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
书法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文章首先在把握传统青花艺术的图形、构图、色彩的特点以及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和提炼;其次再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进行设计方法的分析,找到青花与艺术设计的契合点,将传统青花元素进行现代化转化,从而给传统青花元素以现代视觉设计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青花元素;重新设计;现代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Seeking the Modern Visual Design in the Traditional Blue and White Elements
LIANG Li(Wuhan Huax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23, China)
Key words :blue and white elements; redesign; moder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青花是中国陶瓷装饰艺术中珍贵的传统装饰品种之一,一抹幽兰形成了清雅、明丽的格调,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由于设计“跨界”的产生,青花元素应用于不同的设计领域,如中国青花地铁北土城站——青花瓷站纹样的装饰让人震撼;以及世界名模Daria Werboy为Roberto Cavalli在2008秋季时装秀上展示的青花图案印花及地长裙晚装等,青花艺术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眼球。随着2008年奥运会所带来的青花潮流,世界刮起一阵青花风,青花装置、青花主题酒店、青花家具等等,在时代背景下,本文提出在传统青花元素中探寻现代视觉设计,赋予青花元素在新时代下以新的生命力。
一、青花艺术
所谓“青花”,是一种蓝、白两色相间的艺术品,以氧化钴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罩一层青白釉,经高温烧成瓷。钴料烧成后呈蓝色,色泽清新雅致,含蓄。
青花颜色只有单一的青色作为表达形象的手段,但它却借鉴了中国画中的水墨技法,使得青花语汇变化万千,意趣无穷。所谓“统一色也,见深见浅。一瓶一缸,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者,娇翠欲滴。”青花装饰纹样品种繁多,其植物纹样以牡丹和莲荷为主,构图一般是缠枝及折枝;动物纹样一般以传统的云龙、鸾凤、鱼纹样居多。青花瓷器纹饰构图严谨、繁复密集、层次多、画面满等装饰特征。传统青花艺术风格色调清新、纹饰素雅、釉色莹润、色彩雅丽而被人们喜爱。
青花艺术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大开幕,被世界人关注、认知并设计应用。奥运期间,中国青花地铁北土城站的“青花艺术博物馆”,奥运礼仪小姐的青花服饰,都是青花艺术的呈现载体。现代设计师们将青花元素设计于电子产品、床品、灯饰、餐具、家具、墙砖等,这些青花设计应用实例在现代生活中比比皆是。可见,青花艺术已经融入到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由于设计“跨界”的产生,青花艺术的呈现形式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青花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图形、标识设计、品牌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导示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软装等方面,现代设计是青花艺术的新的呈现载体,中国青花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传承和发展,向世界展示其艺术魅力。
二、青花元素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契合点
岁寒三友之一何洁提出了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方法和态度“有容当包容,包容自从容”。青花元素,就是从青花瓷上提炼出来的一种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不仅给当代设计师留下丰富的形象资料,也给中国的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的观念、方法的线索。传统青花元素与现代包豪斯设计构成学理论的结合将图形、色彩、工艺元素进行简化、提炼、打散、重构等现代设计手法,通过图形扁平化的设计、空间转化等方法进行重新设计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同时对于现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具、新观念学习和吸收,最终形成具有包容性的青花设计。
视觉也是文化的一种呈现形式。视觉图像中不仅积淀了对美、丑的形式选择也融入了人们对真、善观念的追求,青花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最后都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明显中国情调的东方意味的文化样式。青花元素中的图案较多,有植物、动物、人物纹样,呈现蓝白相间的色彩,极其雅致。将传统青花图形元素应用于现代的视觉设计中,既继承吸收了传统青花图形的精华,又融入了现代视觉设计的构成形式、表现手法和版式设计的技巧以及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传统青花元素用现代的创意方法演绎,赋予传统青花元素以新的视觉感染力。
三、青花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当今人们提到青花瓷,有些人会感觉有些古旧,不够新意。当今社会,在一切以经济为首的环境影响下,许多附加在物品上的中国青花元素被仿制及生产,并由一些对图形没有多大认识的人士所制作,以致形象变质、图像不准、比例不对、颜色太俗,图形的艺术特色和美感被丑化。
所幸仍有一些优秀的青花元素应用的实例。如北京地铁北土城站,有着非常浓郁的青花之韵味,明快、淡雅地谱写出一曲中国水乡的江南乐,28根印有青花的大圆柱、导视牌,皆来源于传统青花纹饰的构图,白底、青纹宛如跳跃的音符,在大面积现代铝格栅板吊顶、灰色地漆材料之间,青色显得格外清雅、细腻。青花瓷追求生活的艺术,讲求心灵的内敛、恬淡优雅、平衡和谐的境界,正是当今东方美学被提倡重视的因由。青花的青白相间雅致、静美的艺术特色符合现代人们对于生活追求的观念。设计师将青花元素的复制、重新设计,都需要了解其艺术精髓,严谨、细致、负责的态度进行新的视觉设计。
(一)青花元素和品牌设计
设计师Jerry的La vie品牌,这位上海本土设计师,她的设计颠覆中国传统风格,又将中国元素与优雅、嬉皮混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中国著名摄影师孙郡为La Vie品牌拍摄的“青花虎头瓷”主题商业摄影,中国古典画风摄影大作,仿佛看到浓墨重彩宛若山水般意境深幽引人入胜的作品。在设计品牌中国植入青花元素,给品牌带来一抹幽兰之香,一分中国古典绘画的意蕴。
(二)青花元素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
青花元素中可以借鉴的图形元素较多,花卉类的牡丹、莲荷、菊花、山茶、海棠等,动物类的云龙、鸾凤、麒麟、鸳鸯、孔雀、鱼等,人物则有戏曲故事。在传统图形借鉴的过程中,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表达。传统图形经过考究的设计和安排,重新打散再组合,在保留青花艺术韵味前提下形成新的视觉效果。
1.化繁为简:保留图文的古意并予以简化
青花图形经历多年的锤炼,具有典雅的风格内涵。保留图形的部分并进行简化,保留原创的部分,使之以新的面貌进行呈现。
青花图形设计保留图形的古意,将繁复的纹样进行简化。海幻瓷板画设计特点,将传统卷草纹样融入现代图形鱼、水母、乌贼等图形中,传统卷草纹样是中国青花图形中的纹样特色,保留青花图形中的图形内涵。海幻瓷板画设计鱼、水母、乌贼等形态采用瓷板画中刻花的工艺来完成,运用青色烧制。海幻瓷板画设计脱离了传统青花的繁复,用现代图形设计中同构的手法保留海洋生物的外形进行图形的简化和排列,制作工艺采用刻花和青釉体现海幻装饰画的清雅艺术特色,蕴含着青花艺术精髓——雅致。
2.重新设计,呈现新的视觉
日本著名视觉设计师原研哉提出“ReDesign”设计概念,从最初的起点去重新审视它,但同时也强调设计不是创造新产物,当回归本质时才能看到新的一面。日本设计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把本民族的“禅”精髓融合其中,形成优雅、简洁的设计风格。
中国设计师提出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方法和态度“有容当包容,包容自从容”。中国传统青花元素结合现代视觉设计的构成形式,体现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呈现出新的视觉奇特感和新意,把传统青花纹饰和现代设计的同构、正负形、适形、同构、延异图形、混维图形等方式,组成新的设计和意义,给予传统青花纹饰以现代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水墨画审美精神的取向为“道法自然”的自然美,四月物语餐具产品包装设计中的青花、水墨元素是根据现代设计构成学原理进行重新设计,形成青花风格的餐具产品包装设计。如图1,采用青花和水墨元素相结合,以现代包豪斯构成学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实践,形成雅致的设计特色。
中国娃娃青花瓷盘设计,采用凤纹、青花元素和中国娃娃的头饰进行扁平化设计,人物面部进行简化,面部的简洁和头饰的繁复形成对比,纹饰与图形相互呼应又相对独立,色彩清秀,具有较强的平面装饰感。
(三)青花元素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
青花元素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杏花村汾酒就是典型的代表,“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脍炙人口的诗道出了汾酒的芳香,汾酒二十年、三十年的酒瓶容器及包装设计都采用青花瓷艺术风格来表现,独具特色。文字采用“汾酒”文字,白底青花,设计简洁,体现出汾酒的窈窕静美自在。
在产品包装、标志、VI等视觉设计中应用青花元素。杏花村汾酒二十年包装容器设计中的“汾酒”文字采用书法字体撰写,底纹采用酒字的不同书法字体并进行小号字体处理,大小文字的青花元素形成对比,整体视觉简洁、雅致,与杏花村汾酒的特征吻合。
(四)青花元素其他方面的应用
青花元素在瓷盘设计中的应用。图1中的两组作品一组是应用海浪纹和三角形的外形进行组合,有简洁、大方的特色。另外一组作品是通过云南少数民族的人物头饰进行局部替构来完成设计作品。青花艺术特色鲜明,整体青花瓷盘设计独具特色。
五、结语
通过对于传统青花元素的研究,在今天的现代视觉设计中,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契合点,表达现代的设计语言。可以通过图形的提炼、简化、同构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产生的转换、现代色彩的融入等手法,将青花元素融入新的视觉设计中。青花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标志、瓷器、产品设计、室内软装、服装设计等领域的设计应用,让青花元素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昕.谈青花风格在设计界的流行[J]艺术教育,2010(11):30..
[2]罗晓涛,陈立. 传统陶瓷青花装饰[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7.
[3]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4]杭间,何洁,靳埭强. 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1.
[5]黄慧,杨宇琳. 青花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审美情趣[J]美术大观,2010(12):220.
书法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明古国,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历经岁月的沧桑、文化的积淀、社会风俗的演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形象与情感气质的载体。广告设计师应赋予汉字以现代的意义,创作符合时代精神、凸显民族特征且被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汉字设计,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需求。本文阐述了汉字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现实中某些平面广告文字设计的案例。
关键词:汉字平面广告设计艺术性创造性应用
平面广告设计是由两种不同结构的符号文字和图形所传达的整体信息组成,以视觉形式赋予思维、理念及信息以清晰的秩序。文字能够正确传达信息,是一种抽象概念的载体, 具有清晰可辨的识别功能。汉字是平面广告设计的最重要元素,汉字是无声的语言,诉说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着汉民族的人类文明。汉字是会说话的图形,用形说理,用意传情,是人类视觉传达的媒介,引领我们走进多姿多彩的语言世界。汉字形式优美精炼,是最具富有中国色彩的设计素材。做平面设计,汉字是基础,其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着平面广告创意、设计质量和效果。有些设计者只把汉字当做单纯的叙事工具,而在设计中缺乏对美感和灵感的把握,浪费了汉字资源。电脑是一种现代化的、高级的设计手段和工具,电脑不能够代替人的思维去完成广告所要表达的意境,所以需要人最大限度地、艺术地运用汉字,发挥人的智慧,积极探索。汉字这一具有生命力的符号在平面设计中必将得到更大的重视,并发挥它无限的魅力。 下面就谈谈自己对汉字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的肤浅看法。
1 汉字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地位
汉字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中国文字的创造是依照自然物的形象而形成的象形文字,它的精髓源于自然美和人类生活美。它博采众美,合而为字。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民俗文字符号,是以加强销售为目的所做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本土民俗艺术的特点,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经济文化的元素。汉字的原始雏形是图画,在历经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中,它始终与自然物的美感、韵律相通,和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生命意识相融合。在广阔的信息平台上,汉字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而且能更多地追求风格化的语言,以推新出陈获得广大群众的关注,使消费者产生良好的视觉美感。
2 汉字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2.1重视汉字的可读性
平面设计是从人类开始利用文字记录自己思想的时候就开始的一个活动,贯穿了人类文明史的整个过程。广告中的汉字是运用文学中的语言艺术和技巧,去创造商品的形象,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宣传商品的价值和特点,达到促销商品的目的。汉字作为汉语中最基本的文字符号,来自远古的创造,它是中华民族文明忠实的记录者和中国文化坚实的载体。在平面广告设计中, 汉字的主要功能是在视觉上向消费者传递信息。要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就必须考虑汉字的可读性,给读者以清晰的视觉印象,汉字的设计造型始终保持它的可读性。切忌为了设计而设计,不要随意变动字形结构、增减汉字的笔画使人难以认识,设计者要高度重视汉字艺术化设计之后的可读性。
2.2汉字字体的变化形式符合特定的广告对象
广告汉字设计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视觉传达,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劳务信息,要服从广告的企业和产品特征及性能的要求,要与其风格特性吻合一致,不能相互脱离、更不能相互冲破,破坏了汉字的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每一种特定形式的字体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表达出一种适应于不同环境与用途的特殊信息。
2.3在设计上要富于创造性
广告设计要敢于创新,敢于出奇,根据作品主题的要求,突出文字设计的个性色彩,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字体,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受。汉字的构成材料是笔画、部首,即点与线。在平面设计中,集点线于面,把汉字转化为“视觉图形”是必然的结果,运用多种排列组合丰富了汉字的可设计性。从汉字的形态特征与组合上进行探求,不断修改,反复研究,创造出富有个性化的文字,使广告中的汉字外部形态和设计格调都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在电脑平面广告中,进行汉字设计时,要依据广告主题,销售策略及消费者,选择一种恰当的表现形式,创造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语言,给人以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采用一定的技巧,来表达信息。
2.4充分发挥汉字的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是字体设计的一个特殊种类,民族的欣赏习惯,对传统书体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汉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传承与发扬它并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标志设计之中,必定会使企业形象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汉字以“点、画”构成“平面图形”,无论繁简肥瘦、宽扁大小,均体现出自然的平面构图美学价值。书法艺术赋予平面设计具有浓重的中国韵味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广泛应用于招贴海报和商品包装。运用古老字体,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能够突出传统和历史,也加深了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品评韵味。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汉字书法的艺术美有着增强汉字审美价值的重要作用,使汉字更有魅力。几乎所有名胜古迹的宣传广告都以书法作为背景或以其作为文案文字。
3 美化汉字提高平面设计的审美效果
作为中国人,我们对汉字与中国平面设计要做的还很多,将汉字和中国平面艺术携带和体现的中国人的\"创意\"和\"创形\"思维融入当代平面视觉传达设计语言中,从而产生一种崭新的创造力。设计者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富有个性的文字,形式的精髓来自细节刻画,通过细节刻画而凸显空间汉字气氛和格调。使其外部形态和设计格调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感受,最终将汉字潜在的内涵发挥的淋漓尽致。
总之,汉字承载的文化信息是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动向,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去展现中国文明不衰的汉字艺术神韵,是中国设计师的理想与责任。将汉字运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崭新的生命力,不断挖掘汉字的运用手法和表现形式,使汉字在平面设计的领域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田伟.浅谈汉字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 2010(11):144
[2]赵晓旭.平面广告中的汉字设计[J].才智. 2010(07):165
书法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服装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时尚潮流瞬息万变情况下,人们普遍关系的一个问题。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面料的设计方法已然无法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面料再造艺术应运而生,在改变面料设计方法的同时也改变了面料的外观形态,为服装的科学设计奠定了基础。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面料再造艺术的设计原则进行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服装设计中面料再造艺术的运用。
所谓面料再造艺术,主要是指在面料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设计,旨在通过改变面料自身的协调性和艺术性,为服装设计增添新的元素,提高服装设计的艺术价值。随着服装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设计者对面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服装设计所使用的面料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因此,面料再造艺术的应用非常重要,应该引起服装设计师的高度重视。
面料再造艺术的设计原则
面料功能的充分发挥是建立在正确设计基础上,设计师若想顺利实现面料再造,必须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功能性
功能性是面料再造的主要设计原则,服装设计的根本应该是它的实用性,换句话说,就是将服装的功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面料再造应该以不同季节、不同人群、不同场合为依据,进行合理化设计。比如说,夏季服装面料的选择应避免厚实、紧密的面料,以达到舒爽、凉快的效果;大型晚会礼服的设计应选择垂感好的面料,与晚会环境相符合。所以,服装设计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功能性,其次才是艺术感和美感的体现。
2.协调性
面料再造是为服装设计服务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现更具美学色彩和艺术色彩的服饰作品,因此,在对面料进行二次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与服装整体风格的协调性,实现风格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如果面料的设计无法与服装整个风格相吻合,那么就会导致无主次、风格混乱的现象,也就失去了再造的意义。由此可见,在面料再造过程中,遵循协调性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
3.艺术性
服装设计中所涉及的面料各式各样,每一种面料都有其各自的工艺特点,将面料工艺特点最大限度发挥是服装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即艺术性原则。服装设计师要利用不同的改造方式,将面料中的艺术气质充分挖掘出来,以此来实现面料的创新与完善,让面料可以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与一次设计相比,面料的二次设计具有超强的修饰性,可以让面料更具艺术气息,可以让服装设计的目标顺利实现。
服装设计中面料再造艺术的运用
就目前面料再造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来看,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料再造的立体设计
立体设计在当前服装设计中很常见,主要是指利用特定的工艺手法,通过折叠面料使其原本的平面状态改变成立体状态,具有浮雕感。通常来讲,立体设计方法主要有编织、褶皱、凸凹、堆积、折叠几种。以褶皱法为例,这种方法能够呈现出来的效果有很多,如,钻石褶、人字褶、太阳褶和牙签褶等,设计师可根据服装设计的风格选择最佳的褶皱效果。
2.面料再造的增型设计
增型设计是指在原有面料的基础上,通过车缝、热压、粘合等手法添加新的元素,以此来增加面料的设计效果,同时也可以改变面料的整个风格。增型设计方法同样有很多种,如,刺绣、钉珠、贴花、印花、亮片、花边、金属线及金属铆钉等。以刺绣为例,这是一种在原有面料基础上进行穿刺,用针线进行不同图案绘制的一种方式。再比如说钉珠,指的是将各类不同风格的珠子点缀在服装上,以此来产生光彩夺目的效果,这也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面料改造方式,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面料再造的减型设计
减型设计与增型设计相对应,是在原有面料基础上对其进行破坏,使其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再造手法。一般来说,面料减型设计的方法主要有撕破、抽纱、镂空、剪切几种。通过上述再造方法,使面料呈现出一种无规则的残缺美。目前最常见的面料再造减型设计就是就是“乞丐裤”,就是在原有牛仔面料的基础上,利用剪切、撕破等手段,使裤子呈现出一种破旧状态。在时尚潮流瞬息万变的今天,人们对服装设计艺术也有了新的认识,对面料减型设计给予了高度青睐。
4.面料再造的钩编设计
钩编设计也是当前面料再造的方法之一。所谓钩编设计,主要是利用钩织和编结的方法,将不同质感的线、绳、皮条以及装饰花边等元素加入到面料中,使面料成为一种极富创意的作品。比如说,2013年春夏lookbook中,服装设计师就采用钩编服饰,展示了经典的钩编,并且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效果。各类新颖、叛逆的钩编方法赋予了传统面料新的艺术形式和美感,将其应用在服装设计中,可以更好的提高服装整体的艺术气息。
结语
总而言之,面料再造艺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服装设计的艺术性和美学色彩,进而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将面料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服装设计师应该根据服装的类型和特点,对面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面料的二次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服装设计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书法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剪纸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其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得到了大众的喜爱。同时也成了各种艺术创作中借鉴的素材,现代服装设计也不例外。本文着重就剪纸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希望为我国现代服装设计提供新的理念。
关键词:剪纸艺术;现代服装设计;应用分析
在多元化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为增强商品生产的艺术特性,逐渐开始和文化艺术进行融合发展,这就诞生了文化创意产业。服装设计作为文化创意行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讲究商品艺术和文化艺术的协调统一。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显著增强服装作品的艺术性,也能提升其设计质量。
1 剪纸艺术色彩纹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1 剪纸色彩的合理应用
在表现艺术形式上,色彩可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是最能引发主体情绪波动的因素。我国的剪纸艺术在色彩上可以划分成两种类型,即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
(1)单色色彩表现。单色色彩表现往往更能凸显人类对色彩本质的追求,这也是我国传统剪纸艺术中需要着重把握的艺术本质,具体表现为鲜艳、热烈的色彩,主要采用阴刻或者阳刻等方式来彰显剪纸的虚实结合特性。所谓的阳刻剪纸就是包括纸张原油的轮廓线,剪掉轮廓线之外的部分,以便可以使剪纸形成各条线的搭接,而阴刻剪纸方式则与此恰好相反。目前,剪纸设计中主要采用阴刻、阳刻相结合的方式来凸显剪纸画面的层次性。单色剪纸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形式主要以阳刻的形式加以展现。例如,“iveeree2015”款春夏款女装的复古连衣裙就是以阳刻的方式设计的黑色纯色形式,同时应合理选择复古款式的服装的颜色,避免了鲜艳颜色的情感渲染。此外,服装设计也可以采用阴刻的剪纸设计手法来设计有关的服装,以充分凸显服饰设计的工艺性和层次感。阴刻剪纸得到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但作品的整体是块状,这些特点融合在服装设计中可以表现出特定的审美意境。
(2)彩色色彩表现。色彩的搭配大都具有其特有的原则,剪纸艺术也不例外,其同样可以彰显民间艺术的用色特征,彰显自身独特的风格。例如,“黄马配紫鞍”“红花配绿叶”等均是我国彩色剪纸艺术的色彩搭配规律。在彩色剪纸用色中,相应的设计人员需要充分重视色彩的主体性和统一性,以更好地凸显剪纸相关主体所要表达的主题。而彩色剪纸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可以充分将我国古典文化中的各种文化思想和理念融入剪纸艺术中,借助套色剪纸等剪纸艺术形式来充分衬托不同色彩的块状布料,以使相應的元素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样既可以展现现代服装设计理念,也可以凸显古典韵味,从而可以达到提高服装设计质量的目的。2016年的“H&M Studio”春夏系列女装就是突出了彩色色彩的表现力,旨在融合色彩来号召女性把握机遇享受季节中的无尽乐趣。女装中的“波西米亚风——印花”具备多层设计,同经典的夏日风情融于一体。
1.2 剪纸纹饰的合理应用
除了色彩之外,纹饰也是剪纸中一个重要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剪纸中含有多种类型的图案纹样。例如,奥运会期间我国体育运动员所穿“祥云”服装中的祥云标志就是一种剪纸图案纹样。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这些剪纸纹样划分为以下几种,即轮廓纹、特征纹和装饰纹,其分别表示剪纸图象的外在形状、图案特征和审美修饰。剪纸艺术包含丰富的装饰纹样,以月牙纹、锯齿纹和朵花纹等为主。剪纸艺术图案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是应用剪切艺术表象性图案纹样;二是应用剪纸艺术意象性图案纹样,以更好地感受服饰中包含的精神情感和艺术特征;三是借助现代艺术流派中的有关解构主义,通过夸张和变形等手段来解构剪纸艺术中的相关图案纹样,增强服装设计的时代感和现代主义。
2 剪纸艺术造型技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1 构图造型的合理应用
为了将自身的艺术思维传达给其他人,可以以构图的形式来加以表达。我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构图造型就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其并非是简单的透视法,也不是简单地重复或者叠加时间和空间。剪纸艺术主要以纸张为原材料,所以二维平面的纸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三维画面和发挥光影特效。因此,剪纸艺术构图造型模式主要以平面化构图为主,其他造型模式则表现为组合式造型模式。下面从平面化构图和组合式构图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1)平面化构图。平面化构图造型就是指剪纸制作人员只能够在纸张层面上进行平面化构图,具体需要表现自身的创造精神。我国传统民间剪纸作品仅剪出了演员的图象,却并没有布置舞台,其可以使相应的剪纸布局层次更加分明,增强其画质的细腻度。纵观我国民间剪纸,平面化构图形式可以说是应用得最多的一种构图形式,具体就是要求剪纸制作者在统一平面内融入各种必要的设计元素,以充分实现自然物体和景观的转换目标。在剪纸艺术构图上,要充分遵从平面构图的美学规律,避免视觉上出现过于繁杂的场景。
(2)组合式造型。基于笔者的上述,剪纸艺术作品就是在一张纸张平面上展示一种画面。剪纸艺术作品还具有组合式造型这一特殊造型,具体就是将剪纸艺术作品划分成几个部分,借助组合这些部分来剪切完整的艺术作品。此外,我国山东和陕西等特殊地域的民间剪纸作品主要以组合式造型为主。例如,这些地区的窗户上都贴有若干条窗棂。就其具体的组合式造型而言,其主要包括对称图案和关联图案等两种形式。“MAXTINA玛仙娜”在2015年的夏季服装设计中就是组合搭配,通过鲜艳色彩的分体式造型传达出郊游、旅行主题的设计想法。
2.2 工艺技法的合理应用
从工艺技法的角度来讲,剪纸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多种技法,具体包括剪刻、拼贴、印染和镂空等几种技法,并且不同技法处理下的图案轮廓和线条等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服装设计中引入剪纸艺术的时候,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设计技法,以便可以更好地指导现代服装设计工作的开展。
3 剪纸艺术造型技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发展
在未来服装设计中深入融合我国传统剪纸艺术,除了可以使这一富有特色的艺术形式传承下去,也可以借助淳朴自然的剪纸艺术形式来增强现代服装设计的艺术特色和文化韵味,充分唤醒民众内心的民族归属感。此外,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具有很强的脆弱性和不可复制性等特点。因此在服装设计领域中引入剪纸艺术精髓符合继承传统文化的要求,也是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更好地发扬传统文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举措。
总之,剪纸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可以显著增强服装的视觉冲击力和意蕴美感,拓展服装设计的表现方式,从而可以显著丰富现代服装设计理念,提升其整体设计质量。因此,在实际的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合理地运用剪纸艺术中的色彩纹饰和造型技艺等诸多元素来丰富现代服装设计的种类,以及人们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高琛.论剪纸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3(3):69-70.
[2] 卢娜.剪纸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纺织导报,2015(1):72-73.
[3] 边文刚.剪纸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服装,2016(1):152-153.
作者简介:洪飞,男,安徽人,硕士研究生,讲师。
书法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主要以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与包毫斯设计教育理念思维模式的对比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我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理念思维模式具体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与包毫斯设计思维模式概述,其次从关注知识技能和企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强调理论和实践技能并重、教学内容和方式应该及时创新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基于包豪斯教学模式我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调整方向,进而强化我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包豪斯设计理念;思维模式;对比思考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都将设计类专业学生按照实用型人才方向培养,艺术设计是一门具备较强艺术性的专业,高校中课程设计比较多,然而课程安排总是倾向于理论层面,和企业具体需求存在关联的课程内容少之又少。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教学思想和市场扩展需求不够一致化、教学观念转变和产业进展节奏不相匹配等,都会影响到艺术设计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包豪斯设计理念是融合艺术、经济和艺术等多个元素,强调设计者和企业者思想统一化,值得诸多院校教师积极使用和研究。
一、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与包毫斯设计思维模式概述
1.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情况。我国部分院校设计教育的实际情况是教师以教材为主引导学生,教师课件可能存在不及时更新的现象,在设计领域内学生参照国际品牌图片分析设计风格,毕业之前模仿设计作品进行裁缝制作,由此设计的作品怎么会具备新颖特征?因为实践经验的缺失,部分国内范围内的服装教师尚未明确到自主品牌创新的重要性,仅仅在书本上学习设计思想,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是难以处理设计作品问题的。以上也是我国教育的不足之处,只是强调学生手绘功底淡化创新,诸多教师均是博士生毕业的,工作经验缺少,在人才的培养上存在一定困境。
2.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模式。包豪斯教学理念主要是教学合一,即双轨制教学,教授知识的场所不是课堂,而是在工作室或者作坊中通过师生一同进行艺术品设计。学制划分两个流程,第一个流程是基础课程,第二个流程是专业课程。前者教育目标是组织学生在车间学习技术,引进对应必修课程,合格后进行专业学习阶段;后者教育目标是使得学生掌握多种工具使用技巧,从事于可靠工作,了解材料性能与具体的加工工艺,接触全新的职业行为模式。立足于实践操作,挖掘美术作品的美学元素。因此包豪斯对基础课程与实践课程是比较关注的,学生自主化选择从事专业的方向,导师在车间内辅导学生,包含题目选择、材料挑选和配色安排等,并且在课程中配置两个导师,画家以及手工艺师,最终目标是融合艺术能力与手工技能,主张集体化思考与学习,找到学生闪光点,巧妙结合艺术与具体生活、艺术以及工艺技术,每一个车间在进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承担产品制造的责任,给企业提供服务,值得借鉴。
二、基于包豪斯教学模式我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调整方向
1.关注知识技能和企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大学艺术设计教育并不是普通形式的教育,然而我国现有高校内的艺术设计教育,呈现美术模式,可以理解为工艺美术教育存在陈旧特征。以美术教育为主加以艺术设计,站在教学内容角度,艺术设计存在的教育结构不应该被高校所包含,高校中艺术学生培养和企业需求存在着一定脱节现象,导致学生设计能力不佳,缺少扎实的实践经验,因此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朝向人才培养角度转变,切合实际的和企业发展需求进行适应。
2.强调理论和实践技能并重。我国一些高校中设置艺术设计专业,立足于数量层面是比较可观的,可是站在教育质量角度上分析却不如人意。部分院校仅仅關注理论知识传递,实践技能不足;或者部分院校设置的学时数量多,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少一些,降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效率。与此同时艺术专业内容不够新颖,无法满足人才成长的需求,艺术设计专业倾向于理论教授层面,甚至存在课程内容设置重复的现象,制约到学生个性能力展现。因此大学艺术设计教育活动开展期间,应该贯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的理念,不然会呈现艺术专业实践倾向于形式化的局面。
3.教学内容和方式应该及时创新。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特征决定着此门专业具备前沿性以及交叉性,同时计算机先进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大范围的使用,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是急需进行的事情。可是部分艺术设计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方向缺少新颖性,难以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阻碍人才培养进程。并且艺术设计专业具备较强实践性,对应的课程应该将实践视作基础点,转变以往教师教授与学生倾听的模式,创新现有的教学手段,然而因为客观因素制约,部分院校依旧选择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思想,由此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影响学生创新思维有效提升,势必会制约到学生综合能力增强。也就是说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专业教师要洗手包豪斯教学理念精髓,主张学生实践精神的激发,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包含校办工厂或者设计事务所建设等,争取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与包毫斯设计教育理念思维模式的对比研究课题是值得教师高度重视的,科学技术创新促使艺术设计迅速发展,设计专业教育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工作的实施,应该积极引进包豪斯教育理念,提倡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挖掘学生闪光点,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使得学生更好的面对今后工作岗位,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欧阳才富.艺术设计美学的心理与思维解析——评《现代艺术设计与教育研究》[J].炭素技术,2019,38(02):73.
[2]方瑛,徐一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思考——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科技视界,2018(05):127-128.
[3]陈艺方,王净.上海民间美术资源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从契合、作用、理念、措施和路径五个层面切入的探讨[J].中国民族美术,2018,13(01):74-79.
[4]斯庆,刘蓉.艺术设计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与虚拟现实技术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
作者简介
王星阳,性别:男,籍贯:辽宁,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研究、艺术设计教育、美术教师教育、美术教育研究。
书法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在今天科技日益发达,东西观念剧烈碰撞,文化多元并存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书法元素在当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和价值,既是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再认识,也是新时代对传统文化艺术如何保护、发展和创新的探索。书法作为一种装饰装潢手段,无论其本体作为装饰装潢构件,还是其形式构成艺术规律都具备营造室内环境独特文化内涵和高雅艺术品味的潜能,从而使当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在满足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基本功能之外,满足人们精神境界的需要和高质量生活的追求。
一、书法元素作为装饰装潢构件在当代的新变化。书法作为装饰构件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的记忆:殷商的甲骨与青铜,秦汉的碑刻与瓦当,唐宋的尺牍与屏风,明清的中堂与对联,汉字与附着物已经融为一种固定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形式意义,他们都曾经是环境的重要文化因素,对中国建筑文化的表现与完善起到过特殊的作用。在今天,传统书法构件又被时代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变化:从书法表现幅式来说,书法的传统样式有中堂,条幅,镜片,横幅,匾额,尺牍,对联,扇面,屏风,手卷等多种形式,而今天的书法幅式样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框型丰富多彩,奇幻百出,风格各异,在传统的手工木雕外框装饰依旧使用的同时,许多不同形制,材料各异,色彩多样的机器制作装饰框形被大量使用。这些新幅式样式可以根据室内设计风格和空间需要而被无限放大和缩小,大到整面背景墙的覆盖,小到室内陈设上的细微的装饰,同时,既可以是单独的装饰构件,又可以是日常生活用品的装饰元素。从书写装裱材质来看,过去最普遍的纸绢绫装饰材质在依旧使用的同时,增添了卡纸、金、银、铜、玻璃,聚酯化纤、有机复合等更丰富的现代材料。传统的笔墨书写和书法表现的平面效果,拓展到金属、玻璃、纺织、化纤,荧光材质和各种色彩的浮雕,纯传统的手工制作也发展成为机器雕刻,激光复制及计算机处理等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书法构件呈现出新的美学品格:卡纸装裱金属锯条的使用让书法构件豪华,珍贵;玻璃喷砂和烤漆工艺的使用凸显出书法构件的华美、时尚;各种金属材质的使用彰显了书法构件的凝重、气派;化纤丝织物的使用透射出书法构件的温馨、亲切;复合壁纸的使用呈现出书法构件的典丽、自然今天的书法构件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艺术想象和多元的艺术观念对书法进行多样的元素分解,重新组合建构,形成新的室内装饰构件,令人耳目一新,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见图)这是山西省博物院四楼北侧厅间连接处一幅复合材质制作的书法装饰构件,篆、隶、楷、行、草和装饰图案并用,书法印章形式并存,字符聚散分布星列河汉,平面浮雕制作手法交错,红、绿、黑、金色彩表现对比鲜明强烈。其尺幅庞大,气势恢宏,在观赏者面前形成时空交错的强烈视觉冲击,产生历史变幻、风云激荡的生命震撼。
二、书法元素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契合,形成独特的意境追求。意境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审美追寻。中国书法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具象抽象并存的艺术特征为特有意境的创造提供了可能和必然。殷商甲骨,书画相杂,大小参差,浑噩天真;汉隶摩崖,阴阳疏密,纵横界画,雅拙奇肆;魏碑唐楷,清晰疏朗,端庄秀美,神灵共融;魏晋行书,疏朗宽博,天然雅淡,百态横生;唐宋大草,参差错落,奇幻百出,浑然一体。书法元素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形成特有的意境,如书房就需要有独特的意境追求。崇尚文化的古代,书桌,书柜,椅子,书案,博古柜,花几,笔架,笔筒,文房四宝营造了古色古香的传统书房意境,而借助书法元素,更加强化了浓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氛围。虽然历史上文人经济状况各异,但对书房高雅别致的境界是一致的追求,在这个小天地里,摒弃浮躁,给人以宁静,沉稳,惬意之感,人们可以静心潜读,物我两忘,恰如唐代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人生之价值,之追求,境界全出。这种人文情怀同样得到当代人们的认同与追求。书法本身体现出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其为当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艺术手段和形式法则。丰富多样的线条形态,虚实相生的艺术观念,崇尚自然的意境追求,给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思维借鉴和哲学思考。在喧嚣而浮躁的今天,人们借助书法元素形成一种扑朔迷离、朦胧含蓄而又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艺术氛围和精神境界,身处其中,你会真切体会出其独有的书卷气和诗意美。
三、当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书法元素应注意几个问题。堪称精品的当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书法元素和各项装饰元素完美巧妙的结合,还必须与室内环境风格形成完美的统一。风格是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中显现出来的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特色,是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在各种设计风格的追求中,书法元素不只是一种具有共融性的装饰装潢手段,而且是一种具有显著文化特色和文化属性的艺术手段,其在丰富人们视觉和人文内涵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书法元素完美地统一到室内设计的风格当中,使二者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书法元素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相契合,形成独特的意境追求,这也应该是崇尚文化、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当代人的追求。
书法元素作为当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更应该注重经典的传统书作和优秀的现当代书作的推介和使用,而对于今天社会上大量超强个性和大胆创意书作的选用应采取严肃和审慎的态度。其在具体的应用中还要恰当而有分寸,其应当是锦上添花,有花叶相衬之妙,如一味过多地追求书法元素应用,反而会适得其反,产生故作之嫌,褥繁之态。反观书法元素和当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它应随着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从而促使当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呈现出丰富性和时尚性,满足人们更广泛的学习,工作,生活需要。中国书法借助当代科技手段和理念提升了自身的艺术地位,使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书法元素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增加了人们设计的新思路,增强了当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开拓了人类生活领域的新空间和新天地。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艺术,在艺术中享受生活。使中华优秀的艺术文化传统得以传承,生存,发展,壮大,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认同的基础上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光耀后世。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年1月
2.吴建刚 刘昆等.[环境艺术设计].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
3.巫鸿.[重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4.萧元.[中国书法五千年],东方出版社,2006年5月
5.王永兴.[书法的实用与装饰],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4月图片来源:山西博物院河北香河家具城
书法艺术服装设计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