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急诊与icu管理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81

急诊与icu管理范文第1篇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带教计划,要达到的目的。定期讲课,考试,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理论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转化的必不具体情况,随时提问。如为强化学生的无菌意识,实习过程中,可少的重要过程,手术室护理工作专业性强,意外情况多,风险常向其提问无菌概念、无菌操作原则,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方法及性多,带教中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注意事项等,并要求他们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1对带教老师的要求生的具体情况,如学历、实际工作表现、接受能力、灵活程度等,思想品德高尚热爱本职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工作中分别进行不同的安排,并提出不同的要求。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觉悟。2l世纪人们的择业现状发生改认真带教,严格把关带教中,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变,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冲击医疗卫生行业,带教老师对教学应有格操作规程,带教老师要做好示范表率作用。如认真执行查对正确的态度和责任感,明确教学目标,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使制度,术前巡回护士带领护生认真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护生认识到护理职业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与欢乐的崇高职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并与洗手护士仔细清点手术器业,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械、纱布、针线等并作好记录,关闭刀vi前及手术后分别再次核带教方法与手段灵活多样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沟通对,与之相符后再行记录。护生洗手上台时,从洗手、刷手开始,技巧,与同学交流中语言要有科学性、指导性、艺术性。做到形象跟随老师严格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清点查对制度,做好病人标本生动、风趣幽默、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并能理论联系实的处置,并及时送检。要求学生多看、多问、多想,不清楚的事一际,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易懂、易记。定要问明白再去做。给他们多讲解、多示范,多给其操作机会,业务精知识面广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丰富从点滴做起,每一步骤,每一环节都要认真把关,要求记实习笔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护理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还要记,以便回顾、总结、巩固每天所学的内容,并定期抽查,这利于随时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培养其认真负责的工作及学习态度。边缘学科知识,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进行严格的出科考试实习生出科前要进行理论及操作2具体做法考试,填写考核记录及实习鉴定,考试不及格者不许转科,确保熟悉环境,全面认识护生进入手术室后,为消除其陌生实习质量。感及紧张、恐惧心理,带教老师及时向护生介绍手术室一般情参考文献况、环境,手术室医疗设施的布局,物品的摆放,手术问的划分,[1]唐明霞,朱建丽,等.培养手术室实习生防范纠纷的方法浅各班工作职责等,使其尽快熟悉和适应环境。另外,向护生讲明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XX,20(9):61.预防差错事故的措施及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强调无菌观[2]刘文娟,宫玉典,等.临床带教老师的素质要求.齐鲁护理念在手术室的重要性,使其在思想上对手术室工作有一个全面杂志,XX,12(8):1488~1498.的认识。[3]李彩侠.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齐鲁护理2

急诊与icu管理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5 月2015 年8 月该院收治的89 例ICU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44 例患者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 例,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 例, 支气管哮喘患者7 例, 恶性肿瘤患者8 例, 尿毒症患者5 例, 其他危重病患者4 例; 实验组45 例患者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 例,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7 例, 支气管哮喘患者8 例, 恶性肿瘤患者9 例, 尿毒症患者4 例, 其他危重病患者6 例。 该次观察进行之前, 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对该次观察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了解, 且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协议。 对两组CI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均衡性检验后发现,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44 例不采用高血糖管理, 实验组45 例采用高血糖管理, 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胰岛素的使用方式、用量及患者每日晨起空腹血糖值等, 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给予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病情程度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ICU住院患者之间的高血糖发生率、病情缓解率及ICU住院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 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用例数 (%) 表示, 对比方法使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ICU住院患者与实验组ICU住院患者之间对比的高血糖发生率、 病情缓解率及ICU住院时间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对照组ICU住院时间为 (13.52±2.58) d, 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为 (7.12±3.15) d (t=10.473, P<0.05) , 见表1。

注:两组ICU住院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及病情缓解率相比较 (P<0.05) 。

3 讨论

应激性高血糖主要是指机体在大出血、感染、创伤及手术等刺激下, 在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为主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及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糖代谢异常现象[2], 简而言之, 就是糖的清除率远达不到糖生成率的标准, 导致患者出现血糖升高现象[3], 属于机体在应激反应下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ICU病房内, 高血糖现象较为普遍, 患者的高血糖主要分为以往不存在糖尿病史, 在应激原刺激下出现糖代谢紊乱后出现的应激性高血糖及患者以往存在糖尿病史且存在高血糖现象[4]。

应激性高血糖通过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 使得生长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及胰高血糖素等应激激素出现分泌异常现象, 各种细胞因子产生过多, 导致肝糖原及肌糖原分解现象过于频繁[5], 而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出现障碍, 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持续的高血糖会增加ICU住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有利于保护患者内皮细胞功能, 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 有利于激活T细胞及B细胞的表面表达, 能有效建立及维护患者的免疫系统[6], 主要通过促进炎症恢复、 降低感染现象等达到促进预后, 改善病情的效果。 合理控制应激性高血糖水平能有效改善ICU住院患者的预后, 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将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内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高血糖的发生情况, 缓解病情的发展, 促进预后。 倾芝娟[7]等在ICU应激性高血糖的干预管理研究一文中提到:“当ICU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时, 应对患者实施常规血糖监测及采取有效治疗保持血糖水平平稳, 避免出现严重高血糖导致相关并发症的情况, 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胰岛素使用的剂量及方式, 保持ICU住院患者血糖水平平稳安全, 对ICU住院患者病情缓解及预后是及其有益的”, 这一结论与该文研究结果一致。 该观察结果中显示, 采用血糖控制的实验组ICU住院患者高血糖发生率比对照组低25.25%, 说明了有利的血糖控制能显著减少ICU住院患者高血糖的发生情况; 实验组病情缓解率及ICU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说明血糖控制能缓解患者的病情, 促进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 针对ICU住院患者采用高血糖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高血糖发生率, 缓解患者的病情, 促进患者预后, 且高血糖管理与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

摘要:目的 观察ICU住院患者高血糖发生率及高血糖管理与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89例ICU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44例ICU住院患者不采用高血糖管理, 实验组45例ICU住院患者采用高血糖管理, 观察两组ICU住院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病情缓解率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ICU住院患者高血糖发生率 (36.36%) 明显高于实验组 (11.11%) , 且两组ICU住院患者的病情缓解率及ICU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对ICU住院患者采用高血糖管理能有效减少高血糖发生情况, 缓解患者病情, 促进预后。

关键词:ICU,高血糖,血糖管理,预后

参考文献

[1] 刁华英, 王恺.ICU护士在应激性高血糖管理中的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49) :301.

[2] 王晓婧, 柳洁.血糖对内科重症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8) :75-76.

[3] 仲爱玲.循证护理在ICU高血糖血糖管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11) :1873-1874.

[4] 单亮, 王弥, 王志宏, 等.神经危重患者的血糖管理[J].临床内科杂志, 2014, 31 (3) :212-214.

[5] 侯静, 何伟, 刘杨, 等.北京地区老年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1, 19 (5) :316-319.

[6] 隗强, 李黎明, 孟晓静, 等.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的监测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 (9) :81-83.

急诊与icu管理范文第3篇

1. 重症监护室(ICU)隔离措施

ICU内应保持安静、空气流通,室温在20℃-22℃,相对湿度50%-60%,床间距1-2m,病室净使用面自己不少于9.5m2.每床之间应设屏风或拉帘相隔,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放置。

工作人员进入监护室必须穿专用工作服、戴工作帽、换拖鞋或穿鞋套,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鞋。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在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均要认真洗手,必要戴手套。

注意观察患者各种留置管路,做好局部护理,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工作人员发生感冒、肠炎或皮肤炎症等感染性疾病时,应暂时调离ICU工作。

尽量控制入室工作人员,减少人员流动。

严格探视制度,控制探视人员,探视者必须戴口罩、穿鞋套,与患者接触前后要洗手。

2. 重症监护室(ICU)消毒、隔离措施

每日定时用空气洁净机或三氧机进行空气消毒,空气细菌含量不得查过200cfu/m3。

每个床位所用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供氧装置、简易呼吸器等不可与别的床位交叉使用。患者转出后,所有用具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后才可转给他人使用。

凡穿破人体组织、器官的医疗用具、导管等必须达到灭菌要求;接触皮肤、粘膜的用具应达到消毒要求,并应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检测。

呼吸机的各种管道、接头每周更换一次,为一次性呼吸机管道。雾化吸入器接触患者的喷雾面罩、管道和装药容器等可拆卸部分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刷洗,再压力蒸气灭菌。不能用压力蒸气灭菌的课低温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可用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洗净后备用。湿化液每日更换,湿化瓶用毕后终末消毒,干燥封闭保存。

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物品,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清洗,,经灭菌后备用,明确有感染的用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60min,再送供应室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必须丢弃到黄色垃圾袋内焚烧处理。

每日用清洁湿抹布擦拭门窗、桌、椅、床、柜等各种物品2次。物表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必须立即消毒处理,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扫床做到一床一毛巾,一桌一抹布。地面无明显血污及污物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每日2次,如有污染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每日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墙壁1次,一般2米高即可。每月室内彻底擦拭1次。各种装备、仪器的表面,定时用清水擦拭,经常保持其整洁,物体表面细菌数5cfu/m2。

重症患者的便器专人专用,每次用毕后应冲洗干净,每周消毒2次,以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干燥备用。

急诊与icu管理范文第4篇

1. 重症监护室(ICU)隔离措施

ICU内应保持安静、空气流通,室温在20℃-22℃,相对湿度50%-60%,床间距1-2m,病室净使用面自己不少于9.5m2.每床之间应设屏风或拉帘相隔,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放置。

工作人员进入监护室必须穿专用工作服、戴工作帽、换拖鞋或穿鞋套,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鞋。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在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均要认真洗手,必要戴手套。

注意观察患者各种留置管路,做好局部护理,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工作人员发生感冒、肠炎或皮肤炎症等感染性疾病时,应暂时调离ICU工作。

尽量控制入室工作人员,减少人员流动。

严格探视制度,控制探视人员,探视者必须戴口罩、穿鞋套,与患者接触前后要洗手。

2. 重症监护室(ICU)消毒、隔离措施

每日定时用空气洁净机或三氧机进行空气消毒,空气细菌含量不得查过200cfu/m3。

每个床位所用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供氧装置、简易呼吸器等不可与别的床位交叉使用。患者转出后,所有用具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后才可转给他人使用。

凡穿破人体组织、器官的医疗用具、导管等必须达到灭菌要求;接触皮肤、粘膜的用具应达到消毒要求,并应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检测。

呼吸机的各种管道、接头每周更换一次,为一次性呼吸机管道。雾化吸入器接触患者的喷雾面罩、管道和装药容器等可拆卸部分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刷洗,再压力蒸气灭菌。不能用压力蒸气灭菌的课低温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可用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洗净后备用。湿化液每日更换,湿化瓶用毕后终末消毒,干燥封闭保存。

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物品,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清洗,,经灭菌后备用,明确有感染的用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60min,再送供应室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必须丢弃到黄色垃圾袋内焚烧处理。

每日用清洁湿抹布擦拭门窗、桌、椅、床、柜等各种物品2次。物表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必须立即消毒处理,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扫床做到一床一毛巾,一桌一抹布。地面无明显血污及污物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扫,每日2次,如有污染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每日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墙壁1次,一般2米高即可。每月室内彻底擦拭1次。各种装备、仪器的表面,定时用清水擦拭,经常保持其整洁,物体表面细菌数5cfu/m2。

重症患者的便器专人专用,每次用毕后应冲洗干净,每周消毒2次,以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干燥备用。

急诊与icu管理范文第5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92例, 均为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ICU发生感染的患者。男67例, 女25例, 年龄1~81岁, 平均 (57.9±4.6) 岁, 其中60岁以上49例 (53.26%) 。留置尿管、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呼吸患者54例 (58.70%) , 使用Ⅱ联以上抗生素64例 (69.57%) 。

2 结果

2.1 患者医院感染年龄分布, 见表1

2.2 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见表2

2.3 患者医院感染基础疾病分布, 见表3

2.4 患者医院病菌感染类型, 见表4

3 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

3.1 患者年龄方面

本组资料显示, 在ICU内出现感染的患者, 其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比例高达54.35% (50/92) 。这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较大、免疫能力下降, 且多数患者带有各种慢性疾病, 如: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 造成其肺部功能减弱, 出现气体交换障碍而造成肺部感染, 并且有的器官左右逐渐老化, 身体各项组织的抵抗能力降低, 日常饮食中营养补充不足等, 最终导致了医院感染的形成。而老年危重患者也是当前医院感染的重点目标。

3.2 下呼吸道方面

从临床观察情况看, 1CU医院感染的具体位置主要集中在下呼吸道, 而泌尿道感染也十分常见。在基础疾病中, 以脑血管疾病感染率最高 (22.83%) , 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 (21.74%) , 损伤性疾病 (16.30%) 。由于颅脑重度损伤的病人, 其病情严重、患病时间长、存在昏迷、呕吐等症状, 使得正常的生理功能遭到破坏, 导致了身体抵抗能力减弱;有的患者手术创伤大、耗时长、出血多, 经常造成感染发生;有的患者害怕切口疼痛而懒于咳嗽、咳痰, 导致痰液在肺部积留过多而造成感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病人, 多数要求吸痰、留置导尿等[1], 这就给肺部与泌尿系统感染创造了机会。

3.3 真菌感染方面

在所有的感染病原菌里, 真菌的数量是最多的, 而霉菌最为常见。这是由于真菌普遍存在大自然界中, 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其生长繁殖, 在大量广谱抗生素过程中导致了菌群严重失调, 使得二重真菌感染更为普遍。

4 护理措施

4.1 采取消毒措施

消除感染最直接的方式则是消毒隔离, 在看护患者时采取无菌技术操作, 并且对各种消毒措施熟练掌握, 这才是避免ICU医院感染的最佳方式。患者住院期间需要维持室内通风、干燥, 对地面、物品、床单定期消毒处理, 运用空气净化器对空气净化处理。医生和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 必须要正常洗手或用消毒液涂擦双手。对存在传染性的病人实施隔离安排, 应尽量阻止家属探视。医务人员进入ICU需穿标准工作衣, 并换鞋、戴帽、戴口罩。维持室内地面的清洁, 运用自然通风来更换空气, 室内温度一般在20~28℃, 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每天对室内空气至少2次消除处理, 1次持续时间在30min。

4.2 执行无菌操作

对吸痰、导尿及深静脉置管过程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医务人员置管之前、调整输液装置、敷料过程等都必须要要使用抗菌洗手液持续洗手, 持续时间15s。吸痰时戴无菌手套, 运用一次性吸痰管;对会阴实施护理, 维持尿道口整洁, 使尿路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尽可能减短留置导尿时间;操作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时要配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对穿刺进行消毒处理, 定期更换敷贴。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严格贯彻, 出现红肿热痛等情况时及时处理[2]。对氧气湿化瓶、管道做好消毒处理, 每天必须更换湿化瓶, 瓶内用无菌蒸馏水, 呼吸机管道选择一次性呼吸机螺纹管, 对各个设备定期消除。

4.3 完善基础护理

护士需对患者做好口腔、呼吸道的护理, 口腔每天需保持2~3次的清理, 已维持患者正常的呼吸。病人由于长期卧床, 其需要翻身、拍背, 以保证痰液能够完全排出, 对床单、皮肤做好护理工作, 保持良好的干燥状态, 给患者补足身体必须的营养成分, 增强其身体的抵抗能力。

4.4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对医务人员加强专业培训, 做好各个方面的知识、技能锻炼使其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预防工作的意义。管理者需要认真落实各方面的制度, 严格要求医务人员在治疗操作中洗手清理, 避免病原菌经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到其他患者身上。从当前的医务人员工作情况看, 很多时候都缺少足够的清洁意识。医学调查显示[3]因为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导致感染的比例高达30%, 这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

4.5 科学运用抗生素

患者未能及时运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 这是导致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真菌感染多数为呼吸道, 且与ICU的患者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丧失呼吸屏障功能等问题有关联, 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学会合理运用抗生素, 结合药敏选择敏感抗生素, 用药期间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刻停止, 以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

5 小结

总之,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疗过程中需要积极重视的问题, 医务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抗感染意识, 通过各个方面的途径来降低感染率, 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医治环境,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科学运用抗生素。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 (ICU) 感染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ICU发生感染的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年龄方面是超过60岁的患者最多54.35% (50/92) 。感染部位方面是下呼吸道最多48.91% (45/92) 。基础疾病方面是脑血管疾病最多22.83% (21/92) 。病菌方面是真菌类感染最多25.0% (23/92) 。结论 在ICU病室管理中, 应通过各个方面的途径来降低感染率, 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医治环境,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科学运用抗生素。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感染原因,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舒建胜, 孙蕾.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 2005, 7 (4) :421~422.

[2] 同俏静, 庄一渝, 王文元.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2) :177~179.

急诊与icu管理范文第6篇

1.1感染对象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归档的ICU病人206例病例中,男120例,女86例,年龄是15N78岁。其中重度颅脑损伤的57例,多脏器衰竭的43例,胸部手术的32例,腹部手术的46例,复合外伤的20例,其他的8例。入住ICU时间7-17d.人住ICU以前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计数正常。按年龄分老年组(60~78岁)和年轻组(15-59岁),每组有103人。按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来执行。

1.2调查方法:采用回顾调查和医生病历相结合地方法,对206例ICU感染者逐项查阅填写ICU感染调查表并且进行分析综合,感染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地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1.3统计学处理采取X检验。

2、讨论

2.1感染因素分析ICU患者感染因素一般有患者的自身疾病,免疫力低下,ICU病房病人集中,患者伤口多,ICU专职护士与为重病人比例严重失调,病房管理不严格,医护人员操作不当,侵入性操作的执行等。

2.2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

2.2.1环境污染的控制监护病房应该处于环境安静,阳光充足,邻近手术室,必须和外界隔离,。一般设床位4~6个,床和床之间最好用屏障分割开,有条件者应设置层流空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经过5urn过滤器输入室内,来杜绝污染。每天及时有效处理病人换药和敷料,排泄物,遗弃物,各种引流管,墙,柜,床定时使用消毒液来擦拭,病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空气达2次,每次为1小时。严重限制进到ICU内的人员,更换ICU内专用拖鞋,衣帽和口罩整齐,进行无菌操作之前,坚持洗手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在处理不同病人或直接接触同一病人不同部位前后必需认真洗手。发表职称论文加微信:LSN2020

2.2.2交叉感染的控制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比较长,经气管插管来抽吸痰液,由术者操作带入污染源而致肺炎者的机会较高,而气管的切开,抽痰或作雾化吸人治疗机会会更多,应该对其严格的消毒,术者戴口罩,帽子和消毒手套,用一次性吸痰管。而新近发展地完全密闭式地经人工呼吸机导管抽吸气管内痰液地装置可杜绝交叉感染。

2.2.3合理使用抗生素外科ICU感染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术前,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用的较多,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还会增加细菌对抗生素地耐药性,反而大增了感染的机会,特别是难以控制地霉菌感染。目前国外趋势对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主张缩短疗程,于术前即期用静脉滴入,术中继续滴注,术后维持滴注2~3天,必要时延续至5天,、很少有超过1周者,对延长应用抗生素的病人,需每日检查是否有霉菌感染,且加以预防。

2.2.4防止术中感染手术中的各个环节均有污染手术器械用具,组织及血液地机会,尤其以施行体外循环手术时污染机会更加多,有时无法判断从何环节受到污染,对此,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其无菌概念,严格的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无菌操作,来杜绝污染源。

2.2.5重视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病危重患者及营养低下患者,需要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以及肠外营养,根据具体患者身体情况来定,促进身体康复;对患者病情应采取早评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的“四早”方式处理患者病情的变化。

4、评价

ICU病人病情危重抵抗力的下降,又兼ICU病种繁杂,大多的侵入性操作,所以较其他病人感染的几率显著增加。

急诊与icu管理范文

急诊与icu管理范文第1篇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带教计划,要达到的目的。定期讲课,考试,在实际工作中,根据...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