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学光盘行动演讲稿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大学光盘行动演讲稿(精选6篇)

大学光盘行动演讲稿 第1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下午好:

“今天你光盘了吗!”怎么样,是不是很熟悉呀!对,这是光盘行动!

什么叫光盘呢?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食物。这听起来十分简单,有人会问:“不就是吃光盘子里的食物吗,这有什么难的。”但是,在这个时代里,人们浪费已成为一种习惯。想让人们不浪费,其实要看每个人。

有一句诗说的.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只有吃光盘里的食物,才对得起辛勤耕作的农民。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瞧,这句话说得多对。

外出就餐时,你有没有剩过饭菜或打包?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对类似的问题不屑一顾,因为在他们看来,打包是种丢脸的行为,这早已是远离饥饿与食不果腹的年代,已不必再去对所谓的剩菜剩饭斤斤计较。

而正在发起的“光盘行动”,显然是在试图提醒与告诫我们:饥饿感距离我们仍并不遥远,要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的食物,是有些国家一两年的口粮啊。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大家一起来光盘吧!

大学光盘行动演讲稿 第2篇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光盘行动》。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棵菜。人走盘光,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古代教育家孔子给后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吃”是多么重要!缺少粮食,我们很难生存,缺少粮食,我们国家难以发展,缺少粮食,我们人类更有可能走向灭亡!

“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关数据显示,饥饿仍是全人类的头号杀手,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死亡,平均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我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组数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我国每年仅餐桌浪费食物的价值就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万饥民。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另一种景象。人民日报曾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一行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花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浪费食物绝不是小事,也不是个人私事。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我花我自己的钱,我浪费关你什么事?”

虽然你花的是自己的钱,但浪费的是社会资源。社论指出,对这种浪费食物现象,不能止于道德批评,还应引入惩罚机制。几年前,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仅仅因点了一盘20欧元的鹅肝而被迫辞职。近日国家粮食局局长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针对浪费现象,现在正在探索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款写入《粮食法》,以后将用法律手段约束整治浪费粮食的行为。

谁不知道“粒粒皆辛苦”?谁不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谁不知道“浪费可耻,节约光荣”?但当我们看到垃圾桶里那只咬了一口的馒头,当我们看到饭锅里满满的剩菜剩饭,当我们看到地上滚落的半个苹果,我想,我们做的和说的真的不一样。目前,祖国的南海主权不断遭到他国的挑衅,与其夸夸其谈,不如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让我们节约的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都化为点点滴滴保卫祖**亲的力量!

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从我们每一位师生做起,需要我们从现在这一秒做起!

我们倡议:今天不浪费,从我做起,我,是“光盘”!

大学生践行“光盘行动”调查报告 第3篇

“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 吃光盘子里的东西, 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2013年1月16日首先由国土资源报副社长徐侠客在腾讯微博发起“光盘行动”, 倡导网友珍惜粮食, 加入行动。微博一经发布得到一些名人和《人民日报》、《国土资源报》等媒体的支持, 1月22日《新闻联播》报道该活动, 号召大家“节约粮食、从我做起”[1]。随着媒体的广泛宣传, “光盘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迅速传播开来。

通过志愿者们的努力, “光盘行动”立即推广到大学校园。由于各种原因, 高校食堂一直都是浪费食物的重灾区, 大学生“舌尖上的浪费”令人吃惊。据一项针对北京部分大学餐后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表明, 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按全国大专以上在校生总数量2860万人 (2009年底数据) 计, 大学生们每年倒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2]。一些高校食堂倒掉的剩饭剩菜, 甚至一顿就超过1000公斤。长期以来大学校园的浪费行为, 不仅增加了大学生的家庭负担, 也不利于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而在践行“光盘行动”的过程中, 大学生群体应积极参加, 以集体之力来改变高校食堂浪费严重的现状, 此举将会对社会的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对以前杯水车薪式的治理措施, “光盘行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光盘”举动人人可为, 是以实际行动改变大学校园的浪费食物现象的有效对策。教育部于2013年3月21日印发《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 要求各地高校持续推进“光盘行动”, 建设节约型校园, 并决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反对餐桌浪费专项行动。3月6日, 共青团江苏省委已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 向全省128所高校发出“关于开展光盘行动进校园’活动的通知”, 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学联联合现代快报, 还向各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发出“光盘行动”倡议, 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在校园中开展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将“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精神作为新青年的新风尚[3]。那么经过半年的宣传, 大学生是否认同“光盘”理念, 能否付诸行动?结果如何?以往的浪费现象有无改观?本课题组以本校学生为对象, 调查“光盘行动”在我校的践行情况。

二、本校践行“光盘行动”调查

本次调查, 我们主要采用了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课题组首先通过网络资源对大学校园“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和“光盘行动”进行资料搜索和整理, 设计出切合实际的调查问卷 (为了提高问卷回收率, 问卷全部为选择题) 和访谈话题;实地观察和统计学校食堂用餐时段的“光盘”情况, 发放问卷, 对同学和食堂工作人员随机访谈;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 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

2013年6月20至25日, 调查组在学校三个食堂随机发放问卷500份, 实际收回500份, 回收率100%。调查对象中男生180人, 女生320人。据初步观察, 由于“剩男”相对少一些, 而女生的剩饭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我们的调查对象中的女生人数比较多。

1. 调查结果

(1) “光盘行动”见成效

调查结果显示, “光盘行动”的广泛宣传取得一定的效果, 80%的同学表示“对光盘行动’有所了解”, 他们主要通过食堂宣传、网络媒体、杂志报纸和电视节目等各种渠道得知这一行动, 80%的同学表示他们会努力“光盘”, “毕竟粮食来之不易”, 60%的同学认为通过“光盘行动”的宣传, 大学生更加珍惜粮食, 节约意识有所提高。课题组成员通过对用餐时段的观察发现, “光盘”率总体有所提高, 食堂剩菜剩饭回收量减少了30%左右。

(2) “光盘”尚未成功, 同学仍需努力

但在践行的过程中, “光盘行动”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浪费食物的现象改善有限, 尤其是中餐和晚餐时段, 浪费食物现象依然比较严重。餐具回收处的工作人员说, 每天中午仍然可以回收四五桶剩菜剩饭。

2. 原因分析

(1) “光盘行动”宣传力度不够

70%的同学认为“光盘行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同学们对“光盘行动”的认知不尽相同。“非常了解”的的只有26%, 54%的同学“略有耳闻”, 10%的同学根本不知道“光盘行动”这个概念。宣传形式也比较单一, 64%的同学只看到了食堂的标语。

(2) 五花八门的剩饭原因

在食堂就餐的学生里, 不“光盘”的还有相当数量。统计结果显示, 只有6%的同学从不剩饭, 94%的同学表示自己或多或少都有剩饭现象。对于剩饭的原因, 同学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18%的同学错估饭量, “打得太多了, 吃不下”, 55%的同学因为“饭菜不合口味、难以下咽”, 11%的同学认为“伙食糟糕”, “每天都是那几样菜”, 14%的同学因为“想减肥不能吃太多”, 3%的同学表示自己有“剩碗底”的习惯。

调查发现, “光盘行动”仅以空洞单一的理念宣传唤起大学生节约粮食的自觉显然比较乏力,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条件已有了很大改善, 在优越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大多没有吃过苦, 不知“物力维艰”和“稼穑艰难”, 对勤俭节约缺乏深刻的认知, 有的同学认同“光盘行动”, 但积习难改, 用餐时仍做不到“光盘”。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食堂管理有待完善。很多同学提出食堂菜式单调, 口味不佳。

3. 可行性措施

调查中, 同学们对继续推进“光盘行动”提出了有益的建议。70%的同学认为应加大“光盘行动”的宣传力度, 38%的同学希望食堂提高饭菜质量, 改善口味, 13%的同学的提出减少饭菜分量, 5%的同学希望下调饭菜价格, 3%的同学希望食堂改善卫生条件, 5%的同学希望对“光盘”行为进行奖励。根据同学们的建议, 我们总结出如下可行性措施。

(1) 建立勤俭节约的舆论氛围

建立勤俭节约的舆论氛围十分重要, 会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学校可以创新宣传方式,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 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宣传节俭理念。特别是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引导学生的行为, 学生会、研究生会利用校内信息门户、人人网公共主页、论坛、贴吧、官方微博等网络平台, 设定相关话题, 通过网络互动, 开展大讨论, 从而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鼓励学生以广告、图片、标语、微电影等同学喜闻乐见的方式, 开展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壮大“光盘行动”的声势。

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光盘”行为对于减少不“光盘”行为有促进作用。例如, 在网络平台上晒“光盘”是一项有益的活动, 鼓励大家随手拍下吃饭后吃干净的盘子, 上传至网络。在就餐时段对进餐前100名的“光盘”者予以奖励也是不错的建议。

(2) 加强食堂管理

食堂和全校师生应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 食堂要保质保量为师生服务, 相互监督, 共同践行“光盘行动”。

首先, 食堂应加强管理, 并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学生和食堂之间畅通的沟通渠道, 及时了解学生的诉求;组建一支由学生代表构成的监督团队 (本校做得很好) , 加强食堂卫生的管理;食堂努力丰富菜式, 改善口味;此外, 设立由学校统筹的物价平抑基金, 遇菜价上涨可临时贴补。

其次, 出台具体措施减少浪费, 比如在学生中提倡“拼桌”吃饭、实行“半份饭”、采纳自助式分餐制, 这些方式既省钱, 又避免了浪费, 营养也能得到保障。

“光盘行动”是人们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的一次理性的回归。“光盘行动”不应只是时尚, 因为时尚来得快去得也快。让“光盘行动”深入人心并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让“光盘行动”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文化自觉, 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这才是高校推广“光盘行动”的最终目的。本次调查的意义在于:以“光盘行动”作为切入点, 意在号召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倡导文明节约的消费理念和习惯, 使勤俭节约的理念融入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同时, 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大学的回归, 也会对社会产生强大的辐射力。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10006805.htm

[2]http://news.qq.com/a/20130105/000174.htm 2013-01-05 04:42

大学光盘行动演讲稿 第4篇

关键词:光盘行动;大学生;节俭;美德

“光盘行动”一开始是由徐志军在腾讯微博发起的公益活动。此活动一经发布,迅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随后召开的全国“两会”继续将“厉行勤俭节约,减少铺张浪费”作为两会精神进行到底。要将节俭之风全面贯彻到全国,大学一定是必经之地。大学是精英汇集的高等学府,大学生践行美德也是检验勤俭节约之风是否深入人心的重要方面。

一、解读“光盘行动”下大学生的节俭美德

“光盘行动”是指社会倡导人们在就餐时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的一种活动。最近两年,“光盘行动”应该是最流行的词语之一。在当今社会,人们不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比较富足,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优越环境中的人,似乎已经忘却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在当今社会,当大多数人表现为浮躁、缺乏满足感和安全感、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不肯脚踏实地的时候,倡导“光盘行动”无疑是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丝清凉之风。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之才,更应该认真落实“光盘行动”。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舌尖上的浪费”指数令人吃惊。一项针对北京部分大学餐后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他们每年倒掉的剩菜剩饭相当于约一千万人一年的食物。因此,高校大学生践行“光盘行动”刻不容缓。

为了全面了解信阳师范学院学生对节俭美德的认识情况,并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此次调查涉及全校16个系、4个年级、35个本科专业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13份,其中有效问卷282份,回收有效率90.10%。其中性别抽样分布为:男29.43%,女70.57%;生源结构:城市、城镇的占29.79%,农村的占70.21%;家庭月平均总收入500元以下学生占35.81%,500~1000元的占36.17%,1000~2000元占17.3%,2000元以上占10.72%。被调查的学生在性别、城乡分布方面与我校学生总体分布比例基本相符。

二、大学生在节俭美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节俭美德的舆论氛围不浓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铺张浪费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用于月饼盒包装费用就达25亿元之多,月饼盒包装费用竟占到月饼生产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国每年用于公款招待的金额不在少数,公款吃喝现象普遍,因此造成的浪费数额巨大。在这样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勤俭节约思想也会受影响,甚至会被“腐蚀”掉。调查数据显示,有14.87%的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也能说出许多道理,但对自己要求不严,自己做不到”;对于“做不到节约习惯的原因”,37.23%的学生选择“自我要求不严,坚持不了”,48.23%的学生认为“周围没有形成节约的氛围”。

2.学校对节俭美德的宣传不够

调查显示,经常剩饭菜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9.22%,偶尔剩饭菜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2.06%。有超过38.72%的学生“晚上去教室自修发现教室空无一人,灯也关着”时,会打开超过一半的灯而不是只打开自己座位旁边的灯。而这么做的原因大多因为“太暗,觉得周围暗着不舒服”。52.36%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节约用水。56%的学生认为“校园里(如教学楼、宿舍楼等)有‘长明灯现象”。“经常去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资源学习”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49.27%,而35.46%的学生只是偶尔去图书馆看看休闲杂志,打发时间,甚至有1.42%的学生从不去图书馆。若想将“光盘行动”从一时行动成为常态,除了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节俭教育、艰苦生活体验教育外,学校食堂也需提高餐饮质量、改进服务方式。

3.家庭节俭教育意识不强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对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尤其是子女上大学后,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不能在外“苦”了孩子。家庭经济条件的优越,为大学生的高消费创造了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其他学生。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个别家长往往借钱也要满足自己子女的需要。据调查,10.31%的学生每月上网费用超过50元,4.65%的学生每周上网超过30小时,学生上网通常以聊天、打游戏、看电影为主要内容。9.91%学生每月恋爱花费在50元以上,18.8%的学生表示在“手头紧时,还愿意情感投资,如请客、生日送礼、恋爱消费等”。有15.54%的学生在生活中消费观念为“追求品牌,注重品位,追逐超流”,“只要自己高兴、满足,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达到目的”,“重视他人的评价,即使借点钱也没什么”。

4.个人勤俭节约认识不高

克利福德·格尔兹曾说,“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现在的一些大学生,穿着时髦,觉得紧跟流行就有面子,否则就会被别人说是“老土”,抱有这样心态的大学生,早已无法自拔地悬挂在自己编织的炫耀之网中了。在个人消费方面,分别有13.47%,42.9%,36.17%的学生认为自己“很节约”“节约”“不节约也不浪费”。75.18%的学生穿名牌衣服的目的在于“名牌就是质量好、耐穿,同时也有面子”,“跟社会潮流”,“给同学看,以免被人瞧不起”。膨胀的虚荣心和盲目的攀比导致无节制的高消费在大学校园中蔓延,“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在一些大学生面前成了一纸空文。大学生在空间上有更大的自主权,经济上也有更大的支配权,加之家长的迁就和社会大环境的潜移默化,勤俭节约的认识普遍不高。

三、提升大学生节俭美德的基本对策

1.拾起社会节俭美德,传递正能量

学校营造勤俭节约的社会舆论氛围十分重要,会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首先,学校要从思想上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让铺张浪费者从本质上认清这一现象的危害,使铺张浪费现象从源头上得到制止。其次,也要加强监督,对铺张浪费者实行一定的惩罚,在外因上对这一现象加以控制。构建节约型社会,需要每一个公民从我做起,节约每一点、每一滴,积少成多,使资源能够最大程度上得到合理的利用。最后,将“光盘行动”坚持贯彻下去,让社会的节俭美德所赋予的正能量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2.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食堂管理

学校可以创新宣传方式,结合大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宣传节俭理念,特别是要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引导学生的行为。学生会、研究生会要利用校内信息门户,设定相关话题,通过网络互动,开展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扩大“光盘行动”的影响范围,从而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食堂和全校师生应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食堂要保质保量地为师生服务,相互监督,共同践行“光盘行动”。食堂应加强管理,并形成长效机制。高校要建立学生和食堂之间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诉求。组建一支由大学生代表构成的监督团队,加强食堂卫生的管理。食堂自身要努力丰富菜式,改善口味,以减少浪费的现象。

3.提高家庭教育意识,强化楷模示范作用

要想让孩子节俭,家长首先要做到节俭。只有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才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其次,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因为勤俭节约的意识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开端。古人云,“有钱也买不到幼年时的贫穷”,其实这句话的含义并不是说要孩子去过那种苦不堪言的日子,只是告诫家长要给孩子创设一个简朴的家庭环境。最后,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具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识,只有孩子了解了身边事物的来之不易,他们才能够自发节约,并且是发自内心的想法。不仅是平时的饮食,在学习用品的使用上也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虽然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对孩子的人生导向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4.提升个人节约认识,做好彼此的榜样

据调查,勤俭节约作为一种精神得到94%的大学生的肯定。有78%的人认为,在全社会提倡勤俭节约“完全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17%的人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倡勤俭节约”。这充分表明社会主导文化强调的这一观念仍然受到青少年的认可。既然认可就得执行。首先,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勤俭美德教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和增长才干上。其次,节俭和勤劳互为表里:节俭就意味着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对人生的肯定;节俭和勤劳体现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大学生对物质的追求要适度,精神上也要追求知识和真理,扩展视野,陶冶情操,防止片面追求炫耀、攀比的物质消费,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仅是个人修身的途径,而且同样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尤其是在大学教育中,开展勤俭节约的道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要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氛围,帮助大学生合理、适度消费。我们有消费的权利,可是我们没有浪费的权利。一个人的自信不是靠外表,而是靠内在。大学生应该时刻谨记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资源危机意识和勤俭节约的责任意识。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不仅不能丢弃传统美德,而且更需要将它传承发扬,并赋予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雷柯.媒体联手推“光盘”[N].光明日报,2013-02-02(10).

[2]陈艳.“光盘行动”论新时代下的节约精神[J].华章,2013(12):53-74.

[3]王钰骢,邓彧君,王祚钊,孙齐云.大学生践行“光盘行动”调查报告[J].才智,2013(22):268-269.

[4]陈效.“光盘行动”:传递节俭正能量[J].福建质量管理,2013(Z1):23-25.

[5]郑霞.大学生攀比现象透视与引导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6]育儿网.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从身边点滴做起[EB/OL].http://www.ci123.com/article.php/50237.

[7]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光盘行动演讲稿 第5篇

光盘行动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光盘行动》。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棵菜。到人走盘光,做到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日____同志针对社会中存在的奢侈和浪费现象作出了“厉行节约,狠刹奢侈浪费之风”的重要批示。有关数据显示,饥饿仍是全人类的头号杀手,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死亡,平均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我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组数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我国每年仅餐桌浪费食物的价值就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万饥民。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另一种景象。人民日报曾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一行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花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浪费食物绝不是小事,也不是个人私事。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我花我自己的钱,我浪费关你什么事?”这种观点经不起推敲,你虽然花的是自己的钱,但浪费的是社会资源。社论指出,对这种浪费食物现象,不能止于道德批评,还应引入惩罚机制。几年前,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仅仅因点了一盘20欧元的鹅肝而被迫辞职。近日国家粮食局局长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针对浪费现象,现在正在探索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款写入《粮食法》,以后将用法律手段约束整治浪费粮食的行为。

减少“舌尖上的浪费”,有人建议吃不了兜着走。其实,与其吃不了才兜着,何不一开始就少点些菜?与其说是“舌尖上的浪费”,不如说是一种丑陋的价值观在作祟。谁不知道“粒粒皆辛苦”?谁不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谁不知道“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谁不知道“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但当我们看到泔水桶里那只咬了一口的馒头,当我们看到那哗哗直流的龙头,当我们看到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那寂寞长明的日光灯,我想,我们做的和说的真的不一样。目前,祖国的南海主权不断遭到他国的挑衅,与其夸夸其谈,不如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让我们节约的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都化为点点滴滴保卫祖**亲的力量!

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从我们每一位师生共同做起,需要我们共同从现在这一秒做起!

我们倡议:今天不浪费,从我做起,我,是“光盘”!

光盘行动,欢迎加入!

光盘行动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勤俭节约,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成于勤俭,败于奢侈,这是我们的古贤很早就提出来的醒世箴言。有关数据显示,饥饿是人类的头号杀手,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死亡,平均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我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组数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万饥民,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是我的行动,也是我的习惯!

随着社会各界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挞伐,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许多民众、餐饮业经营者、公益组织的热烈响应。为此,今天,我们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参加到“光盘行动”中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不能忘记全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

我们倡议,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我们倡议,家庭餐桌上,倡议根据营养学合理搭配荤素菜比例,按需买菜、煮菜,以每顿饭家庭成员刚好吃完、吃饱为准。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棵菜。

我们倡议,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就餐点菜时,适度适量,吃饱为好。实在吃不了,剩菜剩饭要打包,减少奢侈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我们倡议,同学们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光盘行动”,参与“光盘行动”,用省下来的钱多做好事,多做公益。提醒身边的人,积极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节约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光盘行动”体现的是新时代青少年的品质和责任。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人,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社会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学们,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从今天午饭开始,让我们一起: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盛多少!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节约粮食,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准备好了吗?

谢谢大家!

光盘行动演讲稿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珍惜粮食光盘行动》。

秋风在我们身边荡漾,今天我们又迎来了新一周的学习和生活。让轻松愉快的学习伴随我们成材,让甜蜜的生活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建国66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质应有尽有。有的同学甚至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的确,节约一粒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它却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请各位同学想一想,在餐桌上你是否将饭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将吃了几口雪白的馒头、包子扔在地上?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我们从小就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同学们,你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吃不上饭的人们在苦苦挣扎,你们知道吗,在发展中国家,每5个人中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一千万人的生命。因此节约粮食值得我们同学们深思。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周恩来总理一贯反对铺张浪费。他吃米饭时,一粒米也不肯浪费,偶尔洒到桌子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捡起来放到嘴里。我们应该向周总理学习。

同学们,珍惜粮食就是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校园蔚然成风,光盘行动,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建设文明和谐校园作出应有贡献。

光盘行动演讲稿

我们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不能忘记全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我们倡议,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据报道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已到亟须遏制的地步。没有经受过饥饿的人们常常以为,剩饭剩菜是很常见的了,不足为奇。可是,这只是“君不曾处于饥荒之中,不曾受过饥饿之苦。”世界上还有太多的灾民,食不果腹,一日不进米饭,不说是米饭,连稀粥都喝不上。不愁三餐的我们,又怎么能体会到饥饿难耐的痛苦?又怎么懂得米饭的粒粒珍贵。更何况,现在还有公款吃喝、商务宴请的,一顿饭不知浪费多少汗水。我们说,一顿饭吃不掉一头牛,但一顿饭必须点价值一头牛的食物的大有人在,这已经超越了我们一般认为的“舌尖上的浪费”了。

从古至今,吃饭,只有在饥肠辘辘的人那里,才是一种生理需要。很多时候,国人赋予了吃饭诸多不同的文化深意。比如,到哪个时令、节日吃哪种食物,国人均会寄寓别样的希冀和祝福;不同的美食佳肴,也可以折射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甚至可以从中看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但是,另一层“文化深意”是食物与身份、地位、感情的潜在捆绑。比如,吃昂贵的食物,才能显示身份的高贵;只有浪费一些食物,才能说明主人大方、不吝啬。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需要剔除那些消极的“舌尖上的文化”,培育全新的“光盘文化”。从细节上讲,吃多少点多少,不要眼宽肚窄,有句话说得有点过,但是也有道理,“要么少点餐,要么吃不完兜着走。”总之,做到消费而不浪费。

拒绝浪费,从我做起,一起向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任重而道远,唯有制度保障、人人参与、广泛发动、长期坚持,“光盘”才能成为水到渠成的自觉之举。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从今天午饭开始,让我们一起: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着走!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光盘行动体现的是居民品质和责任。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人,都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

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社会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还记得那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光盘行动满满的正能量,让节俭历久弥新。

光盘行动演讲稿

“文明就餐光盘行动”是一种大众自发认识到节约粮食,倡导节约粮食资源的一种方式。它首先是由国土资源报社的副社长徐志军先生提出来的,进而由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的活动,经过媒体传播行成的一种社会群体的“文明就餐光盘行动”。

“文明就餐光盘行动”的出现,是一个符合当前社会的现象。在21世纪的年代里,已经不再是30多年前的那种食不果腹,到处饥饿的社会了。人们不再为了一点粮食而去感到可惜,越来越多的浪费粮食的现象蔚然成风。人们在饭店里有时为了一时气派,不惜花钱买许多吃不了的东西,只是为了排面上的奢华,他们只以为自己的赚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其实,尊重粮食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大传统美德。

根据可靠数据,每年消费者仅餐饮方面浪费蛋白质和脂肪800万吨和300万吨,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的口粮。“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10亿。全球平均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数达1000万,每6秒钟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如果我们每天的食物减少浪费5%,就可救活超过400万的饥民!”这是“光盘行动”宣传单上的话。相信无论任何人看到这样的惊人的数字,都会感到惊恐,都会哑口无言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光盘行动”的要求,都要有自觉的节约资源意识。

每个人都有节约资源,节约粮食的义务。世界是属于全人类的,人类就必须保护不必要浪费的资源。资源是有限的,而我们的生活是长远的。我们不能只为了当前的生活的舒适,而去浪费粮食,要知道,谁也无法预测自然灾害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我们要养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吃多少就做多少,点多少,吃不完的能打包就打包,不要因为麻烦就倒进垃圾桶里。如果我们都能做到不浪费一点粮食,那么我们就等于会拯救很多将会饿死的人。我们不只是为了我们自己活着,更是为了我们的后代活着。

我们的行为将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尤其,已经作为父母的人,孩子还是在学习事物的过程,父母自然要做一个好榜样。如果带自己的孩子去饭店点一堆东西,只是为了让孩子吃的开心,然后浪费一堆食物,那么这种行为将会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深地印象,自然以后就自然而然的也做了跟家长同样的事情。但是,如果反之,我们每次,每天都会教育孩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那么我们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节约,更加富有。

我们更要监督用公款海吃海喝的行为,这是很厉害的一种浪费行为,国家更要进一步落实这样的政策。我们是现代文明人,就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行为修养,文明修养。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考虑后果。“光盘行动”的出现就是证明现在浪费行为已经很严重,所以每个人务必节制自己不好的浪费行为,为自己,为后人,为国家,为世界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明白,保护好我们地球的资源,没有一点坏处。

“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这是光盘行动的口号。正如,海子说的“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是啊!就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光盘”一族吧!世界是我们的,我们属于世界,关心我们身边宝贵的粮食吧,它是我们人类的珍宝!

光盘行动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光盘行动》。为什么要讲光盘行动,因为中国的食用油的80%以上都依赖进口原料加工。据网上资料,仅去年一年中国的进口黄豆就多达6000万吨,按中国13亿人计算,折合到每个人头上是一年将近100斤,这是多么大的数字啊。这里还不说它是转基因,对我们的身体有多大的伤害,(转基因的伤害要二十年后才一般人才可能看得出来)还能够整治吗?做做样子安抚老百姓可以,认真可不行。只要认真,市场立马萧条,立马大乱,立马要饿死人,大规模的饿死人。为什么?很简单,只要认真,市场将会无物可供,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天然健康无害的食物?

为什么,先看种子问题。现在农民手中已经很少有可以自然留种的种子了。以前种子都是在各家各户的农民手中,农民年年留种,这家没有那家有,是安全的。现在不是了,都是年年去种子公司购买,种子公司购买的种子只能够种一季,是不能够留种的,否则长出来的是草。种子公司的种子会出问题吗?只有天知道。但真出问题了,农民哪怕有地也没有种子下地了,多么恐怖!更何况,据报道,我们国家的种业公司一半以上都被控制在外资手里,或被控制在洋人手中。

那么国家粮库里还有多少粮?我不知道,我不是统计局的。但我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们年年吃的都是新粮,我也知道就是农民家里也不留储备粮了。因此合理的估计是,粮食的生产周期是一年,我们的粮库里面,粮食也就最多是一年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的粮食储备,不具备对抗能力。据统计中国有一半以上的种子公司被美国资本家控制,还有多少种子公司幕后被美国特工控制,不得而知!中国农民手里几乎没有可做种子的粮食,中国人已经很难吃到真正的非转基因食品,未来注定会有很多疾病等待著我们,中国人饿肚子已经很难避免,为了我们的未来少生疾病,少饿肚子,为了父母,为了社会,为了未来,恭请大家一起来参加光盘行动!

光盘行动演讲稿

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我这次演讲起源于四个字“光盘行动”。对于这个活动相信大家都曾有所听闻,但了解不多。为了这篇演讲稿我专门百度了一下,了解到:2013年1月16日,中国国土资源报副社长徐侠客在腾讯微博上首先发起光盘行动;然后2013年1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_____做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之后在中央的新闻机构,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开始展开专题宣传。近日,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挞伐,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许多民众、餐饮业经营者、公益组织的热烈响应为此,我们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参加到“光盘行动”中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不能忘记全国仍有 1亿多贫困人口。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

我们刚刚跨过温饱线,步入幸福生活的边缘。在餐桌上讲排场,恣意挥霍的行为比比皆是。然而有关数据显示,饥饿是人类的头号杀手,每 6 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死亡,平均每年夺去1000 万人的生命;我国仍有 1 亿多贫困人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组数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 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最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 2 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 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万饥民。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另一种景象。人民日报曾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一行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花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浪费食物绝不是小事,也不是个人私事。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我花我自己的钱,我浪费关你什么事?”这种观点经不起推敲,你虽然花的是自己的钱,但浪费的是社会资源。社论指出,对这种浪费食物现象,不能止于道德批评,还应引入惩罚机制。几年前,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仅仅因点了一盘20欧元的鹅肝而被迫辞职。近日国家粮食局局长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针对浪费现象,现在正在探索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款写入《粮食法》,以后将用法律手段约束整治浪费粮食的行为。

减少“舌尖上的浪费”,有人建议吃不了兜着走。其实,与其吃不了才兜着,何不一开始就少点些菜?与其说是“舌尖上的浪费”,不如说是一种丑陋的价值观在作祟。谁不知道“粒粒皆辛苦”?谁不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

物力维艰”?谁不知道“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谁不知道“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但当我们看到泔水桶里那只咬了一口的馒头,当我们看到那哗哗直流的龙头,当我们看到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那寂寞长明的日光灯,我想,我们做的和说的真的不一样。目前,祖国的南海主权不断遭到他国的挑衅,与其夸夸其谈,不如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让我们节约的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都化为点点滴滴保卫祖**亲的力量!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是我们的行动,也是我们的习惯!

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我相信我们都有一颗爱国的心,只是不知道该为祖国做些什么,那现在我告诉你,其实很简单,每个人都能做到,吃光自己盘子里的饭,就是热爱祖国、就是孝敬父母,就是关爱他人!

今天我想让每个同学发自内心,真心加入到光盘行动中。首先要求我们的老师一定要率先做到,另外团委号召,全校团员要以身作则,我们这部分人先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身边的人,我们争取一两个星期,让学校食堂的垃圾筒里的剩菜剩饭越来越少,争取一个月后,全校所有人都成为光盘达人!

我更希望我们能把光盘行动由校内辐射到校外去,由校园带到每个家庭,带到社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主动积极加入行动中来。我们一起争做节约粮食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让节约引领风尚,让我们的校园成为再无浪费的校园,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社会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吃光盘中餐,今天不剩饭。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

加入“光盘族”!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节约粮食,节约有限资源,你,愿意吗?

光盘行动演讲稿

——关心粮食和蔬菜,接力成为“光盘”一族

一场“光盘行动”正在我们身边进行。它是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的公益活动。该活动的主题是: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据活动组织者介绍,未来他们将继续在不同城市开展这个公益活动。

许多人其实都应该问问自己:在家或外出就餐时,我有多久没有剩过饭菜或打包?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对类似的问题不屑一顾,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早已是远离饥饿与食不裹腹的年代,已不必再去对所谓的剩菜剩饭斤斤计较。而正在发起的“光盘行动”,显然是在试图提醒与告诫我们:饥饿感距离我们仍并不遥远,而即便时至今日,尊重粮食仍是需要被奉行的古老美德之一。

是的,较之相当部分的城市居民来说,饥饿感并不现实地存在,给他们带来更大烦恼的,反而是如何来平衡饮食以保证个体健康的难题。但我们真的就可以说节俭在当下也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公共品质吗?回溯到30多年前,饥饿感还与许多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困绕着他们的肠与胃。就算是到了今天,不少偏远山区的居民,食物依旧单调,粮食依旧匮乏。不时曝出的相关新闻让人心痛,也会让我们知道,对待粮食的大手大脚还不免太奢侈与夸张。

我们真的需要拒绝一种“舌尖上的浪费”,事实上,这也是在为我们储存下明天所需要的粮食。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你随意的对剩菜剩饭的倒掉,很可能是2亿人的口粮——在这样触目惊心的日常数据叠加后,你还能为自己对食物的漠不在意而心安理得吗?普通公民铺张浪费的饮食习惯必须要改变,而制度,更需要为制止过度的公款吃喝树立起“防火墙”。2012年的世界粮食日里,国家粮食局首次向全国粮食干部职工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更好地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每个人当然不必都去重新体验饥饿,但我们的确要找回一种对于粮食的温暖与敬意。诗人海子曾经说,从明天起,让我们关心粮食与蔬菜。我们也不妨这样赶紧行动起来,接力成为“光盘”一族。

光盘行动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

2012年年底,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挞伐,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许多民众的热烈响应。所谓“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在外就餐时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光盘行动”,我们先行,要从点滴做起,从用餐开始,将口号变为行动,将行动化为习惯,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打多少。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合,都要文明消费、节约用餐,避免过度饮食或剩菜剩饭,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同时,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因此,大家不但要争当勤俭节约的行动表率,更要结合光盘活动的开展,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广泛宣传,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用我们的身体力行感召、影响和带动家人、同学、朋友及身边的每一个人加入节约行列,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助推“勤俭节约”成为时代徽标、“俭约生活”成为社会时尚。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光盘行动”,参与“光盘行动”,共同增强节约意识,杜绝铺张浪费,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让我们节约的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度电,让勤俭节约的精神渗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建设节约型校园、节约型社会发挥自己的正能量!

谢谢大家!

光盘行动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光盘行动》。

所谓光盘,就是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棵菜,餐毕盘光,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在享受“舌尖上的美味”的同时,也要厉行节约,狠刹“舌尖上的浪费”之风。农业学家袁隆平说:“我们国家人口这麽多,耕地又这样少,人均耕地这么少,好不容易国家投入很大,每年都增加科技投入,我们每年辛辛苦苦来钻研,提高产量,我们的水稻产量,每亩提高十斤五斤都是艰难的,提高了单产之后呢?又浪费了。”显而易见,我们的浪费建立他人脑力和劳力的辛勤耕耘之上;我们到下的是自己碗中的剩饭,而流走的却是他人辛劳的汗水。

全球平均每年有1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中国每年浪费粮食约500亿公斤,约占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如果我们人人都反对浪费,不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那么我们可以救活多少饥饿的人口啊!

我们以“光盘”为荣,以“剩宴”为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用文明演绎生活,用行动展示形象!我们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者,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和朋友宣传节约粮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在家庭餐桌上,我们倡议根据营养学合理搭配荤素菜比例,按需买菜、烧菜、做饭,以每顿饭家庭成员刚好吃完、吃饱为准,做到不扔剩饭剩菜,不可避免有剩余的,用于餐桌二次供应,争取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棵菜。拒绝浪费,珍惜粮食。

在职工食堂,我们倡议按量取食,吃多少,盛多少,“吃光盘中餐,今天不剩饭”;提倡自带饭盒,剩菜剩饭要打包,环保又节约,低碳又健康。

在外就餐时,我们倡议点菜要适度适量,吃饱为好。实在吃不了,记得打包兜着走,减少奢侈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或许有的人说:“我吃饭花自己的钱,想要多少就要多少,吃不完也是我用钱买的。”是的,我们是花自己的钱,可我们浪费的却是社会的资源。我们要对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负责,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做节约的大使,作浪费的杀手。

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积满箩。我们的节约,仅在观念一瞬间,节约的是粮食,拯救的却是他人的生命;我们节约一小步,却文明一大步。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让我们一起: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着走!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SayNo!

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社会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光盘行动的演讲稿 第6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在此演讲,向大家阐明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光盘行动”伴我同行。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铺张浪费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在我们的身边,浪费粮食就是常见的事。“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不然为什么人要满足精神需求,先要满足物质需求,先填饱肚子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们在炎炎烈日下劳作时,又有多少人想过他们的辛苦、劳累?当他们的劳动成果被践踏时,又有多少人想过他们的心酸?每个人都要反思自己,节约粮食不仅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更是珍惜人类自己的珍贵物品。

虽然食物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很多人仍“顶风作案”。有些主播为了收益,做出一些吸人眼球的吃播,在津津有味的吃播背后,却是狼狈不堪的催吐现场,使许多食物的有效价值都没有正确得到利用。上述浪费现象只是冰山一角,离我们最近的,当然是每天在食堂的浪费。每当我们走进食堂时,总能看到提倡“勤俭节约”“践行光盘行动”的标语,但这些标语如同摆设,没有真正深入人心。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人将没有吃完的饭菜倒入饭桶。买一堆自己并没有实际能力吃完的食物,将自己不爱吃的菜扔在桌上,盘子虽然最后“光”了,但很多食物并没有吃进肚子里。

践行光盘行动是每个人的责任,虽然可能有人会说:“现在又不缺粮食,浪费一些也没关系嘛!”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缺少粮食的地区还很多,我们浪费的粮食,那些地区的人也得不到。我们也不应该抱侥幸心理,不应安于现状,要居安思危,也许有一天,粮食紧缺就会成为我们的未来。

“光盘行动”伴你我同行,只要每个人一起努力,每天节约一点点,积少成多,众多小小的米粒也能聚成粮仓;每个人微薄的努力,也能汇成强大的力量。节约粮食,居安思危,践行“光盘行动”,让世界更加美好!

大学光盘行动演讲稿

大学光盘行动演讲稿(精选6篇)大学光盘行动演讲稿 第1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你光盘了吗!”怎么样,是不是很熟悉...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