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埃及金字塔作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41

埃及金字塔作文(精选8篇)

埃及金字塔作文 第1篇

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杨奕奇旅游公司去埃及金字塔的旅客们!我是你们的导游,飞机现在还有两小时到达目的地,趁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Pyramids)始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的石块修砌而成的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为止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多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

胡夫金字塔就是我们要去的金字塔。它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塔的四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成正方形,每个边长约230多米。占的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多万块巨石组成,它们大小不一,分别重达1.5吨到160吨,平均重约2.5吨。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的时间才建成。这就是金字塔,我们马上就要见到它了。希望我们这次旅途合作愉快,我将真诚地为你们服务。

埃及金字塔作文 第2篇

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奇迹充分表现了埃及人的聪明,因为他们发现沙石打磨的地方是金字塔的底部,然后下面一股风就把上面一股风给向上推,就飞向了天空。下雨时,水就从塔面顺着流下来,塔身就不积水了,所以金字塔能耸立到今日。

金字塔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6米,底边是一个长230.4米的正方形,斜面长186米,建造他用了2300000块的石头,每个石头重2.5吨,总重量是6486000吨!

这么大的石头是埃及人用木棍插入一个小洞里面,用热水浇在上面小洞就撑开了!再加工成石条,运到建筑地,然后垒一层砖就堆一层土,建完之后,把土移开,金字塔就成功了。

埃及金字塔作文 第3篇

一、明确学习目标, 小组探究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篇课文结构清晰, 层次分明。我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探究性阅读”的学习方法,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读完课文里的一组词语后, 我让学生用一句话介绍金字塔, 然后抓住全文的中心句“他们是埃及的象征, 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找到一个点, 拉出一条线。让学生反复读, 提出疑问,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再出示学习目标, 分小组研读, 让学生自主选择讨论问题。然后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味并作批注。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张扬个性

“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特意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在课堂教学中极力彰显这一教学理念。

例如, 放手让小组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后, 第一小组汇报研究的是金字塔的宏伟。

生:我觉得埃及的金字塔非常高。你看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师:你读得可真仔细, 观察相当敏锐!能读出它的高吗?

师:老师好像才看到20层, 谁再读高些?

师:这才是40层高大的金字塔!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让我们体会到它的高大?

生:从数字可以看出埃及金字塔非常的高。

生:还用40层楼来比较。

师:这样的方法就叫比较。

学生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自由阅读课文, 他们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 但我并没有将小组的意见孤立起来, 而是让其他组的同学再补充不同的意见, 让所有同学共同参与, 形成共性, 进而使课堂充满生机, 畅所欲言, 无疑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三、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 平等对话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在教学中始终在引领学生, 用语言、神情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因而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里, 学生学得舒心、学得轻松也学有所乐。例如老师说:“你真会学习会思考。”“你能透过文本看到深层次的内容。”“真好, 你是老师的知音啊。”诸如此类的充满人性化的语言, 使学生一下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 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里, 老师与学生平等地对话, 共同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四、扎实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培养技能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课程目标 (阶段目标5~6年级) 中也明确地指出:对于阅读说明性的文章, 要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五、“活用”教材, 深度挖掘

埃及金字塔(上) 第4篇

法老的陵寝

上古时代的七大奇迹,留存至今的就只剩下埃及的金字塔——世界上最伟大的人造建筑及陵墓。

死亡,被古埃及人诠释为在另一个世界的永生,对死亡的重视和崇拜几乎没有哪个民族能与他们相提并论。希罗多德说:“古埃及人是最早提出人类灵魂不朽的观点的民族。”为了给永恒的生命建造居所,有权势的埃及人往往在其生前倾力修建起坚不可摧的陵墓,让死亡之躯按其自然形态继续存放其中。

今天,作为科学和艺术珍品的木乃伊,在古代埃及事实上是王公贵胄特权的象征——穷人的尸体是埋在沙漠之中自然风干的。木乃伊是阿拉伯语muniyah的音译,本意为沥青,指的是一种不腐烂的尸体,一般都经过加工制作而成。考古学家已在许多国家发现了木乃伊,说明古代的许多民族都懂得制作木乃伊的技术,其中尤以在埃及发现的木乃伊的数量最多(自1881年以来,已经发现百具之多)、时间最早(在古埃及第一王朝的时候,即公元前3100年一公元前1881年已经开始制作)、技术也最复杂。

为什么古埃及人不论贫富贵贱,死后都要被制成木乃伊呢?学者们从埃及人的宗教观念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古埃及人相信人是由躯体和灵魂构成的,即使在阴间的世界里,死者仍需要自己的躯体。尸体并非“无用的躯壳”,只要这个躯壳一直保存完好,就可以一直使用下去。死亡并不能中止灵魂和肉体的结合,二者关系紧密,全然不可分割。灵魂随着肉体的点滴破坏而逐渐丧失,而肉体的彻底毁灭则意味着灵魂的全部消亡。只要保存住肉体,让灵魂有栖身之处,死者就能转世再生。

同时,埃及人为法老的木乃伊用巨石建造陵墓和神庙,显示出对时间的挑战和对永恒生命的希冀。

在把金字塔作为标准陵墓之前,埃及早期的法老、贵族以及高官们通常被安葬在大约3.6米高的长方形平顶、用泥砖建造的墓穴里,上面仅仅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木板,形如矮凳,被称为“马斯塔巴”。但是到了古王国第三王朝法老左塞的时候,事情发生了变化。虚荣奢华的左塞非常不满意马斯塔巴的简陋,他的大臣兼建筑师伊姆荷太普为了满足他的愿望,建造了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金字塔一左塞国王的阶梯金字塔。

它的外形显示了全新的构造,伊姆荷太普天才地在平顶的陵墓,(马斯塔巴)上又加建了五层,一层比一层小,形成阶梯式的金字塔。为了使它在阳光下耀眼夺目,还铺有一层光滑的白色石灰石。这座建于公元前2630年的石砌建筑,最高点约70米,东西底边长123.3米,南北长107.4米,大约用去85万吨石块。埃及人于是把它的外形轮廓作为“原始山丘”的象形文字,代表创世时的混沌景象。

因为这一创造性的建筑,伊姆荷太普被后人尊为神,受到永世的供奉。在他死后2000年,古埃及人奉他为智慧之神,在有的书中甚至把他的建筑称为“发明家用奇怪的石头建造的艺术”。

这种全部使用精心雕凿的大块石灰石建筑的方式,使伊姆荷太普成为埃及石制建筑方面的宗师。伊姆荷太普在左塞国王的金字塔下修建了一个地下迷宫,走廊和墓室饰以花岗岩地板、蓝色彩陶砖墙,寝宫旁的长廊里还有大约4万件器皿以满足左塞在另一个世界的需要。此外,他还在金字塔周围营建了葬仪院、祭司堂等,并建造了一堵约1600米长、10米高的防护墙。古埃及人认为,国王死后仍会保持庆祝、狂欢等礼仪,所以他们建造了这种综合性陵墓,为国王继续提供举行这些仪式的场所。

继阶梯金字塔后,埃及还建造了更高的金字塔。金字塔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雄伟宏大、坚固结实,它追求的是永垂不朽。

巨石堆砌的通天阶梯

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另一个原因,也许来自人类对地球和季节的观察。人类自从在尼罗河谷定居以来,就和大自然休戚与共,息息相关。他们接受丰饶的大地每年带来的丰收,也被迫承受大自然带来的灾难。尼罗河虽然无可替代地哺育了埃及,但是它每年定期泛滥,淹没可耕种的土地达数月之久。于是每年洪水退后,人们都会见到淤积在面前的泥山沙丘——就像每年上演一次创世神话一般,在浑浊的河水中诞生出绵延起伏的大地。这种自然景象引起了古埃及人对山岳形象的崇拜,所以在古埃及文明中出现了建造塔状陵墓的传统。他们相信山丘代表了造物,而太阳的光芒则是国王们升入天堂的永垂不朽的召唤。另外,“人有来世”的坚定信念是古代埃及人建造如此浩大的工程的动力,他们希望国王可以通过层层拔高的金字塔到达天堂。

而且,在某些特殊的日子里,东部沙漠的上空的确会出现一种奇异的景象:傍晚时分,太阳斜照的光线在残云的折射下形成人们常见的金字塔的形状,线条斜而直。这种景象很快被埃及人赋予意义:法老通过金字塔形的阳光可以进入天堂。所以,模拟这种形状的金字塔陵墓就出现了。

“真正”金字塔形状的建筑,可能是第三王朝的最后一个法老胡尼建在麦杜门的那座,它在风化之后露出层级金字塔的原型。当时的建筑师大概是将各级填平,铺上六层厚厚的石灰石,便成为方形基座、四层平整向顶端倾斜的金字塔。

距麦杜门以北约45千米处,还有一座“弯形”金字塔。它是第四王朝(公元前2575年-公元前2551年)的第一位法老斯涅弗鲁留下的奇妙纪念品,弯形是由于塔的倾斜度在建到一半时突然均匀地缩小而形成的。据说这是设计上的误差所致:建到一半时发现角度太小,为了避免倒塌不得不做的改变。这是否说明了古埃及的建筑师在不断的探索中,使金字塔的建造技艺趋于精湛和完善呢?

最宏伟的金字塔坐落在尼罗河西岸、开罗附近的吉萨沙漠之上,三座设计完美的巨石金字塔分别是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哈夫拉和门考拉留给后人的遗产。通常被称为大金字塔的胡夫金字塔堆砌了230万块巨石,平均重达2.5吨。金字塔底边长230余米,基座所覆盖的土地能将佛罗伦萨大教堂、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以及伦敦圣保罗教堂统统建在其内。今日,倘若能够登上塔顶,在一根近10米长的厚重木棒上会读到金字塔的原始高度是146.73米,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还要高。哈夫拉金字塔比大金字塔矮3米,但与塔前的神庙、狮身人面像连为一体,似乎显得更完美壮观。至于胡夫法老的孙子——门考拉的金字塔,高度还不及大金字塔的一半。

胡夫之名经常出现于古埃及的文献和文物上。托勒密王朝时期的古埃及僧侣史家马涅托用希腊文把胡夫写成沙菲斯,而希腊的古典作家希罗多德则把胡夫称为齐阿普斯,狄奥多洛斯则称之为齐米斯。

胡夫是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四王朝的创立者斯尼弗鲁王及王妃希泰菲丽丝之子和王位继承者。在胡夫统治时期,他继续远征西奈半岛,在瓦底·玛格哈拉附近的岩石上保留了胡夫远征胜利的浮雕,并镌刻了“赫努姆·胡夫,伟大的神,犹恩提乌(西奈半岛的土著部落)的摧毁古埃及第四王朝者”的铭文。他没有发动过其他的远征,只是在他的先辈斯尼弗鲁胜利远征的基础上,巩固了从尼罗河三角洲到努比亚的统一大国。他加强了王权统治,使自己成为神的化身,活着的荷鲁斯(隼鹰,国王的保护神)。他的长子,按照第四王朝的惯例成为维西尔(宰相、最高大臣和最高法官)。就这样,一切最有权势的职务都掌握在王室集团手中。所有的证据都证明,胡夫的政权达到了古王国时代的盛世,实现了完全中央集权化的专制主义统治。

虽然有关胡夫个人的历史人们知道得很少,但是他的著名的大金字塔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至今仍然流传着不少关于建造大金字塔的传说。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大金字塔建成后的2000余年游历了埃及,并把他所听到的有关大金字塔建造的传说为后人记录了下来。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胡夫关闭了所有的神庙,强迫所有埃及人为他做工,每10万人为一批,每批劳动3个月,先后用了30年时间建成了大金字塔。金字塔上的符号反映出,单是用来为民工购买萝卜、洋葱和大蒜的白银,就达1600泰伦(古希腊重量单位,1泰伦约等于10.8千克)。

希罗多德还特别讲到胡夫是一个寡廉鲜耻的人,他的残暴程度与他父亲斯尼弗鲁的仁善一样声名远播:胡夫曾下令关闭埃及所有的神庙,以便所有的子民集中全部力量为他建造金字塔;为了给修建工程提供资金,他甚至把女儿派到公共妓院去出卖肉体。据希罗多德所说,位于大金字塔前的三座“卫星式小金字塔”中,居中的一座就是这位公主要求每一位男人“送一块石头做礼物”建造起来的。

但与此相反的是,在另外一些传说中,他还荣获了博学爱才的名声,据说丹德拉(古老的城市,上埃及第六诺姆的首府)的神圣地图和塔尼斯(三角洲东部城市)的僧侣百科辞书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作品。他还自夸知道智慧之神托特神庙中洞窟的数目,而且希腊时代的炼金术士认为,炼金术书的编者是埃及人胡夫。

1954年,人们在清除胡夫金字塔墓角的一堆乱石时,发现了石墙和用巨大的石灰岩石料砌成的封顶。拆除了部分石墙后,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两个在基岩中凿出的硕大的坑。随后,他们发掘了其中的一个坑。坑里埋藏的不是法老或他的后妃,也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条被拆卸的古船。此船被拆成1224块,按船的形状有顺序和有规律地堆放在一起。考古工作者历尽艰辛,花了几年时间才把这些零件组装成船。这条船船身细长,头尾高翘,有甲板室,长43米。船体采用纵向缝合的方式,然后用统箍加固,再用防水剂抹缝。船上使用的桨酷似中国的梭镖,一点儿也不像中国人常用的桨。

从胡夫金字塔发掘出来的这条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船。由于船冢密封良好,古船出土时不但没有腐烂,甚至能闻到木料的芳香。20世纪60年代,埃及在金字塔下修建了古船博物馆,将其置于密封的透明陈列室内。

然而,这条古船到底有什么用途呢?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揭示其中的奥秘,为了研究古船与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埃及考古组织决定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帮助下,于1985年发掘第二个坑。在这次的发掘中,又出土了一条三桅帆船,也是拆卸成许多船板和零件,按船形有条不紊地堆放在一起的。在船冢墓室的西头,地上有一些木板、统箍和从顶盖下来的抹缝的灰泥。从第二个船冢出土的古船,经过学者的对比研究,发现它跟从第一个船冢出土的古船极其相似。

人们最感兴趣的是这两条船的用途。多数学者认为,这两条船是姊妹船,都是灵船。在胡夫死后,一条船载石棺,一条船载内棺和尸体,一前一后向金字塔脚下的一座庙宇驶去。运到后,尸体和棺材被抬上岸,沿专门修建的道路抬进庙里。一生叱咤风云、享尽荣华富贵的君王,便在这儿的地下安葬。

有人认为,这是胡夫生前朝圣用的两条船:一条船去开罗上游的圣城,一条船去开罗下游的圣城。然而,持这种看法的学者完全是猜测,拿不出什么证据。因此又有人认为,这是埃及法老胡夫的亡灵乘坐的日月之舟。根据埃及的一个古老传说,太阳神乘着一只小舟,载天海向西航行,黄昏时为天神所吞食,可是到黎明时又获得新生。法老跟太阳神有关,他死时便乘船升天,在天海乘太阳船西行,到晚上便换乘月亮船。

还有人持另外的见解,认为在胡夫时代尼罗河平原上河流纵横,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迄今发现的许多墓室壁画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船。古埃及人还乘船在沼泽地或芦苇荡打猎。古埃及人也造海船,跟地中海的其他国家进行海上贸易。而船冢里埋的这两条船,便是供胡夫死后使用的。

可是,为什么这两条船都被拆卸成一块一块的呢?实在叫后人困惑不解。

胡夫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杰德弗列和哈夫拉先后继承了他的王位。哈夫拉在胡夫的大金字塔旁也建造了一座规模稍小的金字塔。正像古典作家希罗,多德和狄奥多洛斯所说的那样,在他们统治时期,埃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民想起这两个国王时恨到如此程度,以致他们很不愿意提起他们的名字……”

埃及金字塔作文 第5篇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筑起来的呢?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载着很重石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动,于是他们又专门修了一条石路。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埃及金字塔探险作文 第6篇

我从小就喜欢看科幻小说,经常幻想自己成为书中的主人公,而人最近我的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这不,我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渐渐地进入了梦乡。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奇妙极了,都是用金子做成的,这是哪儿呢?咦!这不是金字塔吗?进去看看吧!这真是迷宫呀!七扭八歪的,这太大了,我东张西望,来到了一个布满棺材的房间。突然,棺材动了一下,令我毛骨悚然,我屏住呼吸,棺材里猛然伸出一只手,渐渐地露出了整个身子,把我吓的汗毛都直了。冷汗一滴一滴地流着,

“啊……”我大声叫一下,向前飞奔而去,跑着跑着我看见了一把剑,于是我随机应变,顺手捡起来这把剑,向木乃伊狠狠砍去,木乃伊的伤口上流,下了一滴滴绿色的液体让人一看就恶心。我拿着这把剑向前冲去,一刹那间,又出来了一个木乃伊,我拿起剑向前挥去,木乃伊惨叫一声便死了。我仍然向前走,想找一个安全的出口,走呀走,我来到一个房间,我轻轻推开门,里面竟站了几百个木乃伊,看见我来了,就向我飞奔来,我拼命地跑拼命地跑,突然摔倒了,之后就没了知觉。我从床上猛地坐起来,原来是场梦呀!

神访埃及金字塔作文900字 第7篇

焦灼的风扬起的黄沙弥漫在我眼前,毒辣的太阳炙烤着这片承载的古老文明的大地,金字塔的尖角在阳光照耀下而显得格外的醒目,几只秃鹰在它的上方盘旋。

这片土地曾经是那么地繁荣热闹,尼罗河滋养着这个地方的人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片土地曾被人们遗忘,但又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这里又因为金字塔而又重新掀起神密的面纱。

金字塔带着几千年的文明展现在人们面前,它曾牵动着许多考古学家的梦,他们为之献出了一生,也牵动着我的梦,让我来到了神往已久的地方。

望着它,我感到自己多么渺小,这巨大的建筑物面前,我也愿意只当作一丝风来访这个地方,为金字塔带来几千年以后现代的文明。

这个伟大文明的创造者是千千万万的埃及人,是他们把一块又一块几百吨的大石堆砌而成,而又不只是单纯地堆砌,而是把这些大石加以精心地磨平,磨光。至今为止,考古学家们还在研究金字塔的建造方法,无人不为这个世界的奇迹而惊叹,震撼。

想到这里,望着那金字塔,它几千年前的风姿该会是多么地光鲜靓丽,这个古老的`文明凝聚着埃及人的智慧和千千万万人的生命。我想,比起这千千万万的生命作出的贡献,考古学家的死又算得了什么?只可谓是死得足惜。

这么多的金字塔,里面埋葬的是世世代代的法老,这么多人的生命筑起的金字塔是为了这此法老死后的辉煌,仅仅是为了让他们死后得到宁静,这种厚葬看来仅仅是在这里了。

走进墓室的通道,被岁月侵蚀了的墙壁上有许许多多生动的壁画,描述着过去人们的生活、娱乐。埃及所特有的舞蹈,还有人物的发型,都栩栩如生。但最主要的是画这个墓室所埋葬的法老的生平经历。

继续往里走,厚重的墓室的门已被打开,室内充满了一种防腐的味道,还带有一些薰香之类的,墓碑上刻着几个字“如果谁打扰了法老的安宁,就会受到永远的诅咒”,这些让人一看,便毛骨悚然,这些文字在许多法老的墓中都可看到,而这些咒语也带给许多人恐惧。

墓竟不是空的,里面有一个带着金色面具的法老,手安详地放在胸前,做出祈祷的模样。人们为了保持法老的尸体,便用埃及特有的东西涂在法老身上,以至于现在,仍可辨出法老的模样,猜想到她过去一定很漂亮。

埃及金字塔作文 第8篇

1. 抓住关键词“宏伟”“精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字塔的魅力以及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2.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体会其妙处。

3. 运用几种说明方法试着整理关于长城的资料,写一段话介绍长城。

【教学流程】

一、复习词语,引入文本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去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震撼。

2.我们先来看一组词语。

出示:

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3. 金字塔为什么能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古老而又神秘的金字塔。

二、品析文本第三节,感悟“宏伟”“精巧”

1. 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过渡句,把上下文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知道是哪一句吗?打开书,找找看。

2. 出示:“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点出了金字塔的特点。知道是哪两个词语吗?(板书:宏伟、精巧)

3. 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金字塔宏伟壮观的。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1) 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是说明文中经常会用的一种重要的说明方法,叫“列数字”。

(2)透过这些数字,你能感受到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数字的旁边,好吗?

(3)好,咱们来交流一下:从这些数字当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呢?

4.比较: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有40层高的摩天大厦那么高。绕金字塔一周,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你听得真仔细。“相当于、差不多、估计”这几个词语为什么不能删?来,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5. 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壮观?

出示:“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1)从“10万人”“30年”看出工程的浩大。

(2)这30年间,这10万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干活的?

(3)读着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劳动画面呢?

6. 通过对这两段文字的品读,我们领略了金字塔的宏伟壮观,难怪在人们眼中———(出示)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7.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读内容、谈感受、悟写法,我们了解了金字塔的宏伟。金字塔是宏伟的,也是精巧的。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它的精巧?让我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来品读。

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你从哪个地方看到了金字塔的精巧?

8.同学们,仔细看课文。作者是通过哪座金字塔向我们展示它的宏伟与精巧的?作者为什么选择胡夫金字塔来介绍?是呀,我们以后写作文时也要这样,当对象较多时,要选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写才有说服力。

9.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读内容,谈感受,悟写法,知道作者就是通过———列数字、作比较、具体描写、举例子的方法,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也让我们感受到埃及人民的———智慧。

三、品析文本第四、五节,感悟“智慧”

1.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地方体现出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呢?自由读课文四、五自然段,找一找,说一说,古埃及人民的智慧还体现在哪里。

2.古埃及人民真够智慧的。这里有一个词“据说”,能不能将它直接去掉?说说理由。

四、拓展文本,激发探究兴趣

1.这就是金字塔,它在茫茫的沙漠上历经几千年的风雨而岿然不动。后来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探索,但是它像一本永远也无法读懂的大书,始终蒙着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永远散发着神奇的魅力……

2.此时此刻,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3. 让我们一起带着敬佩和赞美之情读一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4. 同学们,课文已经学完了,但是我们对金字塔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播放补充材料)

5. 埃及的金字塔有着太多的难以破解之谜,它在召唤着现在的科学家及未来的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五、综合练笔

看,这是什么?这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它和金字塔一样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今天,让我们试着用一些说明方法来赞一赞我们的万里长城。

要求: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资料,用上一些说明方法,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反思】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钱正权说过:“语文课要有两种趣味———情趣与理趣,有了两种趣味才是完整的语文课。”那如何让说明文的课堂也充满浓浓的情趣和理趣,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埃及的金字塔》这一课时做了一些尝试。

1.在教案设计中关注情趣。

我在细读《埃及的金字塔》这一课时,关注到了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出现了一连串的数字。虽然五年级的学生理解这些数字并不是难事,但是他们内心真正的情感不是靠多读几遍书就能调动起来的。因此,我设计让学生把这些单调的数字和身边鲜活的实物或者情境联系起来。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回答:“金字塔比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还高,是教学楼的10倍!”“我去过摩天360,金字塔就和摩天360一样高。”“我们全班同学的体重加起来都没有一块巨石那么重。”……数字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活了,情感在孩子们的心中活了,课堂自然也就活了,充满了浓浓的情趣。

2.在教学手段中增添情趣。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不断变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究活动,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显得单调、枯燥;现代多媒体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便于教师追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埃及的金字塔对于学生来说遥不可及,因此学完课文后,我特意补充拓展了两段有关“神奇的金字塔”的文字及配音。在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的文字的引领下,在配音者那抑扬顿挫的朗读下,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学生探究的热情瞬间被激发出来了。

3.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理趣。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要有一个深沉的理性世界。说明文相比其他文体稍显枯燥,但亦有其独特之处,如文本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而又富于科学性;结构层次井然有序,过渡照应连贯缜密;语言文字精确简练、通俗易懂;说明方法合理恰当、灵活多样。在《埃及的金字塔》一课中,有不少看似模糊,实则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的文字,诸如“差不多”“估计”“据说”。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的这一特点,我在范读的时候故意漏掉这些文字。学生冷静地对比分析,并作了一番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缜密,想法越来越深刻。

埃及金字塔作文

埃及金字塔作文(精选8篇)埃及金字塔作文 第1篇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杨奕奇旅游公司去埃及金字塔的旅客们!我是你们的导游,飞机现在还有...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