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郭店镇第一初级中学导学案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 作者: 来源: 时间:2009-5-18 10:19:16 阅读47次 【大 中 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对平行线的性质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获益。

4、品质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钻研的品质。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以及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判定等知识解题。

难点:区分性质和判定以及怎样综合运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解题。

三、教材分析

平行线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而且在实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探索和掌握好它的有关知识,对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材设置了一个通过探索平行线性质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并能应用平行线性质解决一些问题,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因此,无论在知识技能上,还是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感情教育等方面,这节课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

考虑本校处在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缺乏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比较差,所以,这个学期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新意识的培养。利用七年级学生都有好胜、好强的特点,扭转学数学难、数学枯燥的这种局面。形成一种勤动手、勤动脑,勤探索和肯合作交流的良好气氛

五、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直尺。

六、 教学过程

问题与情境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你身边的问题

问题: 如图,工人在修一条高速公路时在前方遇到一座高山,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工程师决定绕过这座山,如果第一个弯是左拐300,那么第二个弯应朝什么方向。才能不改变原来的方向。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问题并发表见解,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如何转化成数学问题。

本次活动应关注的问题是:

1、不改变方向,在数学中理解应是什么,

2、在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什么问题

3、如何将它转化为数学问题。

通过实例,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生活,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起, 活动2: 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问题:

1、上节课学习了用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板可以画两条平行线,想一想在这个过程中三角尺取到什么作用,你能不能用两把直尺画出两条平行线,如果不能,为什么?

2、自己阅读课本的21页“探究”部分,并把空填好。

用电脑展示在画平行线时三角尺在其中取到的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测量比较得到这些角中上下两个角的关系, 关注的问题是:

1、注意性质具有一般性。不能简单从几个特殊的例子,就断定它就具有某种性质,而需要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推导过程。

2、理清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也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之间的关系。

通过动手测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学生从特殊需要到一般的推理能力,使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

活动3: 运用与推理

问题: 你能根据性质1,说出性质2,性质3成立的理由吗?如图, 因为a∥b. 所以∠1=∠2(_______) 又∠3=∠_____,(对顶角相等) 所以∠2=∠3, 类似地,对于性质3,你能说出道理吗? 想一想:这节课开始的那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学生回答,再由同学补充。老师纠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因为所以之间的关系。

能过学生做和说,培养学生的一定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4 巩固与提高

问题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

1、 如果a∥b ,∠1=60?那么∠2,,∠3,∠4为多少度。为什么?

2、 如果∠1=60?∠3=120?直线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2:∠1=100?∠5=100?∠2=60?那么∠

4、∠3为多少度? 解:因为∠1=100?∠5=100?BR> 所以∠1=∠____ ( ) 所以 _____∥_______ ( ), 又因为 ∠2 =60?( ) 所以 ∠4=∠______=______( ) 又因为 ∠4与∠3________ ( ) 所以 ∠3=180?_____=______?BR> 问题3:填一填

如图,已知:∠1=∠ABC=∠ADC,∠3=∠5,∠2=∠4,∠ABC ∠BCD=180? (1)因为∠1=∠ABC, 所以 AD∥_____ ( ) (2) 因为 ∠3=∠5 所以 AB∥_____ ( ) (3)因为∠2=∠4 所以 ______∥______ ( ) (4)因为∠1=∠ADC 所以______∥______ ( ) (5) 因为∠ABC ∠BCD=180 所以 _______∥______ ( ) 问题4,学与用: 某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村通煤气,市政工作人员已经在道路的两侧铺设了两条平行的燃气管道,如果公路一侧铺设的角度为100?为了便于连接,那么另一侧应以什么角度铺设?为什么? 小结: 布置作业

课本25页的第

1、

2、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这些之间的关系。

应关注的问题是:

1、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不同。

2、 几何推理证明的要领。

3、 正确分清推理中因为和所以所表达的意义

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解决相关问题。 (3)体会两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平行线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进一步增强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猜想、推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利用直尺和三角板在练习本上画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图形,辨认图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探究新知

活动一 探究平行线的性质

利用上图思考: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来比较一对同位角(比如∠1和∠5)的大小?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在上一章刚刚学过角的比较,所以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

1、度量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进行比较。

2、叠合法:剪下∠1,把∠1和∠5叠合,进行比较。

请各小组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比较∠1和∠5的大小。 学生动手比较。

待学生完成后,组间交流,得到结论:

∠1=∠5 思考:其它的几对同位角是不是也具有这种关系呢? 引导学生猜想其余三对同位角也是相等的。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

你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结论。

学生根据刚刚比较∠1和∠5得到的经验,会首先想到度量或者叠合。

提出问题:如果不再度量或叠合,用刚才得到的∠1=∠5这个条件能不能说明你的结论呢。 小组交流。

请各小组选派代表,分别陈述下面一组角相等的思路。 (1)∠2和∠6 (2)∠3和∠7 (3)∠4和∠8 现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来归纳: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______. 提醒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不用证明。 思考:同位角一定相等,对吗? 学生小组交流,请各组选代表发言。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思路,让学生进行辨论,最后强调同位角相等的前提条件:两条直线平行!

猜想各对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归纳: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内错角_______。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_______。

你能利用“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这一性质来说明以上两个结论吗?

请学生陈述自己的推理过程。

刚才同学们得到平行线的三个性质:用符号语言来表述为:

性质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教师示范性质1,让学生完成性质

2、3. 性质2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在具体问题中,可以用这种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例1如图9-13,直线a∥b ,c∥d , ∠1=106°.求∠2 ,∠3的度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规范步骤。

方法:平行线的性质是由直线的位置关系确定角的数量关系,

应用时必须正确识别图形特征及角的关系,并与前面学过的对顶角、 互余、互补等知识相结合 ,计算一些角的度数。

【拓展延伸】

本题难度较大,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尝试,分组交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挥带头作用,让学习有些吃力的学生努力跟上。此问题的解决,对于达标测试中的第4题提供思路,作为一个跳板,让学生在第4题的练习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活动二 探究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完成课本P36交流与发现,填空: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其中一条直线上每个点到另一条

直线的距离都______,这个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小组交流,选代表陈述自己的收获。

【随堂练习】

1、 如图,已知直线a∥b,直线c与a ,b分别交于点A,B,且∠1=120°,则∠2=( ) A. 60° B.120° C.30° D.150° 2.直线a ,b ,c是三条平行直线。已知a与b的距离为5㎝,b与c 的距离为2㎝,则a与c的距离为( ) A. 2㎝ B. 3㎝ C. 7㎝ D. 3㎝或7㎝

布置作业:习题9.3复习与巩固(必做)

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知识回顾

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怎样用符号语言表述? 自主探究

1.学生画图活动: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角

2.学生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 角 ∠1 ∠2 ∠3 ∠

4度数

角 ∠5 ∠6 ∠7 ∠8

度数

3.学生根据测量所得数据作出猜想. 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 能否将我们发现的结论给予较为准确的文字表述?

平行线具有性质: 性质1: . 性质2: . 性质3: . 讨论这些性质与前面所学的判定有什么不同?

5. 我们能否使用平行线的性质1说出性质

2、3成立的道理呢? 因为a∥b,所以∠1=∠4( ); 又∠2= (对顶角相等) 所以∠2=∠4.尝试应用

1.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在两次转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这两次转弯的角度可以是( ) A、先右转80o,再左转100 o B、先左转80 o ,再右转80 o

C、先左转80 o ,再左转100 o D、先右转80 o,再右转80 2.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线全部分,量得∠A=100°, ∠B=115°,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课堂展示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 2.∠1和∠2是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而成的内错角,那么∠1和∠2 的大小关系是( ) A.∠1=∠2 B.∠1>∠2; C.∠1<∠2 D.无法确定

3判断题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旁内角互补.( )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同位角相等.( )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 拓展提高

1.:如图,BCD是一条直线,∠A=75°,∠1=53°,∠2=75°,求∠B的度数. 2.如图,已知:∠1=110°,∠2=110°,∠3=70°,求∠4的度数.

作业

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郭店镇第一初级中学导学案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范文第6篇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4.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

3、通过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在进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自学提示

1:自学内容;教材8384页

2;达成目的; (1)知道平行四边形的 概念,会用数学符号表示平行四边形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会证明其性质

自学完成:

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证明性质

教师板书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

4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1、操作活动:

让学生进行如下操作后,思考以下问题:(幻灯片展示)

将一张纸对折,剪下两张叠放的三角形纸片,设法找到某一边的中点,记作点O,将上层的三角形纸片绕点O旋转180度,下层的三角形纸片保持不动,得到一个图形。(用几何画板平台展示整个过程)

2、观察、讨论:

(1)两张纸片拼成了怎样的图形?它是四边形吗?

(2)这个图形中有哪些相等的角?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线段?你是怎样得到的? (3)用简洁的语言刻画这个图形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

3、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4、介绍平行四边形的书写方式及对角线的定义。

5、请学生举出自己身边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

6、学生动手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表示出来。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亿库教育网

http://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三、知识源于悟:

1、做一做(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出示幻灯片)

用一张半透明的纸复制你刚才画的平行四边形,并将复制后的四边形绕一个顶点旋转180度,你能平移该纸片,使它与你画的平行四边形ABCD重合吗? (教师用几何画板平台展示整个旋转变化过程)

2、讨论:(小组交流)

(1)通过以上活动,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2)平行四边形ABCD对边、对角分别有什么关系?能用别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吗?

3、结论: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四、能力的源泉:

1、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一个内角的度数,能确定其它三个内角的度数吗?说说你的理由。(用几何画板演示)

2、变换角的度数,试一试。

3、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五、随堂练习

六、试一试:用平行四边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七、新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桌互讲,小组交流,师生共同小结)

八、作业设计:

必做题:P85习题4.1第

1、2题。

提高题:(解决问题)农民李某想发展副业致富,经考察地形后,在耕地旁边的荒地上开

0垦一平行四边形形状的鱼塘。能测得∠BAD=120,量得AB=50米,AD=80米。请你帮助李某一下鱼塘的对边AD、BC之间的距离及这个鱼塘的面积。

AD

CB

九、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推导,自己发现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习惯。

亿库教育网

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范文

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郭店镇第一初级中学导学案[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作者: 来源: 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