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vue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软件设计vue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3、计算机软件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4、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
5、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机制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6、软件工程方法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应用分析
7、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
8、对软件工程中的数据挖掘技术的探讨
9、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库编程技术
10、基于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
11、计算机软件工程中数据库编程技术的研究
12、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中软件工程技术
13、浅析计算机软件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14、软件工程技术在系统软件开发中的实践应用
15、双高背景下专本通融高端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6、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关键技术分析
17、Web开发技术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
18、专业评估背景下软件工程教学改革探究
19、“软件工程”课程思政探讨
20、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软件工程线上教学中的探索与实施
21、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软件工程探讨
22、软件工程开发中软件测试分析
23、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技术分析
24、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强化策略分析
25、软件工程技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路径探析
26、计算机软件工程中数据库编程技术的研究
27、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应用分析
28、人工智能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
29、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方法探析
30、理论实践融合教学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31、软件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研究
32、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技术及在GIS中的应用探究
33、软件工程跨校修读学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34、基于混合模式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研究
35、试析网络背景下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
36、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常用方法分析
37、软件工程中虚拟现实的启示应用及挑战分析
38、浅析大数据背景下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
39、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40、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方法探究
41、面向软件工程实践的学生项目管理平台设计
42、浅谈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关键技术探讨
43、大数据视域下软件工程技术应用的实现路径
44、大数据背景下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探究
45、探讨数据库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编程技术策略
46、基于自力更生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方法
47、软件工程开发与应用的注意事项
48、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49、课程思政融入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软件设计vue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软件技术
3、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响应式网页开发》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4、探索“钉钉+希沃”软件技术支持下的“深度学习+在线教学”课堂模型
5、浅谈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
6、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化工工程设计中应用
7、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分析
8、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研究
9、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分析
10、软件技术人才需求现状与培养对策探究
11、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12、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
13、1+X证书制度下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14、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
15、1+X证书制度下多证融合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16、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分析
17、基于岗位需求的软件技术专业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18、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19、高职院校软件技术“工单”制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20、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运用研究
21、以Web技能竞赛为平台的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2、应用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4、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5、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6、化工工程设计中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实践思考
27、项目导师制在软件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
28、探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
29、信息安全背景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策
30、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分析
31、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探析
32、浅谈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
3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探究
34、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35、探究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举措
36、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37、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一”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8、软件技术专业智慧课堂建设研究与实践
39、CAD/CAM软件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40、探究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
41、基于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研究
42、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
43、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
44、学分银行模式在高职软件技术专的实践
45、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及策略分析
46、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47、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探究
48、大数据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浅述
49、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中的实践分析
软件设计vue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与管理体系研究
3、浅析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维护
4、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分析
5、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6、浅析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
7、软件测试中的测试用例复用技术
8、新时期下软件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9、电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初探
10、软件工程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11、一个基本的ERP选型方法及评价标准框架
12、基于协同创新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
13、软件工程的发展与启示
14、软件工程本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5、基于构件的柔性软件开发方法研究
16、探析软件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创新策略
17、软件学院中“软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8、软件工程中程序设计方法的比较
19、浅析大数据背景下软件工程技术的应用
20、软件工程关联数据的自动构建
21、基于成熟度模型的教育信息化评估方法研究
22、软件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创新分析
23、建筑领域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实训方案研究
24、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应用的策略研究
25、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自动化管理
26、软件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问题及改进
27、软件工程专业在线课程建设思考
28、民用飞机需求变更管理研究
29、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教材
30、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31、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研究
32、“C语言”课程中融合软件工程思想的探索与实践
33、现代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34、软件工程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35、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研究
36、试析网络背景下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
37、关于标准中软件测试相关术语的辨析
38、软件工程技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浅析
39、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
40、数据挖掘在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探讨
41、浅析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应用
42、职业本科教育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43、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研究与建设
44、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45、软件工程中软件质量管理分析
46、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及应用研究
47、软件体系结构教学研究
48、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应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9、数据挖掘在软件工程领域中的运用
软件设计vue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移动互联网软件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
3、基于改进V模型的软件测试过程研究
4、基于云存储的软件测试管理系统的研究
5、试论软件测试用例复用策略
6、软件测试过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7、软件工程中软件测试的重要意义
8、面向软件测试的物联网节点模拟单元开发
9、云计算环境下的软件测试探讨
10、人工智能在软件测试上的应用与挑战
11、基于多维度覆盖率的软件测试动态评价方法
12、软件测试过程质量控制管理研究
13、人工智能时代下软件测试的发展与应用
14、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15、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与深度开发应用
16、以软件需求为导向的软件测试实践教学探索
17、基于OBE和CDIO的软件测试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究
18、云计算下的软件测试系统框架构建策略
19、云计算环境下软件测试研究进展分析
20、智能优化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综述
21、本科职业院校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新型活页式校本教材建设研究
22、基于市场需求的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探索
23、以赛促学软件测试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的探索
24、基于OBE的高职软件测试课程改革初探
25、软件测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6、软件测试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探索
27、基于众测操作记录的GUI软件测试用例生成
28、基于游戏模式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29、可靠性强化测试技术在电子产品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30、浅谈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与深度开发模式
31、浅析企业如何应用STEP模型进行软件测试过程改进
32、探讨在“互联网+”环境下软件测试实践教学模式
33、基于OBE理念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34、《软件测试技术》课程线上教学模式分析与实践
35、基于python的软件测试平台研究与应用
36、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软件测试课程中的应用
37、软件测试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探索
38、大数据背景下软件测试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方向
39、浅谈软件测试流程规范及改进
40、基于云计算的软件测试服务模式探讨
41、基于ADS2的嵌入式软件测试仿真程序设计方法研究
42、医学嵌入式软件测试实验教学的探索
43、软件测试策略和测试方法的应用分析
44、软件测试用例复用策略研究及实现
45、软件测试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及风险应对分析
46、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分析
47、高职院校软件测试课程体系结构研究
48、基于软件测试度量指标的质量模型研究
49、信息工程建设中软件测试的实际应用
软件设计vue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文章分析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现状问题,分析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趋势,提出了生命周期法、系统开发法、原型开发法3种软件技术开发的方法,并从创新软件开发工艺,加强计算机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优化软件产业环境等方面探究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现状
计算机软件开发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主要指的是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分析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现状,分析其应用发展趋势及计算机软件技术有效发展的策略,对于实现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实现软件技术的创新发展是极大的促进。
1 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现状
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软件开发者需要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软件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在软件开发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对软件开发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衡量。通常,对软件产品是以软件项目的预算、进度、功能和用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在软件产品衡量评价中用户满意度起着重要作用,用户满意度对软件开发产品的合格程度评价有着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标准进行评价,软件开发产品合格率是非常低的,不足20%。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1]。
1.1 软件开发不重视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对软件开发产品的功能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软件开发设计中,一些开发人员不重视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不能够真正明白用户需求状况,而盲目进行相关软件产品的开发,这就导致即使开发人员费心费力开展软件项目,进行软件开发,但所开发出来的软件还是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导致软件产品功能和质量难以满足用户需要。
1.2 软件开发缺乏核心技术
与国外软件开发相比,我国在软件开发方面缺乏核心技术。我国软件开发发展历程较短,软件开发能力不足,尤其是缺乏一些创新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相关技术突破难以实现。由于在软件开发中缺乏核心技术,就导致我国软件产品质量不是很高,难以实现软件产品的突破,难以满足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要求。
1.3 软件进度、预算设置不够科学
进行软件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软件开发工作又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做好软件开发进度计划和做好预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软件开发者而言,要全面正确地规划好软件开发进度有一定的难度,做好相关预算也是十分困难的。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在软件开发中,缺乏清晰准确的软件开发进度规划,也缺乏科学的预算,这就制约了软件产品的有效开发与设计。
1.4 缺乏良好的软件开发团队
我国软件开发工作起步较晚,缺乏完善的理论,也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撑,这就导致我国所培养出来的软件开发人才在开发理论和实践素养方面存在不足。目前,我国缺乏具有丰富理论素养和软件开发能力,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端软件开发人员,软件开发缺乏人才支持,低端的软件开发人员很多,高端人才严重不足,这就制约了软件技术的发展,制约了高质量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开发与设计。
2 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趋势
2.1 智能化
当下,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在机械应用领域,智能化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向。计算机软件开发也必须要能够积极走智能化发展道路。作为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要能够借助于先进的算法,实现软件产品的智能化发展。在智能化时代,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也必须要走智能化发展道路,智能化方向是计算机软件发展的方向,也只有实现智能化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才能实现重大突破。
2.2 服务化
软件开发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因此,软件技术开发的重要方向是服务化。软件技术开发要能够以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为目标开展工作,要能够树立最为人性化的软件开发思路,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也需要能够以服务化为方向进行技术创新,以服务性为方向进行軟件的开发设计,这样,才能保障软件开发的品质和功能。
2.3 网络化
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与网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只有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件才能发挥功用和价值。目前,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很快,使用广泛,互联网是实现各方面交流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也需要能够实现网络化发展。一方面,计算机软件需要借助于网络实现自身的创新,实现技术性的突破,另外,网络也需要能够依靠计算机软件进行完善,网络化发展应该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2.4 开放化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要实现开放化发展,所谓开放化发展,指的是在开发计算机软件的过程中,不能封闭,要能够实现各方面的不断加交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者之间,技术人员之间需要多交流,能够实现技术成果的共享。在技术方面要遵循软件产品标准化和软件源代码开放性的创新原则,各种技术人员要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以不断提升软件产品的性能,提升产品的质量。这样,计算机软件开发行业才能获得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2]。
3 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方法
3.1 生命周期法
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周期进行定义和设计,从时间角度出发开展这项工作,按照软件开发的时间,对软件开发阶段进行科学划分及设计,可以把软件开发分为软件设计、开发、评估及运行等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软件开发标准,开展软件开发工作。在软件技术开发中,采用生命周期法开展工作,作为软件开发设计人员需要对软件开发技术的含义、内容进行全面的把握,并要能够明确软件技术的应用标准和规则,能够为用户提供明确的软件应用说明,对软件功能及用法进行明确,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功能及价值。
3.2 系统开发法
系统开发法是当前软件技术开发的重要方法,系统开发主要是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实现的。软件程序员对编程语言进行利用,对相关技术进行应用,进行软件产品设计开发,不断提升软件产品的功能。系统开发法具有一定的优势,系统开发法具有开发形式自动化的特点,在利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需要研究客户对软件功能的需求状况,基于客户需要对软件产品进行开发。并能够借助于软件开发平台,进行软件代码的有效编写,以这种方式推动软件技术开发工作的创新发展。
3.3 原型开发法
计算机软件技术原型开发法包括探索性、实验性和进化型3种类型方式。计算机软件技术原型开发法具有严谨性、直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软件开发工作,作为软件开发人员需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交流,能够明确用户的要求,能够以此为引领,不断拓展软件产品的功能和作用,以实现软件功能的最优化发展。
4 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策略
4.1 创新软件开发工艺
要实现软件工程的创新发展,必须要能够积极创新软件开发工艺。软件产业生产的模式较为传统,依然是以劳动力密集型方式进行软件生产的,在软件产品开发和项目开发上,很多情况下依靠的是人力,软件开发还没有实现规模化效应,这样,软件开发的质量就取决于软件开发者的个人素养,软件生产效率也受到人员素养的影响。有些软件开发企业会创新软件开发思想,利用软件工程思想开展工作,但软件开发所需要的成本依然是按照人员效率进行设计的,还是难以实现软件产业的工业化和规模化生产。要解决这种问题,需要对软件开发工艺进行创新,使软件开发能够像其他产品一样能够实现自动化和工业化生产,这样,软件开发产业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4.2 利用面向对象和构件化软件等新技术手段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软件开发所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在网络环境下,软件开发需要不断提升跨越异构平台的能力,需要能够设置开放性的系统结构,这是应用软件发展所需要的。在网络环境下,应用系统不断增加,传统的软件基础,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信息应用需求,因此,应用软件必须要实现有效的设计及开发。当下,作为软件技术开发者要能够利用面向对象和构件化软件等新技術手段,不断提升软件产品的质量,拓展其功能。在互联网环境下,应用软件在互操作性、可拓展性、结构开放性和代码重用等方面都需要有所突破,各种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而利用构件对象设计模式进行软件开发设计,能够满足软件产品发展的需要,这种技术具有互操作性和可拓展能力,符合软件开发的需要,也能够满足软件产品创新发展的需要。
4.3 加强计算机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
目前,软件开发技术型人才严重缺乏,尤其缺乏的是高端技术型人才,因此,加强计算机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实现软件人才的有效培养,各院校需要能够加大软件开发专业教育工作,能够结合市场情况,不断完善软件技术教育内容,并能够积极引入新的技术内容,尤其是引入软件核心技术内容,不断提升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社会也需要能够加大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政府要支持这项工作,相关企业要能够积极培养软件技术开发创新人才,通过多种方式保障软件技术开发人才质量。这样,才能有效推动软件技术开发工作的创新发展。
4.4 优化软件产业环境
在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一直存在一种现象,对硬件关注较高,而对软件研究工作关注的较少,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软件产业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并且,在软件行业中,还常常会出现盗版,竞争不公平,价格诱惑等问题,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不力,对软件开发缺乏必要的技术突入等,这些都制约了软件开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优化 软件产业环境,通过法律途径加强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为软技术开发人员提供有利的工作环境,增加软件研发方面的投入等,以多种方式优化软件产业环境,以推动软件开发技术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万明.浅谈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与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 (12):241-242.
[2]任莉.试论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7):411.
软件设计vue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基于Modbus通讯协议,使用VB编写上位软件,与西门子CP341-RS422/485模块进行通讯,对PLC中变量进行读取,并存入SQLServer数据库,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
关键词:Modbus;VB; SQLServer;PLC
在现代工业中使用PLC设备进行分散化控制,上位机监控软件提供图形界面并对下位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管理,已经成为工业控制系统中普遍使用的监控形式。其中Modbus协议以标准、开放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通讯当中,本文基于西门子的CP341模块作为Modbus从站,使用Visual Basic语言进行编程,在上位计算机中采集、存储PLC中状态变量,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
1.Modbus协议
一个Modbus通讯数据帧由若干个字节组成,一般通信数据帧的格式包括:地址域、功能码、数据域、错误校验(16位CRC校验)
地址域长度为1个字节,表示从站的地址。功能码是数据帧中传送的第二个字节,不同的功能码对应数据域格式不尽相同,常用的功能码有1、2、3、4、5、6、15和16,分别表示读线圈、读输入状态、读保持寄存器、读输入寄存器、写单个线圈、写单个输入状态、写多个线圈、写多个保持寄存器[1]。数据帧最后两个字节是CRC错误校验域。
若需要读取05从站以00 00为起始地址的两个REAL型数据:3.4和8.9,则主站发送的报文:05 03 00 00 00 04 C5 8F,从站返回报文:05 03 08 40 59 99 9A 41 0E 66 66 D6 72。
2.西门子CP341的组态与编程
2.1西门子CP341组态
本文涉及与计算机通讯的从站为西门子S7-300PLC加装CP341-RS422/485模块。在安装CP341之前需要插入硬件狗Dongle,安装驱动软件CP_PTP_PARAM和Modbus-Slave318,然后才能在Step7中对CP341进行组态。
设置模块时必须与计算机确认设置的内容:从站地址、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CP341模块的参数应按确认后的内容进行配置,波特率通常设为9600即可。本文中通讯参数设置为9600, 8, 1, n,从站地址为5。
传输DINT、REAL数据时,应设置FC 03,06,16选项卡,并建立一个DB块存储待传数据。本文中所需传输的变量数据类型为DINT、REAL。传输模式选择Half-Duplex。配置完成后,向CP341下载Modbus Slave驱动。
2.2PLC编程
在Step7中打开 “zXX21_05_PtP_Com_MODSL”项目,将Modbus通讯程序OB100、FB7、FB8、FB80、DB80复制到Step7程序中。在程序中调用FB80,并将通讯数据块名称DB80和CP341起始地址填入。建立与计算机通讯用的FC块并调用FB80,将通讯数据块名称DB80和CP341起始地址填入。其中FB80中的OB_MASK的值应始终为1,其余变量根据需要进行分配。
3.Visual Basic编程实现
为计算机安装RS485通讯卡,添加各个数据显示控件数组和MSComm控件。Modbus RTU模式的报文发送必须控制好字符间隔,1byte数据发送后延时应小于1.5倍字符时间,两帧报文之间的间隔必须大于3.5倍字符时间间隔。一个字符时间是指按照用户设定的波特率传输一个字节所需要的时间[2]。
软件通过串口发送查询数据帧,对PLC返回的数据分解、显示,PLC返回的内容包括各开关状态、元件状态、运行速度、运行负荷等。从通讯内容来说,包括开关量、模拟量,其中开关量均打包为DINT型变量整体发送。
3.1串口通讯与数据处理
在界面中加载VB自带的MSCOMM控件,在软件启动时,程序调用API函数自动从配置文件中读取设置的控件属性参数,在控件的CommEvent事件中编写响应程序。
使用Timer控件按照要求的周期發送报文。主站发出的查询报文为05 03 00 00 00 24 44 55(十六进制),通过MSComm.Output指令发送给从站。
取得从站返回给主站的数据帧后,从第4个字节开始,每4个字节为一个数据。数据帧中的DINT型变量按位进行分解,与相应的开关量对应显示,浮点数转换为小数并显示在界面上。
3.2数据管理
为及时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分析设备使用情况,软件将打包传输的数据存储在SQLServer数据库中,以备日后查询,存储数据的过程根据MSComm.CommEvent事件触发。VB应用程序开发中,可以通过ADO对微软所支持的数据库进行操作。
在数据库中建立存储表,建立不少于传输内容的字段,分别存储各开关量数据、模拟量数据。在VB中编写读写数据库的ADO语句对SQLServer进行操作。
Set Cnn = New ADODB.Connection
Cnn.Open strCnn
Cnn.Execute \"INSERT INTO Database (iTime, …) VALUES (SQLtxt)\"
需要读取存储信息时,可使用SQL查询语句读取相应字段进行数据转换和位处理即可,本文不再赘述。4 结论
本文实现了在Modbus通讯的条件下,使用Visual Basic编程实现了在计算机上读取PLC中少量数据,并存储入SQLServer数据库的功能。在只需要监控少量数据的情况下,可以不必在计算机上安装其他专业的工业控制软件就能够满足需求,只安装相应的控件补丁和硬件驱动即可。本文所实现的功能降低了监控软件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也使得部署程序更加简便。
参考文献:
[1]白焰,钟艳辉,秦宇飞.基于VC的Modbus协议通信测试软件的实现[J].现代电力,2008 25(6):76-80
[2]佟为明,胡素君,刘勇, 李中伟.一种体现Modbus主要技术的实验系统[J].电子器件,2009 32(4):833-839.
软件设计vue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