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和礼貌理论范文
面子和礼貌理论范文第1篇
有时候我们低头,是为了看准自己走的路,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过得还可以,不愿意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很多东西都放不下,拉不下这个脸,最终死在面子上。
2、放下压力
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3、放下过去
放下过去你才能过得更幸福!努力地改变你的心态,调节你的心情。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凡事都往好处想。
4、放下自卑
把自卑从你的字典里删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心强大的人。相信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同样可以拥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5、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绝招就是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炉火纯青,就是绝活。提醒自己,记住自己的提醒,上进的你,快乐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人生。
6、放下消极
绝望向左,希望向右!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那么,请为“最好的自己”加油吧,让积极打败消极,让高尚打败鄙陋,让真诚打败虚伪,让宽容打败褊狭,让快乐打败忧郁,让勤奋打败懒惰,让坚强打败脆弱,让伟大打败猥琐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一辈子都做最好自己!
7、放下抱怨
与其抱怨不如努力,所有的失败都是为成功做准备。抱怨和泄气,只能阻碍成功向自己走来的步伐。放下抱怨,心平气和地接受失败,无疑是智者的姿态。抱怨无法改变现状,拼搏才能带来希望。真的金子,只要自己不把自己埋没,只要一心想着闪光,就总有闪光的那一天。不要总是烦恼生活。不要总以为生活辜负了你什么,其实,你跟别人拥有的一样多。 8、放下犹豫
立即行动成功无限!认准了的事情,不要优柔寡断;选准了一个方向,就只管上路,不要回头。立即行动是所有成功人士共同的特质。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那就立即行动吧;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好的机遇,那就立即抓住吧。立即行动,成功无限!
9、放下狭隘
心宽,天地就宽。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别人,其实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只有在宽容的世界里,人,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别人,其实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只有在宽容的世界里,人,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
10、放下怀疑
面子和礼貌理论范文第2篇
但是,自从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后,儿子就像变了一个人,天天晚上泡酒吧,不跟父母交流,并且开始在很多方面放纵自己。
父母非常担心,觉得如今再也找不回原来那个乖巧听话的儿子了。孩子和父母竟形同陌路人。聊到最后,她不禁感叹:“我们现在虽然有钱、有房、有车,但又有何用呢?我们只有这个孩子,操劳了大半辈子,算是白辛苦了。”
小时候非常听话、一直上进的孩子,18岁后为何判若两人?这绝不仅仅是个案,值得我们深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孩子长大后出现的很多问题,大多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的教养方式上。
在亲戚的哭诉中,有句话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她说:“这个孩子一直是全家人的骄傲,过去走到哪里都是焦点,成绩好、钢琴好,人长得好,又有礼貌。现在我都不敢在外面提起他,面子上实在是过不去呀!”
她最后的这句话,无意中暴露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我还记得,在那个孩子很小的时候,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跟亲戚朋友见面,他的父母就喜欢把孩子的成绩挂在嘴边,无论孩子是否愿意,总是乐此不疲地让孩子展示各种才艺,唱歌、弹琴、跳舞、画画等,恨不得要把孩子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展示给别人看。
在一些家长眼里,唯一的孩子几乎就是生命的全部。对于他们来说,孩子就是自己家的一张“名片”,无论走到哪里,都情不自禁地把这张特殊的“名片”递给别人,往往还会将孩子身上的很多亮点当作“名片”上的头衔,浓墨重彩地进行渲染。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就这样成了一些父母炫耀的工具。
美国心理学博士约翰?格雷曾总结说:“第一个九年,孩子处于对父母完全的信任和依赖中,父母的责任是要对孩子完全承担起责任;第二个九年,孩子学会信任自己并日益独立起来,父母的责任是维持一种控制力,但也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独立;第三个九年,孩子变得独立自主,父母需要退到幕后,但仍然要为孩子提供支持。”
然而有些父母,不管孩子成长到什么阶段,为了自己的面子,都自作主张帮孩子安排一切,却很少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是什么,他们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他们真正想做的又是什么。
曾经在一个电视时评节目中看到,一位妈妈和自己毅然决然放弃空姐工作的女儿在节目中争执不休。
妈妈指责女儿说:“空姐的工作,多有档次呀,福利待遇好,工作环境好,也算是帮妈妈圆了一个梦,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呢?现在你非要去淘宝开店,我实在想不通,我们从来都没有同意过你这样做,我的面子算是被你丢光了。”
女儿回应道:“空姐本来就不是我想做的,当初也是你们要我去考的。现在,我想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在淘宝开店也不低人一等。而且,我如今赚的钱比当空姐还多。我要追寻我自己的梦想。”
她还在节目中透露了当空姐6年的酸甜苦辣,包括发生晕倒和摔伤之类的意外事故。但妈妈却全然不顾孩子内心的想法。通过观察那位妈妈的言语和眼神,可以解读到她认为女儿当空姐是份体面工作,是可以拿来当作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的资本,当空姐当然比淘宝店小二的名头响亮许多。在她眼里,自己的面子远比孩子的内心感受重要,更比孩子自己的梦想重要。
很多时候,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不经意间就伤害了孩子的“里子”。但如果不顾及孩子的“里子”,仅仅为了自己的“面子”,将很可能导致父母的“面子”和孩子的“里子”两败俱伤。
如果父母想要自己的“面子”好看,首先一定要照顾好孩子的“里子”。也只有了解了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家长才可能有机会去挽回自己的“面子”。
伊伊两岁多的时候,还是一个不喜欢主动跟别人打招呼的孩子。
每次出门之前,妻子都要嘱咐女儿:“看到认识的人,要主动打招呼哟。”但几乎每一次,伊伊见到别人都是怯生生的,从不主动说话。
大多数时候,妻子都忍不住当着很多人的面对孩子发火,并指责伊伊:“你怎么没有礼貌呢?你看人家小朋友多有礼貌呀。”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把伊伊搞得很不开心,也很抵触,有一段时间她就是不肯喊人。
妻子私下里还跟我诉苦:“伊伊不打招呼,其实最难受的是我,感觉特别没有面子。”
后来有一次机会,我就问女儿为什么不喜欢跟别人打招呼。伊伊告诉我,就是觉得不好意思,还补充说:“那些人又不是我的好朋友呀。”
我终于明白,在她眼里,只要不是自己的好朋友,就没有必要主动打招呼。
我马上接过她的话茬:“伊伊,跟别人打招呼,并不是一定要成为好朋友,大多数时候只是出于礼貌。其实,真正的好朋友反而不用打招呼,自然就会很亲切的。”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为了不让伊伊感觉爸爸是在批评她,我赶紧补充道:“不管怎样,爸爸绝不会强求你跟别人打招呼的。不过,你下一次可以试试跟别人主动打招呼,说不定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哟。”伊伊听后很诧异,虽然不明白到底会有什么惊喜,但很快就答应自己要去试试看。不久后的一天,我们开车出门,在没有任何人提醒的情况下,她大声地主动跟门口的保安打招呼:“叔叔好!”保安叔叔很开心,立马回应道:“小朋友好!你真乖!”伊伊妈妈感觉很意外,马上表扬了她。
我也得意地问伊伊:“爸爸以前跟你说的没错吧,主动跟别人打招呼是不是有惊喜呀?”伊伊连忙回答:“嗯,保安叔叔说我很乖,妈妈还表扬我了。”“那你现在是不是心情很好呀?”“当然啰!爸爸,跟别人打招呼肯定就会带来好心情,是不是啊?”孩子一语中的,我和妻子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道:“伊伊真棒!”
面子和礼貌理论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