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软件设计安全性探究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91

软件设计安全性探究论文范文第1篇

1.1 PDMS三维设计软件介绍

所谓PDMS, 也就是指工程三维布置设计管理系统。这是一种大型的工厂三维设计系统软件, 其出现及应用受到了相关人员的广泛关注, 并被应用于石油、化工、海洋平台以及核能装置等工程项目的工程设计过程中。PDMS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库能力, 能够储存大量的数据, 同时还能够进行图形的处理, 也适用于复杂的工程项目。

1.2 PDMS三维设计软件的优势

与传统的二维作图软件相比, PDMS三维软件的特点突出。第一, 直观性较强。过去的AUTO CAD软件主要是在二维空间内进行各项操作, 而PDMS三维软件是在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中进行的。第二, 共享性较高。PDMS软件的核心部分是数据库, 该数据库中就储存了不同设计人员的设计作品及成果等, 并通过权限开放来限制信息的共享与流通。享。第三, 检测性较为准确。就化工项目来说, 管道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而管道的设计检测工作又是检验管道质量的重要方法。PDMS软件的应用可以检测出管道之间的碰撞, 从而明确问题位置, 保证管道顺利施工等。

2 PDMS三维软件的工作方式概述

第一, 新建数据库。正如上文所提到的, PDMS软件的核心是数据库。因此, PDMS软件的作用过程中, 首先就要收集各种元件信息建立数据库, 并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数据库, 从而提高PDMS软件的实用性, 拓宽其使用范围。日益完善的数据库能够使得工程项目的设计更为合格、标准。

第二, 三维建模技术。与传统的设计思维不同, PDMS三维软件系统可以帮助工作人员用数据库中储存的数据进行设备建模和管道设计等。同时, 软件的工作窗口为三维立体式窗口, 设计相对直观, 这也为设计人员校核与修改模型等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同时, PDMS模式要通过三维模型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 并查询工程对象的属性, 使得审核工作更为精确。

第三, 生成图纸并做好材料统计工作。在完成校审和修改之后, 设计人员就可以进行图纸的生成以及材料统计等工作。PDMS软件中的平面出图模块等能够将模型转化成平面图等, 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材料的统计。而三维模型下, PDMS软件可以自动生成图纸, 并对各种布置图、配管图、支吊架安装图等进行标注, 从中抽取材料报表。总之, PDMS软件的应用使得出图过程更为便捷, 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 PDMS软件还可以将原件的详细信息, 包括规格、等级等导入数据库, 从而将这些属性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 使得材料统计时各个统计对象也会带有属性信息, 最后进行准确输出。

第四, 动态旋视漫游系统。这是PDMS软件特有的三维模型浏览工具, 其主要作用是建立视觉通讯的桥梁, 保证各个阶段的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包括项目设计、审查、预制、操作等等。通过动态旋视漫游系统, 工作人员可以优化和调整工厂的设计与布置等, 并将项目的三维模型拍摄成漫游视频, 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模型的核查。

3 PDMS软件在化工管道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 要建立元件库与等级库等。在利用PDMS软件进行化工管道设计时, 工作人员要预先设立管道专属的元件库, 包括直管道、三通、四通等等, 同时每一个元件的详细信息都能够在数据库中找到, 不同类型的元件属性不同。数据库中的这些信息也为设计人员记性管道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并使得管道的加工及安装都符合相应的要求。第二, 设备建模, 工作人员主要采用搭积木的方式, 根据插件的具体步骤对相关的设备进行准确定位。第三, 进行化工管道的建模。工作人员要先根据已经建好的管道的等级, 并根据管道安装的具体工艺流程等, 确定管道的头和尾以及相应的接口管嘴, 从而以此建立各个元件的模型, 从而形成完整的管道模型。一般来说, 直管段的标准关键长度为4米。对于那些非标准的管段, 工作人员需要将标准直管段与非标准直管段进行组合, 从而达到布置要求。PDMS三维设计软件的应用可以使设计人员更直观地对管道进行布置设计, 并根据空间中的各种模型位置关系对管道布置的合理性进行正确判断。第四, 出图。PDMS三维软件可以根据输入的数据, 生成设备或者管道的平面及断面布置图等, 从而减少出图人员的工作量。

4 结语

总之, PDMS三维软件的应用对于化工工程的设计工作来说, 意义重大。它极大地缩短了工程设计的周期, 优化了各个专业的设计工作, 也极大减少了管道安装过程中的现场碰撞, 为化工管道的施工等都提供了较大的帮助。未来, PDMS三维设计软件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摘要:在本论文中, 笔者首先介绍了PDMS三维设计软件的特点以及其工作方式, 而后结合化工管道施工分析了PDMS三维设计软件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PDMS,三维设计软件,化工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 徐伟, 黄宝成.PDMS软件在设计院信息化中的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 (5) .

软件设计安全性探究论文范文第2篇

1 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设计的安全隐患

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设计的主要过程包括工艺流程设计、管道路线设计、管道管架设计、管道材料控制等, 上述各个过程的安全性将影响整个石化装置的安全运行。

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可以实现节约生产成本和降低安全隐患的双重目的。但是, 一些石化企业为了减少投资成本, 在使用其他企业甚至国外的生产技术时, 并未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而是直接整套搬运, 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如, 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紧急事故的应对措施以及管道装置的后期维护等问题, 而此类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 必定是灾难性的。

管道路线的设计是整个石化装置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而一些企业在管道设计时, 经常面临着设计任务重、设计工期短的情况, 进而忽视了相关规范和标准, 使得管道路线的设计不合理、不完整, 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石油化工装置通常是利用管架来支撑管道的, 用以提高整个管道的稳定性。现有管架的设计和安装存在着类型单一、质量较差以及设计考虑不周等问题, 使得管道和管架的连接不够紧密, 很难保证管道的长期稳定和安全性。

石油化工装置的管道长期在温度、压力以及流体均不断变化的工作条件下运行, 因而对管道材料的要求也十分严苛, 需要根据特定的工艺条件, 选择材质和承载能力不同的管材。而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投资成本, 忽略了材料的受载条件和使用要求, 任意更换管材, 造成管道在低温时脆性断裂、高温时蠕变[1]等机械破坏以及环境介质不同造成的腐蚀破坏等, 增加了安全隐患。

2 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设计安全性的探究

2.1 严格执行法规规范

石油化工装置管道安全设计的首要任务是, 要高度重视和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内的相关法规以及标准规范, 尤其是消防设计、化工三废处理方面的规范以及国家强制性的标准, 在此前提下, 才能保证管道的设计安全, 为整个装置的安全运转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设计安全的工艺路线和流程

工艺路线和流程的安全设计是关系到后期施工安全的关键。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需根据企业及项目的实际情况, 多方考察及对比, 充分考虑建设成本的资金来源, 安装时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能够预测潜在的风险并及时做出反馈和补救措施, 评估项目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结合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选取生产工艺先进、生产流程简单、原材料取用便捷的工艺路线和流程。

2.3 设计安全的装置布置

在对装置进行平面布置时, 应当综合考虑防火防爆、操作维修消防以及相关的报警要求, 集中布置危险物料, 尽量将设备布置在敞开或者半敞开式的厂房内, 在易燃易爆装置的附近设置泄压面积, 必要时设置防护挡板、防护空地或者防爆墙[2]。

2.4 设计安全的管道路线

在设计管道路线时, 通过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进而保障设计进度, 利用计算机模拟等技术, 对管道工艺的设计和运行进行3D模拟, 及时修正存在的问题, 提高设计精度, 并通过各部门技术人员的沟通和对设计方案的反复审核, 设计出合理完善的管道路线[3]。

2.5 设计安全的管架工艺

在石化装置中, 常用的管架是弹簧管架, 该管架寿命较短, 长期使用时性能会下降, 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 需要对其进行周期性的更换。同时, 还应考虑到管道与管架的位移情况, 尽量减少二者的相对位移, 并对管架设计相应的锁定装置。

2.6 选用合理的管道材料

在选用管道材料时, 需要综合所输送介质的性质及其变化, 工艺流程的温度变化, 以及高低压连接等多方面因素, 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管材, 既满足设计要求又节约材料成本。如, 输送高危害介质的压力管道应采用优质钢, 输送可燃性介质的管道不得使用沸腾钢等, 同时, 不得随意替换或者使用有缺陷的管道材料。

3 结语

石油化工装置中, 对工艺管道的安全设计是确保整个工艺流程以及装置能够顺利安全运行的基石, 是石油化工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有力保证。

摘要:管道设计是石油化工装置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石化行业的管道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探究了石油化工装置中管道设计的安全性, 通过严格执行法规规范, 设计安全的工艺路线流程、装置布置、管道路线、管架工艺, 以及选用合理的管架材料, 可确保整个装置以及生产工艺流程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设计,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宋渊.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设计安全问题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和质量, 2012, 10.

[2] 孙秀敏, 张敏.石油化工装置设计与安全[J].甘肃科技, 2009, 25 (3) :38-41.

软件设计安全性探究论文范文第3篇

一、建筑结构安全性设计的原则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指的是在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下, 建筑需要具备防止倒塌或者是被破坏的功能, 对于建筑质量的衡量可以以此为标准。在建筑结构安全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一) 建筑多重防护设计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 为了保证其安全性, 不能仅靠一层防护就以为万无一失。所以要求建筑安全设计时有多个部门参与设计, 在相互沟通和合作的基础上,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增设更多有效的防护措施, 要注意在结构中预留出用于逃生的消防通道, 在设计建筑公共面积的过程中, 必须要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划分, 保证有足够的公共空间。此外, 在建筑结构安全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也要注意其外围设计的安全性。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功能和结构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

(二) 结构的统一和完整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在统一和完整的建筑结构之上, 所以需要具备完整的特性。一些大型的地标性建筑设计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 保证建筑结构具有统一的性能, 一旦建筑的整体结构发生了损坏, 要求其中的构件受力的科学性得以保证, 可以根据结构内部完成内部的抵消和转移, 不会对建筑造成太大的影响[1]。

(三) 结构设计的刚柔并进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 要注意避免建筑的过度设计, 因此可以坚持刚柔并进的原则, 假如建筑结构过刚, 建筑物很容易在受到巨大的破坏力下受到损伤, 尤其是会造成建筑物的变形和坍塌, 带来不必要的安全和经济损失。如果建筑结构的设计过柔, 则会导致建筑物的稳定性降低, 会导致建筑物的变形或者是倾覆。所以可以采用刚柔并进的建筑方式。此外, 选择合理的建材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些具有弹力性和韧性是建筑的首选。如果遇到了地震等灾害, 建筑物可以根据自己的弹性与地震力量相互抗衡, 提高建筑抗震性能[2]。

二、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的策略

(一) 提高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成熟的设计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还要保证设计人员具有安全意识。保持一种安全设计的态度可以使其认识到建筑结构安全性设计的重要性。因此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建筑的整体性, 要充分分析国家的相关规定之后再展开设计, 需要仔细分析设计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 避免出现漏洞。此外, 设计人员也要在选择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建筑物的特点, 从而保证安全性的设计更加具有真谛性。

(二) 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设计

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 然后要明确自己的责任, 对于发现的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的设计, 需要及时找出问题并且解决, 要注意纠正不良的设计方案, 避免建筑物投入施工后带来更大的损失。

(三) 努力探索新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也不断的加深, 因此对于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设计人员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更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目前很多的建筑设计方案无法满足建筑物设计的需求, 一些高层建筑或者是大跨度结构建筑的设计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传统的设计方法无法保证每个细节的设计都到位, 所以需要不断的探索新的技术应用, 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进行更加精密的分析和设计, 可以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

(四) 合理使用剪力墙结构

在建筑物剪力墙的结构设计时, 需要避免单向剪力墙的设计, 要重点使用双向剪力墙的水, 使用这种合理的布设方法, 可以有效的保证剪力墙的整理质量均匀。然后要保证整个建筑物楼层结构的重心和平面的刚度中心重合。采用这种设计方法, 即使是在比较严重的外力影响下, 也可以减轻对剪力墙的影响。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 最好可以使用大开间的剪力墙, 将墙肢长度延长, 可以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减少墙肢的数量, 因此可以减少混凝土的使用。使用剪力墙的过程中, 由于其抗外力性能比较差, 所以需要在抗震性能要求高的地区减少大开间剪力墙的使用。

(五) 注意建筑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 要不断优化设计的方案, 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可以不断提高建筑物的应用寿命并且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时间, 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建筑物结构的耐久性不断提高也可以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但是当前我国的建筑物主要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耐久性的设计主要依赖混凝土配比的优化完成。因此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耐久性以及使用要求进行设计, 合理调整配置强度和设计强度的关系, 通过设计合理的石料、水灰比等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另外, 要合理的分析施工现场的条件, 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进行分析, 确定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之后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 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 适当的增加厚度, 可以延长建筑物表面的碳化时间, 进而提高建筑物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结论: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建筑企业的发展情况, 因此在保证施工效率和施工进度的同时, 需要重视建筑物的质量。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需要结合建筑的功能和现场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 选择有效的建筑策略, 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

摘要: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中, 建筑企业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有了更多的重视。所以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需要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本文结合建筑结构安全性设计的原则进行了分析, 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安全性,策略

参考文献

[1] 谭欣.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 2017 (51) :84-85.

软件设计安全性探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应用嵌入式实时软件,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计算机的需求,实现计算机软件交互的有效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构建虚拟试图,简化计算机状态特征,进而增强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为此,本文主要围绕嵌入式实时软件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操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嵌入式实时软件;计算机软件设计;具体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大力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已在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计算机软件系统予以不断优化,能够降低软件产品出现纰漏的情况,保证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性能。在计算机系统中,嵌入式微处理器内核是促进通信任务顺利管理的关键物质基础,嵌入式实时软件主要包括两个内容:硬件、软件,其知识体系较为多元化,应用于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对软件系统予以强化,还能够提高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整体控制水平。由此可见,将嵌入式实时软件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嵌入式实时软件的技术特点

(一)具有操作性

嵌入式实时软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科学、合理的应用于计算机软件中,可以有效保证软件系统的安全运行。嵌入式实时软件能够依照实际情况,把相关的工作任务予以科学的分配,将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功能予以拓展,进而让其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二)具有时限性

嵌入式实时软件同时还具有时限性的技术特点,在应用嵌入式实时软件时,要对时限要求进行密切关注,科学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硬件,充分实现二者之间的统筹发展。如果嵌入式实时软件在计算机软件系统应用中与相关要求不符,就会在时限控制方面有一定的难度,阻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各项任务的完成。

(三)具有可靠性

嵌入式实时软件不仅具有操作性、时限性的技术特点,还具备系统可靠性,在操作安全的环境中,合理应用嵌入式实时软件,可以确保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出现不良影响。因为要想提高嵌入式实时软件系统的应用效果,就应该为其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嵌入式实时软件应用于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意义

嵌入式实时软件主要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在计算机系统中合理应用,不仅可以保证计算机软件系统功能的顺利发展,还能对软件系统中的整体控制能力加以深化。嵌入式实时软件并不是单纯的PC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编程、处理器等诸多环节。一般情况下,嵌入式实时软件可以对多项任务予以同时下载,通过较为明显的层次化模块结构,将计算机技术与操作系统进行统筹发展,并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运转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便于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运转效率。不仅如此,将嵌入式实时软件应用于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增强计算机软件的质量。

三、嵌入式实时软件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对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划分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越来越重视计算机软件设计的优化,愈发依赖嵌入式实时软件;人们不仅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功能的优势,还鞥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加以强化,从而实现计算机软件的多功能性。嵌入式实时软件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应用时,首先要与计算机中的应用程序基础进行充分结合,之后做好有关嵌入式实时软件特征的应用,同时划分软件系统,最后简化和优化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要对各个应用程序间的数据进行有效性转化,做好数据信息的执行与保障工作,并且要对数据结构进行及时切换,实现各项数据的划分与应用。要想充分体现计算机应用系统功能的特征,就需要对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功能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处理用户接口任务的过程中,要对该任务进行合理化的控制与应用。为了能够实现计算机软件中资源结构的简化与共享,就应该与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过程相结合,促进应用程序的规模化应用,积极优化计算机CPU资源的设计,以便于充分满足计算机系统的功能特征,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实时性应用。

(二)存储任务组织与映像布局

计算机软件系统在存储映像布局过程中,应用嵌入式实时软件设计,优化处理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该数据在转换阶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任务组织的应用,并在管理中做好系统功能性的应用。从嵌入式操作系统功能来看,主要具有极为稳定的系统结构,可以对计算机系统予以优化布局,对计算机存储器的使用过程进行准确的判断,然而在存储映像布局过程中,要体现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性特征,综合分析物理零地址,实现应用程序指令的调取工作。除此之外,对代码予以执行处理时,要对嵌入式系统进行综合性的启动与分析,进而实现对映像布局存储的规模化分析,并且在控制向量速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系统功能性的分析与应用。

(三)实时性应用和任务调度

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应用主要由软实时性和硬实时性两部分组成,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实时性体现在极端与运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这种情况,计算机系统在运行时要进行优先调动,并对系统予以优化。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应该严格遵循“多元化优先”的標准,将工作任务的实际要求作为核心依托,科学控制计算机技术,同时进行级别调整。当完成任务拆分之后,要依照具体情况,对关键性任务的回应时间予以减少,使工作效率有所提升。所以,要科学应用任务调度,以便增加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另外,应用嵌入式实时软件可以实现对时钟服务的价值,加深对系统时钟的管理,确保系统时钟价值得以最大化发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应用嵌入式实时软件时,要构建虚拟视图,将结构设计过程予以分层,并且还要结合计算机软件的系统性功能。在应用过程中,要符合计算机系统实时性的要求,使计算机软件设计充满灵活性,增强计算机软件设计的可拓展性,从而提高计算机软件的系统性功能。

参考文献:

[1]王燕贞.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08):82-83.

[2]陈嘉楠.嵌入式软件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1,33(13):1-3.

[3]黄建钟,王平,张颖豪,粟晓航.嵌入式实时软件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22):22-23.

软件设计安全性探究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软件设计,因素

一、引言

多媒体教学信息的组织与结构设计,是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与制作的基本工作程序。在知识呈现的形式、内容深浅及广度、逻辑层次及顺序的排列、辅助内容的选择等方面的设计,均要在教育理论、心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它是技术开发工作的依据。教学信息的结构和编排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教学软件的质量高低。英语教学软件的开发是提高教学环境与品质的重要理念与媒体。英语教学软件的种类及其使用范围;软件设计者自身的技术水平、外语教育理论水平;软件设计中所涉及到的理论与技术;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开发过程涉及到的各种技术等都将影响英语教学软件(以下简称CALL)的设计。本文旨在说明影响英语教学软件流程设计的主要因素,以作为开发英语CALL软件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事实上,这些基础性的研究是我国英语教学和学习软件设计目前较薄弱的一个方面。蒋林(2003)“目前我国多媒体外语教学软件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忽视了对多媒体软件设计的前期分析和对软件设计所遵循的指导原则。”

软件又叫教材,即录制或承载了教学信息的各种片、带和软盘。(皮连生,2000)一般地说,英语教学软件是既包括英语教学课件也包括英语教学积件,以及辅助英语教学的软件。目前根据课堂教学演示型软件和个别化学习型软件两种软件。它们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它的基本模式有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无论哪种类型的课件,都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策略两大类信息的有机结合。

德国专家Schrenttenbruner曾将教学软件分五种类型, 并分析了各种软件在教学中的功能、特征和影响。1. 最初的是那些具有线性关系(Linear sequence)的教学软件,如各种练习和测试软件,答案是唯一的、确定的,具有严格的线性关系,教学过程容易控制并能通过及时反馈改进学习成果;2. 具有较为开放结构的游戏类(Game)软件,主要针对那些必须经过重复性的学习过程才能掌握的或者枯燥单调抽象的学习内容如概念、地点、词组、公式等等,将它们编写成游戏,寓教于乐,动静结合,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习兴趣;3. 工具型(Tools)软件,学生可以在软件数据库的支持下进行书写、绘画、制图、计算和专题调查。如在教学中使用这种软件,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充分准备各种信息资料,事先分析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思考解决方法或替代方法;4. 更为开放的软件是由工作站收集的数据(语料库)直接编写而成的。5. 系统模拟仿真(Simulation)软件,改变系统的初始条件就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英语教学软件必须具有鲜明的教学性、科学性、交互性、集成性、针对性、趣味性等特点。(何高大,2002)

英语教学软件的开发过程,就是软件的设计者把自己对于教学的想法,包括教学目的、内容、实现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教学的顺序、控制方法等,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描述,并输入计算机,经过调试成为可以运行的程序。

一般课程设计者在制作英语教学软件时,教材的呈现往往是要求的重点。希望能以精致优美的界面、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学习者的注意,进而引发学习的情趣,以达到教学的效果。然而,对于整个英语教学软件流程的方式及其控制的因素,往往未能详加考虑,包括课程的进行由谁来主控、教学单元之间彼此如何连结、教材或界面间先后次序关系如何安排等等。这样将使得应用英语教学软件的学习结果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此外,英语教学软件脚本不当的教学流程、规则或设计,也会影响程序设计师在程序设计上的撰写时间及增加程序修改的困扰。本文将针对影响英语教学软件流程的一些控制因素做分析与探讨,以作为发展英语教学软件与系统工具的基础技术。

一般影响英语教学软件流程的因素,可分为以下五种:

1.课程顺序控制的型式;

2.主题内容的结构;

3.界面流程的布局;

4.输入工具的选择;

5.学生的作答反应。

本文将针对这五种影响因素分别地介绍,以作为改进英语教学软件脚本流程与程序设计的参考,期盼对提高制作英语教学软件的品质与效率能有所助益。

二、课程顺序控制的型式

课程顺序控制是影响英语教学软件流程的最主要因素,课程部分顺序的控制是事先安排好的(由设计者、教师所决定),部分则是在学习过中才产生的(由学习者输入或选择所决定)。Hannafin和Phillips(1987)认为课程顺序的控制至少有下列四种型式:

1.学生的控制(student control)─允许学生在整个课程中有最大的学习控制权,而在教学进行中不需要英语教学软件提供任何学习指示或反馈指示。

2.程序的控制(program control)─主要允许学生有一些简单的控制权(例如继续往前进行或辅助的求助内容),但课程学习的主要顺序与学习的完成方式及其它重要的教学历程因素,是由课程设计者事先安排的规则所决定的。

3.适应性控制(adaptive control)─由课程和学生的控制所组合而成,以适应每一学生个别差异的学习需要。此种控制型式主要是根据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历程的表现或结果而适当地调整课程顺序。

4.建议性学习控制(learner control with advisement)─给予学生最大控制权,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学习指示和学习进程的要求以及学生应遵循或学习重点的建议。

一般说来,简单的学生控制方式(完全由学生自行控制),往往会导致最差的学习效果,主要在于学生不会做出最佳的学习顺序决定。程式控制和适应性控制则倾向于最佳化的教学顺序控制,此两者都是根据学生学习的成熟度、主题内容和课程方法这些变量而制定。然而,适应性控制和建议性学习控制的程序设计是相当复杂的,而且对学生而言是耗费时间的,因为课程一开始便带有漫长的预先测验。虽然最近的研究方向已朝向提供更有效的学生和课程控制的型式,但目前最佳的方法是根据学生的“教学目标层次”、“学习成效“和“课程复杂度”,有技巧地提供一些学生控制作为适当的课程顺序控制。

三、英语教学软件主题内容的结构探讨与分析

(一)学习领域的探讨

要解决英语教学软件流程控制的问题,需对课程的主题结构有所了解。主题结构的知识可被课程设计者用来做为组织及安排CALL课程顺序,且可用来传达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的信息。对于不同学习领域的主题知识,其教学内容的条件、结构、顺序亦不相同。依Gagne等人(1988)认为学习结果可分为五种学习领域,这五种包括有:

1.语言信息(verbal information)

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信息可以按照语言信息分类为使学生能够知道事物(knowing that)并能够陈述(state)。语言信息包括有三种情况的学习:名称(标记)、事实、有组织的知识。“名称的学习”是指学生能把一致性的语言反应(如专有名词)使用到物体或物群上;“事实的学习”是能以口头或其它陈述方式来表示两个或更多已命名物体或事实之间的关系;“有组织的知识学习”是把已获得的知识组织起来,并把新的知识加入已组织的知识网络中。

2.心智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

心智技能是指使学习者能使用符号或概念与学习中的环境互相作用,而不是只重复学习或使用一些事实或知识。心智技能主要涉及知道“如何”(know how)去做,例如,学生应学会如何运用I am sorry。心智技能型式包括五类技能,每一技能都是建立在先前的技能之上,由简单到复杂进行建构的。它们分别为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概念、规则及问题解决。如语言学的名词解释、文学的流派和术语等。

3.动作技能(motion skills )

动作技能是指能够表现人体肌肉的动作,最主要是身体动作时能反映出快速、精确、有力及流畅。动作技能一定要经过练习才能熟练,同时需要外在环境的反馈,以区别正确与不正确的动作表现。这一技能主要是通过理解与模仿习得英语体态语言形式。

4.态度(attitudes)

态度是个体对于一些人、事、物影响其行动选择的一种内在状态,可包括信念、情绪、价值等。当一个学习者从两个或更多选项中选择时,态度在选择情况中是表现特别明显的。例如,个人对英美文学或语言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将有助于个人决定在菜单上内容的选取。

5.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

认知策略系指管理个人自我学习、记忆、及思考行为的能力,包括学习者过去所学的技能和用来类化新知识及解决问题的程序。推论或归纳的过程即为常见的认知策略。Oxford (1989)认为英语学习策略包含下列五个层面:

(1)后设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该策略用来帮助学生计划、管理、以及评估学习过程。

(2)情感策略(affective):此策略用来提高学习兴趣和态度﹐例如:多给正面鼓励和反馈。这方面的策略一向最不受重视。

(3)社会策略(social):该策略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一是可提高学习兴趣﹐二是可透过合作学习增进理解能力。

(4)记忆与认知策略(memory & cognitive):该策略用来增强记忆与思考能力。

(5)反馈策略(compensatory):该策略用来与学习者交际﹐帮助学生克服知识上的不足。

Palincsar (1986) 提倡运用交互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 策略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该策略共有四个步骤:内容预测 (prediction)、提出问题 (questions generation)、澄清问题(clarification )、做出结论(summarization)。

认知规律在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我们只有遵循认知规律,才能设计出好的多媒体作品。认知规律对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信息结构设计应是类似于语义网络的非线性结构。自前较常用的多媒体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有树状结构、网状结构和复合结构,它们可将各知识点之间的上下位概念关系、从属关系、并列关系等层次组成清晰地尽映出来。在树形结构中存在跳转、循环等关系就形成了网状结构,有树状结构,又有网状结构,知识之间的逻辑层次作为主信息流已表示出来;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但学生能自由选择其中的任意节点进行学习,学习顺序可任意改变一不需要一页页地查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以时间和空间为主要线索反映知识的结你一即形成了联想式的一非纷比的超媒体文本结构,它与学生联想、跳跃的思维方式相吻合。

2.在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上,针对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轻松活泼的语言和图文并茂、寓教于乐等学生乐意接受的形式,使“教师教起来顺手,学生学起来顺心”。

3.内容安排应遵循认知规律,要注意采用使用者所乐意接受的方式,使他们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注重能力的培养。多媒体内容应从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着手,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使“任务”完成,从而达到能够培养学习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目标。如果在教学软件中能让学习者主动地去探寻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控制流程进行交互,那么一部分人便不会再迷恋游戏,而不游戏和学习不分彼此,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不过,投入的成本和所产生的效果以及人们的认可度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4.认知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是人脑通过感知觉、记忆和思维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心理过程。如文字线性结构的表现力是有限而单一的,而多媒体教学信息可以用文本、图象、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加以表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们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要熟练运用设疑问难的教学技巧,将许多学习的重难点设计为伏笔,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

5.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以情带情,以情育情,使多媒体作品的内容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丰富的情感会使创作出的作品更富有艺术性、感染力,反过来,这些又会激发使用者更为深厚、强烈的情感动力。

6.认知规律要求多媒体课件的数字化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达到交互且生动的教学效果,遵循学生认知方式和策略,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通过文字、图形、视频、动画、声音等多种编码形式呈现知识信息,创设了情景,提供了丰富的语境信息,呈现的是多感官刺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7.认知速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和信息成分对认知速度有直接影响。学习者加工速度慢的原因是由于中枢资源有限,随年龄的增长资源的发展差异就缩小了。多媒体教学信息的设计在内容呈现速度上,应根据年龄特征,低年级的呈现速度应是知识点少而精,可利用多媒体的资源优势,如视频、动画、图片等,多角度多重编码呈现教学内容;在知识的广度上延伸,扩大知识面产生积极的联想和想象;精心设计视觉信息,为学生储备丰富的视觉表象,形成通过视觉特征直接转换的加工方法,训练学生加工速度的提高。

8.合理设计图文信息量的比重。多媒体视觉信息的构成主要为图、文两类,对图的加工速度优于对文的加工速度,学生识别图的速度快,但图中的视觉元素刺激不像文字那样单一,画面中的色彩、动感、力感、量感、平衡等视觉元素应和谐、统一,为突出事物的结构和特征服务,有时图在传达内容的确切程度上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还需简洁的文字提示。

(二)各教学领域结构的探讨

教学内容基本结构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学习领域的差异性关系。以CALL课程软件的方式设计出的教学心智技能与教学动作技能在结构上是不同的,因此,决定学习结果的领域只是给予CALL发展者一个最初构想。在讲授这些教学内涵时,应着重如何组织及安排教学内容顺序。组织英语教学软件在相关课程发展的起点,便是先辨别教学结果的领域与结构。

1.语言信息领域结构

语言信息领域的内容可组织成为语意网络。语义网络的内容项目可视为节点,而连结节点之间的线段则代表节点之间的关系。语义信息具有高度组织化和严密的结构,节点之间的链,按语义的联系将各节点联系起来。当某一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具有相似性时,学生的思维和情绪被调动从而联想起相关的内容,这种情景式的信息、上下文或概念间的关联、前言后语的语言环境,就形成了一定的语境信息。语义网络基本上由两种结构型式所表示(Mcnamara, 1986):

(1)网状(web)或网络(network)结构:网络结构中每个项目可与其它项目的超属 (superordinate)部分及次属(subordinate)部分相互连结,而非只有上下的从属关系。

(2)层次(hierachical)或树状(tree)结构:阶层结构整个圆形呈现的关系为树状的结构,节点上下之间的关系为从属关系。

语义网络中语言信息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事实或叙述具有相互关连性,这些相互关连使得事实或叙述更具有意义。语言信息和语言信息内部相互关系的表示法称为知识结构(knowledge structures)。Reigeluth和Stein(1983)两位学者曾描述数个存在于同一主题中不同型式的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中被认为适合于语言信息领域有两种: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s)、理论结构(theoretical structures)。知识结构的表示法及其分类方式。

1.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s)

概念结构通常可用超属(superordinate)、同属(coordinate)、次属(subordinate)关系的表示法,分别显示在语义知识中的结构关系。概念结构可分为下列三种不同型式。

(1)部分结构(parts structure)

部分结构是用来描述一些对象或观念构想的成份,每一个更进一步的分解是用来详加说明较高阶的成分,如学校依其本身内部人员结构又可细分为校长、教职员、学生三部分,而教职员可细分为教师、教辅人员、行政人员三部分。

(2)种类结构(kinds structure)

种类结构是用来显示概念不同的种类或型式。依其种类的不同,可细分为被动组件、主动组件或其它组件,同样地,主动组件可依此再细分。

(3)分类矩阵结构(classification matrix structure)

分类矩阵结构包括两个维度:被分类的对象和属性集合,分类矩阵结构主要是用来比较相关对象或想法的不同属性。

2.理论结构(theoretical structures)

理论知识结构是用来显示在特定事件中的关系,在理论知识结构中的关系可以是一些自然现象的描述或一些顺序的规定。如为理论知识结构的表示法,以兴趣、学习动机、分数与成就之关系为例。

3.心智技能领域结构

心智技能领域是由问题解决、规则使用、和概念学习所组成。在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是代表先决条件其中之一,即特定概念为特定规则的先决条件,而特定规则为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学习阶层(学习必备结构)代表在精通较高阶知识之前所必需学会的知识。

4.动作技能领域的结构

动作技能内容之间的关系通常由程序性的结构或顺序组成。程序性结构主要在显示动作技能不同的部分及执行这些部分以组成整合运动顺序。

5.态度领域结构

态度通常无法记住特殊内容,理由是态度本质上是一隐含式的本体而不是一些可外显的本体。因此,态度领域实际上是用语言很难描述的或用图形很难来表示的特殊知识结构,因而本文未能进一步探讨其结构。

四、界面流程的布局

界面是人机进行交互的可视面,软件界面的设计由软件内容、软件功能及使用对象的特点来决定,界面设计应特点

鲜明、美观大方、清晰简洁,并符合认知心理学的规律,能有效引导学生注意主要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英语教学软件的展示是以一个界面为基本单位,而界面的展示顺序则需根据教学目标与教材学习的先后顺序来编排。CALL界面的流程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直线式(linear)

直线式结构是最简单的界面排列方式,界面与界面之间的前后顺序是固定的。直线式界面的排列方式是由课程制作者事先所决定,主要乃根据教材内容的层次性、熟悉度、及困难度而决定教材界面先后顺序。直线式结构虽然较为普遍,但较不适于个性化的教学,且较没有创造性及吸引力。主要的缺点是不管学生先前的学习是否已了解,学生的学习必须按照此顺序进行,而不能依学生学习状态适当地调整顺序。

(二)分支式(branching)

在分支式的界面流程结构,学习过程与内容主要是经由学生的选择来执行呈现的项目。其优点能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兴趣提供较多的学习机会,使学生较能参与课程的学习。同时对于学生错误的反应,亦能诊断其困难而提供复习、或补救教学的机会。因此,分支式的界面流程比直线式的界面流程结构更有教学弹性与友善性的交谈选择,较能达到教学目的。分支式依学生程度、教学内容困难度,可再细分为单层分歧式、多层分支式。分支式结构依其应用性质可分为跳越分支式、补救分支式两种:跳越分支式能提供资优学生较多的选择机会,可略过已学会的单元,直接跳到另一单元;补救分支式则是提供回溯式的补救教学,但实际上亦可修正为不同层次的分歧,如细部详解或较简单层次知识的呈现与教导。

(三)随机式(random)

为了增加教材界面的题目或数字的变化,或为了使反馈界面的文字或图案不至于重复出现而使学生觉得太单调,可运用计算机来做随机式的处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测试者答对时,计算机会由事先设定好的反馈界面中依条件任选一界面给测试者作为奖励。

五、输入工具的考虑

英语教学软件流程的设计需考虑计算机输入的使用工具,一般输入使用工具有键盘、鼠标、光笔、摇杆等。学校在设计英语教学软件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大都以键盘为主要输入工具,而鼠标则视各学校状况而定,至于光笔及摇杆则较少使用,因此输入方面的设计应以键盘、鼠标为主。学生可藉键盘或鼠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流程进行直接地控制,前进至所要浏览的教学单元,或离开已完成的教学单元,或放弃不想学习的教学单元。

六、学生的作答反应

学生根据所给问题作答的反应,经系统处理后可作为教学流程判断的依据。例如,决定给予哪一种的反馈界面、

决定是否要进行补救教学或安排下一教学的顺序等等。就反馈而言,依反馈的功能可分为提供信息与提供鼓励两种。提供信息的反馈主要是提供学生反应的答案是否正确,其次是提供如何修正的信息;提供鼓励的反馈主要是当学生答对或答错时,能适当地提出夸奖或勉励的界面。对补救教学而言,错误作答反应的输出结果可分为单一错误(single errors)及错误型式(error patterns)两种。单一错误较多用在补救教学中,而错误型式用在补救教学则为较少,这值得发展研究。以下是补救教学两种型式的概略介绍:(Criswell, 1989)

(一)单一错误补救教学又可分为下列两种:

1.要求学生重新测试,而没有提供正确的答案

保留相同的教学目标,且一再重复交谈(询问),这种补救教学通常出现在第一次错误时。

保留相同的教学目标,且一再重复交谈(图形、文字和询问),这是对第一次错误的选择。保留相同的教学目标,且根据学生的错误提供暗示,这是对第一次或第二次错误的选择。

2.提供正确答案,且重复相同次序或分支到一较简单次序的内容

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且一再提出相同询问,这是对第一次、第二次或第三次错误的选择。

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保留相同的教学目标,但把学生引导到具有相同内容而范围较小及步骤较简单的课程,这是对第二次或第三次错误的选择。

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放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到具有介绍或复习所必备知识或技能的课程,这是对第二次或第三次错误的选择。

(二)错误型式补救教学

较少计算机教学系统能诊断学生的错误型式并根据型式提供辅助,只有好的人类教师才能做到这种地步。教师问学生数个问题,直到能决定学生所犯的错误概念,然后告诉学生所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系统不仅能够提供智能型诊断错误的型式,而且能提供特殊的辅助功能,是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未来努力发展的目标之一。目前,这种智能型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诊断系统的领域正受到重视,并将是未来我国计算机辅助研究的主题之一。

如在学习单元中,学生通过控制文字按键、热字、图标、图符等自主地进行学习指导、朗读示范、欣赏、练习和图片欣赏等。学生在练习单元中进行练习后按“完成”钮确认练习完成,计算机则对学生的回答信息进行诊断评价,然后反馈评价信息给学习者,并提出学习建议,记录学习者的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存储起来,供以后安排教学参考和查询。在“欣赏”部分可提供一些与文字材料有关的视频图像或配乐朗诵等帮助学生对文字材料进行深刻的理解,并产生纵向和横向的学习迁移,形成技能。在“学习提要”部分,给学生一些有关阅读材料的点评和学习要求,在“朗读”部分,提供给学生文字材料的标准朗读,可使学生在听的同时阅读文字、观看图像等,得到多种感官的刺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注意时间加长,可视化学习效果更好。

七、结论与建议

CALL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师生都是活动的主体、认识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师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由于软件固化了教学的内容和策略,甚至固化了知识表达呈现的方式和顺序,“代替”了教师对该内容的教,“模式化”了学生对该内容的学(这正是设计者的初衷),因而排斥了师生的相互作用和课堂教学的丰富生动性,自然会受到教师的排斥。有时,教师看中了软件的某个片断,如介绍某段知识的动画、插图、史料,但因为软件是不可重组的整体,必须从头到尾运行,结果是得不偿失,这是英语教师所不能接受的。外语教育学和外语教学心理学原理的运用、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课堂应变与师生交流等,本应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的创造天地,却被软件在事先的教学设计中“确定”了。显然,这是课件编制者与教师在角色上的“错位”,即软件设计者取代了教师的地位,教师变成了计算机软件的“用户”。无可否认,任何优秀的软件能按某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软件自身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使用范围很窄,有很大的局限性。众所周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环境、学校、师资素质与个性、学生对象等因素各不相同,因而同一软件很难被不同教师应用于各自不同的教学情境中。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教学课程趋向于外语教学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和多元化,计算机英语教学软件课程的制作将会是更复杂且要求更完美。“虚拟现实”的(Virtual Reality)技术正在成为发达国家21世纪教学软件开发研制的方向。如何能运用计算机英语教学软件以提升教学质量,在课程流程的控制设计应详加考虑。否则虚有动人的界面,课程内涵却无法适当地呈现及衔接,造成学习的困惑,将使计算机教学的学习成效大打折扣。我们要正确认识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本质,要弱化其“智能物化”因素,强化用电脑来开发人脑的多元智能,强化“人性化”教学,强化“科技服务人类”。不可否认,开发教学软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用教学软件于教学过程中是一件难度更大、更复杂的事情。它涉及到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改革的深化,以及包括软、硬件在内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关键是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方法。教学软件是一种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但它不能代替教师。在应用上不能简单地把教学软件只作为一种演示工具,应该努力将教学软件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随着网页设计工具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课程设计也逐渐迈入新局面。仅靠纸介教材的“克隆”,已不足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习能力,更无法适应网络英语教学的需求。如何运用认知策略,提高学生语言掌握能力,进而使其成为主动且具高度自治精神的学习者,是一大挑战。限于篇幅,本文所涉及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Alessi, S. M., &Trollip, S. R.(1991). Computer-basedinstruction.NJ:Prentice all.

[2] Criswell, E.L. (1989).T he design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New York: Macmillan.

[3] Gagne, R. M., Briggs, L.J., & Wager, W.W.(1988)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3rd ed.).Orlando,Florida:Holt,Rinehart& inston.

[4] Hannafin,M.J., & Phillips, T.L.(1987). Perspectives in the design of interactive video: Beyond tape versus disc, In S.M. Alessi & S.R. Trollip(Eds.),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NJ: Prentice Hall. (pp.24)

[5] Jonassen, D.H. (1988). Instructional designs for microcosmputercourse ware, NJ:Lawrence ErlbaumAssociates.

[6] Mcnamara, T.P.(1986).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spatial relations. In D. H. Jonassen (Ed.), Instructional designs for microcomputer coursewar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p.277-278).

[7] Oxford, R. L. (1989). 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 Synthesis ofStudieswithimplicationsforStrategy Training. System,17(2),235-247.

[8] Palincsar,A. S.(1986). The role of dialogue in providing scaffold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7(1/2),73098.

[9] Reigeluth, C. M., & Stein, F.S. (1983). The Elaboration theory of instruction. In D.H. Jonassen(Ed.), Instructional designs for microcomputer coursewar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p.278).

[10]皮连生等.教学设计[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蒋林. 多媒体辅助助外语教学软件的设计问题及原则[J].外语电化教学.2003(3).

[12]何高大. 认知策略在网络英语教材设计中的运用[J]. 教育技术资讯.2005(7)。

[13]何高大. 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软件设计安全性探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每个领域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平面设计领域,CoreDRAW(简称CDR)、Photoshop、Painter等软件也被广泛地应用在书籍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中。借助这些平面处理软件,设计者可以便捷、有效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本文将阐述CDR软件在平面设计中的优势,并介绍CDR软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CoreDRAW;平面设计;软件应用

1 概述

平面设计是指以美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在平面上表现出立体空间特征的造型艺术。通过平面设计,创作者可以把自己的创意以多种元素组合起来并传递给大众。一件良好的平面设计作品可以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同时给人以思维的拓展和力量的鼓舞。目前,平面设计集合了艺术创新、美术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等多种门类的综合性行业。CoreDRAW、Photoshop等电脑设计软件能够实现文字、图像以及艺术效果的完美整合,有助于创作者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独特思维,提高平面设计作品的可塑性。

2 CorelDRAW及在平面設计中的应用

CorelDRAW是加拿大公司Corel推出的集矢量图像处理、图形设计、文字处理、动画编辑、印刷出版和网络发布的平面设计软件。其优势在于通过矢量图的方式对文字和图形进行处理,并提供强大的汉字处理能力。设计师可以直接艺术绘画,轻松地表现出平面设计中需要的图形。CDR软件在平面设计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利用CDR软件,可以轻松地对文字的各种属性进行设计,包括字体大小、字体类型以及多种文字艺术效果等。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用途

的需要进行个性的处理。通过对文字的艺术处理,可以起到层次分明,突出平面设计主题的作用,充分表现出整个作品的艺术内涵。在使用软件的时候,需要注意文字内容的合理组合,达到实用与创新、美感与个性的完美融合,充分展现出设计师的创作水平和个人魅力。

2)除了文字表达,CDR拥有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可以有效地弥补在文字表达方面的缺陷与不足,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加立体,效果更加明显饱满。无论设计师要绘制什么样的图形,都可以利用软件中提供的手绘工具、贝塞尔工具、几何形工具、艺术笔工具、钢笔工具进行绘画,经过初步绘画后,配合形状工具进一步处理,再用透明特效、立体特效、阴影特效、调合特效等配套工具和命令进行深入调整直到整个作品完成。从文饰到图文、从效果到色彩、从质感到造型,良好的运用CDR软件,设计师都可以完美的表达。此外,CDR软件还支持摄影插图设计,不但可以真实地把现实中的客观事物表达出来,同时,设计师还可以根据创意和主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出现实中不存在的、理想化的和幻想中的视觉形象。比如可以将拍摄的多种照片,通过外部设备导入到电脑之中,再对这些照片进行组合和剪辑,从而产生创意新奇、效果独特的艺术设计画面。

3)CDR软件提供强大的位图编辑功能,可以让设计师模拟水彩、素描、油画等多种艺术表达手段,来模拟风霜、雨雪、晴天等多种自然景象和不同的意境,给观众以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享受。CDR软件的效果/调整命令,可以方便地调整整个设计作品的色彩饱和度、亮度对比度,还可以使设计者通过调整设计作品的整体色彩平衡, 得到心目中理想的色调。CDR软件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填充功能,包括底纹、位图、渐变的填充,其操作方式和颜色的变化更加丰富。同时CDR拥有强大的颜色管理功能,可以让图形在屏幕上的颜色与印刷上的颜色显示保持一致,让设计者能够进行各种尝试, 而不必在印刷时担心显影效果和色差问题。

4)可以处理文字、图形与空间之间的关系

通常来说,平面设计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设计师必须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处理好文字、图形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与传统的手工设计不同,利用CDR软件可以完美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设计师可以合理地调整,实现文字、图形与空间关系的科学处理。

3 结语

CDR软件具的功能还远远不止这些,在平面设计中,可以与其他设计软件如Photoshop、Painter等软件结合起来共同使用。不同的软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CDR软件在图形绘制方面优于Photoshop,适合于印刷后期;而Photoshop在图形处理方面则优于CDR,更加适用于印刷前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平面设计软件毕竟只是一种工具,用来表现艺术想法的手段,不能完全替代人的思维和智慧。所以,要想设计出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创作者们不可本末倒置,在掌握如何使用这些工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丰富内涵和强烈冲击力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方晨. CoreDRAW 11中文版教程[M]. 上海: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4.

[2] 徐东亮. 一套功能强大的综合性绘图软件包——CoreDRAW![J]. 黑龙江气象, 2000(2).

[3] 魏娟. Photoshop平面设计在服装纺织中的创新应用[J]. 纺织报告, 2014(10).

[4] 苑丽贤. 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设计软件的相互结合与应用[J]. 硅谷, 2014(7).

[5] 刘晶. 分析计算机平面设计中设计软件相互结合与应用[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4(12).

软件设计安全性探究论文范文

软件设计安全性探究论文范文第1篇1.1 PDMS三维设计软件介绍所谓PDMS, 也就是指工程三维布置设计管理系统。这是一种大型的工厂三维设计系...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