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Show轻松学英语
i Show轻松学英语(精选10篇)
i Show轻松学英语 第1篇
周家炜成长经历 1011A
迷茫的我从高中升入大学,经历了高考的我如鱼如大海,一发不可收拾。就知道整天睡觉,游戏,哪里还管学习。偶然的机会,报了晨读班,想试着改变有点厌倦的生活。偶然的听了fisher的体验课,我发现我体内那颗不甘平庸的心在跳舞,不由自主的第一个冲向报名的地方,开始了短期班的疯狂学习。那几天真的很累,但是真心快乐与充实。在此之前,学了9年英语的我,连个单词都发不准,更不用提show英语了。在这四天的学习里,我收获了太多太多——人生感悟,英语口语,自信等等。感觉到iShow有爱的教学,我加入了长期班的学习。
在那里发生了一件很令我感动的事::>_<::那天我刚刚和女友吵架分手,带着愁绪在1011A的教室里上课,我沮丧的漫不经心的坐在那里。为了不辜负我的partner,我硬着头皮去show文章。糟糕的完成了表演,我沮丧的站在舞台上。Celine老师问我发生了什么?我只是很伤心的回答没有什么因为当时的我已经不知道怎么说了。然后我看到我生命里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亲爱的Celine眼里含着泪水,让全班为我鼓劲。那天回去的晚上,Celine还打了电话询问情况,还有我的伙伴们。那是除了亲人以外,我第一次见到别人为我流下的泪水.我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为这位用爱教学的Celine,为用爱来育人的iShow。我珍惜我在iShow的日子,感谢上天让我来到iShow,认识Celine这么优秀的有爱的大姐姐,还有iShow的各位伙伴们,真心感动。
然后我专心的投入到了文章的模仿,全天的英语浸泡以及英语角之中。我的努力让我站在了原声模仿总决赛的舞台上,show出了自己,更是好好体验了一回当女生的感觉。汗水与收获成正比,经过Teamleader的体验,体验课的助教体验,现在的我自信,开放,敢大声的show出自己。当然完成这个蜕变离不开iShow的伙伴们,iShow的老师们的支持和鼓励。因为你们,我在坚持。这恰恰验证了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缘于一份感恩,缘于一份爱的传递,我努力争当一名助教。让爱心传播┏(^ω^)=☞周家炜
i Show轻松学英语 第2篇
我是安晚莹,来自陕西学前师范大学会计专业的一名学生,英文名Summer.永远用一颗阳光的心去面对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梦想,没有方向,这样的生活我过了18年,可能连井底之蛙的资格都不够,因为它至少还能看到一片湛蓝的天空,而我什么都看不到。我想说非常非常幸运的是我遇到了i show国际英语,在i show国际英语,我找回了自己,在i show国际英语,我找到了梦想,在i show国际英语,我找到了动力。i show国际英语给予我太多太多!回顾过去i show长期班学习的经历,有太多太多的感动和骄傲,我一点一点的成长着,慢慢地蜕掉了那层懒惰,无知,懦弱的皮囊,把一个全新的自己展现了出来,我不想用感谢来表达我的心情,因为那完全不足以表达我对i show国际英语的那份情感,我只想用行动证明,我每一天都在努力着,进步着,感恩着,,这已足够!感谢我的i show长期班228A的每一位亲爱的伙伴,我们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蛰伏,蜕变;谢谢我的老师celine,美林,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怎样才算努力,怎样才算磨练,以后的日子,或许聚少离多,或许天涯海角,但你们永远都在我心上,i show国际英语永远都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无论以后身在何方,我们还是要努力,还是要每天用一颗阳光的心去迎接新的生活!发扬i show人的特质!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加油!
创设情景,轻松学英语 第3篇
关键词:创设情境,英语学习,课堂活动,语言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这里的“机会”和“空间”无疑是指学生学习的语言环境。众所周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外语是最有效的。然而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缺乏用英语交际的场合即外语环境,影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解困的方向。把这种教育思想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一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他们犹如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他们产生一种运用英语的真实需要和激情,促进他们把所学的英语知识加以实践运用,从而能比较轻松地达到内化的目的。
情境是儿童身心成长的摇篮,是儿童心灵世界的培养基地。如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呢?我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巧用游戏创设情境
西方第一个提出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这一思想的是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他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儿童游戏往往伴随着语言的表达,这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科学地采用游戏对教学大有裨益。
1. 课初游戏,鼓舞学习热情。
课开始阶段,学生虽然进入了课堂,注意力确有可能还在课堂以外。此时设计英语游戏活动,就能将学生注意力有效地转到课堂上来,快速进入语言环境和学习状态。我经常做“Kate said”的游戏。学生注意听老师发指令,凡是有“Kate said”的指令,如Kate said:“Touch your nose.”学生必须照做(摸鼻子);若没有“Kate said”的句子,学生则不能做动作(不能摸鼻子)。又如:老师可以让每个人站起来,带领大家一起做表演。“It’s time to...”复习一些动词词组,以最快的速度表演出英语歌词中所说的动作。这样既能牢牢吸引住学生注意力,锻炼听力,又能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习惯。
2. 课中游戏,促进新知识吸收。
游戏教学有助于把教学过程和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情感结合起来,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表现出来,就为他们吸收新知识、发挥特长和潜在表现力提供了条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通常结合课本上的知识,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涉及编排游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如,在讲授一般疑问句“Is this a?”句型时,我设计了猜物游戏:让一个学生站到黑板前,蒙住眼,我将课前准备好的教具(苹果、铅笔、直尺等)放在他手里,并问:“What’s this?”该学生用手感觉后问其他学生:“Is this a (n) apple/pencil/ruler...?”大家用英语回答:“Yes, it is.”或“No, it isn’t.”这样,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猜物游戏中,学生既体验了乐趣,又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掌握了一般疑问句的问答方式。
3. 课末游戏,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临下课前5分钟左右,学生易疲劳,注意力分散。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让每一节课有始有终。我习惯在课末设计一些竞赛类游戏,使教学活动达到另一个高潮。例如:课末复习所学英语单词、句型时,有时,做“Touch and say”游戏,我将代表单词的教具(实物或卡片)摆到一起,学生四人一组,我读某个单词,学生争取第一个拿到教具并读出单词。有时,我带领他们玩“击鼓传物”的游戏。课前,我将本节课所学的单词或重点句子写在纸条上,然后把这些纸条装在一个盒子里面,上课时,我做鼓手,学生们随着鼓声传递盒子,鼓声停止时,持有盒子的学生必须从盒子里抽出一张纸条,并大声读出纸条上的单词或句子。读准确的个人获一枚星,小组累计最多获一面红旗。我所教班级张贴了明星榜、红旗小组榜,来鼓励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小组。下课前穿插类似的游戏,不但可以巩固本节的所学知识,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让学生以愉悦的情绪来结束本课,形成了良性循环。这样他们期待下一节英语课的欲望一定很强烈,有了这样的动机,何愁英语学不好呢?
当然,游戏要与教学内容密切配合,毕竟游戏只是教学工作的形式,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课标的精神),要人人有果子吃,人人有收获。最终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绝对不能为游戏而游戏。
二、以直观教具营造情境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学习处于入门阶段,对英语缺乏感性认识,他们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他们思想单纯,听觉敏锐,善于模仿。而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本身就不是理性的,而是直觉的。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应坚持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可采用实物或模型、图片或简笔画、制作等营造情境。
1. 用实物或模型营造情境。
如学习“What’s the time now?”时,教师可用硬纸盒做一个简易钟,并且标出to和past的适用范围,让学生一目了然,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清晰地感知、理解和记忆。
2. 使用简笔画营造直观情境。
简笔画在教学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信息沟通作用,它能省掉诸多的语言讲解,可明显地促进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作用,寥寥数笔就能表现丰富的语言信息和概念。如教学方位介词on, under, in, behind, between等时,可让学生到黑板前画简笔画。教师说:“Draw a tree on the blackboard.”学生很快画出了一棵树,这时老师又说:“Draw a desk under the tree./Draw twoboxes on the desk./Draw a pen in the box./Draw a cat between the boxes.”学生按教师的要求一一画出物体。他们绝不是漫无目的地画, 必须在听懂指令的基础上练习, 这样学生不是兴趣盎然, 在快乐中学习吗?
3. 营造情境。
好动是学生的特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投其所好,让他们参与一些简单的制作,满足他们好动的欲望,有的放矢也寓课堂教学于“动”中,让他们在动中学,全面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教学“plane”时,我先拿出一张画好的图片,教学生说“a plane”,然后让四人小组合作折叠纸飞机,最后合作编对话。边动手边动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习效果自然是理想的。
三、借助音乐烘托情境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得好:“要尽量使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使求知成为愉快而非苦恼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尽情地吸取知识。为此,我经常使用歌曲渲染气氛,烘托环境,把学生引进学习英语的门槛。
在课前,我要班长组织同学们唱任一首所学的英文歌曲,提醒大家上课。在英语歌曲中学习单词、句型,既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又能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如教学“What’s this?”时,仅用单一的方法呈现,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我采用老歌新唱的方式,谱上《两只老虎》的旋律,自创英文歌曲。由于曲调熟悉节奏明快,成为英文歌词的单词、句型很快就被接受了,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在进行机械的Practise时,学生难免有些心不在焉,教师可暂停操练,让大家站起来唱一首英文歌曲“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放松手、脚、头及至全身,学生会立即调整状态,情绪高涨。
音乐的魅力加上儿童独特的理解能力,使我们有理由把英语教学和音乐结合起来,充分地烘托教学情境,尽力让课堂呈现一片愉悦的“晴空”。
四、以教师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创设心理情境
马卡连柯认为:“凡是不善于模仿,不能运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者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都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可见非语言手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生刚接触英语,词汇量少,用英语授课,学生不能及时理解,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畏惧上英语课,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非语言手段(丰富的面部表情、夸张的肢体语言等)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协助语言的讲解。教师亲切的目光、期待的眼神、热情的微笑、潇洒的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它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情境中。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鼓励和表扬学生,学生听不懂时,教师要心领神会地想办法;学生说错或说不出来时,教师应宽容,可俯下身轻轻地告诉他:“Idoesn’t matter.Please say after me.”“Don’t be nervous.Please try again.”学生进步时, 教师绝不能吝啬真诚的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调节, 既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绪, 又能避免过多的汉语讲解, 使他们摆脱对母语的依赖,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表达思想的习惯和能力, 一举多得, 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作为一名现代小学英语教师,要不遗余力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更完美有效的办法,使教学更具乐趣,更生动活泼,更富有吸引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6.
[2]陈琳等主编.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3.
课间轻松学英语 第4篇
20个交往中常用的句型
1.I'd like to invite you to my home.
我想请你去我家。
2.Thank you very much for helping me.
非常感谢你对我的帮助。
3.Could you please speak slowly?
请你说慢点好吗?
4.I'm happy to help you any time.
我随时都乐意帮助你。
5.How was your vacation?
你假期过得怎么样?
6.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company?
你觉得我们公司怎么样?
7.Do you have any advice for me about learning English?
你能给点我如何学好英语的建议吗?
8.I'd be happy to show you around Beijing.
我很乐意带你逛逛北京。
9.Is it possible for you to come tomorrow?
你明天能来吗?
10.1 wish I could help you.
我希望能够帮到你。
11.Don’t worry about being laughed at when you speak English.
你说英语时别担心别人会笑话。
12.It’stoo hot to eat outside.
去外面吃饭太热了。
13.Please come as quickly as you can.
请尽快来这。
14.Do you mind my opening the window?
你介意我开窗吗?
15.I'm sure that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 here.
我敢肯定你会在这过得很愉快。
16.It’s very important to have good manners.
有礼貌非常重要。
17.Let me know if you visit Beijing.
如果你去北京,就告诉我一声。
18.How is your new job going?
你的新工作怎么样呢?
19.It’s really great that you speak two languages.
你能说两门语言真是太棒了。
20.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is to practice speaking it everyday.
学习英语的最佳方法是每天要练习说。
【轻松课间】
That's Why
Jimmy started painting when he was three years old, and when he was five, he was already very good at it. He painted many beautiful and interesting pictures, and people paid a lot of money for them. They said,“This boy's going to be famous when he's little older, and then we're going to sell these pictures for a lot more money.”
Jimmy's pictures were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s because he never painted on all of the paper. He painted on half of it, and the other half was always empty.
“That's very clever,”everyone said,“Nobody else does that!”
One day somebody bought one of Jimmy's pictures and then said to him, “Please tell me this, Jimmy. Why do you paint on the bottom half of your pictures, but not on the top half?”
“Because I'm small,” Jimmy said,“and my burshes don't reach very high.”
原來如此
吉米三岁开始画画,五岁时已经画得很好了。他画了很多美丽而有趣的画,人们出高价购买。他们说:“这个孩子长大一点肯定会出名,我们可以靠这些画大赚一笔。”
吉米的画与众不同。因为他从来不在整张纸上作画。他只画一半的纸,而另一半他总空着。
“构思多么巧妙啊!”大家都说,“从来没有人这么做过。”
有一天,一个人买了吉米的画,然后问他:“请告诉我,吉米,你为什么总是在纸的下半部分画画,而不是在纸的上半部分? ”
让学生轻松学英语 第5篇
1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化难为简, 培养兴趣
好的学习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少走弯路, 用少量的时间却能达到最高的复习效率。故教师要指导学生用适合他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吸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做到举一反三。“善学者师逸而功倍,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此话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如概括只接动名词作宾语的常用特殊动词——特殊动词接“动名”, 使用它们要记清。“放弃”“享受”可“后悔”, “坚持”“练习”必“完成”, “延期”“避免”非“介意”, 掌握它们今必行。采用歌诀形式来记忆有助学生迅速掌握。单词是英语学习中的拦路虎, 掌握单词量的多寡常是影响他们学习成败的一个基本因素,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向他们传授记忆单词的科学方法, 易学好记, 他们就会感到有收获, 兴趣盎然, 才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1) 同类比记忆法, 同义或近义词, 同形异义词, 同音异形词等分别归类记忆.学习生词时不妨让学生联想学过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如:clever wise bright smart;high 与low, ask与answer;buy-by-bye, right-write;have a good time-enjoy oneself-have fun;at last-in the end-finally;listen to-hear, look at-see, look for-find, speak-say-tell-talk;put away, put in, put off, put out, put down, put up, put on.;usefuse-effuse-refuse;book-cook-hook-took;2) 构词法对比。如派生词care careful careless carefully carelessly carefulness carelessness合成词good-looking cold-blooded转化词question (n.问题、vt.提问) , large (adj.巨大的) -enlarge (vt.扩大) ;3) 词的音、形、义、性相结合记忆;4) 结合例句或在课文中记忆往往会记得快而且牢。在此过程中, 教师可指导学生制作单词小卡片, 随身带着, 随时翻阅, 这样既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整理, 随时记忆, 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记忆, 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达到了一举两得乃至一举多得的效果。
2 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 多让学生唱主角
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发现, 自己该讲的都讲了, 可学生们对生词和语言点掌握的效果并不理想, 有的甚至完全没有掌握。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消极学习。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呢?让他们当老师的方法值得一试。因为他们要走上讲台当老师且都想做得最好, 于是便会认真地做好预习工作。借助字典与参考书, 对新课里的知识作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大家都想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于是会把课文读透, 多多挖掘问题, 并竭力去解决。这样一来, 学生的思路大大拓宽了, 而经过思考—讨论—总结的问题也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使用这种方法, 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许多, 学生的思维敏捷了不少, 学习的效果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真可谓一举三得啊。另外, 让学生自己做on-duty-report, 形式多样, 有猜谜、绕口令, 唱歌、游戏, 讲故事、笑话, 情景对话等, 生动形象, 趣味性强, 形成台上台下打成一片, 浑然一体的局面, 令我不得不感叹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同时, 因地制宜地动用投影仪、电视、CAI多媒体等设备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 声、光、影视的效果同时出现, 既生动又形象, 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
3 注重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促进英语教学
新课标要求: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上穿插跨文化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我经常采取阶段性专题介绍, 使学生系统了解各国文化差异。如讲述中西方文化中颜色代表的意义时, 英语里的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 (鄙) ”之意, 如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 (他太软弱, 不敢起来斗争。) 汉语中黄色一词有象征低级趣味、色情下流之意, 如黄色电影、书刊、光碟等, 但这“黄”与英语中的“yellow”无关。能够表示汉语中这些意思的词汇应该是:pornographic (色情的) 、vulgar (庸俗下流的) 、obscene (猥亵的) 等。然而英语中另一个颜色词blue却常用来表示汉语中这类意思, 如blue jokes (下流的玩笑) , blue films (黄色电影) 等。但英语的blue也常喻指人的“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忧愁苦闷”等。再如中西方饮食的差异, 中国人一贯崇尚“民以食为天, 食以味为先”的生活哲理, 对美味追求几达极致, 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及吃饭的真正意义。而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 强调科学与营养, 烹调过程严格按科学规范行事, 不重享受不过分追求美味, 故西方的饮食比较简单实在。当教师在课堂上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讲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此时课堂气氛活跃, 师生感情融洽, 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 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有助于学生正确使用英语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我还经常让学生过洋节, 如在教到Christmas Day时, 将其与春节作比较, 鼓励学生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 再加以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既提高学生兴趣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有趣味、知识性的阅读材料, 学唱英语经典歌曲, 看原版英语电影, 播放各种趣味英语教学视频等喜闻乐见的形式, 拉近学生与跨文化交际间的距离,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 了解英美等国的风土人情, 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4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英语教学中
近年来不断地有发生校园犯罪的现象,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存在, 教育普遍出现了只重视智育不重德育的现象, 忽视了教学要完成德育的任务。因此,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纪律、品德、法制教育, 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英语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特点, 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景因素, 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 寓思想教育于日常英语教学中, 多方面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提高心理素质并激发兴趣。如谚语Nothing is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激励学生敢于面对困难。No pains, no gains.勉励学生要想有成就, 就得付出辛勤的汗水, 培养吃苦耐劳精神。One player does not make a team.引导学生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团结、互助, 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在Teachers’Day时, 对学生进行尊敬师长的教育, 并要求学生付诸于实际行动。同时, 结合当今现实, 经常给学生读报纸、讲故事, 利用电视、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 将英语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只有充分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才能使原来枯燥难学的英语变得简单易学, 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 并在学习中感受着快乐, 这就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着重探讨英语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及手段,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让我们轻松学英语 第6篇
[关键词] 英语学习 语言训练 熟读
目前,在大部分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初中生学习英语一直处于艰难之中,尽管英语老师给出了很多所谓的学习方法,但是英语学习者还是一直走不出学习英语的低谷。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陷入误区。他们一味地重视词汇学习及单纯的语法学习,而把重要的整体语言训练放到一边;还有的学生则是死背英语课文或者拼命地做大量的书面练习。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并非无效劳动,但确实是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最后陷入不可拔的泥坑。下面,我们对这些所谓的方法稍加分析。
一、先说说背单词
有的同学为了学好英语,天天背单词,不惜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到了背单词这上面来,早也背,晚也背。其结果不外乎两种:(1)背会了,但很快又忘了。如此反复几次,终于得出结论:本人太笨,不是学英语的料。(2)背会了,也记牢了。但就是不会用,不能完整、正确地表达其所要表达的意思。于是,得出结论:英语太难了,不好学。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殊途同归——放弃英语学习。
词汇学习固然非常重要,但一定要结合课文去学习,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不仅如此,还要尽可能阅读大量的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和掌握词汇,也只有这样才能学会运用词汇。有的同学在阅读英语文章时,边看边查单词。这样,也能理解文章。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学习英语和学习数学不一样。对于数学,只要理解了就算会了。而学英语和学语文很类似,假如你弄懂了夏衍的一篇报告文学,是不是就意味着你能写一篇类似的文章呢?否!这就要求我们对英语要反复研读,并不断体会,同时还要勤于练笔。因此,学习英语不能只满足于“懂了”、“理解了”(好多同学由于只满足于听懂而不能进步,最后酿成憾事),更不能满足于对单词或只言片语的理解,而要积极创设英语的学习环境,不断地去练习,去运用,甚至要学会用英语思维。可见,单纯地记单词和垒词而学是不科学的,并且运用重于理解。
单纯地学习语法、做大量的书面练习(指试题),有时也会有一定的效果,甚至效果还很明显。但其隐患不得不令人担忧:(1)其效果不巩固,一不留神就退步。(2)越来越离不开“试题”这根拐杖。(3)浪费精力,影响其它学科的发展。因此,为全面发展计,为落实素质教育计,不可推崇此法。
背课文也被作为一种方法推广过。按理说,这是一种好方法,如果不是死背的话。一般来说,如果背会了,那就等于理解了,当然也就烂熟于心了。何愁不能掌握和运用呢?然而,“背”,因人而异,因年龄而异,不是谁都能接受的,不是谁都能完成的,也不是谁都能去掉“死”字的。所以,“背”字吓人。不妨降低难度,改“背”为“熟读”。这样,同学们将会趋之若骛地去效法此法。从而提高参与率,效果会不错的。
二、熟读和运用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轻松的学习方法是“熟读”英语课文,和运用英语于实践。我称之为“熟读和运用”。
熟读课文,并非难事。在反复的读书过程中,我们可以达到三个目的:(1)理解其意;(2)脱口而出;(3)适时而用。我们有句话叫做“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它不仅适应于汉语,而且更适应于英语。
英语是外来语,不像汉语那样容易接受。我们必须反复诵读才能不断加深理解,才能出口成章,才能恰当地运用于实践之中。由此可见,熟读是运用的基础。并且熟读之后,一切语言规则将内化于心。那时,“一览众山小”以及“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将油然而生,毫不惬意!更何况,到处都可摆开读书的战场——它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在运用中,除会话之外,我们必须重视“写”。所谓“写”,就是听写和写作。听写必须天天坚持。可由老师组织统一听写,也可由学生自己自由听写,但内容不可过多,难度也应循序渐进。听写之后,必须打开资料逐一核对。这是最重要的一环。核对之后,不妨再听写同样内容,甚至重复多次,以至于完全掌握。这样,你会越来越喜欢听写,因为你非常明显地感到它的作用及效果。
英语写作,应从改写做起,然后是仿写,最后才是创写(创作)。改写,是将课文中的人称或地点更换一下即可。如,将“I”换成“he”等。如初一教材有这样一段:
I am Jeff Green. I am English. I am now in Beijing. I am an English teacher at No.4 Middle School. I go to work on my bike. My students are very good. We are friends.
将“I”换成“he”后,即为:
He is Jeff Green. He is English. He is now in Beijing. He is an English teacher at No.4 Middle School. He goes to work on his bike. His students are very good. They are friends.
在这段改写中,涉及到了一些其它变化,如“we”变为“they”,“my”变为“his”,尤其是“go”变为“goes”,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仿写,则是中国学生的特长,可以仿照课文学习写作。如仿照Jeff Green做自我介绍。在此基础上,自我创写则是很容易达到的境界。另外,坚持写英语日记也是很好的办法。初一学生每周仿写一两篇是不难做到的,而初三学生每周一篇英语作文也是非常容易的。
在熟读和运用的基础上,我们应向更深一层发展。那就是,我们必须大量地阅读相应的英语文章,这对发展英语能力很有帮助。
只要你坚持这样做,你会发现,以前不会的表达方式现在会了,以前不会写的单词现在会了,并且运用自如。如此学习,不知不觉你已进入学英语的自由王国。就好象你乘坐“诺亚方舟”,遨游英语海洋一样,享受着成功的快乐。
你的方舟能横渡江河,也一定能经受海洋的考验。也就是说,你不必去体验“题海”即有“横渡”之绝技。但要不断“出航”以保证良好状态。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我们要狠抓“两个环节”,即上好“授新”环节和“操练”环节的课程。课外,我们要狠抓“两个支柱”,一是早读,二是听写。这里必须指出,对于早读课我们一定要认真上好,不能随便侵占或挪做它用,或无休止地讲解英语练习题。对于听写,我们要建立有效的学生干部机制以利落实。
看英文电影轻松学英语 第7篇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型的语言,一直广泛应用于国际各个领域。熟练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这一“武器”,才能更加有效地增强国际竞争力。然而多数中国学生的英语状态是,学会了基本的英语语法,阅读不成问题,也可以听懂简单的对话,可一旦跟英语国家的人交流还是特别困难。总结原因,他们缺乏的是英语会话言语的组织能力。要想学地道的口语,良好的口语练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可国内英语语言环境很缺乏。教育部已明确提出要对大学英语启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看英文原版电影是模拟语言环境,符合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受到越来越多英语研究者的关注。
二、看电影学英语的好处
随着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学习的途径也愈发丰富。英语教学实践证明,看英语电影可以作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
其一,可以更直观地解西方文化。英文电影是一部讲英语国家生活、文化、风俗习惯的百科全书,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它的语言、思维及文化。
其二,可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部电影都有其特定的主题和内容。在不同的主题和场景中,学生可以学会语言的不同表达方法。英语教学中英语电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将学生平日所学通过声像直观地表达出来,为英语学习者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其三,可以寓教于乐。电影的娱乐性很强,作为一种同时具备声音、图像的“立体”式的媒体形式,避免了英语学习的枯燥无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看电影进行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一)客观条件及实践性
随着大多数高校都建起了网络化、数字化的实验室,笔者发现,利用这些设施播放经典英文影视作品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教学需求与学生需求的结合
笔者曾对所带班级进行过调查。当时想要放映一部英语电影,于是想先征求学生的看法。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对电影的兴趣上面。反馈意见表明,100%的学生欢迎电影教学,其中80%的学生对电影的类型和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次之,另外20%的学生既对电影的内容感兴趣,又对语言感兴趣。20%这部分学生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都是班上的英语“尖子”,他们会慢慢带动其余学生。事实上,借助电影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正是英语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
1. 影片的选择没有注意难度、思想性、相关性及时间长短。
如果选择的电影难度过大,学生甚至连情节都很难把握,更不用说学习语言和了解文化了。笔者对所带班级2007级(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超过9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第一遍看英文电影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情节上,对于语言和文化信息的吸收和加工非常少。影视作品的思想性和所学内容的相关性也是广大英语教师在挑选作品时应该注意的重要方面。所选作品思想内容必须健康积极,还应与课本单元主题、文化背景知识联系较紧密,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本内容的学习。影片的时间长短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选择的影视作品过长,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
2. 影片的播放在时间、地点、字幕选择上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学英语教学时间有限,完整地播放电影,与教学进度易产生矛盾。此外,有的教室隔音效果差,电影教学会影响到邻近的老师授课。对于电影字幕在语言教学上的作用,实证研究证明,字幕能使学生较好地获得对语料内容的理解,且能使学生对内容、词语、句式记忆更佳。因此,教师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字幕。
四、如何看电影学英语
(一)英文电影的选择
在教学中,给学生放映英文电影的目的是以此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水平,因此,选择适当的英文电影,应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的实际情况,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五点:
1. 应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
通过看电影学英语应分为几个阶段,即入门阶段,可以选择一些语言和内容较为简单的、轻松的影片,像《海底总动员》。在学生对英文影片有些感觉和兴趣后,就可进入初级阶段了,这个阶段就可以推荐学生看像《阿干正传》等影片,同时培养学生作模仿和跟读练习。下一阶段就是专攻听力阶段,像Lost这样的影片正是练听力的好材料,因为该片中不同的口音很多,个人认为如果能把它拿下,那么听力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在成功突破听力后,下一个阶段就是提高阶段,在有了一定的听力基础后,就可以看一些既具有教育意义又能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些影片,比如《教父》。
2. 应选择思想内容健康的影片。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力求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
3. 应注意中英字幕的适当取舍。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根据本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现状来选择保留何种字幕或是否需要保留字幕。
4. 尽可能选择与生活贴近、与教学内容接近的影片。
与课本单元主题、文化背景知识联系较紧密的影片更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并且可寓教于乐。
5. 看影片中人物的发音是否清晰、标准、地道。
(二)看电影学英语的具体方法
英语环境是听力和口语练习的必要条件,看电影学英语可营造出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使英语学习事半功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阶段
在选择好合适的电影后,还需要查找资料做好讲解工作,教师可预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电影,这样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剧情和对白。
2. 培养语感阶段
杜子华在《英语成功学》中提到,“英语语感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点。语感就是人对语言的感觉,了解的程度和语言之间的距离,当你一旦培养起语感来之后呢,你的单词、短语、句型、语法都会在大脑里处于潜意识状态,当你说英语时,不假思索就能说出来,比如说谢谢您,你说Thank you。因此不假思索地说地道英语就是语感,该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培养语感”。
3. 浪漫阶段
从教育学上来说,语言学习有三个过程,第一个就叫浪漫的过程,浪漫的过程就是说不管语言的对和错,都乱说乱用,比如小孩学习英语,一个人只有浪漫地去做什么事的时候,才能把它放到一种潜意识上去。所以,在看了多部电影后,可以精选部分电影鼓励学生进行剧情复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4. 准确阶段
在进行了大量的泛看、泛听之后,就需要力求准确了。必须把所看的好的影片,无论从语法上、词法上,还是从结构上、得体性上,都要把它表达得非常准确。
5. 综合应用阶段
什么叫综合应用阶段?就是一个人当把他浪漫期培养的感觉,又转换成准确期,并且最后能综合地利用,在利用的时候并且还不知道自己在利用这些东西,他就到了最高的境界。就像美国人说英语根本不需要想语法一样。语言学习到第三个阶段,叫交际法教学,在这一阶段,需要做精听、精读练习。
(1)为了促进理解,要查看电影脚本,在看完第一遍之后,记住比较难听懂的段落,查看脚本,仔细研读并朗读出来。例如,在《当哈莉遇上莎莉》中有很多莎莉和哈莉的经典对白,其中一些说得又快,又很难听懂。在看完影片之后,应马上查看脚本中的对白,大声朗读并记忆,然后反复模仿其语音、语调、语气,尤其要重视连读和略音以及一些俚语的读法。在做完练习后,分析学习效果。
(2)角色扮演
选取影片情景,由学生扮演其中人物,并在课上表演。为了演得好,学生必须得进行大量的听和模仿。在这期间,可以让没有参加的学生作评审团,指出他们的优缺点,以提高整体的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3)要留意文化差异
电影是文化的传播者,其中的文化差异,却不能仅仅通过语言来分析透彻,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绍,并与中国的相关文化作比较,让学生体会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让英语真正地发挥它交流的作用。
(4)要养成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首先,在看电影学英语的过程中,观察如何应用英语进行交际和沟通。其次,合理切换中英文字幕练习听力和口语。最后,要遵循遗忘规律,适时进行复习。
五、结语
总之,在外语学习中,英文电影是非常好的教学辅助手段。只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选择适当的影片,并且精心设计每一次学习,在不断的正确引导和督促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其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会促使学生去充分了解英语世界里的风俗民情和人生百态,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但教师必须意识到,学英语也不能把精力全放到看电影上,这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重要的是要将这一教学方式与日常的教学方式有效地结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英语电影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松涛.英美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J].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7, (4) .
[2]杜子华.杜子华英语大课堂·网上情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何高大.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12) .
[4]饶成康.谈英语影视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 (7) .
如何让学生轻松学英语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 轻松 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58
小学英语教学应该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轻轻松松学英语。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轻轻松松学英语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人为本,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形成一种渴望掌握知识的内在需要和强大动力。教师应在此时抓住时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既能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又不感到困难。比如在课堂上能够让学生听听、说说、读读、写写、唱唱、画画、玩玩、演演,整个课堂就像一个大舞台,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新知识。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由“怕上英语课”转化为“盼上英语课”。如我在教表示星期的七个单词时,先让学生根据音标读出“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Saturday ,sunday ”这七个单词,然后再让学生听这七个单词的录音,边听边模仿,然后按规律记单词,学生就会发现都以-day结尾,读音都是[dei],我夸他们耳朵听得准,眼睛看得细,口里说得快,心里想得对。这时学生的情绪已被调动起来,非常高兴地能够跟着我的思维走。我又要求速记,两分钟后进行单词比赛游戏。通过写单词比赛,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轻轻松松记忆单词。总之,我诱导他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又如在英语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动作和唱歌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单词monkey时,我先做了一张图片,然后进行猜测游戏,我扮演各种各样的动物角色,让学生用英语猜“What animal is it?”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动作,争先恐后地说出我扮演的是什么动物。这时我开始扮演猴子的动作,同时说出“hello! Im a monkey.”再有节奏地说出:“monkey monkey monkey”,然后出示图片教读单词,再利用单词编唱一首英文歌“Hell0,monkey!”加上有趣的动作,再配上简笔画,使学生在唱、做、玩的过程中,牢牢地记住了新单词。
二、打好基础,温故知新
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要教学生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加强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结构”。教师应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最基本的知识。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努力挖掘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介绍新知识点时必须从已知到未知,即从学生已知的东西去导出未知的东西。比如在教学player时,首先介绍NBA球队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知识、发表看法,还可对著名运动员如卡尔·刘易斯(CarlLewis)、姚明(YaoMing)进行评价等。然后让学生观察player是由play加er构成的。学生已经学过play,教师就可以采取以旧引新的办法,让学生掌握构词规则,动词加-er可变成名词,像类似的还有paint—painter,teach—teacher,act—acter等。又如在教字母Aa / Bb / Cc / Dd / Ec / Ff /Gg时,教师巧妙地运用音乐教师教给学生的ABCDEFG调。总之,只要英语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导出新知识,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巩固已学的知识。
三、循序渐进,培养能力
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向课堂45分钟求质量,教师必须缩短讲课时间,增加学生练习时间,减轻学生负担,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语言的本身具有生成性,学生的学习也具有阶段性,学习时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不时地探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如在教一般现在时时,先让学生明白何时用一般现在时及一般现在时的谓语结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右脑优势,掌握节奏感,在脑子里贮存肯、否、问、答四个字,然后实际操练朗诵肯、否、问、答四种句型。如在反复朗诵时,教师要求学生的朗诵速度一遍比一遍快,促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欢快地重复着肯、否、问、答四种句型,充分利用心理中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交替转化来优化教学过程,使英语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回答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如:I want to be a doctor when I grow up?I want to be a policeman when I grow up.I want to be a teacher when I grow up.这些答案都体现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我全部给予了肯定,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最大限度的发展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课堂活动多样化
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保证他们持久的学习热情。本人尝试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短时演讲、短时问答、短时朗读比赛,短时小测验、短时间猜字谜等活动。课堂活动和学生角色的多样化,让学生各种感官同时并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时我还组织专门课堂,要求学生齐动手办英文小报、黑板报、写小作文、制作教具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越来越高。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温故知新,使学生始终感到英语很容易学,保持旺盛的、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轻松说歌谣, 快乐学英语 第9篇
小学生学得快, 忘得也快, 儿歌能刺激孩子们的大脑神经兴奋点, 对巩固记忆有一定效果。因此,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将单词分类, 并编成儿歌, 帮助学生记忆, 以此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小学生大都喜欢各种小动物, 有时会学着小动物叫, 模仿小动物的样子, 所以, 在教授动物单词时, 就请学生来学一学:
dog dog汪汪汪, cat cat喵喵喵,
bird bird喳喳喳, duck duck嘎嘎嘎
tiger tiger好凶猛, zebra zebra白又黑,
panda panda吃竹子, elephant elephant长鼻子。
我看到好几位小朋友乐呵呵地学着、说着, 不多久就学会了这些单词。在学习交通工具单词时, 让学生模仿:
car car小轿车 by car, by car嘀嘀嘀
bus bus公交车 by bus, by bus嘟嘟嘟
bike bike自行车 by bike, by bike叮呤呤
train train大火车 by train, by train呜呜呜
通过中文告之学生单词所表示的物品及其叫声, 既形象生动, 又趣味十足。
二、问答结合说歌谣
采用问答结合的方式, 可使学生在朗读歌谣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问, 并正确应答。熟悉掌握一些日常交际用语并灵活运用。如:
A:Where, where, where;Where’s my desk?
B:Study, study;It’s in the study.
A:Where, where, where;Where’s my bed?
B:Bedroom, bedroom;It’s in the bedroom.
A:Where, where, where;Where’s my chair?
B:Sitting-room, sitting-room;It’s in the sitting-room...
学生在朗读中, 知道了Where’s..?的回答可以是It’s in/on...等。
利用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 运用儿歌复习巩固单词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比如:
师问:apple apple 生答:red red red
banana banana yellow yellow yellow
orange orange orange orange orange
watermelon watermelon green green green...
三、说说动动学歌谣
动动跳跳, 说说唱唱, 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遇到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打打拍子, 做做动作, 唱唱歌曲可以避免反复操练的枯燥感。比如, 在教授run, jump, walk...时, 请学生学学歌谣, 动动身:
Run, run, run;I can run;I can run fast;
Jump, jump, jump;I can jump;I can jump high;
Walk, walk, walk;I can walk;I can walk slowly...
这里不仅包括了新单词, 还练习了这一课的重点句型“I can do...”, 一举两得。学生边说边做动作兴致很高, 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四、单词对比学歌谣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 有一些反义词、对应词, 较难以被学生掌握。如, 人称代词he和she, 单词this和that是学生很容易混淆的两组词。为了区别它们, 我试着编:“男的他he, he, he;女的她she, she, she;物体它it, it, it.”分别指着近处和远处说:“This, this, this;This is a car.That, that, that;That is a taxi.”
著名英语教材《基础英语》的作者C.E.埃克斯利说:凡能激发学生喜爱学习英语的方法, 则是最好的方法, 而使学生厌恶的方法则是最坏的方法。歌谣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难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让他们轻轻松松地说说歌谣, 快快乐乐地学习英语。
摘要: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问题, 如, 在低年级教授词句时, 学生虽然读得挺流利, 但当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朗读时, 发现学生读得就没有那么熟练, 甚至不会读了。这是因为低年级的儿童年龄小, 思维比较简单。字字句句不熟悉的内容不便于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听听英文歌,轻松学英语 第10篇
为何要听英文歌
听英文歌对学英语大有裨益,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提高听力水平
很多学生常常抱怨自己听力差,并仅仅把原因归结于自己词汇量小。但事实上,对单词缺乏“听觉记忆”也是造成听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大部分人在扩充词汇量时选择心里默背或抄写,这样做仅仅是眼睛记下了单词的“形”,但耳朵却无法辨别单词的“音”。于是,对于同样的一篇材料,考生阅读起来没问题,但一旦变成听录音,便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了。大量聆听英文歌曲恰好能弥补我们“听觉记忆”的匮乏。此外,英语口语中有大量的连读、缩读现象,这常常导致学习者“看到”的英文和“听到”的英文不一致。歌曲中恰好就有大量连读、缩读现象,比如“She said I’m off in an hour and I know where we can go”(Travelling Soldier by Dixie Chicks)听起来是“She said I mofina nour an dye know where weeken go”。学习者通过聆听和模仿歌曲中的发音现象,熟悉发音规律,慢慢地听力水平就会有所提高。当大家也能唱出歌曲中连读的句子时,那么听懂句意便是小菜一碟了。
帮助记忆单词
对于记单词,很多英语学习者感觉十分苦恼,因为总是今天背,明天忘,一到说话、写文章就觉得词穷。之所以背了很多单词仍记不住,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学习者通常是孤立地死记单词,没有结合语境,自然不容易记住。如果把单词放到句子中记忆,有了“环境”,我们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掌握便能更深刻。因此,孤立地记单词不如通过背句子来记单词,而优秀的歌词中恰有许多句子都值得背诵。句子里有很多词汇,而这些词汇通常会构成一些便于联想和记忆的有具体意象的句子,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记忆句子上时,会发现句中的单词自然就记住了。听歌记单词能使我们既知其“形”,又闻其“音”,更晓其“用”,一举多得。
其实,很多学习者记下来的词汇并不少,之所以仍觉得词穷,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真正掌握词汇的用法。比如一词多义现象,很多学习者常常是记住这个意思忘了那个意思,对很多词汇的灵活用法摸不着头脑。而听英文歌就能帮助学习者解决这个问题。以get一词为例,这个词在英语中是一个小词,但却有二十多种用法,灵活程度类似于中文的“打”字(打饭、打架、打毛衣、打情骂俏、打酱油??同是一个“打”,意思却不尽相同)。要把这些意思全部记住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若结合歌词来记,就会简单许多。请看下面含有get的歌词。
1) I get (变得) so lonely, can’t let just anybody hold me.
2) Think again before you get (获得) the wrong impression in your mind.
3) I don’t care how you get (到达) here; just get here if you can.
4) If you want it, here it is. Come and get (拿,取) it.
5) You are right. I get (明白,懂得) it. It all makes sense.
6) Get on (登上) the boat now. We got (拥有) room for a hundred more.
通过上面的例句大家不难发现,通过朗朗上口的歌词来记忆单词,往往记得更快也更牢。
了解英文思维
思维差异往往会导致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如果把握不好说不同母语的人之间存在的思维差异,就会在语言表达上犯错误。笔者有一位美国同事,中文说得很好,每当被问及在哪儿高就时,他就会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我工作在新东方。”虽能明白他的意思,可这话听起来还是别扭,主要是因为他在说中文时用的是英文思维:我(I)工作(work)在(at)新东方(New Oriental)。同理,中国人在说英语时也会犯类似的表达错误。比如很多学生张嘴就来:“I very like music.”更有一些贻笑大方的标示牌翻译令老外摸不着头脑,笔者在天津某商场的自动扶梯上就看到“小心碰头”被译成了“be careful meet”,而北京某家大型超市洗手间里的“小心地滑”居然被译成了“be careful of floor slide”,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大家就必须了解语言表达背后的思维,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套用。大家可以从英文歌中俯拾皆是的地道表达学起,再透过现象看本质,参透现象背后的英文思维方式。
熟悉他国文化
通过对英文歌词的挖掘,学习者还能了解到很多异域文化知识。例如英国女歌手Dido在歌曲Christmas Day中唱道:“I’m saving all my Sunday clothes for the day that I’ll be leaving.”为何偏偏是Sunday clothes而非Monday clothes或Thursday clothes呢?因为Sunday也是“礼拜日”的意思,在这一天,基督教徒要去教堂做礼拜,一来“参见”上帝要穿戴整齐以示尊重;二来礼拜也是教徒们的集会,大家当然希望能够在众人前以体面的形象出现。所以,Sunday clothes一般都是指“最好的衣服”。英国独立摇滚乐队Black Box Recorder有一首Andrew Ridgeley,歌中唱道:“I had a tooth pulled out as a child. I put it underneath my pillow. When I woke the very next morning, there was a ten pound note.”为什么把拔下的牙齿放在枕头下,次日一早就变成十英镑了呢?因为在英美文化中有一个妇孺皆知的神奇小仙女——tooth fairy (牙仙),她专在深夜收集孩子们掉下或拔下的牙齿,并以零用钱作为交换。其实,这都是父母想出来的把戏,为的是缓解小朋友们因为失去牙齿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心理恐惧。可见,只要我们在听英文歌时多一颗好奇心,再懂得利用网络等资源,就能很快在歌曲中找到有趣的文化知识点。
nlc202309031026
如何巧听英文歌
通过听英文歌来提高英语水平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那该如何听呢?下面笔者提供几种方案供大家参考。
反复聆听
初听一首英文歌曲时,大家切勿马上到网上查找歌词,更不要去找中文翻译,而应把这首歌当做泛听练习材料来反复聆听。一开始时,即使听不太懂也没关系,听的次数多了,有些词便能听出来了,句意大致也会明白了,其实这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一个道理。建议大家反复聆听直到再也听不出任何新内容时再去看歌词。顺便提一下,笔者认为叙事歌曲最适合初学者。这和我们初学写作时从记叙文开始写起是同一个道理,写好记叙文才能为今后的其他文体打基础,而唱会一首叙事歌曲就等于轻松背会了一篇记叙文。很多人为了提高写作水平费劲地去背诵一篇篇范文,其实唱唱词写得好的英文歌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在此笔者为大家推荐以下叙事歌曲(难度递增排列):Wonderful Tonight (by Eric Clapton)、Don’t Cry Joni (by Conway Twitty)、Christmas Day (by Dido)、Do You Remember (by Jack Johnson)、Travellin’ Soldier (by Dixie Chicks)。
用心学习
绝大多数人听英文歌时不求甚解,觉得旋律悦耳就好,可真正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歌词往往就这样被忽略了。笔者建议大家完成反复聆听的步骤,对歌词和歌曲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应找出歌词仔细阅读,找出理解差异,看看究竟为何有些歌词没听出来或没听懂:是因为连读等发音现象,还是因为不认识单词,抑或是不熟悉地道表达?找出原因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学习者在针对一首歌进行学习时,可重点关注歌曲的以下几个方面(以歌曲You Are Gonna Miss This为例,下文简称YAGMT,具体歌词及歌曲赏析请参照本刊22?23页)。
多样性词汇
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说英语时总觉得词汇贫乏,而英文歌曲里词汇就非常丰富,而且还便于记忆。比如,用英语表达“新”和“造访”时,我们通常会用new和visit,但YAGMT中分别使用了brand new (Before she knows it she’s a brand new bride)和stop by (In a one-bedroom apartment, and her daddy stops by)。由此,大家可以看出听歌能让学习者有更多的词汇选择。
地道表达
英文歌中有很多地道表达,能极大丰富我们的英语口语。表达“好的”时,除了用okay,还能用什么?在YAGMT里我们能找到与其同义的will do。你会表达某人多少岁,但知道刚刚年满多少岁怎么说吗?在YAGMT里我们能看到这样的表达,即turn 18。“自己赚钱,自己说了算”用英语该如何表达?在YAGMT里,我们能找到“make my own money, make my own rules”这样对仗工整的表达。歌曲是一个地道表达的宝库,大家只要用心搜集,做个口语达人便指日可待。
优美句型
优美的句子无论在口语还是写作中都是亮点,歌词中就不乏优美的句子供大家学习参考。YAGMT中有几句很蒙太奇的歌词:“Dog’s barkin’, phone’s ringin’, one kid’s cryin’, one kid’s screamin’.”前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认为,两个镜头平行放在一起产生的效果并不等于镜头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远远超过了两个镜头内容之和。YAGMT中这四个“镜头”放在一起,给人一种吵闹、混乱的生动场景,而非仅仅是狗叫、电话响、小孩哭闹。对于歌词中这样优美的句子,我们当然要收入囊中。试试看用同样的形式表达“日暖、风吹、鸟飞、花摇曳”。也许我们可以说成:“Sun’s shining, wind’s blowing, birds are flying, flowers are swaying.”相信这样的句子定能唤起听众或读者脑海中对美好春日的遐想。
举一反三
凡是在歌词中学到的新内容,必须举一反三。YAGMT中有一句歌词:“You are gonna want this back.”短语want sth. back是一个固定搭配,在歌曲中表示希望重回往日。学会之后,大家应马上进行造句练习,做到举一反三。比如:“I want my money back.”再比如:“She wants her childhood back.”不管是什么知识,只有能熟练运用才能说明是真正掌握了。
填空检查
学完一首歌并弄懂歌词后,大家还需有一个自我检查的过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歌词做成填空题,删去其中我们学到的新内容,用中文标注在空格旁边,过一段时间拿出来填填看,自我检测一番。
多听多唱
英文歌不仅要多听,还要多唱。唱英文歌不但能够帮助学习者完善语音,而且唱歌总比背英语文章来得轻松有趣,每唱一遍等于复习一遍,温故知新,久而久之大家的英语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i Show轻松学英语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