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和谐之美范文
生活中的和谐之美范文第1篇
不要刻意地追求,生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美。题记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
还是重复着昨天的生活,依旧是吃药、打针、睡觉。生活有太多的无奈留给我,我只能自己承受,因为我没有亲人,所有的医药费甚至一拖再拖。我再次无助地看着窗外,栀子花已经开了,香味四溢。透过栀子花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姑娘,她趴在窗台上,向我微笑,一边还不停地挥动着手里的木偶。我也向她微笑---这是我九个月来的第一次笑,并且是发自内心的。于是她很高兴,便举起手中的木偶,很认真地为我表演木偶剧。表演完后,她向我挥挥手便轻轻地离开了那窗户。 那一晚,我睡的很香。
生活中的和谐之美范文第2篇
不要刻意地追求,生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美。题记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
还是重复着昨天的生活,依旧是吃药、打针、睡觉。生活有太多的无奈留给我,我只能自己承受,因为我没有亲人,所有的医药费甚至一拖再拖。我再次无助地看着窗外,栀子花已经开了,香味四溢。透过栀子花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姑娘,她趴在窗台上,向我微笑,一边还不停地挥动着手里的木偶。我也向她微笑---这是我九个月来的第一次笑,并且是发自内心的。于是她很高兴,便举起手中的木偶,很认真地为我表演木偶剧。表演完后,她向我挥挥手便轻轻地离开了那窗户。 那一晚,我睡的很香。
生活中的和谐之美范文第3篇
我一直喜欢几米的漫画,他的漫画在可爱的绘画中,反映出最基本的人生哲理,告诉我们人生最本质的东西。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累了,就停下来,看一看几米的漫画,感悟其中看似简单而又深刻的话语,唤起我们生命中最原始,最淳朴的感动,这样才不会在世俗的生活照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从而找不到回家的路。
有时候,没有必要追求太多东西,我们生下来的时候,一丝不掛,不带来任何东西,到了生命的尽头,即使我们拥有百万家产,我们也不会把它们带到自己的坟墓。人活一生,快乐就好。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忙了一辈子,白白耗尽自己的生命却没有领悟到生命真正的价值。
几米的《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在简短的语言中阐释著我们的一生,在可爱的漫画中演绎著生命。
《希望井》 掉落陷阱,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 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 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遇见最美的惊喜。 《回家的路》 回家唯一的路, 被昨夜粗心的流星撞落了, 我无法跨越失落的那一段。 还好月亮还在, 还好天使还在。 我每天重新打造一条秘密小路, 在蜿蜒奇诡的归途中尽情冒险。
在生命中,难免会遇到失意的时候,就像掉进了生命里的陷阱,在这个陷阱里面,有的人选择抬头仰望天空,在逆境中寻找快乐,发现生命中的惊喜,而有的人却惊慌失措,自怨自艾,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就像感冒时鼻塞,有人鼻塞的时候能体会到呼吸新鲜空气是一件多麼美好的是,从而,当他感冒好的时候,会倍加珍惜自己健康的身体,并且能感受到平凡的幸福;而有人感冒却為感冒带来的不适生气烦恼,从而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
有时候我们应该在逆境里发现生命的价值,发现生命中的美。上帝赐给我们生命不会仅仅让我们去享乐,而是让我们去发现生命,体会生命,因為蝴蝶只有经过蜕变才会获得美丽与自由,人生要经歷挫折和失败才能够成长成為一个成熟的人。
《心中的花》 你闻到我的气息,我听到你的叫声。 你知道我在流泪,我知道你在焦急。 我们如此的接近,又如此的遥远。 但是不要怕啊!不要怕。 我们的心中即将开出一朵美丽圣洁的花。
面对灾难,每个人都如此脆弱,谁都不知道下一秒自己的生命还是否由自己主宰,但是,面对灾难,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让我们的心中开出一朵美丽圣洁的花,让我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实现我们最后的价值。
这使我想到了5.12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发生的一些感人的故事。
地震之后,身处绝望之中,丈夫想到了自杀,压在自己和妻子身上的砖块和水泥板也越来越紧,身体早已麻木。丈夫对近在咫尺的妻子说:“我不行了。”妻子觉得他要放弃,便鼓励他说:“老天爷如果要咱俩死,咱俩早没命了。既然现在还活着,就一定要活下去。”然后就给丈夫讲故事,鼓励他坚持下去。被埋28小时后,获救。他们夫妇二人之所以劫后余生,是因为他们二人始终守候在一起,缺一不可;是爱的力量鼓舞了他们。在灾难面前,爱的力量超越了生命与死亡,只要心中有爱,心中就会开出一朵美丽而圣洁的花。
当抢救人员发现这位母亲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她的身体已经僵硬,葡匐在地上。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母亲选择的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换自己孩子的生命,伟大而又纯洁的母爱。
《彷徨》 做了一场梦, 梦见千万棵苹果树上的苹果, 瞬间落下, 落地的前锋之一秒,轻轻的扬起, 再缓缓缓缓的请帖地面, 没有一点声响,没有惊吓到谁。 苹果树下, 有人顿悟地心, 引力的伟大理论。 午睡过后, 有人决定了人生前行的伟大目标。 而我只是昏昏沉沉地 在梦与现实中徘徊。
人的一生,很短暂,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无限的价值,而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梦想,一个可以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梦想,这个梦想不一定很伟大,它可以很平凡,但一定要努力让自己的梦想变為现实。
现在很多的大学生,都很“宅”,在电脑面前度过一天又一天,他们也有梦想,只是要等到“明天”才去為梦想而努力,人生的“明天”看似很多,但它不是无尽的,过了很多个“明天”,我们就会错过一些宝贵的东西,而再也无法弥补。我们不能在梦与现实中徘徊,彷徨的度过一生,我们要去实现曾经的梦想,即使那些梦想看上去根本不可能实现,不去尝试,怎麼知道不可能。就像电影《永远在一起》那个患了血癌的男孩在走之前实现了所有可能的不可能的梦想,因為他尝试过,所以即使他的生命很短暂,但是他不会后悔。
《单纯的幸福》 总在快乐的时候有些惶恐, 在开怀大笑的时候流下感动的眼泪 我无法相信单纯的幸福, 对人生的起伏悲喜,既坦然又不安。
如果每天我们都无法享受生命中的幸福,那麼生命该会是多麼的无趣与悲哀,我们有时会问幸福是什么,问了之后又会自己给幸福下一系列的定义:幸福就是有豪宅,有名车;幸福就是变成百万富翁,有花不完的钱,买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给幸福太高的定义的话,我们是永远无法体会到幸福的。
有时候,幸福很简单,在雨后呼吸新鲜空气;一个人享受一顿晚餐,和心爱的人简简单单在一起;爸爸妈妈健康快乐 单纯的幸福,会让我们发现生命中一些美好的事物,会让我们每天活在快乐之中,人的一生,快乐就好。
《一点点的美好》
请问忠孝路怎麼走? 我不知道,我只是一个雪人。 请问暴风雨什麼时候停? 不知道,该停的时候停吧。 春天什麼时候来,花什麼时候开? 我不知道。 美丽的蝴蝶、恐怖的木乃伊、冷血的鱷鱼,我全都没有看过! 我只是一个雪人, 我只要知道白色的冬天、美丽的雪, 我只要专心欣赏世界一点点的美 一点点的美就够了
有的人,好忙,为了金钱,为了事业,为了生存,为了生活 有时候我们是否想过停下我们越来越快的步伐,好好享受一下上帝赐给我们的生命。我们有时候忙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错过了一些不该错过的,失去了一些不该失去的,好好想想,到生命的尽头,你忙忙碌碌了一生,你快乐吗,你用多少时间来真正的享受生命。就是简简单单的享受,就是现在,而不是“等我挣了大钱.就可以好好享受生命;等我取得功名,就可以报答父母;等我事业有,成就可以衣锦还乡”那麼多的“等”只会等来失望和悔恨。
生命中有好多“一点点的美好” 为什么要去忽视他们呢,是因為那样的美好太微不足道吗?如果你把怎麼多的“一点点”收集起来就会得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詮释了我们的生命,詮释著生命的美好,詮释著生命的无奈,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就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想如何演绎自己的人生呢?我认為人活一生,快乐就好,当我们走到生命的尽头时,觉得自己活了一生是快乐的,那麼自己就没有白白的来到这个世界;如果在走之前觉得自己还有好多事没有做,还有好多梦没有实现,那麼对不起,晚了,忙忙碌碌了一生,却没有把握生命的美丽,只能在悔恨中离去。
生活中的和谐之美范文第4篇
中国的艺术作品自古以来讲究意境, 注重虚实相生。虚实相生, 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正如清代《画鉴》里所说:“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为妙景”。虚与实互为条件,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而又相互抵制。虚与实有机的配合可以产生强大的艺术张力和视觉冲击力。
版式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 以往简单的编排已不能满足观者的需求。平面设计作品的好与坏, 第一时间往往取决于版式的编排, 所以版式设计中也讲究虚实留白。平面版式设计上的“虚与实”, 指的是可看见的实形和隐含的虚形之间构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作品版面上, 图和背景的关系往往体现的就是虚实的融合, 以虚带实, 以实带虚给人无限的遐想。设计者们合理布置主题图和背景, 使两者都成为视觉的目标。主体图和背景产生丰富的层次感, 并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虽然设计的是平面版式, 但是版面中也存在着空间的概念。现在很多的平面作品有很强烈的空间感, 丰富的画面层次, 视觉度更高。这就涉及到空间里的虚实空间, 这种空间并不是真实的空间, 而是我们设计者们运用文字、图形、色彩等设计元素形成的近、中、远的立体空间。虚实相生观念, 在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平面版式中的虚实表现
1、设计元素的虚实表现
版式设计中最基本的设计元素是文字、图片、色彩和线条。版式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目的就是要准确的传达某种信息。在一定的版面上, 合理的编辑文字、颜色、图片等设计元素, 使其呈现出表达某种信息的画面。在信息化爆炸的今天, 简洁易读的画面更能引起观者的注意。简化版面上的设计元素就成了一条设计准则, 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读者的视觉压力和心理压力。读者在观看时没有产生视觉疲劳, 才能进一步深入阅读, 这样才达到了设计的目的。在版式设计时, 提炼主要的文字信息和图形, 这就是我们所要呈现的实形, 其他的附注文字和辅助图形就是虚形。实形和虚形相互配合, 共同形成完整的画面。不是所有版面上的信息都是重点, 需要弱化其他的信息, 才能更加突出主旨。设计各元素之间产生丰富的虚实、主次、聚散、远近等变化, 富有节奏感, 有主有次、有条有理, 形成生动活泼的画面。
2、色彩的虚实表现
版式设计上, 内容固然是主要的, 同时色彩的应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色彩的虚实变化手法也深受设计者的喜爱。色彩本身是没有情感的, 但是人们在看到不同的颜色时, 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 暖色使人感到温暖, 产生上升的感觉;冷色使人感到寒冷, 产生下降的感觉。在版面编排上, 冷色调使人感到空虚、低沉代表着虚;暖色调使人感到真实、温暖代表着实。冷暖色的虚实结合, 可以让人的情感发生巨大的变化, 获得观者在情感上的共鸣。冷暖色调虚实相生, 带给人们复杂的情感体现。其实虚实结合也就是不同的颜色产生对比, 通过不同颜色的对比, 增强版面的视觉冲击力。柔和的灰色调也是一种虚的处理方法。如果版面上的文字是黑, 空白处是白, 那么灰色调就成了一种调和剂, 使画面更加协调。版式设计中, 黑白灰的合理布置同样可以产生强大的艺术效果。色彩的虚实变化加上点、线、面的平面构成, 使得作品的文章与标题、文章与图片、文章与文章成为统一的整体。
3、空灵的虚实意境
中国的传统艺术作品非常讲究留白, 适当的留白可以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也就是产生了意境。留白在版式设计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如果版面上没有空白之处, 布满了信息, 会让人感到窒息无法捕捉到主要的信息。版面上的空白之处就是虚的表现, 虚并不完全等同于空, 它不是一无所有的, 而是实形的无限延伸。这样就产生了一种空灵的虚空间。留白的形状、位置、和大小也很有讲究, 不是设计者们随意的布置, 要有美感也需要根据设计内容使留白之处产生妙境。给人以遐想这是一种境界, 从实形到虚形, 从实境到虚境。就像音乐中的休止符、小说诗歌中的“啊......”。它能带着读者进入到空灵的境界中。中国园林艺术中各种建筑物、古石、山水、树木、长廊等元素与外部景观相互映衬, 形成虚虚实实的意境, 让人们流连忘返。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同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4、虚实空间的互换
平面作品中也存在着空间, 这个空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从设计角度来看, 布满空间是不合理的, 而是要巧妙的运用这些空间。虚实空间的关系, 也被称之为正负形, 就是图与底的关系。我们欣赏过很多这样的艺术作品。例如《鲁宾之杯》, 作品传达的主要信息是白色的杯子, 随着我们的视觉着力点不同时, 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人物的侧面形象。这就是虚实空间互换的魅力所在, 一个画面传达了两种不同的意向。虚和实一个是主体, 一个是背景, 随着设计者的合理编排, 实可以是虚, 虚可以是实, 两者相互转化, 更加体现出设计作品的创意。
三、总结
在我国虚实的观念已存在上千年,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点。我们要深入了解我国传统的虚实美学观, 加以应用到设计中。设计者们, 应把虚实观念上升到高度的理性认识, 把握其中的组合协调规律。把虚与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以最佳的视觉语言表达特有的情感和意境。适当的虚实空间、适宜的虚实关系, 使版面视觉效果更强烈, 让观者在享受美感的同时, 接收到设计者想要传达的设计信息, 这才是版式设计的价值所在。
摘要: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在进行版面布局时, 要把握好版面的虚实关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艺术的灵魂。本文主要从设计元素、色彩、空间等方面分析平面版式中的虚实相生观。
关键词:版式设计,虚与实,空间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们出版社, 1981.
[2] 朱晓莎.试论平面设计虚实空间的运用[J].湖南包装, 2002 (01) .
生活中的和谐之美范文第5篇
1、彩灯设计
艺术彩灯是一种多文化的综合艺术, 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彩灯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 也是一种民间文化现象, 它的存在和发展与丰富的民间活动具有密切相关。彩灯在生活中的作用不仅是节日和审美对象的装饰, 也是人们表达愿望的吉祥祝福。彩灯设计过程中同样需要计划、规划、设想等方法, 通过彩灯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2、对称在彩灯设计中的艺术美感
1) 对称的含义
对称是一种形式美, 自然界中对称是无所不在的, 其是有规律的重复的一种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称作为一种形式被抽象出来。广泛运用到了艺术设计中。
对称, 一般是指上下或者左右完完全全相对应的一种形态, 就是所谓的均衡和协调。在形态上, 左右对称形态是指在垂直的轴线两边完全相对应的形态, 而上下对称是指在水平线上下完全对应的形态。
2) 对称在彩灯设计中的美感
彩灯在观赏过程中, 本身具有强有力的美感。人们对于美感的需求紧紧扣着自身发展的脉络而呈现出来的优势, 审美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内容, 彩灯具有造型艺术的特征,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所以, 给人一种刺激的、欢快的、耐人寻味的视觉享受。所以在彩灯设计中, 结合创意和对称的表现形式, 可以增强彩灯的视觉冲击力, 从而达到人们对彩灯审美的观赏目的。
对称的表现形式, 运用物体的具体位置沿着垂直线左右添加两个完全相对应的辅助物体, 给人一种气势磅礴, 艳压群芳的感觉, 同时, 对称给人一种协调、韵律。使的该灯组赋有节奏以及审美性。具有韵律美、和谐美、均衡美、平衡美。
对称之所以美, 是可以让无序变有序, 从而体现一种秩序美, 而且美的对称也源于对称所产生的稳定性, 不管动感的视觉元素如何通过对称处理, 都会产生一种稳定感。美的对称也体现在其完整性中, 无论视觉元素如何零散, 通过对称最终趋于完整。
二、对称在彩灯设计中具体运用
通过对称的表现手法, 具体的运用到了本次的彩灯设计中。
图1的彩灯设计中, 具体的把大财神爷的垂直两边设计出了对称的两个小财神, 通过对称的表现形式, 运用在本次设计中, 增加了一种气势磅礴, 突出了主题, 从而稳定了该组灯的视觉冲击力, 使得该灯组富有平衡之美。再加上财神的形象是一种传统的民俗形象, 在设计该灯组的时候运用对称, 传递了一种传统的、令人信赖的信息。并且均匀的成比例的分布在财神爷的两边, 每一个区域保持想通的大小, 看起来更加沉稳, 庄重、喜庆。
图2同样是运用对称的表现形式, 通过嫦娥为垂直线两边的仙鹤完全对称, 更能体现一种韵律之美。从而增强视觉效果, 在该灯组中, 适用了左右对称设计, 相同大小的仙鹤重复出现在不同的位置, 强化了视觉, 增强了布局的美观, 达到视觉的平衡以及韵律之美。在该组设计中, 各元素的疏密的秩序变化, 形式感都有一种韵律美。表现了主题的优美、优雅、抒情的主题基调。由此看来, 对称的运用, 在视觉效果具有强有力冲击。更能表现画面中的静态与动态的结合, 一种完美的韵律感。
三、总结
彩灯设计中对称的表现被无限扩张, 从视觉上讲, 它是均衡之美;从构图上讲, 它是平衡之美;从心里感觉上讲, 它是和谐之美。可以说对称在彩灯设计中的完美演绎, 符合了所以审美情感。
摘要:彩灯设计是视觉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称是彩灯设计中重要的构成形式。对称的设计会带有平衡、稳定的视觉感受, 从而使彩灯具有感性和理性的美感, 更好的传达视觉效果。本文以对称的形式美来分析其在彩灯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对称,彩灯,设计
注释
1[1]黄莉娅/关仁康《艺术彩灯》.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13 (01) 第6870页.
2[2]吴翔.《设计形态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01) 第6065页.
生活中的和谐之美范文第6篇
一、花窗的概述
花窗, 传统设计中审美与功能的结合, 是一种独特的装饰和美化形式。随着现代装饰设计的发展, 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花窗艺术逐渐形成了一种设计元素, 并转化为一个寓以崭新的艺术文化, 运用到室内装饰设计中, 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环境。
1、自花窗的发展和定义
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中, 花窗的出现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从最初结构相对简单的“窗”, 满足人生存居住功能采光、通风等;经过不断演变改进, 窗的工艺做工、造型手法、装饰风格也日渐丰富和完善, 使花窗的表达形式更丰富、更接近生活, 并赋予一定的美学意义[1]。把装饰精美的图案和窗串联起来合称为花窗, 花窗本身也是景, 多指其中意象繁复, 构图巧妙, 雕功精致的作品。
2、花窗的特点
花窗是民族文化特色的符号之一, 具有很高的美术价值。不但花窗的艺术风格多样, 而且花窗的艺术身影也无处不在。花窗的独到之处在于, 包含着一种“和谐”哲学思想。通过虚实相生、若隐若现的设计手法, 体现了人与自然互为表里、和谐统一的思想[2], 同时还寄寓着古人的审美情趣。广泛的题材及奇妙变幻的花格与纹饰如:曲直方正、多交棱形, 有的单窗自成一景, 也有多窗组合, 显得繁复却不烦琐。总之在满足基本采光、通风功能同时还兼具着组织空间、装饰、造景、传达寓意等方面功能。花窗本身也是景, 人为创造的视觉效果, 与自然景观相衬, 广阔的题材、丰富的样式、精美的装饰图案及多样的雕刻手法, 使得古人对窗情有独钟[3]。
3、花窗的价值
花窗的设计可以聚景又能透景, 既能美化视野又能透视空间, 多样的外观形式的搭配, 各种美好寓意题材图案的组合。动与静的空间形态, 前与后的空间处理, 是独具中国特色设计的体现。
4、花窗的功能
花窗本身就是人为创造的一件艺术品, 其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设计风格, 既能起到丰富装饰空间, 又可以划分空间。丰富空间层次, 打破墙体单调的形式, 通过花窗富有节奏的排列, 形成对空间的分割与联系, 改变人的视线空间。从而产生空间上的流通、渗透, 形成一种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的艺术美感;自然美与艺术美相映衬, 虚景与实景相结合, 产生虚实相生的意境美, 使得内景和外景互相映衬交织, 创造出富于变化的空间美感, 使人置身其间, 获得多样的审美体验。
二、自花窗的审美特征
1、花窗的图案纹式
花窗在结构、造型、纹饰上多采用曲线和直线的重复、组合, 以及多样统一、对称平衡等, 它的巧妙之处在于打破了直来直去的单一、枯燥, 几何纹饰图案的重复, 窗外富于变化的景色。花窗图案丰富多样, 又富于变化。主要分为四大类:
几何图案形如:方形、矩形、六角形、圆形、扇形及其他各种不规则的形状, 它包含各种形体变化及多种图案组合样式, 重在取意;植物花卉引用的是植物的内在文化品质像:梅, 高洁傲岸, 菊, 冷艳清贞等, 中国文人把一花一木之中赋予象征意义, 从而成为感物喻志题材;动物图案主要指龙凤麒麟等吉祥神兽等, 取其吉或纳其祥;民间传说、历史事件等博古题材也成为其装饰样式[4]。
2、花窗美的视觉形象
花窗形式美, 主要指窗框的造型美。在花窗外框的造型处理上有三大类:规则匀称的几何造型如长方形、六角形等;具有内在文化寓意的日常用品物像化如花瓶门、扇形空窗;取材于自然的物的拟形如桃形门、葫芦门等。多样的窗框造型不仅结构比例合度、富有美感, 同时作为时尚装饰的新元素而被广泛采用。
窗棂图案美, 图案形式题材丰富多样, 包括历史传说、民间故事、花鸟走兽等, 整体上可分为几何形和自然形两大类。图案造型上, 注重动态和传神, 追求具象与抽象的和谐统一。几何形有万字、鱼鳞纹等;自然形常以主题性展现如岁寒三友、菊花等, 有是还设计成金鱼戏水、孔雀开屏等形式。
花窗工艺美。花窗的每个部件都是精心设置的, 花窗有很强的装饰性, 通过圆雕、浮雕、透雕等手法进行雕花、造型处理形成丰富的窗格图案, 具有独特的装饰作用, 进一步美化空间。
3、花窗的文化内涵
通过花窗精美的图案与精湛的技艺, 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生活的悠然自得与闲适。也能发现自然趣味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深层次的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哲学思想。花窗本身也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融入其中如:如意、美好寓意题材的图案纹饰, 显示出中国文化特有的虚与实、动与静、空间的交融变化, 呈现出一种在欣赏景的同时又体验特有的花窗文化。
三、花窗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现状
目前在室内装饰设计中, 更多的注重满足精神层次的心理需求。在装饰手法上, 开始重视对中国传统元素的提取和应用。但是由于对传统花窗元素的认识和运用不到位, 只强调花窗的摆设, 而忽略其与装饰风格的协调、装饰材料的搭配。进而显得装饰不协调、风格杂乱无章等问题, 只有形、无其意。
四、花窗的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与方法
设计上, 通过创新与新的设计艺术手法有机结合,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历史文化、艺术、审美价值, 尽可能适用现代生活需求。在花窗符号地传承设计中, 对其进行加工改造, 让其可视化可感知化, 也更为广泛的应用在现代人的生活空间里。
1、元素的提取
花窗作为传统装饰元素的组成部分, 它的运用不仅只停留过去。在现代设计之中, 我们要用新的理念、思潮去挖掘符合现代审美的艺术元素, 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在空间形态上, 花窗功能是多样性的, 并不是单一的窗, 既可以做窗, 也可以做屏风、门等。如在新中式餐饮空间的设计中, 就餐区的划分就可以通过花窗来做划分, 不但满足实用性要求, 而且给了它新的生命力, 实现其审美功能。
2、变形、重构等手法塑造丰富的花窗图案
将花窗进行分解我们就可以看到由窗框、图案纹式两大部分组成, 再通过选择性的提炼、加工、整理对元素进行抽象的变形、简化、夸张、组合形成新的装饰图案纹式, 发挥其结构本身的形式美[5]。同时把民族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创造出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的图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功能需求, 突破原有的使用范围, 把花窗运用到如博物馆的博古架、室内的落地罩、吊顶的装饰纹样等, 在传承的基础, 保留创新。
对于传统设计元素创新的发展, 不能只在于形式上的美与否, 要透过现象的表面看到其内在的文化涵义和象征精神, 同时运用现代手法进行重构, 并使其具有新意义内涵, 让花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加具有多样化和时尚化审美特征。
五、结语
花窗作为装饰要素, 花窗艺术在中国传统装饰中营造了多种文化意境。同时又为现代装饰设计积累了方法, 使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具有了新的生命和活力。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发展, 更离不开对传统花窗艺术“取其精华”的传承与吸收, 这样才有利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者对花窗艺术进行借鉴、传承与应用。
摘要:花窗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中集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一大要素,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花窗常见于对格扇门窗中装饰和美化, 其造型优美独特, 样式丰富多彩, 独具中国传统特色, 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美学艺术价值。本文围绕对花窗的空间形式、功能、内容题材、文化意境等方面的初步分析, 进行论述和探讨花窗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花窗,传统元素,审美,现代设计
注释
1[1]陈植园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2]金川, 李晋.扬州古代园林花窗[M].扬州:广陵书社, 2012.35页.
3[3]陈鑫.苏州古典园林的洞门花窗的空间审美功能[j].史论空间.2009.2.
4[4]张云.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j].安徽农业科学, 2009.8.
生活中的和谐之美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