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爱的最高境界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31

爱的最高境界范文(精选5篇)

爱的最高境界 第1篇

港人热爱慈善

陈氏兄弟在《福布斯》2014香港富豪榜上排名第17位, 净资产29.5亿美元。一下子就拿出家底的1/10强, 漂洋过海去“捐资助学”, 可谓大手笔。在香港, 虽然不是每个富翁都会慷慨解囊, 但类似的大手笔可不止这一桩。比如鼎鼎大名的华人首富李嘉诚, 在2005年5月就向香港大学捐款10亿港元, 成为香港历年来最大一笔教育捐赠。资料显示, 李嘉诚基金会自2000年以来, 已向香港教育事业捐出约20亿港元, 受惠院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学、理工大学和公开大学。

有人概括说, 香港部分富豪慷慨乐捐, 捐助的主要方向, 不外乎医疗、教育和赈灾。李嘉诚曾说过:“我对教育和医疗的支持, 将超越生命的极限。”翻开邵逸夫这位香港慈善大家的履历, 动辄上亿元的捐赠“四处开花”, 但有一个领域, 最为他所重视, 那就是教育。

2003年9月, 香港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把4500万港元支票交到香港理工大学负责人手里。2005年9月, 李嘉诚基金会向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捐款1亿港元。2008年3月, 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郑裕彤, 捐赠4亿港元给香港大学。2011年3月, 香港浸会大学获得孙少文夫妇捐资3000万港元, 成立“孙少文伉俪人文中国研究所”。至于邵逸夫捐建的逸夫楼, 更是遍布香港和内地各个高校中。

富豪捐赠大手笔很多

港人富豪对教育和医疗领域情有独钟, 背后有厚重的人文关怀。陈乐宗曾在哈佛就读, 并曾在哈佛医学院从事癌症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或许可以解释陈氏兄弟捐款的主要动机——深知病患对人类的威胁, 所以要努力去克服埃博拉等传染病疫情、环境卫生危机、贫穷和人道救援的危机等。捐钱是手段, 最终体现的是对人的关怀。李嘉诚基金会发言人解释李氏乐捐的动机时说, 李嘉诚信奉的是“知识改变命运”, 抱持“以香港为家”的信念, 所以不遗余力地支持香港教育。

据了解, 哈佛大学决定将学院易名为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 以纪念陈氏兄弟的父亲、恒隆集团创办人陈曾熙。在香港, 以命名作为回报, 更像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比如获得巨资捐献的港大为表谢意, 医学院就以李嘉诚冠名。为答谢郑裕彤, 港大法律学院会将建成的新大楼以其命名。甚至内地也是紧跟风潮, 在获赠香港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的2亿元人民币捐助后, 北大决定将落成后的人文大楼永久命名为“李兆基人文学苑”, 公共教室楼命名为“李兆基楼”。“我投之以利, 你报之以名”成了屡试不爽的双赢范式。

当然, 部分港人乐意在高教捐赠上“挥金如土”, 也和港校的筹款主动性有直接关系。比如特区政府就有专门针对高校的“配对补助金计划”, 鼓励社会捐献和学校筹款, 各院校所筹得的前4500万港元, 政府以每1元配1元的等额方式, 发放配对补助金;而其余所筹得的捐款, 则以每2元捐款配1元补助金的方式发放。补助金的上限为2.5亿元。

2003年9月, 当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胡应湘从李兆基手里接过4500万港元支票时, 他算了一笔账:“这笔巨款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新设立的等额补助基金计划下, 可为理大争取额外的4500万元政府资助, 最终为理大带来9000万元款项。”港大医学院院长梁卓伟也赞扬李嘉诚的捐助, 让学校从特区政府的配对补助金计划中, 得到最大效益。当然, 香港高校财务比较公开透明, 各项捐赠都能让捐赠人清晰地知道用途和去处, 也是其能源源不断获得捐助的秘籍之一。

全社会都爱奉献

也有人认为, 香港富豪的好善乐施, 最根本的是与香港慈善传统和氛围有关。香港的慈善团体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中最久远的东华三院已存在近150年。慈善机构已成为继特区政府、市场以外, 第三股维持社会安定繁荣的强大力量。在这样的环境里, 部分香港富豪成了捐资助学的主力军。

邵逸夫有一句名言:“一个企业家最高的境界是慈善家。”一下子打通了商人们经常困惑的舍与得、取与予的界限。据统计, 包括捐助教育的重资在内, 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亿港元。

靠地产建筑和酒店起家的香港商人余彭年, 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十四大慈善家”之一。2006—2010年, 他更是连续5次蝉联胡润中国慈善榜榜首, 几年来累计捐款62亿元, 被誉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其后余彭年宣布将其名下剩余的所有资产共计32亿元, 全部放入“余彭年慈善基金会”, 从而使其资产价值达到82亿元, 成为民间慈善基金会中的巨无霸。

更为大众所熟知的是“李超人”将1980年创立的“李嘉诚基金会”视为自己的“第三个儿子”, 并将个人1/3财富投入其中。李嘉诚基金会30周年时, 已捐款超过百亿港元。当时李嘉诚说, 未来10年基金会的捐款会多于前30年的总和。

1985年5月, 邵逸夫捐款1.1亿港元并亲自担任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创办人。两年后, 80岁的邵逸夫迎着香江冬日的阳光, 来到港中大建筑工地上, 手持和泥工具, 带着开怀的笑容, 为自己付出良多的逸夫书院“添砖加瓦”。

爱的最高境界情感美文 第2篇

有一天,子问男说:亲爱的,你说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男人想了想说:“我想应该是生死吧!因为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去死,可以舍去,那对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切,应该是爱的境界最高点了。”

女孩子想了想,点点头。因为她就是这么想的。

她看见过很多的,最壮烈的时候总是会和生死联系在一起的。可是,更多的世人爱情却只是平常的爱与恨,只是平常的与。分分合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留下的也许就是最终的居留,而走的就是过客。如果经历过生死的爱就是真爱的最高点了,那接下来的又该如何去面对呢?可是经历生死的爱,面对接下来平淡的生活与岁月洗礼的时候,又能坚持多久呢?也许大多数人无法理解,无法体会的。都经历过生死了,难道说还经不起岁月的洗礼吗?

过了一段,女孩和男孩吵架了。因为女孩子最近经常无理取闹,又经常无故哭泣。她在无理取闹之后又问男孩子说:“真爱的境界到底是什么?”

男孩子很诧异,没有直接回答她,却反问她:“你怎么了,难道我们经历了这么多,还不能说明什么吗?”女孩子默默无语!

女孩子睡了两天,睡醒之后她想明白了一个问题。

也许爱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当你习惯了一个活中的习惯,你就真的爱上了他。爱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习惯的认同,爱到最高境界就是认同了他的习惯。这就是所谓的吧。

就象习惯了的鼾声,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没有他的鼾声就睡不着觉,这就是一种习惯,这就是爱!一个男人习惯了一个的任性、撒娇,甚至她无理取闹、无事生非。虽然有的时候还是会不理解,但是他能谦让,能去适应,去感受她无理取闹p无事生非的原因。而这种包容与理解,慢慢的也成了一种习惯。而女孩从经常的任性、无理取闹、无事生非的习惯中,感受到了他的理解与包容,懂得了以前是一个人的生活,现在变成了两个人的生活;以前是一个人的思想,现在变成了两个人的思想。能够真正的去体会两个人的世界,应该怎样去思考,应该怎样去面对新生活的时候。就会去体会他当时的,并能时刻感受他的爱。随着对这份爱一天天的.理解,任性、无理取闹也越来越少,女孩的这种理解,慢慢的也变成了一种习惯。

一个人会为了另一个人去改变,去迁就,这就是爱。爱情的哲学有时候就这么简单,其实就在生活的点滴里。你如果始终不能适应一个人,适应他的所有习惯,那只能说明你没有用心的去爱他。或者说你还未到爱的境界,因为爱就在这些细节里。

当你已经习惯了你的爱人所有的一切习惯,比如他衣服的烟草味道,比如他早晨洗澡,比如他不爱吃辣椒,比如他的一切你没有的习惯,或是你根本就不的习惯。当你认为统统都成了自己习惯的时候,你又真正的想没想过,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自己又改变了多少习惯,他又改变了多少习惯。在你真正(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想清楚了,那么不要再问爱是什么,因为这是个非常愚蠢的话题!

爱就象白开水一样的简单,身手可触,喝了的时候,让我们觉得凉爽舒畅。

当经历过生死之后,平淡中的个人习惯,真的很难改变。两个人的与习惯,慢慢的体现出来。这个时候该对方的习惯,还是坚持自己的习惯不去妥协?说宽容、理解、支持别人习惯,说的容易,做的难。

不去妥协的时候,两个人会发生争执,往往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争执也好,危机也罢,毕竟会过去,毕竟会归于平静。但争执过后,一定要好好的思考,思考事情的对与错,谁的习惯是正确的,谁的习惯是错误的。正确的要坚持,错误的要改正。有些要和对方沟通,有些要自己消化。不过,也许你现在坚持的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也许你改正的并不是错误的。其中的标准没有人能说得清,因为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习惯在等着两个人去磨合、去感受、去争执、去宽容……这也许就是生活的全部,这也许就是爱的历程,其中的道理说是说不清的。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习惯另一个人的习惯,但是还是一起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有些人会用一辈子去追赶对方的习惯;还有的人很早就明白了,怎样去面对爱人的习惯……

重阳节作文:爱的最高境界 第3篇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是我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节日。每个人将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昔日风华正茂的青年人终会成为年过半百的老人。

然而有那么一群老人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历经沧桑的他们需要的不再是物质上的追求,而是我们这一辈精神上的慰问。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学校组织我们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于是,我一大早便起了床,到街上买了许多重阳糕,我想老人一定都喜欢吃吧。不到九点我们就到了敬老院,环境很好,老人们都在走廊晒太阳,看到我们先是惊讶继而又露出慈祥的笑容。

“爷爷奶奶好!”同学们齐声说道。“好好好”老人们不停的点头答应,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一位奶奶过来拉住我的手,我看出了她的感动眼眶红红的,“孩子,今天是重阳节,我们敬老院的.老人们虽然都是一个人但是有你们这样的关心让我们感到温暖,谢谢你们啊。”虽然没有太多华丽的言语没有太多的感谢,但是我体会到奶奶的激动溢于言表。同学们与老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听着老人们开心的讲述他们年代的事迹,他们的言语中丝毫听不出任何难过悲伤,个个脸上笑开了花,有个爷爷甚至展歌喉唱红歌呢。

下午吃好饭后,我们带老人们去花园赏菊,花香迷人,每逢佳节倍思亲,老人们多少是想家人想子女的。但是我们的温暖和爱心总够冲走他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离开敬老院时与老人们合影,笑容依旧那么慈祥。

尊敬老人是我中华的文化传统,在今天这个经济繁荣的日子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身边的老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义务承担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续不灭的传统美德!

做人的最高境界 第4篇

糊涂的人一般呐于言,不是不会说,防祸从口出。

闲聊80%的话都是废话。

即便这样,不知不觉中,加进了感情色彩,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祸从此始。

有些人断章取义,把一些危言耸听的话到处传,让你百口莫辩。

不如不去说,那样别人就不知你的深浅,也就不敢对你轻举妄动,糊涂呐于言的智慧由此可见了。

2.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

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

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

社会是很现实的,人心更是难测的。

当你的聪明外观、锋芒毕露时,则遭人妒忌。那又何必呢?

炫耀自己,无非想让人高眼看你,无非为了虚荣、脸上有光,但当你在官场、职场被排挤,不能尽情挥洒时,不知是否有聪明致祸之叹?

3.口讷的智慧:不逞利口,不论人短

以说话遭祸者,不在少数。

究其因,无非爱逞利齿,爱论人长短、搬弄是非。

而最冤枉的是那些人,本无心之语,被人道听途说、断章取义,致千古之恨。

所以,如果从一开始就慎言,不是可以免去许多烦恼吗?

为人处世,万不可忘记“祸从口出”之戒。

4.隐忍的智慧:知雄守雌,以退为进

真正的英雄,是那些能伸能屈之人。

没有谁一辈子都是顺顺利利的,所以,得意时固然值得扬眉吐气,失意时却不能一味消沉,应积蓄力量,以伺东山再起。

这时候的隐忍,才算把人生百味都尝尽。

失意时的忍,是知雄守雌,以退为进。

5.包容的智慧:以和为贵,宽容大度

糊涂是一种肚量,是眼里揉得进沙子,是以和为贵的宽容大度。

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个朋友多条路。

当你包容别人时,也就为了自己积累了人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有包容,谋事易成。

6.做人的智慧

表面愚拙,内心精明人至察则无徒,所以人不能太精明、太计较,平时糊涂一点,给人留有余地,方是共赢之路。当然,表面上可以糊涂,心里却要打个小算盘,时时的调整自己。放眼远望,别死盯别人的缺点,要懂得吃小亏才能赚大利着急道。

7.生存的智慧:灵活应变,从容谨慎

一个人去拜访禅师。

禅院的门很矮,他没注意,结果碰到了头。

禅师对他说,要想不碰到头,就要学会低头。为人处世也是如此。

交际的智慧:精于“糊涂”,广结人缘交际场合,真真假假,虚实莫辩。别人的话,有些可以当真,有些则不然。

精于糊涂之道的人,跟任何人都可以是朋友,甚至别人的冒犯,他都可以微笑面对。

凡事不去较真,也就避免了冲突,可以左右逢缘。

8.修身的智慧:达观生活,知足常乐

糊涂的人生观就在于要达观生活,知足常乐,他能看开一切,所以宠辱不惊、从容快乐。

想要达观,就要怀一颗平常心,凡事顺其自然,不去计较是是非非,笑看庭前花开花落。

人生不满百,何必怀千岁忧呢?

友谊的最高境界 第5篇

一饭一蔬的细节处见真章,

从这个角度说,

只有熟谙了彼此妈妈

最拿手的家常菜,

才当得起“情同姐妹”这四个字。

衡量友谊的最高标准之一,应该是到了好朋友的家里,可以嚷着说:“阿姨,我想死了你做的酸萝卜炒猪大肠!”像我这种拖家带口两手空空上门去吃的,不消说,是吃准了我们的友情到达了一定境界。

说到在家吃饭,广东人有个传神的说法,叫做“住家饭”,比通常所说的家常菜更为形象亲切。

我是喜欢上人家里吃“住家饭”的,这点可能是受父母影响,他们都是热情爽朗的人,最爱留人吃饭。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来不及去买菜了,冰箱里就剩下了一根胡萝卜,半根玉米,几根广式腊肠,一块冻肉,还有些咸菜什么的,在我妈手里居然变成了四道菜,胡萝卜炒肉、胡萝卜玉米腊肠炒三丁、咸菜肉汤、腊肠切块清蒸。小的时候,妈妈更是善于从大自然中找材料,雷雨后的地衣,池塘里的田螺,还有田垄上的野菜,山间的枞菌,为我们家的餐桌增添了多种乡野的味道。

在外面吃饭时总是有诸多拘束,酒楼就不用说了,上档次点的,连大声说句话都不行,不如家里来得随意。相熟的朋友在一起,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怎么坐就怎么坐,吃饱之后,坐卧随意,这时再泡一壶清茶,围茶闲话,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爱的最高境界范文

爱的最高境界范文(精选5篇)爱的最高境界 第1篇港人热爱慈善陈氏兄弟在《福布斯》2014香港富豪榜上排名第17位, 净资产29.5亿美元。一下...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