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研究论文范文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专业论文
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对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绿色建筑理念与原则进行论述,从能源和资源节约、自然环境保护、建筑热工性能改善、绿色建材的充分利用、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对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展开了具体的措施探讨,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绿色建筑理念;暖通空调;设计;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针对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需求,在居住环境营造过程中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均有明确体现。绿色建筑理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使用建筑物的过程中,对能源与环境保护要求予以充分考虑,以满足建筑物的各样功能为基础,实现能源节约和环境的有效保护,即通过建筑的绿色设计来实现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具体体现,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强调集约化利用能源,与当地环境与气候充分结合,使各类资源材料的消耗有效降低,并在不滥用空调通风系统前提下对如何使建筑通风效果更好进行充分、全面的考虑。
一、建筑暖通空调的绿色设计中应坚持的原则4R原则
(一)节省原则
节省原则是指材料节约和能源的节省。其包括与整个暖通系统内部相关的水泵、制冷机、风机和控制系统等不同方面在其初投资过程中对与能源相关的材料以及原材料运行费用的控制与节约,应将其覆盖至整个暖通控制系统中,而非某个单一环节。在新型绿色建筑中,其暖通控制系统还应对建筑物室内照明、围护结构以及暖通控制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予以充分协调。
(二)回用原则
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回用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的回用相关,绿色建筑设计中暖通空调系统具有相对独立的各个部分,大多数可以拆卸,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在一段时间运行后或者报废以后,其中不少设备中的非运转部件和管材等部件均可回收,经检修、清洗以及保养后可进行二次投入利用。
(三)广回收原则
广回收原则涉及到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部分材料和零部件的回收,广回收原则与回用原则的区别在于广回收是指分门别类地对材料与零部件进行回收,而非笼统或单纯的回收,例如在系统的设备与管道报废以后,在其维修或拆散过程中将已拆卸的零件予以系统回收。
(四)循环原则
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循环原则是指将其设计中相关的材料设备予以回用和回收之后,将废料运送至专门的工厂进行再生处理,实施原料产品,产品废料,废料原料的闭环式良性循环。例如在对岩棉和玻璃钢等具有较高回收利用成本或无法回收的此类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应对其使用量予以最大化控制。
二、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策略
(一)能源节约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对于绿色建筑来说,其应满足最低能耗标准所对应的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近年来行业内提出了额外降低10%~60%的节能要求,针对此要求所涵盖的能源暖通、热水、空调以及照明系统,应采取多种不同措施,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地制宜。例如能源利用的合理优化、可再生资源的选择、能源的高效利用、能源相关储备技术以及能源节约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二)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持
在暖通空调设计方面,其优劣性很大程度上能够从自然资源利用率方面得以体现。就绿色建筑来说,其建筑物内部的暖通控制系统能否将系统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直接受到其能否在建筑物及其周边的微环境中构建出良好、和谐的生态氛围。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应在设计过程中坚持保持建筑物外围的洁净水源、空气和土壤,使保护建筑物免遭恶劣自然环境的侵袭与危害。对于建筑物来说,林木和水能够为其提供遮阴、防风以及蓄水功能,因而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植物与水源的引入较为普遍。
(三)建筑热工性能的改进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建筑物热工性能涉及到建筑物诸多方面,例如建筑保温、建筑形体系数以及建筑遮阳等等。建筑结构内部大部分热量都依靠建筑围护结构散发掉,随着建筑物形体系数的增大,建筑采暖能耗也随之升高;与此同时,采暖建筑中约有30%~40%的热量通过空气渗透得以消耗,其中部分结构之间的连接缝隙、具有较差气密性的外窗、烟囱风道、管道和导线出入口为主要的热量消耗途径,基于此所采取的能耗降低措施有:强化门、窗等结构的制作流程,提高制作以及安装精度,合理选用新型优质材料,提高结构密封度,加强密封效果等。对于应用于建筑物中的保温材料应采用合理方法提高其保温效应,这在资源节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夏季太阳在不同角度的光线过强、温度过高而对建筑物室内产生的较大升温效果,应使用可调节的、在其内部置放百叶的通风双层玻璃窗,使阳光曝晒所导致的内部热量与温度升高得以控制和减缓。百叶窗可以太阳辐射强度以及辐射角度的不同对其遮阳高度进行灵活调整,从而实现暖通空调使用功率得以大幅度降低的目的。
(四)绿色建材的充分利用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中,绿色暖通控制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对Hqlons和HCFCs产品的使用行为予以严厉禁止,在制冷过程中控制并降低CFCs制冷剂的使用率;对人体易产生不利影响的石棉类保温材料应严禁使用,对于保温材料以及管材的选用应尽可能遵循有利于回收并重复利用的原则,同时应尽量在本区域市场进行采购,避免舍近求远的行为;若选择境外材料,则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容易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业主负担也因此而加重,而选用本地材料,不仅可使上述弊端得以有效改善,还可对本地经济以及建材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五)地源热泵的使用
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的空调控制系统。地源热泵能够对地下浅层的地热资源予以充分利用,不仅可以供热,还兼具制冷的功能。地源热泵的地热资源包括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等,通过高品位能源的输入,例如少量的电能等推动其热能由低温位转移向高温位。在寒冷的冬季,可将地能中的热量挥发出来,然而对其温度再做进一步的提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升以满足室内采暖供给,反之,夏季则将建筑物之内热量抽取出来,将其释放释放到地能中。地源热泵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冬季,地源热泵利用在池塘等水体内沉浸或埋置在底层下的封闭管道从地层中吸取自然热量,完成热量收集后通过环路内部的循环水带至室内,然后利用热交换器和电驱动压缩机由室内地源热泵系统将能量集中,保持能量以较高的温度向室内释放,地能在此种情况下以热源的方式投入利用,夏季则刚好相反,地源热泵系统将建筑物室内的部分热量抽取出来,经循环回路排放到地层中吸收,建筑物室内得到降温效果,地能此种情况下被称为冷源。与空气源热泵相比,采用地源热泵后建筑物室内温度具有全年波动幅度较小的优点。在冬季,室温高于空气温度;在夏季,室温则低于空气温度,因而相比于空气源热泵来说,地源热泵具有更高的工作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能目的;与此同时,空气源热泵需要及时除霜,而地源热泵则无需如此,从而使结霜现象以及除霜作业所导致的热量损失得到降低。
三、结语
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物质资料中重要一种,人类居住环境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更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体现,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不断变革的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生活舒适度的提高、健康的增进、能源的节约以及污染的降低为原则和根本出发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将科学、先进的理念应用到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来,实现整个行业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在文中对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绿色建筑理念与原则进行论述,从能源和资源节约、自然环境保护、建筑热工性能改善、绿色建材的充分利用、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对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应用展开了具体的措施探讨,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黄璞洁,许伊那,何耀炳等.绿色建筑理念在中国(泰州)科学发展观展示馆暖通空调设计中的体现[J].暖通空调,2012,42(8):50-54.
[2] 孙涛.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工程中的实践--杭州某写字楼群项目设计介绍[C].//2007年浙江省暖通空调动力学术年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集.2007:18-22.
[3] 董艳洁,刘伟,孙书森等.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在当代MOMA工程中的应用[C].//第三届中国建设工程质量论坛论文集.2009:154-158.
[4] 曾巍,郝军,徐稳龙等.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绿色建筑实践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创新科研示范楼绿色建筑设计[J].暖通空调,2012,42(10):26-29.
[5] 王刚.高校中小型体育馆生态建筑技术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08.DOI:10.7666/d.y1248287.
[6] 翟晓强,王如竹,代彦军等.太阳能供热水、空调、地板采暖、自然通风集成技术在全国首座生态建筑示范楼的应用及实验研究[C].//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493-498.
[7] 夏春海,刘鹏.商业综合体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研究[J].暖通空调,2012,42(10):30-34.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现状
引言
全球变暖日益加深着我们的生存危机,建筑能耗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暖通空调的能耗。我国目前在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方面仍然存在这很多的问题,但是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些的问题,因此,相信我们共同努力加大对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的研究,就一定可以使我国在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
1、我国暖通空调的发展现状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暖通空调发展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我国暖通空调的发展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无论是暖通空调使用的数量还是技术、理论以及暖通空调生产的厂家数量东西部发展都是不平衡的。虽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这种现状有了一定的缓解,但是仍然很严重,因此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研究仍然是迫在眉睫的。
暖通空调的使用水平还有待提高。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暖通空调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国的暖通空调的节能技术较之国外先进的技术仍然还很落后,尤其是我国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过热一些房地产商为了节省成本并不适用最节能的暖通空调,使得我国的建筑能耗还是相当大的。
我国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开发不足。我国的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不应只是一味的模仿国外,鲜有自己的科研成果,这无疑是让人很悲哀的。如我国的暖通空调在洁净技术方面还是很落后,另外也没有国家的标准,因此我国暖通空调在节能设计方面的科学研究应该加大力度。
2、暖通空调节能的设计原则
2.1、基本原则
暖通空调节能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在节能设计过程中,热舒适指标是实际应用的指导。对于热舒适指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劳动强度以及辐射温度。对上述因素进行合适比例的探索和组合,对舒适性和节能进行现实协调。并且对建筑物的导热性进行适当的围护,对室外的气候变化进行应对,保证室内的舒适性。此外,在设计管路系统时需要简化,耗材量得到了减少,节约了投资。
2.2、满足日常生活环境要求
保持人体舒适的主要因素是舒适环境,但是,日常生活中的光线、声音和色彩也是影响舒适不可忽略的因素,比如:在人们居住的室内环境中,要以暖色调为主,这样不仅使室内温度得到了相对降低,而且起到节能目的。
2.3、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生活在集体中,通过采取集中供暖的措施,不仅能源消耗得到了降低,而且能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为了满足个人的不同需求,需要采取以下两个措施:(1)在对暖通设计时,要保证独立的控制每一个房间内的温度。(2)对热量进行分户计量。
2.4、控制室内空气品质
通风量大是暖通节能空调的设计趋势,解决空气质量是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对室内气流进行合理的组织,可以有效地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增强通风的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达到了节能目的。
3、暖通空调节能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目前,我们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节能问题有以下几点:
3.1、在节能设计施工方面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人员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设计质量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整个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不过,从当前我国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实际来看,其中人们对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并不重视,这就容易导致暖通空调的能耗量增加,这就对我国建筑节能建筑工程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2、暖通空調系统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在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节能设计当中,除了要对其设计内容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以外,还要对暖通空调的运行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控制,从而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在工作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要影响,使得人们在暖通空调系统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影响了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
4、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措施分析
4.1、节约能源及资源的利用
低能源消耗的标准应当从建筑物各方面进行调整。近年来,绿色建筑能源消耗最低消耗标准在原先的基础之上再次提出了在节能10%~60%的要求,然而这种要求所涉及到的能源主要包括有:暖通、空调、热水及照明系统,相对所采取措施也是具有多种多样的方式,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考虑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选取,对于能源能够更好的优化利用,对于资源的选取可以适当的选择可再生能源,对于能源的利用在节约的原则上进行高效率的使用等等一系列可实行措施。
4.2、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
暖通空调性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所以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外围的环境设计在充分考虑到,这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内部暖通空调效能的发挥,所以在设计时要注意建筑物没有收到不良的自然环境危害和污染,建筑物周围的树木和水所起到的作用是可以为建筑物防风和遮阴以及蓄水。所以,水和植物都被广泛的引入到建筑物的内部环境当中。
4.3、改进建筑热工性能
建筑物热工性能涉及到建筑形体系数气密性、建筑保温、建筑遮阳等方面,建筑内部绝大多数的热量是通过建筑围护结构散发掉的,因此热量传递速度与建筑外表面散热面积有直接关系,由于建筑采暖能耗随体形系数的增大而增高;同时采暖建筑内通过空气渗透消耗热量达到30%~40%左右,热量消耗主要是由于外窗的气密性较差和以下部位:导线、管道等的出入口、烟囱风道以及部分结构连接缝隙等,因此为降低该部分能耗可以通过提高门窗制作及安装精度、选用新型材料、加强密封措施等来减少空气渗透。
4.4、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作为刚兴起的一种节能能源的空调系统,被广泛应用,地源热泵作为一种新兴的节能技术,通过地下浅层的地热资源即可以进行供热又可以在高温的夏季进行制冷,这种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通过有效的利用地下水、土壤及地表水等低温位热能及高温位热能进行转移,冬季可以通过聚焦地能中的热量对室内进行供暖,夏季则能有效的将室内的热量释放出去,使室内达到制冷的目的。
4.5、冷热回收利用的研究运用,实现能源最大限度的利用
对于暖通空调的节能方面来说,最理想的便是技术的进步,加强对冷热回收的利用。空调的冷热回收利用就像是我们熟知的废水的循环使用一般,只用将使用过的冷热能量然后再重新使用,那么将会减少暖通空调的使用的功率,那么暖通空调的建筑耗也就降低了。目前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环境和低温热源来节约大量采暖供热的燃料。我们知道如果热泵与直接接触式热回收设备联合使用,其热回收效率比单一设备要高得多,因此也就实现了能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
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这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量,还使得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在现代化暖通空调系统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将一些节能技术应用到其中。不过从当前我国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我们就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进而使得暖通空调的节能效果得到很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莉,李尧,朱玉明.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0,09:185-187.
[2]陈昀,米泉龄,杜志宏.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0,07:55-56+15.
[3]刘登峰.基于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3,24:247+178.
[4]赵艳军.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探究[J].城市建筑,2012,11:21+25.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日本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中,是如何考虑暖通空调等设施设置与设计的7并且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呢?我们通过2010年6、7月间赴日考察,简述如下。
日本历史木构建筑以自然通风为主
大量的木结构建筑由于历史原因,只有通风换气措施,而没有空气调节系统。即便是在以后的修缮改造中也继续保留了这个特点。
这些建筑的通风措施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①可调通风面积的形式
在这类庙宇的通风格栅外,均设有木制外窗,可根据气候的变化,开启或关闭外窗(图1、2)。
②不可调通风面积的形式
在考察中我们注意到,对于多数庙宇建筑来说,为了防止室内因燃香而引起的空气混浊,其外墙上的通风格栅是永久性敞开不可调节的(图3)。
日本近代历史保护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特点
1.自然通风
对于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近代保护建筑,为了保留其历史的原貌,仍采用着原有的自然通风的方式,没有再增设空调系统。如建成于1954年的广岛世界和平纪念圣堂,目前所采用的降温方式也只是开窗通风加室内设置立式电风扇(图4)。
对于一些纳入日本国家历史保护建筑名录的建筑来说,每天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对外开放,而且游客在其中逗留的时间并不长,所以人体的舒适度问题相对于保护建筑本身来说显得不是很重要。没有必要为了人们短暂的舒适去改变原来建筑物的历史面目。姬路城内的各栋建筑、神户的萌黄之馆别墅等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所不同的是后者在部分的房间内设置了分体式空调器(图5、6)。
2.立柜式分体空调器
在一些历史保护建筑中,根据目前的使用需要,也会对舒适度提出要求,也就是要求设置空调装置。所以在一些相对简单的建筑中往往采用了设置分体式空调器的形式,室内机和室外机结合具体的室内外环境进行恰当布置。神户北野异人馆街别墅区中萌黄之馆的部分房间和风见鸡之馆的全部建筑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图7~9)。
3.集中空调的形式
考察中我们看到对于大部分现在仍旧要使用的历史保护建筑,其在修缮改造的过程中由于单单设置分体式空调器是不能满足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和环境舒适度的要求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现在用作于办公、展览、宾馆酒店以及图书馆的历史保护建筑来说,如果不设置集中空调系统,将会影响正常营运。比如神户税关大楼、横滨新格兰酒店等建筑,在改建中均设置了集中空调系统。该系统有着它明显的优点,即可以提高空气的品质,为房间提供充足的新风量,改善舒适度,满足正常的使用功能需要,也可以结合装修设计,最大可能地维持建筑物的历史原貌。通过调查,我们把日本在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改造中设置集中空调的处理手法归纳为下列几种:
(1)采用在局部非重要的区域降低或设置吊顶,布置空调风管等设备管线
这是一种在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改造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即局部牺牲一些相对非重要的空间设置吊顶区域来获得重要空间的保护,这样既得到了空调所需的设备位置,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建筑物的历史原貌。
如作为典型案例,神户的税关(海关)大楼一层展厅连廊和横滨的新格兰酒店(HOTEL NEW GRAND)二层会客厅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建于1927年的神户税关大楼在1995年7月的阪神大地震中中区一层的办公区域严重损坏,在其后的恢复修建中将这一部分办公区改为室外中庭,并保留了沿多层办公楼内侧的柱子,同时改建成了展厅的连廊。由于连廊部分不设吊顶,同时与连廊相连的一侧展厅内也没有吊顶,所以就在与连廊相连的展厅侧设置部分吊顶,设置空调风管,同时向展厅和连廊送风。这样既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顶部风格,又解决了送风管的设置问题(图10、11)。
横滨新格兰酒店(Hotel NewGrand Yokohama)座落于日本最古老的港口之一的横滨港,横滨新格兰酒店在此欢迎世界各地的旅客近八十年。酒店有着丰富历史,被指定为历史纪念碑。著名的旅客包含有:1945年的美军司令麦克,阿瑟(GeneralMac Arthur),1 932年的查理卓别林(Chatlie Chaplin)和1934年的贝比,鲁斯(Babe Ruth)。
该酒店二层的门厅、会客厅在装修改造时增设了集中空调系统,由于客厅的吊顶采用的是石膏吊顶,所以为了设置风管等管道,在吊顶靠内墙处局部落低了一跨,同时降低的吊顶装修也保持原来的风格,这样最大程度的维持了原貌(图12、13)。
(2)重新设置吊顶,布置空调风管
我们在考察中还了解到对于一些保护建筑,如果其吊顶没有什么特别的保护价值,在其后来的装修改造中往往增设了局部的或全部的吊顶,用于布置各类管线。横滨神奈川县立历史博物馆的底层走廊吊顶就是采用了重新设置的方法(见图14)。因增设吊顶后走廊层高较低,所以走廊的照明采用了侧墙壁灯的形式。
(3)架空地板送风
对于许多建有精美石膏吊顶或木雕吊顶的历史保护建筑来说,在修缮改造中作为其建筑精华的吊顶是不能被破坏的。所以对于这类建筑,在改建中若要增设空调系统,采用架空地板送风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所谓地板送风系统就是在楼板上再设置一层地板,这样一来就提供了一个可开启的静压箱,用来敷设楼宇的服务设施,如动力、音响和数据电缆,也可布置采暖和制冷的设备。当地板下的静压箱被用来送风时,那么这种楼板至少要架高20cm,通常为400mm左右。架空地板包括螺栓及其连接的金属支架,以及金属或混凝土的镶嵌地板。架空地板是模数化的成品,可以很方便地在其上面插上或拔出任何电气元件。完成后的地板表面也可以铺上地毯、各种合成织物、混凝土或天然材料,如木材和软木。
地板送风方式将处理过的空气以低速从地板散流器均匀地直接送入人员工作区,送风在上升的过程中慢慢地与室内的空气混合,使热空气和污染空气上升至顶部回风口,形成温度分层和浓度分层,室内工作区的温度和污染物浓度低于上部。
另外,有精美吊顶的房间,往往也是高大空间,采用地板送风系统可以达到分层空调的目的,将处理过的空气送至人员活动区域,保证该区域的人体舒适性。而对于人体活动区域以上的空间的温湿度就不再做保证,这样可以减少空调送风量,减少空调能耗。
我们考察的横滨日本新闻博物馆展厅、东京国立国会图书馆下属国际儿童图书馆的改建都是采用了地板送风的方式。
横滨日本新闻博物馆是由一栋沿街的欧式历史保护建筑和一栋与其老建筑紧贴的新建建筑所组成。其中老建筑部分的展厅顶部采用的欧式拱形梁结构,所以无法设置吊顶来布置空调送风系统。因此采用了地板送风系统,由于架空地板的高
度,所以在电梯厅和楼梯口处与展厅的交界处设置了两级踏步(图17)。
位于东京上野公园的日本国际儿童文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修建于1906年的帝国图书馆,在2000年经过重新改建后,首个以儿童文学为主的国家图书馆在东京创立,并且作为了国会图书馆的一个分支机构。图书馆于2000年5月5日(日本儿童节)正式对外开放。
该建筑是一栋三层的欧式建筑,房间的顶部也是欧式装饰,不宜破坏。在2000年的改建中每层增加了幕墙结构的外廊。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中,一层外廊采用了条形散流器顶送风的系统,二层外廊和老建筑的各阅览室采用了架空地板送风的形式。这样不仅满足了各房间的舒适度,也保留了其原房间顶部的装饰风格(图15)。
(4)结合固定展柜设计,设置空调送回风系统
在日本国际儿童文学图书馆三层的书籍博物馆中还采用了结合固定展柜设计设置空调送回风口的方式。也就是说将空调送回风口布置与展馆的布展装修相结合,在图17中我们可以看到布展装修固定展柜上部的送风口和下部回风口。
(5)结合装修设置暗装式风机盘管或空气处理机组
在考察中我们也观察到,结合装修设置暗装式风机盘管或空气处理机组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空调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利用水作为媒介来输送能量,与全空气系统相比,输送管道的尺寸较小,对原建筑物的影响也较小,而且还可以利用一些建筑上无法利用的空间来设置空调设备。横滨著名的红砖仓库改造和东京中央三井信托银行改建都部分采用了这种方法(图16、19)。
(6)利用扩建的地下空间,满足历史保护建筑新功能的需要
对于一些历史保护建筑,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使用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其原有的一些设置满足不了新功能的需要。这样在不影响历史保护建筑的原貌,向地下空间发展成了较为可行的方式。比如现在正在修缮复原JRE东京火车站项目,该车站将改建为一个星级酒店,所以新增的冷冻机房、锅炉房都将设置在其扩建的地下室内。这样对其原来建筑的外貌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消防设计原则
在此次考察调研中,我们向几家日本的建筑设计公司专门了解了日本在处理历史保护建筑修缮改造中如何执行相关消防规范的事宜。日本同行介绍在日本也是没有专门用于历史保护建筑的消防规范,如果要对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修缮改造所执行的就是现今的消防规范。在执行中如果因受原有建筑的条件限制而无法执行某些现行规范条文时,同时该建筑如果是列入日本文部省历史保护建筑名录的,那么设计单位就应当就此问题专题上报消防当局,进行沟通和专项审核,商讨采用其它措施来弥补其因历史条件而无法满足现今消防规范的缺陷,并最终取得消防部门的批准。
感想和小结
日本各界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是给予了相当的重视,把它们作为国家传承文化的一部分来认真对待。
在处理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中所采用的暖通空调技术同我们国内目前所采用的手法也大致相同。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方法来解决具体问题,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建筑其原貌的基础上,满足环境舒适性和功能使用性的要求。
在历史保护建筑修缮改造中如何执行现行消防规范的问题上,我们两国之间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基本相同的。在历史建筑保护的修缮中都是基本按现今的消防规范来要求。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解决。
对于个别历史建筑保护的修缮改造,日本方面的创意有时是很大胆的,也就是基本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外立面,而其内部已进行了颠覆性的现代化改建。
日本对于大多数常年使用的历史建筑,都已经在改造后设置了空调系统。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首先总结了其系统设计的特点,然后阐述了系统设计前的准备工作,最后详细论述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空调系统;系统设计
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高层建筑成为了人们建筑的主要选择。这种高层建筑能够有效节省土地资源,增加土地的资源利用率,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我国建筑与地产行业,逐渐将高层建筑的建设当作工作的重心,在整体施工和设计中,要增加对暖通空調的设计与分析,增加高层建筑的整体舒适性,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一、暖通空调系统的特点分析
(一)建筑采暖与通风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暖通空调能够提供一个较好的内部环境,其中供暖设计,能够在建筑内部,输送热量,使居住人们更加舒适。在现代建筑物设计中,采暖设计是施工建筑的重要内容,采用的方法有很多中,设计人员要针对不同的地方与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通风是建筑设计的另一个需求,设计人员要保证建筑物中的空气流动,空气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并能够实时对高层建筑物内部的空气情况进行控制和改善[1]。
(二)暖通空调系统的类型
暖通空调系统与很多种,设计人员要结合建筑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一般这种系统能够分为全水系统、全空气系统和空气-水系统三种。全空气系统主要是利用空气对建筑内的负荷进行调节,这种系统的优点比较多,能够降低空调的能源消耗,预防建筑物产生噪声污染。全水系统主要利用空气与水的比热关系,通过风机等设备,置换建筑物内部的空气,从而达到通风、保湿等效果。空气-水系统,是以上两种系统的融合,加快建筑物的空气流动,提高空气的湿度,保持空气的质量[2]。
二、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准备工作
设计人员在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要严谨、仔细,尽量保证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实际建筑物的需求。设计的方式会影响施工的过程和成本,要想提高暖通空调在建筑物中的应用效果,应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设计人员,要认真研究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图纸,明确施工的主要内容,分析工程中线路的具体走向,保证空调系统的设计不会对其造成影响。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空调系统设计前,要对工程环境进行勘察和了解,分析建筑物的周边情况[3]。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要与周围的建筑物保持一致,所以其供水和供暖的敷设都是设计人员要了解的内容,由此在系统设计中,更加方便快捷,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设计人员在系统设计中,还要遵守相关法律和法规,保证系统设计的规范性。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建筑施工单位要细化政府的要求,分析暖通空调在系统设计中,需要使用的法规和条例。设计人员需要全面掌握这些内容,保证设计方案,能够符合建筑施工的基础要求,确保整体设计和施工能够顺利完成。
最后,设计人员要度建筑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在进行系统设计前,选取最经济的设计方案,解决施工的建筑成本,增加施工企业的收益[4]。设计的结构也会对暖通空调的使用年限造成影响,所以需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除了控制施工成本,还要保证空调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三、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重点
(一)节能环保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要重视节能环保,确保该项设计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能源日益稀缺,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困难人们的重要问题。所以在系统设计中,也要坚持这个理念,做好资源的节约工作。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中,要强调建筑的建筑效果,加强对建筑中线路的敷设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使用最短辐射线路,达到最大的传输效果。
设计人员要尽量选取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这种方式能够减少使用的人工费用,减少运行需要的资金。如果暖通空调设计选取的是水系统或是水-空气系统,那么在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中,要适当引入雨水和循环和系统,从而保证雨水能够在建筑中形成循环,在满足建筑需求的同时,减少对水资源的使用量[5]。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中,会产生一定污染,主要是废水和废气,部分情况下,还有废物。这些废弃物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危害周围的环境。设计人员在进行空调的整体设计中,要设置废物处理设备,进行合理的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安全性设计
设计人员在进行空调系统中,要保证其安全性,这是一项重要内容。人们非常重视建筑安全,尤其是高层建筑,其建筑的安全性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其的看法。在高层建筑的层高增加的过程中,能够带来的事故后果更加严重。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系统设计中,要坚持安全性设计原则,尽量降低建筑物发生危险的几率[6]。在高层建筑空调设计中,安全性设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安全,这点主要是指进行暖通空调的设计中,要与易燃易爆的物品保持一个较好的距离,防止其在发生事故;二是线路安全,这点主要是指在进行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线路的敷设与走势,从而降低这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在线路敷设中,设计人员需要全面了解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设计图纸,明确电源线路、燃气管道等敷设情况,更好的在空调设计中规避线路;最后是运行安全,这点主要是在暖通空提中,加强运行过程的研究和评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安全防护,从而提升空提系统的安全性。暖通空调系统比较复杂,所以在其运行中应进行较好的管理,做好检测工作,以此减少运行中的安全隐患。
(三)经济性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中,要进行合理的建筑施工,从而保证建筑能够正常使用。设计人员在进行空调系统设计,要明确工方的利益,以系统正常运行为前提,减少成本的支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增加,系统设计的经济性,对系统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经济性设计中,设计人员要保证高层暖通空调系统与建筑物相适应,并保证其使用设备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在系统设计的采购环节,要确保选取的配件满足系统的实际设计要求。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需要合理科学,能够较好的使用和操作,设计人员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进行缺陷设计,导致系统无法运用或是操作不正常。这种情况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还能影响设计单位的声誉。
设计人员要全名设计系统,保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拥有专业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针对数据和信息,做好评估和核算。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对标准与误差的有效控制,减少系统的成本。针对系统设计中的各种费用,要做好核算,削减不必要的支持,对成本进行控制。
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分析,这种系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准备工作,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在实际设计中,要认真进行事前的勘测,然后分析高层建筑的周围和线路敷设,保证空调设计不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为高层建筑物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郭大为,吴德胜.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探究[J].建设科技,2014,15:66-67.
[2]李甜.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55.
[3]李小燕.浅谈高层建筑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49.
[4]张守安.有关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03:21-22.
[5]刘清霞.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06:141-142.
[6]谢飞武,魏平.浅析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J].知识经济,2011,23:100.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环保理念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原则,在建筑中越来越多的应用节能技术,而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着建筑使用的健康性和有效性。通过对暖通系统的科学设计,将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到暖通设计中,不断降低建筑能源消耗,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还童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设计;绿色节能技术;运用与提高
1、绿色节能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作用
在暖通设计中,使用绿色节能技术,主要的目的是达到能源的节约,实现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各个领域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只有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社会才能稳步发展。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能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使得我国能源面临严重的危机。对于暖通空调系统来说,虽然使用的都属于可再生资源,但由于消耗量过大仍然出现了资源紧缺的现象,直接危害着我国社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暖通空调系统中消耗的电能占据了总体电能消耗的三分之一以上,特别是夏季,消耗的电量达到最高峰。但在如果将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到暖通设计中,就会节约5%左右的能源。因此,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做好绿色节能技术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用户的用电量,从而实现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2、暖通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
2.1能源保护认识不足
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都将空调制冷的温度设计较低,而供暖温度设计的较高,认为暖通设计要最大限度的让人们感觉到舒适。但是从科学和环保的方面来说,暖通空调系统如果温差过大,就会使人们不易接受外界的温度,从而导致人们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同时,这种过高或者过低的设计理念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与能源保护的理念相背离。
2.2暖通设计和施工中的管理问题
在当前建筑施工中,很多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投入,缩短施工时间,一般在暖通空调系统施工中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在施工中无论是管理,还是监督都没有将工作做到位。通常情况下,如果要实现暖通空调的绿色化,达到节能的目标,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而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一般会通过牺牲工程的质量来快速完成任务量,当暖通工程投入使用后,消耗能源的标准与国家要求并不相符。有些单位暖通系统施工中的能源消耗占据了总能源消耗的一半以上。同时,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缺乏专业的设计人才,没有科学的理念作为支撑,一些单位聘请很多缺乏专业知识的员工来进行暖空空调设计,一般都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感觉来完成工作,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性思考能力,经常会在设计和施工中出现问题而不能进行及时的解决,给系统后续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严重的会造成建筑单位和用户的经济损失。
2.3新技术应用不成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理念和节能技术成为近年来最为关注的热门。在应用起初,由于应用条件还不够成熟,导致整体的设计成本投入较高,缺乏成熟的科学技术,很多企业在使用新技术时,仍然按照传统的暖通技术的设计思路来完成,使得暖通空调系统存在很大的问题,也严格制约了绿色节能技术的发展,不利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2.4设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
在当前的建筑暖通设计行业中,缺乏专业的设计人员,很多员工都是半路出家,而且整体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整体素质较低。甚至有些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投入,聘用一些专业知识不成熟的人员,这些人员缺乏较为先进的思想意识和理念,而且设计经验和水平都不高,不能科学的利用绿色理念和节能技术,从而使得设计和施工中出现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设计人员的素质和认识的制约,在设计和施工中有可能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从而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3、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及改善措施
3.1科学设计施工方案
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不应该为了满足人体舒适度和节能需要而强制改变空调系统的风量。如果室内的人员密度较大,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多,为了加大二氧化碳的排出,降低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设计人员可以按照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来进行空调风量的调节。一般情况下,如果房屋面积较大,企业可以对温湿度进行集中控制。如果建筑物的体积在超过104m3 ,高度超过10米的时候,企业可以通过分层空调系统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当夏季使用分层暖通空调系统时,可以节省30%的冷量,降低了能源消耗率。同时,在全空气空调系统使用情况下,能够对回风和新风的比例进行有效调节,集中控制温湿度,更好的处理净化和噪音的问题,从而达到绿色节能的目标。
3.2合理使用变频系统
当前,变频技术在多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暖通空调系统中也受到了广泛欢迎。变频系统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企业成本投入,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变频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用将暖通设备进行全负荷运行,暖通功率也会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外界环境良好,系统整体负荷较低,也会自动降低功率,从而实现节能的目标。而暖通空调系统中没有使用变频系统,系统就会进行全负荷运行,从而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
3.3加大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可以对风能,太阳能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例如,使用太阳能进行供暖和制冷。当使用太阳能进行供暖时,采用的是主动式太阳能供暖系统。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太阳能制冷方法:第一,是将太阳能转化为驱动机械设备的能力,然后再利用机械设备来驱动压缩制冷系统。第二,直接使用太阳能的热量来驱动吸收式制冷机,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以上两种方法都是使用太阳能进行制冷,没有加入氟利昂,不会对臭氧层产生严重破坏,可以达到很好的节能環保的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建筑事业也稳步前进,但是在能源的消耗上越来越大,使得部分能源频临枯竭甚至已经枯竭。因此,在建筑发展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材料和能源的重要性,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充分融入绿色节能技术,选择科学的设计方案,使用变频系统,加强可再生资源的使用率,降低建筑中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化,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广亚.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运用[J]. 中国电子商务,2014,18(15):267
[2] 潘艳琴.论绿色节能设计实践分析[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2):111
[3] 俞志亨. 建筑节能中暖通空调的一般技术措施[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1):44
[4]于丽艳.暖通空调的绿色节能设计理念[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3(05):189
作者简介:
周家龙(1970-),男,工程师,本科,从事暖通设计工作。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升高。再者,人们对环境的控制有着很强的能力,通过改善建筑环境,从而有效的满足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的活动需求。但是由于环境污染等其他因素,造成建筑环境内空气品质不高以及环境热湿等问题,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满足建筑看环境需求,人们加大了对暖通空调这种改善建筑内部环境系统的研究。将就建筑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展开探讨。
【关键词】 建筑环境;暖通空调;节能
前言:
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也在不断的增多,人们不得不重视能源紧缺的问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建筑行业兴起发展,空调耗能占了建筑耗能的大部分比例,建筑耗能和空调耗能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在现如今全球能源危机以及环境危机的紧要关头,节能减排关系到全社会的发展,国家及全国人民需要共同行动起来的,以此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针。
1.建筑环境和暖通空调概述
光、空气、热、声是建筑空间的组成因素,而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周围环境的组成因素,周围环境和建筑空间共同构成了建筑环境。何为建筑控制,主要是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或者其他措施,营造舒适、健康、绿色的居住环境,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帮助,这也是建筑环境控制的最终目的。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探索、实践,人们努力探求控制、改善建筑环境的方法,并且获得了一些有用的经验,例如利用冰块降低室温、开窗通风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等。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上述方法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日益强大的环境改造和环境利用能力,催生出了更多建筑环境控制方法,暖通空调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暖通空调是指室内或车内负责暖气、通风及空气调节的系统或相关设备。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应用到热力学、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学科。暖通空调系统可以控制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提高室内的舒适度,是中大型工业建筑或办公建筑以及高档住宅建筑中重要的一环。暖通空运系统是对空调实施的全面监控,如新风机组的监控,监视新风机组的运行状态、风机出口的空气流量和空气温度、湿度,控制风机的启动和停止,控制水侧调节阀,已达到预设的温度和湿度定值。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国际性的产业,其相关工作包括系统的运行、保养、设计及架构、设备制造商及业务、研究以及教育推广。目前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研究较多,且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2.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联系
2.1、室内環境对暖通空调的影响
室内环境对暖通空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与建筑措施、建筑造型与平面布局、围护结构的性能及保温措施,室内环境的合理与否,与建筑耗能尤其是空调耗能息息相关。室内环境的重要性表现在围护结构和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围护结构包括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外围护结构包括屋面、外墙和窗户等,内围护结构包括地面、顶棚、内隔墙等。各个地方的环境不同,围护结构也会有所差异,通过改善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可以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室内热环境对暖通空调的影响主要在室内温度和新风指标上。冬季温度过高或是夏季温度过低都会给人体带来不适感,选择合适的温度不仅对人体有好的作用,还对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减排有推动作用。研究表明,空调系统的新风不足是引起“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原因之一,人们需要修正一些以往的做法以求能在舒适与节能间寻找平衡点。
2.2、室外环境对暖通空调的影响
室外环境对暖通空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气环境和建筑规划方面。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是有所联系的,暖通空调的负荷是确定在克服外在环境的影响基础上的,充分利用室外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可以改善室内热环境。空调的负荷受到外界影响较大,室外温度的变化使得空调系统的大部分时间是处在负荷状态下,这就对暖通空调节能减排有阻力,此外,空气的湿度过高不利于人体的舒适度,且会增加空调系统的潜热负荷,从而增加整个系统的能耗。除了这些不利因素外,太阳辐射是对节能的一个有利因素,尤其是在冬天,窗户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这是对寒冷气候的一种补偿,有利于建筑物、地面等储存热量,提高室内温度。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是节能的重要方面,建筑物的选址、朝向、分区、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以及道路的布局走向都是需要考虑的,优化建筑物微气候环境,有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更便于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3.暖通空调在建筑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3.1、设计问题
对于暖通空调的设计,其主要问题是设计人员水平不高或者设计人员和设备控制人员缺乏交流,或者设计人员专业知识和新环境不相符等。首先,建筑环境控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概念,虽然我国高校培养了大量暖通空调专业人才,但是知识较为陈旧,无法满足建筑环境控制需求。我国在上世纪进行了知识结构调整,专业变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所学课程也有一定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但是在现今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针对暖通空调设计仍然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其次,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和环境控制人员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沟通,设计人员对建筑环境控制需求不甚了解,造成设计不符合建筑环境控制实际情况。最后,暖通空调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稍显落后,虽然采用了计算机控制,但是无法满足环境控制需求,在建筑节能方面也缺乏足够的力度。
3.2、施工和管理问题
一般都是系统集成商进行暖通空调安装,而销售商提供环境控制设备,对于销售商来说,完全不了解控制软件的编程以及设备调控等因素,造成系统优化存在困难甚至是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造成能源消耗过多的问题;在建筑管理方面,对建筑环境控制不够重视,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感,并且没有高水平的技能、知识,暖通空调系统出现问题很难及时有效的解决,给居住人员造成不利影响。
4.协调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关系的措施
暖通空调系统较为复杂多变,选择合理的空调系统,对暖通空调的系统运行进行系统的计算研究,协调经济性与能耗的关系。空调研究的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对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既节能环保又保证空调效果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对风量进行改进,改进为可调的置换式通风系统,低温送风系统以及温湿度独立操作系统,大力提倡环保节能。采用先进的变频技术,变频技术的优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变频泵和变频风机的性能减少空调内部系统的消耗,提高暖通空调的效率;而是空调负荷可以改变水流量或是风流量实现变流量控制。变频技术的利用既方便了用户,为用户减少电量开支,又减少了能源消耗,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空调系统排风的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余热浪费,利用空调余热将其使用到需要热的地方去,改进技术,采用热回收新风机组对空调进行热回收。建筑生态环境是一种基于生态的建筑环境观,这种观念要求在建筑物范围内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形成一种生态平衡,而暖通空调建立在这种生态平衡之中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结束语
协调好建筑环境和暖通空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针对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就是对建筑环境进行改革,提倡绿色建筑,从而有效的加强建筑的质量;其二改善暖通空调的系统,对空调的系统功能进行改革,加强对自动化的功能,提高管理的水平,实现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相互协作功能,共同保护环境、改善环境。
参考文献:
[1]邱晓波.浅谈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节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181-182.
[2]陆华新.关于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节能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3,12:160.
[3]盛永平,姚小奇.对于建筑环境与暖通空调节能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4,06:154.
[4]任海平.对建筑环境控制与暖通空调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4,07:218.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研究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