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范文第1篇

近期,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四省市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截至4月10日24时,共收到3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报告,其中,上海13例(5例死亡)、江苏10例(1例死亡)、安徽2例(1例死亡)、浙江6例(2例死亡)。

据农业部通报,目前,农业部门已从鸽子、鸡和环境标本中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目前病例处于散发状态,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①吃熟食,不吃生鸡蛋,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2分钟即可灭活。②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③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④保持室内清洁。⑤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

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流感病毒颗粒外腊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植物血凝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

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

5、H

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

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还没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

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2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 预后: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五、治疗

(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3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选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或扎那米韦(Zanamivir),临床应用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1N1感染等有效,推测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应有效。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每日两次,重症者剂量可加倍 ,疗程5-7天。扎那米韦成人剂量10mg,每日两次吸入。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

华北电力大学医院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范文第2篇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流感)病毒,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讲授有关禽流感病毒资料,了解有关禽流感知识。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

1、H9N

2、 H7N

2、 H7N

3、 H7N

7、H5N

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征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之后,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血痰,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者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二、了解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禽流感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病毒并不可怕,科学能战胜病毒。

不许禽流感病毒进入我们身体内、多锻炼、开窗、不到疫区、打预防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来预防禽流感的传播,其他的人还不道,你想用什么办法来告诉他们。 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1、不去疫区旅游。

2、不与活禽接触。

3、重视疾病预防。

4、重视高温消毒。

5、注意个人卫生以及室内通风。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范文第3篇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是该病的高危人群。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人用疫苗,但已启动疫苗研发准备工作。

2、H7N9禽流感人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死亡。

3、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

目前已有证据提示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若曾接触,须尽快用肥皂及水洗手。儿童应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禽。如果发现病(死)禽、畜,不要自行处理,应报告有关部门。

(2)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3)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4)注意饮食卫生,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在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5)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带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4、哪些人需要特殊防护?有何具体要求?

与家禽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养殖、分拣、运送、销售、宰杀、免疫接种工作和病、死禽处理等的人员,以及对有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的专业人员需要特殊防护。特殊防护的要求是穿普通工作服,外罩一层防护服(隔离衣),戴防护口罩、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穿长筒靴或可消毒的保护性脚套。注意洗手,减少感染发病机会。清洁禽舍时,要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清洁完毕后,要及时彻底地洗手和消毒;当身体接触禽类污物时,也要彻底地清洗。当发现病死禽时,应及时焚毁,并通知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处理。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范文第4篇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总分顺序

2、根据文意,下列对H7N9型禽流感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2分)

A、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甲型流感病毒。

B、H7N9型禽流感是源于H9N2禽流感病毒的新型重症病毒。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C、 H7N9禽流感感染早起均出现发热、咳嗽、少痰、拉肚等症状。

D、人感染H7N9禽流感会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3、对下列句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A型病毒可由16种不同的H子型和9种N子型排列组合而成。”这句话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A型病毒的结构形态。

B、“上海的一位死亡患者是猪肉商贩,平时与猪肉的接触远多与常人,而安徽患者韩某也曾接触过禽类和猪。”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大部分病源来自禽鸟类,但也不排除病原体来源于猪。

C、“流行性感冒病毒一般可分为三种:A型、B型和C型。”这句话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类型。

D、“H7N9亚型禽流感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病毒。”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这种病毒的性质。

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B)

A、禽流感病毒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弱 ,65℃加热30分钟或者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

B、禽流感病毒在不同条件下,存活时间是不一样的。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课存货1个月,有时也可以存活1年。

C、禽流感病毒H5NI、H9N

2、H7N7等均有感染人的报道。血清的证据也表明,H

4、H

6、H11亚型病毒也可能感染过人。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范文第5篇

一、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认为: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根据对现有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专家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为禽源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来源于被感染的禽或其污染的环境,接触被感染的禽或暴露于活禽市场是人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

2、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3、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

4、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H7N9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死亡。目前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特征的认识还有限,病毒感染谱不清,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尚不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专家提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

四、如何预防H7N9流感

目前已有证据提示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早报告: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的鸡鸭鹅及鸟,立即向当地兽医或卫生部门报告。

2、早就医:接触病、死鸡鸭鹅或鸟后,如果出现发烧及咳嗽,要立即就医。

3、勤洗手: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若曾接触,须尽快用肥皂及水洗手。儿童应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禽。

4、养成爱清洁习惯:鸡鸭鹅或鸟类养殖和售卖人员要经常清洗衣物、经常清洁鸡棚鹅舍及运输工具。

5、隔离饲养:新买的鸡鸭鹅或鸟类要分开饲养2周,不要让鸡鸭鹅进入住宅,儿童要避免与鸡鸭鹅或鸟类密切接触。

6、妥善处理病死禽:不宰杀、不买卖病死鸡鸭鹅;如果发现病(死)禽、畜,不要自行处理,应报告有关部门。病死的禽、畜要深埋(不要随意丢弃)。

7、注意饮食卫生,加工、保存、食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在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熟的禽肉、蛋类等食品;不购买未经检疫的禽肉制品。

二是生活中要注意以下细节

1、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预防感染他人。

3、室内勤通风换气,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

4、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增强身体抵抗力。

5、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6、外出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7、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一旦出现发烧、头痛、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范文第6篇

H7N9禽流感症状

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

1,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

2,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 3,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4,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

5,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和保存。

6,肉类及蛋类需煮熟煮透才可食用,避免接触发热病人。

7,体弱者到医院看病,建议佩戴口罩。

8,五六分熟的鸡排、没熟透的火锅涮肉需谨慎食用。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范文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范文第1篇近期,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四省市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截至4月10日24时,共收到3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