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PDCA循环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91

PDCA循环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 分析PDCA质量管理工具对减少医院医保拒付率的效果。 方法 利用PDCA管理工具,施行长达6年三个阶段的持续质量改进研究项目,分别从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专职人员的监管、奖惩机制的制定与落实等方面等进行实施与改进。 结果 医保拒付率从2011年2.12%大幅下降至2018年0.13%,拒付金额从2011年的1254.25万元下降至2018年181.99万元,有效减少了医保拒付费用。 结论 合理使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能帮助医院有效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维护患者的切身利益,持续提高医院医保管理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 PDCA;持续质量改进;医保质量管理

[Key words] PDCA;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edical insurance quality management

医保质量管理是医保管理体系的核心。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按照医保制度规范体系运行,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活力,促进医保质量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随着我国医保体制的不断完善,参保人群、保障范围、统筹层次、报销水平等都得到不断程度地增加或拓宽[1],临床工作人员医保政策的学习时间少,熟知与准确应用欠佳,时常出现不符合医保规范的诊疗行为[2],导致医保拒付。

在药品使用方面,存在:(1)药品超量问题:单次开方超量,重复开药超量;(2)无一线药物使用记录直接使用二线药品:如降脂药立普妥片;(3)非规定病种用药纳入规定病种医保支付范围:如恶性肿瘤用药、感冒药、高血压药、糖尿病等;(4)违反药品适应证用药:如人血白蛋白。

在诊疗方面,存在:(1)重复收费:耳道冲洗计价单位为“人次”,即每天最多按一个人次收费,而临床常以“每耳”×2收费;(2)超限定部位或人次收费:如CT、B超检查;(3)分解收费:如“麻醉费用”包含了各种“置管”费用,但仍收“动脉穿刺置管术”的费用;(4)项目适应证不符:“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检验项目的医保适应证限手术、临床受血者,临床偶有将非手术或者非临床受血者將“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测定”项目按医保收费结算。

依据人社部发[2014]5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15]3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5〕56号《关于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智能监控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加强管理。同时浙江省医保对定点医疗机构考核的要求,浙江省医保医师协议服务管理要求,以及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都迫切需要规范诊疗行为,减少不合规费用发生。

本研究以浙江省人民医院为例,引入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理论,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成果推广(Action)等四个阶段(简称PDCA)建立持续质量改进模型[3,4],通过不断学习、改进的循环往复,施行长达6年三个阶段的持续质量改进项目,不断探索应用于医保质量管理,保障医保基金合理使用,提高医保患者就医满意度的新模式[5,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2010~2012年度我院医保拒付金额信息,2010年度向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拨付医疗费用4.6亿元,其中1035.33万元被医保经办机构拒付,拒付率达2.25%。2011年度申拨金额5.90亿元,拒付金额1254.25万元,拒付率为2.12%。2012年度申拨金额7.13亿元,拒付金额1192.88万元,拒付率为1.67%。见表1。

1.2 成立CQI小组

成立了由主管副院长担任总指挥、医保办主任担任组长、医保办副主任督导秘书、医保办科员以及门诊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信息中心药学部担任多部门CQI小组成员,各成员明确分工。

1.3 设定目标值

本研究项目分为3个阶段完成,每一阶段目标如下:第一阶段:2013~2014年医保拒付率下降到1%以下;第二阶段:2015~2016年医保拒付率下降至0.5%以下;第三阶段:2017~2018年为巩固稳定期,医保拒付率保持0.5%以下。

1.4 分析根本原因

分别从设备、人、制度和环境四个方面,运用头脑风暴方法[8,9]绘制鱼骨图[10,11](图1)进行原因分析。问题原因[12,13]主要集中于7个方面:一是缺少智能科学的管控程序,二是对医保政策不够重视,三是医护人员人手少工作量大,四是缺少联合监管,五是监管点评力度不够,六是考核机制欠完善,七是考核奖励制度未落实到位。按照频次计算出每个主要原因所占累计百分比,绘制柏拉图。见图2。按照二八法则[14,15],将医保政策不够重视(理解不全面,熟悉度不够),缺少科学的信息化管控程序,监管力度不够,考核机制欠完善确定为主要整改的要因。

1.5 制定对策

運用5W1H制定了持续改进对策[16](表2)。

1.5.1 解决医护人员对政策理解与熟悉程度不够的问题  借助信息技术,熟悉政策,将医保物价政策嵌入医嘱系统,实现实时告知及培训,做到事前提示。

1.5.2 解决缺少科学的信息化管控的问题  借助信息技术辅助管控,形成审核规则,对医嘱、处方、收费进行实时审核,违规拦截[17]。

1.5.3 解决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  加强监督点评力度,(1)病历收费抽查分析;(2)医保药品使用规范抽查点评;(3)对问题及拒付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通告给有关人员。

1.5.4 解决考核机制不完善未落实到位的问题  优化考核机制[18]:(1)梳理考核机制,制定科室、病区及兼职医保物价管理员考核评分表;(2)医保拒付费用落实惩罚到医疗组或病区。

2 实施阶段

2.1 第一阶段执行情况

2.1.1 建立一套有效的管控系统  建立实时、全程、高效、无缝隙的智能管控体系,医护工作站层面做到事前提醒和事中拦截,医保管理层面做到事后质量追踪相结合。

2.1.2 监管方面  加强日常点评,查检问题,明确责任医生或科室,并内网公示,要求有关人员自觉学习,采取边学边做的培训方式,同时对药品诊疗拒付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通告有关人员学习有关规定,以便不犯重复性错误。

2.1.3 追责机制  追责机制公开阳光,拒付处罚落实到科室、病区及医疗组。

2.2 第二阶段执行情况

(1)持续完善信息管控系统,2015~2016年,完善管控的信息需求共111份。(2)监督点评力度进一步加强,提升临床问题整改的效率,每月进行病历抽查及点评、并内网公示,同时2016年起,按季度编制《医保质量简报》涵盖10部分内容,主要内容:医保服务量与费用、医保拒付费用统计与分析、医保总控完成情况、中药饮片管理、知情告知履行情况、病历抽查情况、投诉案例分析、临床考核等。(3)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包括制定考核标准、临床病区兼、专职医保物价管理员考核工作。(4)建立评优与奖励机制:奖励优秀科室和病区。

2.3 第三阶段执行情况

2.3.1 持续完善信息管控系统  2017年完善管控系统的信息需求36份,如:(1)医保药品限价支付的管控;(2)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儿童与成人分类收费与管控;(3)【2017版国家药品目录】新增药品适应症的管控等。

2.3.2 进一步加强住院及门诊合理用药点评

2.3.3 运用互联网+,提升与临床的问题沟通交流  借助互联网沟通平台,建立【临床医保问题及建议收集】二维码,通过手机扫一扫即可实时上传。

3 检查阶段

所有项目经过6年,三个阶段的实施后,第一阶段2014年申拨金额9.58亿元,拒付金额533.81万元,拒付率(拒付金额/申拨金额)下降至0.56%;第二阶段2016年申拨金额11.32亿元,拒付金额401.56万元,拒付率下降至0.35%,第三阶段2018年申拨金额14.06亿元,拒付金额181.99万元,拒付下降至0.13%,三个阶段的持续改进都收到明显成效,经查检均达到预期目标值。见图3、4。

4 成果推广阶段

通过近6年三个阶段周期的持续改进,进一步完善医药收费监督管理制度,费用审核制度,医保费用自查管理制度,医保管理考核制度,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与工作制度各项制度均得到了落实。

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医保管理,已建立一套适合医院医保管理的信息管控体系,能够有效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明显降低医保拒付率,该改善项目获得相关领导、学者及同行的肯定,并在全国范围予以推广。浙江省人民医院“强化医院费用控制,助推医疗价格改革”,作为优秀典范被我省物价局推荐给国家发改委推广。浙江省人民医院“医保智能内控系统”建设管理模式得到浙江省财政厅肯定并发文,在所有省级医院内推行。

虽然医保拒付率明显降低,有效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规范诊疗行为的管理以及医保精细化管理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对于以上不足之处,将持续进行PDCA循环质量改进。同时,医保基金使用的合理性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医保基金的使用是否产生最大的效能,最低的花费达到最好的临床效果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19]。

总之,质量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也是医保管理所追求的最终结果。医保基金使用效益的体现必须以医疗质量达标为前提,这本身也是医保基金管理的质量所在。医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是医疗机构和经办机构共同的任务,在依靠制度、规范行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种医保管理的文化是医疗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20]。

[参考文献]

[1] 陈治水,冷家骅,衡反修,等.医疗机构信息辅助提示对医保拒付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4):50-52.

[2] 王方,方鹏骞,徐慧娟.某三甲医院医保基金拒付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2017,21(10):63-65.

[3] 郭琛,陈传本,王洋郁,等.基于三甲评审标准的精细化管理实践[J].医院管理论坛,2016,(2):32-33.

[4] Jin H,Huang H,Dong W,et al. Preliminary experience of a PDCA-cycle and quality management based training curriculum for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J]. 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2012,176(2):409-422.

[5] 李扬,郝晓刚. PDCA循环模式在医院医保审核中的运用[J].中国医疗保险,2013,(10):49-51.

[6] 郭文奇,石建,佘苗,等.PDCA循环在医患关系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5,15(2):114-115.

[7] 王青,周晓倩.PDCA循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实例分析[J].现代医院,2014,14(3):138-139.

[8] 朱新林.头脑风暴法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9,(9):104-105.

[9] 张天荣.头脑风暴法在ICU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控制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1097.

[10] 田野.神奇的医院管理工具——鱼骨图[J].当代医学,2004,10(2):26-27.

[11] 曲晶,蔡晗.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善用“鱼骨图”实现“戴明环”[J].继续医学教育,2015,(4):71-73.

[12] 彭惠,吴方建.2016年某院住院患者医保拒付药品费用分析[J].中国药师,2018,21(1):128-132.

[13] 郭美香.医保拒付原因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2):913-914.

[14] 叶斌,王晓稼,吴国萍.PDCA循环在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运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4):60-63.

[15] 阚全程.PDCA循环在医院战略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8):57-59.

[16] 马琳.全面质量管理[M].第2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5-59.

[17] 邸玲,王昌明,彭玲.医保管理纳入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成效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4,12(3):47-49.

[18] 朱立明,苏奥南.基于医院医保智能化管控下的某省级医院门诊医保患者药品拒付费用简析及改进措施[J].四川医学,2017,38(7):746-748.

[19] 王思敏,徐伟,崔子丹,等.价值医疗导向的医保支付方式初探——以中美典型按价值付费项目为例[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2):11-14.

[20] 张梅霞,姚瑶,袁芳,等.应用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3):8-10.

(收稿日期:2019-09-11)

PDCA循环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永恒主题,规范审计流程、把好环节关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综合审计信息、把握问题本质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提高人员素质、合理分配资源、实施全程质控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 审计流程 审计管理 审计质量

随着审计导向的改变、理论模式的发展及审计对企业规划和风险规避影响的扩大,审计质量已成为影响审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受到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高度关注。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全过程,包括审计计划、准备和方案,审计实施、报告和决定,结论落实、情况报送和信息传递等一系列环节。因此要提高审计质量,就必须把握好审计工作的每个环节。

一、规范审计流程,把好环节关

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相互联系和有序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是以前一环节为前提、又是后一环节的基础,因此,为确保审计质量,在做审计工作时,必须先规范审计流程,认真对待流程中的每个环节。

(一)把好审前调查关

一个审计项目牵扯面广,情况十分复杂,如果不搞审前调查就仓促上阵,审计就会打败仗,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对于工作量较大的项目,更要花足够长的时间做好审前准备,深入细致地摸底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计划和实施方案。实践证明,凡是审计效果比较突出,审计质量比较高的审计项目,都与审前调查充分、实可行审计计划详实和实施方案可行密切相关。

(二)把好审计实施关

审计实施是审计流程的中心环节,按照方案实施审计是一个基本要求,要根据具体的项目进行多方面、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调查取证,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PDCA工作循环法的原理,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我们可将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计划:针对某一具体审计项目进行分析,制定具体审计质量控制计划和措施;第二步是实施:认真执行计划并严格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第三步是检查: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第四步是处理:总结审计经验,以便在今后审计工作中推行。如果检查结果与预定计划不一致,则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只要认真执行以上四个步骤,周而复始,建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循环机制和制度,才能切实保障和提高审计质量。

(三)把好审计复核关

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进行多层次的复核,复核包括审中复核和审后复核。首先,要对复核人级别、复核程序与要点、复核人职责等做出规定。其次,要结合项目审计的特点,扩展审计质量复核层次,建立由内部审计小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分管领导所组成的三级复核制度,分别履行详细复核、一般复核、重点复核的职责。内部审计小组侧重于审中详细复核,指定专人或复核小组对审计过程中已完成的业务跟踪复核。在审计完成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分管领导进行审后复核,在做出正式的审计结论前,对审计组已经完成的全部审计业务进行审计质量把关。

(四)把好审计延伸

通过审计,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促进内部管理的提高,使各种经济监督常规化和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把违纪违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综合审计信息,把握问题本质

综合分析审计成果,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从体制上,机制上加以完善。提高综合分析水平,应抓住五个要点。

(一)抓住问题的本质

从大量数据资料中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反映出问题最核心的、最本质的东西。

(二)提高分析的综合性

一篇分析材料能否引起重视、发挥作用,很重要的是看反映问题的普遍性和倾向性。

(三)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

审计揭露和反映问题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促进整改,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完善制度和法规,堵塞漏洞、标本兼治;同时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提建议的立足点要高,不能就事论事,建议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能泛泛而论。

(四)加大审计宣传力度

宣传审计成果,扩大审计影响,引起广泛的监督,最终促进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发现的问题得到整改,提出的建议被采纳,起到审计应有的作用。

(五)落实审计结论

审计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要做到守土有责,确实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坚持审计结论跟踪检查,实行结论落实反馈制度和审计回访制度,督促结论落实,确保查出的问题得到整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得到采纳。

三、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审计效益

现代审计作为一个管理部门,投入的是人力、才力,产出的是维护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和促进国家财产资金的有效使用。因此,要加强审计管理,合理分配有效资源,以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整合审计资源

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既要提高组织成员素质,又要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使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这是适应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强对人的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优化组合,大力整合审计人力资源,更好地发挥现有人员的作用,以此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整合审计资源有两个层面:一是要自觉地建立和完善统筹配置人力资源的良性机制,树立审计工作一盘棋思想,增强资源配置预见性和计划性。二是从审计项目来讲,要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采取内审与外审相结合的方式。

(二)加强审计成本管理,控制审计成本

审计监督也有成本,同样也存在成本管理的问题,但在大部分审计项目中,审计成本管理基本上是空白。因此,加强审计成本管理,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应该充分考慮项目安排是否合理,核心是要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审计对象的情况比较复杂的要制定好审计方案,层层深入。

(三)加强同行协作,提高审计质量

运用自查互查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自查的审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复查,受习惯性思维和惯性的影响可能使自查流于形式,互查法则有助于克服上述局限,也可能存在审计人员不熟悉情况,影响工作效率等弊端,但能吸收他人的审计经验和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审计方法的归纳、总结和交流,在审计实践中积极推广,使个人方法变成审计共同的财富,使单个的成功经验变成集体的巨大力量,可以大大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四、实施全程质控,提升审计质量

中华审计署制定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其核心就是对审计项目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贯彻落实《办法》规定,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必须提高审计风险意识,包括素质风险、工作量风险、信息风险、界定风险、方法风险、手段风险、报告或评价风险、制度风险、效率风险和成本风险;二是建立并完善审计工作分级负责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明确责任,分担风险,各负其责,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三是增强做好审计基础工作的自觉性,重点抓好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是反映审计成果最基本的载体,编好其实不难,无非是审计取证完整、引用法规恰当,审计定性准确,就怕不重视、不认真;四是严格执行审计复核制度,内部复核,不能当作可有可无的例行公事;五是高度重视审计日记编写,提高对审计日记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将其作为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举措,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

总之,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永恒的话题,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围绕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审计部门的各项工作,包括审计业务管理,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法制建设,审计技术建设等都要有新的发展和提高。基于此,审计部门要把加强审计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作为提升审计成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切实抓好落实。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办法,发挥免疫作用,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为我国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英姿.审计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宝庆.现代内部审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3]蔡尉菊.工程审计的方式.中国内部审计.2008.

[4]徐元元.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国内部审计.2010.

[5]郭旭.强化内审深思考 谱写事业新篇章.中国内部审计.2011.

PDCA循环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3篇

案例题目:运用PDCA循环法确保医院有良好的环境卫生 案例背景:

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全国51家三级医院的3523名患者进行住院体验和满意度调查发现:患者对环境清洁,尤其是卫生间异味的满意度排在所有13项指标的倒数第二。可见卫生间的清洁是各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卫生间等公共区域人口密度大,流动快,是病菌滋生和传播的易发场所,如何保证卫生间的整洁是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

要求:以PDCA循环理念为指导,选用适宜的质量管理工具,改进医院卫生间的异味,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PDCA循环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4篇

案例题目:运用PDCA循环法确保医院有良好的环境卫生 案例背景:

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全国51家三级医院的3523名患者进行住院体验和满意度调查发现:患者对环境清洁,尤其是卫生间异味的满意度排在所有13项指标的倒数第二。可见卫生间的清洁是各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卫生间等公共区域人口密度大,流动快,是病菌滋生和传播的易发场所,如何保证卫生间的整洁是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

要求:以PDCA循环理念为指导,选用适宜的质量管理工具,改进医院卫生间的异味,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PDCA循环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5篇

第二:PDCA循环管理步骤

第三:PDCA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第四:心得体会分享

第一:压疮管理现状:随着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发突出,住院病人中老年人比例也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压疮发生率:美国一般医院2.5%-11.6%,护理之家3%-24%,昏迷或者截瘫24%-48%,住院病人中老年人10%-25%,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则达到70%,在国外的护理观点认为 部分压疮是可以预防的, 但并非全部。若入院时局部组织已 24 有不可逆损伤, ~ 48 h 就可能发生压疮。护理不当确能发 生压疮, 但不能把所有压疮都归咎于护理不当。国内的观点 则认为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提出院内压疮发生的标准为 零, 尚有说明: 除不许翻身特殊患者外一律不得发生压疮, 带压疮入院者不准扩大等。而我科平均住院年龄在72.3岁,于今年1-7月有压疮4例,科内2例,院外带入2例,我科现根据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隐患特点,于今年7月启动PDCA循环管理专项活动,利用鱼骨图等质量工具分析原因,拟定计划,重在执行落实,做好压疮的各项防范措施,使压疮的发生率从

第二:PDCA循环管理: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提出,反映了在全面质 量管理中的一般规律,是反馈原理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医疗质量管理实际上是一个不间断的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的动态循环过程,每循环一次,质量就改进,永无止境。大家都知道解决问题是需要方法与策略的,否则必将杂乱无章,思路混乱。

事实证明PDCA循环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实际就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质量管理中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PDCA循环呈阶级段不断运行,最终结果品质持续改善提高 第一:计划阶段 1.原始资料收集:

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科住院病人总数:3078人次,新收293人次 压疮高危患者例数:38例,2014年7月-11月2590人次,新收244人次,压疮高危例数:20例。

1.2 详细资料:2014年1月~2014年7月,我科共有压疮患者4例,院外带入2例,科内发生两例,平均年龄(71.25.0±6)岁;生活均不能完全自理。临床诊断:AECOPD1例,胰腺恶性肿瘤1例,宫颈内膜恶性肿瘤1例,肺癌1例。

方法采用鱼骨图,他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之为“lshikawa”或者“因果图”。运用鱼骨图分析导致压疮的细节因素采用人、机、法、料、环的方法,从最直接的小刺入手归纳总结,详见图1。 2 针对科室现状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原因

2.1 人员因素:护士:风险预见性差,责任心不强,交接班不清楚,管理者:重视不够,组长监管督促不够,薄弱时段(周末)管理薄弱,病人及家属:压疮知识匮乏,配合较差,四例压疮患者中只有1例同意使用气垫床,其他3例均拒绝使用,原因为自费及舒适度降低。

2.2 病情因素:老年病人体型消瘦或者水肿肥胖,血管硬化,营养不良,Brand评分10分,强迫体位,肌肉萎缩和反应迟钝对压疮的形成和预后有直接影响。

患者由于年龄偏大,在4例压疮中,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其中有1例患者长期处于昏迷状态,完全无法移动肢体,2例患者因病情采取强迫体位。

国内外学者均认同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内因之一。此次统计的4例患者中有3例存在低蛋白血症。

2.4 环境因素:部分压疮气垫床存在设计缺陷,骶尾部设计了一个气圈,结果这个部位因接触不良导致充气漏气,导致患者皮肤受力不均,到不到预期的预防效果,护士评估后未及时使用气垫床,嫌操作气垫床麻烦,增加工作量。健康宣教未落实到位,家属对防压疮处于空白地段。护患沟通效果欠佳,未能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

2.4 制度因素:科室没有形成配套的护理压疮管理组织体系,特别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不强。 无规范的压疮层级报告制度及压疮管理培训制度,护理人员压疮预防知识掌握不足,不了解上报程序,对压疮护理新进展不了解,甚至对新型敷料使用处于真空状态,对压疮隐患缺乏预见性,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对高危压疮患者,未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案保护措施。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生活护理依赖家属,护士过度依赖陪护人员和家属。此次统计的4例压疮患者,2例发生在病房,均留有陪护人员。 3 制定详细计划及措施:

3.1 建立健全预防压疮的四级管理体系,落实护理安全检查措施。A.建立护理部-护士长-科室伤口护士-责任护士共同参与的四级安全监管体制(时间:2014年7月31之前)

B.成立科室伤口护理小组,并制定其相应职责,定期开展科室自查与压疮管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完成时间:2014年8月10日之前)C.在医院压疮管理制度基础上结合我科特点制定我科压疮管理制度并建立翻身卡。(计划完成时间:2014年7月15日,对压疮风险的评估设定四个危险度,并逐级上报。) D,每月由伤口护理小组牵头按标准进行自查,查找问题,责任到人头,并按照PDCA循环进行持续改进。(时间:2014年7月执行)

E.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正确、严谨评估,把好首诊关及评估关。(时间:2014年7月执行)

3.2 加强护理人员压疮知识的培训,及时更新理念。(时间:2014年7月-2014年11月)

3.3重抓核心制度的执行落实。(时间:2014年7月-11月) 3.4加强护士安全风险意识培训。(时间:2014年8月-10月)

3.4切实有效落实健康宣教,并责任到人头,班次。(时间:2014年7月-11月。

3.5加强护患沟通,提升护士沟通能力。(时间:2014年11月)

3.6加强科室护理管理,护士长把压疮护理管理列为科室重点环节进行管理。(时间:2014年7月-11月) 3.7完善科室护理设备.(时间:2014年9月之前完成) 第二:执行阶段:

1.建立护理部-护士长-科室伤口护士-责任护士共同参与的四级监护网络,科室完善压疮上报制度,通过“四危上报及四化管理,一做一强”,有效减少压疮发生率,实现0%目标。四危报告:15-18分报告临床护理组长,13-14分报告科室伤口组长,10-12分报告科室护士长,9分以书面报告形式上报护理部。四化管理:实施压疮评估率100%常规化化,难免压疮发生报告制度化,科室管理小组预防指导化及自查指标真实客观化,一做:把规范当成习惯来做,一强:强调预防重于治疗,有效减少压疮发生率。B.成立科室伤口护理小组,并制定其相应职责,定期开展科室自查与压疮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完善压疮相关制度,抓好压疮护理分层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管理制度挂钩,并及时将科室压疮管理情况向护理部汇报,对三期及以上压疮及时请专科护士会诊。

2.建立压疮高危患者翻身记录及压疮预防及护理流程,评估流程及压疮换药流程。按层级管理督促每名每班护士认真落实执行,做到六勤。

3.责任护士的评估:A不漏掉病人的任何一个细节:如腹股沟,肩胛处及头枕部,甚至细化到鼻孔皮肤。B不是只评躺起来的病人,对坐轮椅及走来的病人也要仔细评估,坚决执行评估率100%,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实施个案护理,做好床旁交接班;C积极听取患者家属陪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有效沟通,让患者及家属主动想了解,想认识压疮相关知识,主动参与到压疮安全管理中来。对听不清的患者采取纸笔,图片交流减少沟通屏障。 4.培训执行:科室组织全科护士开展常态化培训,每月1-2次设立专题讲座,更新压疮护理理念,走出压疮护理八大误区,并要求全科护士参加全院伤口小组组织的讲课。2.定期进行压疮知识考核,利用科室现成病例现场提问了解护士对压疮知识的欠缺点,有目的制定培训计划,按层级管理进行分层培训,注重培训针对点与侧重点,

3、制定压疮预防与护理操作规程,伤口换药操作规程及浸渍护理操作规程,组织培训并进行考核。4.护士长鼓励护士积极查找资料,运用PDCA理论运用到压疮护理中,使压疮的护理从经验防治过渡到科学规范防治护理。

5:核心制度落实:严格按照交接班制度执行,做到无缝隙交接,要求每班交接必须双人巡视病房,交清看清接情,对科室压疮高危患者班班交接皮肤并做好翻身记录。

6.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防疮意识,划出警戒线,加强护士责任心,以近期热点医疗不良事件:(最近北京许峰事件)组织学习,以及每月召开护理安全会议,从中找到有效规避医疗风险措施,要求参会率达到100%,科室形成良好的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氛围。

7. 健康教育的落实:对压疮高危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执行首次宣教-责任护士宣教-临床组长宣教-伤口组长宣教-护士长随机检查模式宣教。让病员及家属真正认识预防压疮的重要性,具体应用工具:宣传册,文字,图片,真实案例。

8. 让病人及家属主动参与到护理安全管理中来。建立沟通失败后预警机制,针对病人制定个性化的沟通方案。

9.护士长一要对科室每日压疮高危患者现场检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对薄弱时段(周末及节假日)指定具体负责人,加强病房质量管理。二要长重点加强科室各班次护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好各班次的人员配备,特别是薄弱时间段,抓好压疮制度落实。三可利用跟班作业及早晚间查房对患者压疮的安全预防状况进行检查及督导。每日晨间交班对高危患者的压疮状况进行讲评,做好三抓:抓落实,抓现场,抓薄弱(时间及人群)。 护理组长及伤口组长加强督促检查,对压疮管理做好二次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挥好科室骨干作用。 10.报告申请购买新型无骶尾部气圈设计气垫床,尽快投入使用。 三:检查阶段:

1. 护士:每班交接皮肤情况,床边交接皮肤情况,床单元整洁度。评估患者压疮情况,对压疮知识掌握情况通过随机提问及考核。皮肤护理记录书写情况。

2. 伤口组长:每天检查皮肤管理情况,每月自查分析数据,每月季度分析情况,压疮专业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与病人及家属有效沟通情况。

3. 护士长:每日护理查房发现情况,对科室高危压疮患者分析情况, 压疮护理持续追踪情况,病房现场管理情况,薄弱时段(周末及节假日)管理情况,薄弱人群(新进护士,试用期,低年资护士)管理情况。 4. 护理部及全院伤口护理小组监管检查情况。 5. 护理设备到位情况。

PDCA循环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6篇

PDCA是英文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总结处理)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做任何一项工作,首先有个设想,根据设想提出一个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规定去执行、检查和总结;最后通过工作循环,一步一步地提高水平,把工作越做越好。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一般规律。

PDCA计划循环法,是美国管理专家戴明首先提出来的,称为“戴明循环管理法”。五十年代初传入日本,七十年代后期传入我国,开始运用于全面质量管理,现在已推广运用到全面计划管理,它适用于各行各业的计划管理和质量管理,已成为我国现代化管理内容之一。

(一)PDCA计划循环法的基本内容。POCA计划循环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的循环系统。其内容分述如下;

1.PDCA四个阶段的工作循环。

第一阶段是制订计划(P),包括确定方针、目标和活动计划等内容;

第二阶段是执行(D),主要是组织力量去执行计划,保证计划的实施;

第三阶段是检查(C),主要是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阶段是总结处理(A),主要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置;

上述四个阶段的工作循环见下图。

2.PDCA八个工作步骤。

(1)提出工作设想,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调查和预测,确定方针和目标。

(2)按规定的方针目标,进行试算平衡,提出各种决策方案,从中选择一个最理想的方案。

(3)按照决策方案,编制具体的活动计划下达执行。

以上三个工作步骤是第一阶段计划(P)的具体化。

(4)根据规定的计划任务,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并按照规定的数量、质量和时间等标准要求,认真贯彻执行。这是第二阶段执行(D)的具体化。

(5)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价工作成绩。在检查中,必须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以及有关的信息情报资料。

(6)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7)对发生的问题应提出解决办法,好的经验要总结推广,错误教训要防止再发生。

(8)对尚未解决的问题,应转入下一轮PDCA工作循环予以解决。

上述(7)、(8)两项工作步骤是第四阶段总结(A)的具体化。

(二)PDCA循环法的基本特点

PDCA循环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

PDCA循环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第1篇[摘要] 目的 分析PDCA质量管理工具对减少医院医保拒付率的效果。 方法 利用PDCA管理工具,施行长达6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