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效果研究论文范文
企业培训效果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为强化实践教学,保障职业院校学徒在合作企业中的教育效果,需对合作企业的评价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分清监控的主次。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学徒制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学徒制合作企业中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即企业情况和培训体系做响应面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整体情况的四个因素中,重要性大小依次为人才需求>职员比例>企业规模>经营情况,而在合作企业培训体系的分析中,教材种类、培训流程的流畅性、培训的频次和带教水平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说明四个因素都具有很高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响应面分析;评价指标
目前,国内学者对学徒制的研究大体放在学徒制的质量评价[1]、质量体系构建和评价等方面[2-3]。国外则侧重研究学徒制的激励机制[4],探讨学徒学习和工作的权衡以及学徒制的制度要求[5-6]。可见,国内外学者对于学徒制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质量体系评价和制度构建研究当中,对于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较为缺乏,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都不清楚哪些指标对于学徒的学习成果影响最深,对于指标调整也就很模糊。
响应面法是利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解决多变量问题的统计方法[7],通常用于多因素的影响次序分析,构建因素间的回归方程并探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能够很好地解决学徒制合作企业评价指标重要性影响模糊的问题。为了准确了解合作企业评价指标对于学徒的影响次序,引用響应面法对学徒制合作企业中的指标体系进行响应面分析。响应面分析有效克服了评价指标重点平均化的问题,采用多元回归方程描述评价指标中的各因素水平,研究学徒制合作企业的评价指标因素影响次序以及指标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厘清高职院校监督合作企业的指标重点以及学徒制合作企业具体指标调整提供了参考。
一、高职院校学徒制合作单位的评价指标
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展开需要有一定的评价指标作为指导和衡量,其中合作单位的评价指标更是重中之重,合作单位的评价指标拟定合理与否对学徒制培养关系较大,其中有许多因素,如薪资水平、管理模式、各方评价等均对学徒制合作企业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影响。但考虑到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等因素,本文最终确定企业整体情况、培训体系对于学徒制合作企业考核评价的关键控制点,研究这两大方面的影响方式具有较大意义。因此,本文将对这两大方面做因素间的比较分析。企业整体情况、培训体系的具体因素指标见下页表1、表2。
二、高职院校学徒制合作单位评价指标的评分项目和标准
高职院校学徒制合作单位的评价指标的评分由学徒制领导成员进行评价,对企业整体情况的满意度、培训体系的满意度进行加权计算总分。每项指标满分为10分,总分计算公式为:总评分=∑XiYi(i=1,2,3......n;X为评定指标,Y为权重)。
(一)学徒制合作企业整体情况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为定量描述合作企业整体情况的指标体系,将企业的整体情况进行数量化的描述。即企业经营情况以企业营业总额的年增长率来衡量;人才需求情况的指标中人才需求不大的企业定性为1级,企业人才需求较大的为3级,企业人才需求很大的为5级,最高5级,级数越高,表明企业的人才需求越高;员工组成结构由20~40岁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员比例来衡量;企业规模由注册资本衡量,注册资本100万以下为1级,每增加100万增加1级,最高10级(表示注册资本1 000万元以上)。
企业整体情况满意度的评分选取经营情况加权系数0.2、人才需求加权系数0.3、员工组成结构满意度0.3、企业规模加权系数0.2四个评价指标进行企业整体情况满意度的评分,详见表3。
(二)学徒制合作企业培训标准体系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将合作企业培训体系这一指标的四个因素——培训所用教材、培训流程流畅性、培训频次、培训带教水平进行数量化描述。培训所用教材采用教材的种类进行衡量,种类越多表明在教材上的投入越大。培训流程的流畅性指标中,企业不具有培训流程定性为流畅性1级,企业具有一定的带教流程为流畅性2级,企业具有良好的带教流程为流畅性3级,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制定了完善的带教流程为流畅性4级以上,最高5级。培训频次指标以季度各类培训的次数来衡量,最高10次,次数越高表示企业培训越完善。培训带教水平指标以带教师傅业务水平来衡量,带教师傅具有一定的带教能力为1级;带教师傅具有一定业务水平,具有耐心和适当的带教方法的为2级;带教师傅具有较高业务水平、较好的耐心和适当的带教方法的为3级;带教师傅业务水平较高、技术熟练、耐心强和带教方法适当的为4级以上,最高5级。
企业整体情况满意度的评分选取培训所用教材加权系数0.2,培训流程流畅性加权系数0.3,培训频次加权系数0.2,培训带教水平加权系数0.3四个评价指标进行企业整体情况满意度评分,详见表4。
三、高职院校学徒制合作单位评价指标的响应面优化
(一)学徒制合作企业整体情况指标体系的响应面优化
学徒制合作企业整体状况的四个影响因素为经营情况(A),以营业增长额为因素水平;人才需求(B),以企业需求级别为因素水平;员工组成结构(C),以职员比例为因素水平;企业规模(D),以企业规模级别为因素水平。做响应面的优化设计,响应面因素水平见表5,优化方案和结果见表6。
对上述优化处理所得数据进行逐步回归拟合,得到满意度评分R对企业整体状况的四个因素经营情况(A)、人才需求(B)、员工组成结构(C)和企业规模(D)的回归拟合方程为:R=7.21+0.083×A+0.73×B+0.60×C+0.32×D,对所得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可得表7。
由表7的方差分析可知,此方程模型的F值为13.49,P值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在因素水平的优化范围内,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满意度评分和企业的经营情况、人才需求、职员比例和企业规模四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在该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中,可以看到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企业中20~40岁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极显著的水平,说明人才需求和职员比例对满意度影响最高。四个因素中对于满意度影响大小的顺序是:人才需求>职员比例>企业规模>经营情况。因此,学徒制合作企业企业情况指标体系中人才需求和职员比例的重要性比重最高,经营情况最低。同时,采用Design-expert对该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将企业整体状况达到以下条件:经营增长40%以上、企业人才需求级别在4级以上、20~40岁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69.9%、企业注册资本900万以上时具有最高的满意度。
(二)学徒制合作企业培训指标体系的响应面优化
学徒制合作企业培训体系的四个影响因素为培训所用教材(E),以教材种类为因素水平;培训流程流畅性(F),以流畅级别为因素水平;培训频次(G),以培训次数为因素水平;培训带教水平(H),以熟练级别为因素水平。做响应面的优化设计,响应面因素水平见下页表8,优化方案和结果见下页表9。
对上述优化处理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得到满意度评分R对培训体系的四个因素,培训所用教材(E)、培训流程流畅性(F)、培训频次(G)、培训带教水平(H)的回归方模型为:满意度评分(R) =4.03448+0.13333×教材种类(E)+0.40833×流程流畅性(F)+0.19583×培訓频次(G)+0.46250×带教水平(H)。对所得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可得表10。
由表10的方差分析可以看出,模型的F值为54.21,P值<0.0001,说明模型达到了极显著状态,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能够较好描述企业培训体系的四个因素教材种类、培训流程的流畅性、培训的频次和带教的水平和满意度评分之间的关系。在方差分析中,教材种类、培训流程的流畅性、培训的频次和带教的水平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说明四个因素都具有很高的重要性,需要企业在实际培训体系中尽量提供种类丰富的教材,将培训流程进行体系化、流畅化,每个季度需要规划一定次数的培训,同时带教师傅需要有较高的熟练度和带教方法。
四、结论
第一,结合国内外学徒制研究资料,对我国高职院校学徒制合作企业的评价指标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企业整体情况和培训体系做评价指标和标准的量化,为学徒制合作企业的指标提供可量化的评价,使其具有较高的可推广性。
第二,利用了响应面法对学徒制合作企业的整体情况做经营情况、人才需求、职员比例和企业规模四个因素的响应面分析,可有效计算出每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知道合作企业的指标完善方向,同时得到关于企业整体情况对于满意度的数学模型,该回归方程为R=7.21+0.083×A+0.73×B+0.60×C+0.32×D。通过该方程的方差分析,可以得到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企业中20~40岁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极显著的水平,说明人才需求和职员比例对满意度影响最高,即四个因素中对于满意度影响大小的顺序是:人才需求>职员比例>企业规模>经营情况,因此学徒制合作企业企业情况指标体系中人才需求和职员比例的重要性比重最高,经营情况最低。这为合作企业在企业情况指标改善的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高职院校考核合作企业的企业情况指标提供了主次权重的参考。
第三,利用了响应面法对学徒制合作企业培训指标做培训所用教材、培训流程流畅性、培训频次、培训带教水平四个因素的响应面分析,从因素分析中对于培训指标四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一目了然。了解了企业在培训指标中应该重点把控的因素,并将其控制在最佳响应范围内,同时得到满意度评分R对培训体系四个因素的回归方模型为:R=4.03448+0.13333×教材种类(E)+0.40833×流程流畅性(F)+0.19583×培训频次(G)+0.46250×带教水平(H)。通过对该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可以得到教材种类、培训流程的流畅性、培训的频次和带教的水平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说明四个因素都具有很高的重要性,需要在企业的实际培训体系中尽量提供种类丰富的教材,将培训的流程进行体系化、流畅化,每个季度需要规划一定次数的培训,同时带教的师傅需要有较高的熟练度和带教方法。而高职院校在挑选学徒制合作企业时也应该按照响应面分析的因素影响结果,重点监控合作企业培训体系的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逄小斐,谭穗枫.现代学徒制多元学生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92-96.
[2]姜锐,鲁晓琦.基于“学徒制培养模式”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4-56.
[3]王永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科技展望,2015(36):266-268.
[4]Harhoff D,Kane T J.Is the German Apprenticeship System a Panacea for the U.S.Labor Market[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1997,10(2):171-196.
[5]Fuller A,Unwin L.Reconceptualising Apprenticeship: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and Learning[J].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 Training,1998,50(2):153-173.
[6]Ryan P.The Institutional Requirements of Apprenticeship:Evidence From Smaller EU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2000,4(1):42-65.
[7]V Muthukumar,N Rajesh,R Venkatasamy,et al.Mathematical Modeling for Radial Overcut on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of Incoloy 800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Procedia Materials Science, 2014,6(14):1674-1682.
Analysis of Evaluation Indexes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LIN Yu-dan
(Guangdong Industry Polytechnic,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0,China)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odern apprenticeship; cooperative enterprise;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evaluation index
企业培训效果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的概念最初是由国际董事长提出的, 后来, 李克强总理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了相关的概念。“互联网+”的概念本身就是将各个传统行业和互联网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将互联网的平台融入传统平台中的方法本身就是对生产要素优化的一个过程。广大企业也可以通过对业务体系不断地更新来有效地完成转型和升级, 并最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的背景本身就属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升级。互联网存在的本身就是将信息化、工业、商业和金融等各个行业全面融合起来, 最终形成一个新生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互联网+”的模式也是在传统互联网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新的模式。知识的存在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互联网本身的发展[1]。
“互联网+”本身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正如传统行业在过去的时代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样, 但是, 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和虚拟技术等新兴技术也将给传统的行业带来一种新的变革, 这本身也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互联网+”的存在更好地延伸了互联网思维, 并使得整个经济形态不断地在演变, 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二、“网络营销”的概念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互联网+”的概念一样, 所谓的“网络营销”指的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市场推广活动的一个过程。这是计算机技术和企业营销相互结合的一个过程。广大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正是通过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来更好地进行营销活动。这是目前二十一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商业营销模式。
网络营销本身就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营销技术。消费者的价值观也在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现代的消费者在面对复杂的商品选择的过程中, 心理正产生着巨大的变化。很多消费者已经对传统的营销方式充满不信任, 所以也就会希望自己主动去搜寻相关的信息。但是又因为有一部分的消费者工作的压力过大, 又同时兼顾购物的方便性。所以仅通过传统的营销方式那个不能够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但是网络的出现使得消费者能够在遇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向网络发起提问。广大企业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就对顾客的需求做出有效的反应。
三、“互联网+”背景的主要特征
(一) 自发性
海量的信息一直都被充斥在互联网的内部。即便是不经意的一段文字和一张照片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人们的关注[2]。因此,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主角, 并成为信息的传递者和制造者。这种不自觉的自发性也就会使得传播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
(二) 区域性
即便在互联网的世界里, 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够聚集在一起畅所欲言。人们可以自发组织起来关注相同的话题, 并在每个圈子里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所以在之后也就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营销推广。像比较著名的生活社区、西祠胡同和其他社区都可以聚集一批又一批人。
(三) 双向性
诸如电视和广播媒体等媒介的信息都属于单向传播, 这种被动和强迫性的传播方式非常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厌恶。但是互联网良好的交互性会让大家在第一时间就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而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市场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这种良性的互动往往能够帮助更好地建立关系。
四、广西中小企业品牌推广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本身运营的机制和网络营销不对称
目前, 广西很多商家正通过有效地运用软件来将产品和本地化的服务更好地联系在一起, 从而帮助更多的广西中小企业实现了品牌梦。很多广西当地的中小企业的实力都相对较弱, 所以很多网络营销方式都没有办法和企业本身经营的情况相配合。正由于很多企业在管理上显得非常薄弱, 所以使得网络品牌推广的进程变得非常不顺利。很多广西当地的中小企业即便参与到了竞争的过程中也没有办法和当地的大型企业相互抗衡。
(二) 缺乏专业的网络营销推广人员
很多广西中小企业的内部还缺乏最基础的网络营销推广人员。不仅这些人员缺乏最基础的专业知识, 而且也没有所谓网络营销的概念, 最终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另外, 虽然很多广西企业选择让第三方介入到网络营销的过程中, 但是往往会因为缺乏专业的运作而使得营销方案无法更好地进行实施。
(三) 企业信誉度和网络营销出现不对称的现象
虽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企业的推广会变得更加方便。但是正是由于网络的出现, 使得很多消费者无从更好地判断企业的规模和产品的质量。很多网络营销的过程都是通过虚拟的资金来全面进行操作的。但是, 很多广西内部的中小企业本身并不具备这样的信誉程度, 甚至也会对企业内部的信誉认知造成偏差。虽然有的中小企业在建立之初就已经采用了网络营销的方式, 但是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没有因此有好的应用效果。
五、适合广西中小企业品牌推广的主要方式
(一) 在“互联网+”的模式下融合更多互动式的体验
要想让企业的品牌更好地向未来进行推广, 则一定要重视品牌本身的设计。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将标志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和展示设计等理念更好地提炼出来, 从而才能够将企业的品牌更好地塑造起来。位于广西的商家可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通过运用威客、众筹和其他创意的形式进行充分地设计, 并通过汲取大家的智慧来对企业品牌的名称、标识、包装、款式和外观等信息更好地集中起来[3]。之后再借助专家来进行全面地评审, 最终确定优秀的品牌。
在这样一个品牌设计的过程中, 诸多品牌的色彩、字体、图形和内容都融合了和消费者的互动体验的过程。也正是因为互联网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文字、图像、音频和其他各种形态融于一体,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起大家的共鸣。
作为广西著名的金嗓子集团和春茂集团就曾经在网络上发布有关的品牌征集活动。大家也都通过网络对金嗓子和春茂集团的商标进行全面的分析。大家在对品牌商标进行全面交流的过程中, 企业的举办者往往能够更好地捕捉到“互联网+”背景下品牌设计的关键部分。而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也能够在运用大数据和监测工具进行分析之后更全面地发现顾客个人的喜好和选择, 进而进一步打响品牌的知名度。
(二) 运用“互联网+”的媒介来对企业内部的品牌来进行传播
在“互联网+”的时代, 其实也出现了诸如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诸多新的媒介, 包括数字媒体在内的许多新的媒体也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这些新的媒介通过有效地以互联网、无线通信和局域网等主要的技术为媒介来向观众传达更多的信息。而这些新媒体也正可以帮助企业传播企业的产品。
传统中小企业的传播模式多数都是采用单向信息输入的模式来进行。而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多数都会呈现交互式的传播模式。广大新媒体不仅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 而且也可以将覆盖的目标变得更加精准。很多产品在经过互联网推广之后就会获得一系列的粉丝。例如,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广西著名的品牌两面针又收获了新的一群粉丝。企业也可以借助包括微博、微信和短信等媒介资源来更多地了解品牌的信息。这样既可以让更多的人在短时间内用到产品, 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企业的品牌文化。最终也能够感染到更多的观众。
(三) 结合网络活动来进行宣传
网络上大型的实践和活动都能够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因此,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人们可以通过充分借助相关的事件来找到对应视频、游戏和活动的切入点, 并将有关产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更好地传播出去。这种线上和线下活动紧密结合的方式往往能够更好地调动参与者的热情, 最终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例如, 可以通过开发新一轮的手游来使得广西“南方”的品牌更好地被传播出去。
(四) 有效地建立起企业和公众的双向传播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所有媒介传播的信息都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和互动性。消费者平时一定会运用互动的网络工具来查询相关的信息, 并定制相关的业务。因此, 企业可以通过充分应用搜索引擎和APP等工具来和消费者直接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提供给消费者相匹配的产品的基础上更及时地发送相关的信息。企业也能够在第一时间更清楚地知道关于产品的反馈。最终才能够营造良好的公众口碑。
例如, 广西某家食品公司通过与科技信息公司进行合作, 让用户从手机APP上就能够吃到自家的食品, 从而起到了良好的企业推广效果。其实这样一个推广的过程不仅拉近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而且也让消费者本身有了更好地互动式的体验。
(五) 品牌宣传和娱乐相结合
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更多的负面情绪。因此, 尤其需要通过有效地采用娱乐手段来化解压力, 进而更好地调节自身的情绪。在“互联网+”的背景下, 只有将自身品牌、娱乐节目和视频等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才能够使得企业本身和消费者之间更好地进行良性互动, 并在最后提高自身企业的知名度。
六、“互联网+”背景下广西中小企业推广的效果
(一) 让更多的观众得到了关于品牌的信息
例如, 广西的“南方”品牌和中国好声音来拟合, 共同将美食、娱乐、运动和音乐更好地联合在一起, 让全中国的观众关注到了南方黑芝麻糊。而事实证明, 这样一次网络信息全覆盖的战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南方”品牌。关于“南方黑芝麻糊的网页浏览量和阅读量高达1.2亿次。这样一次活动将会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
(二) 在观众中有了更好地口碑
正因为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网络推广的模式。一些食品企业和农产品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试吃的活动吸引到一批粉丝, 进而在之后的推广过程中有更好地效果。这是传统的人员推广和传单推广所不能够有的效果。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因此聚集更好地口碑, 从而获得更好地推广效果。
(三) 企业的收益有所增加
网络营销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额外的收益。很多中小企业单纯地依靠单一的宣传模式并不能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 如果能够结合网络推广的方式来更好地宣传企业的产品, 那么企业额外的收益就会有所增加。这对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
七、结束语
“互联网+”的模式会使得人们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模式有所改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智能手机也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普及, 网络新媒体的方式也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广西传统的中小企业只有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基础上, 更好地重视消费者之间的体验, 并加强互动, 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进行发展。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 只有借助大数据技术为基础, 再有效地转变整个品牌的设计思维, 才能够让消费者更加认同新兴中小企业的品牌。也只有通过不断地变革和创新, 广大企业品牌推广的过程才能够有更好地效果。
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营销成为了现代企业发展的主流模式。一方面, 互联网推广运营的成本较低, 另外一方面, 互联网整体推广的效果也较好, 所以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青睐者的青睐。广西作为我国中小企业聚集之地也受到了互联网背景的影响。本文结合广西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主要就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制造企业品牌推广的方式和主要的效果进行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中小制造企业,品牌推广,推广方式,推广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丹红, 龚春杨.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品牌融合创新的路径探究[J].企业管理, 2016 (1) :116-118.
[2] 马云, 虎雅东.“互联网+”背景下的品牌设计与推广特点研究[J].包装工程, 2016 (10) :17-20.
企业培训效果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充分性:完全满足应急要求 □基本满足需要完善 □不全部能够执行 □执行过程不够顺利 □明显不充分,必须修改
演练效果评估:
人员到位情况 □迅速准确 不到位 □重点部位人员不到位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 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物资到位情况 现场物资:现场物资充分,全部有效 □现场准备不充分 □现场物资严重缺乏
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大部分人员防护不到位
协调组织情况 整体组织:□准确、高效 能满足要求 □效率低,有待改进
抢险组分工:□合理、高效 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
基本按时到位 □个别人员
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 □职
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 □
协调基本顺利,
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 □
实战效果评价 达到预期目标 □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 □没有达到目标,须重新演练
外部支援部门和协作有效性报告上级报告及时 □联系不上
消防部门:□按要求协作 □行动迟缓 医疗救援部门:□按要求协作 □行动迟缓 周边政府撤离配合:□按要求配合 □不配合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部分人灭火时没有在上风口。 改进措施:由安全员现场讲评,指出演练中的错误做法,要求责任人所在部门和单位监督学习应急预案和消防相关知识。
企业培训效果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2008-2012年干部教育培训效果调查问卷
请您在相应的选项后“□”内打“√”。
1.您的行政级别或职级是:
(1)厅级 □(2)处级 □(3)科级及以下 □
(4)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5)专业技术人员 □
2.您的年龄是:
(1)35岁以下 □(2)35至45岁 □
(3)45岁至55岁 □(4)55岁以上 □
3. 您的学历是:
(1)大学专科及以下 □(2)大学本科 □
(3)研究生 □
4. 2008年以来您参加各类脱产学习实践累计为:
(1)1个月以下 □(2)1至3个月 □(3)3个月 □
(4)3个月以上 □
5. 您对您单位(地区)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1)满意 □(2)较满意 □(3)一般 □
(4)不太满意 □(5)不满意 □
6. 您对2008-2012年干部教育培训效果的总体评价:
(1)很好 □(2)好 □(3)一般 □
(4)不太好 □(5)不好 □(6)不了解 □
7. 您认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亟需加强和改进的方面有:(可以多选)
(1)单位领导重视 □ (2)更新培训内容 □ (3)改进培训方法 □
(4)完善培训机制 □ (5)抓好基地建设 □ (6)提高师资水平 □
(7)提供好教材 □(8)保证经费投入 □(9)加强学风建设 □
(10)促进训用结合□(11)其他 □(12)不了解 □
8.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哪些意见建议?
企业培训效果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新员工岗前培训,是公司针对新进员工做的一项培训,为了让此项培训更具有针对性,特展开此次调查。请各位新员工,根据培训的课程及其自身的实际效果,对培训效果的问卷认真、如实地进行回答。人力资源部将根据培训效果调查表的反馈,合理调整培训内容,使得新员工培训能够获得最大的实际效益。
姓名:
1、你对新员工岗前培训的总体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2、你对培训期间,人事资源部后勤安排的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3、你认为此次培训课程的时间安排频率是否合适: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4、结合你的岗位,你认为新员工培训课程安排的合理程度: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5、你认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是什么,请从大到小依次排列:①集中授课②户外拓展③观摩学习④培训游戏
⑤案例分析(座谈研讨)⑥引导式自学(课题、报告)
6、你认为自己最需要的培训课程是:(可选3~5项)
□公司管理规章制度□企业管理知识□公司发展前景及产品介绍 □与岗位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员工职业道德 □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知识□职业生涯规划□礼仪与沟通技巧
7、你对授课老师的整体评价: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8、达到预期培训目标的程度: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9、你在本次培训中最大的收获是:
□了解了公司管理规章制度□了解了企业管理知识
□了解了公司发展前景及产品介绍□了解了安全生产知识
□学到了与岗位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了解了企业文化
□知道了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知道了员工职业道德
□制订了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掌握了礼仪与沟通技巧
□提高了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勤奋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树立了正确的职业理念和良好的职业心态□感觉没什么收获
10、你认为本次培训课程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课程时间排配不合理
□课程内容排配不合理,相关知识不系统
□课程内容应切合实际,便于在工作中应用
企业培训效果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新员工岗前培训,是公司针对新进员工做的一项培训,为了让此项培训更具有针对性,特展开此次调查。请各位新员工,根据培训的课程及其自身的实际效果,对培训效果的问卷认真、如实地进行回答。人力资源部将根据培训效果调查表的反馈,合理调整培训内容,使得新员工培训能够获得最大的实际效益。
姓名:
1、你对新员工岗前培训的总体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2、你对培训期间,人事资源部后勤安排的满意程度: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3、你认为此次培训课程的时间安排频率是否合适: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4、结合你的岗位,你认为新员工培训课程安排的合理程度: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5、你认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是什么,请从大到小依次排列:①集中授课②户外拓展③观摩学习④培训游戏
⑤案例分析(座谈研讨)⑥引导式自学(课题、报告)
6、你认为自己最需要的培训课程是:(可选3~5项)
□公司管理规章制度□企业管理知识□公司发展前景及产品介绍 □与岗位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员工职业道德 □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知识□职业生涯规划□礼仪与沟通技巧
7、你对授课老师的整体评价: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8、达到预期培训目标的程度: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
9、你在本次培训中最大的收获是:
□了解了公司管理规章制度□了解了企业管理知识
□了解了公司发展前景及产品介绍□了解了安全生产知识
□学到了与岗位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了解了企业文化
□知道了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知道了员工职业道德
□制订了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掌握了礼仪与沟通技巧
□提高了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勤奋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树立了正确的职业理念和良好的职业心态□感觉没什么收获
10、你认为本次培训课程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课程时间排配不合理
□课程内容排配不合理,相关知识不系统
□课程内容应切合实际,便于在工作中应用
企业培训效果研究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