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产品安全与检验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81

农产品安全与检验范文第1篇

1. 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现状

1.1 企业检验标准要求较低

部分企业出于减少成本, 获取最大收益的目的, 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让更多的电器产品流入市场。虽然, 这些产品最初达到了合格标准, 流入市场, 进入人们生活。但是, 其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许多电器产品的使用年限大大降低, 人们在电器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其质量存在诸多问题, 对该类电器产品的信赖程度也大幅降低, 最终会导致此类电器产品的市场销量减少甚至停滞。由此可以看出, 虽然降低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在最初会给企业带来短暂的利益, 但是从长远来看, 降低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1.2 企业检验技术落后

由于我国电子科技的发展, 许多电器产品的质量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但是, 电器产品质量的检验工作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检验标准, 检验技术相对落后, 用旧的检验标准检测不断优化和发展的新型电器产品是很不恰当的。据有关人员调查发现, 许多新型电器产品由于检验标准不合格, 流入市场后, 使用情况很不稳定, 多次发生故障, 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引起人们的担忧和重视。同时, 由于检测过程复杂, 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经过的检测部门众多, 但是, 各质检部门之间沟通交流较少, 彼此配合度不高, 使产品检验各环节不能很好地连贯起来, 浪费了很多的人力和时间, 检验效果大大降低, 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1.3 抽样检测方法不完善

由于电器产品数量太多, 如果每件产品全都检测一遍, 会花费太多的人力和物力, 因此, 工作人员多数情况下会使用随机取样的方法, 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但是, 如果抽样方法使用不合理, 在监管方面存在一些缺陷, 会使抽查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 导致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产品合格率难以保障。此外, 传统检测方式存在很大程度的落后性, 直接导致电器产品抽样检测的结果可信度降低, 难以保证全部电器产品都达到质量标准。因此, 不完善的抽样检测会使不合格电器产品流入市场, 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对企业的信誉和利益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2. 产品质量检验优化对策

2.1 提高检验人员专业素质

由于电器产品的发展迅速, 产品更新速度非常快, 因此应该加大电器产品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根据具体情况, 对不符合检验标准的人员进行重点培训或者予以开除, 提高团队成员的危机意识。检验人员应该时刻学习先进的电器检验技术, 提高自己的检验能力和综合素质。企业可定期选派优秀工作人员学习先进检验技术, 并将所学所获教给其他员工, 有效避免因为不了解先进电子科技而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的风险, 确保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有效进行。

2.2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 由于我国许多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许多企业对电器产品质量检验问题重视不够。因此, 应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严格的监察管理制度, 为电器产品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对电器产品检验的各个环节做到严格把控, 对于不合格产品要严格按照要求予以退回, 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对检测人员的行为和素质予以高要求和高规范性, 对于以权谋私的现象要严厉打击, 有效避免检测人员检测过程中的马虎和敷衍现象。此外, 电子科技发展迅速, 电子产品更新速度快, 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也应紧跟发展的步伐, 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提高电器质检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2.3 质监部门之间应相互配合

电器产品质量检验过程相对复杂, 所设置的部门相对繁多, 由于各质检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 合作效果差, 严重导致电器产品质量检验效果大大降低。加之监管工作不到位, 一旦某个产品出了问题, 往往会出现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 管理混乱的现象。针对以上情况, 政府应该对各质检部门进行严格管理, 为各部门建立高效便捷的交流平台, 明确各部门分工和责任, 做到有责必究。遇到质量检测问题时, 各部门需要相互沟通, 共同合作来解决问题, 避免混乱现象发生。这样做可以为电器产品质量检测提供更有利的检测环境, 有效提高检测质量, 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

结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于电器产品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电器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让电器产品服务于人类生活, 有效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 应该提升电器产品检验管理工作的效果和监管力度, 提高电器产品质量, 保障流入市场的产品都是经过严格检验的合格产品, 提升产品的信用度, 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 电器产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同时, 由于电器产品质量检测与使用人员安全有着密切联系。目前我国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如企业检验标准要求低, 检验技术落后, 抽样检测方法不完善等。应该提高检验人员专业素质,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质监部门之间应相互配合, 进而改善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现状。

关键词:电器产品,质量检验,优化对策

参考文献

[1] 谢飞, 桂芳, 张伟.电器产品质量检验人才培养与课程结构[J].长江大学学报, 2012 (07) .

[2] 王园.抽样检验方法在产品质量检验中的重要性[J].山东工业技术, 2016, (14) .

农产品安全与检验范文第2篇

1.按照《检验科实验室感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全面提高检验科应对各类紧急意外事件的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的方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靠各级领导,发挥每一员工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每一检验人员参与应对紧急意外事件的有效机制,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件造成的危害。

2.严格遵守并执行医师、检验师值班交接班制度。科室人员都必须服从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上级检验师或科主任协助处理。

3.严格遵守检验标本接受、查对、传递、分发制度。

4.严格遵守并执行 SOP 操作规程,要求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生物安全要求,制定并定期更新临床检验项目应用指南或手册。微生物专业定期向临床提供抗菌药物药敏的种类,与药剂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向临床分布抗菌药物使用信息。

5.临床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要,提供 24 小时急诊服务项目,及时报告及咨询服务,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并有审核或复查等;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注意病人隐私权的保护措施等;对本院不具备条件而临床有需求的检验项目有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服务质量保证,并要与第三方实验室(委托实验室)签订相关协议。

6.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和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临检、血液、生化、免疫、临床输血相溶性检测等室间质评。进行或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或课题及服务,并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处理、整改、改进、完善等。

7.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检测仪器和试剂有专人管理、保管、运行、记录、使用、保养、维修、效期管理等。

8.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检验规范管理标准承担紧急意外卫生事件、灾

害事故等紧急事件救援任务等。

9.建立差错、事故的登记及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及操作规程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及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质量关键过程流程管理增强职业忧患意识。严格防范或杜绝或减少医疗纠纷与差错或事故发生。

10.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定期召开科内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确保各项工作的不断提高与持续改进。

11.根据我院实际,建立、完善各种数据,实现数据管理和管理数据化!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永恒主题。医疗质量是技术水平、管理方法与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质量与安全涉及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引起全员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注重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真正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与标准体现以人为本与持续改进保障健康、安全!

12.质量目标:

(1)检验报告的主要数据和结论准确率为100%,其它差错率小于1%; (2)保证急救用血,交叉配血合格率100%。 (3)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95%以上;

(4)病人满意率:住院病人大于90%,门诊病人大于85%;

(5)急诊检验和普通检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6)报告单合格率达95%以上。

(7)设备管理良好,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 (8)全年无重度缺陷和差错事故。

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由质量负责人每半年统计一次,并在管理评审会议上提交评审。

农产品安全与检验范文第3篇

组长:陈可可

质量与安全小组成员:苏福武 彭玲 毛玉莲 赵龙海 为加强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特作如下工作计划:

一、质量管理主要工作安排

1、要进行检验科制度及流程、质量手册、操作程序的学习,对个岗位上的操作人员明确责任,各就其职,定期进行考核,检查执行情况。

2、通过完善科室内细节管理,增强安全意识,操作流程规范化。 使科室的每一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贯彻到科室的每个环节。

3、检验科科室质量控质目标,继续做好生化、临检、免疫、细菌各个检验项目的每日质控工作。不断完善项目的质控, 做到有记录,有失控原因分析,有整改措施。加强质控规则学习,提高科室人员的质控水平。

4、做好现有各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并定期督查各种记录本的完善情况,要求每一位科室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仪器的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要求维护和保养仪器,并能对出现的仪器各类故障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及时解决,保证本科室各类仪器的正常运行.

5、建立差错、事故的登记及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医疗制度及操作规程,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个人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及基本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质量关键过程流程管理,增强职业忧患意识。严格防范或杜绝或减少医疗纠纷与差错或事故发生。

6、每月定期对检验质量的全面自查,包括检验报告时限、报告审核双签字、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标本合格率、各种记录本完善情况等。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季度有小结,年度有总结。

7、完成区临检中心组织的每年两次的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并进行总结评价并加以改进。

二、实验室安全主要工作安排

1、每月定期进行安全自查,包括实验室生活安全情况、个人防护情况、实验室电器状况、防盗设施(门窗等)状况、消防器材状况、危险品保存情况、菌种、毒株安全情况、高压、高温设备使用情况、大型仪器设备安全使用情况、各种安全记录本的完善情况。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季度有小结,年度有总结。

2、做好各种消毒用品有效性的督查工作。

3、个体防护用具的完善,力争在有生物安全要求的部门配备规范的防护服(如隔离衣、工作服、围裙)、手套、安全眼镜、护目镜、洗眼装置、防护罩(面具)和应急淋浴设备(洗涤设施)。

4、完善生物安全指示标识

5、今年实验室安全培训计划 (1)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2)生物安全培训 (3)冲淋装置培训

(4)检验科菌种、毒株洒溢、丢失应急预案 (5)化学危险品溢出后的应急预案 (6)检验科标本洒溢的应急预案

检 验 科

农产品安全与检验范文第4篇

1.1 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现状

对于主要负责压力容器安全人员,不仅要使用单位安全操作规范更要保证压力容器安全有效运行。全面来看,关于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可分为两类:一般企业与大规模企业。两者相对来看在管理模式,情况上相差甚远。

大规模企业利用信息化硬件系统和软件设施,拥有自动化生产力;同时维修设备时与维护时都有独立的人力物力支持;平时操作相对标准,设备运行正常;企业拥有较好的水平管理,重视压力容器安全性,可以对各类通常错误与突发状况实施相应维修方法,而且企业对员工会进行实际操作演习与有计划的培训。

对于一般企业在压力容器管理时,安全技术水平较低,需要完善制度,需要制定安全应急方案,对安全模棱两可,甚至轻视。尤其是某些小企业,更是蔑视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没有实际执行。同时企业不仅依赖当地监管监督部门帮助,而且在使用压力容器时没有对其维护检查,因此没有积极主动检测导致安全问题依旧存在。

1.2 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对策

经过总结,一般企业没有安全意识,没有完善的制度规范,没有实际安全措施;设备管理水平太低管理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对设备没有定期维护检查,所以设备安全系数低安全没有保障。怎样有效管理压力容器,需要对其自身正确选择,实际安全检测、安装调试、定期检查容器设备诸如此类,下面进行基础性管理工作分析:

(1)管理者具备专业知识素养。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系统性培训并经过考核,才能管理压力容器专业技术操作与管理维护工作,进入相关企业单位工作。

(2)从事安全管理,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进行操作。换句话说,企业根据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使用压力容器,和根据实际工作制定一个专对自身企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从事安全管理,应该针对压力容器的真是使用情况和操作制档案。换句话说,企业要知道如何使用压力容器容易操作,并在使用时进行检测与登记。

(4)从事安全管理,最重点的工作是检验检测。其次,是维护和日常检验设备使之正常运行,重点实际操作是对日常维护和保养,和检测常规项的例行。平常检测时找到有必要维修的地方,其负责者必须立刻上报,并对其维修保证设备正常安全工作。

2 压力容器的检验

2.1 压力容器检验的实际状况

长期在高压工作的压力容器,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时产生的错误都会有所增大,所以定期检查是确保压力容器正常安全运行的很好途径。检测时要对压力容器每一个细小零件与装置进行严格仔细检查确保安全性。这样检查有效的排除了工作时的隐患,给相关部门一个安全保障,同时使在使用设备时正常工作,而且有效的减少了对企业人力财力的损失。

正是由于国内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与企业安全管理的逐步提高,大型化工与石油企业针对压力容器的使用年限更加关注。所以,不少大型企业把检测周期修正为三年每次,四年每次,这样加大了定期检查和大检修之间的矛盾。根据实际调查研究,检测周期对一些非大型企业生产工作危害性很小。小型企业不受周期的危害,这使小型企业不仅能更注重的是安全性能问题,更能把企业自身风险转移到国家检测部,因此逃避了不必要的麻烦。使用过压力容器的企业觉得,现在相关技术规范针对检测周期做出了实际明确规定后,不能更好的与企业的生产工作周期相互协调,并且与经济和安全不能互相统一。

2.2 压力容器检验的治理举措

企业明确合理制定科学规范的压力容器检验周期,才真正意义上解决了上面的困扰。相对不少数大型化工与石油企业来讲,延长一年检测周期可以节约出过万元的生产资金,所以,像这样的企业最想延长检测周期,为获取最大化经济利益使得自身检修周期和相关部门检测周期相统一。要是检测部门可以在确保安全使用压力容器时,适当增加检测周期,使自己也降低检测费用,从而也保障企业的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方面正常快速成长。对大、小企业需要分开对待,不可以千篇一律。对小型企业的压力容器的检测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设备安全正常运行。而且要保证企业经济利益和安全工作互相统一,并在我国范围内明确合理检修方案,降低风险的发生,确立针对检修方案,提升高风险时设备安全检查力度。

3 结语

安全管理和检验压力容器,可以保证设备运行正常的同时,也能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性,。所以,不管是压力容器的安全保障管理还是按时检测,都要按照企业压力容器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实际工作做出对企业自己的安全管理检测规章制度,而且要切实实行实施,确保企业设备安全性。

摘要:我国社会逐渐进步与科学技术的提升,压力容器的质量好坏受到更多人的重视,虽然压力容器的质量标准慢慢提升,但是相对在我国来讲很难对压力容器的检验规范进行实施。通过工作人员对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与仔细检测,使得压力容器安全操作与管理实际利用水平都有一定提高。

关键词: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检验

参考文献

[1] 汤爱女.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及定期检验探讨[J].质量探索,2013,05:51-52.

[2] 张生旺,宋存元,邓兴成.关于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及检验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0:18.

[3] 陆诗涛.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与定期检验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3,19:110-111.

[4] 周德康.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J].四川化工,2010,01:39-42.

农产品安全与检验范文第5篇

1 煤焦油的产生

煤炭资源在进行升温加热的过程中, 经过干燥热解、融化收缩之后形成的一种煤焦油是一种黑色或褐色粘稠液体, 它的气味与萘或芳香烃相似, 是在干馏煤制焦炭和煤气时的副产物。成分复杂, 主要是酚类、芳香烃和杂环化合物的混合物。有致癌性, 属于IARC第一类致癌物质。主要用于分馏出各种酚类、芳香烃、烷类等, 并可用于制造其他染料或药物等。在煤炭炼焦的过程中会产生2.5%到4.5%的煤焦油, 也就是说煤炭资源的2.5%至4.5%都将成为煤焦油, 这在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还存在有很大的不足。

煤焦油就是一种一黏稠状态存在的黑色膏体, 它的比重是比水大但可溶于水的。除此之外, 还具有一定的可燃性质。它是化工企业的主要原料和发展资源, 它本身可以抽离或是分离出很多化学成分。然后主要通过加热升温、蒸馏的办法将其分解划分为不同的化学有机物。人们通过对煤焦油的处理和应用, 为我们带了很多化学合成的塑料、前卫、杀虫剂或是药品等东西。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对于煤焦油检测的工作人员来说, 却要面对很大的从业生命风险。因为煤焦油容易导致皮肤癌症的发生, 建议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职业病防范, 如果有发生的疾病, 部分病人会有头痛、恶心、发热等全身症状, 具体可以通过职业病诊断判断是否是因为职业接触所引起的疾病。煤焦油是一个多种成分的芳香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因为含有各种苯酚成分, 其药用效果主要来自轻度刺激。对皮肤有止痒、抗菌、角化分裂及光敏作用。用它治疗慢性皮肤病, 特别是湿疹样皮炎及牛皮癣。所以中少剂量的接触对身体是没有危害的, 不过长期大剂量接触或使用, 有引发皮肤癌的可能。

2 煤焦油检验工作

煤焦油在升温加热状态下其密度为1.160~1.220g/cm3。在其主要的化学组成成分中主要是多环芳香族化合物, 具有高沸点组分多且热量保持稳定性能比较良好的特点。对于煤焦油的常规检验主要包含着煤焦油的密度、水分、灰分以及黏度和甲苯化学不同成分这几方面的具体检测。

首先, 从煤焦油的取样方法方面来看, 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不同形式的煤焦油采样。在油泵出口采样、小容器采样以及在煤焦油槽车中取样。在油泵口采样的时候, 为了确保采样质量, 可以先在油泵口流过一部分煤焦油, 其目的是保证采样样本的干净, 以达到取样科学的目的;在小容器中进行煤焦油采样的时候, 需要运用常规的煤焦油取样管进行采样工作, 并且需要做到广泛取样, 让样本检查结果更具代表性;还有在槽车中进行煤焦油取样的时候, 需要注意采样样本煤焦油的均匀性。可以将取样器水平置于槽车底部, 然后提起, 进而保证了样本的均匀。

其次, 在煤焦油密度检验方面, 煤焦油的密度检测, 严格按照GB/T2281-2008中, 规定的检测执行方法进行密度检测。在煤焦油水分检测方面, 严格依照GB/2281-20078中的相应规定, 进行具体的煤焦油水分检测。运用蒸馏的办法, 将煤焦油中的水分分离出来。在煤焦油灰分检测的过程中, 先用慢火对煤焦油进行升温加热, 以除去大量的灰分。将残余的部分, 放置在 (900±10) 摄氏度的烧炉中进行灰化。

最后, 在煤焦油黏度的检测方面, 将某温度下的煤焦油与20摄氏度下煤焦油的粘稠度做以比较。在甲苯化学不容物的检测方面, 在GB/T2281-2008中, 做出了详细的标准检测规定。应用煤焦油的化学萃取原理, 对其进行甲苯不容物的检测。

3 煤焦油检测的安全防护措施

煤焦油中包含着大量的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 长期的接触煤焦油会造成工作人员的皮肤出现, 皮炎、痤疮以及皮肤中度的症状, 这对人皮肤的危害相对较大。

在煤焦油检测储存检测设备方面:各槽出料阀门设双阀, 管线配置尽量简单化避免操作中的窜料事故。对鹤管装车液位报警连锁控制。轻油储槽要作为安全控制的重点。要与其他油品保持安全间距, 最好设置单独的防火墙。在附近设置容量宽裕的隔油池以降低油品脱水对周边环境以及污水处理成本的影响。

在煤焦油检测工作人员方面: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应的煤焦油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皮肤的沾染以及呼吸进行接触检验工作。所以工作人员在煤焦油检验的过程中可以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 比如, 化学防护服、防护口罩以及防护眼睛等, 在煤焦油检测进行结束之后, 一定要注意自身的皮肤清洗和护理。用清水和肥皂反复的清洗自己的双手, 以达到消毒的作用, 但凡发现轻微的煤焦油中度现象, 一定要及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忙, 并尽量待在没有煤焦油的环境中。

4 结语

煤焦油的常规检验主要包含着煤焦油的密度、水分、灰分以及黏度和甲苯化学不同成分这几方面的具体检测。煤焦油检测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因素, 严重的威胁着煤焦油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 所以应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不受煤焦油毒害物质的侵害。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焦油的产生和深加工处理以及煤焦油相应的检验检查项目, 分析了煤焦油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危害以及相应问题出现的时候改采取怎样的防护措施, 以期实现更好的、更为科学、合理的煤焦油检验与安全防护。

农产品安全与检验范文第6篇

吉林省消防与公共安全技术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

(电话:0431-7673434邮编:130062)

吉林省消防与公共安全技术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于1988年3月成立,是由吉林省公安厅消防局与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原吉林省标准计量局)联合发文批准成立的,行政上隶属于吉林省公安厅消防局。建站初为行业检测站,1990年通过吉林省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成为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省级消防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承担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抽查检验任务及吉林省公安厅消防局下达的消防产品生产、维修发证的型式检验。

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以服务为主”的工作原则,遵循科学、公正、权威的工作方针,不仅圆满完成了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吉林省公安厅消防局下达的各项监督检验任务,同时逐步扩大检验业务范围,加强了站内的基础设施建设。1993年通过了安全防范产品、消防电子产品及建筑消防设施施工质量检测的单项认证和认可。1995年通过了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的复查。2000年10月通过了公安部对防盗安全门及安防工程的检测项目评审,并于同年被公安部授予为防盗安全门型式检验东北三省定点检测单位、吉林省安全防范工程检测单位。

到目前为止,产品检验项目已由原来单一的灭火器材发展到包括安全防范产品在内的5大类50余个品种。并开展了建筑消防设施及安全防范工程施工质量竣工验收的检验,从2001年起承担东北三省防盗安全门的型式检验。同时,站内基础建设投入己发展到固定资产800余万元,仪器设备90余台件。 全站同志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始终把学习科学知识,加强业务学习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科研开发取得丰硕成果,获国家专利四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2部,自行研制仪器设备10余台件。不仅提高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农产品安全与检验范文

农产品安全与检验范文第1篇1. 电器产品质量检验管理现状1.1 企业检验标准要求较低部分企业出于减少成本, 获取最大收益的目的, 会在一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