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儿童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范文第1篇

细菌性传染疾病卷土重来

疫苗、抗生素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然而,几乎与此同时,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生或再生性传染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某些传染性疾病又有卷土重来的势头。例如,目前全球已有17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约有2000万结核病病人,现在每年新增加结核病病例800万,死亡300万人,高居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细菌性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归根结底是人类的免疫系统出现故障,而这种故障的罪魁祸首可能就是抵御细菌袭击的抗生素。

耐药性使某些细菌“刀枪不入”

事实上,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仅仅60年间,很多细菌就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例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更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亡。 各国学者对上述现象大为震惊,他们研究发现耐药菌的出现是人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并且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

也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人们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

抗生素滥用已席卷全球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46477份儿童病历的一项调查表明,当前抗生素使用的频繁度极高,平均每个儿童一年间接受3次抗生素处方,其中有一半的抗生素是用于处理中耳炎等问题的正常使用,而有12%是用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等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感染治疗。在美国,医生每天的抗菌药物处方中有50%是不必要的。美国在1982年~1992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者上升了89%,其主要原因是耐药菌带来的治疗困难,仅1992年全美就有13300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法国每年大约有900万~1000万人次罹患咽炎,其中90%的人在患病期间服用抗生素,而实际上,只有约22.2%的咽炎属于细菌感染,其他均为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此外,医生也常对鼻炎、支气管炎等多为病毒感染的疾病错用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位居我国医院用药榜首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严重的国家之一,WHO在国际范围内调查显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约30%,而我国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9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就连门诊感冒患者都有75%应用抗生素,大大超过了已经很不正常的国际平均水平。2002年,我国医院用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达到了345亿元人民币,以26.5%的市场份额高居医院用药大类中的榜首(在全球范围内,抗感染药物市场销售额约占药品销售额的15%左右,位居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的第二位)。

这种抗生素滥用造成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除了上面提到的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真菌等多种耐药菌外,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20多年,可其耐药率已经达60%~70%。 据近5年的不完全统计,上海、武汉、杭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每年药物总费用中,抗生素约占30%~40%,一直居所有药物的首位。上海人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0%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凯福隆、头孢三嗪等第三代的头孢类菌抗生素的应用已日趋普遍,抗生素品种的选用明显超前。

WHO呼吁:遏制抗生素滥用

儿童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范文第2篇

细菌性传染疾病卷土重来

疫苗、抗生素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然而,几乎与此同时,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生或再生性传染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某些传染性疾病又有卷土重来的势头。例如,目前全球已有17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约有2000万结核病病人,现在每年新增加结核病病例800万,死亡300万人,高居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细菌性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归根结底是人类的免疫系统出现故障,而这种故障的罪魁祸首可能就是抵御细菌袭击的抗生素。

耐药性使某些细菌“刀枪不入”

事实上,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仅仅60年间,很多细菌就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例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更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亡。 各国学者对上述现象大为震惊,他们研究发现耐药菌的出现是人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并且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

也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人们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

抗生素滥用已席卷全球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46477份儿童病历的一项调查表明,当前抗生素使用的频繁度极高,平均每个儿童一年间接受3次抗生素处方,其中有一半的抗生素是用于处理中耳炎等问题的正常使用,而有12%是用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等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感染治疗。在美国,医生每天的抗菌药物处方中有50%是不必要的。美国在1982年~1992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者上升了89%,其主要原因是耐药菌带来的治疗困难,仅1992年全美就有13300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法国每年大约有900万~1000万人次罹患咽炎,其中90%的人在患病期间服用抗生素,而实际上,只有约22.2%的咽炎属于细菌感染,其他均为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此外,医生也常对鼻炎、支气管炎等多为病毒感染的疾病错用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位居我国医院用药榜首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严重的国家之一,WHO在国际范围内调查显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约30%,而我国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9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就连门诊感冒患者都有75%应用抗生素,大大超过了已经很不正常的国际平均水平。2002年,我国医院用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达到了345亿元人民币,以26.5%的市场份额高居医院用药大类中的榜首(在全球范围内,抗感染药物市场销售额约占药品销售额的15%左右,位居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的第二位)。

这种抗生素滥用造成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除了上面提到的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真菌等多种耐药菌外,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20多年,可其耐药率已经达60%~70%。 据近5年的不完全统计,上海、武汉、杭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每年药物总费用中,抗生素约占30%~40%,一直居所有药物的首位。上海人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0%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凯福隆、头孢三嗪等第三代的头孢类菌抗生素的应用已日趋普遍,抗生素品种的选用明显超前。

WHO呼吁:遏制抗生素滥用

儿童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范文第3篇

细菌性传染疾病卷土重来

疫苗、抗生素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然而,几乎与此同时,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生或再生性传染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某些传染性疾病又有卷土重来的势头。例如,目前全球已有17亿人感染了结核杆菌,约有2000万结核病病人,现在每年新增加结核病病例800万,死亡300万人,高居传染病死亡人数之首。细菌性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归根结底是人类的免疫系统出现故障,而这种故障的罪魁祸首可能就是抵御细菌袭击的抗生素。

耐药性使某些细菌“刀枪不入”

事实上,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仅仅60年间,很多细菌就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有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例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更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亡。 各国学者对上述现象大为震惊,他们研究发现耐药菌的出现是人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并且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

也即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人们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

抗生素滥用已席卷全球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46477份儿童病历的一项调查表明,当前抗生素使用的频繁度极高,平均每个儿童一年间接受3次抗生素处方,其中有一半的抗生素是用于处理中耳炎等问题的正常使用,而有12%是用在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等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感染治疗。在美国,医生每天的抗菌药物处方中有50%是不必要的。美国在1982年~1992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者上升了89%,其主要原因是耐药菌带来的治疗困难,仅1992年全美就有13300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法国每年大约有900万~1000万人次罹患咽炎,其中90%的人在患病期间服用抗生素,而实际上,只有约22.2%的咽炎属于细菌感染,其他均为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此外,医生也常对鼻炎、支气管炎等多为病毒感染的疾病错用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位居我国医院用药榜首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严重的国家之一,WHO在国际范围内调查显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约30%,而我国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9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就连门诊感冒患者都有75%应用抗生素,大大超过了已经很不正常的国际平均水平。2002年,我国医院用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达到了345亿元人民币,以26.5%的市场份额高居医院用药大类中的榜首(在全球范围内,抗感染药物市场销售额约占药品销售额的15%左右,位居全球药品市场销售额的第二位)。

这种抗生素滥用造成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除了上面提到的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真菌等多种耐药菌外,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20多年,可其耐药率已经达60%~70%。 据近5年的不完全统计,上海、武汉、杭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每年药物总费用中,抗生素约占30%~40%,一直居所有药物的首位。上海人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0%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凯福隆、头孢三嗪等第三代的头孢类菌抗生素的应用已日趋普遍,抗生素品种的选用明显超前。

WHO呼吁:遏制抗生素滥用

儿童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范文第4篇

抗生素归结起来主要分为七大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多肽类抗生素。因此, 在使用抗生素时首先要了解各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抗菌谱范围以及它的不良反应。只有了解了所使用的抗生素特性, 才能有针对性的开立处方。合理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 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毒副作用) 。

(2) 严格掌握抗生素联合用药和预防用药的指征。

(3) 尽量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和抗菌谱针对性应用抗生素。

(4) 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5) 抗生素的应用应控制在50%以下, 感染标本送检率力争达70%以上。

(6) 注重药物经济学, 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人的药物费用支出。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医院使用抗生素率为30%, 英美等发达国家一般使用率在22%~25%之间, 我国卫生部要求医院使用抗生素率为50%以内。近5年来我国医院使用抗生素率实际保持在70%~80%之间, 抗生素类药物的费用占全部药费的40%左右 (国外一般在15%~30%) 。医生在治疗感冒患者过程中, 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是:城市占到70%, 农村占到85%~92%。在我国使用抗生素的人群中, 有33%左右的患者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大约50%以上的患者用了后并未起到治疗作用。儿科医院静脉应用抗生素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1996年注射用抗生素消耗金额占全部抗生素消耗金额的46.7%。而2001年上升到53.6%, 据统计, 仅超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全国一年就多花掉7亿多元。

抗生素滥用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在使用上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感冒就用抗生素。感冒患者到医院就诊, 由于病毒和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 医生不管你是病毒性的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 一般都给你使用抗生素治疗, 殊不知, 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效, 而上呼吸道感染80%~90%是由病毒引起的感染, 这时使用抗生素是没有用处的, 是浪费也是滥用, 这是目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主要表现。

误区二:抗生素等于消炎药。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 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 消炎药品是针对炎症的, 但大多数人却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 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引起的炎症, 而对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 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后将会抵制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 引起菌群失调, 从而引起“二重感染”。

误区三: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能单一抗生素解决的就不用联合用药或者说轻度和中度感染一般都不使用联合用药。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 但如果在明确了致病微生物时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 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误区四: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好。在不掌握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和不了解联合用药后产生的效果时, 一般来说都不提倡使用联合用药, 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 比如说经济利益的促使, 导致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和滥用, 也会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据药学工作者统计:约60%~70%的情况表现为无关作用;约20%~25%的情况表现为增强作用;约10%~15%的情况表现为拮抗作用。

误区五:抗生素可预防感染。抗生素只适用于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 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的治疗是有害无益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 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性的产生。

误区六:一旦有效后就停药。抗生素的使用是有疗程的, 用药时间不足, 有可能导致达不到治愈的目的, 即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的细菌作怪导致反弹。

误区七:最贵的就是最好的。随着经济的发展, 患者常常会要求医生用新药、贵药、见效快的药, 不求最好, 但求最贵。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 厂家在抗生素剂型、包装、名称等方面都做足了文章, 所以在使用抗生素背后隐藏着一条见不得人的“利益链”。

误区八:输液更加快捷有效。滥用抗生素注射剂在我国普遍存在, 尤其突出在儿科, 目前大多数医院儿科门诊应用抗生素的途径多为静脉滴注给药。据报道, 儿童输液量可占门诊输液总量的93.7%, 其中使用抗生素可占儿童输液量的97.3%, 甚至达100%。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医、患儿家长往往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习惯将静脉给药作为首选, 认为这样可省了口服喂药的麻烦。

摘要: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的认识, 结合理论和实践, 提供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一些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儿童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范文

儿童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范文第1篇细菌性传染疾病卷土重来疫苗、抗生素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