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脑故障排查方法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电脑故障排查方法(精选9篇)

电脑故障排查方法 第1篇

PC电脑中,主板是负责连接电脑配件的桥梁,其工作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电脑能否正常运行,由于它所集成的组件和电路多而复杂,因此产生故障的原因也相对较多。主板“罢工”时,出现的故障现象可能多种多样,一般通过逐步拔除或替换主板所连接的板卡(内存、显卡等),先排除这些配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后就可以把目标锁定在主板上。另外,主板故障往往表现为系统启动失败、屏幕无显示等难以直观判断的故障现象。当主板出现故障后,我们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来将主板故障快速而有效地排除呢?为此,本文特意为各位网友提供一些相关故障的快速应对措施。

一、电脑无法启动,并发出“嘀嘀”警报声

故障分析:如果按下电脑电脑按扭后,主机无法启动,并伴有滴滴的报警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主板内存插槽,性能较差,内存条上的金手指与插槽簧片接触不良;也有可能是内存条上的金手指,表面的镀金效果不好,在长时间工作中,镀金表面出现了很厚的氧化层,从而导致内存条接触不好;还有一种可能是,内存条生产工艺不标准,看上有点儿薄,这样内存条与插槽始终有一些缝隙,稍微有点震动,就可能导致内存接触不好,从而引发报警现象。

故障应对:解决这种现象,只要将计算机机箱打开,并在断电条件下取出内存条,将出现在内存条上的灰尘或氧化层,用橡皮把它们擦干净,然后重新插入到内存插槽中就可以了。要是内存太薄的话,可以用热熔胶,将插槽两侧的微小缝隙填平,以确保内存条不左右晃动,这样也能有效避免金手指被氧化,不过最大的缺点是内存被固定后,便无法再进行更换,因此不建议用这种方法。要是上面的方法,无法解决故障的话,可以更换新的内存条试试。在更换新内存的条件下,报警声继续出现的话,此时只能重新更换主板来试试了。

二、显卡总是发出非正常的报警声

故障分析:出现这种现象,很有可能是显卡与主板之间出现了松动,或者是显卡本身受到了损坏;另外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主板与显卡无法正常兼容,

故障应对:要是显卡与主板之间有松动现象,你千万不要随意震动计算机,最好再把显卡拔出来,重新插紧插好。要是显卡在其他主板中,使用一切正常,但到了这台计算机上时,总是没有图象出现,不过显示器电源却能正常,那么这很有可能是显卡和主板不兼容引起的,此时必须更换能与主板兼容的显卡。要是上面的方法,还不能解决问题的话,很有可能是显卡本身的问题,此时可以将它安装在其他主板上,要是还不能工作的话,就可以断定显卡已经损坏,此时只有重新更换新的显卡了。

三、打印机不能正常工作

故障分析:在排除打印机本身故障以及软件故障外,打印机不能正常工作,很有可能是由于带电插拔打印线缆,造成了打印接口的损坏。

故障应对:要解决这种故障,必须更换新的打印接口芯片,这种打印芯片往往可以在同型号的旧主板上,能轻松找到,你可以请专业人士,来帮忙将打印芯片焊接起来;要是你的打印机可以支持USB接口的话,那么你可以将打印机连接到USB接口上,这样就不需要更换什么打印接口了;当然,你还可以去购买一块多功能卡,来重新“打造”一个新的LPT端口;但由于“打造”新LPT端口,需要经过跳线设置和软件设置,没有太多专业知识的你,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关 键 字:Windows安全

电脑故障排查方法 第2篇

1.排除法

当我们面对故障现象并分析问题时,无意中就已经学会使用排除法来确定发生故障的方向了。这种方法是指依据所观察到的故障现象,尽可能全面地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交换机故障,然后逐个分析、排除。在排除时要遵循由简到繁的原则,提高效率。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应付各种各样的故障,但维护人员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对交换机知识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2.对比法

所谓对比法,就是利用现有的、相同型号的且能够正常运行的交换机作为参考对象,和交换机故障之间进行对比,从而找出故障点。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尤其是系统配置上的故障,只要简单地对比一下就能找出配置的不同点,但是有时要找一台型号相同、配置相同的交换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替换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在维修电脑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替换法是指使用正常的交换机部件来替换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从而找出故障点的方法。它主要用于硬件故障的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替换的部件必须是相同品牌、相同型号的同类交换机才行。当然为了使排障工作有章可循,可以在故障分析时,应按照以下的原则来分析。

1.由外而内

如果交换机存在故障,我们可以先从外部的各种指示灯上辨别,然后根据交换机故障指示,再来检查内部的相应部件是否存在问题,

比如POWERLED为绿灯表示电源供应正常,熄灭表示没有电源供应;LINKLEDs为黄色表示现在该连接工作在10Mb/s,绿色表示为100Mb/s,熄灭表示没有连接,闪烁表示端口被管理员手动关闭;RDPLED表示冗余电源;MGMTLED表示管理员模块。无论能否从外面的出故障所在,都必须登录交换机以确定具体的故障所在,并进行相应的排障措施。

2.由软到硬

发生交换机故障,谁都不想动不动就那螺丝刀去先拆了交换机再说,所以在检查时,总是先从系统配置或系统软件上着手进行排查。如果软件上不能解决问题,那就是硬件有问题了。比如某端口不好用,那我们可以先检查用户所连接的端口是否不在相应的VLAN中,或者该端口是否被其他的管理员关闭,或者配置上的其他原因。如果排除了系统和配置上的各种可能,那就可以怀疑到真正的问题所在――硬件故障。

3.先易后难

在遇到交换机故障分析较复杂时,必须先从简单操作或配置来着手排除。这样可以加快故障排除的速度,提高效率。

总结

校园网络故障排查方法探讨 第3篇

校园网络故障是一件令人头痛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一旦校园网络出了故障,就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消息交流和通信,所以就需要快速地进行故障的诊断和修复。校园网络故障大体可以分为4类,即链路故障、配置故障、协议故障和服务器故障。故障发生后,主要表现为“上不了网”和“网速变慢”两种情况。如何进行网络故障快速定位,提高网络维护效率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依据ISO的OSI模型设计成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管理员在分析和排查网络故障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这种分层的特点,快速准确地定位并排除故障。

逐层排查方式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是从低层开始排查,适用于物理网络不够成熟稳定的情况,如新组建的网络、重新调整网络线缆或添加了新的网络设备的网络;第二种是从高层开始排查,适用于物理网络相对成熟稳定的情况,如硬件设备没有变动;第三种方式,直接从位于中间的网络层开始排查,首先测试网络连通性,如果网络不能连通,再从物理层(测试线路)开始排查;如果网络能够连通,再从应用层(测试应用程序本身)开始排查。在实际应用中凡是涉及到网络通信的应用出了问题,往往采用第三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最终都能达到目标,只是解决问题的效率有所差别。

2 解决“上不了网”的断网现象

引起断网的连通性故障有:TCP/IP协议故障、网卡故障、线路故障、DNS(域名解析)故障、信息中心出口或外部路由器故障。

以上问题可用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的“Ping”命令进行故障原因的判断,以故障机(IP地址为222.206.204.163)为例,如图2所示,路由器Router2的分配的公网IP为218.75.23.150,局域网网关地址为222.206.204.254,解决问题的步骤如下:

(1)判断是否本机故障

首先,可以在DOS命令提示符下输入Ping 127.0.0.1,该地址是本地循环地址,如发现本地址无法Ping通,就表明本地机TCP/IP协议不能正常工作。

其次,如果上面的操作成功,可Ping通的话,接下来可以输入ipconfig来查看本地的IP地址,然后Ping该IP(222.206.204.163),通则表明网络适配器(网卡或MODEM)工作正常,不通则是网络适配器出现故障。

(2)判断是局域网故障还是因特网故障

Ping局域网中路由器(ROUTER2)的网关和公网IP,如果不通,则是局域网故障;如果通,则是Internet(因特网)故障。

(3)判断局域网中哪部分出错,或判断Internet(因特网)哪部分出错(见表1)。

1)判断Internet哪部分错

随便Ping一个网站,如Ping www.com.cn为例,查看返回的信息中是否有“Pinging www.com.cn[218.244.147.224]with32 bytes of data”一句,括号内是网站的IP地址,有IP地址就表示DNS服务器正常,没有IP地址就表示DNS服务器出了故障。如果DNS正常,接着Ping网站WWW.com.cn的IP地址(如上所说的“218.244.147.224”,平时要注意记录下来),都Ping不通表示因特网线路出了故障。

2)判断局域网中哪部分出错

Ping几台同一局域网中的电脑的IP地址,局域网通但因特网不通,表示路由器出故障;局域网不通,表示交换机出故障。

当以上四个步骤都Ping通,可以判断网络问题一般发生在更高层次,否则,就从物理层开始进行排查。

3 排查“网速变慢”的问题

网速变慢,更是一个让网络管理员头疼的问题。网速变慢的主要原因是端口瓶颈问题和由于网络设备的损坏、网线故障、网络回路和蠕虫病毒等原因引起的广播风暴。

流量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了解到当前网络中正在发生的实际情况。Sniffer是一个非常好的流量分析工具,并且通过Sniffer的专家系统以及进一步对数据包的解码分析,我们可以很快地定位网络故障,确认网络带宽的瓶颈,在故障发生前及时消除网络隐患,这样能给我们日常的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1)找出流量异常的机器

1)查看总体流量是否异常

调用Sniffer的Dashboard功能旨在对网络的带宽利用率(总体流量)、网络每秒钟的数据包的数量,以及网络中每秒钟的错误包的数量进行监控。快速以太网中,数据的传输带宽为100Mbps=12.5MBps=12800Byte/s(Byte/s,即字节/秒),也就是说,每秒钟交换线路的各个节点最高只能承受12800Byte/s的数据通过,如果广播数据量高于此数据流通量,就会造成网络拥堵,甚至造成网络瘫痪。

2)查看小数据包数量是否异常

如果网络的带宽利用率一直很高,则考虑网络瓶颈问题;如果网络的带宽利用率不高,但是小于64KB的小数据包的数量很多,占7080%以上,如图3所示,则要考虑网络风暴问题。

3)查看机器流量是否异常

在网络中,所有终端的对外数据,例如使用QQ、浏览网站、上传、下载等行为,都是各终端与网关在数据链路层中进行的。BT的下载是基于P2P技术实现点对点来传输数据,不仅有大量的下载存在,还有大量的上传活动,这种下载方式可以抢占带宽来达到下载目的,如果内网有大量的BT下载的话可能引起内部网络拥塞、造成数据传输延迟,更加严重的可能会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

调用Sniffer的“Host Table”的Bar(柱形)图功能查找有问题的机器,选择Host table界面左下角的“MAC、IP、IPX”三个选项中的MAC。找到网关的IP地址后双击,点击打开“Bar”选项,流量以3D柱形图的方式动态显示,如图4所示,其中最左边绿色柱形图表示的机器与网关流量最大,且与其它机器流量相比差距悬殊,如果这个时候网络出现问题,可以重点检查此机器是否有大流量相关的操作。如图5所示,最左边的机器的流量比网内广播总计还要大。还有些机器只发送数据包,接收很少,甚至为零。这些都是流量异常的现象。

(2)抓包分析故障原因

对流量异常的机器,要进一步确定异常的原因,可以通过Sniffer专家系统进行抓包并进行Decode代码分析。

出现NetBIOS协议流量的异常现象后,定义过滤器,选择只查看NetBIOS协议,进行抓包,进一步了解所捕获的数据包里具体的数据包内容(如图6所示):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存在大量的TCP协议的SYN请求,而且TCP的三次握手只进行一次,因而怀疑受到了SYN攻击。加上数据包大小固定为62字节,两次发包时间间隔太短了,都在1ms之内,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再加上数据包的源IP地址很分散,目的地址均为实际并不存在的IP地址,可初步判断为机器感染了蠕虫病毒。

Decode代码分析还可以查找网络回路问题。网络层中的数据有两个选项:Identification和Time to live(TTL)。Identification是用来唯一标识主机发出的每个数据包的,正常情况下每个数据包的ID都不一样,而TTL是用来限制数据包在网络中经过的跳数的,每经过一跳TTL值就减1,直到TTL值为0的时候数据包就被丢弃,主要是防止当网络中出现环路时数据包的循环传送。如果发现两个数据包的Identification是一样的,而TTL值相差1。这就表示这两个数据包实际上是同一个数据包(因为ID一样),只不过被发出去以后又被送回来了,这样可以初步怀疑出现了网络环路。

4 结语

网络故障的分析和定位是最花时间的,因而进行故障分析,记录在案,并经常回顾曾经处理过的故障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一方面我们可以积累经验,便于以后处理类似故障,另一方面,还会启发思考许多与此相关联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理论和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敏.关于校园网络故障的排查和处理.职业技术,2004,12.

[2]刘晓辉,杨兴明编著.中小企业网络管理员实用教程.科学出版社.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2006,03.

[3]吴建伟.局域网故障的排查及网络维护.信息化建设,2005,06.

电能表故障排查及其处理方法 第4篇

关键词:多功能表 预付费 故障 处理办法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0(a)-0106-01

1 不具备预付费功能的多功能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1)精度超差。电能的精度误差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范围,属超差。原则上讲,电子式电能表如果没有出现其它故障,一般长时间内都不会出现超差的。因为电子式电能表的精度是储存在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中的。造成超差的原因与电表外部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如表内TV长时间过压、过流,导致绝缘下降,是造成超差的主要原因。表面上看电表并没有故障,但一测精度,却发现问题。另外,A/D转换集成电路如果损坏,也会造成精度超差。有些用户的计算机内,装有调电表精度的软件,在调整电表精度时,由于操作不慎,反而使电表精度越调越差,人为造成了电表的精度超差。

(2)液晶显示不完全。产生的原因是导电橡胶的性能不好或与管脚之间的接触不良,解决方法是更换导电橡胶或重新安装;导电橡胶与电路板的接触面有杂质,解决方法是用酒精擦拭接触面;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影响电能的正确计量(可通过脉冲指示灯是否还闪烁来判断是否计量),表示数也可以利用专用软件,通过与RS485口相连读出。

(3)峰谷不走。很多人都认为峰谷不走是时段表出现了问题,事实上现场实际发生的这种现象造成电量都计入平时段的原因是时钟复位,具体原因说明如下:时钟复位以后,由24进制返回到12进制,它返回的时间是00年01月01日,中午12点左右的时刻,这个时间在时段表中恰好处于平时段,电表在判断到11点30分时将接收到的脉冲信号送入平存储器,如果想从平存储器中退出,只有判断出下一个分界的时刻17点,才会将电量转入峰计度器,而在12进制的运行中,是不可能出现17点这个时刻的,所以在发生时钟复位以后,电量都走在了平时段。通过发现错误时电表显示的时间,还可以判断出故障运行的时间。造成时钟复位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a.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外线路停过电,造成时钟不能正常保持运行,回到复位状态。b工作人员在接A相电流的进线时,误碰过电池的连线或在无外电压的情况下,松动过电池的连接线。c电能表在受到干扰后,单片机发出了复位的命令,这种情况较多。处理的方法:将电表的时钟制式重新设置为24进制即可。

(4)逆相序。有时现场检查接线时发现并没有问题,但是电表却总提示“逆相序”,如果是低压表的提示不能恢复,显示的电压值也比实际的偏高,有功功率也偏小,有可能是零线的接触不可靠。如果是高压表的提示不能恢复,则有可能是B相接触不好。

(5)RS485口不能抄到数据。用下面的方法判断终端是否有命令:把指针是万用表置于直流电压5V档,红表笔接于A,黑表笔接于B,让主站发送命令,观察万用表的指针是否有摆动,如果没有说明问题出现在线路或终端,如果有问题出现在电表。电表应检查是否损坏、通讯规约是否与终端的要求一致;还应检查表内的通信表地址与终端的表号是否相符。

(6)电表不走字。校表线插入电表的校门内,发现电表不走字:校表线没有和计算机串行接口相接,有可能将通讯接口的信号线钳位成低电平,导致电表一直接受错误的通讯命令,由于校表状态是非正常计量状态,以校表为第一优先处理级,在等待接受精度调整的命令,这种情况下,在接上计算机接口和计算机开机后,就可以避免。先运行校表软件,发送一条校表命令,然后再将插头插入电表。

(7)不能抄读项目。发生此种现象一般不是电表功能上的问题,人员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是单块表输入,存在着误操作的可能。此种情况不需要换表,现场调整即可。

2 具备预付费功能的多功能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预付费是多功能表具备的功能之一,辽阳地区的高压用户以及100kVA及以上的低压用户广泛采用了负荷控制装置,所以电能表也就没有启用预付费功能,其他的用户除了居民照明以外,正在逐步更换为具备预付费功能的多功能表。

2.1 CPU卡的种类及使用

a.参数修改卡:用于修改费率、时段、倍率等参数。其中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将倍率卡用到直通表上,因为直通表在理论上应该为1,但是厂家未将芯片中的这个值作成固定值,所以使用中要特别注意。b.用户卡:由用户使用,可向营业所购电及向电卡表中追加购电量的卡。c.检查卡:可返读电表内所有的状态信息。d.加密卡:此卡由各个供电局分别持有,密码的设定只有营业主任一人知道,插入此卡后,它将电表内SAM卡模块的主工作密钥修改为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密钥 ,由此电表正式进入运行状态。e.解密卡(取消卡):电表撤回后,用于解除各个供电局加的密钥,使电表返回到出厂设置状态。f.表号卡:将购电次数复位为1。g.设置卡:修改对表计准确计量造成影响的参数。(例如脉冲常数等)h.营业员卡:用于售电工作的身份认证。i.补卡:用户卡如果丢失时使用的卡。j.主控卡及主控PSAM卡:进入售电软件的身份认证。

2.2 单相预付费多功能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a.电子部分不显示;换表处理。b.不读卡;应核对购电次数、检查卡座、核对密钥是否交换完全。c.运行中的电卡表,在插购电卡后数码管长亮为(000000);这时是写卡器的电源出现故障,只能返厂更换部件。

2.3 三相预付费多功能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注2

a.三相表领出时有电池符号闪烁或常显,较严重的情况是用停电触发键不能触发。这种情况下不予领出,马上更换。b.三相表运行中电量乱码,此种现象是电池接口设计不合理虚接造成,需换表。c.复位:运行中的电表由于受到冲击或干扰,致使芯片复位,电量、电费、电池剩余工作时间回到初始状态。这种情况下丢失电量,复位前的表示数不得读出。

3 结语

因为使用的时间较短,人们还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多功能表的出现异常情况时,还不能完全正确的进行判断,但是随着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全面掌握它的各项性能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 郑尧.电能计量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468.

突发电脑故障应急处理方法 第5篇

电脑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突然自动关闭系统或重启系统。

现象分析:

现今的主板对CPU有温度监控功能,一旦CPU温度过高,超过了主板BIOS中所设定的温度,主板就会自动切断电源,以保护相关硬件。另一方面,系统中的电源管理和病毒软件也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

电脑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 第6篇

电脑故障原因大全

一、电脑无声音

电脑故障原因:

1.音响线没有正确插对应的接口【见办法1】

2.音响线插头过松【见办法2】

3.声卡驱动丢失【见办法3】

4.声卡驱动版本过低【见办法4】

5.内置声卡出现故障【见办法5】

6.音响内部结构线路损坏【见办法6】

7.音响线损坏【见办法7】

8.主机后面有声音,但是插到机箱机箱前置面板的音频接口没有声音【见办法8】

处理办法:

办法1:检查两侧音响线接口,在音响上,纠正不正确的插头位置

办法2:重新安插音响线

办法3:下载驱动精灵,并且安装,然后检测驱动情况,若检测未完整安装,请重新安装即可

办法4:在“驱动精灵”软件中,升级声卡驱动版本

办法5:内置声卡损坏,需要去电脑店维修或检测

办法6:音响已损坏,请更换新的音响

办法7:音响线已损坏,请更换新的音响线

办法8:前置面板音频接口如果是好的话,前置面板音频需要设置,详情访问;解决机箱前置面板没声音

二、电脑卡机

电脑故障原因:

1.电脑正在运行的或后台程序超过3个【对应1】

2.开机启动项过多【对应2】

3.由于硬件的问题导致卡机现象【对应3】

4.由于系统未能短时间反应过来【对应4】

解决方法:

对应1:把不需要的后台程序全部关闭

对应2:去安全软件,比如360安全软件中设置,关闭不需要的开机启动项

对应3:绝大数是机械硬盘有坏道或者固态硬盘有问题,更换硬盘。

对应4:最好重做个系统

三、系统运行慢

电脑故障现象:

在平常使用电脑时,难免会遇到电脑某些程序运行慢的情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电脑故障原因:

1.电脑配置低导致反应慢【对应1】

2.频繁操作电脑导致【对应2】

3.长时间未进行杀毒与电脑安全检测【对应3】

4.长时间只运行一个软件程序【对应4】

电脑故障处理:

1.更换办法硬件。

2.等待或给电脑进行杀毒。

3.每周进行2-3次的电脑体检,并清理系统垃圾。

4.启动“任务管理器”关闭程序,稍停2分钟。

如果你电脑配置不低的情况下,建议重做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

引起电脑故障的原因

1.灰尘

可以说灰尘是电脑的第一“害”,如果不注意清洁保养,用了一段时间,机箱内肯定会有一层积尘。这一方面会影响机器的散热,同时有可能腐蚀电脑的元件或造成短路,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严重的还会引起短路故障,烧坏电源、主板和其他部件。

预防灰尘要注意保持电脑使用环境的清洁卫生,不要在操作电脑时吸烟,烟雾颗粒对电脑的损坏是非常大的。使用完电脑后都要盖上防尘罩或者罩布。要定时清除电脑内的灰尘,可以先用吹风机将表面的灰尘吹尽,然后用无水酒精洗去上面较多的灰尘,对于一些很裸露的元器件最好是用散热硅油,在其表面轻轻涂上一层。对于显示器进行清洁一定要注意先断开电源,用镜头纸由屏幕中心向外擦拭。清洁显示器内部,建议请有关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免破坏显像管,造成损失。

2.静电

因为半导体设备对静电非常的敏感,电子元件可能受静电的影响而发生性能的下降和不稳定,甚至击穿芯片,从而引发各种故障。

防止静电的措施有: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防止静电荷聚集。电脑外设与地线要保持良好的接触。安装接插件或更换电子元器元件时,先用手接触金属管道,释放掉人体所带的静电电荷后再进行操作。操作电脑时不要穿尼龙化纤织品衣服。

3.温度

温度过高,元器件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会使电路的性能变差,造成机器运行不稳定,严重时可导致硬件的损坏,还会加速电脑部件的老化;温度过低,会引起凝聚和结露现象,引起器件生锈,还会使绝缘材料变硬、变脆。

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35℃,安装空调来调节温度是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办法。其次要注意室内的通风,各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正常散热;再就是尽量为电脑内部的元件如CPU等选用散热效果好的风扇。

4.湿度

若湿度过高,会引起电路板涨大变形,难以插拔;高温潮湿的条件还会使金属生锈、腐蚀而发生漏电、短路故障。若湿度过低,则极易产生静电,在低湿度的房间中,人在地板上行走、触摸设备、机械的`摩擦部分等都会产生静电感应,对机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室内的湿度应保持在20%-80%为宜,在雨水季节要特别注意防水、防潮,对于长期不使用的电脑要定期开机一段时间,以驱除机器内部的潮气。

5.磁场

现在大部分家用电器、手机,包括电脑本身的电源、导线等都会产生磁场,离显示器近的话都会产生电磁干扰现象,时间一长,会使显示器显示紊乱,产生如屏幕晃动、水波纹等现象。磁场对硬盘的数据存储也会有较大的影响。

解决电磁干扰问题首要的就是要避开电磁场,电脑应该安装在远离电视机、电冰箱、音响等家用电器的地方:将电脑和其外部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以起到屏蔽作用。定期对显示器进行消磁。

6.电源

提供稳定的电压和频率,是保证电脑及各种外设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瞬间电压过高对集成电路芯片是非常危险的,有可能击穿芯片。电网频率不稳定将会影响到电脑磁盘驱动器的正常工作。电脑突然掉电会导致内存中程序和数据丢失,磁头的损

坏和磁盘盘面的划伤。

电脑电源应该使用专用的线路,不要与其他大功率电器一起使用。配备不问断供电电源UPS是个不错的选择,UPS具有稳频稳压等抗干扰能力,这对电脑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7.振动

震动对硬盘的危害最大,当硬盘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振动,会使磁头和盘面损坏或划伤,使数据不能正常读写,严重的还会引起硬盘的损坏。振动还会使主板焊接不牢固的元件脱焊,也会使主板与各插卡松动:

防止振动的办法是:购买牢固的电脑桌;在对电脑拆卸组装时一定要放到平稳的地方再进行。在单位,对于以后要改造网线布置和扩容的机房,建议使用可拆卸地板,从而能方便的布线,减少搬动电脑而发生的故障。

8.有害气体

大气中有各种腐蚀性、导电性气体及冶炼、化工等工业排出的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硫化氢等,这些气体对机器设备有腐蚀作用。因此机房要远离有害的化学气体,在化工厂附近的电脑房应有空气过滤设备。

9.元件质量

由于生产电脑硬件的厂商众多,产品质量也良莠不齐。电脑是依靠硬件的整体协同工作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其中某个部件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电脑不能正常运行:

10.兼容性因素

由于电脑内硬件众多,生产厂商也不相同,因此出现不兼容的问题是很有可能的。如果出现兼容性问题,轻则影响电脑的正常运行,重则造成死机等严重故障。

11.电脑病毒

电脑病毒是一种恶意的程序代码,如果电脑遭受病毒的感染,轻则降低运行效率,重则破坏硬盘中的数据,甚至破坏硬件,造成严重的损失。

12.人为因素

不良的使用习惯和错误的操作也造成电脑出现故障的一个原因。

电脑故障常见类型

硬件故障是指主机和外设备硬件物理损坏所造成的故障;

(1)电源故障:系统和部件没有供电,或者只有部分供电;

(2)元器件与芯片故障:器件与芯片失效、松动、接触不良、脱落、或者因温度过高而不正常工作;

(3)跳线与开关故障:系统与各部件上及印制板上的跳线连接脱落,错误连接,开关设置错误等,构成不正常的系统配置;

(4)联机与接插件故障:计算机外部和计算机内部的各个部件间的连接电缆或者接插头松动及至脱落,或者错误连接;

(5)部件工作故障;

(6)系统硬件兼容性故障:涉及到各硬件部件和各种计算机芯片能否相互配合,在工作速度、频率、温度等方面能否具有一致性。

系统故障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必须安装综合性管理软件,统辖一切其他工具软件的安装和运行,驱动硬件正常使用,如果操作系统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各种工具软件或硬件运行失常;

(1)启动、关闭操作系统故障;

(2)安装操作系统故障:

(3)系统运行故障;

(4)应用程序故障。

软件故障

软件故障是指相关的设置或软件运行出现故障,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

(1)软件与系统不兼容引起的故障,软件的版本与运行的环境配置不兼容,造成不运行,系统死机,某些文件被改动和丢失等;

(2)软件相互冲突产生的故障;

(3)误操作引起的故障;

(4)计算机病毒引起的故障;

(5)不正确的系统配置引起的故障。

网络故障

网络故障主要是指设计局域网、宽带网等网络环境的故障;

(1)网络设备故障;

(2)网络设置故障;

电脑故障排查方法 第7篇

无线网络故障排查一、是否属于硬件问题

当无线网络出现问题时,如果只是个别终端无法连接,那很有可能是众多接入点中的某个点出现了故障。一般来说,通过查看有网络问题的客户端的物理位置,就能大致判断出问题所在。

而当所有终端无法连接时,问题可能来自多方面。比如网络中只有一个接入点,那这个接入点可能就有硬件问题或配置有错误。另外,也有可能是外界干扰过大,或是无线接入点与有线网络间的连接出现了问题等。

无线网络故障排查二、接入点的可连接性如何

要确定无法连接网络问题的原因,还可以检测一下各终端设备能否正常连接无线接入点。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ping无线接入点的IP地址,如果无线接入点没有响应,有可能是电脑与无线接入点间的无线连接出了问题,或者是无线接入点本身出现了故障,

要确定到底是什么问题,可以尝试从无线客户端ping无线接入点的IP地址,如果成功,说明刚才那台电脑的网络连接部分可能出现了问题,比如网线损坏等。

无线网络故障排查三、设备的配置是否错误

无线网络设备本身的质量一般还是可以信任的,因此最大的问题根源一般来自设备的配置上,而不是硬件本身。比如可以通过网线直接ping到无线接入点,而不能通过无线方式ping到它,那么基本可以认定无线接入点的故障只是暂时的信号不够、频道偏离等。检查配置的方向可以是服务区标识符(SSID)、设备之间的WEP密钥匹配等方面。

无线网络故障排查四、多个接入点是否不在客户列表内

一般无线接入点都带有客户列表,只有列表中的终端客户才可以访问它,因此这也有可能是网络问题的根源。因为这个列表记录了所有可以访问接入点的无线终端的MAC地址,而通常情况下这个功能又是没被激活的,当将其激活后,如果此列表中没有保存任何MAC地址,就会出现无法连接的情况。

电脑故障排查方法 第8篇

1 台区低压线路接地的种类

台区低压线路接地是指相线接地、零相接地。相线接地时, 个别用户采用一相一地用电, 产生的电流从接地点进入大地, 再通过变压器的接地体流回变压器, 电流的大小与变压器的接地体电阻、接地点的接地电阻、线路的电阻三者大小有关。相线接地电流大小一般为几安到20多安, 甚至更大, 其与负荷无关, 变化很小;零线接地时个别用户一线一地用电接地电流与负荷有关, 电流较小, 变化很大。在所有接地故障中, 相线接地占了绝大部份。

2 台区低压线路接地的危害

农村台区出现低压线路接地不及时排除的话, 如果台区装了剩余电流保护器, 台区将送电不出, 用户的正常供电受到影响;如果台区没有装设剩余电流保护器, 台区虽然能正常供电, 但接地点可能会发生人身触电伤亡等电气事故。另外如果是相线接地的话, 台区的线损率会升高, 会损失许多电量, 也有可能是采用一线一地用电的用户在实施窃电。为了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和电量损失, 低压线路出现接地故障时要立即查明原因并处理好。

3 查找低压线路接地的方法

笔者参加过几次台区线路接地故障排查工作, 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能快速、准确地查出故障, 有的甚至用时不到20分钟。主要是利用接地点流入大地的电流和从变压器接地棒流回变压器的电流相等这个原理来查找故障点。

当台区低压线路接地时, 把该台区的剩余电流保护暂时退出, 使台区恢复供电。用低压钳形电流表测量变压器接地装置的接地棒电流, 如果为几安到20多安, 变化很小, 则极有可能是相线接地。如果接地棒的电流很小且变化很大, 则极有可能是零线接地或用户采用一相一地用电。大多数低压线路接地为相线接地, 为了便于说明, 以图1为例, 低压钳形电流表测接地棒电流假设为10安。

(1) 用带接收装置的高压钳表 (有的线路较高, 为避免登杆, 最好多备2~3节绝缘杆) 测量所有出线的相线电流, 找出超过10安电流的相线, 只有这些相线才有接地的可能。经测量1支路的A相相线电流大于10安, 2支路的B相相线电流大于10安, 3支路的A、B相相线电流大于10安, 4支路的A、B、C相相线电流都小于10安。说明1支路的A相线、2支路的B相线、3支路的A、B相线可能存在接地故障, 对这些相线逐线进行检查。4支路的A、B、C相线电流都小于10安, 完全可排除其接地的可能。

(2) 用高压钳表测量1支路的相线电流, 并立即测零线的电流, 如果相线电流与零线电流相等, 说明此支路没有接地, 再查其它支路;如果1支路相线电流与零线电流相差10安, 说明就是此支路接地, 再往1支路下面查, 在1支路的中间位置用同样的方法查, 如果接地消失, 说明故障在前面, 如果接地仍然存在, 说明故障在后面, 直到查出接地点为止。如果查明是表箱后面接地, 进表箱前可以同时查2线, 比分别查要准确、要方便。

(3) 排除1支路接地可能后, 再查2支路。如果2支路B相相线电流与零线电流相等, 即可排除2支路接地, 再查3支路。如果相线与零线电流相差10安, 说明是2支路接地, 往下查看哪条分支路接地, 分别测量2.1和2.2分支路的相线与零线电流之差, 差值为10安的说明该分支路接地, 再往下查直到查出接地点为止。

(4) 排除1、2支路接地可能后, 再查3支路。用前面的方法查3.1分支路相线与零线电流之差是否10安判断是否接地, 如果线路接地, 直到查出接地为止。如果3.1支路没有接地, 再查3.2支路。3.2支路A相相电流如果小于10安, 可排除3.2支路A相接地, 不要再查此支路A相了。如果3.2支路A相相电流大于10安, 仍未排除A相后面接地的可能。再查3.3分支路是否接地, 如果为该分支路接地则直到查出故障点为止。如果3.3分支路没有接地, 再查3.4分支路, 如果该分支路B相相电流小于10安, 可排除B相线路故障, 那么故障肯定在3.4分支路A相, 直到查出故障点为止。一查出故障要立即处理或把故障设备隔离, 紧接着把台区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投入。由于低压瓷瓶绝缘裕度较高, 一般不会击穿接地, 但也不完全排除其可能性, 如果测量某瓷瓶两端的电流相等, 可排除接地可能;如果电流不相等且相差10安则说明该瓷瓶接地。

此方法优点一是不需登杆, 不需拆线, 确保了安全;二是提高了效率, 用时最短, 如果在上午或下午用电闲时检查的话, 变压器出线的相线电流很少超过接地电流, 可能就仅有故障线路电流达到或超过接地电流值, 查出故障的速度非常快;三是不需要短时停送电试验, 用户用电不受影响;四是准确性非常高, 可以精确锁定故障点。

4 防范措施

(1) 对未装设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台区和线损率不正常的台区要定期测量接地棒的电流, 如果电流大于250毫安, 说明台区低压系统接地, 应尽快查出接地点, 防止事故扩大和电量损失。

(2) 定期对变压器接地体电阻进行检查测量, 变压器容量在100千伏安以下的接地体电阻应小于10欧, 容量在100千伏安及以上的接地体电阻应小于4欧, 达不到要求的要进行整改。

(3) 及时对隐患线路进行整改, 确保线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 定期对变压器低压侧总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用户末端剩余电流保护器进行检查和维护, 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浅析几种典型网络故障排查方法 第9篇

【关键词】网络故障 交换机故障 门户网站访问失败 排查方法

【中图分类号】TD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097-01

一、无法上网的故障和排查方法

电脑使用中某一时刻无法上网,这可能是以下几种:1、在局域网络中,其中一台电脑无法上网;2、局域网通信时断时续;3、开机后,网卡指示灯和数据传输指示灯不亮;4、用户安装新网卡,新网卡无法使用。在第一种情况,局域网中,其中的一台电脑无法上网。网卡和数据指示灯一直亮着。检测过程中首先要关闭电脑防火墙,用“ping”命令与本机IP地址通信正常,“ping”本网段内的其他计算机IP不能够连通,“ping”网关的lP地址不能够连通,其他计算机之间可以ping通。查看“本地连接”属性中的数据发送情况只有发送而没有接收,于是我们怀疑RJ-45接头有问题。解决的方法是重新制作RJ-45接头并且连接,发现数据指示灯闪烁,再用“ping”命令重新测试其他计算机IP地址,返回信息正常。重新上网后正常。2、局域网出现时断时续的情况。我们分析首先检查集线器,发现集线器工作正常,但有一个端口中的双绞线的指示灯为橙色状态很不正常。拔下此端口网线后,局域网中各计算机的通信恢复正常。按照网线上编号找到网线所连接的电脑,用替换法将一台通信正常的计算机的网线连接到本计算机上,发现通信正常,说明本机的操作系统的网卡没有故障,首先排除了由于病毒和网卡原因造成的故障。再来检查网线,若网线出现问题,在一些以外的操作时导致双绞线的保护外皮受损,造成双绞线内部线芯绝缘层损坏而短路。解决的方法是更换新网线,重新连接电脑,网络故障排除。此外,在集线器连接的共享式以太网中,网络内任何一节点产生的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整个网络异常甚至瘫痪。这是由于集线器连接的局域网为共享式局域网,采用同CSMA/CD技术进行网络信息传输,所以当信息网络发生短路后,信号不能正常传输并而且错误信号,以至网段内充满错误信号,导致正常信号不能顺利传输,致使网络连接时断时续。3、开机后,网卡的指示灯和数据传输指示灯不亮。此故障主要是由于网卡和主板插槽接触不良造成的,如果主板插槽没有给网卡供电,网卡的电源指示灯就不会亮。解决方法是更换网卡插槽;用替换法以排除因网卡硬件故障而造成网络不正常。网卡是网络中的第一道关口,若网卡出现接触不良或硬件故障,则网络将无法连通。4、装上新网卡之后,网卡无法使用。导致此类原因的问题比较复杂,第一是网卡驱动程序错误。第二是网卡的物理损坏。第三是网卡配置冲突。网卡如果程序错误则应该在“设备管理器”中将原有不正确网络适配器卸载,选择正确的驱动程序进行安装。如果无法确定是网卡是否物理损坏,则使用网卡测试软件或通过替换法确认。在网卡正常工作时,要占用中断号和I/0地址范围等一些系统资源。如果这些配置与其他设备冲突,网卡就无法正常工作。当冲突时,检查“设备管理器”中的“网络适配器”,在相应网卡前图标有一个黄色标记“!”,将带有此标记的网络适配器删除,并且通过“添加/删除硬件”在系统中重新添加网卡。若多次添加网卡故障仍然存在,此时,应考虑网卡驱动程序是不是正确的。另外如果还是不能用,可用“ping”命令ping网卡自身的IP地址,如果返回的信息正常,应考虑网线是不是有问题、交换机工作是否正常等。

二、交换机故障和排查方法

在用户使用网络过程中,有用户反映城域网6808交换机出现部分网吧用户不能上网故障。部分专线用户不能上网,用disam连接设备的拨号用户上网正常。经现场测试,发现BH-6GTX2GBIC48FE的前24个百兆口能够正常通信,后24个百兆口上专线用户(在BIG6800上三层)的业务全不通,2层拨号用户(在BIG6800上为二层透传)正常。解决的方法为1、查阅FDB、ARP表项,看是否因为这些表项没有建立而导致的ASIC芯片内硬件表项没有设置转发表。2、查看CPU流控收报队列,以排除是否是在cpu流控中丢的。比如网络中某个端口大量存在ARP攻击时,CPU会将大量ARP丢弃,是不是由于此中丢弃导致了“合法”的ARP也被丢弃了,导致转发异常呢?需要查查看。3、查看CPU、内存等的信息,尤其是show int e X/X不能转发三层数据的端口统计,看是否在端口被丢弃。4、在BIG6800故障点的部分,连接Pc进行逐级PING测试。大包和小包都要兼顾。运用上面四步,查看网络交换机在工作中的故障。交换机就像是网络的道路。道路宽一些,网络的速度就会快一些。所以,当交换机出现问题时,应及时修复。避免,网络堵车。

三、门户网站访问失败故障和排查方法

生活中,我们在某一时段访问某些网站时会出现访问失败的现象,这让我们着急,同时也让运营商们苦恼。在我们电脑网络正常的情况下,那么问题应该会出在运营商。下面针对这种问题,我们依例分析。某运营商为3G用户提供访问的web portal系统,在每天业务高峰晚上十点半到十一点半都会接到大量客户投诉,网站访问不了!在故障时间段,服务器和各网络设备的进程、资源开销与平时比较并无异常;事后查各设备的日志,也找不到故障的原因。管理员一直尝试通过监控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本身的状态、进程和日志的手段来解决,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们从另方面入手,借助网络协议分析工具,能够从网络的角度分析到应用信息,实现web portal系统端到端的性能监控,分析webportal系统在故障时间段与平时相比有何异常,最终找到有问题设备的节点。首先基本流量分析。在流量与平时相比并无异常的情况下,可以排除网络异常的情况。然后运用TCP进行分析,通过TCP统计信息我们发现:在故障时间段,假如总共有135个用户访问了该web服务器,建立的TCP连接数为5235个,而可疑的是有2213次是通过TCP复位发送(RST)来结束连接,而不是通过正常的4次握手来结束连接的。我们再次利用三次握手分析网络延迟的原因。通过成功连接的分析和失败时延连接的对比。我们可以通过时延的判定,可以确认出口路由器就是导致本次故障的根源。Web portal管理员将分析结果提交给出口路由器得厂家支持人员,厂家支持人员很快发现这是路由器的bug,最后通过升级路由器解决问题。通过网络协议分析工具,用“旁观”的方式,从网络角度对业务应用进行端到端的分析,能更快速和有效的定位到问题。

结束语:

网络的日益强大,为我们带来了方便,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掌握一些新的网络故障排除方法,可以有效的节约我们的时间,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毛洪涛.基于事件的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北京林业大学2007

[2]刘康平,朱海萍,李增智.告警关联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2-6

电脑故障排查方法

电脑故障排查方法(精选9篇)电脑故障排查方法 第1篇PC电脑中,主板是负责连接电脑配件的桥梁,其工作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电脑能否正常运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