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91

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1 任务设计的针对性

我根据职中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通过“个个参与活动、人人用英语交流”完成任务,来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例如,我在教Unit 3 Good luck to you!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What shall we say to our families and friends in different festivals?同时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一级要求:只需说出不同的节日表达5条;

二级要求:需要分别说出3个你最喜欢的中国节日和最熟悉的西方节日,以及这些节日的祝福语;

三级要求:就中国的传统节日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得少于10条。

通过分层任务设计: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完成了有关语言及语言以外的任务。

(2)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得到提高。

(3)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参与热情,和探索知识的兴趣。

(4)强调了语言的实际运用,有利于学生学习自然实用的英语。

(5)互动性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和同学间的关系。

2 任务设计的趣味性

英谚云:“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任务时我始终注意改变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在一年级Unit2 My name is Peter.的教学中,我就针对学生都是初入学,彼此之间还不太熟悉的特点,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己取英语名字,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在台前做自我介绍。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始终把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放在首位,并设计了下列趣味性强的任务。

2.1 当“小老师”,做“模仿秀”

如我在教Unit l How are you doing? A:Good morning,class!B: Good m..orning,B.eth... A:lLe....look at... Unit B: Let's listen.T hen w ork in pairs.时,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领读。让他们模仿我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比如说“Standvery good”“Sit down,please” etc.

2.2 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

在教单词或句子时,带领学生用身体语言,甚至夸张的动作或夸张的朗读语调,学生就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能说出这个单词。

2.3 课堂现场表演法

如课前五分钟表演任务: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如:-Hi,Jim.Hello,Mike,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too.-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Jim.How are you?Fine,than kyou.Andyou?I am fine,too.

3 任务设计的激励性

我们所设计任务的结果应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因此,“活动必须具有任务的结果”,才能确保任务型学习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并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

活动的组织、操作应把握学生的心理因素。学生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都很难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安全感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的形式与要求。如不让那些有英语困难的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做没有把握的活动。二是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如活动既要贴近学生的经历和生活(personal experience and involvement),以求获得学生的最大参与,又要避免触及到学生家庭个人隐私。如单亲家庭,生理缺陷等问题。

4 任务设计的价值性

所谓价值性,就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也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和学生的潜在因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课堂表演中,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为一个个原本简单的小故事添枝加叶,编排出丰富、生动、有趣的内容来。中学生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稍加引导,便会有种种让人惊叹的奇思异想。如我所教的学生在表演“April Fool’s Day”这个话题时,自编自导了一个小话剧,Text 2的情节是:指着别人的鞋子说:你的鞋没系紧;老师指着天空捉弄学生:看,一群鸟;大学生将时间调后一小时,从而使同学错过上课时间。在这个过程里,学生们不但能大胆地说,更能对教材重新组织和处理,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拓展思维和创造精神。

5 任务评价的公正性

《新课标》提出,职中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我们采取了等级制的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依据。如课文背诵流畅,错误较少或基本无错误的,听写全对的均可得一个A+;到期末按照学生们所得A+的多少,评选出各类优秀。为了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我们采用了奖励面的广覆盖,建立了自评表、家校互评表,及时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消除学习中的焦虑感和挫败感。

任务型教学是对交际法的发展,师生共同创演课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增强了实践、创造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途径。但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中,对于任务设计的难度,任务系统性和延续性的把握,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和研究。

摘要: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任务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笔者就任务设计的针对性、趣味性、激励性、任务评价的公正性,以及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讨,力求任务的设计更科学、有效。

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教育部2 0 0 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 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2001:29) , 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 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任务型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 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 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 任务型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正是由于任务型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不断探索、寻求改革的背景下, 利用和倡导任务型教学方法对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是极为有益的。

1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TBL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的提出基于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Vygotsky (1962) 的语言和学习理论。Vygotsky强调语言学习的社会性以及教师和学习者对促进个体学习的重要作用。Vygotsky把心理、社会、语言结合起来, 也为TBLT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们对任务型教学法提出了诸多理论。布列恩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与教学任务联系起来, 并提出通过让学习者关注学习策略, 来让他们开启计划和监控自身学习的可能性。薛基汉从认知角度对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注意分配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在任务型教学情境中, 学习者容易把注意集中在实例上, 而忽视了语法、结构的内化, 所以要合理分配学习者在语言应用的复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上的注意力, 以取得平衡。英国语言学家威利斯在一书中提出了任务实施必须遵循的五个原则:要接触有意义且实用的语言, 要使用语言任务促使学生运用语言, 在任务轮的某一点上, 要注重语言本身, 不同时期要不同程度地出现语言。

2 任务型语言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方法, 它是师生通过用英语对话、交流和意义创生等方式, 让学生完成一系列根据其发展需求而设计的教学任务, 使学生通过用英语做事情去达到学习目标。任务型语言教学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在完成一系列任务中提高交际语言能力, 强调通过口语或书面语交际的训练掌握语言技能。另一方面, 任务型语言教学注重探索知识体系本身的功能, 特别是探索学习及运用语言之道。任务型教学法为学习者提供了互动机会, 激发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活力。

Feez (1998:17) 就任务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概括如下:

(1) 焦点在过程上, 而不再结果上。

(2) 基本要素是强化交际和意义表达, 进行有目的的活动。

(3) 在进行活动和完成任务中, 学习者有目的地多开口讲话, 彼此产生影响。

(4) 语言活动和任务既是学习者现实生活的需要, 也是课堂教学特定的教学目标。

(5) 教学活动和任务应该按难度大小循序渐进。

(6) 一项任务的难度取决于一系列因素, 包括学习者先前的学习经历, 任务的复杂性, 完成任务需要什么样的语言, 以及能否得到鼓励等。

任务型语言教学有利于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重大, 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

3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基本现状

通过目前对我国外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 翻译教学法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及一些外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郑庆珠, 孙会军, 2004:53) 。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也受到了社会上各种教辅书和教学软件的冲击。就《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而言, 教师要讲的东西 (如:背景知识, 篇章结构, 语句分析, 课后练习等) , 学生们都能在多种辅导书中找出清楚的解释。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该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教什么以及如何教, 是每一个大学英语教师都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理论组曾对北京12所院校的近千名学生进行过调查, 其中高达75%的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不太满意”或者认为“很差” (1%) , 对于教学满意的只占8.8%。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 是教师控制学生情感、协调学生学习行为、保证语言输入质量的地方。因此, 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行为和课堂效果肯定会有影响。

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 大型英语课堂已极为普遍, 在大班上课的情况下, 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和次数都明显减少, 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 不得不“满堂灌”, 大部分时间都在围绕词义、句意、词汇用法和语法知识进行问答等活动。只有很少部分的学生在一堂课内讲几句英文,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说英语的机会极少, 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也失去了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兴趣。

Williams和Burden认为, 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性质使语言学习有别于其他课程。外语教学需要一定的知识传授, 但更需要活泼、较为真实的课堂教学氛围, 以及作为语言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大量交际实践。任务型语言教学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

4 任务型语言教学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好处

(1) 任务型语言教学完全改变了以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学模式, 教师不再是权威的授业解惑者, 而是交际活动的组织者 (organizer) , 学生学习的辅助者 (faciliator of learning) , 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participant) 和合作者 (cooperator) 。

自20世纪70年代起, 不少研究者开始认识到, 外语能否学到手最终还要看内部因素是否起了作用。任务型语言教学可以建立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 降低外语学习者的焦虑程度和紧张感, 使他们能愉快地参与英语学习, 而不是硬着头皮去学。

(2) 任务型语言教学提供了较为真实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巩固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并不代表会运用这门语言, 因为语言知识并不会自动转化为语言技能。在任务语言教学模式下, 学生通过一系列语言活动, 完成教师设计的各种任务, 获得语言技能学习的全过程。

任务语言教学旨在把语言教学中的交际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同时, 任务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实践, 而是为真正的交际提供机会。

(3)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 促进学习者的知识构建。由于任务的真实自然, 因此必然容易激活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课堂里, 学习者就可以在参加活动中构建语篇进行反思。不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肯定会凸显出他们之间的信息差。而这种信息差对于学习者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5 利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

(1) 要不断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一方面, 要积极组织任务型教学的专题培训。目前很多高校英语教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可行性感到困惑和矛盾。原因是缺乏理论和操作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 要促进高校英语教师自觉地开展任务型教学的反思。主要手段可以有教学日记、教学录像、听课、行动研究。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 创造性地开展任务型英语教学的教学实践。

(2) 教师要以任务为依托,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实际教学中, 盲目崇拜以及机械地使用教材的现象仍然很严重。有些教师不敢对教材自行进行取舍和调整, 这样就不能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或删减, 使教材的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同时, 建议教师们在采用话题、功能结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为易于教学操作设计“任务型”的活动。

(3) 要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 兼顾意义与形式的统一。在实践教学中, 通过实施任务型教学, 学生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增强了, 具体表现为学生愿意在课堂上作陈述, 发言时不再紧张, 但是在语法、用词以及句型结构的使用方面还有很多错误。因此,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注重意义的表达, 也要注重语言形式的掌握。同时, 还应考虑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任务对学习者的可适应性, 因为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也会限制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完成任务的效果。所以, 教师必须在课前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任务的类型、主题、性质等因素做充分的考虑, 也要平衡意义和语言形式两方面的重要性。

6 结语

任务型语言教学为当前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对大学英语教学而言, 这一方法无疑有着独到之处。当然, 任务型教学模式只是完成英语学习任务众多模式中的一种, 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的不同, 结合以往教学中使用的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 灵活选择并加以运用, 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在我国特殊的语言环境下, 高校应加强对任务型教学的研究和对教师的相关培训, 逐步实施和完善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 在西方外语界得到广泛倡导和应用。近年来在我国, 人们对任务型教学模式也有了更多的探讨, 使这一领域有了更丰富的内容。《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 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但是, 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 任务型教学的实践还没有充分展开并得以完善。因此, 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任务型教学的特质, 研究和践行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岳守国.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5].

[2] 凌茜.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 2004[4]:131~34.

[3] 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

[4] 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与出版社, 1999.

[5] 夏纪梅.任务型教学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效益[J].中国大学教学, 2001[6]:32~34.

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 而且为了运用而学。它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政治、经济、哲学等基础知识完成各种真实的任务 (生活、学习、工作等) , 从而提高觉悟、获得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任务型教学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活动是要有意义、有目的, 是要做成一件事情, 是为了做成一件事情而进行活动, 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接受。这就决定了任务型教学便有以下主要特点。

所谓任务首先关心的不是知识的内涵, 而是知识的运用。

要将真实性的材料引入课堂教学, 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任务型教学关注的不仅是知识本身, 更重要的是能把任务完成。

这个任务做的好坏是要看它是否做成了一件事情。

3 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3.1 前任务呈现任务

任务前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今天我们要做什么事情, 完成什么任务, 达到什么目的, 要让学生做一些与后面内容相关的事情。因此, 任务前首先要激活、启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其次要提供一个示范, 让学生观察完成任务的模式, 并参与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再次要关注知识点。

3.2 任务中实施任务

任务呈现后, 紧跟着便进入了任务的实施阶段, 在该过程中, 主要是学生如何执行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任务, 并尽力完成任务;另外, 教师要准备并向学生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因此, 任务中活动方式应采取参与方式和个人与互动的方式;教学设计应严格区分任务型和传统型;任务类型应选择多样性的。

3.3 后任务反思和训练任务

任务完成后, 教师、学生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要进行反思、评价, 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因此, 后任务阶段要给学生一个反思、总结、归纳的机会;要给学生一个肯定、鼓励性评价;要给学生提供再做任务的机会;要使学生关注知识的内涵。

3.4 家庭作业巩固任务

“任务”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 在教学的其他环节中也应有任务作指导。家庭作业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 也是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因此, 教师精心设计好学生课后 (笔头或实践) 作业是“任务”教学过程的延续和有效补充。

4 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

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现状等相关因素对任务项目进行有效选择和运用, 制定出具有较高信度和有效度的各级子任务和总任务, 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调动全部资源, 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活动中自然地获得知识、提高觉悟, 并且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1 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要有趣味性和真实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内容和方式要真实。

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多样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同时任务的类型要丰富多样。

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完成任务达到的明确目标, 且各项任务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方式和方法。

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时空性和成就感性。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一定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任务的时间和空间, 并能完成一定的任务, 从而获得成就感。

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思想性和创造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多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愿望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政治思想素养。

4.2 任务型教学课外作业的设计

任务型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 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 课外作业设计将成为任务型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

调查性作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作为学生调查的对象, 教师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采访、调查, 把记录下来的信息整理成调查报告。

讨论性作业。教师布置作业时,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课文内容并联系社会实际撰写讨论稿, 第二天上课时进行讨论。

运用性作业。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只有设计出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和说明社会热点和交点问题、解决自身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作业, 学生才感兴趣。

辩论性作业。话不说不明, 理不辨不清。对学生模棱两可的问题, 教师要把学生分成两组, 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 课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搜集辩论材料, 然后利用合适的时间组织辩论。

想象性作业。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是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因此, 教师如果设计出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作业, 就能拓宽学生的思维, 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5 任务型教学目前存在的误区

重经验, 轻学习。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学习的能力, 以应付随时出现的挑战, 而决非累积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任务型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 教师应认真学习任务型教学的理论来源、内涵、实施方式等。任务型教学方式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是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和创新, 决不排斥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所以, 只盯着传统的教学方法, 凭借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必然会落后。

重场面, 轻实效。这是现在任务设计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有些教师设计的任务看似热热闹闹,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但任务缺少有效性, 也不能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重少数, 轻多数。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只针对了少数的优秀学生, 完成任务时, 只是优秀的学生在表现, 而其余的学生都成了看客。

重任务, 轻梯度。教师设计任务时, 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设计的任务缺乏梯度性和针对性, 有的过于简单, 让学生毫无兴趣, 有的过于困难, 让学生无所适从。

重活动, 轻知识。有些教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负, 课程改革就是教材的更新, 任务型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平时就千方百计地设计活动, 让课堂活动起来, 结果让学生的能力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总之, 在任务型教学中, 教师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使任务设计的更有效, 更有意义, 更富有生命力。

摘要:任务型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培养学生感受现实、发现问题、发觉思想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 感受成功, 提高觉悟, 实现目标。如何很好的进行实施任务型教学, 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任务型学习是一种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进行自主的学习, 主动地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 实现任务的目标。这种交互式活动体现了所学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让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价值直接感受,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克服教师的“一言堂”、“强制学”和“填鸭式教学”, 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均能感到学习的快乐、求知的愉悦和进步的喜悦, 真正把“苦学”转变为“乐学”。

所谓“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learning) , 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 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 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本质是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和“用”中学。它体现了英语教学的本质, 为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提供了展示与操练的舞台。在这种教学环境下, 教师将一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融合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让学习者在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预先设计好的教学“任务”, 更加积极、主动, 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 以获得“即学即用”的技能,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论, 极具现实意义。

JEFC教材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每单元后面设置了具有跨文化内容的语言篇及相关练习, 以Reading形式出现了一种阅读课的基本课型。我结合教材在教学中尝试了如下任务型阅读教学过程:

(1) Pre-task: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阅读水平和目标, 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设计课前任务, 使学生明确阅读活动目标, 真正主动参与到阅读课中。

以九年级Unit1阅读材料“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一课为例, 课前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Who is Stephen Hawking How many ways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How do you deal with your problems when you are in trouble?关于Hawking轶事你还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他的哪些意志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请选取你认为有意义的用英语讲给大家听。”为完成任务, 学生势必要借助词典, 要共同合作, 查阅有关资料, 在这一自我发起的执行任务过程中, 学生英语语言水平得到提高, 学习能力也得到提升 (学会使用词典查资料, 并总结好的语言表达形式) 。因为对Stephen Hawking的部分了解, 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从而使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阅读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2) While-task:课上任务一般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 学生展示本人或小组课前任务完成情况, 交流观点, 营造积极合作的课堂氛围。 (1) “Stephen William Hawking was born on 8 January 1942 (300 years after the death of Galileo) in Oxford, England.”

(2) 在大学学习后期, 开始患“运动神经元疾病, ”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残疾的种种困难, 于1965年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

(3) 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享有盛誉的伟人之一, 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 当今的爱因斯坦。”

(4) He is a famous scientist.就这样, 学生们用中英文等形式汇报着自己的预习结果。

第二环节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任务型活动, 设立明确的阅读目标。在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一课中, 围绕By learning to forget/By regarding problems as challenges/By thinking of something worse设计问题, 结合学生自身展开讨论。

(3) Post-task: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应是合作讨论的方式, 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下自己阅读中收获的点滴, 无论语言形式还是人文素养、学习策略还是心灵感悟, 然后互换笔记, 互相评价与补充。这种评估可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阅读的成果, 巩固正确的阅读方法, 调整阅读方式, 从而达到预定的阅读目标。

通过这样的阅读课教学, 学生在日积月累过程中阅读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同时, 在“学习和自我学习”中, 学生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我相信对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也势必有很大的帮助。此过程中, 听、说、读、写四方面相辅相成, 也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尝试着这种“任务型”的阅读教学法让学生做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并且采取分层教学, 不同的学生通过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 让全员动了起来, 提高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生在完成基本的任务后就在准备拔高练习, 基础薄弱一点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也能完成基本任务, 能流利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语言知识点, 让他们也尝试到成功, 通过这种“任务型”的阅读教学法, 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最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摘要: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技巧, 是适应中考的需要, 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任务型阅读是交给学生方法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提出任务,交流帮助,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1] 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

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一、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强调“在做中学”的又一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任务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活动方法,在任务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教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强 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

研究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改进教师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教学和训练的时间,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教师更有效地教;改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其学习质量。

二、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任务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并有可操作性。

2、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真实。

3、要有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

4、积极整合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想像力、协作和创新精神 等综合素质。

5、要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提高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根据任务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人经历设计任务。学生个人经历的引入能够有效地激活他们头脑中已经图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言实践中,不断真实的体验学习过程。其次要注意引入真实的语言材料。真实的语言情景能够让学生们在轻松的环境中体会和运用语言,激发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动力和信心,快递的理解和运用语言完成任务,注重学习结果的同时注重学习过程。

三、任务设计教学实践

Go for it 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SectionB(2a-2e)Grade 8 Book1

(一)、Knowledge goals:

1.Key vocabulary:

human,dangerous,already,factory,believe,disagree,even,shape,fall,inside,possible,impossible,servant;over and over again,hundreds of,fall down,look for

2.To understand the whole article by finishing some tasks.

(二)、Ability goals:

To train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integrated skills.

(三)、Emotion goals:To inspire their imagination about the life in the future with the help of the robots.

在阅读教学时,从三个方面设计任务:

(一)、阅读前,Task What do robots look like?What can robots do?

(设计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阅读中 Task1:Read the article quickly and match each paragraph with the question it discusses.

Para.1 Will robots think like humans in the future?

Para.2 What will robots be like in the future?

Para.3 What can robots do today?

Para.4 What are robots like in movies?

Task2 Read the article again quickly.Complete the sentences about what robots can do now.

1.Robots can build ____ in factories.

2.They can do _______ jobs many times and never get bored.

3.Some can _________ and _____________.

4.Some can help _______ people under ___________.

Task3:Read paragraphs 3&4 and discuss the questions:

1.What do paragraphs 3&4 talk about?

2.What are the two different views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robots?

3.What are the reasons behind these two views?

4.Which side does the writer take?Why?

I can also encourage Ss to ask more questions.

(设计目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获取新的信息,提高自己阅读水平。)

(三)、阅读后,Task Using your own words to retell the text.

(设计目的,通过复述课文,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激发创新的热情。)

整节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四、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

1、任务型语言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教学活动以学生完成各项“任务”为主,从而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这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了以学生体现为中心的理念。如,在前面所提到的八年级上册unit7学习2a 时,阅读前设计的任务:What do robots look like? What can robots do?学生根据自己对机器人的了解程度,或自主上网查找大量有关机器人的知识,或阅读教师精心选取和编辑的有关文章和练习,每位同学都积极地谈论自己对机器人的了解,在课堂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知识和语言技能都得到了提高。

2、任务设计的真实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八上unit7 2a,阅读后追加了这样的任务:If you have a robot,what will your robot help you do?学生显示了极大兴趣,用所学知识,积极发言,进一步深化了学习内容。由于有意义的任务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焕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学生有话可说,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

3、小组活动的任务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由易到难阶梯式、任务化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项真实的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独立完成的,可以是小组协作完成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针对自己对话题信息或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共同提高。

总之,任务的类型多种多样,设计任务时要避免单一性,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目的、教学内容和条件、学生的认知和性格特点、兴趣和需要等因素设计灵活多样的任务,激 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任务的欲望和信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鲁宗干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当前关大教师正积极学习和实践,探讨“任务型”教学途径在我国如何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成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人认为,研究任务型教学,首先应掌握其基本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精神。

广义地说,任何语言学习活动都是任务。但就目前我国所实施的“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Task Based Approach)主要指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在有明确的任务,具体的动机,自主地学习、并主动地用所学的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自然过程中使用语言,在使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用语言去做非语言的活动。)

因此,要实施“任务型”教学,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目标,并结合教学的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的任务。

“任务型”教学在我国推广,应有重要的意义。任务型语言教学(TBLT)是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又一具有广大影响的语言学习理论(模式)。9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及教材都采取或提倡任务性语言教学的思想。因此经过多次的论证,“任务型教学”已经写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作为国家提倡的重要教学途径。它的推行具至少有如下的意义:

1. 从目的性、情感态度方面看,任务驱动型的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换式活动,在活 动中所学的语言是工具,语言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体验成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内驱力。

2. 从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意识方面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在较真实的语 言环境中学习,有利于语感的生成,体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以便日后的真实交际打好良好的基础;

3. 从学习策略看: 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相互交往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思考、决策、应变,以便发展学生认识、交际、和资源策略。下面就我们在研究“任务型教学途径”的一些体会:

一、关于“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我们认为如果一节课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它至少它有如下几个特征: 1.必须有明确的活动目标;

2.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或类似生活的真实活动; 3.学生获得、处理和传达心计的过程;

4.学生必须用所学习的语言做事情(讨论或实际操作等);

5.学生使用语言时,重点是表达意义而不是操练形式(meaning-focused); 6.必须有具体的活动结果(product)。

用以上的标准,可以界定一节课是否属于任务型的教学。

二、关于“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归纳起来,“任务型教学”可以有如下的基本步骤(Step):

1.说明背景,布置总任务,准备活动;

2.提供语言(language input):如词汇、语法、句型等;

3.学生分步实施/完成任务:如小组调查;统计结果;设计图表;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办

法;动手操作等;

4.汇报结果展示并说明结果。

三、关于“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模式:

根据以上的教学基本步骤,专家总结出英语“任务型教学”基本模式: 1.引入(Leading-in): 包括热身练习、复习准备、介绍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引入下阶段教学的教学内容。 2.准备做任务(Pre-task):

包括介绍、学习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如语音、词汇、句型、语法、功能等)的教

学内容和某些技能。 3.做任务(While-task):

包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在某一话题下的具体任务。 4.展示做任务的成果(Post-task):

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自己做“任务”的成果。 5.检查评议(Check):

开展自评、互评、教师评等活动。 6.布置作业(Homework): 教师根据所涉及的话题,布置适当的与目标、任务有关的作业。

四、关于“任务”的设计:

“任务型教学”中,如何设计任务是教学必须掌握的重要教学技能,“任务”可以包括如下的几中类型:

(一) 信息传递型:信息传递;信息转换; 如利用信息差,信息传递,获取新的信息;

(二)推理决定型;

如:根据所给的信息通过推理、演绎、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清理材料、提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观点阐述性:根据话题,阐述观点、意见;

如就某些话题、议题开展讨论和意见交流。

(四)物品制作型:通过语言知道,制作某些物品;

如通过手工和劳作等的制作,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的活动。

五、常用的初中、小学“任务”设计可以有如下的内容: (1)写信、写e-mail邮件;(2)写某写方面的简介;(3)写某题材的短文;(4)制 作图表;(5)开列清单、购物单等;(6)收集某些(如书刊、报纸、杂志等)材料,加图文作介绍;(7)调查、访问然后写出汇报提纲,或填写调查报表;(8)做游戏;(9)表演小话剧;(10)做作品、手工;(11)讲故事;(12)创作歌曲、小诗、顺口溜;(13)创作与语言有关的动作、舞蹈;(14)做统计工作;(15)小组讨论,发表意见(适当记录)。(16)写计划;

以上这些活动,必须有语言信息的交换。

下面是根据广州市新编的英语教材第一册设计的“任务”例举:

Module 1:(1)制作人物介绍广告;(2)制作胸卡、名片;(3)做字母游戏;(3)演 故事;

Module 2:(1)做人体部分的教具(如挂图、图片);(2)做木偶、纸人、面具等;(3) 创造动作;(4)画五官、人体部分;(5)演故事;

Module 3:(1)画画;(2)设计物品的位置;(3)演故事; Module 4:(1)给图上颜色;(2)做有颜色的手工;(3)实践调配颜色;(4)演故事; Module 5:(1)做交通工具的教具(如挂图、图片);(2)接纸(交通工具);(3)演 故事;

Module 6:(1)用图形拼人物与物品;(2)做数字游戏;(3)演故事 Module 7 (1)做拼图;(2)做做交通工具的教具(如挂图、图片);(3)演故事。

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范文

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1 任务设计的针对性我根据职中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通过“个个...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