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练习题范文
跆拳道练习题范文第1篇
一、跆拳道起源与发展
跆拳道古称跆跟、花郎道,是起源于古代朝鲜的民间武艺。早在公元688年,新罗王国统一了朝鲜,经济繁荣,百业兴旺,建立了一种“花郎制度”。到真兴王时,便创立了“花郎道”。花郎道是花郎制度的组织形式,即将年轻人组织到一起进行武艺锻炼。其宗旨是“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事友以信,临阵无退,杀身有择”。以此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体魄,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忠君事孝、英勇顽强、无所畏惧的战士。在一本描写新罗风俗习惯的书《帝王韵记》中,记载着跆拳道活动。
公元935年,勇敢善战的高句丽军队推翻了新罗王朝,建立了高句丽王朝。士兵们的战斗力来自平日的训练和对跆拳道的喜爱。他们平时常常用拳掌击打墙壁或木块,以磨炼手部的攻击能力。十分喜爱徒手搏斗的忠惠王曾专门邀请臂力过人、武功超众的士兵金振都(亦有称金扼郁的)到宫廷表演手搏技艺,使跆拳道声望大震,并日渐被广大民众所接受。1392年,高丽王朝被李朝取代,武功及跆拳道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在民间,这一活动却始终没有停止。1790年汇编成书的《武艺图谱通志》中收录了“手搏”、“跆跟”等武艺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动作图解和一些器械的使用方法,并将很多技击性很强的武术技艺融会到跆拳道的技法之中。
1910年日本侵占朝鲜后,建立起殖民政府,一度下令禁止所有的文化活动,跆拳道自然在劫难逃,在朝鲜境内销声匿迹。一些下甘寂寞或被生活逼迫的人远离国土,到中国或日本谋生,同时把跆拳道延续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将其与中国武术和日本武道交融与结合,孕育了新的技术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卫术再度兴起,从异国他乡回归故上的朝鲜人也将各国的武道技艺带回本国,逐渐与跆拳道融为一体,形成了现在的跆拳道体系。
1955年4月11日,由韩国各界著名人士组成的名称制定委员会,包括崔泓熙少将(韩国第三军管区司令员)、李享根陆军大将(国军联合参谋总长)、国会副议长、国会议员、著名企业家、著名武馆馆长等提出了各自的名称。通过无记名的投票,一致通过了崔泓熙将军提出的“跆拳”二字。由此,产生了跆拳道。从此,结束了唐手、空手及各种朝鲜古典武道等名称混杂的局面,朝鲜的武道开创了新世界,跆拳道开始了它的历史创造。当年无疑是崔泓熙将军有生以来最有意义的一年。崔将军幼年时,跟随朝鲜的著名书法家在学习书法的同时,掌握了朝鲜的古典武道。青年时期留学日本,不仅完成了学业,还学炼了空手道,获得了二段。1945年8月15日随着朝鲜的解放,崔将军在汉城与其他人组织和创建了韩国军队。同时他开始了新的武道研究,即今日的跆拳道。经过他的潜心研究和不断地实践,尤其是在韩国军队中的教授和普及,使他有机会反复实践,反复完善。在跆拳道命名之前,基本上完成了今日的跆拳道。
1959年3月,朝鲜民族的武道跆拳道第一次走出国门,向国外介绍了跆拳道。跆拳道创始人崔泓熙将军率领韩国军队中最优秀的19名成员,以国军跆拳道代表团访问了越南和台湾。
1959年9月3日成立了他多年希望的大韩跆拳道协会,并就任了会长。
1960年崔将军在美国导弹学校学习期间也热心传授跆拳道,并劝他的******JHOON RHEE在美国教授跆拳道。日后,JHOON RHEE被公认是在美国大陆传播跆拳道的第一人。 1961年身为韩国第六军军团长的崔将军不仅在韩国师团内,而且在管辖内的美军第七师团内掀起了跆拳道的热潮。这一年,朴正熙将军等少壮派发动了军事政变。
1962年崔将军被任命为第一任驻马来西亚的大使。在这期间,崔泓熙大使往来于东南亚各国传播了跆拳道。他所作的努力,为日后在这些国家成立跆拳道协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3年马来西亚首相邀请了韩国跆拳道代表团,并在马来西亚国庆节表演了跆拳道。 1964年末,崔将军任满大使职务归国。由于韩国国内的长期**,包括1960年4月19日的民主革命运动以及1961年5月16日的军事政变。加上一些唐手道、空手道及各种朝鲜武道的领头人各自组织了大韩跆手道协会、大韩手博道协会,跆拳道几乎名存实亡。崔泓熙将军力挽狂澜,与各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65年通过崔将军的不懈努力,大韩跆拳道协会恢复了名义。崔将军就任了大韩跆拳道协会的会长。随后升为二星将军的崔泓熙率领韩国政府的跆拳道代表团,访问了德国、意大利、土耳其、埃及、马来自亚和新加坡。他们的精彩表演为各国成立跆拳道协会打下了基础。
1966年3月22日,由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德国、美国、土耳其、意大利、埃及的九个协会在汉城正式成立了国际跆拳道联盟。这是韩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际性机构。崔泓熙将军被选为总裁,跆拳道正式进入了国际社会。
1967年越南政府授予了崔泓熙总裁国家一级勋章。同年香港成立了跆拳道协会。 1968年崔总裁率领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军人体育大会。在学术会议中他作了跆拳道的学术报告,之后代表团成员作了跆拳道的表演,得到了32个国家代表的热烈欢迎。同年在英国成立了跆拳道协会之后,他为了在更多的国家普及跆拳道访问了西班牙、荷兰、印度等国。回国后他获得了韩国政府的体育研究成果奖。
1969年,在香港举办了第一届亚洲跆拳道锦标赛。为了普及跆拳道这一年崔总裁访问了29个国家。
1970年,崔总裁访问了欧洲、美洲等20个国家,并传播了跆拳道。
1971年,在马来西亚举办了第二届亚洲跆拳道锦标赛。同年韩国政府派遣了两名跆拳道教练,到伊朗教授跆拳道。
1972年,崔总裁访问了玻利维亚、多米尼加、海地、危地马拉四个国家,并接受了各个国家总统的接见。同年他访问了欧洲、美洲、中东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传播了跆拳道。这一年,国际跆拳道联盟的总部移到了加拿大的多伦多市。
1973年5月28日韩国在汉城成立了世界跆拳道联盟,金云龙任总裁。 1973年11月崔总裁率领国际跆拳道联盟的七段所有者5名访问了欧洲、中近东、非洲等13国,其中5个国家新成立了跆拳道协会。
1974年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跆拳道锦标赛。同年崔总裁率领国际跆拳道联盟的高段所有者10名访问了多米尼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国,在这些国家表演和教授了跆拳道。
1975年崔总裁率领国际跆拳道联盟的代表团访问了澳大利亚,并在悉尼歌剧院举行了历史性的表演。因为悉尼歌剧院从未接受过武术表演。 1975年世界跆拳道联盟成为国际体育联合会的正式会员。 1976年在荷兰举办了第一届欧洲跆拳道锦标赛。
1977年崔总裁访问日本与极真空手道的创始人进行了交流,并介绍了跆拳道。 1978年在美国举办了第二届国际跆拳道锦标赛。由27个国家代表团参加。 1979年成立了统一欧洲跆拳道联盟。
1980年崔总裁率领15名国际跆拳道联盟代表团成功地访问了朝鲜。同年在英国举办了18个国家参加的第一届统一欧洲跆拳道锦标赛。 1980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世界跆拳道联盟。
1981年成立了南太平洋跆拳道联盟和澳大利亚跆拳道协会。同年在澳大利亚举办了第一届南太平洋地区跆拳道锦标赛。6月,崔总裁率代表团在日本成功地展示了跆拳道的威力。8月,在阿根廷举办了第三届国际跆拳道锦标赛。
1982年成立了北美洲跆拳道联盟。9月,日本的著名企业家、樱花集团总裁全镇植先生积极支持在日本普及跆拳道,开始了跆拳道的集团化普及。12月,在意大利举办了第二届统一欧洲跆拳道锦标赛。
1983年日本正式成立了有历史意义的协会。日本国际跆拳道协会成为第七十六个国际跆拳道联盟的会员。同年成立了中美洲跆拳道联盟。
1984年4月在苏格兰举办了第四届国际跆拳道锦标赛。10月在匈牙利举办了第三届统一欧洲跆拳道锦标赛。这一届不仅参加的国家多,而且具有历史意义的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参加了比赛。
1985年崔泓熙总裁出版了用一生心血研究的著作《跆拳道百科大辞典》。同年国际跆拳道联盟的总部移到了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为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各国普及跆拳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6年崔总裁率领30名国际跆拳道联盟代表团成功地访问了中国。访问期间,24名朝鲜选手在几个城市进行了精彩的表演,获得了巨大反响。这是跆拳道第一次在中国大陆进行的表演,也是国际跆拳道联盟为中国人学习跆拳道表达的热切希望。
1987年韩国政府阻挠和破坏国际跆拳道联盟的活动达到了疯狂程度。崔总裁和各国协会成员顶着压力和困难,成功地在希腊举办了第五届国际跆拳道锦标赛。 1988年跆拳道在汉城奥运会亮相。
至今,跆拳道已成为世界上最普及的武道。国际跆拳道联盟作为不依赖任何政府的独立的民间组织,在崔泓熙总裁和世界各国的广大跆拳道爱好者的不断地努力下,它已发展成具有140多个会员国的国际组织。尽管韩国军事独裁政府为了抵抗国际跆拳道联盟的发展,1973年成立了世界跆拳道联盟,并用外交手段不断施压和破坏国际跆拳道联盟的发展。自从1980年崔总裁率领国际跆拳道联盟代表团访问朝鲜之后,韩国政府硬说国际跆拳道联盟是朝鲜的体育机构,并以******的借口诬蔑和打击国际跆拳道联盟。但是,这种压力不但没有击垮国际跆拳道联盟,反而为国际跆拳道联盟提供了一个舞台,充分展示了什么是忍耐,什么是百折不屈的精神。
二、跆拳道的礼仪
敬礼的标准动作:面向对方直体站立,腰部前倾15”,头部下倾45”,两手握拳贴于双腿两侧,两脚跟并拢。 练习时的礼节
(l)练习者进入场地时,首先向国旗.会旗敬礼,然后向教练敬礼。
(2)练习前双方应相互敬礼,练习后再次相互敬礼。
比赛开始前的礼节
(l)比赛结束时,运动员在各自的位置相对站见
(2)运动员依照主裁判“立正”、“敬礼”令,立正向对手行标准礼。
比赛结束后的礼节
(l)比赛结束时,运动员在各自的位置相对站见
(2)运动员依主裁判“立正”、“敬礼”的口令,立正向对手行标准礼。
其他礼节
(1)在训练场馆内始终在肃静的气氛中行动;
(2)运动中道服松开时,应停止运动,背向国旗、会旗和教练及同伴整理道服,整理好后继续练习;
跆拳道练习题范文第2篇
2010第二届大学生跆拳道社团交流大会
安全预案
为了确保本次大会的顺利进行,保障实战比赛期间安全,制定此次活动的安全预案:
一、指导思想
安全第一,比赛第二。制定实战比赛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并保证师生充分了解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安全措施,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做到及时报警,自助自救,确保实战的顺利进行。
二、赛前安全措施
1、赛前资源部部署比赛的安全防范措施,并进行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
2、赛前对全体参赛选手及观众进行安全教育,认真学习本预案,每个人都要明确职责,熟悉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1)赛前召开一次领队会,让每参赛队明白安全反方面的要求,加强学习,提高安全防御能力。比赛前,裁判员要认真细致地检查场地、器材,发现问题,及时和会务组联系,更换器材,确保场地、器材使用安全。出现突发事件时,裁判员要服从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协助做好疏散和救护工作。
(2)联系校医,组成临场医务组,保障意外事故发生时救援的及时、顺利进行。
3、每位竞技参赛选手必须由大会组委会统一购买保险。参赛队的领队就实战赛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提出纪律要求和注意事项,严禁选手私自行动,造成不便。
4、选手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自愿报名参加比赛,任何人不得强制选手参加比赛;对有心脏病、癫痫等不宜参赛的选手,不许其参加比赛;带队人员必须赛前汇报相关情况,身体条件不允许的选手可在赛前找领队说明情况。所有参赛队员需在比赛前进行全方位的身体检查,确保可以参赛。
5、所有学生自备防寒装备等。
6、设置安全责任岗,在比赛进行期间加强对场地内各重要部门的安全巡查工作,责任到人。
7、联系校保卫处协同完成安保工作。
8、所有参赛队必须签署2010第二届大学生跆拳道社团交流大会公平竞赛及安全承诺书。
三、比赛期间的安全措施
1、参赛人员、裁判员、所有工作人员责任到位、责任到人,各
附件3
司其责,杜绝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大会正常进行。
2、参赛人员需在领队的带领下进行各项事宜,服从工作人员安排,各观众必须文明观看比赛,不允许私自在比赛场地逗留。
3、参赛人员在点名后方能进入比赛场地,认真进行准备活动,以防止比赛伤害;比赛完毕立即退场,不得在场内逗留围观。
4、裁判员负责本裁判区域内运动员的安全,确保比赛的正常进行。赛前指导运动员做好准备活动,向参赛人员讲清比赛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以减少比赛中带来的伤害;及时清理闲散围观人员(对拒不离开或与裁判员发生顶撞者上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处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方能进行比赛。运动员在比赛时如果对比赛成绩有疑义的,必须示意后提出,不得冒然私自找裁判裁决,更不允许寻衅滋事。
5、安全组应加强在运动场内的巡视。严防闲杂人员未经允许私自进入场内滋事;
6、所有工作人员在比赛期间始终要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
7、参赛人员视自身身体情况可终止自己的比赛,任何人不得阻拦;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参赛者身体情况,发现参赛者身体出现异常,可强制其停止比赛。
四、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比赛期间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必须立即作出反映,及时了解和分析事件的起因和发展态势,采取措施控制事件的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将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1、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与会师生应按照预案要求坚守岗位,各司其职,听从大会统一指挥,开展救护工作,将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严禁私自行动。
2、一旦运动员出现挫伤、扭伤、肌肉拉伤等一般性损伤或剧烈呕吐、眩晕、骨折、休克等较重症状时,要采取以下措施:
(1)各组裁判长、检录员要立即向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2)领导小组组长立即派医护人员到现场救护。
(3)用电话与医院联系,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并安排工作人员护送伤者到医院救治。
3、任何事件发生后,与会领导应积极处理营救,严禁擅离职守,先行撤离。
4、比赛中,如果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紧急情况,由带队人及时组织好各参赛人员,听从大会组委会的统一指挥,按指定的路线有序撤离。
5、出现任何突发事件都要在第一时间与安全组联系。
附件3
五、人员分工
学院成立本次活动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1.领导机构:
交流大会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A 副组长:B
成员: BCD
现场安全巡查:E
安全督察:F
2.具体分工:
(1)A负责整个大会的安全监控,B负责安全工作总协调,E负责远动会场地安全,F负责赛场地安全,C负责后勤保障安全,D负责医疗救护安全。
(2)比赛场内由各场地裁判员负责安全监控,比赛场地的竞技安全E负责巡视监控,各场地配志愿者2人。
(3)医务室应提前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医务人员在运动会期间必须始终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或其他安全问题。比赛场地内出现摔伤等突发事件,首先由现场医务人员进行处置。处置有困难的,由值班车辆就近急送医院进行救治。
(4)保持通信畅通,如有意外事故发生,要及时上报,并积极处理。
3、比赛时若出现突发事件,各班领队要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置。处置有困难的,联系医务组;危急的,现场处置有困难的,属于医疗急救方面的突发事件,要立即拨打120电话;属于火灾方面的突发事件,要立即拨打119电话;属于其它方面的突发事件,要立即拨打110电话。
4、比赛中,如果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紧急情况,由各领队及时组织好参赛者,听从大会组委会的统一指挥,按指定的路线有序撤离。对没有及时疏散的学生要向抢救人员指出具体方位,以便及时营救。
5、突发事件后,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做好相应各项工作。
2010第二届大学生跆拳道社团交流大会
跆拳道练习题范文第3篇
跆拳道是我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由白带到黑带共分十级。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自身修养、学习礼仪。
我学跆拳道已有两个多月了,每星期都去练习。
记得第一天到道馆,教练让我穿上道服和白色腰带,教了我几个基础动作,有出拳、抬腿等,我认真地跟着教练学。下课后,教练表扬我做得不错。
后来几天,教练教得越来越难了,什么“横踢”“后踢”等,虽然有点难,也很苦很累,但是我一直坚持着。
跆拳道考级的日子来到了,我早早地来到了道馆。我第六个走上场,,一步步地做起了“太极一章”,接着又做了横踢、后踢等动作。
做完后,我静静地等待着结果。只见几个考官在小声地商量着什么。最终考官宣布我由白带直接越过黄白带晋级为黄带,我高兴得叫了起来。我相信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过了几天,我拿到了一条长长的很漂亮的黄腰带,我激动得亲了亲它。但我没有忘记白腰带,我让妈妈把它洗干净后叠起来收了起来,留做纪念。
再见了,曾经陪伴我的白腰带! 以后我要继续努力,争取拿到黑带。
锁金二小
二四班
跆拳道练习题范文第4篇
体验式跆拳道教学指的是教练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根据小队员的性格特点和身体情况,创造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境和机会,使教学内容得以还原或再现,从而使小队员能够在亲身经历中更好地学习跆拳道和理解跆拳道精神。体验式跆拳道主要强调小队员们的参与,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和旁观者,强调小队员们对跆拳道的实际领悟和体会。
体验式跆拳道教学的特点:
(一)体验性
体验式跆拳道就是让小队员们能够身处一个真实的跆拳道环境中学到应有的跆拳道知识。这种体验不只包括在体验中获得的愉悦性,还包括压力和耐受力,这种压力使得小队员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跆拳道。
(二)方式多样性
体验式跆拳道教学可以通过小队员的感官、情感、思想、实践行动等方面对跆拳道加以适当转换,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激发学员学习的目的。
(三)参与性
跆拳道练习题范文第5篇
施姓来源有三:
一 、 以国为氏。夏代诸侯国有「施氏」之国,在今湖北省恩施县,其後有「施」氏。
二 、 出自“子姓”,为「殷民七族」之一。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樊氏等。施氏为制旗帜的工匠。
三 、 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字施父,其支孙以王父 ( 祖父 ) 之字为氏。
家族名人
施之常 春秋时鲁国人,为孔门弟子。
西施 春秋越国美女。生卒年不详。越国苎萝(今浙江诸暨县南)人。本为浣纱女,适越王句践为吴所败,欲献美女以乱其政,乃令范蠡献西施,吴王大悦,果迷惑忘政,後为越所灭。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句践阴谋外传》。亦称为西子、先施。
施耐庵(1296~1371)
名 子安(一说名耳),又名 肇瑞,字 彦端,号 耐庵。
籍贯:江苏兴化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施琅 字尊侯,号琢公,清晋江人,生卒年不详。初为明代郑芝龙部将,降清後,平台湾,灭郑氏,封靖海侯,卒谥襄壮。
朱然(公元182-249年),字义封,丹扬故鄣人。本名施然。乃孙权手下猛将,史书中记载的朱然,终其一生,战功赫赫,官职越来越高。
地望分布
浙江湖州
施姓起源参考之二
施姓是台湾的第三十九大姓,但是在大陆未列入前一百大姓。
远祖始于夏代。夏代有一个诸侯国名施国,位于今天湖北恩施一带,国亡后,施国公族后代,世代以施为姓。发展与演变。
有一支施姓起源于子姓,是商朝后裔。左传上说,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受封为卫侯,负责管理商朝遗民,其中就有“施”姓,据说是制造旗帜的工匠。
另一支施姓来源于春秋时,鲁惠公的儿子子尾,字施父,后代即以先辈的字中的“施”为姓。这一支施姓是鲁国王族后裔,起源于鲁国王族之姓姬姓。施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南迁移,其中一支迁到浙江一带,并且在吴兴发展成为望族。因此,施姓郡望吴兴。
施世伦 施琅之子清朝一大清官 施公案就是在说他的
施姓来源
施姓来源有三:
一 、 以国为氏。夏代诸侯国有「施氏」之国,在今湖北省恩施县,其後有「施」氏。
二 、 出自“子姓”,为「殷民七族」之一。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樊氏等。施氏为制旗帜的工匠。
三 、 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字施父,其支孙以王父 ( 祖父 ) 之字为氏。
家族名人
施之常 春秋时鲁国人,为孔门弟子。
西施 春秋越国美女。生卒年不详。越国苎萝(今浙江诸暨县南)人。本为浣纱女,适越王句践为吴所败,欲献美女以乱其政,乃令范蠡献西施,吴王大悦,果迷惑忘政,後为越所灭。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句践阴谋外传》。亦称为西子、先施。
施耐庵(1296~1371)
名 子安(一说名耳),又名 肇瑞,字 彦端,号 耐庵。
籍贯:江苏兴化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施琅 字尊侯,号琢公,清晋江人,生卒年不详。初为明代郑芝龙部将,降清後,平台湾,灭郑氏,封靖海侯,卒谥襄壮。
朱然(公元182-249年),字义封,丹扬故鄣人。本名施然。乃孙权手下猛将,史书中记载的朱然,终其一生,战功赫赫,官职越来越高。
地望分布
浙江湖州
施姓起源参考之二
施姓是台湾的第三十九大姓,但是在大陆未列入前一百大姓。
远祖始于夏代。夏代有一个诸侯国名施国,位于今天湖北恩施一带,国亡后,施国公族后代,世代以施为姓。发展与演变。
有一支施姓起源于子姓,是商朝后裔。左传上说,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受封为卫侯,负责管理商朝遗民,其中就有“施”姓,据说是制造旗帜的工匠。
另一支施姓来源于春秋时,鲁惠公的儿子子尾,字施父,后代即以先辈的字中的“施”为姓。这一支施姓是鲁国王族后裔,起源于鲁国王族之姓姬姓。施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南迁移,其中一支迁到浙江一带,并且在吴兴发展成为望族。因此,施姓郡望吴兴。
施世伦 施琅之子清朝一大清官 施公案就是在说他的
施姓来源
施姓来源有三:
一 、 以国为氏。夏代诸侯国有「施氏」之国,在今湖北省恩施县,其後有「施」氏。
二 、 出自“子姓”,为「殷民七族」之一。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了「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樊氏等。施氏为制旗帜的工匠。
三 、 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字施父,其支孙以王父 ( 祖父 ) 之字为氏。
家族名人
施之常 春秋时鲁国人,为孔门弟子。
西施 春秋越国美女。生卒年不详。越国苎萝(今浙江诸暨县南)人。本为浣纱女,适越王句践为吴所败,欲献美女以乱其政,乃令范蠡献西施,吴王大悦,果迷惑忘政,後为越所灭。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句践阴谋外传》。亦称为西子、先施。
施耐庵(1296~1371)
名 子安(一说名耳),又名 肇瑞,字 彦端,号 耐庵。
籍贯:江苏兴化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施琅 字尊侯,号琢公,清晋江人,生卒年不详。初为明代郑芝龙部将,降清後,平台湾,灭郑氏,封靖海侯,卒谥襄壮。
朱然(公元182-249年),字义封,丹扬故鄣人。本名施然。乃孙权手下猛将,史书中记载的朱然,终其一生,战功赫赫,官职越来越高。
地望分布
浙江湖州
施姓起源参考之二
施姓是台湾的第三十九大姓,但是在大陆未列入前一百大姓。
远祖始于夏代。夏代有一个诸侯国名施国,位于今天湖北恩施一带,国亡后,施国公族后代,世代以施为姓。发展与演变。
有一支施姓起源于子姓,是商朝后裔。左传上说,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受封为卫侯,负责管理商朝遗民,其中就有“施”姓,据说是制造旗帜的工匠。
另一支施姓来源于春秋时,鲁惠公的儿子子尾,字施父,后代即以先辈的字中的“施”为姓。这一支施姓是鲁国王族后裔,起源于鲁国王族之姓姬姓。施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南迁移,其中一支迁到浙江一带,并且在吴兴发展成为望族。因此,施姓郡望吴兴。
跆拳道练习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跆拳道 礼节 素质教育
跆拳道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颖的经济体育运动,是一项内外双修的体项目 跆拳道运动要求练习者不仅要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跆拳道的礼仪和道德修养,这就是跆拳道运动的内在精髓跆拳道的礼仪有内外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是以行礼的方式来表现出来的,另外一种是内在的表现形式,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出人的自身修养 随着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飞速发展,跆拳道运动与会时代的发展也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跆拳道礼仪与我国传统武术道德相似,练习者可以不断地从中吸取营养和智慧形成一种道德思想观念跆拳道礼仪不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还具备了内外兼修的作用将跆拳道运动的礼仪教育与我国的传统到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新一代的大学生,在礼仪方面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跆拳道的起源与“礼节”的内涵
在漫长的历史长期演变过程中,跆拳道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广受欢迎的现代运动项目,且具有竞技性和极高的大众普及性两大特点。跆拳道之所以能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接受和欢迎,是因为其“道义”提倡“尊师重道、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尊重对手、恪守信义”,注重内心的修养和身体锻炼相统一;其最终目标是让练习者拥有“礼貌待人、忍耐克己、谦虚宽容”的高尚品质。
跆拳道的礼仪是练习者在练习中培养和锻炼内心精神,提倡“以礼始,以礼终”的锻炼原则。其具体表示为尊重师长、友好对人、礼貌待人、谦虚做人和感谢,是一种内心思想的外在表达方式。跆拳道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能够促使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素质人才。
2、跆拳道礼仪常规
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它贯穿了“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根本宗旨。跆拳道运动极其重视礼仪,它是以敬礼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它要求练习者在学习与训练中一定要遵守礼仪,要学会敬礼。跆拳道中的敬礼,是表示尊重、礼貌、友好、谦虚和感谢,是一种内心思想的外在的表达方式。跆拳道运动像台风一样猛烈的吹向我国的同时,跆拳道礼仪也随之深深吹进了我国众多跆拳道练习者的心中,犹如武德一样促进着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
3、跆拳道“礼节”对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作用
首先,跆拳道的特点之一就是练习动作和竞技比赛时都伴有大声的喊叫,发出“啊”“呀”“啊且”的声音,这种声音能够帮助练习者振奋精神,在实战比赛中给对手以心理上的威慑力,同时增强自信心,提高自身的兴奋点,争取最大可能获得胜利。因此,大学生经常参加跆拳道練习能够提高自信心。其次,跆拳道有着极高攻击性,在实战比赛中遇到失利和困难时,以一种坚忍永不放弃的心态来迎战对手。可见经常练习跆拳道能够提高观察能力和忍耐力,这些因素都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有着深远的教育价值。
4、跆拳道“礼节”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启示
现代跆拳道运动是时代文化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高校作为代表一个国家最先进科学文化水平的教育机构,开展的体育运动要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要随着人们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并行协调发展,以上两点缺一不可。现阶段跆拳道在高校中的开展是时代的需要,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
跆拳道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它以独特浓郁的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追求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跆拳道已成为高校一种流行的体育运动,有着强烈的渗透能力,受到广大学生们的欢迎和追崇。
高校跆拳道运动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在社会教育环境和学校本身发展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
高校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且影响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跆拳道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教育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通过不懈的努力,改变自身陋习,形成终身体育教育。
5、跆拳道对大学学生道德素质的促进作用
人们常把大学比作是个小社会,而一个小社会包括个人、集体等等。因此它们之间必定存在着关系。大学生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必须具有一定的道德修养。而跆拳道继承和发扬了讲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十分重视礼仪的教育,这种礼仪的教育可使学生能把学习跆拳道的目的并非逞强斗狠,而是懂得做人的道理。跆拳道不仅要求练习者学习跆拳道的技术,而注重对跆拳道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和遵从,每一次练习都要求“以礼始,以礼终”,还有人的礼仪、忍耐、谦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古语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敬我一丈,我将你顶在头上“说的就是一种待人处世的态度与跆拳道倡导的“以礼始,以礼终”的要求不谋而合的,跆拳道的理论认为:一个跆拳道练习者,他的言行举止体现着他本人的人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品性,而跆拳道教育的实质是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
跆拳道的精髓,并非竞技技术的强大,而是礼仪、修养的高尚境界,这与我国传统武术倡导的“尚礼崇德”相近。跆拳道要求练习者必须严格遵守礼仪规范,包括正确的礼仪行为、谦虚得体的言语、忍让友好的态度、虚心好学的作风等等。在训练比赛中“以礼始,以礼终”,练习跆拳道会在潜移默化中帮助练习者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许多练习者都表示,练习跆拳道以后,自己的待人接物、人际交往方式都有了很大改善。讲礼貌 重礼仪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现代人的一项重要标志,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无论是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一个人展示给他人的首先是其文明礼貌方面的素养是否讲究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事,而且直接影响周围的人乃至社会风气民族尊严 这些同时也是拳道练习者在学习跆拳道礼仪时注重的内在的道德修养,它随时随刻都督促着我们,使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做到知礼守礼。
若作为跆拳道练习者要求全面认识跆拳道内外兼修的宗旨,它既是技术,也将处事态度人生价值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发展跆拳道礼仪教育,在促进国民健身的同时,更应注意技术学习和礼仪规范的并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跆拳道的礼仪教育与公民社会的建设紧密相关,把礼仪的修养赋予在社会道德规范之中,使礼仪教育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的特征和新的生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国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发挥应有作用 而对于新一代大学生融入社会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邱斌.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内容构建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5).
[2]郭鹏举.浅谈跆拳道运动在高校的发展[J].新西部(下半月),2009(2).
[3]郭思危,周球.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可行性的探究[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跆拳道练习题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