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糜杆桥镇关村小学 齐向红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提供这个学习机会,10月25日我有幸和老师们一起参加了教师教学听课和专家讲座的活动。这次共听取了2节同课异构课《他发明了什么》。这些示范课以及渗透的教学观点带给我的最大震撼是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利用文本整体推进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结合我的教学课堂实际,我反思一下,我做得最不好的一个方面是没有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平时我的课堂是只有很少学生在和我交流互动,其它的同学好像是事不关己,几乎也形成习惯了,我已似乎见惯不惯了。对那些不说的学生我也就算了,也不知怎么办。就这样,我越来越觉得爱交流的同学也懒于开口了。 这次,我参加了培训后,我深刻地认识到:这样做不行了,必须得改!在这次听课中,两位老师各环节中都不忘记对学生“说”、“读”的能力的培养。在引导“朗读”时让学生弄懂字句意思的前提下断字断句(即各段的段意),让学生首先会读文言文,即读的时候要“一咏三叹”。她一部分一部分的出示课文,然后让学生读读看哪些地方不太好读,在断句的时候顺便解释字词的意思,她的在朗读中去渗透教学方法很好让我觉得很受用。
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这一教学法讲得更具体、清楚、吸引人。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讲,启发学生想象画面让学生说。我个人觉得老师的课引入教学的教学方法很新颖,值得我们老师去引用和学习。
讲课时老师将关键字挖出并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句子、段落的意思使学能从词到句清楚完整的理解和学习课文。学每篇课文前深研教材要思考好“教什么”和“如何教”。
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上周集中听了语文学科的六堂课,各个级部语文组的精英们对苏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展开了讲课大比拼,高效课堂的理念在这里展现的可谓是淋漓尽致。作为刚刚步入语文教学工作岗位经验极其缺乏的新教师,这次听课让我感触很深,收获也很多,不仅是各位老师的教态教法,还有流利的语言,清晰的思路,环环相扣的逻辑,都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下面,我将对我的收获和感想做一点简单的总结。
首先,作为一篇经典的文言文,各位老师都特别重视对学生朗读文本的指导,并能对于学生的朗读和发言给与恰当的评价。例如,郭红娟老师在这堂课中初读课文环节就特别重视对学生朗读方面的指导,她首先让学生们自由朗读,然后找个别同学起来展示自己的朗读天赋并及时给与适当的评价(包括字音、停顿、感情等方面),接着让大家齐读课文,最后是听读课文,并配乐,感悟情景之美。可见朗读文本已经越来越成为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并且,郭老师在这个环节的最初就给学生强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样的道理,使学生能从心理上将朗读课文重视起来,为以后的背诵全文打下基础。
其次,是创设简单的课堂情境,营造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因此,很多老师
在新课的导入中会有意地设疑,激疑或精心设计,或课前播放歌曲,或课前进行语言互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新课意境。自我感觉,在这次校级公开课中,肖芳老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她的课堂配着简单自然的轻音乐,用音乐的美感来烘托月夜的静美,很自然的将学生带入一种美妙的氛围之中,这样,学生理解课文就会比较简单一些了。
再次,扎实的基本功让我惊叹不已,教学基本功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扎实的基本功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魅力,这种魅力会于无形之中吸引着学生们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并深深喜欢上这一学科,另外,扎实的基本功也能使教师掌控课堂游刃有余。这一点我想首先举一下肖芳老师的例子,她在给学生解释“月色入户”的“户”字时,分别举了“木兰当户织”、“足不出户”、“门当户对”这样的范例,使学生很容易记住“户”是“门”的意思,并且还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知识的迁移运用,教师的基本功可见一斑。于文娟老师的课堂也很好的体现了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和起码的语文素养,具体表现在,作者简介方面,她指出苏轼不仅是诗人、文学家,还是美食家,传世的经典美食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肉等,并适时加以引导,说:“有些同学开始流口水了,下面让我们带着对知识垂涎欲滴的精神来品尝一下苏轼为我们奉上的文学大餐。”这样很自然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于老师也特别重视朗读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将文言文读出文言味(语调、语气、拖音、感情等),由此可见老师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最后就是适时的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一种方式,适当的鼓励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次公开课中,六位老师几乎都运用了及时评价,并且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个微笑等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叶老先生说:“一语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纵观公开课,从多层面展开教学,引导孩子们反复品味、涵咏语言,时而让孩子们在感性画面中感受语言,时而让孩子们在诗性飞扬中触摸语言,当然,更不乏让孩子们在理性讨论中体味语言。文中的一个标点,一个字词,一个语句都能蹭出火花。深挖文章内涵,体悟作者文中所寄托的真情,拓展学生感悟文字背后的真情。这正是“细节决定成败”的最佳体现。
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决定着课堂效率与质量。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高品位,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把握细节,更是提升教师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
我想,一节好课,要经常反躬自问:“我们还没做到什么”吗?它意味着运用自以为“非”的思维方式自觉反思那些自以为“是”的课堂教学。譬如,在向度上,对于一味关注学业成绩,相对于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底子与后劲,就要经常反思“我们还没有做到什么?”;在长度上,对于损伤学生胃口的大剂量应试训练,相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对未来、对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就要经常反思“我们还没有做到什么?”;在广度上,对于唯考是教的功利壮举,相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经常反思“我们还没有做到什么?”;在深度上,对于基础教材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复杂与玄深,相对于顺应学生天性喜欢简洁、明快、自然、感性的教材与教学,就要经常反思“我们还没有做到什么?”。
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我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下面我把自己此次听课的收获汇报如下: 值得学习的亮点:
1、课前互动小活动。用来调动学生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拉近师生间的关系。
2、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气有很强的亲和力,不急不躁。
3、备课资料丰富翔实,课件实用性强;如《吆喝》、《苏州园林》课件内容精当,很好的辅助教学。
4、书写规范美观,板书设计美观,如《苏州园林》设计成扇形,典雅精致和课文很相称;《安塞腰鼓》设计成一面大鼓的形状,可谓匠心独运。
5、教师语言组织能力强。导语、过渡语、结语的设计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情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研读文本,自然地衔接教学的知识板块,也能灵活对学生的课堂活动效果作出指导性的评价。
6、注重语文朗读,课堂书声琅琅。
好文章是用来读的,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朗读是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虽然参赛语文老师普通话不是个个都标准,音质也并非个个都优美,但他们却读得很投入,读得很感人。
7、注重合作探究式学习,体现以“学”为主。教学设计贴近学生,侧重学生对文本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想办法让学生去触及文本,并不断引导学生从文字中体会感悟其中包含的情感。“你能读一读吗?”“你读出了什么?”“请你带着这种理解读一读”“我们大家一起读一下”这样的评价细节随处可见。
教学反思:自己平时多数时候只是充当了一个搬运工,从书上搬了出去而已,惭愧啊!很多时候自己就是个传声筒,将教案上或教参上的内容直接照搬给学生,缺乏自己的个性解读。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自己制定了如下努力方向:
1、做个有心人,平时要多读书、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尤其是知识方面的积累和课堂语言的锤炼。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根本所在,只有教师自己的业务素养提高了,才会创出实效的教学方法来。
2、要在备课上下真功夫。自己先对文本真的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式方法。
3、从教学内容总体出发确定好每节课的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真正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三方面的目标。再精心确定每个环节的具体任务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方法。
4、注意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使用要合理恰当。
5、教书、育人为先,教师要目中有人,时时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培优扶差,让所有的学生始终在进步的状态中。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也保证成绩的重要渠道。
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2016年12月12日至14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德育优秀课例展评活动”,首先应该感谢学校领导的支持给我学习的机会,这次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满满的感动,感谢韩主任的带领以及学习期间的谆谆教导,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感觉一句谢谢真的难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总觉得自己的领悟能力太差,执行力也不足,真心愧对自己这么难得的好领导,希望接下来的自己能有新的突破,也能在面对领导的时候觉得可以有一点心安,没有辜负领导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期望。现在从我这几天的听课方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老师们的课堂授课水平之高,对教材内容挖掘之深,课堂教学过程之精彩,每一位讲课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别致新颖的教学设计,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每一堂课也都有不同的亮点,使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受益匪浅、收益良多,同时我也深深地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个人魅力:教态亲切,语言贴切
在这一方面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青岛的刘老师《让计算机开口说话》这一节课,刘老师这节课是讲授啊哈C这个小软件,我们虽没见过这个版本的C语言,但从刘老师的讲课中我们感受到了C语言的魅力,从刘老师的设计上看整体上很简洁,但是给人的感受就是节奏不快不慢,教师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整堂课调控的也很好,时间把握上刚刚好,整堂课都感觉很愉悦,学生也都没有被束缚的感觉,在借班上课的公开课中,亲和力能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从而顺利地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这就要在平时多想多做,才能做到轻松的驾驭课堂。
二、重视课堂导入,激发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上课开始时讲的几句话,若能先声夺人, 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就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学生面对陌生的老师时,好的课堂导入就显得更为重要:既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又可以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次展示课中有的老师采用视频导入,有的老师采用作品展示导入,旨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们济宁的赵老师播放疯狂动物城片段引出朱迪警官断案,外国语学校用一则新闻报道导入让学生谈感想得出现在中小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结论,进而激发学生计算自己体质指数的热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探究知识的欲望。
三、创设情境,精选学习主题,学生学习素材,是课堂学习效果的保证。 每位教师都不同程度的对教材内容都进行了大胆、灵活、创新地处理,没有墨守成规地重复运用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而是深入挖掘教材,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创设一个情境,精心设计出教学活动主题,符合了本次活动主题信息技术学科德育课例,教师在某个情境下,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比如在淄博胡老师《引导线动画》的教学中创设出小明放学的故事情境,整堂课围绕小明放学之后,制作出小明捡垃圾的动画,走斑马线的动画,以及乘车的动画,对学生进行不乱扔垃圾,过马路要走人行道德育的教育。聊城的周老师《运动渐变动画》通过创设模拟火箭发射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这种情境贯穿课堂,德育渗透的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在老师们创设了这样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再加上老师围绕相应情境精心选取的素材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地学习,边探究学习边练习巩固,达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丰富的练习素材避免过多的重复性内容,使学生每次练习都有新鲜感,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多研究教材、多观察学生、多动手制作积累教学素材。
这让我认识到,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以学生探究性学习为主,倡导小组协作。
所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也是我们学校近期正在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新颖、多样,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利用导学案、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倡导小组协作,运用“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并让他充当“老师小助手”的角色,来帮助本组内其他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或者上台给大家演示操作,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 课堂活而不乱,学习氛围浓厚。
五、从鼓励学生角度出发,重视课堂评价。
大部分老师都有课堂评价有的老师采用智慧树,给小组分组,不同小组结出不同的颜色的果实,最后比较果实的数量得出优胜组,有的老师采用在黑板上贴爱心,有的老师采用贴星星激励学生的团队写作的精神,最后学生展示作品阶段有的老师采用了学生交流、学生评价,不同的方法,,肯定学生的学习努力, 这就要求我今后注意关注每个孩子的感受。每个人都需要被肯定,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六、学生为主体,但不能忽视教师为主导
现在最流行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以引导作用,这是第8周教研员来听课给我说的一句话,当时我就思考这个问题我自己出在了哪里,这次听课我找到了答案,也即是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很重要,如何问,问什么,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开始思考。也就是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而不是单纯的让学生看操作步骤,自己机械的就学会了,我们设计了思考问题,并且让带着问题去探究发现解决的办法,或者遇到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深度的学习,同时我们还要在学习完本节课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我们现在所学的这些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帮助,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我觉得是滨州的卢老师《跳转从超链接开始》以日照人文为主线的一节课,教师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选题贴近学生生活,知识点全面,学生学完也有一个知识的系统性,整体的感知,也不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
不同的老师水平也不近相同,有些老师也留有遗憾主要体现在:
1、课前准备要充分。在第一天的三节课中,每个老师都不同程度的遇到了问题,由此也可以看出老师们的准要特别充足,这也给我们每一位老师提醒,今后无论在哪里讲课都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我觉得这应该属于备课中的备教学环境。
2、时间不够用。有的老师在课堂讲授的时候最后时间不够用的,这也说明教学设计有课前充分备课准备的大部分,也要有课堂上即时生成的小部分,这样的课堂才是“活生生”的课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以后备课而非“背”课,准备时也要注意有些内容应该视课堂情况而定,教案要留有弹性空间,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出调整而不是时间到了,仍然按自己设计的流程进行到最后。
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张
敏
20
12、5
省优质课听课体会
张
敏
2012年5月14日---5月16日,山东省第六届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在临沂举行,活动共分两个会场,我有幸于5月16日在第二会场聆听了七位老师的优质课堂,获得了这样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尽管学生水平不一,参赛教师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现就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听课体会
1. 教材的设计主题鲜明,定位准确;材料真实,生动有趣,富于创新,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由于这次评比是给定话题和年级,参赛教师的教材设计都能体现教材原有的主题和内容,符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单元教学的整体。有的则全堂以一有趣新颖的小故事贯穿始终,上午的two mice:Mary和Tom 的小故事,下午的Zip和Zoom的游玩打算,这样的教学设计,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与爱好,在课堂上孩子们对文本非常感兴趣,从而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2. 创设语言情景教学。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堂课,教师的课题是:It will be cloudy tomorrow.教师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引入了英语课堂,运用孙悟空和三位法师比赛求雨这样一个过程,完整的呈现出了It will be句型,以及Will it be ?句型,可谓是匠心独具。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在情景中轻松地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情景中操练,也顺应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3. 合理设计、使用常规媒体,媒体设计和使用注重实效。现代的英语教学,不再是一个录音机,一盘磁带的时代,挂图、投影仪尤其是多媒体的加入,使得课堂教学的手段更加丰富。在课堂上,老师们都运用了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清晰的文本呈现、动人的旋律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他们制作的课件非常美妙,使得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习得了英语语言和知识。
4. 流利的口语给听课老师带来了听觉上的享受。七位参赛老师的课在这一点上对我启发很大。他们能熟练运用口语及时组织课堂教学,或说,或唱,提问问题能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听他们的课感觉自己像是在听老外上课一样。特别是那位青岛市老师的口语,更是地道醇厚,让全场听课老师都感到震撼。
5.语言是人们交流和表达感情的工具,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也不例外。听着孩子们干巴巴的在那读单词、读句子时,我们一定非常着急,为什么孩子们少了在说母语时的抑扬顿挫,我们的孩子怎么了。在七位老师的课堂上,他们都非常重视孩子对句子的感情阅读。如:第
一堂课,老师把jiaozi端进了课堂,让孩子通过蘸醋品尝jiaozi来感受外国孩子Sarah蘸醋吃jiaozi发出的感叹:Yummy!It tastes good。让孩子发自内心的用英语交流感情,这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6.参赛老师极高的自身素质。七位参赛老师各有优点,但又有许多共同亮点: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说唱画演信手拈来;口语流利,语音语调自然,能够做到抑扬顿挫,发音准确地道,有利于孩子们在老师的课堂上习得正确,地道的语言;熟练的多媒体操作技术,老师深情的演唱You and me,熟练的将天气状况用简笔画表现出来,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同时更大程度上感染了学生,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态亲切清新,表情丰富,动作示范到位,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老师的专业知识丰富,词汇量大,从而有利于老师用流利的英语组织课堂,处理好课堂的突发情况。
7.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自然将情感教育引入到课堂中。七位老师在授课中都能自然的将情感的教育贯穿始终。有关注中西方饮食差异的,有关注环境保护的,有关注保护动物的,还有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的“I hope everyday is Children’s Day!”寄予了老师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可见,我们的英语课堂只有融入生活,关注孩子才能让孩子在语言的学习中不至于那么的枯燥乏味。
二、专家的精彩点评
课堂展示结束后,省小学英语教研室的王亚春老师作了精彩的点评。
王老师给予了讲课老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并给参赛在座的老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尤其是在对自编文本的评分标准上,给参赛老师给予了极大的肯定,鼓励基于学生和教材的自编文本,但是,要更多的去斟酌语句以及文本的逻辑性。王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优质课的评选标准,对参加评选和以后有意参加评选的老师指明了方向。
通过听课,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好奇心、上进心,善于找出学生的进步点,提供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向上的动机与行为。要想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必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累教学经验,做一名教学中的有心人。今后,我会多加强录音模仿,多阅读,多反思,多总结,以期减小差距,提高教学水平。
20
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