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培训总结范文
联合培训总结范文(精选6篇)
联合培训总结 第1篇
联合培训总结
经过几天的联合培训,我在各方面都有所提升,收获了许多,下面我将把自己的感想总结如下:
本次报告的主题是:追寻生命的阳光,享受教育的精彩。赵老师一出场就吸引了全场人员的目光。她梳着齐肩的卷发,大脸盘,戴着眼镜,看上去慈眉善目的,给人一种如沐春风,初夏暖阳般的感觉。在整个讲座过程中,赵老师将她从教27年来的班主任经历娓娓道来,挑选了近十个典型案例给在场的老师们进行了叙述。语言风趣幽默,事例生动有趣,将她在当班主任时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和解决办法统统讲述给了老师们。说实在话,听完之后我真的受益匪浅。
今天在听过赵老师的从教生涯之后,我觉得我的经历跟她相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之前我认为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课特别好上,他们肯定非常听话懂事。但事实真的不是这样,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教师说的话在某种情况下真的会置之不理,跟教师打嘴仗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我的父母就是高中教师,他们所在的学校已经是我们当地最好的中学了,但是教师被学生气哭跑回办公室的情况还是经常出现的。如何跟学生们相处?如何走进后进生的心?如何让学生们变得打心眼里喜欢学习?这些都是教师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要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绝非易事。而赵老师在这些方面都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淘气学生当众给她难堪,她在心里其实也想过用极端的方式的解决,但她并没有,她努力平复心情,运用她的智慧巧妙的将尴尬化解了。同学们也更加佩服赵老师的机敏,那位淘气的学生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之后在许改变面都做出了改变。除了对顽皮学生有一套之外,赵老师也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日常观察。班里有位学生成绩很好的女同学经常在很多场合做捂住嘴巴的动作,赵老师觉得奇怪,就联合了一位任课教师用了一点小计策,才知道这位女同学嘴巴边上有颗大黑痣,自卑心理使得这位女同学有了以上的行为。赵老师立刻动用自己的关系联系了医院,将女生的情况叙述给医生。得知她的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之后,便联系了女学生的家长,询问是否愿意为孩子做手术。家长欣然同意,后来手术很成功,女同学变美了,也不再自卑,学习和生活也变的更加有劲头。这两个故事只是赵老师二十七年从教生涯中的一些很小的片段,却能反映出她是真真切切的关爱学生,把她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就像她自己说的,老师的期望就是学生的方向,你对学生好,学生也会对你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
赵老师的经历真的让我深受启发。虽说小学阶段跟中学阶段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教学生就要爱学生;爱学生才能培养出好学生;教书和育人相辅相成、相伴相随。虽然我现在只是一名体育教师,不是班主任,但是总有一天我要走上班主任的岗位,会真真切切的体会到班主任老师的艰辛。我希望能像赵老师那样,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学生“斗智斗勇”,燃起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养成终身学习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联合培训总结 第2篇
新闻事业一直是学院高度关注的方面,新闻稿件的数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学院的各项评比及相关宣传,材料与冶金学院负责新闻的记者团和青年志愿者协会新闻宣传部作为两个有着新闻要求的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无疑会促进学院新闻事业的发展。
开展联合培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说实话,写稿子特别是会议稿、通讯稿之类,很多人接触后就会感觉到多于形式化,认为这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其实不然,这是对新闻的误读,通讯稿件只是新闻中很小的一块,而作为初学者,先慢慢的从通讯稿练起,逐步将写新闻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形成,这个过程是不可少的。在熟练了通讯稿件后,慢慢的就应该提升自己,开始走向人物稿、关注社会现象、深度报道等方面,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的进步。打开武汉科技大学新闻网的网页,就可以看到各式各类的新闻稿件,足以体现新闻风格及文体的多样性。
写稿子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的确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很多人半途而废,还有的人积极性不高,这也是我们部门新闻方面普遍纯在的问题。无论你在怎么样强调新闻稿的数量对于部门来说多么重要,但是积极性还是很难提高,虽然今年我们部门的整个新闻稿的数量比去年多一倍多。在下一届,我觉得特别要注重的就是对干事们积极性的调动。新闻培训,在掌握基本新闻写作技巧的同时,重在引导干事们关注生活,特别是身边发生的但是有亮点的事情,做一个会观察的有心人!无论如何培训,都得自己下去经过多次的反复的实践,在写的过程中不断来提高自己,逐步形成自己的新闻写作风格。4次培训,有几个干事也提高了不少,也陆续的在新闻网、先锋在线等发表了好几篇新闻稿。还有一点今年忽视了的是没有对干事新闻稿件修改的指导,这方面要特别加强。
今年学院在新闻稿的上稿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在各学院青协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新闻队伍的情况下,我们部门则要抓紧机遇,稳扎稳打,逐步实现部门的精良化。
材料与冶金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新闻宣传部部长 方攀
联合培训总结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人群包括中美联合培训组与传统培训组即对照组。联合培训组选取2010年度参加该培训课程的所有学员共113名,学员来自浙江省各县市120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对照组选取同期在其它地市急救中心举办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班学员共85名,两组学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龄、职称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培训师资
担任联合培训组的培训老师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急诊医学院的医生和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的医生按2∶1比例共同组成,其中美方4位,中方2位,每位培训老师均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培训前均接受过系统的急救教学培训。对照组的师资由当地急救中心医生和地区医院急诊科医生组成,共6位。
1.2.2 课程内容
两组课程内容相同,分别包括:(1)急救现场与患者的评估;(2)创伤患者现场救治;(3)患者的搬抬与转运;(4)气道管理;(5)内科急症处理;(6)环境因素急症处理;(7)过敏急救。
1.2.3 教材
联合培训组的培训教材采用美国上州医科大学急诊医学院为该培训班专门设计编写的《浙江省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规范化培训教材》,教材特点突出急救流程规范化,并包含为各项急救操作如气道管理、出血性休克处理、自动体外除颤、长骨固定等设计的评分表以供教学及考核用。培训用具包括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除颤仪、夹板、脊柱板、担架、止血带、三角巾等课程所需用具。对照组教材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沈洪主编的本科教材《急诊医学》,培训用具同联合培训组。
1.2.4 培训时间
两组培训时间相同,理论与操作教学共48学时,理论与操作培训时间比为1∶2。
1.2.5 培训方法
联合培训组培训方法为理论教学、教
学视频播放、老师设计典型案例扮演角色进行急救示范、学员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现场模拟演练及理论与操作的考核。美方老师在培训过程中由中方医生进行全程翻译。对照组的培训方法为理论教学、教学视频播放、老师示范操作、学员在老师指导下现场演练及理论操作考核。
1.2.6 评估方式
两组学员分别在培训前及培训后即刻进行理论与操作考核,理论考核共同选用《浙江省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考核试卷》,试卷全部由单项和多项客观题组成,满分100分。操作考核由考生随机抽取一道题进行操作考试,操作考核的项目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心律失常处理”共4个项目,每个项目满分100分。考核结束后对联合培训组学员进行有关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undefined表示,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组内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前进行方差方程的Levene齐性检验,同时对各项考核项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联合培训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的比较
两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见表1、表2。
2.2 两组学员培训前后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差值的比较
两组学员在理论知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与气管插管项目培训前后考核得分差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3);心肺复苏与心律失常处理得分差值差异无显著性,见表3。
2.3 两组学员理论与技能考核得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综合组间及培训前后时间因素,两组间在理论知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与气管插管3个项目的培训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心肺复苏与心律失常处理项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与组间t检验一致,见表4。
2.4 联合培训组学员培训后对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113份,合格回收107份,其中认为该课程为有效培训课程者占95.6%;认为课程内容设置难易程度太简单者占20.1%;认为课程中急救流程的培训效果较好者占99.2%;认为以外教为主的综合教学方法能激发学习操作兴趣者占92.3%;认为该教学方法能加强对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者占92.3%;认为外教教学生动易懂有助于记忆者占99.1%;认为自己适应外教教学者占92.5%;认为语言交流障碍影响教学效果者占15.5%。
3 讨论
院前急救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院前急救医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如何加强对院前急救医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研究结果提示传统培训课程与联合培训课程在培训后即刻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两组在“理论知识”、“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气管插管”3个项目培训前后考核得分差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培训组较传统培训组效果更佳。分析原因可能有联合培训课程采用按照典型病例设计不同情景的教学方法[3,4],参与教学的外教上课方式幽默且积极主动,易于调动课堂气氛,并且按照急救标准与急救流程逐项分解急救技术,学员参与率高,容易掌握与记忆,并且专门编写的培训教材适应性强,并突出急救流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有效弥补了中国院前急救的薄弱点。但我们也注意到两组在“心肺复苏”与“心律失常处理”培训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考虑原因可能是中国院前急救医生大多内科基础较好,尤其在心肺复苏方面,学员对培训的兴趣下降[5]。且心肺复苏方面的培训在中国基本按照美国AHA心肺复苏指南的标准进行培训,国内与国外培训方法差异不大。从学员对联合培训课程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学员认为该联合培训课程生动易懂,师生互动强,有助于记忆及提高急救心理素质,为一有效培训课程。但15.5%的学员认为存在语言交流障碍而影响教学效果,提示如何提高教学现场翻译质量与翻译正确率,尤其在操作环节如何强化翻译,促进师生交流有待我们培训方改进。另外,我们也注意到有20.1%学员认为该培训课程内容太简单,分析中国院前急救医生大多数为医学大专或本科毕业生,至少接受过3~5年的临床医学教育,医学基础较美国院前急救人员“paramedic”要扎实,课程中参考美国标准设置的某些章节对中国院前急救医生来说可能太简单[6,7]。因此我们培训方需要结合国内特点优化培训课程,使课程难易程度适中。但应该指出,本联合培训课程更注重于急救流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提高急救的正确率与效率,而非单一急救技术的熟练掌握,调查提示99.2%学员认为课程中有关急救流程的培训效果较好,说明以急救流程规范化为培训重点适合我国院前急救医生的知识框架特点。目前中国较普遍存在院前急救医生急救技术与理论基础较好,但急救流程不标准不规范,从而降低了急救成功率[8]。
综上所述,中美联合院前急救培训课程以急救流程的规范化为培训重点,能明显提高中国浙江省院前急救医生的理论知识、止血包扎固定转运及气管插管等急救知识与技能,且较传统培训方法效果更好,大部分学员适应该培训课程,认为这是一项有效的培训课程。但也暴露出了课程内容较简单、师生语言交流存在一定问题、内科急症及心肺复苏等方面培训效果与传统方法差异无显著等问题,课题组将根据上述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培训课程,提高培训质量,以促进我国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传柱,中国院前急救的标准化问题[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8):571-572.
[2]Arreola-Risa C,Mock C,Herrera-Escamilla AJ,et al.Cost-effectiveness and benefit of alternatives to improve training for prehospital trauma care in Mexico[J].Prehosp Disaster Med,2004,19(4):318-325.
[3]蒲晓煜,席淑华.不同院前急救培训方案对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8A):5-8,22.
[4]Saravia G,Judice R.Training at the national level.The National EMS Academy offers a variety of simulation scenarios[J].JEMS,2010,35(9):suppl18-19.
[5]余丽敏,糜庆,郭荣峰,等.院前急救技术规范培训的实践与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9):598-600.
[6]Cason D,Robinson K.EMS Education Agenda:changes that will affect you[J].JEMS,2011,36(9):66-67,69-71.
[7]Cooper S.Contemporary U K paramedical training and educa-tion.How do we train?How should we educate?[J].Emerg Med J,2005,22(5):3752379.
联合培训总结 第4篇
植物的繁殖技术可谓是形形色色方式各异,因植物的不同而不同,因季节不同而有异,因地理的差异而有别,但您是否知道或者看到这么一种新型的育苗技术,它在大田或简易的大棚内,一年四季,不管是瓜果蔬菜还是绿化苗木,都可以实现快速生根、快速成苗和快速增殖的植物克隆快繁新技术?这就是一叶成林的植物非试管克隆新技术。
所谓非试管,说明它是在离开试管外的环境下繁殖。所谓克隆,说明它是一种无性繁殖方法。所谓一叶成林,说明它是一种几何倍增的扩繁法。您要是来到我们的基地就可以看到这里的一根枝、一片叶、一条根都能培养成一株或者数株幼苗,一张小小的叶片上就能长出十几株小苗,一根光秃秃的枝干上也能长出发达的根系,一块不大的小百合的鳞片上也能长出很多的小苗,还有更多的是一叶一芽就能在短期内发育成一株完整的克隆苗。
几乎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用这种技术实现生根壮苗与增殖,达到快速育苗的目的。如西瓜、番茄,一般取它的一个带叶茎节,3~4天可以生根,7~10天就可以移栽;而木本的果树,也只需要15~29天生根;还有一些药材及珍稀树种,如红豆杉,40天左右也可以生根;而且可以周年育苗,周年移栽,效率高、速度快。
我们以驱蚊草为例看它是如何实现一年扩繁200多万株的:取一叶一芽的繁殖材料15天可以生根而成为小苗,再经过约45天的栽培,每株可以长出15~20片新叶,而这些新叶就是繁殖下一代最好的材料,也叫离体材料。那么从一叶一芽至倍增15~20倍只需要两个多月,如此循环,1年可循环4~5代,这样1年就可以达到200多万株的种苗量。这就是快繁技术的神奇所在,也是它在生产上的意义所在。
有了它,种苗的扩繁不再难;有了它,种苗的集约化、工厂化成为可能;有了它,珍稀植物、濒临物种的拯救有了希望;有了它,难繁殖的品种不再难;有了它,周期长的品种不再长。现在,这项技术已开始广泛地推广运用,但因为它相比其他育苗方式的优势和神奇的快繁高效率,在国内某些单位和个人收取的培训费高达七八千元,有的上万元,甚至几万元。这样对推广和普及是不利的。其实这项技术是人人都可以掌握、方便实施的好技术。
然而国内所有快繁技术(植物克隆),包括正在培训的多数单位或个人,都是出师于徐教授这里!为了满足广大读者要求,本刊读者服务部与徐教授联合培训,优惠价1980元/人。
该植物快繁新技术培训班由徐教授团队亲自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免费提供由科技部农村科技司主编、徐教授编著的国家星火计划培训书籍《一叶成林——植物快繁非试管克隆新技术》和中央电视台录制的相关教学光盘。
本刊读者服务部收到您的汇款后,先将教材光盘邮寄给您,您在家先学习了解也可以实际动手操作!不懂的疑难问题可以自己记录下来,然后凭通知免费参加我们举办的每月一期,每期5天的现场培训班。
二、蔬菜工厂——新一代芽苗菜全智能化生产技术
1.牙苗菜智能化生产的优势
①流程极度简化、智能化生产、无人化操作、计算机管理芽苗菜、豆芽菜。控制器的专家系统设置可以全天候自动调控,让芽苗菜生长于最佳的智能环境下:如湿度不足会自动加湿,光照不够会自动补光,温度过高会自动降温,温度过低会自动调温,环境缺氧会自动通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流程的简易化,只需浸种与播种即可,等待的只是收获,实现了“傻瓜式”的生产。一人可以管理上千平方米。
②独特储热仓设计,高效节能,实现四季生产;上市时间更准确,芽苗菜质量与产量更高。
③立体多层次种植,工厂化、规模化、智能化、分区化管理,生产连续化、品种多样化。
④生产时间缩短,复种指数高,产量高,效益好。
⑤物理方法杀菌消毒,可完全免除使用农药与化肥,并且可使芽苗菜的烂种现象得到最有效的控制。无化学残留污染,完全是无公害绿色食品。
芽苗菜智能化栽培是当前芽苗栽培领域先进的栽培技术,虽然与传统栽培相比增加了全自动数字化、智能化,但投资成本不是很高,可按投资者的资金情况,投资设计可大可小,小的万元就可操作,大的可建芽苗菜规模经营的工厂。从小的20余平方米到大至几千平方米,灵活机动,完全可按个人资金情况决定投资方案。
2.举例介绍芽苗菜智能系统方案
栽培面积以20平方米(容积:长8米×宽2.5米×高2.4米)计算。
①多层立体式栽培架投入约600元。
②芽苗菜专用托盘300只,计900元。
③补光及杀菌系统:红色光谱的植物生长灯10套,紫外杀菌灯2支及管线材料,计400元。
④弥雾系统及供水供液系统:功率750瓦自吸式水泵1台,计180元。 规格为20#的电磁阀2个,计200元。 十字雾化微喷头56支及相关管件560元。 蓄水池2个(可用塑料方桶代替),单价为60元,计120元。
⑤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主机12800元,智能叶片两张500元,计13300元 。
⑥其他开支500元。
总计投资16000~18000元。
各种芽苗菜经济效益分析表
(生产面积为20平方米,可同时生产240盘苗菜)
芽苗菜智能化栽培对场所要求低,空间利用率大,是较好的创业项目之一,它具有上马快、成效快、市场广的特点,是当前投资农业项目中风险小、回报快的好项目,学员可按自身条件来确定规模的大小,一般一个200平方米以内的芽苗菜智能化栽培只需一名管理人员即可。
该项目有些单位收取加盟费高达5万元。本刊读者服务部与科技部农业科技司国家星火培训基地合作,举办该技术培训班,仅收费1280元/人(含由科技部农村科技司主编、培训主讲人徐教授编著的《蔬菜工厂——芽苗菜智能化栽培技术》教材以及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相关教学光盘。
nlc202309081859
三、水培花卉——植物水生诱变技术
植物水生诱变技术与水培技术不同,它是一种让植物能适合在水里生长的技术措施与手段,而水培是一种适应后的栽培方法。当前,国内流行的水培花卉,以它清洁、易养、美观等优点而成为生活家居摆设的新宠,成为日后家庭养花的一种趋势。但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水培,而我们现在推广植物水生诱变技术,对植物实现水生诱导,几乎让所有的植物都能适应水培,使家居绿化实现无土化或纯水化,让一些原本怕水的植物如桃、仙人球、铁树等都可以在水中生长,即有独特的观赏性,又具养护的简易性,不会因为浇水施肥不当造成死树烂苗。使传统的水培概念得以全新的拓展,使植物的栽培空间得以最大化的放大,只要有水、有光线的地方,就可以进行植物栽培,是植物史上的一次革命,是当前家居及生态绿化建设中的一项全新的技术!
现在水培花卉之风席卷全国,出现了许多公司、民营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培花卉的技术传授,有的收费高达18000元,更有的收取加盟费二三万元。
其实,这是一项并不复杂、投资不大、且人人都能掌握的实用价值高的好技术。你自己不需要种植花草,直接从花卉种植大户批发您所需要的花卉植物回来后自己用所学的技术实施诱导水生根,慢慢扩大规模。先少量试验,再批量生产,做真正的水生诱导植物!
本刊读者服务部与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国家星火培训基地合作培训水培花卉植物水生诱变技术。由发明人徐教授主讲,理论与实践结合,让您从植物生理技术角度,掌握真正水培花卉的技术真谛,切实掌握这项新技术,让这个市场前景广阔,美化居室环境,创造生态美的好项目健康发展!让您实实在在的赚到钱!
本项目培训费只需1280元/人(包括科技部农村科技司主编、发明人徐教授编著的《水培花卉——植物诱变技术》教材和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相关教学光盘。)
四、夜光花卉——植物荧光诱导技术
荧光的诱导技术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技术来促进荧光素吸收,而后于叶片、花、根、果等器官的表皮细胞下发出柔和荧光,并且发光持续性好、发光时间长、发光强度高、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有些植物非常容易诱导,如天南星科植物、沉水植物、喜阳植物、沙漠植物、球茎类植物以及表皮层透亮的植物等,另外植物表面有角质层与蜡质层的植物荧光亮度会更好,而叶片或器官表面茸毛、气孔、皮孔较多的荧光效果会差些。
针对这些原理,我们可以选择天南星科的植物如白掌、红掌、绿巨人、绿萝、花叶芋、广东万年青,以及仙人球、仙人掌、铁树、鸭脚木、郁金香、风信子等植物,这些植物一经诱导,就可以实现长期发光,并且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没有任何不良的影响,养护管理也较为方便。可以是水培也可以是基质培。另外这些植物白天与普通植物没有两样,也是最适室内栽培,可起到室内黑暗时的光指示作用,可以利用发出的荧光为居室创造一个温馨柔和的荧光环境。特别是一株株型较大的鸭脚木,置于暗室内,犹如一株玉树或是下了一层洁白的雪,也像十五的月光洒下的余辉,它的美与奇,难以用言语表达。一株铁树可使室内蓬荜生辉,美轮美奂,真可谓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一颗颗仙人球就像一个个稀世之宝夜明珠,光彩夺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夜光花卉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完全可用于城市绿化,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夜光树就会发光照明,不仅美观,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电能,要是足球场铺上夜光草,那么爱运动、爱足球的人们夜晚也可以运动和踢足球了!
在上海一颗经过荧光诱导的直径30厘米的发光金琥铂仙人球,竞可卖到5000多元;一株铁树也可以卖到万元以上,有的可以卖到几万元。其中的利润空间无不体现着高科技智慧的结晶及新奇的伟大效果。
当前,家居摆设除了水培花较为高档、雅致、受人欢迎外,荧光花更会令人神驰而向往,而两者完美的结合,更是创造了现代家居美化的至高境界,真可谓草木灵光竞收眼底,世上珍奇竞居一室。当前荧光植物的市场尚属启动阶段,它以其独特独创性及高科技垄断性为您的市场开拓与销售开启了财富之门。也许从此您就告别了贫穷走上了富裕,点起了您心中创富的神灯,让植物荧光来照亮您漫漫的人生之路吧!
有些学得早的学员,学会后传授该技术,收费高达1万~3万元。为了更好的普及和推广该技术,本刊读者服务部与科技部农业科技司国家星火培训基地发明人徐教授联合举办该技术培训班,收费只需1280元/人(含国家星火计划培训教材以及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相关教学光盘)。
特别惊喜 不容错过:以上四项技术培训费共计近6000元。如果四项技术全学仅收费2800元/人(单项学习参加面授需补足学费至2800元)。您不用担心学不会,本刊读者服务部收到您的汇款后,当天将及时将教材和光盘快递给您,您可在家先自己看书和光盘,边了解学习边实践,不懂的问题做好笔记。安排好时间参加本刊读者服务部与科技部农业科技司星火计划培训基地发明人徐教授联合举办的每月一期的现场培训班,现场培训班不再另收费用,但食宿费用需自理,学期5天。学习地址、学习时间和乘车路线我们会随教材和光盘一并邮寄给您,学会后颁发农业部星火计划培训中心“现代农业新技术”结业证书,费用200元(自选)。您如果到现场参加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以上新技术,还可以免费学到如下几项新技术:
1. 一年四季牧草工厂化生产技术。可以让一个200平方米的大棚生产出相当于24亩地产出的牧草,冬季也可以照常生产,7~10天收割一批,复种指数达到30~40次,无土栽培,不需大量用水,不需要使用农药化肥,是一项持续可循环的有机种殖技术,是推动食草动物养殖发展的有力武器,是解决冬季饲料缺乏极为有效的途径。
2.蔬菜的气雾栽培技术。一亩地蔬菜不需要人工整地、除草、施农药等劳作,一个月时间产出28吨多富含维生素C的无公害蔬菜,每亩地相当于5~10亩地的产量。这是一种全新的塔型气雾栽培模式,让蔬菜长在泡沫板上。用水量是土培的十分之一,用肥量是普通栽培的四分之一。生长速度和单位面积的种植株数是土培的3~5倍,而且不受季节的影响,一年可反复种植8~10批,这种栽培模式对环境要求不高,只要有阳光的地方,阳台、房顶、水泥地上均可栽培,土豆、红薯等块茎类的作物以及根类的药用植物均可栽培。
3.鱼菜共生技术。通过这种模式,让农民实现一举两得的经济收入,既可种菜也可养鱼,
联合培训合作协议 第5篇
乙方:
为提高学校学生、在职员工、社会人员整体素质,增强个人综合能力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甲乙双方就联合组办培训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责任
1、甲方负责提供师资、教材,对培训质量负责。
2、乙方负责进行培训招生宣传工作,负责招收学员,提供培训场所和设施。
二、双方义务
1、甲方应向乙方提供完整的宣传资料和必要的合法手续,支持配合乙方的招生宣传工作。
2、乙方应向潜在学员详细说明培训理由、可行性、可靠性和优越性,按照甲方的承诺组织宣传,不得擅自向潜在学员提供过高的承诺,不得擅自提高招生学费。
三、甲方承诺
1、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结业后,全部留任甲方工作。
2、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均可获得甲方免费赠送的相应软件一套。
3、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均可获得甲方免费赠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电子版范本一套。
四、招生费用
学费按元人民币/人计。
五、利润分成甲乙双方按收取学员学费实际总额分取提成,其中甲方%,乙方%。
六、违约责任
1、甲乙双方必须严格履行本协议的规定,不得擅自修改本协议内容。
2、由于甲乙双方单方面责任造成的各种损失,均由责任方全部承担,必要时可诉诸法律通过法律手段予以解决。
七、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形成书面材料附后生效,如有冲突以附后材料为准。
八、协议履行过程中如出现不同意见或产生纠纷,双方应本着精诚合作的原则洽谈协商,必要时甲乙双方均有权诉诸法律以解决纠纷。
九、本协议自甲乙双方代表人签章日生效。
甲 方:乙 方:
地 址:地 址:
电 话:电 话:
联合培训讲话稿 第6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全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市公安局、市烟草专卖局利用两天的时间联合举办办理涉烟案件培训班,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市公安、烟草系统联合办理打假案件的能力和水平,有力促进全市烟草打假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培训会的召开也将进一步密切公安、烟草两部门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沟通,相互合作,对于探索新的联合办案机制也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今天参加会议的都是长期战斗在烟草打假一线的同志们,在这里,首先我代表==市局(公司)党委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对大家在烟草打假中付出的艰苦努力表示感谢!特别对给予烟草工作大力支持、配合的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安机关等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各单位积极发展线索,强化案件经营意识,以案查线,由线查网,追根溯源,严厉打击,以“快侦、快捕、快判”为指导思想查获了一大批涉烟案件,对一批涉烟违法犯罪分子进行了批捕、判刑,有效打击了涉烟犯罪,维护了国家利益。尤其是从去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烟草打假进一步形成社会合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进行有效衔接,打假取得明显效果。从去年到今年5月份,全市共查获万元以上案件==起,批捕、判刑和劳教==人,其中==、==两起网络案件的查处达到公安部、国家局网络案件标准,在社会上影响极大,为净化全市烟草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假成绩斐然,但任务依然艰巨,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制售假烟活动越来越隐蔽,非法运输、销售、藏匿卷烟活动形式多样,查处难度不断加大,这也使我们的打假破网工作极其被动。在当前这种形势下,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人员打假意识,提高打假破网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
此次培训,特别邀请了省、市公安、检察、法院系统的专家授课,就涉烟刑事案件中查缉战术、证据收集、审讯方法技巧等进行详细讲解,会后还要对近年来打假工作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行座谈。此次活动机会难得,希望参加培训的同志端正态度,认真学习,将培训知识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培训促进工作,力求达到预期效果。同时我们烟草部门的同志要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培训会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
最后,预祝培训会开得圆满成功。
联合培训总结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