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卫星通信论文范文
民用航空卫星通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加速,我国的国防建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航空电子通信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将立足于实际,结核当前的技术发展情况对航空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航空领域;电子通信;关键技术;探究
1、前言
在当前的航空系统中,电子通信系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当前飞机飞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保障系统之一,近些年来,我国的国防实力不断地增强,各类飞机的功能性和复杂性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对于电子通信系统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当然,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也为航空电子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升奠定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在当前的技术背景下,利用分布式的机载通信网络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航空电子通信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满足多样化的飞行需求。因此,对航空电子信息系统中的相关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对于航空领域的发展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2、通信系统的拓扑结构分析
在目前航空电子通信系统之中,拓扑结构是其最主要的结构内容,但是从应用情况来看,现在有单一级的总线拓扑结构、多个单级总线拓扑结构以及多级总线拓扑结构等,单一级的总线拓扑结构就是子系统与总系统相互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但是该系统所能够承载的信息量也相对较少,一般应用在网络通信负载量较低的电子通信系统之中,如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信息量的要求比较大,那么就可以考虑选用多个单级总线拓扑结构,在多个单级总线拓扑结构之中,该结构会对通信系统中所有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科学地分类,然后将其与总线分开连接,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复杂线路的通信传递。多级总线拓扑结构是传输信息量最大的结构,该结构的下级总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到上级总线所发布出来的命令,从而使得信息的传输效率更高。但是从结构特点来看,多级总线拓扑结构的拓扑结构非常地复杂,一般是应用在大型航空电子通信系统之中,能够对一些复杂的处理单元进行快速地处理。
3、通信系统的层次架构分析
高效运转的航空电子通信系统的搭建离不开层次结构的设计,从目前的层次设计情况来看,主要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有物理层、应用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以及驱动层。这五个层次相互配合共同工作,从而使得整个通信系统得到更为全面地应用。简化地来说,物理层可以传输物力介质中存在的位流,然后由驱动层来对各个环节进行联系,接着通过传输层对信息进行调度与传输,应用层主要是实现管理功能的,为用户提供应用方面的操作界面,最后,数据链路层将会对各个层次的信息传输内容以及信息传输的序列进行有机地调整,从而使得通信系统的运行更为合理有效。
4、时钟同步设计技术
航空通信电子信息系统的构成比较复杂,在该系统中下面分设有很多的子系统,而每一个子系统都有着自己独立运行的计时时钟,而这些计时时钟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一定的计时误差,那么为了保证航空通信电子信息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就必须使得这些时钟能够同步运行,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系统计时出现较大的误差情况。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我国目前使用的大多数航空电子通信系统都会把总线以及其它的子系统安装有计数器,然后利用系统之中的航电系统来对计时器进行控制与启动,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系统的总体控制就可以将一些计时的参数发送到子系统之中,那么子系统就可以根据总控制中发布的指令来对计时的误差进行调整,进而保证各个计时系统的准确性。在目前的应用中,时钟同步设计技术是一大亮点,该技术为整个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时间,保证了各项数据处理的同步性和及时性,在提高内部工作效率的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实施的成本。
5、卫星通信技术
在目前的航空通信领域中,卫星通信技术是当前比较成熟也是应用相对比较广泛的一项技术,在应用中,卫星信号信号的覆盖面十分广泛、信息传输的质量也较高,因此,该技术一直以来都是航空电子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卫星通信技术为飞机的飞行以及各项航空电子的正常运行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航空领域的进步与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卫星通信技术是属于无线通信的范畴之中的,在工作的过程中是以人造地球卫星为中继站,通过无线电波转发来实现通信过程,但是在目前的应用过程中,卫星通信技术的信息处理技术非常慢,对当前的航空系统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像,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技术改进来大幅度的提升卫星通信的处理速度,例如可以使用激光传输来代替,在避免其他信号干扰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地提升信息传输的质量。
6、结语
在我国目前飞机综合性能不断提高发展的背景下,航空电子系统对于通信的效果与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现有的技术来全面地提高航空电子通信系统传输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在目前的研究领域中,我们的很多技术细节还做的很不到位,需要对航空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内容进行研究,并且完全系统中的各项功能,本文的研究从目前通信系统中的三个领域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系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张超,张凤鸣,王瑛,吴虎胜.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航空通信网络鲁棒性分析[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5,37(01):180-184.
[2]徐雪飞,李建华,杨迎辉,郭蓉. 基于排队论的航空通信频率干扰修复问题研究[J]. 现代防御技术,2016,44(03):57-65.
[3]赵静,赵尚弘,赵卫虎,王翔,陈柯帆. 大气湍流和指向误差下混合RF/FSO航空通信系统性能分析[J]. 中国激光,2017,44(09):176-184.
(遼宁通用航空研究院 辽宁 沈阳 110000)
民用航空卫星通信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