力量练习器、等动和电刺激力量训练, 以及各种组合力量训练;对速度的训练单纯认为加速跑就可以提高了;耐力训练单纯采用田径式长跑。训练负荷的盲目性就是对练习次数、组数以及次与组间隔等构成没有科学体现篮球运动速度、力量、耐力的量化标准。盲目的训练使机体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刺激, 练习负荷没有突出专项特点, 使运动员体能总是保持在低水平。

4 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脱离

按运动训练学的划分, 体能训练分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在教学中一般体能训练是运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的身体训练, 以增进学生健康, 提高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 促使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为专项体能训练打好基础。专项体能训练是采用与专项有紧密联系又密切相关的专门的身体训练, 改善与专项运动成绩直接相关的专项运动需要的素质, 以保证掌握合理的专项技术、战术及其在比赛中有效的运用。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 专项体能训练又是专项运动能力改善和提高的基础。我国篮球体能训练存在的不足是一般体能训练过多, 专项体能训练过少。一般体能是专项体能的基础, 当一般体能达到一定水平后, 就需要进行专项体能训练。而我国各级球队体能训练方式与要求常年不变, 训练没有针对性, 使一般体能无法向专项体能过渡与转换。如学生弹跳高度取决于两个因素, 即起跳力量与起跳速度。我们采用的蹲杠铃方法发展起跳力量的一般体能训练要求, 但专项素质要求起跳速度要快, 国外球员就特别重视专项速度力量的训练。所以, 体能训练一定要与专项特点结合。

5 体能训练缺乏系统性、计划性

NBA著名教练哈里斯接手中国男篮之后迫切向中国篮协提出3个要求:第一需要一个专职体能教练;第二更多地跟欧美强队特别是NBA球队打比赛;第三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体能和力量训练计划。并认为尤其第三点是现在中国队最需要解决的。这说明体能训练的系统性与计划性对当今篮球运动的重要性。我国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缺乏系统计划性。第一表现在训练计划和安排不合理, 体现在训练方法和手段简单雷同, 少年训练成年化, 成年训练简单化。第二表现为在联赛期间缺乏体能训练。教练员认为体能训练大量消耗而影响身体恢复和影响比赛竞技状态。这种指导思想导致真正进行联赛时只消耗而没有体能补充, 到比赛中期学生就把准备期所储备的体能基本耗尽, 真正到了赛季的关键时刻, 体能出现了亏空, 高质量的技战术也就无法保证。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 必须按照计划、系统地进行全年和多年体能训练。体能训练不能搞突击, 不可能一劳永逸。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越来越重视多年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合理安排各阶段的训练任务、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

6 在专项耐力训练中对有氧耐力的训练重视不够

多数教练员认识到了无氧耐力对篮球学生的重要性, 训练中的耐力训练多以无氧耐力为主, 而对无氧耐力与有氧耐力的关系认识不足, 对有氧训练重视不够。有氧耐力是无氧耐力的基础, 只有通过有氧耐力训练, 改善学生的心血管机能, 无氧耐力才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在篮球比赛中, 学生也才能利用短暂的比赛间歇时间使身体迅速恢复, 延缓运动疲劳。因此, 学生的有氧能力直接关系到比赛中和比赛后的体力和机能恢复。有氧能力低, 大赛中经不起折腾和连续大强度对抗。教练员和学生应深刻理解, 高水平的有氧代谢能力是工作 (运动和比赛) 的基础和本钱, 就像我们常讲的, 身体是工作和生活的基础, 没有好的身体谈不上拼搏和工作, 甚至享受生活。作为球队, 每天的早操应坚持不少于3000m的越野跑, 只有常年坚持, 才能收到效果, 打球时才感觉不到累, 感觉不到气喘, 才能保证攻守积极主动, 才能提高攻守转换速度。我们目前的有氧训练是以长跑为主, 是低水平的有氧代谢, 而比赛要求的是高强度、高质量的有氧代谢, 二者差距较大。因此, 要对打篮球学生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上有所创新, 马俊仁在大运动量跑之后, 要求学生接着进行300m或400m的强度跑, 就是为了提高机体大强度工作时的代谢能力。这一训练思路和方法很值得在篮球训练中学习。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大学里面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与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思想重视不够、认识误区、训练手段简单、与一般体能训练脱离等几个方面阐释在体育教学中篮球运动员进行专项体能训练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揭示篮球运动员进行专项体能训练的必要性。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保成, 王川.球类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体能训练体育舞蹈论文范文

体能训练体育舞蹈论文范文第1篇摘 要 我国体育舞蹈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差距主要表现在动作完成缺乏技术魅力,缺乏充满个性特征的创造性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