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浮法玻璃论文题目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81

浮法玻璃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

玻璃对于建筑来说是很重要的材料,成为绝大部分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中玻璃与其他材料搭配组合,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体验。

关键词:建筑;玻璃

由于玻璃的一些特性,使得玻璃广泛应用到了建筑之中。建筑对玻璃的要求是能够与人对环境的需求,建筑的外观,建筑的功能适应。但是在玻璃对于建筑的客观需要之外,在不同的时代,代表了不同的生产水平,体现出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对美的理解。

1140年左右起源于法国的哥特式建筑,建筑周身和内部多垂直方向线条,整体风格高耸挺拔。以尖顶,拱券,飞扶壁,柳叶窗,花窗玻璃和透视门等为主要元素。哥特式建筑这种特征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神权高于一切。兴建教堂建筑往往集中当时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当时建筑的精华,就要看教堂;欧洲盛产石材,哥特式建筑出现之前欧洲一直使用笨重的墙承重体系。这种墙承重体系的弊端是窗不能开得很大,因为墙要承重,如果把窗子做大了墙就容易塌,但是这时候有人发明了飞扶壁和扶壁,类似现代框架结构,这样就把墙体承重体系中部分解放了出来,可以挖洞作别用途;另外中世界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的年代,窗子做大了也不利于安全,所以我们看城堡外墙一圈无一例外的都是小窗户,大户人家的府邸也是一样,底层的墙很厚,窗子很小。但是教堂不一样,人们的心目中神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教堂是可以开大窗户不用担心的。人们在教堂里活动,抬头看到花窗上五彩缤纷的圣经故事接受教化,光线透过长长的花窗照进来,仿佛是天堂照下来的光芒,配合着垂直的线条,哥特教堂中玻璃的应用表现了宗教对人们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当时的彩色玻璃工艺是从阿拉伯人哪里学来的,以红色和蓝色为主,在传播教义的同时,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玻璃给建筑带来了新的结构。1851伦敦世博会英国作为主办国,主场馆的建筑方案却迟迟不能敲定,之后主办方因为建造英国馆时间不够而伤透脑筋。一名叫的英国皇家园艺师提出了一个可以迅速被搭建起来的建筑方案,它主要由钢铁骨架承重,玻璃围合,就好像一个巨型的花房。这栋房子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大家很惊讶的发现,原来建筑也可以这么造,玻璃还可以造建筑。这种玻璃建筑的美感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从来没体验过的,人们出于对它的喜爱,把这个晶晶亮像水晶一样的建筑叫做“水晶宫”。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时人们思想得到巨大解放,社会变得民主开放。

空间层次感的产生来源于两个方面:客观上空间的组合方式以及主观上的视觉感受。玻璃在作为建筑表皮材料时,对于空间层次感的增强主要可通过以下二种方式实现:其一,玻璃表皮与主体结构拉开一定距离,构建过渡空间;其二,利用层叠方式,形成双重或多重视觉界面。其三,利用明暗对比强化空间的结构关系。其四,利用光影变化在单一空间中形成虚空间。

现代建筑的雏形,彼得.贝伦斯设计的德国通用电气透平机车间,设计手法摒弃了古典建筑复杂的线脚,华丽的装饰,巨大的屋檐,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建筑特征,承重结构与围护体系区分明确,大面积使用玻璃,建筑风格简洁,开始重视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说明当时社会已经趋向崇尚简洁实用的现代建筑,向往新的美学。

大概是受了老师彼得.贝伦斯的影响,密斯.凡.德.罗提出“少就是多”,与传统东方文化“寂”有点神似,追求的是一种意境美。密斯在1919年提出的希格拉姆大厦方案,是一个全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通体玻璃的大楼在当时尚不多见,通体玻璃幕墙更是闻所未闻,玻璃可以在任何时间拉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比如傍晚时分晚霞照到大楼上,远看红色的天加上反射着红色晚霞的摩天大楼,总会令人驻足观望。再比如范斯沃斯住宅,就好像是自然中的一件玻璃艺术品,人们可以隐约透过建筑看到环境,随着光线或者环境的变化,欣赏到不一样的建筑的机理反射,非常自然。

在玻璃作为表皮材料使用时,主要是通过提高玻璃表皮的透明度以隐匿其实存感,最大程度的消除室内外界限并使二者在视觉上高度连续,从而营造出极具外向性和开放感的空间。空间的开放性,使身处其中的体验者视线不受表皮的阻隔,拥有宽阔而自由的视野。自然界中四季的变迁,一天之中时光的流逝都可被敏锐观察,生动变化的光影也赋予空间以丰富的表情。

密斯擅用钢结构和大片玻璃墙,几乎在其绝大部分作品中,二者都是最显眼的。建筑造型干净,由直线、直角、长方体组成,加上大面积玻璃应用,使密斯设计的建筑给人感觉纯净,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结构部件暴露在外,少而精,每个部件都能起到重要作用,用最少的外墙面积,最少的部件,达到最大的使用与艺术效果。

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右岸的巴黎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的南立面表皮,成为这座建筑的符号。透过玻璃幕墙看到的是阿拉伯传统图案的拼贴组合,实际上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可根据室外阳光强烈度而开闭的光控装置,他们夹嵌在双层玻璃中间,数据经过电脑分析后出送指令,统一控制这些金属装置开闭的大小。这一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赋予重要建筑符号功能,将二者很好地融合。

斯蒂文.霍尔曾经指出“光使得空间产生变化,形成不确定的状态。光在人的感觉与实存之间产生了一种暂时性的联系。”由于玻璃有透光性强、又能分割空间的特性,玻璃在作为表皮材料时,能够对于光线通过的形式进行控制,表达出建筑想要传达的精神。如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在厚重的墙体上不规则的开洞,并镶嵌彩色玻璃,在建筑内部营造出如梦境般的空间效果,企图给信众或游人以心灵的感化。再如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运用基督教的十字架符号作为开窗形式,组织自然光投射到室内形成“光十字”,巧妙的利用了玻璃的特性诠释宗教的神圣。

当建筑身处城市历史保护区域,或建筑本身具备特殊文化意义时,如何对其所处人文环境进行回应就成为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特定的人文背景可能是深远的历史渊源、地方的文化传统、现存的古老建筑等。不同的方案设计中,实现玻璃表皮与人文环境契合的途径也不尽相同.

第一种方式为反衬,即为了达到新老建筑的对比差异的效果,利用充满现代感的玻璃和钢等作为表皮材料,以新老建筑巨大的视觉效果差异博人眼球。以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例,让努维尔一层玻璃墙面来填齐沿道路的建筑界面,与新建建筑两侧的旧建筑形成了强烈对比。再比如让努维尔的另外一个设计,布朗利河岸博物馆,该博物馆位塞纳河左岸,埃尔尔铁塔的北侧,周围遍布各个时期的历史建筑。努维尔以透明玻璃墙,使得这座现代博物馆与周围老建筑隔而不断,在历史环境中创造出独具个性的建筑形态,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戏剧化场景。

第二种方式为创建视觉关联,即利用玻璃透视、反射等光学特性,呈现出周围建筑的虚像或赋予玻璃表皮系统以某种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使之与人文背景相契合。如德国国会大厦玻璃穹顶的修复和重建。德国国会大厦穹顶于二战中被炸毁,诺曼福斯特用钢架和玻璃表皮作为材料,模仿被毁穹顶半球形的形式,既满足了功能的合理性,又创造了视觉的美感,又反映出此区域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三种方式为材料置换,即利用玻璃代替传统材料构成建筑表皮,但在形式、尺度等方面仍模拟传统样式。以同济大学校史馆的改扩建为例,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及形式的基础上,对于增建部分,建筑师采用玻璃幕墙代替了传统砖石材料构成了建筑的外墙及屋顶,从而实现对于传统表皮形式的延续与创新。

贝律铭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扩建工程为例。卢浮宫原建于1546年,作为博物馆开放是在1793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原有建筑已不能满足博物馆的需求。在卢浮宫广场扩建时,贝律铭用钢结构玻璃幕墙勾勒出一座玻璃金字塔,在几何形态上形成与原建筑群的呼应关系。现代材料的应用使新建部分与原建筑区分明确,透明开放的界面让玻璃金字塔不再是权利的标志转而成为民主与开放的象征,玻璃金字塔形式对于室内自然采光和通风也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由此,玻璃表皮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建筑形态与功能的更新,也使得历史建筑获得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4

[2]常乐.玻璃作为建筑表皮材料的表现力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D]. 2011(11)

【图片来源】

[1]米兰主教堂花窗.作者拍摄

[2]德国通用电气透平机车间.网络

[3]范斯沃斯住宅.网络

[4]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作者拍摄

[5]光之教堂.网络

[6]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作者拍摄

[7]同济大学校史馆.作者拍摄

[8]卢浮宫广场前的玻璃金字塔.作者拍摄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浮法玻璃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大批的发展起来。为了美化建筑中包装设计,建筑幕墙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本文就建筑幕墙中的一些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幕墙;安全隐患;对策;分析

我国在建筑幕墙行业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据统计我国在建筑幕墙生产使用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了。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息过,各种幕墙行业也在不断兴起和发展。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的幕墙以1500至2000平方米的数量在增加。但与其他国家的同类建筑中建设幕墙相比,明显要浪费很多资源。相比率为1/3的能源浪费意味着什么?不说大家都应该知道。在这些建筑幕墙中性能指标不够,应用材料年份过久和结构不够规范等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城市的发展,更主要是会对人民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危害。这些浪费和不合格问题现在已经备受关注。从各级管理部门到幕墙使用者和施工维保单位等,都开始对建筑幕墙中的一些安全隐患重视起来了。只有这样从细节的关注和不断分析对策中才能有发展和进步的机会。

1玻璃幕墙中的问题

1.1非安全玻璃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000年前竣工的建筑中采用玻璃幕墙的大多用的都是单玻璃或双玻璃作为面板的非安全玻璃。为降低建筑工程造价而采用一面钢化而另一面非钢化的双片玻璃等施工情况也有很多。这样的幕墙发生破裂时,玻璃会成为锋利的碎片飞落。非安全玻璃的物理性能根本达不到指标,而且在外力或者温度的影响下都可能发生破裂。对人民人身安全会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有隐患就要找到对策来解决。解决非安全玻璃造成的问题目前有两种方法解决。方法一就是更换为安全玻璃。特别是人群聚集之处如闹市区等公共地区建筑的玻璃幕墙都应该以人为本,把人民人身安全作为最先考虑条件。再者就是要由有资质的企业来完成此项工程。最后要注意玻璃自爆的安全隐患发生,可采用超白-LOE-E玻璃等。第二种方法就在没有条件更换安全玻璃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在玻璃表面贴膜的方法处理问题。在安全、隔热和防自爆性能上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在受到热度或冲击的情况下玻璃破碎了也会黏在贴膜上,不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在采用贴膜技术的时候不可以采用普通的塑料贴膜,一定要采用防飞散膜,如采用钛合金膜等。这样的膜可以贴在单片玻璃内侧,遇到只能贴在外侧的情况时它的保质期就会缩短一定时间。贴膜工程也应该由相关专业单位施工完成。

1.2钢化玻璃幕墙问题

钢化玻璃很多时候都会发生自爆的现象,因为其表面应力越大时钢化的程度就会变的越深,所以自然带来更大的自爆危害。防止自爆后的危险时可以采用减小碎玻璃的大小。目前我国对钢化玻璃的表面应力规定为不小于N/m2。钢化玻璃的自爆并不是因为出厂日期的长短,自爆现象发生率虽然也算是很小,但这样无征兆的危险还是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危险。对这样的钢化玻璃自爆现象有三种采取的方案进行补救。第一种方法就是人群聚集地区的钢化玻璃采用超白钢化玻璃或夹胶钢化玻璃进行更换。第二种方法是在玻璃表面贴膜。第三种方法则是在一定条件或场所中应用钢化玻璃。如不在娱乐场所或露天餐饮等人群停留的场所采用。可以在室内停车位中使用,因为距离墙根是有安全距离的。也可以在幕墙底部用绿化的形式设置隔离带、水池等景观。在应用到钢化玻璃地方可以设置安全警告牌。

1.3已损伤或破裂的玻璃

只要出现已损伤的玻璃或已破碎的玻璃时都要及时的更换,不管它是有框还是无框的幕墙。有些人感觉无框的点驳幕墙即使是破碎了一些玻璃也会有助力维持而不需要更换。但实际上每块玻璃的整体性能结构是幕墙安全稳定的必要条件。在更换玻璃和选择上在前面已经都明确表示过了。要是发现多块玻璃受损,并且每个玻璃的同一个部位受损,就需要深入研究,找出其发生破碎的原因。分析并针对情况而加强对其改善的措施。实在找不到原因或需要改变结构时可以由专家讨论后对症下药,要保障安全施工。

1.4建筑幕墙施工的关键问题

1.4.1幕墙外观质量较差

由于幕墙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幕墙在安装完毕之后,从表面上就可以看到存在着板面不平整,板缝不平直以及玻璃、金属等板面的表面有污点的问题,使得幕墙的外观质量很差,严重的影响到了幕墙的装饰效果。

1.4.2材料的问题

幕墙铝型材立柱及横梁壁厚达不到规范要求。玻璃强度不足,有的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存在着安全隐患。连接件选用普通碳素钢,影响结点连接的安全性和牢固性。有些工程设计要求的是钢化玻璃,而实际采用的是普通镀膜玻璃。

2幕墙隐患解决办法探究

2.1结构胶和密封胶等的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幕墙使用多年后会因为人为或自然等的原因,导致其超过保质期限。幕墙上的胶会发生老化、起泡和龟裂等现象的发生。这时就会失去其应有的粘结性,幕墙就会变的松动或变形。幕墙性能将会直接下降,可能会出现漏气、漏水和隔音效果变差等现象。解决此类问题就要多次实验检验的同时对气密、水密和抗风压等的性能上严格要求。对幕墙关键部分的胶要多次抽样检验,发现不合格的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如除去原本的胶,清洁后再重新补胶。或者可以应用出新改造的方法解决问题。

2.2幕墙金属物件中存在的问题和采用措施

在超出使用年份或使用不当时都会导致幕墙的五金件发生变形、生锈或受损等现象。这些都要引起重视,否则会出现脱落等情况的发生,容易产生危害。当发现五金件出现变形等现象的时候就要查清损坏的原因,并检查其相关物件的连接情况是否也出现了损坏。如出现连接件厚度不达标而使螺丝滑落等现象时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3渗漏问题的解决

幕墙、门窗或雨篷等的重点都是要对雨水的渗漏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提出一定的对策。对于幕墙顶部来说,防水处理有挑檐处理和封檐处理等两种。而室内顶棚的玻璃幕墙是悬挂在主体结构上,很多时候都会与主体结构留有一定的缝隙。在没有吊顶的建筑中,可以不用考虑幕墙和吊顶的处理问题。窗台板人们很多都会用木板或金属板等轻质材料构件。底层勒角的处理则要看设计结构如何。因为因设计的不同而处理方法也会不同,虽然处理方法不同但都需要进行装饰和防水。幕墙的渗漏除了工程接收口外还有密封胶等失效导致的可能性。在维修时要找到渗漏处,在清洁后重新用密封胶处理好。除了玻璃幕墙外其实还有很多石材幕墙和金属幕墙等其他幕墙,但类似玻璃幕墙中发生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还是会发生的。对于这样的问题要加强检查和维护管理。

3总结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幕墙技术的要求和施工难度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随着这些变化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标准规范和安全维护措施。不同时期出台的规范不同,施工工艺和难度都不尽相同。所以在维护和改建的难度也不一样。这时就需要资质老的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在讨论后进行详细的施工。不仅要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也要对症下药,改建好工程才是对人身安全负责的态度。有时会遇到环境很小而施工复杂度却很高的工程。所以维护和维修建筑幕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企业在幕墙施工中应该对人才、技术和资金进行详细的整合和合理的调配。以打造出国际水准的设计和施工工艺为标准,不仅多方面考虑幕墙安全问题,也要考虑到节能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邓锦振.既有建筑幕墙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技术方案《建筑技术》2011,10.

[2]汲生全,戚凤秀.警惕幕墙安全隐患《河南建材》2012,2.

[3]赵海红,石材幕墙施工安全中的弊端分析《考试周刊》2008,34.

浮法玻璃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以外,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思维。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提问是贯彻教学意图,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一些误区

(一)陷入空洞浮泛的误区,使学生茫然失措。问题貌似宏大,但抽象空洞,使学生茫然失措,导致提问后的\"冷场\"和\"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二)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使学生厌倦抗拒。卖弄花枪,玩花拳绣腿是教学之大忌。有人为哗众取宠,表现其改革精神,把课堂搞得分外热闹,但不讲求实效,这样的课堂提问,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抗拒,因为它无助于认识的深化。

(三)陷入浮光掠影的误区,使学生浅尝辄止。这样的问题浮光掠影,学生都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一问一答,似乎体现了提问教学法,其实这样的发问不仅没有必要,反而有害,导致学生不探究问题实质。

(四)提问思考时间过短,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就让学生回答。

二、课堂提问应有“度”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师驾驭课堂、教材的能力,确是当前语文教研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的一些新思维、新做法,以求“抛砖引玉”。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擇最佳切入点。

(一)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而不能是简简单单的用“是”、“对”、或“不是”、“不对”来回答的问题,因为只问“是”“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衡量学生的知识质量都是不利的,在“是”与“非”的判断中必然有侥幸答对的,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存在有侥幸答对的心理,养成不愿积极思考的不良习惯。要使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注意三点:一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三要有一点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多些。

(二)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应各不相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这样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三)要有一定的广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是大语文观,也是新课改所要求的。因此课堂提问也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而充分展开,不失时机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使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运用知识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口头描绘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然后与课文中写的新型玻璃进行比较,找出现有玻璃的不足。这种方法很值得提倡。对于课文的学习都应该提出一些有广度的问题。课堂提问一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如要求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别型、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差生,第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第四五种主要针对优等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各有所获。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那么,如何才能把握课堂提问这个度呢?有位教育家说过:“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只有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结构,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浮法玻璃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2007年以来,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建筑节能工程一般都由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给防腐保温类企业具体实施,行业门槛较低,粗放式质量管理严重影响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分析建筑节能政策标准、材料管理、施工操作等方面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全面提升建筑节能的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节能;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2007年,随着《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正式颁布实施,我国民用建筑开始普及建筑节能保温。建筑节能行业领域需要整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方的管理,我国较普遍将建筑节能工程发包给分包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以包代管等现象,造成行业存在标准不高、把关不严、以次充好等诸多问题,质量水平亟待提升 [1]。

1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1.1 政策标准落实方面

建筑节能施工管理过程规范标准的落实机制有待完善。由于管理缺位,随意降低节能标准、任意变更节能等级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普通平板玻璃使用过程中能耗高、传热系数大,长期使用经济性差,但与节能玻璃外观近似且造价低廉,常冒充节能玻璃使用。据实测,普通平板玻璃塑料框窗户的传热系数K = 4.63W/(m2·K)、气密性系数 A = 1.2m3/(m·h),而塑钢双层玻璃窗的传热系数K= 2.37W/(m2·K)、气密性系数为 A= 0.53 m3/(m·h)[2]。节能玻璃的K值和A值基本相当于普通玻璃的一半,使用普通平板玻璃将大大降低节能标准。

1.2 材料管理方面

建筑节能中的材料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建筑材料使用环节缺乏严格把关,违法商家为了获得更多利益不惜降低板材容重密度或采取劣质、未添加阻燃剂的非阻燃保温材料冒充阻燃板,进场管控松懈造成不但保温效果较差,而且预埋了火灾隐患。建筑外门窗材料也存在类似问题:一方面,对建筑外窗节能不重视。设计对门窗行业现状掌握不足,图纸设计往往深度不足,窗型及减压槽设计不合理;另一方面,门窗材方面选取也存在问题。普通钢铝窗框传热系数大因价格便宜仍在大量使用,密封材料及五金件质量低劣,增加了外门窗与外界环境冷热交换,极大了增加建筑能耗。

1.3 施工操作阶段

(1)偏重建筑节能施工阶段现场质量管理,轻视施工前准备阶段。传统上一个建设项目围护系统节能的施工质量形成可分为四个过程,即策划→设计→施工→保修。工程质量与策划、设计、施工密切相关,设计阶段通常由专业设计院承担,施工单位并未参与到前期建筑节能设计策划过程,设计随意选择保温形式,导致方案可行性差。而设计单位对施工过程参与不足,导致后续设计意图得不到很好的贯彻。

(2)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管理机制不健全。因建筑节能涉及到施工总承包单位、外墙节能分包单位、门窗地暖单位以及防水施工单位等等众多单位。我国在围护系统节能工程质量管理上采用最低价中标选择分包单位、以包代管的管理模式,不少工程都存在各总包、分包各自为政,没有建立起管理体系对工程质量的有效管控。同时,施工现场交叉作业复杂,施工管理本就复杂,但施工管理人员往往责任不明确,对材料、动火使用方面重视不足。江苏省曾对住宅项目和公共建筑项目进行了建筑节能质量大检查,发现合格项目仅占抽查项目总数 82.6% [3]。

(3)建筑节能安装施工中普遍存在重进度、重成本,轻管理的现象。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的经营思想不端正,很多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唯利是图,不但严重制约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危害。重庆九龙坡区、合肥市等多地新建楼房发生聚苯颗粒保温板坠落伤人事件,武汉等个别地区甚至发生幕墙掉落伤人致死。近年来,上海教师楼、南京中环国际广场等工程因外墙保温管理不到位引发火灾,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和人员财产损失。

2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思考及对策

建筑节能工程技术属于近年发展的一种新技术,是住建部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一。2012年,国家《“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就提出,城镇新建建筑到2015年建筑节能标准不能低于65%。时至今日,实际能达到节能65%的建筑量仍极为有限[4]。

(1) 建筑节能行业属于新兴建筑行业,必须加强对先进质量管理思想的吸收引进。建筑节能行业出现较晚,没有赶上全面质量全面推广的年代。根据其流动性强、产品多样性特点,引进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有助于解决建筑节能行业管理的问题,进而改变目前全面质量管理在建筑业裹足不前的现状。

(2) 我国建筑节能施工方面的政策标准虽有所完善,但较发达国家而言,不少政策标准脱节,需要完善施工过程管理体系来实施有效管控。我国建筑对于围护系统节能政策把握相对不足,标准制定缺乏一贯性。以外墙建筑节能选材为例,公安部消防总局近年来先后数次调整防火等级标准,影响不少工程正常管理外墙保温材料。同时,新版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实施后,各地政府重视出台技术方面细则,缺乏管理机制上的引导。建筑节能工程迫切需要组建一套以建设单位为核心的质量管理班子,从设计策划阶段、施工过程管理阶段、验收及后续保修阶段全面管控,实现建筑节能整体节能目标。

(3) 将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引入到建筑节能管理当中。通过建立目标—计划—控制—验收机制,明确岗位管理职责,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识别—响应——纠偏—总结,有助于达成既定的围护系统节能目标。

3 结语

建筑节能工程管理必须借鉴全面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不仅仅要强调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同时要注重施工管理过程向项目全过程延伸。将全面质量管理(TQM)思想引入到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中,可有效克服了建筑节能质量管理中的种种问题,达到了实现整个围护系统节能目标,有效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屈智,贾玉伟.建筑节能任重而道远[J].山西建筑,2000,73(3):116-117.

[2]焦海娟,张艳,陈玄,蔡晓燕.建筑外窗节能技术分析[J].陕西建筑,2006,137(11):38-40.

[3]江苏省建设厅.关于2006年全省建筑节能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R].2006.

[4]李珠,張泽平,刘元珍,穆启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一项新技术[J].工程力学,2006,23(增刊 II):141-149.

作者简介:陈鹏,毕业于山东大学,硕士,工程师。

浮法玻璃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传统的测定方法普遍采用配合料化学全分析和测定玻璃密度的方法来监测玻璃的质量。在化学全分析在测定过程中, 耗时较长且各种成分测定比较繁琐, 一般做一个化学全分析要花费五、六天的时间, 而玻璃密度测定既省时又便于操作。但是, 就现有常温下测定玻璃密度的方法, 如:比重瓶法、阿基米德法、重液法等, 它们操作复杂, 条件苛刻, 这就不能起到及时对玻璃质量监控的作用, 要想让玻璃的密度能够成为检测玻璃质量的主要手段, 就要寻找一种快速测定玻璃密度的方法。

经过我们和该企业实验室人员的共同努力, 通过广泛查阅资料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终于找到了一种快速测定玻璃密度的方法密度梯度管法, 用此方法测量一个玻璃密度仅需要二十分钟, 这样就可以及时地对玻璃质量进行监控了。

密度梯度管法的原理是:根据玻璃密度选择一种比玻璃密度低的液体, 再选择一种比玻璃密度高的液体配制成一系列等差密度值的混合液, 按低密度液体 (轻液) 居上, 高密度液体 (重液) 居下的层次, 以等体积形成分别注入玻璃管中, 任其液体自由扩散, 最后构成密度自上而下逐渐递增的连续分布状态, 再将已标定好的密度的玻璃投入, 对标定玻璃密度及高度作图可得一图线, 将待测玻璃投入后, 根据悬浮原理, 待测玻璃将于一定高度处悬停, 这样就可以读出密度梯度管的高度, 根据读出的高度数值在标定曲线上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该待测玻璃的密度。

明白了密度梯度管法的原理, 我们选用了四溴乙烷 (d20=2.955~2.970) 和α-溴代苯 (d20=1.480~1.490) , 考虑在钠钙硅玻璃生产中玻璃密度变化允许范围为100个密度单位 (1个密度单位为110-4g/cm3) , 允许波动值为18个密度单位, 我们所用的玻璃标准密度为2.428g/cm3, 变化允许范围应在2.3800~2.4800g/cm3, 为了准确配制密度梯度管, 配比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按重量体积比计算后得到重液密度和体积的对应数值, 见表1。

用带有分度的移液管精确量取液体, 配置三份密度不同的混合液, 然后按从密度大到密度小的顺序注入100毫升量筒内静止, 使得密度梯度管内混合液体经扩散达到动平衡状态 (即:重力、浮力、扩散力之和等于零) , 用比重瓶法测得五个玻璃样品, 分别称之为A、B、C、D、E, 其密度值见表2, 并把样品放入密度梯度管中, 经十五分钟后, 样品分别悬停在不停的高度见表2。

由表2可制作密度-高度曲线, 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 玻璃样品密度、样品在密度梯度管中停留的高度位置的变化, 它的变化基本为线性关系, 这也可用数理统计中线性方程及一元线性方程回归分析。

由表2中数据可求得一元线性方程相关系数, 即:

(a、b的公式及计算方法略) 得到如下数据, 见表3。

将表3数据代入原公式, 得到: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利用相关系数检验法对一元线性方程进行检验, (计算公式及方法略) 得到:

检验结果说明回归方程是正确的。

由此可以说明:在密度梯度管中, 玻璃悬停高度随密度变化的相关程度很高, 能快速准确地测量出玻璃的密度, 进而对玻璃质量有效地进行控制, 在以后一年多的实际生产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使玻璃生产的产量和质量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但是, 在密度梯度管的使用过程中, 我们发现它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受环境的影响产生一些变化, 如温度、阳光等, 因为四溴乙烷在阳光照射下会被氧化, 所以使用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光照, 所以密度梯度管法测量玻璃密度的应用, 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摘要:玻璃配料称量不准确、料方计算错误、错用它种孰料、原料成分的改变、温度波动、配合聊在输送过程中分层等等, 均可引起玻璃质量的波动。本文就玻璃的密度快速测定方法进行了相关的论述。

浮法玻璃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亲爱的读者:

如今,爱喝啤酒的人恐怕不仅对玻璃瓶的笨重有些厌倦,且劣质的玻璃瓶又无疑是身边的“炸弹”,担心不知何时会爆炸。 虽然啤酒包装生产技术装备的集中度已经提高,高速包装线瓶箱输送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也日臻成熟,但是有关包装的各项功能质量的检测和控制设备,却成为业内人士面前的拦路石。空瓶和实瓶需要检验,前者有瓶口、瓶身、瓶底、残液等指标,后者有液位、内压、标纸等指标;包装线上的各类功能质量也需要在线检测和控制,还有包装线核心设备,灌装压盖机的功能提升等问题,如爆瓶后是否存在玻璃飞溅的不安全隐患,无一不对确保产品质量绝对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保障消费者利益,“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经营理念价值观的最终目标,但是如上所述的技术瓶颈又该如何解决? 从国外市场的发展来看,啤酒包装将不再是玻璃瓶和铝罐的一统天下。现代啤酒生产工艺技术基本上已达到流程化的生产模式,从麦芽投料到清酒过滤已完成了决定其内在质量的全过程。因此,啤酒的包装生产成为当前整个啤酒生产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质量影响最敏感的关键环节,其最高宗旨就是在实施包装过程中,对啤酒内在质量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由此可见,啤酒包装将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场变革。目前,主要是由玻璃瓶包装向聚酯PET瓶的转化,这已经被认为是本世纪啤酒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PET具有卓越的阻隔能力、高抗冲击性、高强度、高洁净度,耐高温、抗刮损,并可回收利用且运输方便。PET瓶“安全、轻量、时尚”的三大特征,在以追求顾客价值最大化的今天,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现在,国际上已开发出多种功能各异的PET啤酒瓶。如法国西得乐公司开发的高氢化非结晶碳涂布PET啤酒瓶,其阻氧性提高10倍,阻CO2性提高7倍,产品货架期长达一年;意大利西帕公司开发了一次性PET啤酒瓶生产线,能够防止瓶壁附氧气,使瓶子达到超洁净度,使用该瓶装的啤酒不但确保质量,而且降低成本。但在国内,目前主要生产PET瓶的公司还很少。 随着中国啤酒消费市场的不断增长,与啤酒密切相关的包装商机越发突出。已有数据显示出:以PET啤酒瓶代替普通玻璃瓶的市场前景不可估量。国外大型包装机械制造商们已经作好准备,随时可以提供现有最新技术的啤酒PET塑料瓶装系统。 然而,他们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难题:在中国市场,啤酒究竟是用玻璃还是塑料包装?虽然PET瓶的工艺几乎克服了所有的技术难题,保质期也足以满足销售要求,但决定问题的关键还是中国消费者认可与否。毕竟,玻璃瓶和金属易拉罐仍是国内啤酒市场最主要的两种包装形式,特别是玻璃瓶的主导地位至今还无法撼动。吵得沸沸扬扬的PET啤酒瓶是否能在中国形成市场,这与啤酒价格有关,也与市场需求密不可分。

Dear readers,

The historical record tells us that beer, made from barley, has been around for 7,000 years. Demand for beer has grown to where it is the largest single beverage segment in the world. Although the volume of pack aged beer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carbonated soft drinks, the dis tri bu tion structure is quite different. The top 5 breweries in the world ac count for less than 25% of the market whereas the top 5 soft drink com pa nies account for more than 60% of the carbonated soft drinks. Also, un like carbonated soft drinks which only require CO2 barrier, different beer 詔ypes?require dif fer ent packaging per for mance in order to sustain the taste and flavour of the brew.

Beer is perhaps the most complex of beverages to package in PET. Not only does the package need to protect against undesired exposure to oxygen, prevent undue loss of carbonation, protect against UV light but the package needs also to offer consumers with an interesting and practical container. As we well known, PET package has properties of longer fresh preservation, light quality, tough, easier transportation to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and recycle use etc. So, PET package for beer has taken general con cern in the world beer industry.

In this trend, China beer market began to recognize and accept this new package. However, beer package for beer has been held by glass bottle and can for many years, besides the cost of PET is higher than them. Thus, no one can say PET will take place original package, which is connected the price of beer and the market demand.

浮法玻璃论文题目范文

浮法玻璃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摘要:玻璃对于建筑来说是很重要的材料,成为绝大部分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中玻璃与其他材料搭配组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