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环境工程论文范文
适应性环境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在还没有发明鞋子以前,人们都赤着脚走路,不得不忍受着脚被扎被磨的痛苦。某个国家,有位大臣为了取悦国王,把国王所有的房间都铺上了牛皮,国王踩在牛皮地毯上,感觉双脚舒服极了。为了让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感到舒服,国王下令,把全国各地的路都铺上牛皮。众大臣听了国王的话都一筹莫展,知道这实在比登天还难。即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凑不到足够的牛皮来铺路,而且由此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有多少。正在大臣们绞尽脑汁想如何劝说国王改变主意时,一个聪明的大臣建议说:大王可以试着用牛皮将脚包起来,再拴上一条绳子捆紧,大王的脚就不会忍受痛苦了。国王听了很惊讶,便收回命令,采纳了建议,于是,鞋子就这样发明了出来。把全国的所有道路都铺上牛皮,这办法虽然可以使国王的脚舒服,但毕竟是一个劳民伤财的笨办法。那个大臣是聪明的,改变自己的脚,比用牛皮把全国的道路都铺上要容易得多。按照第二种办法,只要一小块牛皮,就和将整个世界都用牛皮铺垫起来的效果一样了。
许多时候,我们应该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周围环境不尽如人意:自然条件的恶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工作压力太大,报酬太低面对这种种烦恼,不少人整天抱怨生活待自己太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明白,即使是皇帝,也没有能力让周围的一切如他所愿。对周围的环境,我们可以想办法来改变它,将现实中不令人满意的成分降低到最低限度。但改变环境是很困难的,这时候,我们应该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路还是原来的路,境遇还是原来的境遇,而我们的选择灵活了,路和境遇所给予我们的感受也就截然不同了。如果你希望看到环境改变,那么首先改变自己吧,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会让你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慌。
你改变不了环境,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有勇气改变你能改变的,有胸怀接受你不能改变的。虽然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不如意,但只要珍惜自己,坦然接受自己,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好的。眼睛要多看些美丽的风景,耳朵要多听些动听的声音,最重要是要多用心来体会美好的事情。我们的心才不会迷茫。
适应性环境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她来自河北,看上去就是一个比较成熟和有内涵的年青人,一个思想稳定且让人感到诚信可靠的人,对于她的离去,我感到很遗憾。
我一直在考虑事实真的如她所说的理由吗?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我想她的男朋友断然不会如此仓促地去进行所谓的投资或者创业。显而易见,一定是她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后,她所面对的实际情况与她想象中的相去甚远。或者是她感觉到自己很难融入这个新的集体当中,乃至于提不起工作兴趣和热情。
不管怎么说,她最终离开了。因为时间太短,公司和她互相不了解。也许,公司是失去了一位很优秀的员工,而她,也许是失去了一份一生中最好的一份工作。
我想,作为一个求职者,当你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中,你千万不要事先对这个新环境抱有过高的期待,最好是做好最坏的打算。进入这个新环境后,你应该努力去适应这个环境,而不是让这个环境来适应你。而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给自己更多的时间,以便于这个环境来认识、认知和认可自己。
当然,我也不赞成勉强自己。如果这个新的环境确实不适合自己,我也赞成拂袖而去。但在进入一个新环境之前,你应该对之进行了解与考察,看看这个环境值不值得让你改变自己。一旦进入后,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要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断不可以抱着试试看,能留则留,不留则走的态度。如果在还没有进入之前,你就考虑准备离开的心态,那么你一辈子也很难找到一份好工作。
新教师如何适应新的环境
泗洪县大楼中学 副校长室 许波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大多数是久经考场磨练的佼佼者,在前期成长过程中,老师的认可、家长的青睐、同学的赞许所获得的荣誉、鲜花和掌声会让他们感觉到前途光明,信心十足。所以,走上教师岗位时,不乏满腔热忱,踌躇满志。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就是未来的马俊仁;音乐教师认为自己就是未来的贝多芬;信息老师认为自己就是未来的比尔盖茨这种志向、追求、理想是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人生奋斗的动力。但是,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没有坎坷的,心想事成也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当面临的客观现实(如实际社会地位、住宿条件、经济待遇、分配制度等)和自己的想象反差较大时,往往会产生挫折感,进而产生消极性的反应,甚至会因为一点挫折而一蹶不振,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那么新教师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呢?结合自己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的经历和点滴感受,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转换角色。
从大学生到教书育人,环境改变了,角色也随之变化,不少毕业生对教师角色知之甚少,体验肤浅。某些新教师把自己的角色仅仅局限于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角色混为一谈,衣着不得体,言语不注意,行为不检点,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地位、缺少威信;有的新教师只扮演纪律的监督执行者,对学生冷酷无情、缺乏关怀,动辄讽刺、挖苦、嘲弄、甚至体罚,造成严重的师生对立情绪。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在岗位上易失教师风范。所以新教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加强教
育学、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潜心体会教师角色的长期性、特殊性,复杂性,专业性,逐步把自己塑造成为充满爱心的知识传播者、教学组织者、班级领导者、学校外交官、家长代理人,深刻感受教师角色的自豪与神圣。
二.正视挫折
从初涉讲坛的新手到游刃有余于课堂教学之中的引领者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新教师的成长经历使得他们对此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其困难和反复估计不足。有的新教师在实习期间,表现优秀,得到实习单位领导的表扬、教师的称道,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教育规律,熟练了教育教学方法,自信到新的岗位很快就会脱颖而出,而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98年我们单位分派来一名姓石的新教师,在大学时是学生会主席,预备党员,按理素质应该不错,第一次上公开课后,自我感觉良好,然而评课时,同行们指出诸多不足,让其心理难以接受,从信心十足一下子变的信心全失。因此,新教师对自己提出高标准要求是好的,但也不要过分不切实际地苛刻自己,要知道教师本来就是个人才济济的群体,加之新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不丰富,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关键是看怎样面对,要给自己一个适应过程,要在无数次失败的体验中积累经验,踏踏实实地走向成熟。
三.谦虚好学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谦虚”对于新教师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注重自身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求教,多听课、加强互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力求“青出于蓝胜于蓝”。切不可固步自封,夜郎自大。1995年我们单位分配来两名英语系大学生丁老师和钱老师。同校同系毕业,专业知识过硬,对我们农村中学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开学不久,县教研室举办送教下乡活动,其间,一位县级英语名师为我们上了一节观摩课,活动结束后我们把英语组教师集中到一起谈对这节课的感受,丁老师说:“课上的不错,我平时也是这么上的,差不多”。钱老师则认为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相比较自己还收有很大的差距,启发很深、收获颇多。由于不谦虚,与人沟通少,自已为是的丁老师第二年落聘,钱老师则因为谦虚好学,第二年通过选拔参加“推新人”优课评选并获得了市二等奖。相比之下,反差之大。可见,谦虚对于新教师的成长发展是如何的重要。
我们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放眼世界,科学的迅猛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都要求新教师走上教育岗位后仍要加强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积累教育教学经验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更新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争取尽快胜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爱岗敬业
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制定目标,矢志不仪,而要想实现目标必须从点滴做起,学校规定的学科任务不仅要做到,更要力求做好。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远期目标、阶段目标和近期目标,若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要能够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人师表,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厚爱学生,多做实事,少说空话,争取教学科研岗位上早出成果,不断进步。坚信“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
适应性环境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我会。我曾经虽然算不上是小河中最大的鱼,但在我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我也是数一数二的佼佼者,无论在哪方面,都很受重视,无论到哪里,都是小焦点。而当我上了大学,我不再那么闪亮,在有些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完全被忽视了,我心里一时很难接受这种感觉,我私底下哭过、闹过;当众用很幼稚的方法引起别人的注意;也曾用拒人千里的冷漠来寻找心里平衡。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曾像我一样遇到过这样的环境转变。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社会;从学校的比赛赛场到全市乃至全国的赛场;从二线城市到一线城市;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当这种转变发生,我们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遭受忽视和冷淡,然后开始敌视周围的一切,用孤傲冷漠来使自己心里平衡,这时,我们在别人眼里成为“某某地来的怪物”。这时,有的人选择改变自己、融入周边环境;有的人选择坚持自我、独来独往。
无论哪种选择都没有错,无论改变还是坚持,都会有成功有失败。学会适应另一种环境,不卑不亢、不急不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找到适合自己走的路。
时间如白驹过隙,倏然而已,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已经结束,我们已经由华科的新生变成华科的主人,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将会学到更多的东西,更好的提升能力。初入大学的新鲜感已经褪去,很多天真的梦想渐行渐远,现实的轮廓日渐清晰,只有不断汲取、不断学习、不断靠近自己奋斗的目标,才能描绘出未来的蓝图。
适应性环境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认识新校园
适应新环境
教学目标:
1、认识安全同得到和出口的标志图。
2、牢记本课中的“安全小贴士”。 教学重点:认清标志,并牢记“安全小贴士”。
教学难点:向左、向右出口标志的区分以及了解校园环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亲爱的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在这个新的校园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快乐安全地度过我们的小学生涯呢?今天老师就先为大家展示几幅画。
二、 探索新知
1、让学生观察途中的标志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图中共有3部分:字、箭头和跑步的小人。字有汉语和英语,是“安全出口”的意思,箭头表示出口的方向,小人表示寻找安全出口的人。
2、紧急出口标志:向左紧急出口和向右紧急出口。学生讨论并总结标志的含义。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标志图的作用。 点名让学生说出各自对标志的理解。
告诉学生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朝标志图中的箭头方向逃离,不要慌乱。
三、 安全小贴士
1 操场是活动游戏的地方,活动时注意不要碰撞、摔跤。上下楼梯靠右行,遵守秩序防拥挤。进出学校走安全通道,听从老师指挥最安全。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贴士了安全通道和出口的标志,知道在教室学习,在操场活动,以及在活动时应注意的事项。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2 第2课
校园活动好 安全要记牢
教学目标:
1、学习“安全知识窗”。
2、学习“安全小贴士”。 教学重点:牢记安全儿歌。
教学难点:养成校园活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小朋友们,安全连着你我他,只有了解并认真遵守各种公共场所的安全规则,我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二、新知
1、“校园活动”儿歌。教师读一遍,再细细的讲解每句的意思。教师每解释一句,领学生读一遍。强调: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不闹不追跑。
2、“室内活动” 儿歌。教师读一遍,再细细的讲解每句的意思。教师每解释一句,领学生读一遍。强调:教室空间很有限,追跑打闹很危险。文具用完要及时收。
3、“体育课”儿歌。儿歌。教师读一遍,再细细的讲解每句的意思。教师每解释一句,领学生读一遍。强调:空肚子,不能行,活动起来没精力。小铅笔,长尺子,体育课上不能带。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以后再活动时要注意什么?
3 第3课
饮食要安全 培养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学习三首饮食安全的儿歌。
2、学习安全小贴士。 教学重点:学习饮食安全儿歌。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饮食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不好的卫生习惯就像小树身上的虫子,会影响生命的健康。所以我们一定注意饮食习惯。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读“饮食安排要科学”儿歌,讲解每句的意思。 学生跟读,再齐读儿歌。
2、教师提问学生,你们平常吃不吃早餐,爱不爱吃零食?学生回答。
讲解“早餐不吃危害大”,“零食尽量要少吃”。播放视频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危害性。
3、讲解“讲究卫生好习惯”,强调:不要在路上吃东西,不要喝生水,不要铅笔杆,不咬手指甲。
4、领读“安全小贴士”。然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4 第5课、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了解交通的特点,认识交通标志的重要性。 实践与创造:制作交通标志的兴趣,并表演。
欣赏与评论:标志内容正确,表演贴切,有宣传教育意义。 情感与渗透
情感与审美:认识交通标志的重要性,当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 想象与创造:认识并学会制作交通标志。 知识点:
认识不同标志的作用。 技能要求:
训练画、前技巧。 教学重点:
制作交通标志,并戴头饰表演,遵守交通法则的小品。 教学难点:
1、认识常用的交通标志。
2、剪的技巧。 教学准备: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铅画纸。 教具:范作。 课时安排:
一课时。
5 教学过程:
一、创作情景
1、你认识哪些标志?
2、请小朋友画出来。
3、请把你所画的标志,讲述他们的作用。 (
1、)有交通标志,公路上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
2、)没有交通标志,公路的车辆行人的安全是否还有保障?
4、展示常用的交通标志(图片)介绍其名称及作用。例:警告标、禁止标志、指示标志、指导标志、辅助标志。
警告标志:
“注意儿童”的标志,设在小学、幼儿园、少年宫等儿童经常出入地步,是为了警告机动车和非动车的驾驶员要注意儿童。
人行横道标志:
让学生认识该处为人行横道,是行人走的,还有“红绿灯”的认识等。
5、分析标志外形并归类。
二、制作大师、掌握剪的技巧
1、需剪一条细长的纸条。
2、认各人的头圈大小而定。
3、再粘上标志。
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是顶角朝上的等边三角形。颜色是黄底、黑边、黑图案,也有白底红图案的。
6 禁令标志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形状一般为圆形,个别是顶角朝下的等边三角形。其颜色为白底、红圈,黑图案,图案压杠。
学生讨论:
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图形的特征、左右对称。
4、指导剪法。
外形可对称,卤半个再剪。
有些标志的内部图案是否剪成画可让学生讨论,教师点拔。
5、画法指导。
直接用彩笔画,但色彩要符合真实的标志色彩。
三、根据自制交通标志。
组织部分小学生表演,把交通标志的用途演示出来。
四、交通安全教育
绿灯放行红灯停,遇见黄灯等一等。红绿灯,大眼睛,通行安全建奇功。
交通标志作用大,要看清楚再行动。指示标志蓝白圆,也有长和正方形。
警告标志三角形,顶角朝上看仔细,黄底黑边黑图案,还有白底红图案。
禁令标志压斜杠,白底红圈黑图案,也有个别三角形,顶角朝下看分明。
指路标志也重要,上下左右都管到。再去记住三标线,指示警告和禁止,
7 黄白实虚为主线,条条线路辩明白。交通意识时时记,安全两字在心中。
第6课、安全行路有学问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走在什么地方比较安全,知道哪些地方有危险;掌握过马路的技巧。
2.通过自己参与,自主体验,自我感受,规范步行在校外的行为,使他们从小就能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3.从小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生活中还要起到步行安全小宣传员的作用。
重点:学习步行在校外的安全常识,掌握步行在校外的技巧。 难点: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二 、认识交通标志(课件)
三 、出示视频课件,导出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1. 生谈自己是如何过马路的。 2. 警察叔叔怎么说。(课件) 3. 儿歌怎么说。(课件)
4. 布置虚拟情景,生扮演角色体会。 5. 老师怎么说。(课件)
四、走在安全区,远离危险地带
1.认识身边的街道,明白人车各行其道,进一步熟悉相关标志。 2.认识禁区和危险地带。
五、审视自己,亮红灯 ○在没有人行道的路上随意走。 ○在马路上跨越隔离绿化带或隔离护栏。 ○在人行道上打球、玩游戏等。 ○从人行天桥上往下扔东西。
○在马路上追打或和马路对面的人打招呼。 ○人行道或马路上滑旱冰、骑车。 ○边走边看书。
9 ○在人行横道上猛跑或突然改变方向行走。 1. 审视自己的行为
2. 说说这样做会有哪些危险。
结语:看短片,结束课堂。
六、 作业布置
请孩子们当个小小宣传员,向身边的人宣传你知道的安全知识。
七、 板书设计
6、安全行路
安全过马路
一停二看三通过 走在安
全
区
远
离
禁
区
留心路面情况
小心避让危险
第7课、上学和放学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 学、回家了,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 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
1、要遵守交通规则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老师总结一些交通规则。
(3)齐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儿歌。同学们一定要记住, 千万不要抢红灯。
2、坐车时不要抢座位
(1)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来的?有几个同学使自己坐公共汽车 上学来的,你们能说说坐车时要注意什么吗?
(2)师生共同总结坐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3)分组表演“坐车上学的路上”
3、不要在街上打闹或者游玩
(1)我们中午或者晚上排队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规则, 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2)有的同学比较贪玩,看见街上很热闹,就想去玩一会儿, 你们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为了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放学后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 在街上游玩。
(4)如果家里没有人,也要在家的附近等爸爸妈妈回来,不要 离家太远。
4、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
(1)我们在上、下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一些广告牌、电线等, 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为了防止砸伤,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高空危险物,尤其是 在刮风下雨的天气,最好能绕行。
三、师生共同总结
适应性环境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1)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比利时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的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夏季,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人们称这种污染称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洛杉矶又一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1970年又一次光化学烟雾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因此患病。
(3)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17人死亡。
(4)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形成的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猛增,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
(5)1953~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含有汞的废水,进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造成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疾病,。
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6)1955~1972年日本骨痛病事件
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以及其他含镉事物引起骨痛病,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其中死亡者达207人。
(7)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在日本的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后果是酿成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这些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病人开始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这次事件曾使整个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8)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
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
(9)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这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
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20年内,还将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基辅市和基辅州的中小学生全被疏散到海滨,核电站周围的庄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万吨粮食,距电站7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此后半个世纪内,10公里内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内不能生产牛奶这次核污染飘尘给邻国也带来严重灾难。
(10)1986年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适应性环境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XXXXXXXXXXXXX
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适应环境,改变自我”
从潺潺溪流到长江大河,再到浩瀚海洋,一路上有着无数的阻碍,然而那柔弱的水却成功的跨过了这重重险阻,直达目标。为什么呢?因为水能够很快的适应环境,能够通过改变自己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因此,无论横亘在它面前的是什么,它都可以找到自己通往目标的道路。
有人说,伟人改变环境,能人利用环境,凡人适应环境,庸人不适应环境。也许我们都不会承认自己是庸人,但是又有几个人能说自己有着改变环境的魄力抑或是利用环境的能力?那么作为一个凡人,我们要想不被湮灭在这茫茫人海之中,要想闯出一片天地,那么就必须要很好地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你可以有着伟人那样的抱负,可以有着能人那样的信心,但是在你的水平还不够的情况下,请你先让自己去适应眼前的环境,不要在自己的理想还未实现的情况下就已经湮灭在人海之中。
如今的社会已不是那个盛行以不变应万变的社会,在一切都飞速更新的大环境下,你若是不能够很好的去适应,那么等待你的必然是被淘汰的命运。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着对社会形态的灵敏感知,能够很好的预知未来形式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要发光发热,最好的办法还是踏踏实实,跟上环境变化的节奏。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独立人格,这是不能够因为要迎合某些东西就可以轻易改变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这里说的改变称为修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做的就是自我反省,寻不足而改之,达到修身的效果。古之圣人尚且一日三省己身,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又有几个可以做得好过那些先贤?或许你会说,我很忙,没有时间。那么鲁迅会告诉你“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你若是再推脱,那么有一句古谚语会告诉你“你若不想做,会找到一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找到一个方法。”我们无法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因此无论遇到什么事,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迎上去,察其根源,并做出修正。你若是想要在一个环境中生存下去,那么就必须让自身针对环境做出一定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环境,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这个世上原本就没有适合我们的东西,真正适合我们的东西还要我们自己去创造。然而在我们之中最多的毕竟还是凡人,因此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一切才会自然去迎合我们每个人。
没有人可以超然物外,真正的圣人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等我们发现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冲突,不要去抱怨或者是逃避,更不要妄想改变环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修正己身。
适应性环境工程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