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离子束激光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离子束激光范文(精选8篇)

离子束激光 第1篇

等离子喷涂是继火焰喷涂之后大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用途的精密喷涂方法。等离子喷涂具有超高温特性, 能够喷涂高熔点的涂层材料;涂层致密, 粘结强度高;涂层材料不易氧化。在基体材料表面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涂层, 能够大幅度提高基体材料的耐磨、耐蚀、抗氧化和热冲击性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涂层材料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 涂层的制备工艺也要求不断地改进。另外, 对涂层的组织结构、性能和形成机理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地进行。

激光熔覆是利用高能密度的激光束, 使不同成分和性能的合金与基体表面快速熔化, 从而在基体表面快速形成与基体具有完全不同的成分和性能的合金层的凝固过程。

1 等离子喷涂原理

等离子喷涂是以等离子弧为热源的热喷涂。等离子弧是一种高能束热源, 电弧在等离子喷涂枪中受到压缩, 能量集中, 离子束横截面的能量密度可以提高到105 106 W/cm2, 弧柱中心温度可升高到15 00033 000 K。

图1为等离子喷涂原理图, 图中右侧是等离子发生器。钨极与前枪体之间有段距离, 电源的空载电压加到喷枪上以后并不能立即产生电弧, 接通并联在前枪体与后枪体之间的高频电源后, 钨极端部与前枪体之间产生火花放电, 工作气体经进气管进入, 到达弧柱区后, 电弧便被引燃, 切断高频电源, 此时工作气体被电离成为等离子体。引燃后的电弧在孔道中受到3种压缩作用, 温度升高、喷射速度加大。与此同时, 喷涂粉末由送粉管输送到前枪体中, 粉末在等离子焰流中被加热到熔融状态, 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撞击到工件的表面, 并发生塑性变形粘附在工件表面。各熔滴之间依靠塑性变形而互相结合起来, 随着喷涂的继续, 在零件表面就获得了一定厚度的喷涂层。

2 激光参数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激光熔覆就是加热熔化凝固冷却的过程, 其中包含着相变。无论哪种相变传热模型, 当温度跨越相变区间时, 涂层材料都会吸收或放出大量的潜热。

为考察激光参数对熔覆效果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激光参数进行了试验。首先考察激光功率对熔池深度的影响。在激光扫描速度v=10 mm/s、激光光斑半径R=2.0 mm、激光功率分别为Q=1 100 W和Q=1 200W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见图2。结果表明, 在激光扫描速度和激光光斑半径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 激光温度最高点升高, 熔池的宽度变大、深度增加。

在Q=1 100 W、R=2.0 mm、激光扫描速度分别为v=10 mm/s和v=6 mm/s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见图3。结果表明, 在激光功率和激光光斑半径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加, 激光温度最高点降低, 熔池的宽度变小、深度减小。

在Q=1 100 W、v=10 mm/s、激光光斑半径分别为R=2.0 mm和R=1.5 mm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见图4。结果表明, 在激光功率和激光扫描速度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激光光斑半径的增加, 激光温度最高点降低, 熔池的宽度变大、深度减小。

3 激光熔覆效果的试验验证

AT-13涂层材料在高能密度的激光照射下, 以极快的速度升温到熔点以上而成为液体, 然后再以极快的速度凝固为固体。将激光熔覆后的试件轻度腐蚀后, 仔细观察熔化区与硬化区, 并与涂层厚度的计算结果比较。

在Q=1 200 W、R=2 mm、v=6 mm/s的条件下, AT-13等离子喷涂涂层经激光熔覆处理后的横截面金相组织照片见图5。激光熔覆在金属材料表面制造了极高的温度梯度和极快的冷却速度, 金属表面的这种温度分布导致了硬化区和热影响区的形成, 从金相照片可以明显看到熔化区和硬化区, 而热影响区则难以看清。

涂层材料在熔化区融化并发生相变, 等离子喷涂涂层中所有的β-Al2O3和γ-Al2O3全部转化为α-Al2O3, Al2O3与TiO2发生反应生成TiAl2O5, 但TiAl2O5在涂层中所占的比例不高, α-Al2O3为涂层中的主要成分。随着涂层物相的变化, 激光熔覆涂层的性能也发生变化, 主要体现在α-Al2O3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发生了变化。在对AT-13等离子喷涂涂层进行激光熔覆处理时, 基体材料表面的一薄层也同时熔化, 和涂层材料生成合金, 从而使基体材料的表面性能有很大提高。

硬化区组织与普通淬火组成相相同, 是马氏体、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 但硬化区的组织非常不均匀。由于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极快, 致使所获得的各种组成相都极为细小, 且存在大量缺陷。细小的组织、高度弥散分布的碳化物和大量存在的位错, 使得激光相变组织具有比常规淬火更为优异的性能。

对于原始状态为淬火状态的材料而言, 激光熔覆后的热影响区的组织通常为回火马氏体, 其硬度一般低于原始组织的硬度, 形成了涂层与基体之间的性能的过渡区域。

4 结束语

试验结果表明, 等离子喷涂AT-13涂层经激光熔覆处理后, 大大提高了涂层和基体的结合强度, 且涂层表面粗糙度较小、内部组织均匀,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离子束激光 第2篇

【关键词】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等离子电切术;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53-01

前列腺增生在泌尿外科当中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并且患有该症的患者很容易合并膀胱结石症状,从而直接给患者的家庭,乃至正常生活带来巨大的阻碍和困扰[1]。因此,现在大多向着微创手术方面转型。本组研究抽取于2012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44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抽取于2012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44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诊断,符合相应诊断标准。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56-80岁间,平均年龄为(64.3±4.2)岁,其中48例单发性,24例双发性。对照组患者年龄在59-80岁间,平均年龄为(64.5±5.4)岁。有50例单发性,26例多发性。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给予硬膜外麻醉,并取截石位,之后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加以治疗:(1)对照组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于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具体选用最新的等离子电切镜,经患者尿道置入膀胱当中,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然后探查患者膀胱当中的结石情况[2]。也可取气压弹道碎石杆,经输尿管镜或膀胱镜碎石通道置入后行气压弹道碎石术,以此实现击碎结石的目的。(2)采取本院最新等离子电切镜置入患者膀胱当中,然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持续冲洗,并且做好对患者膀胱内解释情况的检查工作。了解情况后,采用钬激光光纤通过等离子电切镜碎石通道进入安置,并以此来将患者结石击碎,然后采用等离子电切镜鞘和冲洗器直接将患者结石洗干净并取出。最后再次使用电切镜查探患者前列腺增生的情况,切除增生后即可吸出碎组织,并留置导尿管。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残余尿量等多种指标进行统计记录,由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

1.4统计学分析

上述两组患儿数据采用 SPSS18.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残余尿量以及直观世界和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前列腺增生在我国临床泌尿疾病当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并且该症很容易合并膀胱结石,由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该症的治疗,在临床当中更多都是选择手术的方式来治疗,近几年微创技术获得良好的发展,发展至今已经趋向于成熟,开始在临床治疗当中获得广泛的运用[3]。

我院由此推出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联合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方案,该治疗方式于1995年首次试验治疗成功,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如今直接成为腔内碎石的有效方式。这主要是由于钛激光是一种稀有元素HO所激发产生的脉冲红外线高能激光类型,其能够通过软光纤实现传送,从而粉碎多种解释,具有损伤小、不出血、视野清晰及碎石速度快等多种优势特点[4-5]。

本组抽取于2012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44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2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采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联合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与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以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残余尿量以及直观世界和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联合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出血量少,康复时间短。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建仕,陈光,曾四平,沈思,杨江,管刚云,詹谊.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06:578-581.

[2]李国栋,李志,江陈亮.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J]. 健康研究,2016,01: 77-78+80.

[3]施长荣,白树华,王正会. 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与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2:71-72.

[4]陈松,皮生明,袁婷婷,屈超,段毅,刘明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发膀胱结石[J]. 中国医学创新,2012,12:115-116.

离子束激光 第3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激光快速成形系统 (RS- 850型CO2激光器、LRF- 855型激光快速成形机、JPSF- 1型自动送粉器、惰性气体保护箱, 西北工业大学提供) , 恒温水浴箱 (ZD- 420, 杭州蓝天仪器有限公司) , 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IRIS- Advantage ICP- AES, 美国热电集团公司) , 扫描电镜 (JSM- 840, 日本) , LRF Ni- Cr 烤瓷合金粉末, Heraenium S镍铬烤瓷合金 (贺利氏古莎齿科贸易有限公司) , 人工唾液。

1.2 激光快速成形镍铬烤瓷合金腐蚀试件的制备

委托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粉末研究所, 以Heraenium S镍铬烤瓷合金成分组成为标准, 将高纯镍, 铬, 钼等金属块, 采用气雾化制粉工艺, 制备出可用于激光快速成形的镍铬烤瓷合金粉末, 该合金粉为球形, 粒径为-100~+200目, 其成分见表 1。

利用激光快速成形系统, 将上述粉末进行成形, 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2 300 W, 扫描速度360 mm/min, 光斑直径为3.0 mm, 氩气保护, 流量为15 L/min, 采用搭接熔覆的加工方式, 搭接率为40%, 基材为不锈钢板, 堆积成78 mm43 mm1 mm的长方体 (图 1) , 线切割成12 个圆片试件 (直径25 mm, 厚度1.5 mm) 。

1.3 铸造镍铬烤瓷合金腐蚀试件的制备

选用Heraenium S镍铬烤瓷合金铸锭制备试件, 其成分见表 1。按照厂家指示的方法, 制作圆片状 (直径25 mm, 厚度1.5 mm) 蜡熔模12 个, 用磷酸盐包埋材料进行常规包埋、焙烧、高频离心铸造, 铸件经120 μm Al2O3喷砂处理备用。

(1) 数据取自该产品说明书。

1.4 配制无菌人工唾液

按ISO/TR10271 [3]标准, 配制人工唾液, 成分见表 2, 用于配制人工唾液的化学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 。

实验前按上述比例配制新鲜人工唾液, 用NaOH和HCl调整其pH值, 分别为pH=6.8和pH=3, 配制后高压消毒。

1.5 腐蚀试验

按照ISO 10271:2001 (E) 标准, 将2 种方法加工的Ni- Cr试件经X线探伤各选出10 个无缺陷试件。每个试件在流水下经100#、200#、400#、600#、800#、1 000#、1 200#耐水砂纸逐级打磨, 表面至少磨去0.1 mm, 再用无水乙醇超声清洁2 min, 蒸馏水冲洗后, 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吹干。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 将LRF Ni- Cr PFM合金与铸造Ni- Cr PFM合金试件, 分别等分为2 组, 每组5 个试件。用尼龙线悬挂于装有25 ml人工唾液的塑料容器中, 每个容器放置1 个试件, 且试件不与容器壁接触。将塑料容器密闭后置于恒温箱内, 到达试验温度 (37 ℃) 时开始计时, 7 d±1 h后取出合金试件, 经蒸馏水超声清洗、高温高压消毒、干燥, 待腐蚀显微形貌观察;合金的浸渍液经过滤, 消毒, 待金属离子溶出量及成分检测。

1.6 合金浸渍液的检测

所有合金浸渍液样品用ICP- AES检测其中的离子浓度, 阴性对照组分别为相应pH值的人工唾液, 将样品中的离子浓度减去阴性对照组中相应离子的浓度, 所得的差值即为样品中该离子的浓度, 检测标准液来自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1.7 实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将样品中的离子溶出浓度 (μg/ml) 除以浸泡比例 (试件表面积与浸泡溶液体积比cm2/ml) 得到单位面积的合金表面的离子溶出量 (μg/ cm2) 。对2 种合金在不同溶液中的离子溶出量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1.8 扫描电镜观察

用扫描电镜, 将上述4 组试件浸泡前后的显微形貌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

2 结 果

2.1 离子的溶出量

2 种合金在不同人工唾液中的离子溶出量 (表 3) 。

同种人工唾液浸泡组中铸造镍铬烤瓷合金离子溶出量均显著大于LRF镍铬烤瓷合金离子溶出量,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种镍铬烤瓷合金在酸性人工唾液中的离子溶出量均显著大于中性人工唾液浸泡组,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扫描电镜观察

扫描电镜观察可见, 试件在浸泡前, LRF镍铬烤瓷合金和铸造镍铬烤瓷合金表面是打磨后规则的纹理, 未见明显的坑、窝等缺陷 (图 2) 。浸泡于中性人工唾液组的2 种试样表面未发现腐蚀产物和明显的腐蚀变化 (图 3) ;浸泡于酸性人工唾液组的LRF镍铬烤瓷合金试件表面未见明显的腐蚀坑和腐蚀产物, 而铸造镍铬烤瓷合金表面可见腐蚀坑形成, 但未见明显的腐蚀产物 (图 4) 。

3 讨 论

镍铬烤瓷合金处于复杂的口腔环境中, 唾液是稀电解质, 食物残渣分解形成的酸性产物, 饮食环境中的pH变化等因素形成腐蚀发生的条件, 使金属在口腔中极易发生电化学腐蚀[4]。牙科合金发生腐蚀后, 不仅会降低修复体强度、影响美观, 而且合金腐蚀后溶出金属离子可以引起机体产生不良的生物反应, 产生组织细胞损害甚至造成过敏、致癌等局部或全身的损害[5], 因此, 提高合金的腐蚀性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成为生物材料安全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镍铬烤瓷合金的耐蚀性能与合金的成分密切相关, Cr和Mo是合金中重要的元素, 它们主要是促进镍基体形成稳定的钝化膜, 增强合金的钝化特性, 从而提高其抗腐蚀性能。依据n/8规律, 其中Cr含量在16%~27%时会有足够的抗腐蚀性能, Cr含量过低, 产生不了足够钝化膜来抗腐蚀, 而Cr如果含量过高, 又会产生过厚的氧化膜, 降低了金瓷结合强度[6]。高Mo合金较低Mo合金有更好的抗点蚀性能, Bumgardner 等[7]研究发现, Cr含量为20%~23%, Mo含量为7%~9%的镍基合金较低铬和低钼的镍基合金有更优的抗腐蚀性能。本研究所采用的成品和自行研制的镍铬烤瓷合金, Cr、Mo含量均在20%、10%左右, 较Cr、Mo含量低的合金具有更优越的抗腐蚀性能。

另外, 合金的抗蚀性能与合金的微观组织密切相关, 因而, 改善合金的腐蚀性能, 一种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改变加工工艺提高材料性能。激光快速成形技术通过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时的快速熔化和凝固过程使材料形成高度细化的晶粒组织, 使得合金相结构趋于相对均一, 电化学稳定性提高, 腐蚀倾向性减小, 耐蚀性能增强[6]。高勃等[2]采用激光近形制造技术 (其成形条件与本文中的LRF技术相似) , 将与口腔烤瓷合金成分类似的Rene95镍基合金粉末加工成形为合金块, 其内部组织由细长的树枝晶组成。枝晶一次间距为l0~20 μm, 比常规铸造合金的枝晶一次间距缩小了一个数量级, 显微组织得到了明显的细化。其内部组织呈现出典型的外延生长特征, 细小均匀的组织结构使材料中各元素分布更加均匀, 削弱了成分偏析现象, 近形制造件的组织与结构显著优于同材料的铸造件。本研究中激光成形的镍铬烤瓷合金无论从离子溶出浓度, 还是电镜观察下, 较普通铸造镍铬烤瓷合金有更优异的抗腐蚀性能, 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也再次说明该技术的这一优越特性。

本研究采用ICP- AES分析LRF Ni- Cr烤瓷合金在不同人工唾液中的金属离子溶出量, 并与铸造Ni- Cr烤瓷合金对比, 主要检测合金中Ni、Cr、Mo 三种元素, 从人工唾液中金属离子溶出量的结果分析来看, 两种镍铬烤瓷合金在pH=6.8的人工唾液中都表现出较低水平的溶出, 且LRF Ni- Cr合金离子溶出量低于铸造Ni- Cr烤瓷合金, 后者约为前者的1.5 倍。临床烤瓷冠桥的金属边缘通常位于龈下, 而这个位置也是菌斑最容易堆积的部位。在菌斑中, 细菌代谢形成的酸性产物可以使龈沟内的pH达到4甚至更低[8], 进而使金属发生腐蚀, 释放离子, 产生一些有害的影响[9]。本研究中人工唾液pH降到4, 2 种镍铬烤瓷合金的离子溶出量都增加, 特别是铸造Ni- Cr烤瓷合金, 较中性人工唾液中的离子溶出量增加了14 倍以上。扫描电镜也显示, 该合金表面有明显的腐蚀坑形成。可见, 铸造Ni- Cr烤瓷合金在酸性条件下较LRF Ni- Cr更容易发生点蚀而溶出离子。对于铸造Ni- Cr烤瓷合金由于铸造工艺通常容易产生偏析、夹杂、气孔等多种不易觉察的缺陷, 在含有Cl-活性阴离子的酸性条件下发生局部的钝化膜层破坏, 从而引发点蚀成核、亚稳态蚀孔长大、闭塞电池的自催化发展的点蚀历程, 造成宏观腐蚀坑出现, 合金溶解导致唾液中离子含量的升高。

总之, 研究结果表明, 在人工唾液环境中, 激光快速成形镍铬烤瓷合金较普通铸造镍铬烤瓷合金有更低的离子溶出量, 可进一步提高口腔环境中镍铬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参考文献

[1]Coulon N, Aubry P, Teulet P, et al.New trends in lasersintering:Analysis of the process and new applications[C].Laser Materials Processing Conference, France, 2005:286-295.

[2]高勃, 李延民, 陈静, 等.应用激光近形制造方法制作口腔修复体的基础研究———Rene95合金粉末激光近形制造件组织与结构[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2, 18 (6) :483-487.

[3]ISO TR 10271.1993 Dentistry-determination of Tarnish andCorrosion of Metals and Alloys[S].

[4]Corso PP Jr, German RM, Simmons HD Jr, et al.Corrosionevaluation of gold based dental alloys[J].J Dent Res, 1985, 64 (5) :854-859.

[5]Geis-Gerstorfer J.In vitrocorrosion measurements of dentalalloys[J].J Dent, 1994, 22 (4) :247-251.

[6]Wataha JC.Alloys for prosthodontic restorations[J].J Pros-thet Dent, 2002, 87 (4) :351-363.

[7]Bumgardner JD, Lucas LC.Surface analysis of nickel-chro-mium dental alloys[J].Dent Mater, 1993, 9 (7) :252-259.

[8]Wataha JC, Lockwood PE, Khajitia SS, et al.Effect of pHon element release from dental casting alloys[J].J ProsthetDent, 1998, 80 (6) :691-698.

离子束激光 第4篇

激光焊接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激光焊接工作是应用高能脉冲激光来实现,脉冲氙灯作为泵浦源,激光电源把脉冲氙灯点着,通过激光电源对氙灯放电,形成一定频率的光波,光波经过激光聚光腔照射到激光晶体上,使晶体受激辐射,再经过谐振腔之后发出波长的脉冲激光,该脉冲激光经过扩束,反射聚焦于所要焊接的物体,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移动工作台面完成焊接[1]。

2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制作中激光焊接系统

锂电池激光焊接系统主要由激光器、导光系统、工作台、电池组件固定工装夹具、控制系统、冷却系统组成。

2.1激光器

激光器的选用首先决定于所要求的波长、功率和模式,以及加工对象。同时还要考虑在工作环境下运行的可靠性,维修调整的方便性,尺寸的大小以及占用面积等因素。

2.2导光系统

导光系统将激光由激光器引导至由聚焦光或匀光光具组成的加工头。加工头若是固定的,则导光系统固定不动,若加工头可以运动,那么导光系统也必须是可动的。

2.3工作台

工作台用于固定电池零件工件,加工过程中确保工件与激光束的相对位置。根据加工要求,工作台能带动工件做所需的相对运动,工作台示意图见图1。

工作台功能及性能介绍如下。

(1)二轴运动模块:由两个伺服平台组合构成,每个伺服平台采用高精度电机驱动滚珠丝杆运动,线性导轨导向。伺服平台带动焊接头进行焊接。

(2)CCD监视模块:两个CCD与两个准直聚焦头同轴安装,在此工序中,CCD能够实时监控到焊点的焊接情况。

机架:由方钢钣金焊接而成,实现机器的牢固稳定、外形美观、 运行稳定。

电控系统: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包括运动控制和传感器的检测)。

软件系统:实现各个步骤的焊接与激光焊接的配合。

2.4夹具部分

夹具需对焊接样件进行完全防护,只漏出焊接区域,能够有效地防止焊穿现象的发生,防止焊渣飞溅落到产品表面。

(1)夹具机构:采用气缸夹紧,利用定位板定位,封闭式夹具结构防止焊渣飞溅落到产品表面。

(2)吹气机构:在不干涉夹具的情况下,使用加装侧吹方式(防飞溅气刀)吹保护气体,保证焊接表面效果;在飞溅严重的正极两侧,安装专用气刀,由压缩气体组成屏障,防止飞溅污染保护镜片。

(3)导向部分:使工件沿导向槽放入夹具中,提高装夹效率。

2.5冷却系统

激光焊接机工作时,泵源对激光器的输入能量大部分都转化为灯、工作物质和聚光腔的热能。工作物质温度过高时,会严重损害激光器的正常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冷却措施。一般采用闭合回路冷却系统,包括液泵、热交换器和容器等。

当前的激光器件已经形成系列化,使用比较成熟,因此,控制系统的性能就对整机功能起到重要影响。要求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2]。

3激光焊接技术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制作中的应用

3.1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叠片工艺)电芯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电池盖板极柱组件极耳软连接引片厚度、材质,极耳引片(Tab)厚度、材质,焊接面积,焊印形状,焊接参数等。在使用激光焊接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大量实验,才能得到良好的焊接效果。

电池在制作过程中,对于层数较多的软连接,需通过超声波焊接机对多层软连接进行预焊,再将预焊后压平后的软连接与盖板极柱利用激光焊接起来。若软连接层数较少,可直接对多层软连接与极柱进行激光焊接,无需超声波预焊整形处理。

3.2影响焊接过程因素分析

进行焊接过程,需要保证物件完全加紧压平,确保有效焦距的位置公差精度,另外焊接过程中要使用氮气保护器,对焊接位置进行保护,防护产品氧化[3]。

脉冲激光焊接机的规格参数主要为最大电功率、转换效率,最大激光功率,最大脉冲能量,峰值功率,最大光路分时分光反馈速度、决定了焊机规格的选择[4]。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此项工序作为特殊关键工序规定,一定要进行首件三检和过程自检,焊接完成后,需要使用拉力设备检验焊接效果,检验产品焊接拉力和粘连面积,根据测试结果对焊接参数进行调整,直至焊接效果最佳方能连续生产,保证电池组件焊接质量一致性。针对动力电池壳体、盖板激光焊接试验,通过调整激光焊机脉宽、频率、峰值功率等工艺参数,验证不同参数对激光单点能量及焊接平均功率的影响,结合平均功率对焊缝熔深影响及不同熔深状态下与焊缝耐压强度的对应关系,进而优化激光焊接工艺参数,确保动力电池激光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焊接质量的一致性[5]。

4结语

目前,与激光焊机配合的工作台及焊接工件固定夹具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对焊接的效果及生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在使用焊机的过程中,需要对焊机的环境加以控制。其中若出现保护镜片过脏,焦距不合适,极柱与软连接装夹不到位,存在有间隙,软连接层间未压实等因素,均会出现产品虚焊和脱焊不良,影响物件连接强度,对于电池而言,严重影响电池内阻和容量性能。激光器冷水机水温过高,光纤烧坏,激光棒爆裂等故障均为导致设备不出激光。国内的激光焊接厂家数量很多,产品的优点是设备价格适中,但焊接质量及设备稳定性与进口设备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而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对于焊接质量的一致性要求较高。

参考文献

[1]梁艳梅.激光焊接中各参数对焊接质量影响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5(30):137-139.

[2]郝新锋,朱小军,李孝轩,等.激光焊接技术在电子封装中的应用及发展[J].电子机械工程,2011(6):43-45.

[3]刘其斌.激光加工技术及其应用[J].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4]李林贺,邓适.动力电池壳体激光焊接工艺[J].焊接技术,2013(7):30-32.

离子束激光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248例 (367眼) 视网膜病变患者, 男119例, 女129例, 年龄18岁~82岁, 术前视力检查最高为0.8, 发病数月至6年不等。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52眼 (41.4%) , 视网膜静脉阻塞128眼 (34.8%) ,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6眼 (4.3%) , 视网膜变性、裂孔36眼 (9.8%)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7眼 (7.3%) ,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8眼 (2.1%) 。

1.2 方法

1.2.1 光凝前诊断的护理

1.2.1. 1 常规检查

眼压、视力 (裸眼及矫正视力) , 外眼的检查必须在裂隙灯下进行, 散瞳后用前置镜检查眼底。

1.2.1. 2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光凝前诊断的护理主要是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FFA) 的护理, 做检查前详细评估患者全身情况, 询问患者有无注射荧光素钠的禁忌证。注射荧光素钠前备好抢救器材, 用1%浓度做皮试, 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注射20%浓度的荧光素钠做检查。检查的过程中及检查后, 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2.2 仪器设备

采用美国科医人公司生产的氩离子激光治疗机。氩离子激光是利用电流放电来激励激光腔中的气体, 把氩离子变为正离子, 实现粒子束反转和受激辐射, 经谐振腔振荡放大后连续输出以488.0 nm和514.5 nm为主的蓝色及绿色激光[2]。广泛应用于眼底、虹膜和房角的光凝治疗。

1.2.3 操作方法

1.2.3. 1 对患者进行术前散大瞳孔的护理, 需要在术前1 h用1%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 (美多丽) 散瞳, 每15 min滴眼1次, 使瞳孔散至最大, 确保主治医师能看清眼底。滴散瞳药物后压迫泪囊部3 min~5 min, 防止药液通过泪道、鼻腔吸收而发生中毒[3]。角膜表面滴用爱尔凯因滴眼液进行麻醉, 放置全视网膜接触镜, 行视网膜激光治疗。对伴有其他病症者, 如伴有眼球震颤、痛阈特别低、非常畏光、特别不配合的患者, 采用浓度为2%利多卡因加做球后麻醉。

1.2.3. 2 患者坐于激光裂隙灯前, 非手术眼在医生的指导下盯好固定灯, 调整好激光参数, 将瞄准光点对准病变组织击射激光。光凝分3次或4次完成, 每次间隔1周~2周, 曝光时间0.1 s~0.2 s, 光凝200μm~400μm, 能量达Ⅲ级光斑, 总光凝点数800~1 200个。

2 护理

2.1 光凝前的准备

2.1.1 个体化心理护理

有研究发现, 外科手术作为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应激源常可导致患者手术前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焦虑反应[4]。视网膜光凝治疗时患者的配合是成功的关键, 视网膜病变患者对治疗方法不了解, 担心手术的安全性, 从而产生严重的思想顾虑。焦虑可直接影响生理平衡, 严重者直接影响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因此, 护士应该加强与患者沟通,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的患者做适当的讲解, 缓解其紧张情绪。特别是对手术期望值过高的患者, 护士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向其介绍手术成功的例子, 做好个体化心理疏导, 满足其精神需求, 增强其治疗的自信心。此外, 向患者介绍光凝治疗可能产生一些并发症, 如术后有可能发生玻璃体、视网膜出血, 可能会出现暗影或暗点, 有的疾病需反复治疗等, 患者可能不理解, 甚至会发生矛盾和纠纷, 此时一定要做好解释工作。

2.1.2 全面评估病情

如果患者血压>160/90 mm Hg, 血糖>14.0 mmol/L或<4.0 mmol/L时先到内科治疗, 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后, 再择期行激光术。术前签定手术知情同意书, 建立档案保存。

2.2 光凝时的观察和配合

在进行手术时, 先要调节好激光室的光线, 使医生能够舒适地进行光凝手术;同时, 还能够使护理人员便于观察患者的情况。首先协助患者在激光机前坐好, 调好座椅和工作台高度, 使患者额部及下颌稳定地靠在头架上, 由护士或家属固定患者头部不动, 嘱其睁大眼睛, 勿用力闭眼, 必要时用开睑器, 听从医生指挥, 以免发生光凝部位偏差。治疗过程中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 不能咳嗽、随意活动, 激光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和精神状态, 及时鼓励和安慰患者, 使其放松紧张的情绪, 专心接受治疗。对可能发生的不良状况, 要及时果断地加以处理, 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眼部出现持续疼痛、眼胀、看不见光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如是双眼同时激光, 在完成一眼后, 可以让患者休息片刻, 或饮少量热水, 舒缓一下心情。在这个间隙, 同时还要做好接触镜的清洁和消毒。在完成激光光凝手术后, 搀扶患者到休息室, 给术眼点2次抗生素眼药水, 观察患者确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院。

2.3 光凝后健康教育及护理

2.3.1 休息与活动

激光术结束后, 患者会出现疼痛以及一过性的视力下降, 嘱患者闭眼休息5 min, 扶患者离开激光机, 以免晕倒以及碰伤等意外发生。激光后由于瞳孔散大会出现畏光, 6 h~8 h可恢复, 外出可戴遮光眼镜;嘱患者保持术眼清洁, 勿揉搓术眼;术后有不同程度的眼痛是正常反应, 一般24 h后可自行消失;不要弯腰系鞋带或拾东西, 不要用力提重物, 保持大便通畅, 积极预防感冒, 控制咳嗽, 控制打喷嚏, 同时避免激烈运动, 防止眼压升高。

2.3.2 饮食指导

进食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 多食粗粮, 禁食富含单糖或双糖的饮食, 少食坚硬的食物, 避免咀嚼用力过大导致眼底及玻璃体出血, 说服患者戒烟。

2.3.3 用药及其他指导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糖尿病患者术后严格按医嘱服用相应的药物控制血糖, 高血压及肥胖患者术后控制血压、血脂等。术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清除分泌物, 用2%匹鲁卡品及典必殊眼液滴眼, 以利缩瞳及局部炎症消退。

2.3.4 并发症护理

(1) 炎症反应是术后早期出现的并发症。处理措施:向患者解释视力下降是暂时性的, 炎症消除后可恢复视力, 根据医嘱术后每2 h滴典必殊眼液, 以控制炎症反应。本组12例出现纤维素样渗出, 睫状体充血, 房水闪光, 经过积极处理后1周吸收。 (2) 出血:光凝过度以及光凝偏差可能伤及视网膜血管, 使之出血。处理措施:告知患者放松心情, 勿参加剧烈活动, 忌食坚硬食物, 少量积血可吸收, 出血量多时给予半卧位, 适当应用止血药物, 1周~2周吸收。本组8例出现前房积血, 经治疗后吸收。 (3) 眼压一过性升高:可能与术后炎症反应及激光刺激有关。遵医嘱给予降眼压药物, 并向患者说明术后定期复查的时间及其重要性。本组9例出现眼压升高, 经降眼压治疗后得到控制。

3 结果

367眼中痊愈:182眼 (49%) , 好转126眼 (34%) , 无效59眼 (16%) , 总有效率为83%。患者均无手术治疗后引发的严重并发症。

4 结论

通过对248例 (367眼) 眼底病变患者氩离子激光治疗的规范化护理配合, 我们认为尽管激光治疗有操作简便易行, 并发症少, 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但是医患、护患、医护三者良好的配合尤为重要。护士术前周密的准备, 术中密切配合, 术后正确指导, 是提高氩离子激光治疗机治疗视网膜病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摘要:目的 评价氩离子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病变的规范化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8例 (367眼) 接受氩离子激光光凝术治疗的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术期规范化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痊愈:182眼 (49%) , 好转126眼 (34%) , 无效59眼 (16%) , 总有效率为83%。手术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患者围术期的个体化心理疏导、规范化护理配合, 可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 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氩离子激光光凝术,规范化,护理配合

参考文献

[1]熊艳华, 池晨.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6) :34-35.

[2]李瑞峰.眼科激光治疗学概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29-30.

[3]任重.眼耳鼻咽喉口腔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9-60.

离子束激光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 我科共收治59例尿道狭窄患者, 均为男性, 外伤性损伤50例, 医源性损伤9例 (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3例,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4例, 膀胱灌药不当1例, 自行牵拉尿管损伤1例) , 其中合并膀胱造瘘管7例, 尿瘘及憩室者5例, 膀胱及尿道结石者10例, 合并尿瘘及憩室者行开放手术处理。59例患者分为2组, 开放组26例, 腔镜组33例, 术前对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最大尿流率、损伤原因及狭窄长度进行统计学分析 (P>0.05) , 认为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开放手术组患者经会阴尿道狭窄瘢痕切除+端端吻合术和后尿道瘢痕切除+尿道套入法。腔镜手术组患者采用美国科医人公司生产的100 W的钬激光系统, 能量设定为1.0~1.5 J, 脉冲频率为5~30 Hz, 功率为30~45 W, 使用末端发射550μm裸光纤。电切采用英国Gyrus Medical“佳乐”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系统, 设置功率为电切160 W, 电凝80 W。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 WOLF8/9.8输尿管镜直视下经尿道进入至狭窄部位远端, 观察狭窄的部位、程度及有无假道形成。 (1) 尿道没有完全闭锁, 在输尿管镜窥视下沿正常通道留置F4#输尿管导管进入膀胱内作为手术标示, 可见瘢痕环绕狭窄部尿道, 用钬激光多点状切开瘢痕组织, 但切除过程中需掌握深度, 边切边推进, 扩大狭窄段尿道, 换用等离子电切镜, 快速切除尿道瘢痕组织, 创面平整光滑, 再使用钬激光精细切割, 休整创面并彻底止血。 (2) 尿道完全闭锁, 可通过膀胱造瘘口置入尿道探子通过尿道内口抵达闭锁段上方, 晃动尿道探子并保持尿道在一轴线上, 引导钬激光作点状切开直至贯通闭锁段, 余下步骤同上, 术毕留置F18~22双腔及三腔导尿管。如同时合并膀胱及尿道结石者, 将尿道结石推入膀胱内行钬激光碎石处理。

1.3 术后处理:

(1) 开放手术及腔镜手术术后均需留置导尿管, 而留管时间应根据狭窄的长度、程度、术中瘢痕切除情况决定。腔内组导尿管一般放置时间为1~3周。开放组一般放置4~6周。 (2) 术后膀胱冲洗1~3 d, 术前合并尿路感染者, 根据尿培养结果用药, 并复查尿常规及尿培养结果正常后手术, 术后有尿路感染者继续使用抗感染药物。同时使用安定5 mg、乙希雌酚5 mg每晚口服抑制阴茎勃起。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比较。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与开放手术组相比, 腔内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及留置尿管时间少于开放组,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腔内手术组无尿失禁及勃起功能障碍, 开放手术组尿失禁2例, 勃起功能障碍3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936, P=0.013<0.05) 。见表1。

2.2术后随访排尿情况6~24个月, 平均16个月, 腔内手术组33例, 术后排尿通畅21例 (63.6%) , 尿道狭窄12例 (36.4%) , 定期尿道扩张后7例能改善症状, 无需再次手术处理, 5例再行腔内手术处理, 2例术后尿道扩张后症状缓解, 3例再次复发行尿道瘢痕切除端端吻合术处理。开放手术组26例, 24例手术成功 (92.3%) , 2例再次行腔内手术处理 (7.7%) 。与开放手术比较, 腔内手术组术后尿道狭窄发生机会较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605, P=0.01<0.05) 。

2.3以尿道狭窄长度1.0 cm为界进行统计学分析, 尿道狭窄≤1.0 cm, 开放组术后再次尿道组再狭窄为0例 (0%) , 钬激光内切开组再狭窄为2例 (11.8%)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394, P=0.238>0.05) ;尿道狭窄长度>1 cm, 开放手术组再狭窄为2例 (13.3%) , 钬激光内切开组再狭窄为10例 (62.5%)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7.888, P=0.005<0.01) 。

3 讨论

尿道狭窄是由于创伤后解剖结构及功能的改变, 以及损伤部位的致密纤维化, 导致瘢痕愈合或完全闭锁[2]。目前, 有着各种各样治疗尿道狭窄的方法, 但是, 尚不能明确界定哪一项技术和方法是最好的[3]。有学者认为, 传统的开放尿道成形术具有很高的成功率, 应该被作为处理尿道狭窄等相关疾病的金标准[4], 但其手术操作复杂, 学习曲线长不易掌握, 并发症多, 且手术不能完全避免术后尿道狭窄的再次发生, 一旦手术不成功, 同一径路再次手术处理难度增大, 多次手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而尿道内切开术因其相对损伤小、可重复、学习曲线短、操作易于掌握及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逐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目前尿道内切开及瘢痕切除治疗尿道狭窄多采用冷刀、电切、汽化电切、钬激光等, 各有其优缺点。冷刀切除瘢痕虽无组织热损伤, 但仅能将瘢痕作放射状切开扩大尿道腔而不能将瘢痕完整切除, 术后尿道再次狭窄的发生率较高, 同时没有止血作用, 一旦出血则影响手术操作。电切虽能将瘢痕切除平整创面, 但是热损伤大, 对周围组织的再次损伤, 产生新的瘢痕及纤维组织, 不利于尿道黏膜的爬行修复。钬激光为一种固体激光, 波长2140 nm, 以脉冲方式发射, 在水中有很高的吸收系数, 因组织含水量高, 照射组织时瞬间达到高温, 局部迅速变化, 形成切割、汽化[5,6]。但其脉冲持续时间为0.25~0.35 ms, 远远小与组织的热传导时间 (1.0 ms) , 对周围组织损伤小, 术后尿道狭窄率低[7]。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钬激光切除瘢痕组织费时费力, 且创面不平整, 影响术后效果。我科使用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处理尿道狭窄, 将两种方法优势互补。先采用钬激光多点放射状切开狭窄部位扩大尿道腔, 换用等离子电切快速清除瘢痕组织使创面平整, 切除深度可以以两端正常黏膜为参照, 切除稍四陷即可, 同时尽量避免使用电凝止血, 再更换钬激光精细切割修正创面并止血。本报告显示腔内手术组在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开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这并不代表腔内手术可完全替代开放手术, 我们将两组临床资料就尿道狭窄进行比较, 腔内手术组术后尿道狭窄发生机会较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以狭窄长度以1.0 cm为界分为两组, <1.0 cm两组治疗效果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1.0 cm开放手术组优于腔内手术组。腔内手术组仅能切除突向尿道腔内的部分瘢痕组织, 不能将瘢痕完全切除, 而开放手术能切除狭窄段及其周围的瘢痕组织, 同时行尿道端端吻合术仍是目前解决尿道狭窄的最终方法。治疗效果与狭窄长度呈负相关[8], 对于>1.0 cm尿道狭窄的患者特别是伴有明显假道、尿瘘、憩室等并发症及碎骨压迫致使尿道移位者放手术有较大优势。

进行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处理尿道狭窄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 术前应完善尿道造影检查, 明确尿道狭窄部位及长度, 是否合并假道、尿瘘及憩室, 术前合并尿路感染者给予抗感染处理。 (2) 根据患者病史及目前尿道狭窄情况, 可选择性的挑选尿道狭窄≤1.0 cm的患者行腔内切开手术, >1.0 cm的患者也可使用腔内切开手术, 如效果不佳不会影响尿道狭窄的开放手术处理, 但是对于狭窄长度超过2.0 cm或伴有外渗性憩室、假道、瘘管或括约肌损害的则建议行开放手术处理。 (3) 术中正确辨认正常通道是手术处理的关键, 同时应尽可能切除瘢痕扩大尿道内腔, 但应避免损伤尿道括约肌及直肠。 (4) 术后留置尿管可起到引流及支架作用, 留置时间过短则创面未能修复, 狭窄发生率高, 而时间过长, 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导致感染同时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也会增加。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应根据狭窄段的长度, 狭窄程度和手术情况而定[9]。对于单发、狭窄长度<1.0 cm瘢痕组织少的患者留置时间为1~3周, 而对于狭窄长度>1.0, 瘢痕组织多或者伴有假道、尿瘘或憩室等时间应适当延长为4~6周[10]。 (5) 术后定期尿道扩张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拔出尿管后常规行尿道扩张术, 每周1次, 连续5~7次, 后根据患者排尿情况适当延长尿道扩张间隔时间, 6个月后排尿通常可停止尿道扩张, 否则再次手术处理。

有选择性的使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处理尿道狭窄, 具有安全有效, 损伤小、操作简单、可重复等优点, 但开放手术仍是处理复杂性尿道狭窄的最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Pansadom V.International urethrotomy in the management of an terror urethral stricturesilong term follow up[J].J Urol, 1996, 156 (6) :73.

[2]Bullock TL, Brandes SB.Adult anterior urethral strictures:a national practice patterns survey of board certified urolog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J].JUrol, 2007, 177 (2) :685-690.

[3]Andrich DE, Mundy AR.Wtat is the best technique forurethroplasty[J].EurUrology, 2008, 54 (5) :1031-1041.

[4]李虹, 罗德毅.尿道修复重建进展[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2, 17 (1) :6-9.

[5]Razvi HA, Demstedt JD, Chun SS, et al.Intracorporeal lithotripsy with the holmium YAG laser[J].Urology, 1995, 156 (3) :912-914.

[6]Wollin TA, Denstedt JD.The holmium laser in Urology[J].Clin Laser Med Surg, 1998, 16 (l) :13-20.

[7]Matsuoka K, Inoue M, Iida S, et al.Endoscopic antegrade laser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rethral strictures[J].Urology, 2002, 60 (6) :968-972.

[8]StreenKamp JW, Heyns CF.Internal urethrotomy versus dilation as treatment for male urethral stricture:A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mparison[J].J Urol, 1997, 157 (6) :98-103.

[9]李清荣, 何恢绪.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的远期疗效[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2, 23 (8) :493.

离子束激光 第7篇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消融术,YAG激光术,鼻炎,血管运动性

血管运动性鼻炎又可称为特发性鼻炎(IR),约占鼻炎患者的28%~60%,是排除免疫、微生物、药物、内分泌和职业因素,病因不明的鼻炎。潜在患者数量与变应性鼻炎相当。症状常由非特异性刺激诱发,例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强烈的气味(香水、烟草等)、辛辣食物和酒精类饮料等。对于药物治疗欠佳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现观察低温等离子消融、YAG激光术两种方法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6月我院诊断为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患者76例,其中男44例,女32例;年龄18~62岁,中位年龄40岁;病程2~15年。血管运动性鼻炎的诊断主要依靠排除法,当患者在非特异性刺激因素作用下出现类似变应性鼻炎的症状,而在变应原作用下无症状,同时排除药物、食物、职业和内分泌因素等其他可引起非变应性鼻炎因素的作用,且排除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皮肤点刺试验阴性,鼻腔未见脓性分泌物,对异丙托溴铵治疗有效,均提示为血管运动性鼻炎[1]。主要症状为鼻堵、喷嚏和流涕;鼻腔检查鼻黏膜色泽无特征性改变,或呈慢性充血状,或类似变应性鼻炎而表现苍白水肿。入选标准:经非手术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排除鼻窦炎、鼻息肉、鼻腔肿瘤、鼻中隔偏曲。7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予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采用MC-GZ500等离子治疗仪(成都创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及下鼻甲等离子刀头,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用l%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行双侧鼻腔黏膜表面麻醉,每次3~5min,共3次;并用1%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溶液(用0.9%盐水稀释而成)行下鼻甲黏膜下前后纵行局部浸润麻醉,将强度调至3~4档。在鼻内镜直视下,用下鼻甲等离子刀头,插入下鼻甲,据下鼻甲肥厚部位选择进刀点,进刀后平行于下鼻甲黏膜下进入后沿下鼻甲,纵轴走行向后深入,以不突破下鼻甲后端黏膜为度,每次消融5s,回抽刀头5mm左右再次消融5s,以此类推,直至抽出消融刀头,并在进入黏膜处消融止血持续5s,主要消融下鼻甲后端、下方游离缘,前端视下鼻甲肥大情况消融至下鼻甲前端黏膜距鼻中隔2~4mm即可。据下鼻甲肥大情况,一侧可打2~3个孔,同时对鼻丘及中鼻甲后端附着处黏膜进行消融,术后无需行鼻腔填塞。B组予YAG激光治疗术,鼻腔麻醉方法同A组,麻醉成功后,在鼻内镜直视下,将功率为30W的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光纤导入鼻腔后端,光纤尖端对准位于中鼻甲后端鼻腔外侧壁的蝶腭孔区黏膜烧灼,范围直径1cm左右,以切断蝶腭神经。在鼻中隔前上方,下鼻甲前端、游离缘下端及后方烧灼至黏膜表面形成白色表浅结痂,深度约0.5mm,同时行鼻丘处黏膜烧灼。2组术后均予抗炎、对症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2004年兰州会议修订的变应性鼻炎病情分级和疗效评定标准[2],以记分法记录,进行症状和体征分级,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改善率进行评价:评分改善率≥66%为显效;评分改善率65%~26%为有效;评分改善率≤25%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B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B组比较,*P<0.05

3讨论

血管运动性鼻炎是由鼻黏膜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鼻黏膜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及鼻黏膜腺体分泌功能增多而引起[3]。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的神经调节以副交感神经系统调节为主,导致鼻腔分泌增加,通气功能出现异常。此外,功能异常可能与C纤维有关。C纤维源于筛前神经和筛后神经感觉神经元的无髓部分,分布于鼻黏膜中的血管、腺体和上皮,介导神经元的外周分支动作电位的局部逆向性传导和有害刺激下局部神经肽释放。C纤维释放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蛋白(CGRP)及神经激肽A和K等神经肽,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和鼻分泌物增多,正常状态下,这一保护性鼻腔清除机制与副交感神经反射调控机制相似。但在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C纤维的活性升高,使鼻黏膜出现C纤维介导的炎性反应[4]。目前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很多,除了鼻腔局部喷雾激素以缓解鼻塞及鼻漏外,还可用Vidian翼管神经切断术的方法切断鼻黏膜的植物神经系统的方式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但主流为切断翼管神经[5]、筛前神经,毁损蝶腭神细节,凝固下鼻甲或破坏鼻黏膜等方法,目的是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6],这些方法或多或少均有效果。王娟等[7]认为下鼻甲前端黏膜是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板机点”,笔者试图用激光将这些下鼻甲黏膜下板机点毁损者加筛前、筛后神经方走行处局部黏膜烧灼方式来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也有效地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但激光作用表浅,对黏膜下的血窦组织作用不大,故对鼻腔通气功能的改善作用不大,由于黏膜代偿修复,神经末梢功能恢复,导致疗效减退。同时由于下鼻甲黏膜表面的破坏,患者会出现鼻腔烧灼感、干燥、结痂、感觉异常、鼻涕倒流等多种症状,且术中、术后出血多,创面大、愈合时间长。下鼻甲对吸入空气有调温、调湿、过滤和清洁作用,既对鼻腔的生理功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又能适应下呼吸道黏膜及肺的生理要求,在整个呼吸系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功能的维持完全依赖于完整的下鼻甲结构。因此,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最佳术式即在保护下鼻甲功能的同时将其缩小到最佳体积[8],这样在改善鼻腔通气的同时,既保留了鼻黏膜、鼻腔生理功能,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低温等离子技术是一种新的软组织微创技术,在减小下鼻甲体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鼻甲的正常黏膜结构,是目前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鼻甲肿大较理想的术式。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100kHz的等离子射频电场,使电解液变为低温等离子态,在电极前形成厚度为100fm的等离子体薄层,层中离子被电场加速,并将能量传递给组织,在低温下(40~7O℃)打开细胞间分子结合键,使靶组织中的细胞分解为碳水低化合物和氧化物。当射频电场的能量作用于组织(包括血液)时,组织自身的阻抗会产生热效应,使组织皱缩和止血,从而在使胶原蛋白分子螺旋结构皱缩的同时,又保持了细胞活力的存在,达到了在低温下具有“刀”一样的切割效果。同时对分布于鼻黏膜中的血管、腺体和上皮C纤维神经末梢有破坏功能,减低黏膜的敏感性,消除鼻腔堵塞作用明显,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优点在于缩小组织体积的同时不损伤黏膜,使术后黏膜功能趋于正常生理状态[9]。高卓平等[10]术后组织学结构观察发现,光镜下黏膜上皮完整连续,纤毛柱状细胞增多,炎性细胞存在;扫描电镜下见纤毛大部分存在,部分可见倒伏状纤毛,整体观察显示纤毛覆盖面积基本完整,说明本术式很好地保留了鼻腔的生理功能。该术式操作简便,治疗温度低,作用范围局限、准确,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安全性能高,患者痛苦小,术中术后几乎无出血,术后恢复快,治疗后无不良反应,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对解剖结构也无显著影响,必要时可重复使用。本组1例出现了鼻腔干燥的并发症,无出血及鼻腔粘连。

综上所述,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血管运动性性鼻炎较YAG激光术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面小、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性好,同时又能较好地保留鼻甲的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子妮,朱秀美,于晓燕.鼻用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6):39.

[2]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1-222.

[3]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0-61.

[4]梁成,高瑞玲,孙雪峰,等.自拟补肾祛邪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远期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0,9(3):212.

[5]董晶,杨军,徐永昌,等.慢性肥厚性鼻炎4种术式特点及下鼻甲黏膜的超微结构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14):630-633.

[6]王凯,郑春泉,邱健鹤.CD+4iNKT细胞在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J].疑难病杂志,2010,9(7):505.

[7]王娟,陶跃进,周义兵.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炎与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6):35-36.

[8]吴洪杰.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常年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5):173,175.

[9]林红艳.等离子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6):155.

离子束激光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50例, 分为两组, A组22例, B组28例。A组女4例, 男18例, 年龄38~70岁, 平均 (55.2±7.5) 岁;B组女8例, 男20例, 年龄40~68岁, 平均 (53.4±6.7) 岁。50例患者均确诊为患有早期的声门型喉癌, 手术前采取颈部彩色超声和颈部CT常规检查均无颈部淋巴结转移。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均没有进行气管切开手术, 在手术后采用抗生素治疗5 d左右, 治疗手段为雾化吸收。 (1) CO2激光手术治疗22例A组患者采用CO2激光手术进行治疗。患者仰卧, 采用静脉复合麻醉, 经口腔进行插管, 利用支撑喉镜, 保障充分露出患者的声门和肿瘤, 高倍显微镜架于旁, CO2激光机与之耦连。利用盐水纱条保护患者的气管套囊, 将其置于声门下。CO2激光机的功率范围设置为5~20 W, 选择连续、脉冲的工作模式。首先做病理检查, 病变组织利用显微喉钳进行钳取, 切除肿瘤和周边组织时以距肿瘤边缘3~5 mm为安全边缘, 沿肿瘤的外沿进行切除。选择声门切取边缘的前部、中部以及后部等各个部位进行钳取大于等于三块的活体组织, 然后进行冰冻制成切片, 若检查的结果为阴性, 即可结束肿瘤切除手术。 (2) 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28例B组患者采取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进行治疗。叮嘱患者仰卧, 采用静脉复合麻醉, 经口腔进行插管, 利用支撑喉镜, 保障充分露出患者的声门和肿瘤。连接低温等离子体一系列手术系统, 外加内窥镜和显像系统。内窥镜可调整成不同的角度, 方便手术过程中全面观察患者的声门和肿瘤。低温等离子系统的消融功率调整为7档, 3档为止血功率。利用7070型低温等离子刀头, 前提是已用喉钳将肿瘤提起, 然后一次性切除肿瘤或患者的全部侧声带。将等离子刀头的前端进行弯曲处理, 消融切除侵及患者前联合的病变, 再调整档位为电凝档, 进一步进行处理, 深度至患者的甲状软骨内膜和软骨板。确保切除肿瘤的安全边缘与声门切缘冰冻切片的方法与A组完全一致。

1.3 评价指标

比较采用两种方法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手术总耗时, 手术中患者的身体疼痛程度, 手术时患者的出血量, 手术后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A组患者的手术中疼痛程度、手术时出血量、手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与B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的手术总耗时远远长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B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属于新型的一项治疗技术, 相对于CO2激光术而言, 可以适应较低的温度对患者的软组织进行切割, 还可止血和吸引, 手术中视野清晰、无烟雾和炭化, 手术后切口愈合速度快, 不容易发生感染和咽瘘。同时前者的射频刀头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弯曲, 更方便调节角度, 利于隐蔽部位的组织切除。但是, 因前者的热效率较低, 手术中的止血功能有一定的限制, 若出现动脉性出血, 则需要高频电刀进行止血处理。

本研究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手术时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的手术总耗时远远长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应用CO2激光与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早期的声门型喉癌患者安全且有效, 与CO2激光术相比, 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手术耗时短, 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玉杰, 于敏, 赵春红, 等.CO2激光联合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临床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4, 20 (4) :345-347.

[2]赵春红, 李玉杰, 于敏, 等.CO2激光与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比较[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 23 (3) :307-309.

离子束激光范文

离子束激光范文(精选8篇)离子束激光 第1篇等离子喷涂是继火焰喷涂之后大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用途的精密喷涂方法。等离子喷涂具有超...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