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81

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1篇

1.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防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安全管理意识的缺乏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很多建筑企业在公路施工中不重视安全防护, 虽然设立了相关的安全管理部分, 但是并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不仅如此, 一些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还是使用过去的安全防护模式, 管理方式比较旧, 从而会出现很多的违章现象, 例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佩戴安全帽, 现场没有施工安全警示牌等, 从而都会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1.2 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为了更好的确保公路工程施工安全, 需要在施工应用中不断的加强安全管理控制, 同时有效落实安全监理制度。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监理制度能够有效的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工期以及投资等方面的落实, 但是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监理制度的建立, 监理单位数量不断增加, 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监理单位需要选择新的方法, 从而才能够占据市场地位, 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对于安全监理单位方面业务范围不断减小, 其主要是因为业主、监理单位等方面所造成的, 安全监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 专业知识缺乏, 在工作中没有严格的按照标准进行监督, 从而都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3 人员的安全风险

公路工程大部分都是在野外进行作业的, 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同时工程量非常大, 因此在施工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做好这个协调工作非常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同时管理层次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 没有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等, 安全管理不到位等,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安全, 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2. 公路工程施工中施工安全防护的方法

2.1 完善施工安全监督制度

完善的施工安全监督制度能够有效的确保施工安全,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安全监督主要的职责有:负责检查和监督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现场管理, 在规定的范围下进行工程建设, 对是现场的各个工序进行监督检测。在公路施工中安全监督贯穿全过程, 其能够有效的保障安全管理水平, 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为了更好的提高安全管理控制水平,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安全监督:不断加强安全监督队伍的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监理队伍。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事前监督工作, 同时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安全家电怒体系。不断的引进先进设备和方法, 从而能够不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 并定期进行巡视工作, 从而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确保工程有效开展。

2.2 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安全施工, 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安全管理。树立安全意识是非常关键的, 其能够有效的约束人员的行为,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建筑企业需要不断的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从而能够更好的确保施工安全, 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建设发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明确安全职责, 将其落实到每个人,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防止发生安全施工, 因此需要管理者引起重视, 如果没有做好该部分工作, 就需要受到相应的惩罚。2) 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并且需要在整个过程中加强安全方面的宣传工作, 从而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更好的确保施工安全。

2.3 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

人员施工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为了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 需要设置专门的安全监管员, 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施工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安全监管员需要重点控制, 对于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需要及时提醒, 如果发现有不规范的操作, 需要及时的指出, 并对其进行纠正。另外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特别是新入场的施工人员, 做好安全教育以及专业技能培训, 从而能够保障安全施工。保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保证特种作业的质量与安全, 为后续工作的有效提供保障。

2.4 做好施工现场设备的安全管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加强现场设备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加强现场设备的基本防护设施的投资, 例如设备固定设施以及护栏等, 同时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 从而能够确保施工安全。2) 在施工的关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 目前主要是更具安全要求等级进行标志设置, 即红色、橙色、蓝色、绿色等, 能够有效的提醒施工人员安全施工。3) 为施工人员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 从而能够进一步控制安全事故, 确保人们的安全。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公路工程也随之兴起,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安全, 其对于整体的发展以及人员的安全都有直接影响。但是目前公路施工中还是存在很多不足, 施工中经常会发生安全事故, 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重点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加强安全防护控制, 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更好的确保施工安全, 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建设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公路工程项目不断增加, 公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去, 其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 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安全, 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因为公路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风险, 从而会人们的安全造成很大影响, 引发一系列的安全施工, 因此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防护非常关键,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 从而能够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促进公路工程建设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中施工安全防护的方法。

关键词:公路工程,工程施工,安全防护

参考文献

[1] 孙晓明.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漏洞分析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 2017, (16) :256-257.

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2篇

压浆技术的实施必须依靠专业的压浆加固机械, 通过压浆泵所产生的压力, 可以将提前完成拌和的填充料输送至目标区域, 同时完成密实挤压的工序。在强大的压力之下, 必然能够有效且充分的挤压出存在于土体颗粒中多余的水分以及空气, 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孔隙率, 全面提升土体的密实度。伴随着填充料的逐渐凝固, 对于路基而言, 其中原本松散的颗粒甚至是裂缝, 得到了充分填充和挤实, 并形成有机整体。对于这一整体而言, 具有良好的防渗透以及防水性能, 同时也具备较好的稳定性, 既能够有效消除路基隐患, 同时也完成了路基稳定性的加固。

2. 压浆工艺的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2.1 压浆工艺的具体施工工艺流程

在明确了需要压浆的区域路段之后首要任务就是布设压浆孔, 再确定具体所使用的压浆材料以及配比, 结合施工路段确定压浆实际的压力值, 之后就可以顺利实施压浆工艺, 在完成压浆之后, 应确保压浆孔的密封, 完成养护工作。一般情况下需要三个压浆孔, 具体的面积应控制在5㎡之内。在具体压浆材料的选择方面, 首选除性价比之外, 还应当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流动性、稳定的强度, 同时要保障优良的耐冲刷性能等。就当前的施工建设而言, 比较普遍的压浆材料有水泥、粉煤灰以及早强剂和减水剂等等。材料配比的确定, 既要考量到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同时也要结合季节和温度, 保障恰当的粘稠度。粘度较高时, 必然会影响到输送的难度;如果浆体粘度较低, 虽然挤压浆的过程可能会比较容易, 但是其强度也会显著降低, 有可能引发收缩性增加等问题。最佳配比的确定, 应当立足于施工实际, 可以通过剖腹探查的方式最终确定。实际注浆压力应维持在0.15~0.25 MPa, 切不可超过0.5 MPa, 具体数值应当以工程实际为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压力过高, 极有可能导致混凝土板的拱起, 难以收缩, 出现这一情况, 必须使用有针对性的控制举措。实际的加浆过程大致分为两轮, 其间隔约为15分钟左右。第二次加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冒浆问题的发生, 同时也为了确保注浆质量, 因此其压力要显著高于第一次, 但是仍不可超过0.5 MPa。完成注浆之后, 可以先借助木楔堵孔, 当其抗压强度满足3.0MPa时, 就可以使用水泥浆液。具体的养护周期约为三天, 针对目标压浆区域来说, 两小时内应完全禁止车辆行驶。

2.2 桩底压浆施工工艺

2.2.1 施工初期阶段的准备工作

(1) 压浆管的安装:安装之前应彻底清除管内杂物, 防止堵塞;应保障两根压浆管的存在, 分别为进浆管以及溢浆管;分别针对这两根管安设控制阀门。同时, 压浆管与钢筋笼之间必须形成稳定的连接, 为避免泥浆进入管路, 压浆管接头切不可缺少密封处理; (2) 浆液配合比的调制:一般情况下, 水泥、水以及膨润土和减水剂之间的配比应维持在1:0.65:0.1:0.01左右, 具体数据应当结合施工实际, 这一数据仅供参考。对于浆液而言, 应保障良好的流动性, 第一次凝结时间应在5小时左右。 (3) 正式施工开始之前, 应当针对具体的施工设备实施全方位检查, 这样才能够使其始终维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2.2.2 施工工艺中存在的主要要点

(1) 实际压浆过程应分为三轮, 每轮的间隔应控制在6小时左右;一旦回路压力维持在4 MPa左右时, 便可以停止持续注浆的工作; (2) 每一次压浆完成之后, 都不能够缺少对回路的彻底清理工作;完成一轮之后, 必须要彻底清理所有的注浆管路。 (3) 实际注浆的过程中, 应当结合桩的上浮情况。 (4) 建议具体的稳压时间应控制在4分钟左右。 (5) 需要专人负责注浆泵、注浆量以及压力表的控制。 (6) 注浆工作完成之后, 还需要借助浆液填充压浆管路。

3. 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及主要应对举措

3.1 压浆管堵塞

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一, 来自于压浆管自身, 比较典型的有质量欠佳或者压枪头在设计方面存在缺陷等;其二, 外界原因所导致, 比如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 由于不慎而导致堵塞;或者在机械移动的过程中压浆管遭到碾压等。应对举措: (1) 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 一般会提前预设多根压浆管, 如果只是其中一根发生堵塞, 打开其他管即可;如果是所有压浆管全部堵塞, 那么就需要在小型钻机的帮助之下补打注浆孔。 (2) 如果堵塞是由于碾轧而致, 只需要在桩顶的位置进行开挖, 直至发现完整的轧浆管即可。

3.2 压浆过程出现中断

中断的问题比较普遍, 可能是由于漏浆、串浆, 也可能是因为出现了地面冒浆;或者在施工过程中, 设备发生故障, 出现停水或者停电, 也会引发压浆中断。对于上述问题, 只需要查明原因, 排除故障, 即可恢复。

3.3 实际应用效果分析

实际压浆材料的选择, 既要维持良好的流动性, 也要确保其稳定性和强度, 这样通过强大的压力作用, 才能够产生显著的渗透力, 才可以充分保障道路基层的稳定性, 提升其密实度, 才能够真正实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目的。伴随着压浆技术的广泛普及, 桩基的承载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所以对于当前的桥梁桩基工程技术来说, 不但要充分发挥桩基技术以及地基处理技术的功能, 同时也要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以及渗透, 由此而研发出更多更新的技术, 全面提升桩基理论以及技艺水平, 为日后桥梁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根基。

摘要:本文以压浆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其在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实际运用。对于压浆技术而言, 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混凝土路面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板块脱空的现象。压浆技术最关键的作用就是有效弥补板底的脱空, 提升板底密实度, 由此对基层板面的支撑状态形成良好的改善, 有效防止混凝土面板发生过早损坏的现象。

关键词:路桥工程,压浆技术,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 邵楠.路桥施工中桩具加固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 (02) :255.

[2] 魏道华, 张涛.真空辅助压浆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山东交通科技, 2007, (02) :48-49+51.

[3] 李树高.压浆技术在水泥路面维修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 2009, (10) :196.

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3篇

机电工程项目往往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使得该类工程的施工出现问题。这就需要对确保机电工程的整体质量, 加强方法的创新, 才能使企业得到良好的回报。现阶段, 机电工程施工还存在一些问题, 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这就必须要创新方法, 确保工程质量。

2 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2.1 操作流程不规范

在机电工程操作的过程中, 可能会因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而影响施工质量。由于机电工程的内容十分复杂, 涉及多种技术, 因此在操作时必须要, 遵照相应的流程, 否则就会出现问题。比如, 在吊装的时候, 需要考虑到正确的操作方法, 使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如果不按照操作流程进行, 操作过于随意, 必然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甚至带来更加严重的问题。

2.2 施工材料与设备质量问题

在施工的过程中, 材料与设备都非常关键。如果材料与设备质量有问题, 就会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在施工时, 不要使用劣质材料, 对材料进行严格的监督与审核。在购进设备的时候, 同样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要实验, 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能够正常运转。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使其能够重视材料与设备的监测, 避免混进不合格的材料, 或者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2.3 图纸标注有误

如果图纸的标注出现问题, 就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施工一般要以图纸为依据, 要尽量避免问题发生。图纸的精确性要有保证, 加强对图纸的设计, 尤其要做好关键部位的标注。

3 提高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创新方法

3.1 对施工质量进行创新监测

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测很有必要, 这样方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首先, 要根据工程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与技术, 使工程的进度有保证, 提高工程的安全性。第二, 进行设备监测时, 设备的选择至关重要。正确进行监测, 提高工程质量,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监测时, 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对问题进行分析后, 再迅速处理, 全面保障工程质量。

3.2 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

确保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使提高机电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比如, 在进行材料采购时, 要注意材料是否符合工程要求。选购后, 要加强对材料的抽样检测, 减少不合格材料混入的可能性。当原材料的质量有保证后, 就意味着工程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3.3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促进机电工程质量更上一层楼。从制度上保障行为, 就可以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进行, 不违规操作, 对待工作充满责任感。机电工程的综合性与专业性很强, 必须要重视质量管理与人员的控制, 以制度作保障, 从工作人员角度出发, 提高管理质量。必须要制定非常严格而科学的规章制度, 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 使其可以明确工作的内容与操作的要求。除此之外, 对于工程质量的标准、进度、重点、责任、考核标准要一一明确, 使每个人都能够充满责任感, 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够使自身的工作行为顺利通过考核。这就是制度的作用, 也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

3.4 改进施工图纸设计

为了使施工图纸设计更加合理, 需要对其进行改革, 使图纸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工程的实际情况。首先, 在进行图纸设计的时候, 需要结合工程的情况, 尽量保证图纸设计与施工相差不多。第二, 及时检查施工图纸中是否存在问题, 一旦发现有其他情况, 就要对其进行处理, 而且要经过商量和沟通之后再敲定修改方案, 不得擅自修改。第三, 确认图纸设计, 对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第四, 调整、更改后, 还要进行统一审核, 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再批准。之所以要对图纸审核高度重视, 主要就是因为施工图纸是工程施工的基础, 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 或者标注错误, 就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3.5 加强施工技术

在机电工程中, 要加强施工技术的应用, 这样方可提高施工质量。机电工程需要由先进的技术作保障, 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多多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 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这些技术。技术的应用要与工程的实际情况关联, 这样就可以使技术得到合理应用的同时, 还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提高施工效率。

3.6 加强对高素质人员的培训

工作人员要有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掌握先进的技术,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这样才能全面保证机电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如果人员素质不高, 或者缺乏责任感, 就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因此, 在施工中, 要加大对人员的监督, 使其可以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 使其能够掌握相应的技术与法律法规, 提高觉悟和思想认识, 在施工中按照流程开展各项工作, 不会耽误工期, 有效保证工作的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 为了提高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就必须要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 使得工程可以在工期内按时完成的同时, 不会存在质量隐患。随着机电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 许多问题依然存在, 而且由于人员素质导致的问题是关键, 因此, 就需要加强对高素质人员的培养, 使其能够掌握相应的标准与要求, 具备创新意识, 高度重视施工质量。

摘要:在机电工程施工中, 质量始终是影响工程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必须要保证质量。目前, 机电工程施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找到影响其质量的关键因素, 再采取有效的对策, 就可以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关键词: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方法,创新

参考文献

[1] 邓弘羊.提高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创新方法研究[J].南方农机, 2018 (4) .

[2] 何海生.提高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方法创新研究[J].南方农机, 2018 (4) .

[3] 尹军杰.加强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方法创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 (4) .

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4篇

1. 关于土木工程灌浆材料分析

1.1 粘土

在粘土浆材的选择上, 一般会应用粘土或者亚粘土, 这种材料的优势就在于遇水崩解、吸水膨胀, 有着非常高的稳定性和良好的粘结力。因为灌浆部位的不同, 灌浆使用的材料也会有着不同的要求。其实, 纯黏土将的配置是比较简单的, 一般只需要将土料经过浸泡、搅拌、筛滤净化之后, 拌和就可以了, 但是, 为了确保灌浆效果的理想化, 我们基本上不会采用纯粘土浆材, 而是掺入一定量的水泥, 必须要注意水泥的实际用量。

1.2 水泥基

关于灌浆水泥, 主料基本上就两种, 一是硅盐酸水泥熟料;二是适量的二水石膏。将其细细研磨, 然后在加入适量的性能调节剂进行混合。水泥基的稳定性并不是很好, 其注入能力也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的, 很容易被水冲刷而出现稀释的现象, 进而严重影响到注入的效果。

1.3 化学浆材

化学浆材凭借自身的优势, 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但是, 其还是有着自身的弊端和缺陷的。首先, 关于化学浆材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分层、没有沉淀物。 (2) 可以人为控制好固化以及胶凝的时间 (3) 低粘度 (4) 可以用泵灌入到裂缝当中, 填充渗漏水, 具有原位修复止水结构或单独构建防渗帷幕之功能, 在地下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 (5) 固化物和胶凝体是不渗水的。 (6) 固化和胶凝的过程中, 体积并不会收缩。 (7) 固化物和胶凝体有着非常良好的耐久性。

关于, 化学浆材的弊端和缺陷, 主要表现在: (1) 毒性强 (2) 耐久性差 (3) 经济性差。

基于此, 我们通常会选用化学浆材修补土木工程中的缺陷问题。

2. 关于土木工程灌浆技术的施工要求分析

在近些年里, 灌浆技术作为一种新颖性的施工技术, 已经成功解决了之前很多传统施工技术并不能够解决的问题, 这与灌浆技术本身严格的施工要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只有达到既定的标准, 才能够确保施工的质量, 否则, 会导致灌浆技术施工的失败。

2.1 扩散半径和有效的扩散距离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我们非常关注灌浆施工当中灌浆的扩散半径以及扩散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 本文中提到的扩散距离并不等同于浆材实际的扩散距离, 其指的是浆材的有效扩散距离、地层的渗透系数和压力是影响浆材扩散半径以及有效扩散距离的最重要因素。除此之外, 影响浆材扩散半径以及有效扩散距离的因素还包括浆材本身的扩散能力以及黏性。

2.2 灌浆的压力

众所周知, 我们所施加的灌浆压力是灌浆施工过程中浆材流动的最主要的动力, 因此, 对于整个灌浆施工来说, 灌浆压力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会影响到灌浆的实际效果。所以, 我们必须要规划好灌浆施工中所需要施加的压力的大小。

2.3 浆材凝固时间

我们必须要注意好浆材的凝固时间, 关于浆材的凝固时间, 其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浆材本身, 但是, 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其他的方式和手段来改变凝固的时间, 比如在这些浆材当中添加一些必要的凝固剂, 其浆材能够在我们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来凝固, 只有在科学凝固时间内凝固好的浆材, 才能够确保良好的灌浆效果。

3. 关于土木工程灌浆施工方法分析

3.1 填充灌浆法

填充灌浆法更多地被适用在针对较大空隙的灌浆上面, 或者是地下工程中结构体壁前空后空的灌浆。

3.2 压密灌浆法

压密灌浆法适用于粘性土中的灌浆, 做法是以较大的压力将浓度较大的浆液灌注进空隙内, 使浆液在高压作用下挤进地层。

3.3 渗透灌浆法

渗透灌浆法常被用于砂砾层的灌浆施工, 渗透灌浆法是在不改变地层结构的基础上, 将灌浆材料关注到空隙内。

3.4 电动化学灌浆法

该灌浆法, 具体的做法是:在施工之前, 按照固定的距离, 在需要加固的地层当中, 将两个电极放置其中, 然后将有孔的金属管接到直流电源的正极, 作为灌浆管使用, 而另外一端则被接入到电源的负极, 在电源被接通之后, 灌注压力和电渗方向是相同的, 孔隙当中的水流向负极, 那么, 孔隙就成为了灌注通道, 浆液便会随之流入到地层。

3.5 劈裂灌浆法

劈裂灌浆法是以较高的灌注压力, 使浆液克服地层中的初始应力再使其克服抗剪抗拉强度, 从而在地层中与水发生劈裂作用, 进而破坏原有的地层结构, 使地层内产生缝隙, 或者使地层内原有的缝隙扩大, 促使浆液进一步扩散。该灌浆法适用于颗粒较为细小的粉砂岩土或淤泥中。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灌浆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与其自身的优势密不可分, 相信伴随着灌浆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 其价值必然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摘要:在当前的土木工程当中, 灌浆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 并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应用程度也越来越深。本文将就土木工程中灌浆施工的技术与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灌浆,施工技术,方法分析

参考文献

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5篇

当下, 建筑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其中, 管理和控制施工进度是进行建筑工程的重要步骤。由于建筑工程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国民的生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中, 采用合理、高效的管理方法才是实现建筑工程目标的首要因素。在下文中, 笔者将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现状, 提出相关的建议, 希望能为我国建筑工程事业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2、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概述

根据笔者从业建筑行业多年的经验, 以及搜集的相关理论知识, 笔者认为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与管理方法的概述有:

建筑工程它不是一个项目个体, 而是一个由多个系统和元素参与形成的具有多个属性和复杂结构的项目。包括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程场地环境、气候背景、当地人文、历史环境等。在建筑工程中, 进度控制主要是指施工项目设计系统与施工计划、施工所需时间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建设项目的最优分配策略的设计方案, 制定施工方案和实际施工的实施, 然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实施的方案是建立核查, 及时纠正从前期内容建设计划, 并且要求相关人员有效的监控是否有脱离计划的征兆, 一直持续到工程结束。

3、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研究

根据笔者近年亲自走访多地得出的数据结论, 结合多年从业的经验, 笔者认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研究有:

3.1 加强施工进度合同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 施工进度的合同签约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施工进度合同是制约甲乙双方的一个纸质性文件, 是一个束缚。因此, 加强施工进度合同的管理是一个重要步骤, 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企业小组应该针对可能出现的阻碍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 致力不耽搁工期。除此之外, 还应当在施工进度合同中明确甲方、乙方的权利和责任, 这样一来, 就可以在实际施工中避免可能产生的情况, 这样一来, 就可以确保工程进度顺利。

3.2 做好建筑工程的实地勘查工作

在建设项目中, 往往受场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这些因素往往超出施工单位的控制范围。因此, 在建设项目开工前, 应认真调查和分析当地的环境和气候。同时, 施工企业也应做好备选方案, 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因此, 单位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

3.3 科学设计施工进度方案

相较于其他的工程, 建筑工程中的不可控因素较多, 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相关的设计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 并且要分析潜在的风险。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筑施工方案, 这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现阶段, 施工过程中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管控风险是最有效的。

3.4 完善施工中的监督管理制度

如何完善建筑业的监督管理体制, 这是建筑业的亮点。在施工过程中, 监理人员要承担责任, 加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制度, 并根据各建设项目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 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此外, 监理工作与施工企业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利益相关人员应继续提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加强宣传和持续培训。

3.5 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经济管理

每一个建筑工程对于经济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建筑工程中, 施工顺利与经济管理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例如对于施工团队的雇佣情况、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情况等。所以, 由此可见经济在施工进度方面的重要性、以及突出的作用, 因此作为施工企业单位必须要对此常抓不懈。重点如下, 首先, 作为施工企业单位应当按照预先的计划方案, 做出建筑工程的预算, 用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其次, 施工企业单位一定要做好施工的经济管理工作。最后, 施工企业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人员管理的机制。

3.6 提高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 施工技术是影响实际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因此, 施工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要通过日常知识的积累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从而提升施工人员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以实现自身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此外各施工企业还应当做好提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在日常的工作中更新相关人员的管理技术知识, 确保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的速度和安全。加强创新学习,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是提高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以增强各项目的有效把握。这一要求可以通过不断的例行培训来改进, 以改进施工技术。

4、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意义

根据以上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度的概述和改善措施, 笔者结合当下我国对于建筑行业的新要求, 总结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意义。

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并且具有多变性和不稳定性, 在这一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或突发问题。对此, 施工方可以通过加强施工进度的控制与管理, 减少施工费用的浪费,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使投资效益实现最大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 面对建筑行业中激烈的竞争现状, 无论是建筑相关管理单位还是施工企业, 都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新的时代要求决定着建筑相关的管理单位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款, 保证国民的基本权益。相关的施工企业要在保证建筑工程安全、高质量的前提下做好施工进度的管理与计划, 创新方式与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 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也使当代建筑工程量持续增长。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施工进度的管理和控制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在文章中, 笔者将立足于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新要求, 针对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缺陷, 浅析控制、管理施工进度的新方法, 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探析[J].江西建材, 2016, 01:288~289.

[2] 张世元.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 25:214~220.

[3] 程聪.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及管理探讨[J].四川水泥, 2016, 08:135~139.

[4] 吕高强.浅析建筑工程中施工进度的管理与控制[J].经营管理者, 2015, 19:312~319.

[5] 汤大刚.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 2015 (47) :238~238.

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6篇

现代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越发严格, 为了满足人们住房、用房标准, 加强土建工程注浆技术优化使用, 能够有效控制墙体裂缝风险, 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同时为建筑企业实现深入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1. 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概述

当前, 我国建筑领域正处于潮流发展时期, 建筑工程不仅在规模上有所扩大, 同时所呈现的高层化建筑特征越发明显。在此行业背景下, 针对建筑工程所开展施工工艺, 在程序上更为复杂, 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在土建工程领域, 为避免建筑墙体出现裂缝, 而影响建筑整体功能质量, 施工人员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实施注浆工艺手段。采用注浆工艺, 将建筑墙体、内部结构进行进一步加固, 从而提高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通常情况下, 注浆工艺具体方法包括两种, 一种是以注浆渗透为主, 而另一种则是以劈裂注浆为主。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够有效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稳定性, 施工人员需要视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注浆方式。

2. 土木建筑个工程中注浆施工作用及范围

2.1 注浆施工作用

在土建工程领域, 注浆施工所呈现的功能十分显著,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 注浆施工与其他工艺在设备使用上存在明显不同, 前者所使用的设备具有较强的精密性。因此, 作业人员在实施注浆工艺时更加方便、快捷, 能够显著提高土建施工效率。

其次, 注浆工艺具有较强环境适应性, 能够为施工人员的注浆操作提供便利条件, 有效克服复杂性的施工环境阻碍。

同时, 利用注浆工艺完善与修补建筑内部结构, 能够使建筑主体结构更加稳定, 从而有效延长建筑使用期限。此外, 注浆施工对材料要求较为规范, 实施注浆工艺, 能够提高建筑整体抗压、抗震性能。

2.2 注浆施工范围

注浆施工范围明确, 具体视土建工程施工问题具体来源而定, 通常以混凝土墙体渗透、裂缝等为主。施工人员针对建筑墙体渗漏问题, 就具体渗漏处进行注浆工艺施工, 从而覆盖墙体渗漏位置, 避免重复渗漏问题发生。其次, 如若建筑墙体出现明显裂缝, 施工人员需要利用专业的注浆设备, 实施注浆工艺, 有效填补墙体裂缝, 从而使建筑墙体表面平整, 提高建筑结构整体稳定性。

3. 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具体方法

3.1 注浆材料

在注浆施工过程中, 注浆材料选择, 是决定注浆施工质量的重点要素, 对此, 施工人员应形成高度重视。首先, 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注浆液材料比例优化配置。在注浆液中, 水泥为主导性注浆材料, 在此基础上添加一定比例的注浆辅料, 多以有机高分子材料为主。其次, 在比例配比完成之后, 施工人员需要全面搅拌注浆液, 直到形成胶状物。确保浇筑液具有一定粘结性与稳定性, 能够在搅拌之后有效凝固。同时, 在配备注浆液时, 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两点要素, 一是注浆液强度, 另一点是渗透性。施工人员需要保证注浆液在注浆期间具有良好渗透性, 而注浆完成之后能够快速凝固, 提高注浆区域墙体密实度。

3.2 注浆施工技术

据了解, 在土建工程领域, 注浆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第一种, 是高压灌注法, 主要利用先进的注浆设备, 通常以高压水枪为主, 施工人员通过设备操作, 将注浆液有效灌注到墙体细缝当中。此种注浆施工技术所呈现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提高注浆区域精确度, 降低注浆施工材料成本。第二种主要是劈裂式技术手段, 也需要利用先进性的注浆设备辅助完成。施工人员利用劈裂技术手段, 为注浆液提供灵活流动空间, 从而丰富裂缝注浆液包含量, 提高注浆墙体内部结构稳定性。

4. 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方法的具体应用

4.1 对地下室结构进行注浆施工

地下室, 是土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 所发挥的功能, 主要以支撑作用、空间作用为主。正是因为上述功能, 地下室结构系统更容易出现裂缝以及渗漏等风险。起到承重作用的墙体, 因为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 造成墙体表面出现裂缝。因此, 施工人员应当加强地下室结构注浆施工。在注浆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首先应当明确地下室墙体结构裂缝或渗漏具体位置。之后, 利用高压灌注法对裂缝部分, 进行注浆施工。在施工期间, 需要保证高压枪头角度合理, 通常以45度为宜, 孔洞间距在10-30厘米左右。在注浆结束之后, 施工人员需要就注浆施工进行后续跟踪观察, 确保墙体再无渗漏点。

4.2 对主体墙体进行注浆施工

在土建工程领域, 如若施工不规范, 将导致主体墙体出现明显裂缝, 具体位置集中在女儿墙, 或者是建筑楼板区域范围内。因此, 施工人员需要利用先进注浆工艺, 对主体墙体裂缝区域进行注浆施工。倘若针对女儿墙实施注浆工艺, 需要全面优化注浆材料, 严格提升注浆液粘合、抗性指标。倘若建筑门窗周边出现裂缝、渗漏情况, 施工人员需以封闭施工为原则, 避免注浆液干裂。

4.3 对室内及厨卫结构注浆施工

众所周知, 水资源对土建工程破坏性较强, 而厨房以及卫生间, 是重点用水区域, 如果使用不合理, 很容易导致以上两个区域出现渗漏情况。如果厨房或卫生间内部墙体结构出现裂缝之后不及时修补, 长期遭受水资源侵蚀, 将导致裂缝面积迅速扩大。因此, 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室内及厨卫结构注浆施工, 在施工期间注重考察注浆施工作业环境, 有效避开室内电路、供暖线路等。针对此方面墙体裂缝实施注浆施工, 具体方式以嵌槽型为主。如此一来, 能够有效缩减注浆施工面积, 在修补墙体裂缝的同时, 能够保证室内整体环境美观。

结论:

综上, 在土建工程领域, 注浆是重要施工技术, 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为了满足现代化建筑施工标准, 相关单位应加强注浆技术的优化使用, 保证建筑地下室、主体墙体、以及厨卫结构墙体稳定, 避免裂缝发生。

摘要:城市发展规模逐渐扩大, 建筑规格也逐渐呈现高层化发展, 而土木工程作为重点施工项目, 规范工程施工工艺, 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在土建施工中, 经常存在明显的裂缝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施工问题, 通常需要利用注浆法完成裂缝填补。鉴于此, 笔者主要围绕当前土建施工中注浆方式具体应用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注浆施工方法,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可志.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方法的实际运用[J].江西建材, 2017 (03) :106.

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

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范文第1篇1.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防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安全管理意识的缺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很多建筑企业在公路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