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绿色先行范文
美丽中国绿色先行范文第1篇
1. 植被茂盛一定代表生态文明。
正确
错误
2. 生态文明是生态与文明的组合词。
正确
错误
3.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各环节,其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要围绕环境治理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正确
错误
4. 低碳发展要求交通更顺畅。
正确
错误
5. 各国的节能建筑定义相同。
正确
错误
6.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各环节,其中在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方面要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正确
错误
7. 绿色的不一定是低碳的。
正确
错误
8. 没有发展,就没有财富的积累,会出现捧着“绿色”这个金饭碗讨饭吃的情形。 正确
错误
9. 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包括扩大环保产品和服务供给、发展环保技术装备。
正确
错误
10. 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区、拔地而起的工厂。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 (20 道)
1. 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位。
A. 50 B. 51 C. 52 D. 53 2. 循环经济是()的循环式流程。
A.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B. 产品资源再生资源
C. 再生资源产品资源
D. 资源再生资源产品
3. ()应当着眼于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A. 促进新型城镇化
B.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 C. 生态城市建设
D. 智慧城市建设
4. ()提倡变革自然需兼得天时、地利与人和。
A. 孔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5. 20世纪90年代末,()概念被引入我国国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实践,循环经济由早期一种环境保护手段上升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 A. 可持续经济
B. 绿色经济
C. 低碳经济
D. 循环经济
6. 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倍。
A. 3.6 B. 2.6 C. 2.1 D. 1.9 7. 我国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
A. 环境安全格局
B. 规划科学格局
C. 生态安全格局 D. 生态文明格局
8. ()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A. 创新
B. 开放
C. 协调
D. 绿色
9. 我国自然环境先天不足,干旱半干旱区占国土面积的()。
A. 50% B. 52% C. 40% D. 45% 10. 卡诺勒斯(Carnoules)宣言发表于()。
A. 1990年
B. 1992年
C. 1999年
D. 1997年
11. 建设美丽中国坚持绿色发展,要以()为主题。
A. 尊重自然规律
B. 以人为本
C. 科学发展
D. 制度创新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是世界上()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 A. 第三个
B. 第四个
C. 第五个
D. 第六个
13. 中国宣布,将于()年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
A. 2015 B. 2016 C. 2017 D. 2018 14. 我国生态恶化形势严峻,水土流失面积达()平方公里。
A. 350万
B. 352万
C. 356万
D. 360万
15.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A. 第三次
B. 第四次
C. 第五次
D. 第六次
16. 从经济建设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美丽中国的()。
A. 基本理念
B. 基本条件 C. 力量源泉
D. 兴国之要
17. 中国决定,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美元气候融资。
A. 28亿
B. 29亿
C. 30亿
D. 31亿
18.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
A. 发展
B. 协调
C. 可持续
D. 以人为本
19. 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储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A. 50% B. 55% C. 58% D. 60% 20. 全球1121种濒危物种,中国有()种。
A. 170 B. 180 C. 190 D. 200
三、多选题 (10 道)
1.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A. 有机统一
B. 相互补充
C. 相互促进
D. 只有前两项正确
2. 下列属于环境治理保护重点工程的是:()。
A. 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B. 大气环境治理
C. 水环境治理
D. 土壤环境治理
3. 下列属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里提出的绿色发展领域的原则安排的是:()。
A.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C.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D.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4.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各环节,其中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要:()。
A. 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B. 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
C. 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D. 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5. 下列属于低碳服务业的是:()。 A. 企业碳减排管理与咨询
B. 碳足迹与碳抵消商品与服务
C. 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碳金融
D. 只有前两项正确
6.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分析的是:()。
A. 太阳能、风能是低密度能源
B. 蓄能技术不能突破,新能源难当大任
C. 政府扶持一定比市场选择更好吗
D.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7. 总书记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作的说明时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A. 管全局
B. 管根本
C. 管方向
D. 管长远
8. 下列属于化石能源低碳转化与高效利用的是:()。
A. 洁净煤技术(CCT)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
B. 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蓄电池
C. 绿色建筑、住宅和小区节能管理
D. 节能型家电、绿色IT产业
9. 低碳产业构成包括:()。
A. 化石能源低碳转化与高效利用 B. 可再生能源
C. 低碳服务业
D. 只有前两项正确
10.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主要是指:()。
A. 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B.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C.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美丽中国绿色先行范文第2篇
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科学发展理念
理念作为思想理论的“头”,是规律性认识的凝练与升华。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深刻体现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理念。
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理念是理性反思时代问题得出的科学结论。当今中国,多年经济高速增长铸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是: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习近平同志强调,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但使我国能源、资源不堪重负,而且造成大范围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突出环境问题。种种情况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瓶颈制约是资源环境,最大“心头之患”也是资源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把握。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是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消除党和人民“心头之患”的必然要求,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准确把握世界生态文明发展潮流的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理念是准确把握时代的思想结晶,是时代精神的内核。当今时代,“环球同此凉热”,各国已成为唇齿相依的生态命运共同体。一个时期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臭氧层破坏、化学污染、总悬浮微粒超标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全球生态安全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胁。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发展潮流所向,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共识。我们党对此有着深刻体认。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以此为认识基点,我们党不但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系统的顶层设计与具体部署,而且将其上升到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鲜明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在这样的高度定位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绿色发展作为理念写入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这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是第一次,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执政党中也是少见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胸怀视野,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作为负责任大国执政党的使命担当。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绿色经济规则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积极参与国际绿色科技交流。在最近召开的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向与会各国领导人介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与实践,着重强调绿色发展理念,得到普遍认可和赞誉。
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理念建立在深入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立足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使命,洞悉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跃迁的发展大势和客观规律,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凝聚形成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科学揭示生态兴衰决定文明兴衰的发展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与时俱进;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理论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从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系统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在这些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理念集合体。其中,绿色发展理念与其他四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我们党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的创新理念,明确了新形势下完成第一要务的重点领域和有力抓手,为我们党切实担当起新时期执政兴国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推进绿色富国。富国为强国之基,资源环境为富国之本。绿色发展理念鲜明提出绿色富国的重大命题,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富国之道的科学把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节能环保产业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我国在这方面潜力巨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富国,将促进发展模式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能源资源利用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节能环保产业将实现快速发展,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升级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绿色、智慧技术将加速扩散和应用,从而推动绿色制造业和绿色服务业兴起,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综合来看,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成为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的有力支撑。
推进绿色惠民。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必先惠民。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惠民为基本价值取向,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惠民之道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质量在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但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搞不好还可能演变成社会政治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我们党新时期增进民生福祉的科学抉择。
推进绿色生产。绿色生产方式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支撑、主要载体,直接决定绿色发展的成效和美丽中国的成色,是我们党执政兴国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面对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只有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才能走出一条经济增长与碧水蓝天相伴的康庄大道。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就是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绿色产业包括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等,致力于提供少污染甚至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清洁产品和服务。发展绿色产业,要求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能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加强废弃物处理,促进从产品设计、生产开发到产品包装、产品分销的整个产业链绿色化,以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建设美丽中国。“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引领执政兴国伟业的发展理念,既立足当下、规划现实蓝图,又着眼长远、勾勒未来规划。习近平同志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正在装点当代中国人的新梦想。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奋斗目标,不仅明确了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取向,而且丰富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当代中国人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为此,我们党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践行,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包含美丽中国这一重要内容的中国梦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绿色发展理念洞悉发展规律、深察民生福祉、彰显执政担当,是全体人民在发展问题上的“最大公约数”之一。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要求我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实现全面刷新和深刻变革,在身体力行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形成绿色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决定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是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绿色价值取向?习近平同志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三个言简意赅的重要论断,对此作了生动阐释和系统说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社会财富,凸显了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强调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把生态优美和经济增长“双赢”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价值标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强调绿水青山是比金山银山更基础、更宝贵的财富;当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冲突时,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优先选择。坚持绿色发展,需要我们形成绿色价值取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形成绿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理念的延伸和具体化,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判断,影响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成效。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形成绿色思维方式。具体说来,应形成“绿色”问题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影响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思考,着力解决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形成“绿色”创新思维,用新方法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问题,克服先污染后治理、注重末端治理的旧思维、老路子;形成“绿色”底线思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既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顾及子孙后代的需要,不突破环境承载能力底线;形成“绿色”法治思维,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绿色发展,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引领、规范、促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系统思维,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来把握,把绿色发展作为系统工程科学谋划、统筹推进,避免顾此失彼、单兵突进。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我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度、践行力,对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具有基础意义、关键作用。习近平同志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也就是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发展,人人应为。这个“应为”,就是倡导和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坚持节约优先,强化集约意识,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形成节约集约的行动自觉;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推广绿色服装、提倡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旅游,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促进生活方式绿色化,时时可做、处处可为。大到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产品,小到减少塑料购物袋、餐盒等一次性用品使用,以至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都是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都是在为绿色发展作贡献。绿色发展是理念,更是实践;需要坐而谋,更需起而行。只要我们坚持知行合
美丽中国绿色先行范文第3篇
为深入推进“美丽柳城•清洁乡村”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师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我校开展“美丽柳城 清洁乡村”活动,现拟定活动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净化、绿化、美化的校园文化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为目标,在我校开展“美丽柳城 清洁乡村”活动,进一步清洁校园环境,维护校园周边街道卫生环境,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开发心智、美化心灵、树立理想、锻炼意志、丰富感情、规范言行等方面受益,进一步升教育质量、培养建设“美丽中国”接班人。
二、领导机构
为保证本次活动顺利开展,工作做出成效,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敏勤
副 组 长:曾秀祥
邓春燕
成员:韦雅尧 黄永梅 江国勇 蒙延祥 张明用 韦超忠 范荣华
梁丹妮 韦爱萍 各年级主任 各班班主任各功能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指导组,组长:张敏勤,成员:学校领导班子。指导组负责活动的领导、组织、宣传、发动、活动方案制订、指导方案落实及协调、评比奖惩表彰工作;督察组,组长:曾秀祥,副组长:韦雅尧、韦爱萍,成员:值周教师、各班班主任、值周班级学生、各班卫生监督员。督察组负责日常卫生状况的巡查、检查。
三、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意乱丢垃圾。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校园,树立美化家乡、美化校园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不乱买零食,在上学、放学路上及校园里不乱扔零食包装袋,爱护校园环境及校园周边的村屯环境。
4、通过宣传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清洁乡村宣传员和监督员,以此影响和带动广大家长增强环境卫生意识,积极参与清洁乡村活动。
四、具体措施
1、划分各班的清洁责任区,每天两保洁,每周一大扫。
2、教室、宿舍随时保洁,每周五学生离校前做好玻璃窗、天面和阳台卫生,同时把地板拖干净。
3、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道和学校公厕卫生实行轮值制度,在轮值的下周一早上交班。
4、学校校外卫生责任区的卫生由学校团委具体安排负责。
5、学校各功能室的卫生由该功能室的负责人具体负责。
6、每班选出四名卫生监督员,对学校的卫生及学生的卫生习惯监督管理。
7、利用全校学生集会、职工会议,电子屏,宣传横幅,国旗下的讲话对活动进行宣传。
8、校医每天对卫生责任区检查、评比,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班主任提出整改办法。
柳城县实验中学
2013年10月15日
2013秋实验中学卫生监督员职责
校园环境卫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促进学校优化、美化的有力保障。为了更好地绿化、美化、净化我们的学习环境,营造文明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爱卫生、讲卫生的习惯。学校决定在各班设立卫生监督员,并明确卫生监督员职责:
1、监督员要做到认真负责、要有崇高的责任心,搞好自身卫生,起到带头作用。
2、检查监督本班教室、宿舍、责任区的卫生。
3、每节课后休息时间时(佩带袖章)到本班教室走廊上岗监督值勤,见到果皮、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来送到垃圾箱里,保持卫生区的干净整洁。
4、发现在校学生在校园里乱丢垃圾、带零食边走边吃等情况,及时制止,如遇不听从管理并且态度恶劣的,记录其班级、姓名交政教处。
5、对不认真打扫卫生的小组和个人以及个人卫生差者,有权提出批评,并令其改正。
6、对不慎或故意损坏卫生用具的同学,有权批评或令其赔偿;情节严重的,应及时向老师汇报。
7、值班监督员有权在校园内任意一个班级、地段进行卫生监督。
8、七年级监督员负责教学楼周边及操场的卫生监督,每天早读课前、课间操结束后至上午第三节上课前、下午第一节上课前在教学楼西边道路和办公楼东头执勤,由七年级(1)、(2)、(3)轮值。每天早读课前、课间操结束后至上午第三节上课前、下午第一节上课前在教学楼东边道路和实验楼周边执勤,由七年级(4)、(5)、(6)轮值。
9、八年级监督员负责教学楼道的卫生监督,执勤时间是早读课前、下午第一节上课前及课间时间,西边楼道由八年级(1)、(2)、(3)轮值,西边楼道由八年级(4)、(5)、(6)轮值。
美丽中国绿色先行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