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范文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情况
近些年来,随着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增加,给高校培养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提出了新挑战;新的医学模式对预防医学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疾病谱的转变,使预防医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公共卫生工作的范畴明显扩大。因此,只有保证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寻求合理的预防工作方式,才能更好地推动预防医学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适应医学模式与疾病谱的新变化与要求。
随着研究生每年录取率的增加,跨专业报考的学生也逐渐增多。本研究通过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在校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跨专业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本校预防医学研究生跨专业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困难及需求等,以期为本校深化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培养更多优秀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寻求新的思路。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在校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132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其中本科专业为预防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66名,本科为非预防医学专业,现就读预防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62名。
二、研究结果
(一)基本情况
哈尔滨医科大学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男性18人,女性44人,男女性别比为9:22,平均年龄25.1岁;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男性为22人,女性为44人,男女性别比为1:2,平均年龄25.4岁。跨专业研究生中,本科就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所占比重最大为62.9%。在就读研究生前有过从业经历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占6.5%,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占6.1%。
(二)专业报考情况
基于李慧敏等人对专业认同的定义[1],“包括报考专业、专业学习及就业态度三个方面”。本文从考研前对所读专业了解,以及学习的情况、学习态度和择业意向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75.8%的跨专业研究生就读现专业的方式为直接报考,另外24.2%的则为被动调剂;而非跨专业研究生中,保送本专业的占10.6%,直接报考现学专业的占78.8%,被动调剂至本专业的占10.6%。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考研前了解所读专业的占45.5%,而跨专业研究生了解所读专业的则为38.7%。
(三)学习情况
56.1%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适合学习现在的专业,59.7%的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适合学习现在的专业。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27.4%认为自己基础不好,有学习压力,在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所占比例为16.7%。“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不是一件难事”的跨专业与非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均在50%-60%之间。64.5%的跨专业研究生认为可以靠自己而不是他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可以靠自己而不是靠别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占54.5%。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的29.0%经常去图书馆翻阅所跨专业相关的书籍,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经常去图书馆翻阅所学专业相关书籍的占19.7%。38.7%的跨专业研究生总是主动关注专业最新发展趋势,非跨专业研究生总是主动关注专业最新发展趋势的占34.8%。96.8%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表示愿意选修课程,非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愿意选修课程的占89.4%。大部分硕士研究生认为,在研究生阶段最想提升的能力有:研究能力、发表论文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四)与导师的交流
此次调查中显示在研究生录取时,导师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态度积极鼓励并优先录取的占19.4%。在所做或将做的课题题目的设立时,62.9%的导师会考虑跨专业学生特点,而37.1%的则不会。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30.3%的学生与导师一周的交流时间超过3小时,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一周的交流时间超过3小时的占27.4%。
(五)就业
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30.6%有明确的就业计划,而非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有明确就业计划的占25.8%。对于“现阶段的跨专业学习,在以后的从业生涯中是否会发挥重要作用”,41.9%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十分重要,学科的交叉学习有助于视野的开拓与知识的灵活运用;38.7%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重要,毕竟多学点比不学有作用;19.4%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一般,学习的东西在工作中也不一定用得上,以后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更加重要。
三、结论
专业认同的研究对象大部分都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而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状况对其学业状况、职业规划及未来的社会成就都具有重大影响。随着硕士研究生学习内容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些硕士研究生可能会感觉到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专业的学习投入度不够,专业学习的目标、计划不明确等不良状况。同时,随着研究生的逐年扩招,“重博士轻硕士”和 “重本科教学轻研究生教育”现象的出现,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大,一些就业不理想的专业学生可能会忽视平时专业学习,就业时放弃了自己所学专业,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研究生的专业认同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有必要对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了解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状况,为其专业认同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2]。
本调查显示,跨专业研究生“认为自己基础不好,有压力”比非跨专业研究生比例高。30.6%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学习有难度,感觉无从下手,非跨专业的研究生认为学习有难度,感觉无从下手的占18.2%。跨专业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基本知识结构构建十分不完善,当他们进入研究生学习后,面对一个没有系统学习过的专业,很多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都不明确,基础赶不上非跨专业的研究生[3]。跨专业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面临着三大压力:一是专业水准要求的导师;二是基本功扎实的本专业同学;三是寻找新求学生涯的坐标点。现在很多的用人单位,不仅要看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专业成绩,而且非常重视专业的连续性,把一些跨专业的研究生拒之门外[4],跨专业研究生还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本调查显示,22.6%跨专业研究生认为自己较非跨专业研究生学习更加刻苦,而非跨专业研究生为13.7%。跨专业研究生需要比非跨专业的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上的投入更多。跨专业研究生中经常去图书馆翻阅专业相关书籍的较非跨专业研究生多。
本调查显示,非跨专业研究生中57.6%的认为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不是一件难事,而跨专业研究生仅51.6%认为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不是一件难事。从跨专业研究生自身考虑,应该学习更加刻苦,系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主动弥补专业上的不足,;更加主动关注专业最新发展趋势;发挥积极能动性,与导师定期进行交流与沟通。本调查示,96.8%的跨专业研究生表示愿意选修课程,非跨专业的研究生愿意选修课程的占89.4%。目前,多数院校研究生可选修的课程数量很有限,必修、选修课结构不尽合理,这就需要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下,因材施教,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大部分硕士研究生认为,学校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多方面需要加强:激发交叉学科优势的教学方法,跨学科学术交流等。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期望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发表论文的能力;表达能力,写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日渐增多,已成一定的规模。跨专业的研究生与非跨专业的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很大的不足。这就需要学校和导师能因材施教,使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更加合理。1.实行“双导师制”,改进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优质教师资源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实现现场导师与学校导师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作用,科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2.选送部分有意愿的教师到相关部门锻炼学习,获取实际工作经验[5]。同时,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增加实践机会,提高他们对实际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促其更好地指导学生。3.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学科点,吸收其他学科的教师参加跨学科课题的研究,使研究生学习到多学科的思维方式,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动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6]。另外,学校可开设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用性的跨专业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例如,市场营销、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以期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良好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李慧敏,胡成功,刘浩.法学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
报告[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5).
[2]彭胜华,康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J].社会
心理科学,2012,(8).
[3]蒋琳玺.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困境及对策研究[J].青年文
学家,2013,(2).
[4]田志超,董志云.关注跨专业调剂研究生的心理压力
[J].中国研究生,2007,(1).
[5]刘艳青,沈洪兵,周建伟等.加强公共卫生硕士实践能力
培养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8).
[6]卢建飞,吴太山,吴书光等.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
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范文第2篇
该生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毕业之际,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总结如下: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她根据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打下扎实的科研基础;在读期间她还研修了很多其他课程,开阔了视野,对整个研究领域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英语学习方面,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在做硕士论文期间,其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和查阅学术资料,大大提升了其教学水平。同时她还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参与了导师的多项课题,使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平时生活中,她为人处世和善、乐于助人,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在思想上她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主动和党组织靠拢。
其在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学习以及工作都是优秀出色的,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其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希望其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将继续保持并发扬严谨治学的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范文第3篇
尊敬的评审老师,您好!
我叫李吉源,23岁,湖南娄底人,是怀化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材料化学09级的本科生。今年报考的是贵校有机化学的研究生,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贵校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现将本人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一、政治表现
本人一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愿意积极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二、外语水平
本科期间,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和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研究生初试英语成绩为64分。英语基础知识较扎实,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借助于英语词典能够翻译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
三、业务和科研能力
本科期间学习的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聚物合成工艺学》、《化学工程基础》、《材料化学》、《材料化学基础》、《材料现代分析方法》、《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仪器分析》等。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
我的学习能力较强,并且认真努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平常的学习中能够积极地与人交流信息,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在校期间参加勤工俭学和校外的兼职活动。我是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对目标执着追求的人,具有求知进取的精神,可以在一个人的情况下去进行学习和某项工作的尝试。
四、研究计划
在研究生阶段,我力求有机合成或电池能源方向上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能够协助导师做好课题,并发表有一定质量的学术论文。在研究生阶段这两年将是十分短暂而可贵的,我将分外珍惜此次学习的机会。所谓钝学累功,不妨精熟。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多动手,勤思考,为今后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本科期间的不足加以改进,优点则继承发扬,广泛涉取专业知识,关注学术前沿动态。同时,要发扬和保持求真务实艰苦朴素的作风,创造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只是我基于自己对研究生学习粗浅的了解制定的初步学习计划,等真正进入学院时,我会随着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更好地适应学习的需要。
考生本人签字: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范文第4篇
性 别: 男
年 龄: 2
5民 族: 汉族
户籍: 湖南 岳阳
最高学历: 硕 士
现所在地: 湖南 长沙
毕业院校: 中南大学
所学专业: 材料学
教育/培训
2007年9月-2010年5月 中南大学 材料学 硕士
2003年9月-2007年6月 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工程 本科
工作经验
?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4月-2009年12月
公司性质:股份制企业 行业类别:生产、制造、加工
担任职位:工业/工厂类-化验/检验员
工作描述:主要从事新型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和碳陶材料的制备、加工及改性研究。采用中间相沥青为原料,研究制备工艺和不同添加剂(硼酸、硫酸铁、碳纤维等)对泡沫炭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SEM、XRD、XpS等手段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激光导热仪、电子万能试验机等设备检测材料的导热和力学性能,制备的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具有导热系数高、压缩强度高和密度低等性能特征。
?中山振兴纸包装有限公司 2006年9月-2006年11月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行业类别:生产、制造、加工
担任职位:工业/工厂类-化验/检验员
工作描述:
1、了解瓦楞纸板的生产,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
2、熟悉瓦楞纸板的印刷工艺和裁切方法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普通话(良好)
计 算 机 能 力: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技能专长: 熟悉材料性能和材料制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对材料的制备技术、试验技能及研究方法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并具备粉末冶金方面的知识背景;熟悉AutoCAD、CorelDraw、Origin和Jade等软件的应用;熟悉XRD、SEM、XpS和偏光显微分析等材料检测手段;了解包装测试、包装设计、销售包装等领域的行业背景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 全职
待遇要求: ¥3500元/月(可面议)
希望岗位: 工业/工厂类-工艺工程师;工业/工厂类-采购员;物流/贸易类-国际业务
希望地区: 上海 , 广东广州 , 浙江宁波
最快到职: 6个月以后
自我评价
学习和适应能力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独立承担整个研发生产过程,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多次参加社会实践,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熟悉AutoCAD、CorelDraw、Origin、Jade等软件的应用,熟悉XRD、SEM、XpS和偏光显微分析等材料检测手段
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了国家
四、六级考试
性格开朗,待人诚恳,生活态度积极,能吃苦耐劳
本人爱好广泛,喜欢乒乓球、羽毛球、爬山、影视及音乐等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3888888888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范文第5篇
首先,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研究深入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这样我们写报告和方案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二、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起名称要求准确、规范,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要简洁,不能太长,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
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范文第6篇
如果你希望走学术之路,请按下列书单阅读一些初步的书目。这里开列的是中文书目,红色标注为必读书目,未标注的也为重要的通识性基本书目。暂时没有开英文书目,原因有三,一是从中文书目中可以推导自己应该读哪些英文书目,二是“阅读量要求”部分已经涵盖了相当的英文阅读量,三是课题教学有相应的英文阅读书目要求。当然,我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推出英文书单。
阅读量要求:
1. 熟悉掌握西方重要文论家的重要文论30部(篇以上)
2. 研究小说要求阅读英美小说20部以上
研究诗歌要求阅读英美重要诗人30人以上
3. 通读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文学发生背景、基础理论、专题研究15部(篇)
4. 自己打算研究的作者的著作和相关研究成果30部(篇)以上
5.一套比较权威的文学史书籍
1.文学与宗教:
《拯救与逍遥》,刘小枫著,上海三联书店 2001年。
《宗教与文学》,加德纳著,江先春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
《基督教的底色与文化延伸》,杨慧林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伯尔等著,徐菲等译,上海三联书1995年。
《欧洲中世纪诗学》,陆扬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
《诠释学、宗教、希望》,特雷西著,冯川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
《天路、人路:英国近代文学与基督教思想》,卞昭慈著,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 《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弗莱著,郝振益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神力的语言》,弗莱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文学理论
《西方文论关键词》,赵一凡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和《西方文论史》(红色封面)
《二十世纪美国文论》,盛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镜与灯》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也可参阅下列书籍:
“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丛书”(共9册),王岳川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年:《“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精神分析文论》
《形式主义文论》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
《存在主义文论》
《接受反应文论》
《后结构主义文论》
《女权主义文论》
《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胡经之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郭宏安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7年
《20世纪的文学批评》,(法)塔迪埃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3.其它书目:
黑格尔,《美学》
维科,《新科学》
罗素,《西方哲学史》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尼采,《悲剧的诞生》,《道德谱系》,《文明及其缺陷》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萨特,《存在与虚无》
德里达,《文字学》
孔子,《论语》;
庄子,《道德经》
刘勰,《文心雕龙》
曹雪芹,《红楼梦》
钱钟书,《谈艺录》,《管锥篇》
《悲剧精神与欧洲思想文化史论》,周春生著,上海人民出版99年。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朱学勤著,三联书店 94年。《文学对抗哲学从柏拉图到德里达》,马克爱德蒙森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年。
《沉重的肉身》,刘小枫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诠释与过度诠释》,艾柯等著,王宇根译,三联书店 1997年。
《影响的焦虑》,布鲁姆著,徐文博译,三联书店 1989年。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丹尼尔 .贝尔,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福柯著作系列包括《疯癫与文明》、《词与物》等。
《论文学与艺术》,弗洛伊德著,常宏译 ,国际文化出版社2001年。《心理学与文学》,荣格著,冯川译,三联书店 1987年。
《集体无意识》,荣格著。
《批评的解剖》,弗莱著。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