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Internet工作流程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Internet工作流程(精选11篇)

Internet工作流程 第1篇

地址和协议的概念

Internet的本质是电脑与电脑之间互相通信并交换信息,只不过大多是小电脑从大电脑获取各类信息。这种通信跟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一样必须具备一些条件,比如:您给一位美国朋友写信,首先必须使用一种对方也能看懂的语言,然后还得知道对方的通信地址,才能把信发出去。同样,电脑与电脑之间通信,首先也得使用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语言”--通信协议,然后还得知道电脑彼此的地址,通过协议和地址,电脑与电脑之间就能交流信息,这就形成了网络。

TCP/IP协议

Internet就是由许多小的网络构成的国际性大网络,在各个小网络内部使用不同的协议,正如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那如何使它们之间能进行信息交流呢?这就要靠网络上的世界语----TCP/IP协议。详细介绍请参考TCP/IP>>>

IP地址

语言(协议)我们是有了,那地址怎么办呢?没关系,用网际协议地址(即IP地址)就可解决这个问题。它是为标识Internet上主机位置而设置的。Internet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被赋予一个世界上唯一的32位Internet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简称IP Address),这一地址可用于与该计算机机有关的全部通信。为了方便起见,在应用上我们以8bit为一单位,组成四组十进制数字来表示每一台主机的位置。

一般的IP地址由4组数字组成,每组数字介于0-255之间,如某一台电脑的IP地址可为:202.206.65.115,但不能为202.206.259.3。

域名地址

尽管IP地址能够唯一地标识网络上的计算机,但IP地址是数字型的,用户记忆这类数字十分不方便,于是人们又发明了另一套字符型的地址方案即所谓的域名地址。IP地址和域名是一一对应的,我们来看一个IP地址对应域名地址的例子,譬如:河北科技大学的IP地址是202.206.64.33,对应域名地址为www.hebust.edu.cn。这份域名地址的信息存放在一个叫域名服务器(DNS,Domain Name Server)的主机内,使用者只需了解易记的域名地址,其对应转换工作就留给了域名服务器DNS。DNS就是提供IP地址和域名之间的转换服务的服务器。

域名地址的意义

域名地址是从右至左来表述其意义的,最右边的部分为顶层域,最左边的则是这台主机的机器名称。一般域名地址可表示为:主机机器名.单位名.网络名.顶层域名。如:dns.hebust.edu.cn,这里的dns是河北科技大学的一个主机的机器名,hebust代表河北科技大学大学,edu代表中国教育科研网,cn代表中国,顶层域一般是网络机构或所在国家地区的名称缩写。

域名由两种基本类型组成:以机构性质命名的域和以国家地区代码命名的域。常见的以机构性质命名的域,一般由三个字符组成,如表示商业机构的“com”,表示教育机构的“edu”等。以机构性质或类别命名的域如下表:

域名 含义
com 商业机构
edu 教育机构
gov 政府部门
mil 军事机构
net 网络组织
int 国际机构(主要指北约)
org 其他非盈利组织

以国家或地区代码命名的域,一般用两个字符表示,是为世界上每个国家和一些特殊的地区设置的,如中国为“cn”、香港为“hk”、日本为“jp”、美国为“us”等。但是,美国国内很少用“us”作为顶级域名,而一般都使用以机构性质或类别命名的域名。下表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国家或地区代码命名的域:

域名 国家或地区 域名 国家或地区
ar 阿根廷 nl 荷兰
au 澳大利亚 nz 新西兰
at 奥地利 ni 尼加拉瓜
br 巴西 no 挪威
ca 加拿大 pk 巴基斯坦
co 哥伦比亚 pa 巴拿马
cr 哥斯达黎加 pe 秘鲁
cu 古巴 ph 菲律宾
dk 丹麦 pl 波兰
eg 埃及 pt 葡萄牙
fi 芬兰 pr 波多黎各
fr 法国 ru 俄罗斯
de 德国 sa 沙特阿拉伯
gr 希腊 sg 新加坡
gl 格陵兰 za 南非
hk 香港 es 西班牙
is 冰岛 se 瑞典
in 印度 ch 瑞士
ie 爱尔兰 th 泰国
il 以色列 tr 土耳其
it 意大利 gb 英国
jm 牙买加 us 美国
jp 日本 vn 越南
mx 墨西哥 tw 台湾
cn 中国    

统一资源定位器

统一资源定位器,又叫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是专为标识Internet网上资源位置而设的一种编址方式,我们平时所说的网页地址指的即是URL,它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传输协议://主机IP地址或域名地址/资源所在路径和文件名,如今日上海联线的URL为:china-window.com/shanghai/news/wnw.html,这里http指超文本传输协议,china-window.com是其Web服务器域名地址,shanghai/news是网页所在路径,wnw.html才是相应的网页文件。

标识Internet网上资源位置的三种方式:

IP地址:202.206.64.33

域名地址:dns.hebust.edu.cn

URL:china-window.com/shanghai/news/wnw.html

下面列表是常见的URL中定位和标识的服务或文件:

http:文件在WEB服务器上

file:文件在您自己的局部系统或匿名服务器上

ftp:文件在FTP服务器上

gopher:文件在gopher服务器上

wais:文件在wais服务器上

news:文件在Usenet服务器上

telnet:连接到一个支持Telnet远程登录的服务器上

Internet的工作原理

有了TCP/IP协议和IP地址的概念,我们就很好理解Internet的工作原理了:当一个用户想给其他用户发送一个文件时,TCP先把该文件分成一个个小数据包,并加上一些特定的信息(可以看成是装箱单),以便接收方的机器确认传输是正确无误的,然后IP再在数据包上标上地址信息,形成可在Internet上传输的TCP/IP数据包。

使用TCP/IP传送数据

当 TCP/IP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后,计算机首先去掉地址标志,利用TCP的装箱单检查数据在传输中是否有损失,如果接收方发现有损坏的数据包,就要求发送端重新发送被损坏的数据包,确认无误后再将各个数据包重新组合成原文件。

就这样,Internet通过TCP/IP协议这一网上的“世界语”和IP地址实现了它的全球通信的功能。

Internet工作流程 第2篇

打开某个网页时,浏览器“嘣”跳出一个提示框“Internet Explorer无法打开Internet 站点...已终止操作”,而大多数情况下该页面甚至很可能看起来已经载入完毕,内容可以完全显示。只是为何还会出现此等提示呢?!更令人懊恼的是点完该提示的确定后,页面就跳转到错误信息显示页面,完全没法正常浏览原网页...

那么是什么问题导致IE内核的浏览器出现以上症状?又如何便捷迅速的排除问题呢?

通常新系统一般不会出现类似问题,都是使用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这样的浏览器问题。那么基本可以断定是对IE的使用过程对IE的某些改动使得故障出现。

可是,对IE怎样的使用操作会改变IE?可能突然让我们想,我们多是一头雾水完全没有头绪...我们无非就是看看网页而已,又何来修改呢?!那说明一下相关的典型情况:

1. 自行修改IE自身的选项,诸如安全级别、主页、默认语言……

2. 安装工具栏(Toolbar),诸如常见的Google工具栏、Baidu工具栏……甚至许多私人开发的工具栏

3. 安装插件,诸如登录网上银行,为了安全银行要求安装的插件、各类共享网站要求的上传下载插件……

4. 病毒及未知的篡改甚至IE本身的Bug导致的某些组件损坏...

甚至这些还不是IE被改动的全部可能~另外,除了浏览器本身的问题外,被浏览的网页本身也可能存在程序编写错误或者服务器问题,甚至使用代理服务器....都可能导致相关症状滴出现。如何搞定...请往下看~

以下内容出自Google搜索结果,原始出处未知,仅供大家参考:

以下方法供普通电脑用户参考

方法一:

打开浏览器--工具--internet选项--删除文件--把“删除所有脱机内容”勾上--确定--确定即可,

方法二:

打开浏览器--工具--Internet选项--程序--管理加载项--把同时符合以下三项的禁用(注意:是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

1、(未验证)

2、浏览器帮助程序对象

3、最后的文件名以 .dll 结尾,然后关闭浏览器,重新打开。

以下方法供网站管理员参考

在页面还没有ready的时候就调用了htmlObject的appendChild或者innerHTML操作,这样会在IE上弹出一个对话框:“Internet Explorer无法打开站点,已终止操作”

解决方法有两个:

(1)在appendChild或者innerHTML操作处判断document.readyState==“complete”, 若为否,则setTimeout若干秒之后重新作这个操作。

但是,此属性只对ie,opeara有效,ff的document没有readyState属性,永远是undefined.

(2)在script中使用defer属性。意在页面加载完毕后再执行脚本,这样可以避免找不到对象的问题。defer不会考虑外部文件是否全部下载完,只会判当前页面是否全部加载完成。并且,有defer标签的代码块里不能写document.write方法

使用ajax时发生错误的解决方案:在appendChild或者innerHTML操作处判断document.readyState==“complete”, 若为否,则setTimeout若干秒之后重新作这个操作。

如果要加载独立的脚步文件 可靠的做法是在_onload事件中调用,兼容firefox的一种写法如下:

以下为引用的内容:

Internet工作流程 第3篇

高效地面向组织构建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与迫切任务之一。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工作流管理(Work Flow)”技术,已成为挖掘信息系统潜能、实施“业务过程再造”的重要势能技术,并逐步成为当代组织信息系统的标准核心构件。

采用工作流技术,可以把业务过程的逻辑从具体的业务实现中分离出来,不修改具体功能实现,仅修改过程模型来完成系统功能的转变,从而实现对业务流程的部分或全部过程的弹性管理。

随着Internet技术日益成熟与普及,在Interne上实现企业的业务流程处理、流程监视、流程自动化,已经成为Work Flow平台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最佳选择。

本文通过分析工作流模型,设计与研制了一套基于Internet的工作流平台,工作流平台由工作流建模工具、工作流运行平台及相应的接口API组成。本工作流平台的特点:能够帮助项目组快速开发业务流程处理模块,帮助企业客户更好地实现流程优化与流程重组。

1 工作流的基本模型分析

在现实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流情况,虽然工作流联盟也从理论上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工作流模型,但是并不是理论上的工作流模型都能实现,也不一定便于计算机技术实现。因此,需要对现实中与理论中的工作流进行分析、过滤、抽取,作为构建工作流平台的技术模型和基本需求。

每个工作流任务都由起点、经过中间流转到达终点完成工作,我们从起点、终点、中间如何激活,如何进行任务分发,与其他流程有什么关系等方面来分析。也就是流程起点模型、流程激活模型、流程运转模型、流程组合嵌套模型和流程的整合模型等方面。

1.1 流程的起点模型

按流程的起点个数,可以将流程分为单起点流程与多起点流程。

(1)单起点流程:是指只有一个起点的流程。

(2)多起点流程:是指有多个起点的流程,任何一个起点都可以启动流程。

1.2 流程的激活模型

一个流程被激活后,会从起点开始沿着预定的流程路线,有序或无序地往下进行,起点就是这个流程被激活的源头。一个流程的激活方式主要有人工方式、自动方式。

(1)人工方式激活:是通过人为的信息数据输入激活流程,大多数流程都是如此。

(2)定时或限时激活(自动方式激活):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因为特定的情况,符合特定的条件,激活某个特定的流程(或任务)。

(3)外界消息激活(自动激活):是指由另外一个系统的事件或服务自动激活的流程,主要应用在跨业务系统流程集成中。

1.3 流程的运转模型

运转模型关注流程按什么路径、什么方式来进行工作任务的流转,是工作流模型的核心。

(1)串行(Sequence)流程:是指按串行顺序执行的流程。

(2)自循环流程:主要是指同一个任务节点可以重复地执行多次。

(3)并行(Parallel)运转流程:是指后续活动同时并发进行的流程。

(4)独占式选择(Exclusive Choice)流程:任务可允许走多个分支流程,但某一时刻只允许其中一个或特定几个分支运行。

(5)鉴别式选择(Discriminator Choice)流程:鉴别器根据当前流程所处的状态,对比预先设定的选择规则,自动判别流程的流向。也就是自动根据条件,选择一个最优的分支运行。

2 工作流平台设计与实现

在上述流程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Internet的工作流平台设计实现的总体目标为:

(1)提供一个流程定义工具,对企业的业务过程模型进行图形化建模,并实现规则与数据库的无关性。

(2)提供简单的业务建模工具,使企业可以定义流程的具体业务。

(3)提供一个跨平台运行的流程运行引擎,对流程定义进行装载,并解释执行流程;完成流程运行时的一系列服务:流程装载、流程启动、流程发送、流程监控服务。

(4)提供流程实例运行的WEB程序,用于执行业务流程实例。

2.1 工作流平台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工作流平台由流程定义工具、业务建模工具、流程运行引擎和WEB运行程序组成。其中,流程定义工具负责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建模,能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设计和重组业务过程;业务建模工具负责业务数据定义及表单设计;流程运行引擎负责流程的装载、启动、消息、日志、数据、工作项、监视、垃圾回收等服务;WEB运行程序则负责运行流程实例、权限管理、进行流程监视与日志监视等。工作流平台的体系结构如图一所示。

2.2 工作流平台模块设计

2.2.1 工作定义工具

使用图形化的方式,让开发和维护者直观地设计和修改企业工作流程。流程定义工具提供相当丰富的流程元素、数据类型、逻辑表达方式等,可以表达非常复杂的流程,与业务建模工具相结合可以便利地设定流程的每个步骤,方便准确地选择每个活动执行的参与者,并采用工程化思路的保存与打开流程,进行一致性的有效控制,并提供流程自动模拟功能来测试与检测流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图形化拖拽方式

(2)提供过程元素对象控件

(3)活动属性设置

(4)简单的操作功能

(5)XML的过程模型存储

(6)参与者设置

(7)流程数据定义

(8)实现多种流程模型

(9)日志管理

(10)工程方式管理模型文件

(11)模型文件属性设置

(12)模型文件检查

2.2.2 业务建模工具

业务建模工具主要实现流程业务的数据库设计和业务界面的设计,即数据建模和页面建模,是流程平台为了支持企业业务流程的额外工具。

(1)数据建模

数据建模采用表格化的方式定义数据结构。数据建模工具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表格化操作方式:实现采用列表方式列出表字段的列名、中文名、长度、数据类型、初始值、下拉选择值等。

(2)简单操作功能:实现表字段的增加、删除、修改。

(3)支持多种数据类型:统一数据类型为字符、数字、小数、日期、Word、Excel、附件。

(4)下拉列表定义:实现字段的下拉选项的值定义。

(2)页面建模

以DHTML控件方式绘制设计业务显示页面。用户可以从浏览器上访问到设计结果,实现业务页面的所见即所得的功能。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DHTML控件绘制:采用成熟的DHTML控件作为页面建模的主要控件,使用户绘制页面便利高效。

(2)多种绘制元素控件:实现文本框、列表框、单选控件、多选控件、多行文本框,下拉列表、图像,超级链接、表格等控件的拖拽绘制。

(3)文件导入:实现asp、aspx、html等文件的导出重新绘制修改功能。

(4)文件导出:实现将绘制的页面模型导出为asp、aspx、html等文件功能。

(5)代码编写:实现WEB页面文件的代码编写,实现界面与源代码界面同步显示。

2.2.3 流程运行引擎

流程运行引擎服务是工作流平台的核心,是应用控制和运行的中心,负责解释、控制并协调各种复杂工作流程的执行,同步各个客户端的反应,包括工作流激活、任务分配、任务接收、任务终结、任务回退、并发控制、同步控制等;为客户端和监控管理提供所需的其他服务,包括运行服务器监视自激活服务、装载服务、数据库服务、工作项服务、消息服务、日志服务、垃圾回收服务等。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过程定义的装载解释

(2)过程实例的创建:人工创建、自动创建

(3)过程、活动以及工作项的控制:创建、运行、挂起、恢复、终止

(4)过程自动激活工作

(5)系统时钟管理

(6)自动回收垃圾过程

(7)系统日志服务

(8)数据存取服务

2.2.4 流程WEB运行程序

工作流运行WEB提供进入特定任务并处理任务的环境,提供监控功能,供业务专责人员从宏观角度随时在线监视和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业务流程,监督指导或检查任意一项具体活动;提供辅助分析功能供能,使决策层把握企业关键业务流程的运作情况,分析执行效果,制订工作流优化或重组方案。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工作待办:以声音和明显颜色主动提示有需要处理的工作。

(2)历史任务回溯:可以检索已处理的任务,回溯以往工作,并可重入。

(3)相关任务预览功能:用户可以观察到与自己有关的任务进程。

(4)流程列表:按流程类型列出各种流程实例化列表,按启动中、处理中、已终结、已作废方式分类列出。

(5)流程处理:实现人工方式的流程启动、发送、保存、收回、退回、作废、监视、终结、预处理人设置等流程处理方式。

(6)流程管理:实现流程的启动、查看、删除、催办、跳转、恢复、挂起、控制域设置、预处理人设置。

(7)流程监视:实现以图形控件的方式跟踪流程的运行情况。

(8)流程分析:实现流程的分类统计,统计分析每一流程的处理时间。

3 结束语

采用MS.NET技术实现的基于WEB工作流平台,可以轻松实现日常工作流业务,把业务过程逻辑从具体的业务实现中分离出来,通过修改过程模型来改变系统功能。采用本工作流平台,能够提高业务流程处理模块的开发效率,帮助企业客户实现流程优化与流程重组。

摘要:本文研究分析了工作流的各种模型,结合实际的业务流程,设计并实现了由流程模型定义工具、业务建模工具、流程运行引擎服务与流程运行WEB组成的工作流平台。该平台把业务过程逻辑从具体的业务实现中分离出来,在不修改具体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只修改过程模型实现系统功能的改变。采用本工作流平台,能加速项目组开发业务流程处理模块的进度,帮助企业客户更好地实现流程优化与流程重组。

关键词:工作流模型,流程建模,流程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益林,王如龙.基于WEB的工作流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中的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06):371-374.

[2]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实现企业业务过程重组、过程管理与过程自动化的核心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工作流管理联盟.工作流管理联盟工作流标准[EB/OL].www.wfmc.org,2002-07-31.

[4]喻俨.基于Web服务的业务流程建模研究与应用[D].杭州:浙江大学,2007.

[5](荷)Wil van der Aalst,Kees van Hee,著.王建民,闻立杰,等,译.工作流管理——模型、方法和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Internet工作流程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人素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越来越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许多教育者感叹高校思想工作难做。尽管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效果和收效不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困境。本文着重分析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所在,并提出措施,希望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所裨益。

1 Internet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科学文化的殿堂和制高点,是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沿。高校的大学生是最敏感、最集中、最迅速地折射社会大环境变化的一个群体,计算机网络提供了一个快捷反映这种变化的平台和媒介。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冲击显而易见,对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又使之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加以辩证分析。正如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它的两面性,互联网的广泛发展也有两面性。它首先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机遇,如互联网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使广大师生“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互联网有利于教育观念现代化,它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单向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网络信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时效和影响力。

1.1导致部分学生思想迷失方向

网络文化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是超越民族和国界的,这必然会导致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西方的一些敌对势力,会利用网络这一特点,不择手段地展开对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强烈攻势,大搞文化霸权主义,以“民主”、“人权”为幌子,肆意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向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学生大肆宣扬和倾销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人权以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以及腐朽的生活方式,对我们进行“西化”、“分化”和“弱化”。这极容易使缺乏政治经验,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迷失政治方向。

1.2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

以往学生们接触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媒和教育者的灌输,其内容经过层层过滤,不正确不恰当的信息已被删除。而网络信息中不乏非法和有害信息,特别是在政治观点、宗教信仰和种族问题上无视他人的文化背景的有害信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对非法信息和有害信息的解释、取舍标准不同,有些国家放纵这些有害信息进入网络。很多学生因为沉溺于网上的有害信息导致思想观念向错误或庸俗的方面发展,有些人开始模仿网上的生活方式和一些不健康的行为,侵犯知识产权,制造计算机病毒,以及偷看他人信件,查看黄色邮件,发布不健康信息等不道德行为。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的交往与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大不相同。人人界面变成人机界面,每个人在网上都成了“隐形人”,他们的交流可以无所顾忌,使得不少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上网,热衷于“虚拟”交往,而疏远了现实的人际关系,大大减少了参加日常社交活动的时间。这容易使学生对现实中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容易形成某些心理疾病。

2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2.1拓宽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内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但高校德育还必须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工作对象的实际情况,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来,突出现代意识培养。

2.2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走向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明显效益,除了内容方面的原因之外,与方式、方法是否科学有着很大的关系,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者对行为规范和纪律条文的传授和灌输,强调受教育者对所传授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的无条件服从和接受。面对新的现实,思想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着力点应放在创新上。

2.3开拓网络道德教育

高校要积极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新天地,做好网络道德教育。计算机网络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跨地区、跨时空的交流成为可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计算机网络内容泥沙俱下,魚龙混杂,其中不乏各种错误和不健康的内容,它们极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的敌对分子甚至利用网络进行舆论渗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不可忽视。

3结束语

总之,要信心百倍地迎接信息网络的挑战,以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和新的渠道开展互联网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占领网络这一文化阵地,争取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永盛.浅谈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难点及对策[J].高校教育,2010.

Internet发展 第5篇

Interne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he world. As is shown in the pictures, two persons are sitting in front of their own computer in different places. they seem to be very happy owing to the accession to Internet. We can see clearly that the left fellow(guy) types a message and sends it to the right one, the message says:”David, would you have a coffee tonight?” the right one receives it and quickly replys:”sure,where?”What a convenient tool of Internet i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 technologies and economy, people will get more and more benefits from the use of internet.(or: people will benefit a lot from Internet)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COMPUTER NETWORK is an indication of social civilazation and progress. internet is an information pool , people can search anything they want by TYPING THE KEY words. For example, someone wants to know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what he/she need to do is only TO OPEN AN INTERNET EXPORER and TYPE the words:” the Great Wall” and search it, then he/she can get so many relevant links. What’s more, people can purchase their favorite goods through the Internet instead of going shopping in CHAOTIC streets. LAST BUT NOT LEAST, people ALSO can MAKE FULL USE OF Internet to study ONLINE .

INTERNET教案 第6篇

第一讲

INTERNET概述

一.计算机网络 1.网络的定义

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相对独立的多台计算机通过专门的通信线路或设置互联起来所形成的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数据传输系统。2.网络的功能

(1).资源共享(举例)(2).数据传输(举例)3.网络的分类(1).局域网(LAN)(网吧)一般用于连接一个房间、一个办公楼、一个校园,距离在几十公里以内(2).城域网(MAN)(百灵)一般用于连接一个城市,距离在几公里到几十公里(3).广域网(WAN)(互联网)一般用于连接若干城市、地区、国家,距离几十公里到几千甚至几万不等。二.INTERNET的基本服务 1.电子邮件(E-MAIL)2.文件传输(FTP)3.远程登陆(TELNET)4. 2.单击“注册3G免费网易邮箱” 3.输入用户名

4.输入密码等相关信息,单击“注册账号”(红色星号为必填项)5.注册成功,单击“进入126等免费邮箱” 三.使用WEB方式收发邮件

1.收邮件:进入邮箱后,单击“收信”后点击主题查看信件 2.写邮件:进入邮箱后,单击“写信”(1).输入收件人地址,多个地址用逗号分隔

(2).抄送:(3).密送:(4).添加附件;(5).输入邮件正文/单击“发送”

3.转发邮件;4.回复邮件;5.删除邮件

第四讲

下载

一.下载的定义

通过互联网把远程电脑的文件复制到本地计算机中。二.常见的下载方式

1.HTTP下载。HTTP下载是指通过网站服务器进行资源下载。使用较为普遍的HTTP下载工具是网际快车(FlashGet)。

2.FTP下载。FTP下载是基于FTP协议的下载。直接登录FTP服务器看到像本地电脑中的文件夹布局一样的界面,进行下载。

3.P2P传输工具下载。P2P是peer to 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中有“能力地位同等者”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用户对用户。通过P2P,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它用户的计算机上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最常使用的P2P下载工具是Bitcomet。

4.P2SP下载方式。P2SP下载方式实际上是对P2P技术的进一步延伸,它不但支持P2P技术,而把原本孤立的服务器资源和P2P资源整合到了一起,也就是说P2SP=P2P+HTTP的技术,这样下载速度更快,同时下载资源更丰富,下载稳定性更强。最常使用的P2SP下载工具为迅雷。

5.流媒体下载。大多数在线电影都只能看,不能下载(使用普通工具不能下载)。因为这些网站播放影片时使用的不是普通的FTP或HTTP协议,而是RSTP、MMS等这样的流媒体协议。当服务器以这种协议向计算机提供文件时,数据只能一段一段地传送过来,而且只放在内存中,不能写入磁盘。播放之后,就从内存中清除。因为这种媒体播放方式如同流水,因此称为“流媒体”。流媒体文件的下载必须使用专门的工具,如影音传送带。三.HTTP下载

1.单击超链接下载。例,下载FLSAHGET 2.使用FlashGet下载。

(1).使用快捷菜单下载。右击/使用网际快车下载/设置保存位置,名称/确定(2).监视浏览器功能。当单击URL时,FLASHGET监视该URL,如果该URL符合下载的要求,该URL会自动添加到下载任务列表中。工具/选项/监视选项卡/可在监视的文件类型自行添加/确定。选中“命名用ALT键”时,需要按ALT键单击超链接才能下载。

(3).使用拖放窗口添加下载任务。从浏览器中拖动URL到悬浮窗口或主程序窗口。如果没显示悬浮窗口可单击查看/悬浮窗/选中复选框

(4).手动下载。任务/新建下载任务/在网址文本框中输入地址/确定(5).同时下载多个文件。右击/使用网际快车下载全部链接/选择要下载的URL/确定(单击选项可设置下载的文件类型)四.使用迅雷下载 五.压缩与解压缩

1.常用的压缩软件WINRAR、WINZIP、WINACE等。2.使用WINRAR(1).压缩:选择文件/右击/添加到压缩文件/在常规选项卡中设置文件名称,位置/确定

(2).对压缩文件加密:选择文件/右击/添加到压缩文件/在常规选项卡中设置文件名称,位置及其他选项/在高级选项卡中单击“设置密码”,并输入密码/确定

(3).创建自解压文件:选择文件/右击/添加到压缩文件/选中“创建自解压格式压缩文件”

(4).设置压缩分卷的大小:选定文件/右击/添加到压缩文件/设置压缩分卷大小/确定

(5).解压缩:右击压缩文件/解压到/

第五讲

网络通信工具

一.聊天室 二.腾讯QQ 1.下载安装 2.申请QQ号 3.查找添加好友(1).基本查找(2).高级查找

4.好友分组:右击/添加组 5.发送信息:双击/输入信息/发送

6.语音、视频聊天:在聊天窗口单击“视频聊天”或“语音聊天”

7.传递文件:在聊天窗口单击“传送文件” 8.QQ设置

(1).个人信息设置:菜单/设置/个人设置

(2).隐藏任务栏图标:菜单/设置/系统设置/基本设置(3).设置快捷键 :菜单/设置/系统设置/热键设置

(4).安全设置:菜单/设置/安全设置/密码安全/修改密码或申请密码保护

第六讲

网上娱乐

一.REALPLAYER 二.WINDOWS MEDIA PLAYER 三.暴风影音 四.在线观看电视 五.网络电视软件PPLIVE 1.简介 2.下载安装 3.启动 4.播放节目 5.收藏夹

6.同时开启多个窗口 7.搜索节目 六.网络电视软件QQ直播

1.下载安装:TV.QQ.COM 2.启动登录:双击打开程序/输入QQ号码和密码/ 3.播放节目:选择节目/右击/播放

第七讲

其它功能

一.网上读书 二.网上看新闻杂志 三.网上银行 四.网上购物 五.网上求职 六.网上房屋租凭 七.网上求医 八.网上旅游 九.网上同学录 十.网上炒股

INTERNET

切藏太

Internet未来发展 第7篇

Internet 应用已从局域网发展到网上证券交易、电子商务、e-mail、多媒体通信、各种信息服务等各项增值业务。尤其是近年来,移动通信的火爆、移动internet的兴起、wap手机的出现进一步推动internet的发展。internet正以其独特的优点带来更多的应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Internet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其应用将涵盖从办公室共享信息到市场营销、服务等广泛领域。另外,Internet带来的电子贸易正改变着现今商业活动的传统模式,其提供的方便而广泛的互连必将对未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影响。然而Internet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如网络无整体规划和设计,网络拓补结构不清晰以及容错及可靠性能的缺乏,而这些对于商业领域的不少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性问题是困扰Internet用户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虽然现在已有不少的方案和协议来确保Internet网上的联机商业交易的可靠进行,但真正适用并将主宰市场的技术和产品目前尚不明确。另外,Internet是一个无中心的网络。所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Internet的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Internet才能更好的发展。

未来的因特网与现在的因特网可大不一样,它将会是一种可大可小的因特网。当你想要把它带在身边时,你不用拎一个很大的背包把它装进去,而是把它变小,放入自己的口袋中,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打开因特网,这就能帮助你搜索你所需要的资料。

它不仅具有现在因特网的功能,还增加了成千上万种现在的因特网所没有的功能,比如像:可以随处旅游的“真实镜”、可以打出五线谱并能演奏的“模拟琴”、可以让图画变为实物的“马郎笔”,以及让因特网变为机器人的“转变程序”等。.....对了,给大家说说“真实镜”这个程序吧!打开因特网,可以在桌面上看见一个镜子的图标,双击这个图标你就可以看见一个全屏显示的大镜子,上面有文字提醒你:“把你想要去的国家或城市的名字打进镜子里。”只要把你想去的地方的名字输入进去,再单击一下旁边的“确定”键就可以了。此时你便会感觉身体轻飘飘的,双脚离开了地面,迅速飞到想要去的地方。

未来的因特网不仅具有许多奇特的功能,它还可以自动报警。当你家有小偷潜入时,未来的因特网就会立即做出反应,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这时候,你就会马上从睡觉中醒来,让小偷无法得逞,通过因特网,你可以弄清楚已经过去了的五万年的历史,却不一定能够知道未来五十年的事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因特网会越来越“神”。在中国,三网融合成为国家的战略方针。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三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是指在信息传递中,把广播传输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计算机中的存储时移融合在一起,更好为人类服务,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在未来,internet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总量已经达到17亿左右,相比之下,全球的总人口数则为67亿。很显然,2020年以前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到互联网中。据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预测,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将增加到50亿。这样,互联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便将成为人们构建下一代互联网架构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

2.互联网在全球的分布状况将日趋分散:

在接下来的10年里,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地区将会是发展中国家。据互联网世界(Internet World)的统计数据:目前互联网普及率最低的是非洲地区,仅6.8%;其次是亚洲(19.4%)和中东地区(28.3%);相比之下,北美地区的普及率则达到了74.2%。这表明未来互联网将在地球上的更多地区发展壮大,而且所支持的语种也将更为丰富。

3.电子计算机将不再是互联网的中心设备:

未来的互联网将摆脱目前以电脑为中心的形象,越来越多的城市基础设施等设备将被连接到互联网上。据CIA公布的2009年版世界统计年鉴显示(CIA World Factbook 2009),目前连接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主机大概有5.75亿台.但据国家科学基金会预计,未来会有数十亿个安装在楼宇建筑,桥梁等设施内部的传感器将会被连接到互联网上,人们将使用这些传感器来监控电力运行和安保状况等.到2020年以前,预计被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这些传感器的数量将远远超过用户的数量.4.互联网的数据传输量将增加到exabyte,乃至zettabyte级别:

由于高清视频/图片的日益流行,互联网上传输的数据量最近年出现了飞速增长.据思科公司估计,在2012年以前,全球互联网的流量将增加到每月10亿GB,比目前的流量增加一倍有余,而且不少在线视频网站的流行程度还会进一步增加。为此,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考虑将互联网应用转为以多媒体内容传输为中心,而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传输网络。

5.互联网将最终走向无线化:

目前移动宽带网的用户已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迹象,据Informa统计,今年第二季度,这类用户的数量突破了2.57亿人。这表明3G,WiMAX等高速无线网络的普及率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左右。目前,亚洲地区是无线宽带网用户最多的地区,不过用户增长率最强劲的地区则是在拉丁美洲地区。按Informa预计,到2014年,全球无线宽带网的用户数量将提升到25亿人左右;

6.互联网将出现更多基于云技术的服务项目

互联网专家们均认为未来的计算服务将等多地通过云计算的形式提供。据最近Telecom Trends International的研究报告表明,2015年前云计算服务带来的营收将达到455亿美元。国家科学基金会也在鼓励科学家们研制出更多有利于实现云计算服务的互联网技术,他们同时还在鼓励科学家们开发出如何缩短云计算服务的延迟,并提高云计算服务的计算性能的技术。

7.互联网将更为节能环保:

目前的互联网技术在能量消耗方面并不理想,未来的互联网技术必须在能效性方面有所突破。据 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统计,互联网的能耗在2000-2006年间增长了一倍。据专家预计,随着能源价格的攀升,互联网的能效性和环保性将进一步增加,以减少成本支出。

8.互联网的网络管理将更加自动化

除了安全方面的漏洞之外,目前的互联网技术最大的不足便是缺乏一套内建的网络管理技术。国家科学基金会希望科学家们能够开发出可以自动管理互联网的技术,比如自诊断协议,自动重启系统技术,更精细的网络数据采集,网络事件跟踪技术等等。

9.互联网技术对网络信号质量的要求将降低

随着越来越多无线网用户和偏远地区用户的加入,互联网的基础架构也将发生变化,将不再采取用户必须随时与网络保持连接状态的设定。相反,许多研究者已经开始研究允许网络延迟较大或可以利用其它用户将数据传输到某位用户那里的互联网技术,这种技术对移动互联网的意义尤其重大。部分研究者们甚至已经开始研究可用于在行星之间互传网络信号的技术,而高延迟互联网技术则正好可以发挥其威力。

10.互联网将吸引更多的黑客

2020年,由于接入互联网的设备种类增多,心怀不轨的黑客数量也将大为增加。据Symantec公司的数据表明,2008年出现了160万种新的恶意代码,比过去几年来出现的恶意代码总量60万种还多了好几倍。专家们纷纷表示未来的黑客技术将向高端化,复杂化,普遍化的趋势发展。11.IPv6和网络融合使网络娱乐产业迅猛发展

IPv6在未来几年的实现,使电视机网络娱乐成为可能。IPv6使的IP资源极大丰富,每个电视机终端都将获得独立的IP地址进行管理,既使广电网具备了和互联网完全整合的技术基础,也使即便广电网不进行技术连接,也可以在网内运营基于IP技术的应用服务。作为家庭中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娱乐终端,这一庞大的娱乐产业目前几乎完全空白。

Internet发展与现状 第8篇

Internet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 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网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ARPA就开始向美国国内大学的计算机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经费, 以促进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的研究。1968年, ARPA为ARPAnet网络项目立项, 这个项目基于这样一种主导思想:网络必须能够经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 一旦发生战争, 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 网络的其它部分应当能够维持正常通信。最初, 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 应用领域也仅仅限于军事领域, 它有五大特点:

1.1 支持资源共享;

1.2 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

1.3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1.4 使用通信控制处理机;

1.5 采用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

1972年, ARPAnet在首届计算机后台通信国际会议上首次与公众见面, 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 由此, 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此后的二十多年间, ARPAnet广泛被网络技术学术界人士以及网络工程师所接纳, 同时他们也积极的投身到与ARPAnet相关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当中去。1980年, ARPA投资把TCP/IP加进UNIX (BSD4.1版本) 的内核中, 在BSD4.2版一其他用户通信, 还可以获得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和数据。这一成功使得NSF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 而不象以前那样仅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政府职员和政府承包商使用。然而, 随着网上通信量的迅猛增长, NSF不得不采用更新的网络技术来适应发展的需要。1990年9月, 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赢利性组织“先进网络和科学公司ANS (Advanced Network&Science, Inc) ”。AN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 它能以45Mb/s的速率传送数据, 相当于每秒传送1400页文本信息。到1993年底, 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已同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通。此后, Internet开始走向商业化的新进程, 1995年Internet开始大规模应用在商业领域, 并且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服务供应商的大量涌现, Internet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并逐步形成了当今以Internet为主导地位的世界计算机网络格局。

2 Internet的现状

1969年12月, 当ARPAnet最初建成时只有四个结点, 到1972年3月也仅仅只有23个结点, 直到1977年3月总共只有111个结点。但是近十年来, 随着社会科技, 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人们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越来越重视, 这些都强烈刺激了ARPAnet和NSFnet的发展, 使联入这两个网络的主机和用户数目急剧增加, 1988年, 由NSFnet连接的计算机数就猛增到56000台, 此后每年以2到3倍的惊人速度向前发展, 1994年, Internet上的主机数目达到了320万台, 连接了世界上的35000个计算机网络。到1998年Internet上的用户突破1亿大关, 直至2010年10月, 全世界直接连接到Internet的网络多达200万个, Internet上的主机数目超过3亿台, 用户超过18亿。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计算机人员和军事部门进行科研的领域, 而是变成了一个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覆盖全球的信息海洋。在Internet上, 按从事的业务分类包括了广告公司, 航空公司, 农业生产公司, 艺术, 导航设备, 书店, 化工, 通信, 计算机, 咨询, 娱乐, 财贸, 各类商店, 旅馆等等100多类, 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构成了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

摘要:主要介绍了Internet的起源,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Internet的发展历程, 以及发展历程中一些关键性的事件, 最后还介绍了Internet的现状。

Internet工作流程 第9篇

internet小赏识 第10篇

2500年前,人们飞鸽传书;160年前,莫尔斯发明了电报;37年前,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进一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电子邮件)

有一个小伙子,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一直想建立中国最大的免费电子邮件系统,但是几乎破产,最终没有办法将自己的邮件系统卖给了广州电信,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却做成了中国最大门户网站;在网上发布信息,发个免费邮件,做个广告,获得第一桶金;这个人就是网易创始人丁磊,靠网络起家的丁磊在“2006胡润IT富豪榜”中以90亿元成为国内IT首富;(www服务)

由于www技术的发展,使的Internet有了爆炸性的发展,Internet上的信息向海洋一样,出现了泛滥和大量的复制;如何快速查找需要的资源,成为一个要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搜索引擎成为比较炽热的行业,于是有个聪明的小伙子把美国的搜索引擎技术移植到了中国,建立了中文最大的搜索引擎,他就使百度创始人李彦宏;2007胡润排行榜中120亿人民币(www服务,信息检索)

门户网站有了新浪、网易和雅虎,搜索引擎有了百度,他们的创始人都使很好技术设计师,有人技术不使很好,但是经济头脑很好,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技术必不上丁磊,张朝阳,李彦宏,就搞个游戏代理吧!先后代理过,《传奇》、《新英雄门》《跑跑卡丁车》,结果建成了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收益额位居前列的网络游戏企业,被国外媒体誉为世界三大网络游戏企业之一。这就使盛大网络公司创始人,陈天桥;个人资产高达90亿;(娱乐)

马化腾今天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当年的他,流落在一些中小公司打工,最多只能算做深圳的边缘人,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化腾接触了icq,一个以色列人开发的即时聊天工具,马化腾觉得ICQ这个东西很好,但是没有中文版本的,我就搞一个中文版本的qq吧!马化腾在模仿间不经意打造了一个庞大的QQ帝国,改变了中国人沟通的方式,手机,电话,EMAIL,还有QQ成了大部分中国人必备的工具,甚至,有许多小弟弟小妹妹们可以不用手机,不用EMAIL,可是万万不能没有QQ,上面有好多好多谈得来的人,有好多好多好玩的游戏,用户数量高达3.4亿(网上交流)

Internet技术 结业报告 第11篇

老师您好,经过本学期选修Internet技术这门选修课,我受益匪浅。我将上课的笔记整理了一下,再加上心得体会,于是完成了这一篇结业报告。

第一部分:概述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Internet技术的概述。

1、全世界共有13台根域服务器,其中10台在美国,一台在英国,一台在瑞典,一台在日本。

2、域名与主机系统,其中主机名必须满足三原则{①全球唯一②便于管理③便于映射,效率高},名字空间分成若干个部分,并授权相应的机构进行管理。域名之间用“.”进行分割。

3、哈工大的IP范围 202.118.224.0~202.118.255.255 ;210.46.64.0~210.46.79.255【原来哈尔滨建筑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简称哈建大)原来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国家调整原因脱离哈工大,2000年又重新与同根同源的哈工大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的人说是哈建大并入哈工大,而哈建大人说工大回归,因为最初建校的土木楼是哈建大的】202.118.168.0~202.118.171.255是后来多分配给哈工大的。

4、Internet的三要素是:服务器,通信,协议。

5、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拓扑结构,访问方式,信号和传输方式,传输介质,数据交换技术,路由技术,结构化布线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系统。

6、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总长度为240万公里的远程终端。

7、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8、现在的网络是二级结构的计算机网络。TCP/IP协议的规范和Internet的技术都是公开的,目的就是让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相互通信,使Internet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9、主机的负担很重,需要兼顾数据处理及通信,设备运行速度慢,使得独占线路利用率低。10、1969年美国的四所大学建立了第一个报文分组网,这四所大学是:犹他,斯坦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1979年研制出TCP/IP协议,1983年TCP/IP协议被正式采用。

11、ARPAnet 的特点【资源共享;分散控制;分组交换;采用专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CCP或IMP);分层的网络协议】

12、ARPAnet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概念,;研究了分组交换的方法。

13、NSFnet网是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利用ARPAnet建立的计算机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骨干网,1987年建立了一个新的广域网,由13个节点组成,由主干节点下联到各地区网。

14、Internet不隶属于任何国家、政府、团体和个人,是一个既自治又合作的团体,拥有独立的管理规则和体系。Internet Society(协会)是决定Internet如何发展的最高机构,但是不经营Internet。ISOC(Internet协会)的任务是推动和支持技术革新,下分IETF工程任务组织,IRTF研究工作组。Internet结构委员会的工作包括【①制订Internet标准②管理Internet标准(草案)(RFC)的出版进程③检查IETF和IRTF的工作④为之设计策略和规划】,位于【阿姆斯特丹的RIRE-NIC负责欧洲地区的网络号码分配工作。日本的AP-NIC负责亚洲地区的网络号码分配工作;美国的INTER-NIC负责其他地区的网络号码分配工作】。

15、准许各个大学,政府或私人科研机构的网络加入,1988年NSFnet代替ARPAnet成为主干网。ARPAnet后期分离出军方专用网NILnet,1990年能源网(ESnet)、航天技术网(NASAnet)商业网(COMnet)等先后接入Internet,从而构成了美国的Internet,称为USInternet。1992年ANSnet使Internet商业化,由IBM,MCI,MERIT三家公司联合组建ANSnet,成为Internet的另一个主干网。

16、Intranet是一个内部网,相当于传统的局域网,但是采用了Internet的全部技术,按照Internet方式进行运作,并提供Internet所具有的全部服务。可以保护内部人员的使用。在Internet出口建立了有效地“防火墙”。内部人员经互联网利用本单位的网络开展各种工作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外联网(Extranet)通常用来描述可以被外部人员访问的内部互联网。

17、Internet与信息高速公路:是克林顿政府提出的概念,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立一个多媒体的信息交互高速通信广域网,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将达到Tbps(1T=1024G),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已达到Gbps(千兆)的传输速率。

18、代理服务器技术属于应用层技术,他像一个内部网络与外界之间的边界检查点。

19、防火墙种类:包过滤技术,采用网络层技术保护整个网络,方式有:筛选路由器,包过滤器等。安全策略是监测网络上传输的包的包头信息与网络管理员设定的规则相比较,确定是否将包报送到其目的地。

20、浏览器是一种在客户机上用于访问web服务器的前端软件,最早的浏览器是93年由伊利诺斯大学的NCSA开发成功的免费软件Mosaic,1994年Netscape问世,96年IE开始捆绑在WINDOWS上,90年代末,RSS(简易信息聚合)技术问世,它是一种有网站直接把新闻送到用户桌面的技术,用户可以订阅自己想看的内容。

21、;

——Gopher资源,以文章为主(但是我国大陆特别少,台湾较多); ——讨论组,以专题讨论,热点聚焦为主; ——信息服务,以汇聚用户所感兴趣的资源为主; ——网上娱乐,以网上游戏及对话为主; ——图书文献,如中国国家图书管;

——网络书店,如网上虚拟书店,当当网,卓越网的晚上书店是工大学生经常去的网上书店; ——在线信息服务系统,如哈尔滨的交通违法处罚系统; ——实用资源,如CCTV,ifeng; ——E-mail 服务;

——Telnet服务:Telnet是Internet的远程登录协议,它让你坐在自己的计算机前,通过网络注册到另一台远程计算机后,这台计算机可以在地球的另一端。当你登录上远程计算机后,你就可以用自己的计算机直接操控远程计算机,享受远程计算机本地终端同样的权利,使用远程计算机资源;

——bbs服务:是利用计算机通过远程访问,将各种共享信息提供给各种用户,各用户可以张贴自己的观点,可以回答他人的问题,可以寻友,发邮件等。

23、95年SUN发表了JAVA程序设计语言,极大地提高了www的交互性色彩,使得www从静态的文本变为可执行的程序。JAVA Applet可以和主页一起在网上传输,下载后立即可以执行,JAVA Applet 的安全受到了足够的考虑,许多对本地有害的操作均被禁止了。JAVA 实现了跨平台,可执行,可交互,网络编程性强。

24、、mud是多使用者,文字模式基础,虚拟实景类型的游戏。

25、TALK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话类似,TALK在Internet上为用户提供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实时对话服务,目前广为使用的QQ便属于此类型。

26、全文性信息检索:全文搜索引擎的数据库是依靠一种叫“网络机器人”的软件,如我校的万方等。

27、IP Phone:Net to Net——基于IP(或E-mail地址的连接方式); Net2Phone:Net to Phone——基于接入服务器的连接方式;

Internet Phone:Phone over Internet——基于自动转接服务的通话方式;

28、网络的用处还有很多很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享受,如网上艺术长廊,网上博物馆,网上医院,网上实况转播等等。其中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的本质就是利用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络传输电视节目,是数字电视(HDTV)的有力竞争者。

29、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于94年开始建设,由邮电部建设,95年6月对外营业;依托Chinapac,ChinaDDN,PSTN等通信资源,构成国内速度最快的网络;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沈阳为核心层(核心层以网状结构进行互联)。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连接全国八大地区的主干网,速率达到155M或以上,国际出口速率250M,接入单位900多个,个人用户800多万,160多个城市。中国科学技术计算机网(CSTnet)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联合清华,北大共同建设,接入单位主要是全国各个科研单位。中国金桥互联网(ChinaGBP)主要分布在国内各个发达城市,以建设一条“信息中速国道”为目标的“三金工程”,联网方式一卫星和微波为主。30、中国三大电信巨头简介:

网通(主要固定)并入联通,组建新联通(我家吉林省的固定电话就是这样);

铁通(主要固定)并入移动,组建新移动; 原中国电信和原CDMA组建新的中国电信;

各家电信公司的手机号码开头前三位(这个我很感兴趣,以为本人很喜欢手机): 中国移动:

2G:134,135,136,137,138,139,150,151,152,157,158,159;

3G;187,188;

中国联通:

2G: 130,131,132,155,156;

3G: 185,186;

中国电信:

2G: 133,153;

3G: 180,189。

31、网络安全:

①网络操作系统本身存在漏洞,例如Windows NT中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漏洞,外人可以通过它截取口令,偷窥网络;

②Internet/Intranet使用的TCP/IP协议以及FTP,E-mail,RPC等都包含很多不安全因素。

③OS(操作系统)为系统开发人员提供的便捷入口,也是黑客的通道。

④缺少安全管理,绝大多数的黑客事件都是内部引起的。

32、黑客常用的手段:

①非法访问:黑客利用漏洞进行非法访问和破坏

②蠕虫:是一个或一级程序,可以一台机器向另一台机器传播,同病毒不一样,不需要修改宿主程序就能传播

③活板门:(Trap Doors)在所编制的程序中潜伏代码或保留漏洞;

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我把这部分分为五个小节。

1、OSI参考模型;

2、以太技术;

3、TCP/IP 协议;

4、局域网操作系统;

5、结构化布线;

1、OSI参考模型:(很基础也很重要)

①物理层: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通过物理介质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②数据链路层:作用是屏蔽物理层的特性,负责为上一层(网络层)建立一个数据链路连接,在两个相邻的节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在接受顶啊接受到数据出错时要通知发送方重发,知道这一帧无误的到达接收节点。

③网络层:为源端的传输层数据送来的数据进行分组,并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结点。④传输层:作用是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他是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关键层次,是一个端到端的层次。

⑤会话层: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允许不同主机上的各种进程之间进行对话,并参与管理。是一个进程到进程的层次。

⑥表示层:主要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为了让不同的计算机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来表示用户的抽象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

⑦应用层:是最高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层包括了一些管理功能以及支持分布式应用的常用机制。

2、以太技术

交换式以太网,简单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万兆以太网,不一一展开谈了。

3、TCP/IP协议

TCP/IP体系结构由不同功能的五个层次组成。

① 物理层:是数据传输设备与传输介质或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定义了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以及信号编码机制的特性。

② 网络接入层:是端系统和通信子网之间的逻辑接口,实现端系统与其相连网络的数据交换。

③ 互联网层:使用网际协议(IP)实现穿越多个网络的路由选择功能。④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系统的数据传输服务。

⑤ 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如文件传输协议,电子邮件等),为不同主机上的进程或应用之间提供通信。

我想再来谈一谈计算机局域网的体系结构。结构化布线系统由以下6部分组成:户外系统,垂直竖井系统,平面楼层系统,用户端子区,机房子系统,布线配线系统。

① 户外系统:主要是指用于连接楼群之间的通信设备,它将楼内和楼外系统连接为一体,是户外信息进入楼内的信息通道。② 垂直竖井系统:是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的骨干部分,是高层建筑中垂直安装的各种电缆,光纤的组合。

③平面楼层系统:与垂直竖井系统相比,平面楼层系统起着支线作用。④ 用户端子区:是整个布线系统中最接近用户的借口。

⑤ 机房子系统:指安装大型通信设备与主机、网络服务器的场所。

布线配线系统:的位置应根据传输介质的连接情况来选择,一般位于平面楼层与垂直竖井系统之间。

第三部分:感想与展望

很快,Internet技术选修课就结束了,经过这么多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于是我对internet技术的发展做了相关了解,得到了一些感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总的来说,发展internet技术任重道远。

在internet应用非常普遍的今天,人们往往认为internet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实不然,随着internet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网络技术的不断出现和网络应用的发展,对internet技术不断提出新的挑战。

Internet技术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的可扩展性

原先设计的tcp/ip网络技术不能适应internet规模的不断扩展,网络的可扩展性问题成为重要的技术挑战。例如:网络的地址空间不够大,网络主干网的速度需要大大提高,采用多个internet主干网后,网络间的连接nap和路由选择技术;大型分布式网络目录系统;网络上大量零散信息,包括www信息的自动发现和检索技术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快地进行信息传递,网络互连技术的进步不可低估。除了路由器性能和功能的不断提高外,交换技术和atm技术在internet互连中的应用也不断扩大。另外,最近提出的ip交换和标记交换技术,试图结合路由、交换和atm技术的综合优势,引起人们的关注。

2.网络的安全性

internet技术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使得它在安全方面存在许多漏洞。这些漏洞对于内部网intranet是绝对不能容忍的。网络的安全性问题实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网络的系统安全;②网络的信息安全。这方面的技术挑战包括: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设计漏洞;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口令的偷窃;协议出错;认证出错;信息泄漏;防火墙技术;信息传输加密算法和电子签名等等。

3.网络服务质量

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tcp/ip协议不能保证网络用户获得所需的网络服务质量。这对于原先的internet网络应用无关紧要。但是,对于许多新型的网络应用却带来麻烦,例如:像internetphone、cu-seeme、videoman、mboe等实时的网络应用希望获得固定的网络带宽。这方面的协议已经在研究之中。

4.新的网络应用

新的网络应用对internet技术的挑战尤为巨大。特别是www技术的出现,使internet的许多技术方面都面临着革命。java语言及其应用的出现更使计算机的程序语言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就是计算机”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使我们基于计算机系统解决问题的概念发生变化,今后必须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来解决问题。www和java语言的出现,带动出一系列的internet网络应用,例如:电子化图书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等。

5.国际化和本地化的网络环境

使用internet网络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国际化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但是,随着internet网络逐步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护本国的文化传统,防止外国文化中不健康内容的入侵,就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另外,在计算机网络上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不仅是社会科学的问题,也需要先进的技术保障。

Internet工作流程

Internet工作流程(精选11篇)Internet工作流程 第1篇地址和协议的概念Internet的本质是电脑与电脑之间互相通信并交换信息,只不过大多是...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