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儿科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第1篇
讨论日期:2015-5-20,10:00 讨论地点:
主持人:xxx主任医师(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
参加人员:xxx主任医师,xxx副主任主任医师,主治医师xxx、xxx,住院医师xxx、xxx、xxx,进修医师xxx、xxx和实习医师多名。
讨论意见:
Xxx住院医师汇报病历:患者xx,男,72岁,退休公务员,2010年9月21日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謇涩、口舌歪斜1小时”由门诊以“脑出血”收入院。(内容略)
Xxx住院医师:本病历特点:①老年男性(内容略) Xxx主治医师:(内容略) Xxx副主任医师:(内容略) Xxx主任医师:(内容略)
Xxx(汇报病历者) 具体参照山东省中医病历书写规范(2010年版)第64页,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示例。 各科行政秘书:
请各科按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要求准备。
儿科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第2篇
讨论日期:2015-5-20,10:00 讨论地点:
主持人:xxx主任医师(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
参加人员:xxx主任医师,xxx副主任主任医师,主治医师xxx、xxx,住院医师xxx、xxx、xxx,进修医师xxx、xxx和实习医师多名。
讨论意见:
Xxx住院医师汇报病历:患者xx,男,72岁,退休公务员,2010年9月21日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謇涩、口舌歪斜1小时”由门诊以“脑出血”收入院。(内容略)
Xxx住院医师:本病历特点:①老年男性(内容略) Xxx主治医师:(内容略) Xxx副主任医师:(内容略) Xxx主任医师:(内容略)
Xxx(汇报病历者) 具体参照山东省中医病历书写规范(2010年版)第64页,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示例。 各科行政秘书:
请各科按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要求准备。
儿科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第3篇
讨论日期:2012年12月22日
讨论地点:内科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XXX(科主任 主任医师) 参加者:XXX(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XXX(住院医师),XXX(住院医师),XXX(住院医师),XXX(住院医士)。
患者姓名:XXXX
性别:男性
年龄:59岁
死亡时间:2012年12月21日
死亡原因:1。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性
全心衰
心功能4级
2.原发性高血压3级
极高危组
3.慢支合并肺部感染
最后诊断:
1、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性
全心衰
心功能4级
2、原发性高血压3级
极高危组
3. 慢支合并肺部感染 讨论记录:
1、XXX主管医师汇报并是:
患者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0年,头痛8年心慌10天”为主诉于2012-12-18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36.5C,P88次/分,R35次/分,Bp160/100mmHg ,神志清,精神差,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乏力,扶入病房,半卧位,唇绀,咽喉充血,颈软,抵抗感,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左肺呼吸音底,右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心率88次/分,可闻及早搏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剑突下有压痛,四肢无畸形,轻-中度凹陷性浮肿。入院后予以完善相并检查,血常规示:WBC 6.28109/L,中性粒细胞83.4%,淋巴细胞12.7%, RBC5.651012/L, HGB165g/L,血沉52mm/h, ,尿常规示:白细胞-,酮体+-,胆红素-,蛋白质3+,大便常规未见异常。肝功能示:Tbil 13.2umol/L,DBil 6.4umol/L, ALB 41g/L ,ALT 32U/L, AST 35 U/L;肾功能示:尿素氮 8.40mmol/L,
肌酐76umol/L.心电图示:
1、窦性心动过速。
2、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胸部CT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肺间质改变,右肺慢性炎症或结核。予阿司匹林片抗血小板聚集;硝苯地平控释片及氯沙坦钾片以降压并延缓心室重构,降低肺动脉压力;头孢呋辛1.5g一日两次静点抗炎;布地奈德注射液1mg一日两次雾化吸入,氨茶碱+地塞米松静点以化痰,畅通呼吸道,改善肺通气。患者入院后经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心慌呼吸困难症状减轻,下肢浮肿消退,于2012年12月21日改为2级护理,当天下午17点时患者下床大便后呼吸困难明显加重,意识模糊,全身湿冷,发绀,
立即附上病床抢救体位,当时测血压160/100mmHg,心电监测示:HR158次/分
R14次/分
SPO268%,急予5%葡萄糖250ml+氨茶碱0.25+地塞米松10mg静点以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硝酸甘油片2片舌下含以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冠脉血流,观察5分钟,患者神志未转清,呼吸困难未缓解,心率168次/分,SPO254%,予以纳洛酮注射液0.8mg 静推以呼吸兴奋,醒神;心电图提示:
1、窦性心动过速
2、完全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前间壁急性心肌梗赛, 17:10分呼吸困难无减轻,并昏迷,出现叹气样呼吸心电监测示HR105次/分, BP140/80 mmHg,SPO236%,立即予呋塞米20mg静推,于17:20分患者心跳35次/分,无呼吸,血压测不出,予以肾上腺素1mg静推,心电图上出现直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吸痰等抢救,心跳呼吸未转复,瞳孔撒大固定大动脉搏动摸不到,患者家属拒绝继续抢救于17:35报死亡。
2、参加者参加者发表意见穆凯代斯住院医师:根据患者病史及结合临床,患者诊断明确,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心功能4级合并有高血压及肺部感染,虽然经抗心衰,抗炎治疗病情好转但下床大便后心脏负荷急性加重出现心源性猝死。
玛依拉住院医师发言:患者下床后突然出现叹气样呼吸并在极短时间内呼吸衰竭而死亡,本人认为脑干梗赛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因为脑干主管呼吸中枢因此抢救无效而死亡。
古哈尔副主任医师: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辅查检查结果诊断明确,治疗措施及时合理。但因本病为心衰晚期,且出现肺部感染等合并症诱发和加重心衰,多器官衰竭,死亡不可避免,系心源性猝死。
3、XXX主任医师的总结意见:
患者已明确诊断为 “1.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型2.原发性高血压3级
极高危组3.慢支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处于心衰晚期,一般原有的心脏病未被发现或已有明确的心脏病现处于病情稳定阶段突然因心脏病急性加重而死亡被称为心愿性猝死,虽然进行积极抢救,病情无法逆转,终致死亡。治疗措施及时合理,属正常死亡。
记录者签名: 时间:
儿科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第4篇
讨论日期:2012年12月22日
讨论地点:内科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xxx(科主任 主任医师) 参加者:xxxx(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xxx(住院医师),xxx(住院医师),xxx(住院医师),xxx(住院医士)。
患者姓名:xxxx
性别:男性
年龄:59岁
死亡时间:2012年12月21日
死亡原因:1。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性
全心衰
心功能4级
2.原发性高血压3级
极高危组
3.慢支合并肺部感染
最后诊断:
1、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性
全心衰
心功能4级
2、原发性高血压3级
极高危组
3. 慢支合并肺部感染 讨论记录:
1、xxx主管医师汇报并是:
患者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0年,头痛8年心慌10天”为主诉于2012-12-18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36.5C,P88次/分,R35次/分,Bp160/100mmHg ,神志清,精神差,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乏力,扶入病房,半卧位,唇绀,咽喉充血,颈软,抵抗感,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左肺呼吸音底,右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大量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心率88次/分,可闻及早搏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剑突下有压痛,四肢无畸形,轻-中度凹陷性浮肿。入院后予以完善相并检查,血常规示:WBC 6.28109/L,中性粒细胞83.4%,淋巴细胞12.7%, RBC5.651012/L, HGB165g/L,血沉52mm/h, ,尿常规示:白细胞-,酮体+-,胆红素-,蛋白质3+,大便常规未见异常。肝功能示:Tbil 13.2umol/L,DBil 6.4umol/L, ALB 41g/L ,ALT 32U/L, AST 35 U/L;肾功能示:尿素氮 8.40mmol/L,
肌酐76umol/L.心电图示:
1、窦性心动过速。
2、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胸部CT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肺间质改变,右肺慢性炎症或结核。予阿司匹林片抗血小板聚集;硝苯地平控释片及氯沙坦钾片以降压并延缓心室重构,降低肺动脉压力;头孢呋辛1.5g一日两次静点抗炎;布地奈德注射液1mg一日两次雾化吸入,氨茶碱+地塞米松静点以化痰,畅通呼吸道,改善肺通气。患者入院后经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心慌呼吸困难症状减轻,下肢浮肿消退,于2012年12月21日改为2级护理,当天下午17点时患者下床大便后呼吸困难明显加重,意识模糊,全身湿冷,发绀,
立即附上病床抢救体位,当时测血压160/100mmHg,心电监测示:HR158次/分
R14次/分
SPO268%,急予5%葡萄糖250ml+氨茶碱0.25+地塞米松10mg静点以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硝酸甘油片2片舌下含以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冠脉血流,观察5分钟,患者神志未转清,呼吸困难未缓解,心率168次/分,SPO254%,予以纳洛酮注射液0.8mg 静推以呼吸兴奋,醒神;心电图提示:
1、窦性心动过速
2、完全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前间壁急性心肌梗赛, 17:10分呼吸困难无减轻,并昏迷,出现叹气样呼吸心电监测示HR105次/分, BP140/80 mmHg,SPO236%,立即予呋塞米20mg静推,于17:20分患者心跳35次/分,无呼吸,血压测不出,予以肾上腺素1mg静推,心电图上出现直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吸痰等抢救,心跳呼吸未转复,瞳孔撒大固定大动脉搏动摸不到,患者家属拒绝继续抢救于17:35报死亡。
2、参加者参加者发表意见穆凯代斯住院医师:根据患者病史及结合临床,患者诊断明确,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心功能4级合并有高血压及肺部感染,虽然经抗心衰,抗炎治疗病情好转但下床大便后心脏负荷急性加重出现心源性猝死。
玛依拉住院医师发言:患者下床后突然出现叹气样呼吸并在极短时间内呼吸衰竭而死亡,本人认为脑干梗赛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因为脑干主管呼吸中枢因此抢救无效而死亡。
古哈尔副主任医师: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辅查检查结果诊断明确,治疗措施及时合理。但因本病为心衰晚期,且出现肺部感染等合并症诱发和加重心衰,多器官衰竭,死亡不可避免,系心源性猝死。
3、xxxx主任医师的总结意见:
患者已明确诊断为 “1.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型2.原发性高血压3级
极高危组3.慢支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处于心衰晚期,一般原有的心脏病未被发现或已有明确的心脏病现处于病情稳定阶段突然因心脏病急性加重而死亡被称为心愿性猝死,虽然进行积极抢救,病情无法逆转,终致死亡。治疗措施及时合理,属正常死亡。
记录者签名: 时间:
儿科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第5篇
1.1入院后五日内不能确诊的,需进行科室内讨论;入院后八日内未能确诊的,需组织全院讨论。
1.2疗效不满意病例的讨论:主要病情不能控制的,五日内完成科室内讨论;仍不能控制的,八日内完成全院讨论。
1.3门诊病例讨论:凡是在我院就诊三次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报门诊部并组织相关科室进行讨论。
1.4危重病例讨论:病危病重的病人要在24小时内完成科室内讨论;病情不能控制的要求提请医务科组织全院会诊,医务科组织在24小时内完成院级讨论。 2.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2.1凡死亡病例,一般在死后一周内讨论,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解剖出结果后一周内进行讨论。
2.2死亡病例讨论要作详细记录,包括入院经过、治疗经过、病情恶化原因、死亡病因、死亡时间等。死亡原因不明的要注明。讨论目的是分析死亡原因,吸取诊疗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2.3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疗管理部门人员参加。
2.4如死亡病例为传染病病例,要在法定的时限内上报院防保科、医务科,一类传染病还要上报院部领导。
3. 凡上述需讨论的病例讨论前由经管住院医师将相关医疗资料收集完备,必要时提前将病例资料整理提交给参加讨论人员;讨论时由经管医师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主治医师应详细分析病情,提出开展本次讨论的目的及关键的难点疑点等问题;参加讨论的人员针对该案例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并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讨论由经管医师负责记录和登记。
儿科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第6篇
吕:脓毒血症、化脓性心包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诊断明确。患者心包引流液减少,脓液较前稀薄,血常规示血象好转,血培养、心包积液培养、痰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示万古霉素为敏感药,抗生素选择正确且有效,目前仍有发热,考虑疗程不够,继续原抗生素巩固抗感染,并复查血培养、心包引流液培养及痰培养,及时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
吴: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合并脓毒血症、化脓性心包炎。化脓性心包炎为严重并发症,致死率高。大量心包积液发现后马上行心包置管引流术,治疗及时有效。患者心包引流液每天约200-400ml,引流液浓稠,时间超过1周,考虑引流不彻底,警惕包裹性积脓、分房脓肿可能。建议心包切开引流、充分冲洗,但我院缺乏相关专科(心外科),建议请上级医院专科医生会诊,必要时转院。 游:中年糖尿病患者,目前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脓毒血症、化脓性心包炎、中毒性心肌炎,基础疾病为高血压病、糖尿病,诊断明确。根据血培养、心包引流液培养、痰培养结果,选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是正确、积极的。目前患者热峰超过之前,考虑合并其它感染,例如厌氧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同意加用泰能联合抗感染。患者感染重,病程长,结合复查血常规考虑治疗有效,继续原抗生素抗 感染。若仍发热,且热峰仍高,建议加用抗真菌药。此类患者营养支持非常重要,尽可能加用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化脓性心包炎发病率少,缺乏经验,建议请拥有心外科的上级医院专科医生会诊。
蓓:同意主管医生目前诊断,治疗是及时正确的。患者感染严重,目前仍反复发热,考虑存在混合感染,支持万古霉素联合泰能广谱强力抗致病菌。患者全身一般情况差,警惕泌尿系感染、菌群失调等可能。若使用二联抗生素足疗程后仍有发热,考虑合并真菌感染,有指征使用抗真菌药物。复查床边胸片示肺内感染增多,右肺呈白色一片,注意合并脓胸可能,建议胸部CT进一步检查;且心影增大,较前无明显改善,考虑心包引流不彻底,建议请外科会诊,考虑是否行心包 切开引流。针对脓肿病变,引流最重要。
霍:中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合并脓毒血症、化脓性心包炎、中毒性心肌炎、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诊断明确。从血培养、心包引流液培养、痰培养结果反馈,万古霉素为敏感药,治疗及时有效,但复查胸片示肺内病灶增多,仍有发热,考虑与存在混合感染、心包仍有积脓有关。故予加用泰能联合抗感染。指示多次留取血培养、心包引流液培养、痰培养,及时根据痰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多与检验科细菌室工作人员联系,若心包引流液及血培养有多种致病菌生长均应都培养,并完善胸部CT。患者心包引流液虽较前减少但仍多、仍粘稠,是否存在包裹性积脓或分房脓肿,建议请心外科会诊,指导是否行心包切开引流术。患者病情危重,存在致命性并发症,预后不佳,指示再次与其家属交代病情及预后,必要时转院治疗。
儿科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