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控会议记录总结范文
护理质控会议记录总结范文第1篇
(一)病房管理质控组
1、负责病房室内外布局、卫生的督促检查。
2、按照检查标准,对病区内的各室进行检查,地面要清洁,物品摆放有序且符合标准要求,检查结果要认真记录。
3、检查病人的被服使用情况,能否做到按时或随时更换。
4、病区走廊卫生要合要求,各墙面图版要清洁无尘。病室标示醒目、齐全,检查人员要认真查,详细记,确保病人有一舒适优雅的环境。
5、按照标准对病房环境、床单元消毒情况、病人舒适度进行质控。对护士工作区的清洁消毒,按照规范对处置室、药品柜的管理进行质控,保证病人住院安全。
6、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应提出改进意见。
(二)基础护理质控组
1、负责对病人基础护理工作的督促检查。
2、按照质量标准,严格检查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如病人的生活护理、皮肤护理等,并做到有检查、有反馈。
3、检查责任护士巡视病房的落实情况,及对病人病情的了解情况,是否能做到对症施护等。要将检查到的问题认真记录,及时反馈。
4、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进意见。
(三)护理文件质控组:
1、负责对科室的护理文件进行环节质量控制。严格按照《黑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要求,遵照护理部对护理记录,进行病历书写质控,从细节上检查护理文件的内涵,以及各项记录本的填写情况,对违反规定、不正确的书写记录不姑息、不迁就,严格进行质控管理。
2、按照标准严格检查在案病历中的护理文件书写情况,如体温单;护理记录单、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记录与体温单、测血压记录单是否相符;医嘱单执行情况;各种执行单与医嘱单是否相符等,并做到有检查、有反馈、有指导。
3、通过环节和终末质量控制,每月在护理文件中选出5份规范记录文书,在科室会议记录上,进行规范记录展评。
4、负责检查医嘱核对制定的落实情况,做到有检查、有反馈。
5、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改进意见。
(四)消毒隔离质控组
1、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及术操作规程、无菌观念,进行质控管理。负责检查督促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2、负责检查科室对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区分放置,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毁型、回收,锐器盒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用后处置的落实情况,要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
3、负责检查病区内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如病室内的终末消毒、擦试扫床物品的专项使用、护士操作中的个人防护、各室的空气消毒有病区内的定期细菌监测等,避免发生院内感染,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
4、对呼吸机使用后、气管插管、开放气道后等有创介入性操作后的非一次性用品的消毒情况,对反复使用的设备如:湿化瓶、监护仪、面罩消毒流程按照标准进行质控。
5、负责检查病人出院后的终末消毒情况,
6、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应提出改进意见。
(五)整体护理质控组
1、负责对病人整体护理工作的督促检查。
2、负责对整体护理项目的检查,做到认真、仔细并有记录有反馈。
3、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应提出改进意见
(六)急诊急救质控组
1、负责对病人急诊急救护理工作的督促检查。
2、负责急诊急救物品质量 , 抢救物品放置规范,定点放置,标签醒目,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好。
3、对病区内仪器配备的情况,如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气管插管等用物放置、管理、性能情况进行定时检查。保持清洁,处于备用状态。
4、每周对病区内仪器、设备、物品、药品的管理到位情况及备用状态进行定时检查,检查护士熟悉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用法,药品无变质、失效、过期现象。
5、对抢救室内无菌物品的消毒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可出现超期、变性情况。
6、检查监督护士进行抢救时是否做到迅速、及时、有效,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口头医嘱时是否做到“听、复、看、存、补”(即听清楚、再复述一遍、看清药品、保存安瓶、及时让医生补记医嘱),检查抢救记录时的书写情况。
护理质控会议记录总结范文第2篇
1、药柜放置定位,清洁、整齐、无灰尘。
2、柜内药品有基数单,帐物相符,各种标签清楚,无过期、变质。
3、吸引器性能良好,电源插座性能良好。
4、值班人员每日检查、签名。
5、熟练使用抢救设备,掌握复苏抢救技能,熟悉抢救药品的性能,剂量和使用注意事项。
二、器械室管理:(专人管理)
1、器械柜摆放整齐,柜内清洁,无灰尘。
2、器械分类放置。
3、器械光洁无锈,关节灵活,性能良好,锐利器械有防护,定期清洁、检查、保养。
4、精密手术器材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及保养。
5 、掌握各类器械用途,灭菌方法,保养等。
三、无菌物品储存(每天值班人员管理)
1、 无菌物品摆放整齐,符合要求。专柜储存,有取放标志,保持清洁。
2、无菌物品包装清晰、项目齐全,定位放置,定期检查无过期。
3、无菌物品有灭菌方法相符的合格的灭菌指示胶带、灭菌时间、过期时间,包装着签名。
4、打开无菌物品时注明开启时间。
5、无菌物品包布无潮湿、破损,清洁、干燥。
6、一次性物品拆外包装与其他无菌物品分柜放置,包装合格,标识 清楚,无过期。
7、各种物品数量充足。
四、污物间
1、医疗废物分别放置,标志明确,传染性污染敷料双层包装,标注送洗。
2.、污物间整洁,污物及时处理,不堆放。 3.、各区拖把标识清楚,分池洗涤,悬挂晾干。
4、安全存放病理标本,标识清楚,当日标本当日送,有交接手续,不丢失。
五、感染管理
1、一次性用物不得重复使用。
2、无菌干燥持物钳及容器使用有效时间4小时,标记清楚,有灭菌、使用日期,不得连台使用。
3、按照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标准进行消毒隔离,医疗垃圾处理按照特殊感染手术标准处理。
4、隔离手术手术通知单有标注,安排在隔离手术间,术后终末消毒,不得参观,工作人员防护用品齐全。
5、采用对接车,被服每日更换并消毒,感染病人专用,用后并消毒。
6、洗手毛巾刷手刷一人一用一灭菌。
7、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8、术后器械密闭运送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特殊感染手术手术按照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标准进行消毒隔离。
9、手术后的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10、湿化瓶、吸引瓶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瓶子光亮清洁,管壁无污物。
六、卫生保洁
1、每日手术后对手术间壁柜、无影灯、仪器、器械车、手术床、操作台面、地面进行擦拭。
2、每周对天花板、、墙壁、空调机网进行彻底清洁。
3、内外走廊、辅助间地面每天拖抹两次。
4、不同区域的清洁工具不能混用,有明显标记。
5、手术床单清洁、整齐,一人一单。
6、用物清洁整齐,表面无灰尘,地面无碎屑,无污迹。术中被病人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地面,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浓度根据感染类型进行选择。
护理质控会议记录总结范文第3篇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根据2015年工作计划及针对三级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科内自查整改,持续质量改进,制定2015年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控计划如下:
一、护理质量的质控原则
护士长-科室护理质控员-全体护士参与的质量管理监控,落实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全面落实质控工作。 组长:代淑玲 副组长:李玉芯 成员:隆应霜、徐红霞、何桴铖等
二、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标准与工作流程
1.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外来器械的接收清洗、包装、灭菌及发放;各种工作表格的制定书写、灭菌质量的监测、安全管理等,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护士长、科室护理质控员随时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在晨会及护士例会上进行通报,让所有的护士知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每月定期对各种物品及无菌包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物品及不合格包装,以保证无菌物品质量。
(二)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组建了一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控,以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1.实行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的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
量管理,实现全员参与质控的目标。
2.发挥护理质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和重点问题的整改及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每周、每月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原则。
3.加强落实督导检查力度,注意对新入科护士、清洗工人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质量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共同把关,确保清洗灭菌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作用,全员参与护理管理,各项工作有检查记录、问题有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4.完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职责,对护理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5.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导检查各工作的环节质量,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6.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自身的合法权益。
7.加强护理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并进行定期考核,及时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8.建立护理安全管理,每月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培训,做到警钟长鸣,强化安全意识,建章立制、完善一切护理规章制度,加强科内各种培训、提高整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工作安排上做到优化组合,合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制,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月定期召开护理安全质控分析,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是个独立的医疗技术科室,服务涉及面广,科
学性强,责任心重。它的核心专业职能是通过管理无菌物品的生产和使用的所有相关流程,以达到控制院内感染,保障医疗质量的目的,不愧对“院感心脏”的 美名。
中心供应室
护理质控会议记录总结范文第4篇
一、 病历抽查方法及评分标准说明
本次病历质量抽查由医务科、质控办按每科随机抽取2012年归档病历10份,原则上抽取医院7天以上、15天以下的病历。 具体评分标准仍参照《河北省住院病历质量评分标准》和《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执行。
二、 抽查结果
共抽查归档病历140份,平均分95.85份;其中内科系统归档病历70份,平均分96.30分,外科系统归档病历40份平均分92.36分。儿科、妇科、眼科各10份。
内科系统:第一名中风科平均得分98.30分;第二名普外科平均分97.20分;第三名内科一病区平均得分94.30分。护理文书记录准确、及时、详尽、规范的有内科二病区、内科四病区。 外科系统:第一名妇产科一病区平均得分94.00分;第二名外科一病区平均得分93.3分;第三名外科二病区平均得分92.4分。
三、 存在问题及分析:
1、 此次检查发现多科室各种表格填写不全和医生漏签问题,也是易引起不必要医疗纠纷的隐患。
2、 病史描述过于简单,病程记录前后矛盾,主要是本次发病相关的病史描述过于简单。其原因还是对病程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病因、诊断、治疗掌握不够熟练。
3、 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如内科二病区张xx入院血常规正常,医嘱用泰能药物,病历中并无相关原因性分析及药敏细菌培养等;其原因还是主管医生没有掌握好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4、 上级医师查房内容包括补充的病史和体征,诊断及依据、鉴别诊断分析、诊疗计划等流于形式,过于简单,或者过于繁琐没有重点,未体现上级医师真实水平;有的还有复制病历现象;此现象是对工作、对患者不负责任的表现,没有从根本上认识三级查房的重要性。
5、 术前准备情况的记录不完善;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缺少项;手术记录无手术是否顺利、术中出血、输血、尿量、标本是不是送病检等情况的记录;观察项目记录不够细致。其原因是工作不严谨,缺乏细致,是引起不必要医疗纠纷的隐患。
四、 整改措施
1、
2、 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重视病历质量。 各科要组织医生认真学习并切实落实《河北省住院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
3、 各科要加强交流,互相学习。组织学习优秀样板病历,要相互交流、学习、讨论、虚心请教。
4、 医疗文书书写要按要求及时完成,进一步加强病历环节质量督查工作。
5、 病历质量与质控奖惩挂钩。对质量较差的病历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对不合格病历限期整改;对病历书写质量好的病历将
予以表彰。
6、
此检查结果分析立即反馈科室,以利于整改。
馆陶县中医院
护理质控会议记录总结范文第5篇
2013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将以二甲医院质量持续改进,加强内涵建设为目标,继续将质量端口前移,规范护理行为,提升护士素质,以患者安全为抓手。根据2012年护理管理委员会下设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各专业小组的工作,紧紧围绕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将各小组的工作进行整合。实施三级管理、三级控制的质量督导,以达到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及持续改进。
(一)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专科护理管理
1、整合成立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专科护理管理10个小组:
1)护士长目标管理组;2)新生儿组、产房、血透、满意度测评组; 3)病区管理与安全管理质量组、消毒隔离质量组、骨科组;4)特一级、基础护理质量组、健康教育组5)重症管理组;6)护理文书组;7)药品管理组;8)护士在职培训教学质量管理组;9)手供医技护理质量管理组、职业安全、护士维权组
2、各小组在护理部的领导下,依据质量小组及专科小组的工作职责及工作计划开展工作。
3、护理部将等级医院评审的条款和各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整合,并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4、各质控小组对本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全面抽查,每季完成全院全项检查。采取各小组组长负责制,并负责督导资料的汇总。护理部组织各小组对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帮助科室进行整改。由护理部按照质控评分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赋分。
5、为提高全院护士长的执行力,督导各科护士长认真落实护士长目标管理,护理部成员每人分管几个科室,每半年轮换一次。将分管科室督查重点倾向于护士长工作目标的落实,手把手的带教所分管科室护士长的各项工作,按照护士长目标管理督查表进行检查及赋分,达到提升护士长执行力及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6、做好环节质控,护理部成员对所分管科室重点督导以下工作内容:
1)参加科室早交班,并抽查中班交接班。标准按护理部床头交接班督查表落实。 2)对所分管科室2012年总结、2013年计划重点进行督导检查,要求总结要与计划相符,2013年计划中要重点体现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及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与护理部计划一致。并将计划分解至每季度工作计划中,避免回顾性记录,督察
- 12345
组员:买地也提 质控小组职责:
1、各质控小组在护理部的领导下,负责修订护理质量标准。
2、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依据各项质控标准,按照护理部制定的质控方案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对全院护理单元进行质量监控,监督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规章和常规的执行情况,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提供培训、指导。做好日常监控和随机抽查、考核和评价工作,判定指标完成情况,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持续改进质量。
3、每季完成各质控项目的督导,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讨论。提出有建设性的整改意见,使之见成效。并配合护理部做好科室及护士长的护理绩效考核及各类先进的评选工作。
4、每月做全院护理质量评析和护理质量考核统计呈报信息科与质控科、经管办。
5、每月行护理质量资料汇总及书面小结,在全院护士长例会上进行质量信息反馈。汇总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6、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标准的培训及质量安全教育。
7、加强防范压疮、跌倒及各种管道管理,协同护理部对全院不可避免的压疮进行评估,并提出预防措施。
8、参与护理部组织的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 专科小组:
1、各专科小组在护理部的领导下,按照专科小组的职责,依据各小组工作计划,积极促进专科护理的发展及质量的提升。
2、每半年完成书面小结,在全院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反馈。汇总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持续质量改进。 奖惩办法:
1、采取各小组组长负责制,组长每月补助500元。护理部参与人员协助组长负责对本组组员进行严格考勤。组员参加一次补助30-50元。无特殊原因一次未到者扣50元。
护理质控会议记录总结范文第6篇
1、消毒隔离质量小组
1)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标准。 2) 病房的检查项目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治疗室、病房单位,根据科室 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
3) 质控小组根据标准每周对消毒隔离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上 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 对检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2、急救药品器械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急救药品器械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氧气装置、吸痰器、抢救制度、程序是否健全,工作 人员对抢救制度、程序的熟练程度。
3) 急救物品检查小组根据标准每月对急救药品、器械质量进行一次全面 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 急救物品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 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 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3、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1)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基础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护理,按级别护理是否达到规定标准, 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 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 生活护理情况。
3)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 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 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 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4、技术考核小组
1) 技术考核的标准为《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 。 2) 技术考核小组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护理技术的抽查考试,技术考核小 组应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指正,并进行分析、总结, 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5、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特级护理是否做到专人护理并有护理计划,对病情了 解程度,是否做到了“八知道” ,病床单位的质量及患者的头发、口腔 及皮肤护理质量,是否发生褥疮,患者的卧位是否舒适、安全,各种 导管、引流管、输液的观察、记录、护理、生活护理情况。
3) 危重患者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 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 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 上报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 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6、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护士交班报告、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质量。 3) 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 查,并对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总 结,提出改进措施,记录时间、内容。
7、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
1)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病房管理质量检查标准。 2) 检查项目包括:病房环境、服务质量。
3) 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并针对 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 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 出改进错,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 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
8、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小组 1)有健康教育管理组织。
2)护理人员应人人参与健康教育,运用沟通技巧。 3) 科室有常见病标准健康教育资料。
4)有完善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进行分析, 评价及反馈。 5) 健康教育质量达标率 90%。
9、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1) 加强对护士执业资格和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为患者安全护理服 务提供保障。 2) 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3)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障病人的治疗护理安全。 4) 遵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特殊治疗、检查均需履行告知程序。 5)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6) 对开展的新项目及新技术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以使护理人员能够遵 照执行。 7)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 各类药品放置有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 保患者用药安全。 9) 如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按规定及时上报科室领导及医院领导,不 得隐瞒,并保存好病历。
10) 护理用具、抢救仪器要定期检查,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 悉放置位置,熟练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11) 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危重患者、新患者、年老体弱、特殊检查及突然 发生病情变化等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2) 病历管理:病历齐全,每班进行交接班并有清点记录及签名。
综合病区护理质控管理小组责任划分
护理质量管理重要性:护理的服务对象决定了护理质量的重要性、高质量的护理质量管 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护理质量管理是在提高医疗水平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护 理质量管理内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全面管理抓好全过程的质量关。
一、 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培养一支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队伍。
二、 继续实行以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控员的三级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行全员质控的目标。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三级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三、 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季度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每月有重点,每季度一次全面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整改,在科室护士例会上通报,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四、 落实各专项护理技术指导小组的职责,规范护理会诊工作。危重病小组、褥疮评估与技术指导小组、小儿静脉穿刺小组、老年病小组。
五、 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 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合法权利。
七、 建立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工作中的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各质控小组人员名单 :
1、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2、病房管理质量检查小组:
3、急救药品器械检查小组:
4、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5、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小组:
6、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
7、技术考核小组:
8、健康教育管理标准小组:
护理质控会议记录总结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