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趣谈教学设计定
地名趣谈教学设计定(精选4篇)
地名趣谈教学设计定 第1篇
郭家泉地名趣谈散文
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周围,几乎处处都有个名称,弯曲的小路、狭窄的街道、甚至小到一块石头。这些名称来自民间,无典籍可考,似乎亦无文化价值,但却或深或浅的打着时代的印记,追寻这些名称的由来,似乎算作挖掘民间文化,是极有意义的事,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大碑
大碑正式名称叫洁孝碑,相传清代有一葛氏,温良恭谦,不幸丈夫早亡,葛氏恪守妇道,孝敬公婆,勤俭持家,致使家业兴盛,乡里四邻有口皆碑。清帝下旨对葛氏大加褒奖。洁孝碑立于村西大岭官道旁,过往行人一路跋涉,行至大岭必驻足小息,读过皇帝亲书碑文,对葛氏倍加尊敬,自此四面八方无不知葛氏之德,尤其是女性纷纷以葛氏为楷模,至民风淳朴,社会稳定。洁孝碑的树立,不只宣扬了葛氏本人,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果,达到了封建统治者的目的。其实人们在颂扬无数葛氏们美德的同时,是否可想到这些被封建伦理枷锁彻底禁锢的女子们内心的凄苦?
洁孝碑碑身高大、宽阔,人们嫌洁孝碑三字叫起来有些绕口,于是直呼其为大碑,后来干脆将大碑周围很大的范围概称做大碑了。洁孝碑毁于七十年代,碑文已不可考,人们只记得碑面上刻圣旨二字,依此推断碑文当为圣旨内容,至于清代那位皇帝的旨意,更是无从考起了。
赶牛路
赶牛路,三尺三,曲曲弯弯到南山。这是古人们对这条田间小路的描述,看似极简单的一句话却透露了一个信息,在田间修一条宽达三尺三的小路,对今天毁掉良田搞建设的人们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但在过去,百姓视土地为命根子,有了土地意味着有了活下去的保障,能在视土地为生命的年代,肯毁掉大量良田修出一条宽达三尺三的路是很不容易的。在古代,一个村子能建两座桥便说明这个村子的富有程度,而位于郭家泉南部这条极少有人行走的赶牛路,对修建者来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也说明修建者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据说,修建者是养牛大户,村子周围的野草根本不够牛群食用,而南部十里之外的群山上野草丛生,草量丰厚,是极好的天然牧场,便投资修了这条小路。邻村有一无赖,觊觎此路已久,一纸诉状告到县衙,暗中花了黑钱买通左右,欲将赶牛路据为己有。赶牛路的真正修建者家财雄厚,更不甘心吃这个窝囊气,知道县令有个爱吃鸭蛋的嗜好,便一天送去一担鸭蛋,一连送了一个月,最后那无赖被打了四十大板了事。
赶牛路的修建者做梦都不可能想到,当年精打细算能窄就窄绝不浪费一寸土地,如今赶牛路周围大片良田早已被开发商圈地占有,而且荆棘丛生,满目荒凉了。
狼虎崖
有个词语叫做鬼斧神工,是否因狼虎崖得此词语无典籍可考,但狼虎崖分明是为鬼斧神工这个词语诞生的。关于狼虎崖的形成,应根据其地形加以分析,此处地势低洼,南部山区洪水下流,年复一年,大量黄土随水而去,形成一条沟,两壁恰巧是石崖,随着岁月流逝,黄土愈来愈少,自然形成了深深的夹谷。每年雨季,洪水好像带着怒气,咆哮着、碰撞着、蹦跳着顺谷而下,声若猛虎怒吼,又似狼群嗥叫,让人震撼 。雨季过后,谷底碧波荡漾,孩子们纷纷相约来此游水嬉戏,好不热闹。身居谷底抬头仰望高高的悬崖峭壁,但见两壁巨石奇形怪状,有的如猛虎下山,有的似群狼设伏,好不险恶,有人便呼此处为狼虎崖。
狼虎崖毁于七十年代改造山河的洪流中,一座座巨大的石虎、石狼,它们再坚硬的躯体也抵御不过烈性炸药的威力,被炸成了碎块垒了堰墙。有人还忽有灵感,依此创作了地方戏剧《狼虎崖巨变》,在当地巡演,此后,狼虎崖只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西沟淹子
西沟淹子是个让郭家泉人痛心的地方,此处乃三水汇聚之地,一是奔流不息的柴汶河,这是三水中水势最强的一股,第二自然是来自南部山区的洪水,此股水势湍急不容小觑,三是来自一代名泉瑞珠泉的泉水,按水势来说,瑞珠泉水一年四季温柔绵软,从不放纵撒野,但泉水清澈,饮之甘甜,水质极佳,故而因了此水的加入,引得鱼鳖虾蟹行至此处便不愿离去,于是,祸事也就来了,很多孩子在此处潜水捉鱼摸蟹,但由于三水汇聚,三股力量自然形成了巨大的扭力,一个个巨大的漩涡在挑战着孩子们的胆量和信心,尽管许多父母对孩子严加管束,但贫穷的年代能吃上一顿美味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孩子们还是巧妙的避开父母,偷偷地照去不误,几乎每一年,都会有个鲜活的生命为了吃上一顿美味而搭上了宝贵的性命。后来,由于地下大量开采矿藏,瑞珠泉水系遭到破坏,泉水枯竭,而南部山区的洪水也随环境的破坏水势大不如前,三股水失去了两股,西沟淹子终于沉淀在郭家泉人心底。其实,时代决定一切,即便西沟淹子重现当年的规模,即使西沟淹子里鱼蟹成群,富足的人们是绝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再下淹子了。
西沟淹子,一个永远让人伤心的名字,一个永远走进历史的称呼。
趣谈美国地名 第2篇
华盛顿全称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Washington D.C.) , 是美国的首都。它是为了纪念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而得名。在行政上, 华盛顿由联邦政府直接管辖, 不属于任何一个州。1789年, 美国联邦政府正式成立, 乔治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在第一次召开国会会议时, 南北两方的议员对建都选址问题产生了巨大分歧, 毫无疑问, 他们都想把首都设在本方境内。为了平息争吵, 华盛顿提议将首都地址选在“波托马克河”沿岸, 因为这条河是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国会同意了这一决定并聘请法国工程师皮埃尔朗方主持首都的总体规划和设计。遗憾的是, 华盛顿于1799年去世, 那时新都尚未建成。为了纪念他, 这座新都被命名为华盛顿。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中心, 白宫、国会、最高法院以及绝大多数政府机构均设在这里。华盛顿也是美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有众多的高等院校, 还有国会图书馆、华盛顿歌剧院、国家交响乐团、肯尼迪艺术中心等美国著名的文化机构。除此之外, 华盛顿还是很多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 例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和美洲国家组织等。大家可能不知道, 华盛顿还有一个别名叫“雪城”, 因为华盛顿临近大西洋, 介于马里兰州与弗吉尼亚州之间, 其每年降雪量达1, 870毫米, 是世界上降雪量最大的都市, 故称“雪城”。
纽约 (New York) 和如今的新泽西最初是荷兰殖民地, 荷兰人是欧洲移民中最先在今天的纽约定居的。早在1609年, 东印度公司的代表亨利哈迪逊就驾船到纽约湾开始了他的经商之旅。1613年, 荷兰人来到曼哈顿岛 (Manhattan Island, 现为纽约的曼哈顿区) , 并在那里设立贸易货栈。随着荷兰人势力越来越大, 1623年荷兰人开始对那块土地进行殖民主义统治, 并给殖民地命名为新尼德兰, 而当今的纽约地区叫新阿姆斯特丹, 即在荷兰当时的首都前面加了一个“新”字。此后不久, 英国远征军同荷兰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即第二次英荷战争, 结果以荷兰人的失败告终。英国远征军占领了新阿姆斯特丹后, 于1664年将它的名字改为纽约。这个名字包含了对当时的约克公爵, 也就是后来的英王詹姆斯二世 (在苏格兰称为詹姆斯七世) 的詹姆斯斯图亚特 (James Stuart) 的敬意。现在英国仍保存下来一座古老的城市约克 (York) , 也是当时是英国的首都。众所周知, 纽约还有一个名字叫大苹果 (The Big Apple) ,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根据纽约历史学会 (NewYork Historical Society) 的资料显示, 最先将纽约称为大苹果的是《纽约晨递报》的一位作者约翰J费兹葛瑞德 (John J.Fitz Gerald) 。约翰是撰写赛马专栏的编辑, 有次当他在赛马场跟来自于新奥尔良的黑人马夫聊天时, 得知他们对于有机会来到纽约兴奋不已, 因为在他们眼中, 纽约是个经济发达且充满机会的地方, 正如他们眼中的“苹果”既好看又好吃, 人人都想咬上一口。此后, 约翰在1924年以“Around the Big Apple”为题写了一篇专栏解释为何使用大苹果指代纽约, 原文为:The Big Apple.
The dream of every lad that ever threw a leg over a thoroughbred and the goal of all horsemen.There's only one Big Apple.That's New York.
费城 (Philadelphia) , 全称是费拉德尔费亚, 位于美国东北部宾夕法尼亚州的特拉华 (Delaware) 河畔。17世纪初为费城为瑞典人的移居地。1682年由英国教谊会派教徒威廉潘恩始建城市, “费拉德尔菲亚”之名取自希腊语, 意为“兄弟之爱”。潘恩希望费城能够基于自由与宗教融合的原则之上发展, 成为移民城市的典范。费城在美国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不仅是因为它是美国最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 还因为它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 一路见证着美国的成长。费城是美国革命的发祥地,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都发生在这里:1774年第一次大陆会议和1775年第二次大陆会议在这里召开,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在这里签署, 1787年美国第一部宪法在这里诞生。1790至1800年间, 费城还曾是美国的首都。因此, 费城被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摇篮。费城也是一座金融商业城, 这里建立了美国第一家银行和第一个证券交易所, 至今还保留着一个铸币厂。如今, 费城市的经济活动主要以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与金融服务业为主。费城还是一座文化名城, 美国哲学学会和第一个图书馆就诞生于此。由于美国政府曾在费城, 因此费城也有不少的法律事务所, 另外, 宾夕法尼亚大学与天普大学的法学院都非常有名, 也是费城成为美国的一个法律相关服务重镇的主要原因之一。
旧金山 (San Francisco) , 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圣弗朗西斯科。它原本只是西班牙殖民者在该处驻防所设的一个要塞, 也是西班牙统治地区的常见地名, 这个名称源自于方济会 (天主教的分支) 的创始人圣方济 (意大利语:San Francesco di Assisi) 。然而旧金山这个名字要追溯到19世纪, 这里是美国加州淘金潮 (Gold Rush) 的中心, 早期华工远渡重洋, 定居于此, 开矿谋生, 那时华侨们称其为“金山”。后来因为澳大利亚也发现了金矿, 为了以示区别, 就称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为“新金山”, 而圣弗朗西斯科为“旧金山”。
西雅图 (Seattle) 被大家熟知相信是通过《西雅图夜未眠》这部电影。西雅图是美国太平洋西北区最大的城市, 位于华盛顿州金县、普吉特海湾和华盛顿湖之间, 距离美加边境约174千米。其实西雅图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名字, 也是一个人名, 得名于西雅图酋长。西雅图酋长是美国华盛顿州境内的印第安人部落的领袖。据说有一天, 有个人要买他的土地, 酋长西雅图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此后还与白人移民和睦共处, 同西雅图的创立者之一戴维斯温森梅纳德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情, 把这座城市命名为西雅图。西雅图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四周是起伏的绿色原野, 往西是奥林匹克山, 东面则是卡斯克特山脉的火山和冰川, 整个城市被美国西北部富有生机的河流湖泊所环绕, 有着“翡翠之城 (The Emerald City) ”的美誉。
每座城都有着自己的文化, 每座城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大家不妨背上行囊亲自去感受这些城市的魅力, 那将会是非常难忘的经历。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华盛顿、纽约为首的美国几个大城市的名字的由来和其背后的故事, 并对该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做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地名,华盛顿,纽约,费城,旧金山,西雅图
参考文献
[1]City and County of San Francisco:Sights in San Francisco[EB/OL].http://www.sfgov.org/index.asp
[2]费城.维基百科[E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B9%E5%9F%8E
[3]翡翠之城西雅图[EB/OL].http://www.guandian.cn.2008-11-13
[4]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Washington D.C.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EB/OL].网易新闻中心.http://news.163.com/08/1014/17/4O80EFVI0001121M.html, 2008-10.
[5]何富臣.纽约为何又叫“大苹果”[J].疯狂英语中学版, 2003 (41) .
[6]旧金山名字由来.美国夏令营[EB/OL].英孚海外留学.http://www.efxly.com/America/20120425172242.html, 2012-4-25.
[7]李声权.纽约一名的来历[J].世界文化, 1985 (4) .
[8]倪春生.纽约的由来[J].英语知识, 1996 (5) .
趣谈美国地名 第3篇
京郊地名趣谈 第4篇
门头沟区的三家店,辽代时就已形成了村落。因最早有三户人家在此定居,故称三家店。当年这里曾是京西繁华的水旱码头,是山区平原间的物资交流中心,名气很大。酒仙桥的驼房营,因辽、金时的货物经船运到坝河码头后,要在这里换驼队转运进城,此地因设有驼营而得名。通州区的漷县镇,因元代在此设县治故称漷县。这些村镇也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京郊的大部分村镇还是在明朝定都北京以后,在大移民中形成的。史载:明初“永乐二年秋九月,徙山西民万户适北京”。今大兴区的长子营、屯留营、蒲州营、大同营、河津营等,仍保留有当年山西移民的地域特点。到了清朝,清军是以“旗”为编制。所以,北京郊区又多了一些叫“旗”的地名。如: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西三旗、东三旗、蓝旗营等,这些都是当年旗人屯兵的地方。
在京郊的地名中,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叫“坟”的比较多。像公主坟、七王坟、八王坟、礼王坟、铁家坟、朱家坟等等。北京是千年古都,历代王朝的王公贵族、高官显贵、名门大户,死了以后都需要择“吉地”安葬。这也是北京作为千年古都的一项特产吧。
在京郊地名中,以姓氏命名的村镇为数最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一千多个。以姓氏命名是中国村镇取名的特点。某姓人家在一地落户,天长日久,自然就形成了以这姓人家为名字的村镇。北宋年间编的《百家姓》所收集的姓氏中,在京郊的村镇中就有200多个。其中,姓氏后面加“各庄”的最为常见,有一百多个。仅大兴区就有二十多个。
再有就是因地域环境取名的。山区多是沟、峪、台、岭及渡河等。怀柔区有九渡河镇;房山区有十渡河镇。许多村镇的来历都有优美的传说。密云县的“冯家峪”,并没有冯姓居民。传说当年穆桂英与辽兵大战时,被撕破了盔甲,辽兵败退后,她在这里缝补盔甲。为了纪念这位女英雄,这里取名“缝甲峪”。后来叫白了,成了冯家峪。海淀区的六郎庄,原来叫牛栏庄。传说杨六郎与辽兵交战受伤,在这村养伤,人们仰慕他的英名,所以把村子叫成了“六郎庄”。像这样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在京郊的村镇中非常多,每个传说、故事,都是北京历史文化的一页。
地名趣谈教学设计定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