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税务筹划论文题目范文
普洱税务筹划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普洱税务筹划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包装设计;普洱茶
Key words:ethnic minorities culture,packaging design Pu'er tea
一、研究背景
普洱茶几经沧桑轮回,历经风风雨雨,目睹人间百态,遗贸下悠久的历史文化。
茶包装设计在于降低茶产品在存储、运输等环节损毁程度和方便消费者了解茶产品信息。目前来看,茶包装设计都没有很好地运用民族故事进行包装设计来突出茶产品信息。
二、普洱茶包装现状
(一)不够重视品牌形象
市场内的普洱茶品牌繁杂,商家对于品牌包含的文化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树立品牌形象的明确目的和创新意识,甚至抄袭某些普洱茶品牌,通过相仿的包装争夺市场,给整个普洱茶市场带来极坏影响,这些做法不但不利于品牌的建立,还会给部分优秀的品牌商家带来恶性竞争。
(二)视觉要素把握不当
当前,大部分商家的普洱茶包装设计都没有从普洱茶自身的文化内涵来进行,却将与普洱茶大相径庭的文化元素设计到包装中去。例如,有些商家虽然在产品的包装上印制了荷花,但荷花和普洱茶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也不能代表普洱的特色,这样的元素无法很好地体现普洱茶的特色和历史内涵;还有些商家使用普洱茶的汤色来作为包装设计的主要颜色,尽管这样的颜色设计能够让消费者联想到普洱茶,但如此大众化的设计很难让茶产品脱颖而出。许多普洱茶包装设计都没有很好的运用各民族独特的图腾,无法突出普洱茶的特色。
(三)包装功能性体现单一
包装对于产品来说往往具有多样的功能,包装的好坏及其设计的精美程度影响着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当前,许多商家在普洱茶的包装设计上都不够重视,只是将包装作为商品的一个载体,导致包装的多种功能都无法得到很好的体现。有些商家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上只注重包装给消费者带来的视觉冲击,不注重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每一款茶都应该蕴涵着一个故事。
三、普洱茶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包装同质化
当前很多茶企的设计对茶包装民族化的时代意义不重视,设计上思路保守,缺乏品牌意识,没有以全新的包装概念来展现茶包装。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还是外包装都比较死板,缺乏创新性。目前市场上的茶叶包装材料的选择种类少,宣纸和金属的包装运用较普遍,很少有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具有民族特色的包装材料。虽然写有几个中国书法字体或绘画来代表中国民族包装,但不能达到良好的承载文化的作用,通过对我国茶叶包装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其存在墨守成规、形式单一、浮浅雷同等问题。
(二)包装技术单一
普洱作为少数民族地州,人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很多茶农都是世代为农,茶叶也主要以粗加工为主,对茶文化的包装设计基本没什么概念。本文主要包装设计以雕刻为主,根据调查普洱国际茶城得知,很多企业没有专业的雕刻技术培训,在器皿上刻图案和文字时有难度。因此,需结合茶文化特性以及产区区域文化特性对茶具的定位进行分析,充分结合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为出发点,对茶产品包装的造型、材料、色彩、装饰、工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后与专业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學习雕刻技术。
(三)传统思想严重
根据市场调查走访的方式发现,很多茶农、茶企只是停留在产、销阶段,严重影响了市场创新力度。其次对民族文化融入包装没有概念。所以,需分析各少数民族茶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深入挖掘它的文化内涵,进而探究其对当地饮食文化、民族精神、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茶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深入抓品牌、抓标准、抓“互联网+”、抓融资、抓整合,提高知名度。
四、6个少数民族特色茶文化在普洱茶包装设计中的研究应用
对普洱茶地域文化的研究限定于6个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因为普洱的地域文化特征范围较广,将界限定位于6个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研究范围相对缜密许多。
(1)傣族(民族文化代表:竹筒)选用来自勐海象山的大叶乔木茶叶为原料,所产之茶口感浓烈,傣族人普洱茶味道沉静、绵软,犹如泼水节日筒裙之美,妙不可言。
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位住在地棚里看守旱稻的老人,不慎打破了做饭的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做饭的工具,只好从身边几丛野竹中砍了几节手腕般粗的嫩竹做饭。米饭煮好后,散发出扑鼻的清香。老人剥掉竹皮,发现米饭已变成一根被白色竹瓤裹得严严实实的柱状物。又香又软。老人正在品尝时,两位猎人不期而至,他们闻到了阵阵香味后,便好奇地走进了窝棚,盯着老人手中的米饭问:“老大爹,您吃的这个怎么这么香?”老人回答说:“毫澜,我吃的是毫澜。”边说边递过两段竹筒饭让两位猎人品尝。雪白的竹筒饭,散发着扑鼻的糯香味,软润爽口,比其他的米饭都好吃。从那以后,人们认识了这种特别适合烤饭的野竹,并不约而同地把它称作“埋毫澜”。后来,傣族人学会了种植这种竹子。每当“埋毫澜”长成之时,他们便砍来烤制糯米饭。所以,当地的汉族便把这种竹子称为“香竹”。后来就用“香竹”来制作竹筒茶。
(2)拉祜族(民族文化代表:葫芦)选用来自景迈山的大叶乔木茶叶原料,所产之茶,条索匀整,茶气十足。以此为原料,所做的熟茶,口感饱满,甜润厚滑,回味无穷。
传说,拉祜族的始祖扎迪(男)和娜迪(女)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从葫芦中诞生的:
在很久以前,拉祜始祖扎迪和娜迪在葫芦里孕育。一群麂子的蹄子踩断了葫芦的藤蔓,把葫芦踢到了河里,葫芦顺河而下飘入了大海,大海里的一只大螃蟹见到漂浮的葫芦,好心将其从驼向岸边,但葫芦实在太大太重,无边无际的海洋让螃蟹耗尽了力气,就连自己壳也被葫芦压扁了;这时,好心的鲤鱼接力载着葫芦继续往岸边游去,直到累得两只眼睛都鼓了出来;当鲤鱼精疲力尽的时候,乌龟接过了最后一棒,最终把葫芦驮上岸。上岸后,葫芦里的声响引来了小米雀,米雀试图用它那长喙啄开葫芦壳放扎迪和娜迪出来,但直到米雀把自己的牙磨短了也没成功,最后还是老鼠厉害,它用尖锐的牙齿咬开葫芦,于是扎迪和娜迪诞生了。从此,这两位拉祜族的祖先开始了人类的繁衍,他俩生了12个孩子,这12个孩子又繁衍成12个部落,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拉祜族。
(3)布朗族(民族文化代表:土罐)选用布朗山大叶乔木晒青毛茶,经过传统渥堆发酵工艺,所产熟茶口感浓烈,香气独特,蕴藏着种茶先民的美好祝福。
传说中叭岩冷死前留下遗训:留下金银财宝会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生出会有死亡之时,唯有留下茶种方可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澜沧江流域是公认的茶的起源地,叭岩冷是已知最早有名有姓的茶祖。由于是历史的传说,叭岩冷生活的年代目前尚难于考证。
(4)佤族(民族文化代表:木鼓)选用具有“天下茶仓”美誉之临沧大叶乔木茶原料,经传统渥堆发酵,汤色红亮,茶味香醇,是款适口极佳的优秀茶品。
相传,佤族有一位祖先安木拐,她知道战胜洪水和野兽的许多办法。有一天,一棵大树倒在她住的岩洞前,这是一棵古老的大树,树心已经空了,敲击时回发出“咚、咚、咚”的响亮声音。安木拐白天敲响它,集合人们上山打猎和采集;晚上敲响它,领着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那时,人们只能用棍棒、石头跟野兽搏斗,白天人能打赢野兽,人猎野兽为食;晚上人打不赢野兽,野兽就吃人。自从安木拐敲响了古木,野兽听到古木声和人的歌舞声,再也不敢来吃人了,人们才得以在大山里生存下来。
(5)基诺族(民族文化代表:大鼓)选用来自攸乐山的大叶乔木茶叶为原料,攸乐山的普洱茶香气高扬,所产之茶糯香洋溢,口感香浓,弥久留香。
传说古代白天出7个太阳,夜里出7个月亮,七天七夜后植物被晒死,火焰升腾变成乌云,接着大雨倾盆,淹没了大地与人类。世上只有麻黑、麻妞兄妹得到创世女神“阿嫫腰白”指点,带着茶籽、棉籽等躲进大鼓内,漂到攸乐山,兄妹种茶植棉繁育后代,形成了今天的基諾族。所以大鼓茶便成了基诺族特色茶。
(6)爱伲族(民族文化代表:土锅)选用来自南糯山的大叶乔木茶叶为原料,普洱茶香气高扬,口感柔和,汤色红润、透亮,味道醇和。
相传在古时候,爱伲族人聚居的村寨经常受到老虎的侵扰,族人们整天人心惶惶,不得安宁。为了对付凶恶的老虎,族人们一起挖了个陷阱,计划设埋伏抓老虎。一天夜里,老虎又一次出现了,一失足就坠落到陷阱里了。第二天,族人们一起用石块将老虎砸死,在寨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把老虎肉煮了吃。整个寨子的人们吃完了老虎肉,高兴地又唱又跳。他们一直跳到后半夜,玩得口干舌燥,就把大锅刷干净,倒上山泉水,煮水喝。这时,吹来一阵大风,将许多小树叶吹进锅里,大家口渴,急于喝水,便没有来得及将这些叶子捞出去。谁知,正是这些树叶,使得这锅泉水变得香甜爽口。大家都很奇怪,就开始寻找这种树叶。后来在山坡上找到这种树叶,原来是一种茶树上的叶子。从此,他们便经常用这种茶叶煮水喝了。渐渐地,煮茶的习惯便在爱伲族中形成了。
五、6种产品设计的合理性
(一)市场性
创建一个良好的普洱茶品牌除了要做好品牌差异化,还要考虑普洱茶的品牌包装设计问题。目前有些茶厂为了节约成本,没有找专业的品牌设计公司,直接找一些小的印刷厂来完成设计、印刷,包装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达不到较好的品牌传播。
普洱茶有多种成品形式,按外型分为饼茶、茶砖、砣茶、金瓜贡茶、散茶等;按加工工艺分熟茶和生茶;按品牌就更多了。所以,普洱茶的包装设计要充分考虑好普洱茶的特点。此外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入,要先考虑普洱茶自身的传统文化与包装相结合,再深度挖掘该普洱茶品牌的市场差异化卖点并结合相关设计,才能让整个品牌与众不同。
(二)民族性
民族是商品最好的代表,民族品牌是文化的标签。普洱茶包装使用的材料比较死板,缺乏创新。目前市场上的茶叶包装材料的选择种类少,很少有与民族地域特色相结合的包装材料。
现代人喝茶不仅要喝出味道还要品它的故事,结合少数民族特色茶文化,做出有故事的民族茶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传承普洱少数民族茶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普洱少数民族的饮茶习惯和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少数民族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借此机会还能拉动沿途少数民族村落经济发展。打造茶马古道长廊里的“民族茶文化”品牌,对于传承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国家战略中的文化共存、价值共惠、民心相通等价值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创新性
通过了解6个少数民族独特的茶文化故事,再学习其独特的雕刻技术,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文创包装设计,向上整合茶叶上游厂家供应链,向下对接市场推出了行业惊艳的文创品牌,清晰的品牌定位,极具话题性的产品卖点,完美的品牌形象与消费体验,极大了冲击了这个古老的行业。它呈现出的视觉冲击是无与伦比的,其中包涵的茶马古道文化等又是勾起人们购买欲望的指向标。
普洱少数民族茶文化的包装设计是一项长期工作,对于推动普洱茶产业、普洱茶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普洱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应用到包装设计,在其具备美感、文化、色彩、包装、推广均为本文的重难点。因此,本文设计的六个民族茶叶包装还有很大的延伸空间。
参考文献
[1]民族美学视野下的普洱茶文化审美意蕴[J]. 陆云,王馨莹.大理大学学报.2017(11)
[2]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研究[J]. 王苾羽.新西部.2017(20)
[3]浅析茶文化与思想政治的联系[J]. 熊小龙.福建茶叶.2017(07)
[4]云南普洱茶文化产业带动旅游经济探索[J]. 沈魁,尹佳霖.科技展望.2017(19)
[5]你不知道的普洱茶访茶文化学者吴疆[J]. 龙成鹏,张鹏朝,长琴.今日民族.2017(04)
[6]茶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J]. 范艳香.福建茶叶.2017
[7]茶马古道及其对茶文化传播的交互影响探析[J]. 彭玉娟,邱健,昌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8]浅析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性开发构想和模式[J]. 张博雅.福建茶叶.2016(08)
[9]茶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 李林.福建茶叶.2016(08)
[10]谈传统茶文化对社会两个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J]. 马东.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基金项目:本文是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金项目《茶马古道长廊上的少数民族茶文化品牌创新研究》(2020RSX021)的研究结果。
普洱税务筹划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 作为清远市农业产业发展新的支柱产业,茶叶产业发展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通过对我市茶叶产业的基本情况和茶叶品牌的调研,分析总结出了我市茶叶创牌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借鉴了潮州市、泉州市、谱耳市提升茶叶品牌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全面提升我市茶叶品牌的建议,目的是促进清远市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提升推新 有机生态 茶王擂台赛 茶文化旅游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北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市下辖清城区、清新区两个市辖区,英德、连州两个县级市,佛冈、阳山、连山及连南4个县。全市常住人口41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10万人。清远市的耕地多为中低山体围绕的构造盆地,以丘陵地貌为主,地域广阔,土地肥沃,山地资源丰富,是茶叶生产的最适宜区域。2013年3月,清远市出台了《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就茶叶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措施、扶持政策及保障措施作了具体的部署。
一、清远市茶叶基本情况
清远市茶叶历史悠久,有25个镇种植茶叶,茶园面积8.67万亩。各县市区茶叶品种如下:清城区是山红1号、龙井长叶;清新区是蒲坑茶、笔架茶、英德红茶;英德市是英德红茶、英德红茶;连州市是金萱、小叶黄旦、甜茶;佛冈县是英红九号,鸿雁十二号;连山县是金萱、英红九号、黄金桂;连南县是连南大叶;阳山县是乌龙茶、英红九号、福鼎大白茶。
全市茶产业从业人员达12万多人,其中农民有10万人。市区茶叶专营销售店超200家,全市茶叶专营店超过400家。目前,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英德市上茗轩茶叶有限公司,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我和你食品有限公司,永和农业发展公司、广东德高信种植公司、英德市一鑫茶叶有限公司、英德市怡品茗茶叶有限公司;“上茗轩”、“我和你”是省著名商标,“上茗轩”牌英德红茶、“我和你”牌英德红茶是省名牌产品。
二、清远市茶叶品牌情况
清远市茶叶品牌除了英德红茶外,普遍知名度不高,不好卖。我们以销售情况最好的英德红茶为例,英德红茶在我市和省内知名度非常高,在国内就远不如滇红、祈红、信阳红等,更不要说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等著名品牌。因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打造清远市茶叶的品牌,提高清远市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清远市茶叶创牌进程中也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品牌建设缺乏宏观指导和专业策划。虽然大多数企业已清醒地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不少企业仍对商标定位较低简单随意,缺少策划和文化内涵,不注重商标管理,出现商标较为零乱混杂的现象。“一品多牌”客观上也给品牌运作带来了困难。
二是品牌建设存在各自为政。品牌建设以行政区域或茶企画地为牢没有形成合力。品牌建设特色不明显,缺乏创意,不论是包装装潢设计,还是在广告宣传上均有雷同之处,往往造成商标间的相互消耗,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三是品牌建设缺乏科技创新。有些企业产品结构单一,既缺乏产品系列,也缺乏产业规模。其次,产量小和过于分散的倾向较为普遍,加工滞后,量少质低,宣传乏力,最终导致有牌无名,难以获得大发展,更不能创出全省乃至全国驰名品牌来。
三、其它地区提升茶叶品牌的案例
1、潮州市加强品牌保护,增强凤凰单丛市场竞争力。
为了确保凤凰单丛茶这一名优品牌的良性发展,该市采取了保护、开发、宣传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凤凰单丛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于2010年获国家质监局批准,成为该市第一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潮安县在茶叶主产区凤凰镇建立了“凤凰茶叶博览馆”;以展示潮州茶叶生产历史、老式茶叶加工机械,配套茶浴、茶餐的“潮州工夫茶文化博物馆”进入规划筹建阶段;潮州市紫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绿岛山庄、天池茶叶有限公司等涉及旅游企业和有旅游资源的企业,将茶文化与旅游结合,开展茶文化游等活动。通过参加茶叶评比会、展销会、网络等宣传平台,宣传潮州茶叶品牌,并编制出版集介绍潮州茶叶品种、产茶历史、茶叶文化于一体的《潮州茶叶》一书,建立“潮州凤凰茶”网站。
2、泉州市支持茶文化旅游发展,提升铁观音品牌形象。
安溪是中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产茶历史可以上溯到唐朝末期。近年来,安溪人正努力把浓厚的茶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介绍给世人。他们已规划推出休闲度假、古迹览寻和生态探幽等四条以茶文化为特色的黄金旅游线路,并新建茶叶公园、茶博览馆和生态茶园等一大批茶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形成具有茶乡特色的茶文化旅游整体。在今年的全国旅游商品交易会上,安溪茶文化之旅被确定为全国三条茶文化旅游黄金线路之一。目前,安溪正设想通过漳泉肖铁路和省道205线、306线把厦门、泉州(安溪)、武夷山三地连成一个融海交文化、茶乡文化和山水文化为一体的福建旅游文化金三角,构建福建21世纪最有特色、最有吸引力的黄金旅游线路,推动安溪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3、谱耳市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造普洱茶知名品牌。
普洱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2010年以来,普洱市茶产品已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24个云南省著名商标,2个云南老字号,35个普洱市知名商标。2014年底,全市生态茶园总面积157.4万亩,毛茶产量9.6万吨,同比增7.6%,实现总产值107.52亿元。普洱始终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把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全力加快茶产业的发展。为了促进茶产业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普洱采取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造普洱茶知名品牌的方式,制定扶持政策,加大对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小微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鼓励茶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茶叶博览会,加大品牌营销。2013年5月,景迈山古茶林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普洱“世界茶源”的称号;2015年3月,向国家文物局正式递交了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
四、全面提升清远市茶叶品牌的建议
1、通过提升推新来打造茶叶品牌
加大茶叶科技创新的力度,一是提升现有茶叶的品质。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现有茶叶的品质,使消费者满意;二是不断开发新的茶叶品种,如黄金茶叶、檀香茶、桂花茶等,提升清远市茶叶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市场更新换代的需要。
2、通过等级划分来打造茶叶品牌
尽快完善茶叶等级划分,国家对茶叶的等级划分做了十分详细的划分标准,等级从高到低:特级、一等、二等、三等一直到十等。高档茶中,出于需要还会再加以细分,如“特级AAA”、“一等A级”、“三等AAA”,在大等级的前提下进行划分,“A”越多,质量越好,三个“A”是极限。清远市要参照国家茶叶等级划分标准,组织茶叶专家对各地茶叶进行等级划分。
3、通过有机生态来打造茶叶品牌
推广立体生态茶园的模式,通过茶林、茶草、茶竹、茶菌套种,合理配置茶园生态系统,既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又不需要施化肥和农药,提升茶叶品质。
4、通过标准化来打造茶叶品牌
加快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制定整个茶叶产业链的相关标准,控制清远市茶叶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确保茶叶的品质,打响清远市茶叶的品牌。同时,制定茶叶销售价格及等级价格标准,使清远市茶产品从无序化价格体系迈向系统性价格体系。
5、通过检测包装来打造茶叶品牌
建立茶叶检测包装中心,整合全市茶叶检测和包装资源,建立统一的茶叶检测包装中心,让各地区的茶叶都能做到先检测后包装,并且打上产茶地的地理标志、品牌和商标,严格把控清远市地区的茶产品质量,让广大消费者放心。
6、通过集群式市场打造茶叶品牌
打造集群式茶叶批发市场,涵盖批发交易区、文化欣赏区、加工贮存区、物流配送中心、品质检验中心、市场管理服务中心等。沿进出清远市主通道,合理规划茶叶市场,吸引南来北往的商家前来交易。
7、通过营销活动来打造茶叶品牌
加大市场营销推广的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对外影响,树立清远市茶产业新形象;要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举办或组织重点茶叶企业参加全国性茶事活动。
8、通过评选活动来打造茶叶品牌
开展茶行业先进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十佳茶叶生产乡镇”、“十佳茶叶企业”、 “十佳种茶能人”、 “十佳制茶能手”、“十佳茶营销推广能人”、 “十佳茶艺表演能人”和“十佳关心清远市茶产业发展名人”的评选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9、通过创牌来打造茶叶品牌
争创各级各类名牌产品,对获得良好农业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的茶叶企业,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牌农产品的,以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予以奖励。
10、通过交流来扩大清远茶叶影响力
每年组织茶企参加广州、深圳、上海等有影响力的城市举办的茶博会,参加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各种茶叶专业组织举办的技术交流会,还组织企业参加全省的名优茶质量竞赛,宣传推介清远茶叶。
11、通过游客来打造茶叶品牌
推广茶文化旅游的模式,将各茶园地的历史文化、山水风光、民俗风情、特色产品与观赏茶、体验茶、茶艺表演以及美食、漂流、奇石、摄影、书法、绘画、科普、商贸、养生、度假等结合。
【参考文献】
[1] 潮州市加强茶产业建设促进单丛茶产业优质高效发展[EB/OL].潮州市政府网,http://www.chaozhou.gov.cn/qsdt/72272.jhtml.2012-09-20.
[2] 安溪茶叶闻名全国 喜闻茶业庄茶叶品质最优[EB/OL].泉州市百业网,http://www.100ye.com/g8382995.html.2009-11-09.
[3] 云南普洱全面建设生态茶园2014年有机茶园转换10.9万亩[EB/OL].昆明信息港,http://www.dedeadmin.com/gundong/?p=r1x50414n411273065.2015-04-14.
(责任编辑:谌盼)
普洱税务筹划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一、普洱市绿色经济发展状况
自2010年, 自普洱市提出建设国家绿色经济实验示范区的设想以来, 其依托其资源丰厚、区位独特、环境优越等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重要的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基地等等。2012年, 普洱市被正式成为了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随后的几年里, 其生态质量得到了大量的巩固和提高, 基本形成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 并全面建设成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成为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羊、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锋、以及面向东南亚绿色经济交流合作的平台。
普洱市的绿色经济体现在各个方面, 其中包括了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在农业方面, 普洱市主要采取推广茶园、咖啡园等种植园的清洁生产模式, 建设具有标准化规范的畜禽养殖场, 并着力整改土地和补充耕地等;在工业方面, 采取了针对传统工业存在的弊端进行节能改造、建立循环经济模范企业、以及建设绿色矿山等措施;在服务业方面, 选择管理水平较高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实施绿色改造示范工程, 建设循环性服务示范工程, 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在绿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 实施倡导退耕还林、建设防护林、改造低效林等有效措施, 并推进普洱市大型基础设施绿色建设工程;在科技创新方面, 普洱市政府主张节能技术产业化、循环经济利用技术产业化、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产业化等理念, 并倡导以科技创新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通过在国家的重视和扶持下、普洱市政府的确切落实和执行下、普洱市人民绿色理念的宣传下, 普洱市的绿色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但伴随着发展, 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下文会详细探讨普洱市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二、促进普洱市绿色产业发展的意义
(一) 有利于推动普洱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普洱市经济的大力发展, 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显, 这些问题的突显会大大制约普洱市经济的发展, 只有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推动绿色经济, 才能使普洱市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 可以促进普洱市产业生态化
产业生态化是指以生态经济学基本原则为指导,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实现环保生产一体化的方式。发展绿色产业不仅是促进产业生态化的一个基本方面, 更是实现其产业生态化的重要环节和标志。
(三) 有助于加快普洱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绿色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普洱市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并加快其产业结构的调整。针对目前普洱市的传统产业来说, 不仅存在生产能力过剩、产品老化等现象还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不仅能带动普洱市经济的发展, 还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 加快普洱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有助于推动普洱市就业问题的解决。
三、普洱市发展绿色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 产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1. 绿色产业发展理念不成熟
在普洱市往年的传统经济的产业发展中, 我们发现其因为产业结构具有分散性、层次低下、结构较小等特点制约了其发展, 同时普洱市采取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导致其资源消耗较大。除此之外, 政府一味的重发展, 轻保护, 导致绿色产业发展理念的不成熟, 从而制约了绿色经济转型的进程。
2. 绿色产业高端品牌较缺乏
就普洱市的绿色产业市场来看, 目前主要发展的绿色产业有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等, 在这些产业中都包含了大量的企业品牌, 但在这些品牌业中, 高端品牌比较缺乏, 大部分属于低中端品牌。
3. 支撑绿色产业的政策不完善
现今,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条例还不够完善, 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实施区域绿色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对领导干部缺乏绿色发展的监督和评估;对政策实施过程来说, 程序繁杂, 效率低下。
(二) 绿色产业存在的相关政策问题
1. 扶持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力度不均衡
国家和省虽然赋予普洱44条支持政策, 其中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金融支持、产业支持、财政支持等各方各面。但对于各项的力度不均衡, 大部分还是在农业, 同时财政方面存在相应的缺陷。
2. 政府在引导制度方面不够明确
众所周知, 绿色经济的生产投入较传统经济来说比较大, 导致其销售压力也比较大, 如果政府不进行相关的制度引导, 则会导致许多发展绿色产业的企业遭遇不公平的市场竞争, 同时影响绿色经济的市场前景。
3. 投入绿色经济的资金受限
普洱市财政府对绿色财政不够重视, 绿色拨款的资金与普洱市开展的绿色经济工程项目不匹配,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工程的发展速度。
四、如何健全普洱市的绿色产业
在普洱市的绿色产业发展中, 除了需要对农、工业各方面产业进行一个专项的规划以外, 我们还必要学会分析传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并意识到绿色经济发展的意义, 有一个思想意识上的转变, 从而达到量到质的变化。普洱市政府应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愿望出发, 将绿色产业列为支柱产业, 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撑;企业应分析好绿色产业的广阔市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找准发展时机, 合理投资绿色产业。
(一) 统一认识, 做好监督落实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抓好规划和发展项目的论证工作;其次是与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徐昂结合;加大监督力度, 完善领导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最后是保证其绿色产业市场竞争的公开性、公正性和有序性, 形成一套公开有序的绿色产业市场竞争机制, 坚决抵制暗箱操作等各种腐败行为, 推动普洱市的绿色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二) 深化改革, 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革新
要促进普洱市绿色产业的大力发展, 就必须要对其产业技术进行科技创新, 对其相关制度进行合理的革新, 只有强有力的推动持续深化改革才能实现绿色经济战略目标。
(三) 加大投资力度, 优化投资环境
为了支持普洱市建设“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达到其发展绿色产业的战略目标, 国家必须要基于政策、金融、产业以及多方面的进行支持;同时普洱市市政府必须要加大了绿色产品和绿色技术的研发力度, 增加投资发展绿色产业的投资预算, 进而确保普洱市绿色产业健康发展、绿色经济持续发展。除此之外, 还应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的投资开放, 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 从而优化普洱市的投资环境。
(四) 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引导绿色产业进行有序竞争
大力建设循环型服务业示范工程, 组建与绿色产业相对应的各种专业协会组织, 吸引广大农户入会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从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普洱市的绿色产业市场潜力较大, 但要使潜在的绿色市场转化为现实的绿色市场还需要我们加以认真培育。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推进绿色产业保护的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等, 从而促进绿色产业的有序竞争。
(五) 遵循“科教兴普”发展战略,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发展建设绿色经济的过程中, 普洱市应该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 推动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坚持走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 杜绝乱开发、瞎整治。
结语
综上所述, 发展绿色产业是有利于普洱市的环境得到合理的保证, 为未来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分析其发展存在的现状有助于解决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除此之外, 通过探究, 我们发现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对实现普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一种保障, 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摘要:绿色产业作为普洱市的新兴产业, 随着近年经济的大力发展而迅速发展, 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普洱市绿色产业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概述, 总结出了当今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为推动普洱市绿色产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普洱市,绿色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富强, 韩冰曦.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从试验走向示范专访中共普洱市委书记卫星[J].人民论坛, 2018 (30) :24-26.
[2] 易水.普洱:“试验田”种出“绿色经济样本”[J].创造, 2018 (02) :32-33.
[3] 徐红斌.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探索与实践[J].普洱学院学报, 2017, 33 (01) :1-6.
[4] 中国普洱第二届“绿色发展论坛”简介[J].普洱学院学报, 2016, 32 (05) :2+141.
[5] 曾小力.普洱市绿色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 16 (04) :93-96.
普洱税务筹划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完善税收管理内容,并健全税收管理制度,这样不仅对于企业税务筹划要求更多,而且也存在着巨大挑战。在企业财会管理中,税务筹划非常重要。不仅作为基础工作,而且也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针对当前企业财会人员而言,需要能够做好税务筹划工作,减少税务管理风险的出现。本文先了解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实施税务筹划原因,分析目标,了解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税收筹划应用流程,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企业;税务筹划对策
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更加重视调整结构稳定发展理念,使得我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具体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也较多,其中就包括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税收政策。所以,企业正确开展税务筹划,才能够减少企业运营成本。
1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实施税务筹划原因
新一轮的科技、产业竞争以信息、环保等领域为核心越来越激烈,而我国外部需求的萎缩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发展为“常态化”。顺应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已经从“高速增长”变成“中高速增长”形态,从表面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只是相较之前缓慢。在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结构处于转变的关键时期,基于此背景很多问题开始在企业运行经营的过程中出现,其中也包括国内外经济变化对企业自身盈亏的影响等。对于企业而言,需要通过税务筹划方式对成本投入进行降低,从而在减少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保证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财务制度不完善是目前很多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此,开展税务筹划是非常有效的解决策略,通过分析当前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能够了解,完善的财务制度是税务筹划开展的重要依托,而财务筹划的实施是督促财务制度建设、完善的重要手段,以此实现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2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实施税务筹划原则
2.1 合法性原则
企业在开展税务筹划上,必须要按照我国法律法规来积极落实,采取科学合理的纳税方案。如果在实际企业纳税管理中存在不法行为,那么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2]。所以,从根本上来讲,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要能够以国家法律作为基础,保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来开展合理规划纳税。
2.2 全局性原则
针对税收而言,具有长期和复杂性特点,必须要能够在管理中制定短期和长期方案。与此同时,纳税筹划工作涉及到的专业内容较多,需要落实到企业的各个方面,真正和企业管理相吻合。为更好发挥纳税筹划对于企业的实际发展作用,需要保证纳税筹划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相一致,并且针对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业务活动等经济管理,从而来减少企业的纳税额。
2.3 事前筹划原则
企业的各项业务在开展上,都应先制定有效的纳税筹划方案后落实。也就是要能够先做好业务互动,保证纳税筹划和实际的企业发展相符,要具有前瞻性,从而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4 成本效益原则
从实际结果上能够看出,纳税筹划的落实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以此来保证企业综合税负能够达到实际要求[3]。所以,只有保证纳税额高于纳税筹划中成本条件,才能发挥纳税筹划的作用。
2.5 风险把控原则
在企业纳税筹劃上,会存在着很多风险,比如税法变动、政策不明确等,这样就使得纳税筹划工作的开展难度较高,也无法保证工作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积极落实纳税筹划上,就应该能够提前分析风险问题,并针对性排除。
3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税务筹划应用流程
构建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体系,则是要在我国减税降费政策下,按照相应流程来完善税务筹划体系。首先,企业要能够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来充分来了解企业税务筹划的具体需求。我国根据不同企业所制定的税费政策也各不相同。所以,企业就要从多个方面来明确税务筹划的具体方向,包括企业自身的投资意向、盈利情况等、根据企业的实际续期和发展来构建筹划队伍,从而来让税务筹划人员能够具备较强专业素养,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4]。当前,我国为不断发展,出台和颁布相关政策,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人员就应该针对现有的政策来加以利用,从企业的自身需求入手,收集和整理财务优惠政策,以此来加强财务主管部门沟通,充分了解行业税收政策信息,避免发生逃税问题。针对税务筹划涉及到的纠纷问题能及时调整,并积极和税务机关有效沟通,保证税务筹划方案的合理,及时的解决不合理问题。
4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税务筹划常用方法
4.1 合理节税
在保证依法纳税的情况下,依照合法手段来进行合理节税,以此来降低企业成本。合理节税并不是逃税、漏税,而是对我国相关税收政策合理应用,从而来选择其中最为合适的方案完成纳税,并且在这一方案的指导下能够落实财务管理,从而来处理好企业经营和交易之间的各项事务。比如,针对科技企业而言,当前的税收政策就是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5]。所以,想要依靠合理避税减少企业成本,那么就需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充分了解,深入明确我国现有的税收法规,并且将其纳入到税务管理中。
4.2 规避税收问题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针对税务筹划工作越来越重视,针对纳税筹划服务的要求也更高。那么,在这其中就应该多重视各方面工作,积极落实纳税筹划理论指导,并针对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够合理调整。特别是在选择第三方财务管理企业的时候,更加要能够使用合法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行为正确,帮助企业能够减少经营成本。
4.3 税收转嫁
针对税收转嫁而言,主要是存在于高税收的企业,将税收转向税收抵的地区。当前,常用的转嫁方法主要有国内避税和国外避税这两种。其中针对国内避税而言,一些地区为推动当地经济向前发展,加强对企业吸引,所颁布很多优惠政策,包括鼓励、财政返还优惠政策等等。比如,在我国某地区就针对信息科技产业,提出五年内免征所得税,五年后减半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企业根据设立海外的企业来减少纳税额,并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是不同避税地区所采取的税率各不相同,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来科学合理选择。
5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实际经营中纳税筹划主要环节
5.1 生产经营过程
企业要积极研究其自身的生产过程,尽可能的开展符合税收优惠规定的产业作为配套项目开展。同时要多采购相应税法的优惠名录中规定的设备,开展符合税收优惠的副业项目,例如:废旧资源再利用、清洁能源利用、环保产业,通过合理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及相应的税收补贴,降低企业的税负。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出口方面的业务,获取相应的出口退税补贴。企业在开展相应的业务时,要注意选择相应的税收白名单目录中的国家和企业。生产型企业一定要获取相应的出口资质,并积极汇总采购环节的发票,为申请税收优惠做好充分的准备。
5.2 筹资过程方法
首先,要科学合理筹资渠道。企业的筹资途径较多,这样就使得税负存在着不同。在比较后能够发现,企业自我积累承担最大税负,最小是社会融资。因此,企业为减轻税收负担,可以合理应用社会融资这一方法。其次,合理选择筹资结构。在企业内部提高债务筹资比重,增加节税收益,特别是比较权益资本成本。因此,财务在这其中发挥着杠杆作用,所以让所有者能够获取更多收益,提高企业资产价值。在这其中则是要注重,在企业负债比率增加的同时,财务风险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资金筹集上,则是需要对资本结构合理调整。最后,合理选择租赁方法。在企业中主要有两种租赁方法,一种是经营租赁,一种是融资租赁。在开展经营上,企业要能够利用融资租赁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所获取到的资产属于自有资产。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少量资金就能够应用资产,并且计提折旧还能够抵扣利润,从而来减少应纳所得税额。
5.3 采取合理存货计价方法
在应用各类存货计价上,通常产生的两种成本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种是销货成本,另一种是期末存货成本。并且企业从中能够获取到的经济效益也各不相同,所以从中能获取到的税期所得税有不同影响。因此,企业就应该从实际出发,要能够正确的选择最为适合的存货计价法,从而来用于成本费用,以此来实现理想的抵税效应。先进先出法在市场价格出现下降趋势的时候最为适合,能够让期末存货价值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在增加当期销货成本,减少当地纳税所得额。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加权平均法较为有利,以此来完成存货计价,保证经济效益的稳定,为企业纳税额度稳定提供基础。
6 现阶段企业纳税筹划应用举例
6.1 组建专项部门
为保证纳税筹划工作能顺利完成,有效的消除第三方财务服务部门所存在的偷税风险问题。某企业就可以在内部组建纳税筹划专项队伍,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对企业税务加以管理。在具体工作上,队伍中成员能够对纳税政策实时了解,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纳税筹划方案,并指导相关员工能积极落实。与此同时,落实纳税筹划过程和结果监管,从而来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解决。
6.2 严格执行相应的采购制度
积极组织税务管理人员能够参与到某企业决策中,保证企业的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并且與纳税筹划工作目标相符。加强和采购部门的沟通,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能够减少采购成本支出,有效的完善采购方案。与此同时,某企业实际纳税筹划上,还应该能形成统一的客户佣金制度,针对所有佣金出示正规发票,并且在核对名称一致后能够积极落实支付。在企业中引入ERP系统,依靠统一管理模式,来完成采购、生产等环节,以此来实现信息共享,为纳税管理人员能够获取多方面真实信息。并聘请经验丰富财务人员定期开展培训,从而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6.3 设立发票管理制度
在管理发票上,某企业需要供应商能够提供专用发票,并且以此为基础来报销。针对不能够提供专用发票,但是必须要采购的,则是需要采购人员在提交申请统一后,开设普通发票。禁止发票中填写内容模糊。在对付款审核上,要对发票中商品详细信息加以审核,如果存在不同可以直接拒收。杜绝开具假发票的行为,一旦出现这一问题要严肃处理。
6.4 注重分析纳税筹划成本
不仅显性成本外,在落实纳税筹划工作上,某企业针对隐性成本也重点分析。在制定筹划方案上,要针对不同方案的费用加以了解,从而来达到目标建设成费用,并对费用总和效益分析,对比其中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方案。
7 优化企业税务筹划和税务管理的基本思路及策略分析
7.1 树立纳税风险意识
企业必须在业务开展前充分了解业务所涉及的相应税率税种政策。如果企业在开展业务后才了解这些政策,就导致政策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企业还要明确纳税主体的实际权限,并且在具体纳税中能够不断优化企业所制定的具体方案,这样才能够有效应对税务问题。企业应该从实际出发来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并且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以此来改变以往自身的错误行为,能够真正认识到纳税带来的重要。并且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来保证所有行为都是在法律范围内,坚决抵制偷税漏税问题。从综合角度分析,纳税筹划可以有效帮助企业结合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对税务方案进行优化,达到规避风险、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提升的目的。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需要基于对企业业务类型以及相关税务政策的了解,评估在企业经营中可能面临的纳税风险。从基础会计工作,到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环节,充分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基于此,对各种纳税风险进行识别,并由相关责任部门及岗位制定有效的规避或应对措施,在有效避免纳税风险的同时,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7.2 优化业务取得理想纳税效果
企业需要重视事前管理工作,明确事前管理的实际作用。必须严格依照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来进行纳税,并且所有纳税内容都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设计情况来明确,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企业能够达到理想经营效果。通过优化企业业务,来制定出具体的税务筹划方案,从而将税负降到最低。此外,针对财务人员也提出更加严格要求,利用优化业务来优化纳税。这要求企业财务人员或专业负责税务筹划的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同时对企业所处行业纳税政策、业务模式足够了解。然后,再结合先进、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产业转型、业务战略实施等提出有效的建议,帮助企业取得理想的纳税效果。
8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税务筹划优化部署对策
从企业实际发展上看出,税务筹划工作涉及到的因素较多,所以针对税务筹划工作而言,就需要企业能积极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从完善机构设置入手,从而来明确税务筹划各个岗位的实际责任人,针对当前一些企业中缺少专业税务筹划部门和岗位人员情况,来制定具体税务筹划方案,并落实专门的税务筹划部门,有效的完善税务筹划机构设置。积极发挥工作人员作用,将责任落实到实处,有效提高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完善的税务筹划制度,从税务筹划风险和税收风险两个方面入手,以此来积极落实管理考核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解决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情况和工作人员业绩考核分析,从而来推动税务风险管理建设进程。针对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也应该能够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来评估,从而来及时排查税务风险。
9 结语
总而言之,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好合法避税、节税,并制定专项部门,积极完善税务筹划制度,从而来达到降低企业纳税额的效果。通过研究能够发现,在企业纳税筹划后,企业的所得税、增值税等都有很好的下降趋势,而流转税、税收总额则是体现出增加趋势,进而更好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
参考文献
[1] 马峰.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税务筹划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10):2.
[2] 孙严林.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纳税筹划策略研究[J]. 中国科技投资, 2019, 000(023):154.
[3] 靳志纲. 浅析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税务筹划[J]. 南方农机, 2020, 51(9):1.
[4] 张小红.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纳税筹划问题及策略[J].纳税,2019,13(36):44+47.
[5] 曹霞. 试析新常态下企业纳税筹划现状与改进措施[J]. 纳税, 2019(23):2.
作者简介:葛晓羽,(1988.1.11),女,汉族,天津人,硕士,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税务筹划。
普洱税务筹划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关键词】税务改革;企业税收筹划;影响
从2016年开始,国家就着手对税务进行改革,税务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一方面,税务改革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税负压力,让企业有更多的精力去增加自己的营业收入,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税务改革会给企业的税收筹划带来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下面就主要从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税务改革的内容以及企业税务筹划带来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究。
1、税务改革和税务筹划的概述
1.1税务改革
税务改革主要是为了刺激市场的活力,促进企业更好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2019年,我国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税负,而且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先进性企业、西部鼓励类产业、重点软件类企业等。
1.2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主要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等多种活动进行事先安排与筹划,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规避税收,更加有效减少企业的税负,改善生产条件,对企业的税负进行调整,而且需要进行适应性改革。
企业的税务筹划主要有几方面的特点,首先是时效性。国家税收改革大方向不变,主要是在小范围内进行有效调整,需要根据国家经济、政治方针进行有效调整,要随机应变。其次是超前性,税务筹划是在纳税之前就对企业的整体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安排,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还有全面性,税收筹划工作需要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税收筹划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情,还需要多家企业的沟通与交流,要合力制定相关的政策,增进与税务机关的交流,减少开支,优化服务。
2、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候遵循的原则
2.1成本效益的原则
成本效益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稳定成本经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企业后续的规模扩张,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当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有效规划、合理筹谋,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效益。
2.2合法性原则
我国的法律法规是所有企业都应当积极遵守的,新时代我国积极实行依法治国,企业在纳税的时候要做到正确纳税,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遵循合法性的原则,在税收筹划的时候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使权力,保证税收筹划真正勇于企业的财务活动,保证企业在守法情况下不断发展。
3、税务改革对企业税务筹划的影响分析
3.1对员工的福利有所增加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税制改革,企业在税收筹划的时候比较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税收筹划问题,影响了企业税务筹划,尤其是增值税的管理环节比较复杂,税收政策难度比较大。由于税务改革之后需要解决很多问题,税务政策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更新速度比较快,加大了税收筹划的难度,很多财务人员没有即使获取新的技术,安于现状,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重点关注自我积累能力的提升
在税务改革过程中,着重落实到自我能力的提升上面来,对企业的员工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保证薪酬发放的合理性,企业必须要制定和落实相关的制度,完善相关激励机制,促进企业竞争能力不断优化与提升,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还需要在引进高质量人才的时候进一步降低企业人才的流失度,重视人才培养,避免人才辞职等现象普遍发生,总的来说,企业发展与人才发展息息相关,需要重视企业员工相关的利益,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动企业效益的增加。
3.3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税务改革之后,企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能够为企业经营活动拓展相关空间,帮助企业获得更高层次的利润,企业的资金运营能够更多,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资金投入,帮助企业达到更高层次的优势,增强企业竞争的优势。
在税务改革之后,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使用了比较统一化的税率和税基,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优质化管理,帮助企业更快达到目标,优化企业的发展。
3.4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税务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税务筹划工作能够进一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缴纳的税费比较多,承担的税种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税收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企业而言,税收筹划效果不好的话會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会影响企业盈利。
通过税务改革,有效调整税种和税基,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的业绩能够比较迅速提高,让企业能够更好生存。
3.5拓展了纳税筹划的工作空间
我国税务改革的力度比较大,在目前的税收改革过程中,国家是比较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这类企业需要缴纳的税款更低,获得的税收补贴更多,企业税收筹划的空间也会更大,从具体来说,供电企业可以通过自身技术的提高来优化税款,加强税收筹划。
3.6对企业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企业税务改革对企业的税收筹划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我国税务筹划开始的比较晚而且至今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专业性人才比较少,税收筹划力度不够,很多税收人员的素质比较低,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之后,不利于规范性的延伸,企业对于税收筹划有了更加高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纳税工作的难度,同时也造成了企业核算的难度。
3.7专用发票的管理以及进项税抵扣
税收改革会因为发票问题带来一定的风险,进项税的抵扣必须把握几个条件,首先是企业用于购置在增值税上面的应税项目,其次是企业要在规定的时间里面对进项税进行抵扣的申报。否则会导致出现两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会导致企业出现纳税方面的问题。
4、应对税务改革带来影响的措施
4.1完善税务改革之后的相关管理制度
企业的税收筹划很大程度上是相关税务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的,要完善相关管理质素,包括税务制度、税务人员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进行税收工作的管理,用政策法规来规范企业的税收,加强工作监督与运行,让税收工作更加有效开展,让企业更加有效进行税收工作的筹划。
4.2培养专业的财务人员
税务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税务改革从根本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更加爱多样化,要时刻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定期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定期培训员工,让员工能够及时接收新知识,建立健全财务人员管理制度与方法,严禁财务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现企业受益的最大化。
4.3加强相关监督管理制度
在税务改革中,很多不法分子利用职权对发票进行相关操作,会对税务公司的税收筹划造成相关的影响,所以,税收机构应该严格发票的开据工作,尽量减少不良因素对企业税收工作造成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身业务能力的发展,要针对税务状况建立有效风险评级系统,如果发现有关异常,就需要及时调整,加强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
4.4构建合理的经營管理模式
当前税收改革全面进行,相关税收制度不够完善,会对企业的税收筹划有很大的影响,要减少税务改革对企业的税务筹划的影响,尤其是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比较难开展的一个原因就是财务人员比较难把握相关节奏,导致税收筹划出现相关问题。完善增值税的制度,用制度来管理相关工作,保证税收工作开展,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4.5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在税务改革的背景下,税收筹划的难度越来越高,需要对专业人才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更加有效适应税务改革的影响,企业必须要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吸收高素质人才,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税收筹划能力,加大人们对税务改革的了解,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更加有序运行,优化企业经营,促进企业的发展。
总结:
总而言之,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要开展到位,如果没有办法到位,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会对企业发展造成比较巨大的损失。税务改革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压力,促进了企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企业转型;另一方面,税务改革给企业税收筹划更加充足的空间,同时需要做好风险防控,利用税务改革带来的好处,优化企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文燕.税务改革对企业税务筹划的影响研究[J].纳税,2019,13(29):34+37.
[2]高永芳.税务改革对企业税务筹划影响研究[J].纳税,2019,13(20):66.
[3]景世中.税务改革对企业税务筹划影响探析[J].现代商业,2019(17):181-182.
[4]赵源春.税务改革对企业税务筹划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9(10):257.
[5]冯伟海.税务改革对企业税务筹划的影响分析[J].财会学习,2018(25):155+157.
[6]张乐.税务激进对政府扶持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8.
[7]宋冰冰.“营改增”背景下民航企业税务筹划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
普洱税务筹划论文题目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