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81

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范文第1篇

323=  6004=  060=  804= 1024= 7007= 503= 233= 1460= 4032= 1203= 179+0= 20004=   805= 5004= 91000= 二、填空题。

1.8个40是(),900的3倍是()。

2.0和()相乘都得0。

3.7605的积的末尾有()个0,5024的积的中间有()个0。

4.一个保温杯98元,王阿姨买了7个,大约需要()元。

5.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

6.明明一家三口乘火车去上海旅游,每张火车票124元,他们一家来回买车票要花()元。

7.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

8.36+37+38+39+40=()5=() 401+402+403+404+405+406+407=()7=() 9.找规律,填一填。

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范文第2篇

1、根据拼音,准确地写出汉字。(10分)

jiāngpángxiétuǒhuǎngqǐ

新()脸() ()带 ()贴说() ()盼

tānlánmáodùnwūyèlājibiāncè

()() () ()()

2、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逢(páng féng)蒙扫兴(xìng xīng) 即(ji jì)兴投奔(bēnbèn)

霎(shà chà)时间结束(shù sù)接济(jǐjì) 张牙舞爪(zhǎozhuǎ)

3、根据字的音、形、义组词。(3分)

蒙 mēng()虚()疾作“病”讲()

méng()虑()作“痛苦”讲 ()

4、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不规范字,在括号中对应改正。(3分)

豆付葡桃萍果鸡旦罗卜东瓜

()

二、词语万花筒。(15分)

1、照样子,猜一猜,再填上人物名称。(2分)

例:演讲每天四问校长(陶行知)

(1)作家《海燕之歌》前苏联()

(2)伟人改革开放中国()

2、划去不是同一类的词。(2分)

A、渤海黄海东海红海南海

B、坚强执着固执顽强刚强

3、填上合适的词语,夸一夸课文里的人物或动物。(3分)

()的贾岛()的嫦娥()的变色龙

()的邓小平()的高尔基()的法布尔

4、在括号里填写上合适的词语,使它和后面的词语能够搭配。(4分)

鼓舞()()错误改变()继承()

()经验提高()() 态度()作用

5、将下列成语、谚语补充完整。(4分)

买()还株卧()尝胆后()射日()紫嫣红

惊()失措()然大波台上三分钟,()

三、句子七彩屏。(5分)

1、照样子,写句子。

树的幸福,在于以翠绿点染土地,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捧给世界以绿阴和果实。所以,树在风中飒飒地歌唱。

河流的幸福,

2、展示你的口才,请劝说。

小明家是卖酒的。一天,小明发现爸爸在酒中兑水,还把普通的酒,灌到名酒的瓶中,以次充好,高价卖出。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劝说爸爸。(想好后写下来。)

3、按要求写出名言。

读书(如: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4、修改病句。

A、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都是中外闻名的古建筑。

B、同学们都要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四、课文直通车。(10分)

1、《陶校长的演讲》中的陶校长是指人民教育家。他跟我们谈了四个问题,分别是()? ()? () ? ()?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 ()、

()、()、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2、“要是你无论在,留给人们的都是,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那时侯,你会感到。你要知道《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3、《推敲》讲的是唐代诗人和韩愈一起斟酌《》诗中的

“,僧推月下门。”一句用词的故事,从中可见故事的主人公具有的钻研精神。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课文片断分析(8分)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知识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1、这个片断选自《》,作者是,课文原题是《》。(1.5分)

2、照样子,写词语.恭恭敬敬(1.5分)___ _、 ___、 ___

3、课文中、、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3分)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是:。(2分)

(二)课外阅读理解

说勤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

于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读了大量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

1500种以上;司马迁写《史记》从20岁就收集大量历史素材;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翻阅了上千本有关资料,认真演算,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勤出智慧。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就可以变拙为巧。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只有勤奋者才能在无

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1、 从短文中选填近义词、反义词。(2分)

近义词:爱惜()获取()

反义词:灵活()笨拙()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分)变拙为巧:。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3、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4、 短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勤出成果”的,请用简洁的句子概括:

、、

5 、关于“勤奋”的格言警句很多,你能填完整吗?

,学海无涯苦作舟。

黑发不知勤学早,。

少壮不努力,。

6、请你写一句有关勤奋的格言。

第三部分:小练笔(5分)

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范文第3篇

(共1题;

共1分) 1.(1分)算一算。

4+6= 0+2= 5+4= 6-6= 7-2= 3+4= 10-3= 9-3= 2+8= 9-0= 8-4= 10-6= 6-2= 1+8= 6-4= 2+3+4= 8+2-3= 6-4+5= 9-2-7= 10-5-4= 2+7-3= 二、填一填。

(共7题;

共8分) 2.(1分)按规律填空. _______、2、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

3.(1分)数一数,填一填。

(1)按形状分,可以分_______类,△有_______个,○有_______个, 有_______个。□有_______个。

(2)按颜色分,可以分_______类,红色有_______个, 蓝色有_______个, 黄色有_______个。

4.(1分)看图写数。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1分)在星星填上正确的数。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6.(2分)青蛙乐队。

(1)从左数起,5号青蛙排在第_______,8号青蛙排在第_______,排在第3的是_______号青蛙。

(2)这个青蛙乐队一共有_______只青蛙。

7.(1分)你会填数吗?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8.(1分)比大小。

8-0_______8 3+3_______9 10-6_______5 9-2_______4 6+3_______8 10-10_______10 7+1_______6 6-3_______3 9-3_______7 三、选一选。

(共4题;

共4分) 9.(1分)在包装绳长的下面画“√”。

10.(1分)最多的下面画“√”。

11.(1分) _______比_______多,_______比_______少。

12.(1分) _______和_______同样多。

四、把每行中不是同类的圈出来。

(共1题;

共1分) 13.(1分)把每行中不是同类的圈出来。

五、看图填算式。

(共1题;

共1分) 14.(1分)兔子一家去森林里采蘑菇。

(1)兔妈妈和兔爸爸一共采了多少朵蘑菇? (2)它们一家三口一共采了多少朵蘑菇? (3)小兔子再采多少朵蘑菇就和兔妈妈采的同样多? (4)兔妈妈和兔爸爸一共采了多少朵蘑菇? (5)它们一家三口一共采了多少朵蘑菇? (6)小兔子再采多少朵蘑菇就和兔妈妈采的同样多? 六、看图式列式计算。

(共4题;

共4分) 15.(1分)根据题意填空 (1) (2) (3) (4) 16.(1分)数一数,填一填 (1) (2) 17.(1分)看图写算式。

(1) (2) (3) (4) 18.(1分)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只) 参考答案 一、算一算。

(共1题;

共1分) 1-1、二、填一填。

(共7题;

共8分) 2-1、3-1、3-2、4-1、5-1、6-1、6-2、7-1、8-1、三、选一选。

(共4题;

共4分) 9-1、10-1、11-1、12-1、四、把每行中不是同类的圈出来。

(共1题;

共1分) 13-1、五、看图填算式。

(共1题;

共1分)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10、14-11、14-12、六、看图式列式计算。

(共4题;

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范文第4篇

(共1题;

共1分) 1.(1分)填空 36÷4=_______32÷8=_______17+29=______________3=24 81-9=_______40+5=_______35÷7=_______9+_______=40 37+6=_______12÷6=_______35-7=_______50-_______=50 91=_______8÷8=_______88=_______21÷3=_______ 76=_______77-25=_______72÷9=_______8÷_______=2 二、脱式计算。

(共1题;

共20分) 2.(20分)脱式计算 (1)94-(29+34) (2)3+68 (3)100-25+15 (4)63÷(30-21) 三、填一填。

(共4题;

共5分) 3.(1分)除数是9,被除数是27,商是_______。

4.(1分)这个图中,有_______个直角,_______个锐角,_______钝角。

5.(2分) (1)共有_______朵花,每_______朵分一份,分成了_______份。

(2)如果共有4个花瓶,平均每瓶能插_______朵。

6.(1分)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_______5<24 30>4_______ _______9<70 48>7_______ 四、选一选,在○里画“√”。

(共2题;

共10分) 7.(5分)选一选,在○里画“√”。

把8条小鱼平均分给4只猫,谁分得对? 8.(5分)选一选,在○里画“√”。

红花有9朵,(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谁说的正确? 五、列式计算 (共4题;

共20分) 9.(5分)列算式 ( )÷( )=( ) ( )÷( )=( ) ( )( )=( ) ( )( )=( ) 10.(5分)写出4道商是8的算式. 11.(5分)7的3倍是多少? 12.(5分)比52多18的数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

(共4题;

共35分) 13.(5分)在下列算式中填上“+”“-”“”“÷”或“( )”,使等式成立。

(1)6 6 6 6 =0 (2)6 6 6 6 =0 14.(20分)小猫钓鱼。

(1)猫哥哥钓的鱼的条数是猫妹妹的几倍? (2)猫妈妈钓了多少条鱼? (3)它们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4)把它们钓的鱼每5条穿成一串,可以穿几串? 15.(5分)看图回答 16.(5分)爸爸今年多少岁? 参考答案 一、填空。

(共1题;

共1分) 1-1、二、脱式计算。

(共1题;

共20分) 2-1、2-2、2-3、2-4、三、填一填。

(共4题;

共5分) 3-1、4-1、5-1、5-2、6-1、四、选一选,在○里画“√”。

(共2题;

共10分) 7-1、8-1、五、列式计算 (共4题;

共20分) 9-1、10-1、11-1、12-1、六、解决问题。

(共4题;

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范文第5篇

本次试题覆盖二年级数学上册第

一、

二、三单元的知识点,共6大题,。分为概念理解、计算能力、实际应用三个方面。具体题型为口算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操作题和应用题。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主、客观试题设置合理,既富有综合性,又不乏灵活性。 本试卷通过多种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本册上半部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动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总体来说,试题题型全面,难易适中。

二、答题分析

第一大题口算题,大部分学生没有失分,出错的极个别学生是乘法口诀不会。

填空题出错较多的是第2小题12÷3表示12里面有()个(),学生对除法的意义不理解。第

3、

4、

5、

6、7题,也有部分学生出错,主要还是对乘法口诀掌握不好,不能灵活运用。第8小题在( )里填上“+”、“-”“”“÷”。大部分同学做的很好,有个别学生因为马虎做错,比如18( )6=3 竟然有填+号的,是不细心出的错。 第9小题下面的图形中,是直角的打“√”,不是直角的打“”。 此题只有4个小题,判断是不是直角,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只有及个别学生判断错误,造成失分。

第三大题出错的基本上都是第4题,两个因数都是3,积是6.学生出错原因分析是没弄明白因数是3,积应该是9. 第四大题对号入座题,

3、4题出错较多。求3个5相加是多少,算式写成了3+5,对乘法意义不理解。

第五大题操作题中的第1小题出错的很少,第2小题画一画,算一算中,部分学生出错较严重。对倍数的知识掌握不好。也有学生不认真读题,造成失分。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中失分较多的是第3小题,出错的原因是没看明白图意写成45=20.其他题中出错的原因是计算不对,学生读乘法口诀不熟练。

三、教学建议

1、计算教学从算理分析到实际计算要扎实,部分后进生老师要不遗余力地教会计算方法,力求会正确计算。

2、要十分重视书本上的每一个例题和习题,老师要善于研究这些题目,要学会分门别类。

3、老师首先要学会用抽象和逆向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不应拘泥于一个题目,一个类型,一份试卷,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范文第6篇

1、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烷洗斑澜参差甜静 B、摧残摇曳逶迤潸然

C、泛骨颠簸涟倚矜持 D、肆谑喧嚣络印鉴于

2、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与同是唐代的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B、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词人,是我国目前存诗最多的诗人。

C、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其散文《岳阳楼记》千古流传。

D、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后人尊他为“诗仙”。

3、下列文体常识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游记属于叙事散文,主要记叙游览途中的见闻和感受,游记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

B、消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消息。

C、新闻就是消息,消息就是新闻。

D、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近体诗分绝句和律诗两种。

4、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其境过清(以为) B、空明(清澈透明)

C、澄碧如洗(洗衣服) D、不以游堕事(堕落)

5、选词填空(共2分)

(1)好比我自己,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只有赞叹,只有 (A 恐怖 B 恐惧C 惧怕)。

(2)细细 (A 宁听B 倾听C 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3)窗外,是一片漆黑和 (A 寂静B 宁静C 安静),细细的雨丝斜打在车窗玻璃上,雨丝中夹杂着几声遥远的犬吠。

(4)虽不见白雪 (A 茫茫B 飘飘C 皑皑),气温却骤降,寒气砭骨。

(二)、填空题(15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1)袅袅回旋( ) (2)参差不齐( ) (3)湛蓝( )

(4)悄怆幽邃( ) (5)飞沙走砾( ) (6)丧乱( )

2、古诗词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 ②开轩面场圃,

③ , 柳暗花明又一村。④人不寐,

⑤ ,门前流水尚能西。 ⑥潭西南而望, ,

⑦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⑧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 , 。

3、根据意思写出成语。(2分)

(1)像是在诉说,又像是在小声哭泣。 (2)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听。

二、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问题(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qī)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1、《小石潭记》作者___ __,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之一。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永州八记》。(2分)

2、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1分)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写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写了小石潭周围的环境,流露出作者高兴愉悦的心情。

3、下列选项中不是比喻句的是()(1分)

A、如鸣佩环,心乐之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卷石底以出 D、其岸势犬牙差互

4、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1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

C.不可久居(居住) D.影布石上(映)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水尤清冽 ( ) (2)南流数十步( )

6、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7、甲乙两文在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甲文写到了潭水,乙文也有描写溪水的语句“ ”;小石潭“其岸势犬牙差互”,乙文也有表达类似意思的“ ”;柳宗元“坐潭上”“悄怆幽邃”,乙文作者也触景生情即“ ”。(3分)

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A)节选自《巴东三峡》(13分)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1、文中加点的句子与下列哪句话所形成的原因是一样的?(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每自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请分别用不超过五个字概括巫峡山、水、云的特点。(3分)

山:______________。水:______________。云:______________。

3、第

(一)段中作者描写巫峡的江水,突出了一个____字,抓住江水_____、 、 、_____的特点。写巫峡的山峰时抓住了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突出了巫峡山峰的“高”。(从原文找出词语填空)(每空0.5分,4分)

4、第

(一)段中在写山险峻时,写“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请你作简要分析。

(2分)

5、找出文中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说这种手法的作用。(找一句即可)(2分)

(B)吃 鱼(8分)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拣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

“妈妈喜欢吃鱼头。”

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的。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

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家乡很金贵的鲑鱼。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说:

“你忘啦?妈妈最喜欢吃鱼头。”

外婆眯缝着眼,慢慢地挑去那儿根大刺,放进我的碗里,并说:“伢啦,你吃。”

接着,外婆就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suō)着,不时吐出一根根小刺。我一边吃着没刺的鱼肉,一边想:“怎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29岁上,我成了家,另立门户。生活好了,我俩经常买些鱼肉之类的好菜。每次吃鱼,最后剩下的,总是几个无人问津的鱼头。

而立之年,喜得千金。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有一次午餐,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极麻利地捡去大刺,放在女儿的碗里,自已却夹起了鱼头。女儿见状也吵着要吃鱼头。妻说,“乖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谁知女儿说什么也不答应,非要吃不可。妻无奈,好不容易从鱼肋(lèi)边挑出点没刺的肉来,可女儿吃了马上吐出,连说不好吃,从此再不要吃鱼头了。

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女人作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1、本文按 顺序叙事的,共写了三位母亲,她们分别是“我”的 、 和 。(4分)

2、如何理解第4段“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这句话?(2分)

3、“我”在小时候曾偷尝鱼头,“我”的女儿也尝过鱼头,为何会有如此举动?(2分)

(C)最苦与最乐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逃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逃躲,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概述这两段论述的内容。

2、引用孟子的话有何作用?

3、将曾子的话概括成两个成语: , 。

4、你能说说作者的苦乐观是什么吗?

5、我国历史上仁人志士忧民忧国的例子很多,请举两例。

三、作文(30分)

请以“长大后我想成为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范文

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范文第1篇323=  6004=  060=  804= 1024= 7007= 503= 233= 1460= 4032= 1203= 179+0= 20004=   805...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