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六年级学生必读书目(精选8篇)
六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第1篇
六年级学生必读书目有:(备准了正版的出版社)
《科学的发现》
郭正谊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
《高士其科普童话》
高士其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元素的故事》
(苏)依“尼查叶夫,滕砥平译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民间故事》
宣仁选编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儿童对话》
三联书店2003年6月版 《世界五千年》
段万翰、顾汉松、陈必祥编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版
《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来新夏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丛林传奇》
(英)吉卜林著,徐朴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刘易斯”卡洛尔著,陈伯吹译
上海科技教育版1996年
《骑鹅旅行记》(瑞典)塞“拉格洛夫著,王泉根译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著,钟雷主编
哈尔滨出版社2000年版 《捣蛋鬼的日记》
(意)万巴著,思闵译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著,马振聘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哈里”波特与魔法石》
(英)joko罗琳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版 《生命的密码》
谈家桢著
湖南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著李汉昭译
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父与子》
(德)埃”奥“卜劳恩,洪佩奇编
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大作家史努比》
(美)蒙特”舒尔兹
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再见了,可鲁》
(日)秋元良平等
南海出版社2003年版
读课外书的好处:
1、增强对某门学科总体上的了解,包括该学科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人类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2、提高学习该学科的兴趣,体会该学科的外在与内在美,热爱以至痴迷该学科。
3、通过知识的拓展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发现与发明的过程,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4、吸取别人学习研究的经验,学习别人的解题思路与技巧,为学习该学科创造更多的条件。总之读课外书的好处多多(大家可以补充自己的体会),尽管课堂学习时间很紧张,还是建议大家抽出一定的时间(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还是有的———鲁迅)选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相信会对你的学习有所裨益。
六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第2篇
六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1.青少版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
《水浒传》
2.《科学的发现》
3.《高士其科普童话》
4.《元素的故事》
5.《中国民间故事》
6.《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与儿童对话》
7.《世界五千年》
8.《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9.《丛林传奇》
10.《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11.《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12.《捣蛋鬼的日记》
13.《小王子》
14.《哈里·波特与魔法石》
15.《生命的密码》
16.《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7.《父与子》
18.《大作家史努比》
六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第3篇
1. 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发挥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2. 结合教材编排特点,继续推进素质教育
根据课标“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注重结合课文的思想性和典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先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阅有关的资料,同桌或小组合作试着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并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3. 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学优生为什么经常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学习最重要的莫过于学习方法。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重视学法指导,学习效率自然会大面积提高。首先,我要求学优生小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班队课中介绍给大家;其次,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专心听课,及时作业,认真复习,平时要学会思考,有规律地学习;最后临睡前好好回顾当天所学,到礼拜天再温习知识。老师只有经常督促,学生才能坚持,一旦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就将终身受益。
4 多渠道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语文学习必须重视积累和运用,只有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语文学习才能更上一层楼。本学期,我要求学生每周看一本书,努力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是摘抄佳词妙语、精彩语段,也可以是心得体会等。此外,还通过多听新闻,积累广告语,看报纸杂志,向村民学习俚语、俗语,开展百科知识竞赛等多渠道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5. 使用幽默的语言
课堂上,你想让你的语言“粘”住学生吗?想让你的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吗?想让他们紧紧跟着你走,聚精会神地听课,生怕漏过你说的每一句话吗?那么,请来点幽默吧,美国的保罗韦地博士曾根据收集到的9万封学生来信,概括出好教师的12种素质,其中有一条就是具有幽默感,因为这样才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至于单调。
复旦大学外语系教授陆谷孙教授提出,上一堂课至少要让学生大笑三次。他讲课妙语连珠,别具情趣。在复旦大学评选最杰出教授的活动中,陆教授以最高票数雄居榜首。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学幽默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笑之余引发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领悟,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学幽默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实现“亲其师,信其道”。
教学幽默可以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气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一个有幽默感的人,能时时发现事情有趣的一面,并欣赏生活中轻松的一面,从而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风度和幽默的生活态度,这样的人,容易令人想去亲近,这样的人,使接近他的人也分享到轻松愉快的气氛,这样的人,更能增添人生的光彩。
6. 创设写作的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毕竟是有限的,老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机会,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有更多的生活体验。老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积极、健康的活动或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激发他们写作的激情和欲望。教完《走向生活》一文后,我组织学生课后收集资料,在课堂中开展一次小记者采访活动。本次活动中,学生表现得积极主动,个个振振有词,个个采访都有收获,场面更是热闹。此后,一篇篇流露真情的习作跃然纸上。有了真实的生活就会有真实的内心感受,也就会有流露真情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实践,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实践出真知。
7. 积累是创造的源泉
大学生必读书目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第4篇
【关键词】师范生;大学生必读书目;阅读指导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轨道。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教育的行列,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艰巨任务[1]。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学生“必读书目”作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旨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2]。尽管“必读书目”的有效实施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必读书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其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笔者就“必读书目”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便为高等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二、调查过程及数据统计
(一)调查对象
本文将对来自不同高等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分成抽样的方式,按照入学年限长短,分大一、大二、大三、三个阶段。
(二)调方查过程与法
通过问卷调查及其访谈方式,从学生心目中对“必读书目”的认识、“必读书目”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必读书目”实施的效果这三个维度对“必读书目”在高师院校中的实施情况展开调查。调查报告总计300份,分别给大一、大二、大三分发100份,回收率为98%。
(三)数据统计
三、现状分析
由表1可见,学生对“必读书目”的课程性质认识存在偏差,多数学生认为“必读书目”是课外读物,只有极少数学生把“必读书目”看作一门实践课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课程计划了解不够。
由表2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设置“必读书目”是必要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非常必要,且认为非常必要的大三学生比例远远高于大一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大三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特别是优秀生)从读书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对大学生的阅读现象作了分析:学习压力大,寻找精神愉悦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学术专著与成绩好坏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经典名著学术专著语言晦涩难懂,针对性太强。喜爱休闲娱乐时尚阅读者多于喜爱大学生必读书目,对小说畅销书籍的购买远超于对经典名著学术名著的购买,甚至有些学生表示对教育部推荐大学生必读书目一无所知,对书籍的观念认识的转变也是导致对必读书目阅读状况下降的原因之一。现在的社会是“快餐社会”,一切都提倡快速效率。因而,“快餐阅读”席卷来袭。就业压力,社会生活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动摇着大学生潜心读书的“定力”。快速阅读,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被调查师范生认为“必读书目”内容合理,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必读书目”内容提出质疑,这反映出大学生“必读书目”内容依然存在不足,制度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必读书目”实施前的指导工作不到位;大学生对“必读书目”重视程度不够;“必读书目”制度的针对性不强;现行的“必读书目”考核方法不尽合理;“必读书目”对于高师学生实施效果不明显。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必读书目”的改革需要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宏观上需要建立明确可行的“必读书目”课程的评价体系,微观上需要更新必读书目目录;完善“必读书目”实施效果审查制度;重视对大学生读书指导教育;从“必读书目”的整个实施过程着手改革。
四、对策方案
(一)必读书目的选取应当遵循针对性、经典性、全面性、合理性原则
1.书目对象的针对性
书目对象是大学生,所选书目必须以大学生的所需为出发点,当代大学生渴望知识的欲望强烈,而不像中小学生只是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的启蒙,大学生更注重专业知识以及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首先就是注重专业,可以设定“专业书屋”专门收集专业书类,提高专业能力。其次当代大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难免出现过激思想,所以在必读书目的选定上需要着重注意所选书目思想上的正确性和乐观性,尽量直接帮助科学世界观和完美人格的塑造[3]。书目应针对其特点,做到程度适当、深浅适宜、量力而行。而且根据其书目对象的法杖特性欲层次不一还应该遵循正面教育原则,也就是书目内容应具有强烈的正面导向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对于那些格调不够高,正面吸引力不够强的作品均不宜入选。
2.书目内容的经典性
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能流传至今都是经历了两大考验,一是时间;二是读者。因此,经过文化积淀作用,历久而弥新的名著,由于蕴藏丰富淳厚的内涵,常读常新,它就有了经典性。
3.书目内容的全面性
书目的选定应着眼于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并存,科技与人文有机结合以确保其完整性,《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我国文坛四大名著,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概貌,这四部就是历史的、民族的、人文的经典,我们不能不选。宗教作为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应该让我们大学生去认识了解它,既然世界上有那么多地区那么多人信仰它,既然它能作为一种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存到至今,就说明其中一定有它的合理成分。当然,我们倡导辩证唯物主义的,但我们的学生全面的了解世界文化的渊源也是应该的。经典性的体现于把我层次面很多,在编制书目时我们应该慎重把握应该综合考虑。
nlc202309011706
4.书目的结构合理性
现代人才的培养注重的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即知识渊博、视野开阔、融会贯通、兼收并蓄的通才。书目的合理性也是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是学科内容选取上主次分明、搭配合理;其次是文献数量与各科配比上安排合理恰到好处。虽然之上说来简单,但是因人、因校、因地而存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的困难[4]。现代教育原则是,着眼整体,着眼未来,在学科内容选取上以人文科学为主、兼顾科技;以中国文化为主、兼顾世界;以传统经典为主,兼顾未来。
因此,“必读书目”在选取上,首先,专家教师能够从全局把握书目的内容,使其更具教育意义;其次,教育管理人员能够从实际操作方面,对“必读书目”实施进行指导,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对“必读书目”的重视程度;最后,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必读书目的确定,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喜好,对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觉性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还使必读书目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二)重视对大学生读书教育指导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读书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读陶渊明的《饮酒》诗,体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种置身闹市却人静如深潭的境界,感悟作者高深、清高背后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
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系统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真正的懂得,接受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培养起终身学习的能力。而读书是实现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大学生,读书除了知识的获取外,更重要的是思考。无论阅读必读书目还是其他书目,只有思考才能充分地获得价值。本着获取知识获得智慧的目的,不用单一的去阅读那些经典名著,学术专著,休闲娱乐书籍,只要你能够选择性的吸收精华,同样是不错的。阅读书籍,本就该广泛涉猎。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心态浮躁,既需要阅读好书籍来调节,同时也老师的精心指导,二者互相促进。高校应该注重这方面的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高校可以定期开展 “读书月”,讲座等活动,开展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的讲座,介绍书目的具体内容和教育意义,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书目[5],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调动同学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读好书。让大学生能在繁华热闹的社会中,学会修身养性。
(三)完善“必读书目”实施效果审查制度
1.成绩考核
(1)多数学校采用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采用平时考查和毕业前考查两种方式。平时考查由学生所在系组织实施,一般应安排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毕业前考查由学院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期中进行。(2)学生应在《必读书目》中认真选择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籍进行阅读。每读完一种书,要认真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3)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从《必读书目》中选读8种书籍,其中从文学、哲学、历史学和艺术类各部分中选读的书籍均不得少于2种。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音乐学和美术学专业的学生须在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目选读,完成读书任务,经考查合格,可取得2学分;(4)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能读完20种《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通过有关学院指定教师的检查,学校发给“文化名著阅读证明书”;(5)各学院应做好学生阅读必读书目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为学生撰写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等。教务处将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学生所在学院应督促其利用课余时间重读或另外选读。
2.组织管理
《必读书目》应是为常规教学任务之一,有学生所在系负责组织,指定专人负责,并进行具体指导和考核。考核成绩通过者,取得相关学分。教务处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统一进行网上成绩录入、成绩单打印和留存。同时编写专业“必读书目”阅读指南,其中包括,书名、目录、本书的精髓及概要、本书的价值及简要评析、拓展延伸阅读等内容。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 “必读书目”的实施现状,总结出“必读书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高师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课题项目】
本文为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课题“师范生‘必读书目’阅读指导与管理评价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远成,尹季.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实施与管理评价[J].教育探索2005,(11):19.
[2]张玉斌.50部必读的中国文学经典[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郭齐勇.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16.
[4]黎平辉.论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转变下高师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2):69.
[5]陈芬萍.《课程与教学论》学业评价体系建构的思考——基于真实性评价理论视野[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6):58.
【作者简介】
曹宇巍(1982— ),女,黑龙江鹤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刘赢(1991— ),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生。
六年级必读书目 第5篇
1、《朱自清散文集》
2、《林清玄散文集》
3、丰子恺作品选
4、赵丽宏作品选
5、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6、何其芳作品
7、契诃夫短篇小说
8、《鲁滨逊漂流记》
9、《汤姆·索亚历险记》
六年级必读书目 第6篇
1、《西游记》
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柳林风声》
4、《青铜葵花》
5、《花香小镇》
6、7、《女儿的故事》
8、《安妮的日记》
9、《我的爸爸叫焦尼》10
11、《海底两万里》
12、《雾都孤儿》
13、《第三军团》
14、《图说中华上下五千年》 《狼王梦》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15、《老人与海》
16、《三国演义》
17、《小王子》
18、《汤姆叔叔的小屋》
19、《七号梦工厂》20、《神秘岛》
21、《朝花夕拾》
22、《史记故事》23、24、《苏菲的世界》
25、《再见了,艾玛奶奶》
26、《大卫•科波菲尔》
27、《人类的故事》28、29、《鲁滨逊漂流记》30、《上下五千年》
《居里夫人传》
六年级必读书目推荐 第7篇
1、《三国演义》 罗贯中著
2、《城南旧事》 林海音著
3、《漂亮老师和坏小子》 杨红樱著
4、《鲁滨逊漂流记》 [英]丹尼尔笛福著
5、《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著
小学六年级下册必读的课外书目有:
1、《唐诗宋词三百首》
2、《今天我是升旗手》 黄蓓佳著
3、《少女的红发卡》 程 玮著
4、《老人与海》 [美]海明威著
5、《格列佛游记》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著
大学生心理健康适宜书目研究 第8篇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称:一项以中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 20.2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另据2000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的资料显示, 在中国,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占23.25%, 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了30%[1]。面对如此众多的亚健康人群, 我们看到的化解学生心理障碍的现实是:向学校和教师寻求解决的学生, 寥若晨星;高校心理咨询室, “门可罗雀”;心理指导选修课, 缺勤过半;辅导员老师, 力不从心;求之同学, 收效甚微;求之父母, 几多添愁;自我释放, 盲然无措。
阅读是大学生的一种自然行为。阅读是改变人的气质、弥补人的精神缺陷、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完善人格的重要方式。“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 是滋补光明的养料” (雨果) ;“凡是好书, 必定会在读者心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 (车尔尼雪夫斯基) “书犹药也, 善读者可以医愚” (高尔特) ;“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 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2], 不乏维护心理健康的图书资源。
阅读虽是大学生的一种自然行为, 但是作为阅读疗法的“读什么”并不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十分清楚的, 特别是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 更显得迷惑茫然。因此, 凭借图书馆所特有的优势, 将化解学生心理障碍与图书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变学生盲目、被动的自解行为, 为引导、主动的自觉行为。
二、选择读物的原则
选择适宜读物是阅读疗法的核心[3]。针对大学生是知识层次高且较整齐的群体, 读物的内容应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知识性;针对有一定心理障碍的读者, 读物的内容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针对大学生群体不同层次的读者, 选择读物应兼顾预防、治疗和发展的不同需要;针对培养目标和方向, 选择的读物内容应具有较好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为适应读者的不同人格特质和审美需求, 读物的类型和体载应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读物的分类
阅读疗法书目就是在实施阅读疗法的过程中, 针对读者的心理偏差和病症而开列的文献目录[4]。阅读疗法的书目, 依其分类标准不同, 可多种多样。但从方便读者的角度考虑, 在对阅读疗法图书进行分类的时候, 不宜采用以学科的系统性作为类目体系的普通图书分类标准, 宜采用主题分类方法, 即根据图书内容所针对的心理问题或社会问题将图书归入不同的类目, 以便于读者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迅速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阅读素材。
1. 学习:
《学习:改变你的人生》/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组编;《学习行为障碍的诊断与辅导》/金洪源;《北大名师告诉你:这样学习最有效》/刘国生;《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约翰D.布兰思福特;程可拉等译;《学者论学》/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编;《古今中外名人读书法》/李佐贤等编;《创造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吴进国;《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桑新民。
2. 爱与性:
《大学生恋爱心理面面观》/张晓;《大学生恋爱艺术》 (VCD) /彼得海洋主讲;爱情心理篇//《心理面面观:古今人物心理探析》/岳晓东;《爱情世界的语言》/梅根特莱西德;《约会》/ (美) 朱迪库里安斯基, 吴玉伦等译;《爱情学分》/王雅各等;《爱情心理测试》/曾建敏;《找到爱情找到家:100余种寻找人生伴侣的方法》/[美]简邪格尔, 小米译;《爱的艺术》/弗洛姆;《北大情书》/朱家雄;《世间最美的情书》/王开林选编;《错误的性观念》/徐斌等;《性心理分析与治疗》/[美]曾文星。
3. 人际关系:
《交际大师:卡耐基交际艺术精华》/韩娅等编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德]歌德;《罗兰小语》/罗兰;《傅雷家书》/傅雷;《当代美国短文赏读处世艺术》/毛荣贵, [美]Rosemary Adang编著;《沟通的魔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尚致胜著, 毛荣贵编著;《机智说话术》/肖兵, 晓军;《心理操纵术人际关系中的心理策略》/[美]尤文韦伯, 约翰摩根著;黄慧, 曾君剑译;《社交要读心理学交际应酬与为人处世中的心理策略》/牧之, 张震主编;《首先, 要学会说话》/[德]尼古劳斯B.恩克尔曼, 杨丽译;《心理与健康》 (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优化辅导》/贺淑曼主编。
4. 职业:
《大学生职业指导》/顾雪英;《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美]Robert D.Lock, 钟谷兰, 等译;《选对池塘钓大鱼》/[美]雷恩吉尔林;彭书淮编译;《经赢你的大学:中国第一部校园励志实录》/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心著;《绝不迷茫青年职业心理测评与生涯规划》/雷五明;《大学生生涯发展与规划手册》/林清文;《一纸式“人生规划”》/[英]伯恩霍夫达尔, 孟永彪译;《网上求职》/陈青林编著;《研究生择业实录》/邵松林, 夏科家。
5. 焦虑:
《伦语》、《周恩来传》/金冲及主编;《庄子》/庄子;《陶渊明集》/ (晋) 陶渊明;《王维诗集》/ (唐) 王维;《古文观止》/ (清) 吴楚材;《平凡的世界》/路遥;《焦虑症患者》/柯云路;《中国伟世藏画》/李涛, 张弘主编;《世界伟世藏画》/张艳玲, 张弘主编;《焦虑缠身:来自专家的十个简易解决方案》/[美]M安东尼, [美]R麦凯布;马焱娜, 许晓婧译;《焦虑情绪调节手册:改变生活的全新心理疗法》/[美]大卫伯恩斯;李迎潮, 李孟潮, 徐维东译;《平静的艺术》/[美]布莱恩卢克西沃德;刘宏升等译;《战胜焦虑》/[英]H.肯纳利;施承孙, 宫宇轩译。
6. 抑郁:
《笑林广记》/ (清) 游戏主人编撰;《西游记》/ (明) 吴承恩;《儒林外史》/ (清) 吴敬梓;《围城》/钱钟书;《威尼斯商人》/[英]莎士比亚;饶晓红译;《感受平凡:寻找内心平和的108篇美文》/王恩泽等编著;《消除抑郁自我解脱与有趣的东方故事》/[德]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 乌多波斯曼;张宁, 明太, 明谊译;《100种抵抗忧郁的心情处方》/塔克;郑璇译;《陷入忧郁你如何摆脱》/肖峰, 李玲, 钟剑莉等编著;《远离抑郁》/范晓清主编;《追逐阳光抑郁问题完全解决方案》/[美]米歇尔奥勒斯金, 陈会昌译;《别拿自己不当干部》 (电影/DVD) /冯巩, 杜民导演。
7. 自卑: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主与自助手册》/郑日晶主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录像) /韩刚导演;《自信心及其培养》/车丽萍;《提升自信完全手册》/马琴麦凯, 帕瑞克范宁著, 蒋文惠译;《如自卑是毒, 作自己就是解药》/张璞;《别让自卑毁了你:自卑是弱者的名片自信是成功的钥匙》/方州编著;《青年六大心理障碍孤独、自卑、依赖、焦虑、抑郁、嫉妒》张国钧, 张新芬;《超越自卑》/[奥]阿德勒, 黄国光译;《大众心理学》 (期刊) /华东师大教科院, 上海市心理学会;《黑脎》/老村。
8. 网络成瘾:
《走出网络迷途》/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著;《E海逃生:网络成瘾及其克服》/应力, 岳晓东;《互联网心理学》/Patricia Wallace.谢影, 苟建新译。
《网虫综合症》/Kingberly S.Young.毛英明, 毛巧明译;《青少年网络心理》/陈兴磊, 黄济民;《大众心理学》 (期刊) /华东师大教科院, 上海市心理学会。
9. 休闲趣味:
《趣味诗三百首》/盖国梁选编;《王朔谐趣小说选》/潘婧编;《幽默经典品读》/谢伦浩主编;《幽默改变人生:让烦恼离你而去;让幽默给你带来快乐》/黑马编著。
1 0. 气质类型:
胆汁质读者 (兴奋型, 代表人物普希金) 宜读果戈里的书, 如《果戈里经典小说》/[俄]果戈里著;赵匡正译。多血质读者 (活泼型, 代表人物赫尔岑) 宜读克雷洛夫的书, 如《克雷洛夫寓言诗集》/[俄]伊安克雷洛夫, 何世英译;《克雷洛夫寓言全集》/[俄罗斯]克雷洛夫著, 石国雄译。理智质读者 (中庸型, 代表人物孔子) 宜读普希金的书, 如《普希金妙语录》/纹绮编、《普希金抒情诗精选评析》/赵宁编著、《普希金小说选》/[俄]亚谢普希金, 刘文飞译;《致大海:普希金经典诗歌配乐朗诵专集》 (CD) [俄]/普希金著;童自荣, 曹雷朗诵。抑郁质读者 (抑制型, 代表人物果戈里) 宜读赫尔岑的书, 如《赫尔岑中短篇小说集》/[俄]赫尔岑著;程雨民译。黏液质读者 (安静型, 代表人物克雷洛夫) 宜读高尔基的书, 如《高尔基散文》/[苏]高尔基著;巴金, 孟昌等译;《高尔基中短篇小说选》/[俄]高尔基著, 张敬铭等译[3]。
1 1. 励志:
《伟人足迹走进毛泽东》 (VCD) /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摄制;《小平:十集电视专题片》 (VCD) /中央文献研究室;《长征精神永存》 (VCD) /北京: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三十集青春励志剧》 (DVD) /北京: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罗曼罗兰论理想励志》/金济伟编译;《青春放歌:大学生成才励志教育读本》/何冬梅, 马胜凯主编;《励志演讲阅读经典》/刘荣, 高洁编译;《当代励志散文经典》/吕晓飞主编;《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故事全集》/王少毅编著;《修身励志的160个哲理故事》/刘晓树编。
1 2. 预防、发展:
《诗经》、《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史让》、《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颜氏家训》、《菜根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围城》、《傅雷家书》、《天龙八部》、《平凡的世界》、《圣经》、《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自己拯救自己》[4]。
参考文献
[1]方延明.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程迫在眉睫[N].中国教育报, 2000-02-20.
[2]沈固朝.图书治疗——拓展中国图书馆服务和图书馆学研究新领域[J].图书情报工作, 1998, (4) :13.
[3]王波.阅读疗法书目[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4, (5) .
六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