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7课看云识天气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71

第17课看云识天气范文第1篇

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 ⑵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预兆:

2.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 ⑵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

)

⑶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3.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

)

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⑴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

⑶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

⑷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 5.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⑴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

6.下面四句中哪句语言风格不同,简要说明。

⑴“华”的颜色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⑵地球的赤道也不是正圆,而类似椭圆。⑶在太阳和月亮周围,有时会产生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⑷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7.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⑴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⑵请举出一个与这句名言相符的事实来。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8.本文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9.本段的结构形式是

。 10.本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11.这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

12.本文段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13.《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

(二)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①)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②)的,外层是(③)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④);出现晚霞,表示(⑤)。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4.文中①处应填的词语是(

)

A.断定

B.推定

C.推测

D.猜想 15.文中②处应填的颜色是

,③处应填的颜色是

16.文中④处填天气状况是

,⑤处填天气状况是

。 17.“是大风雨的征兆”中“征兆”的意思是

18.这段文字第一句话是(

)

A.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B.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19.这段文字采用了

20.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

的说明方法。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三)

在热带地区或航行于赤道附近的海船上,冰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冰可以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可以使捕捞的海产品保鲜。但是正是炽热的阳光最能“摧残”这些冰块。不过,科学家想出了办法让太阳对冰停止“敌对行为”不要那么水火不容。

太阳当然不能直接制造冰块,但可以“曲线”造冰。比如,用电冰箱造冰,就是曲线造冰。电是一种能源,它可以使电灯发光,使电炉发热,却也能让冰箱造出坚硬的冰块来。电是能源,太阳也是能源,既然电可以造冰,太阳光为什么不能造冰呢?

因此,从道理上说,太阳光是完全可以造出冰块来的,其中一个方法是使太阳能通过光电池把光变成电,再用电来开动冰箱。但这个方法要使大量的光电材料,成本高。为了让渔民都能买得起,法国一家船舶公司的科学家研制出太阳能冰箱一种能自动制冰的机器。 这种太阳能自动制冰机,外形像一个恒温箱,它既不用电,也不用烧油,就靠一个太阳光接收器。在接收器里装有许多活性炭颗粒,活性炭中有许多小孔,孔的直径只有百万分之25毫米,所以1克重的活性炭中孔的面积加起来很大,有10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网球场面积的1.5倍。在这些活性炭的孔中“灌进”甲醇,就像海绵吸水一样,活性炭可以吸进好多甲醇。

甲醇起什么作用呢?它和电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的作用是一样的。在夜晚没有太阳时,因气温下降,接收器内的活性炭就吸进液态的甲醇。白天,太阳能接收器被太阳一晒,活性炭中的甲醇就变成气体,甲醇气化就会吸收大量周围的热量,起到冷却作用。气化后的甲醇流到制冰订的冷凝器变成液体,夜晚时又被活性炭粒吸进小孔内,每天就这样日夜循环制冰。 这种制冰机的优点是不用电,而利用“天赐”的太阳光“良源”。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在阴天时因活性炭中的甲醇不能气化吸热,反而不能制造冰块。因此,这种太阳能冰箱只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才有用武之地。

21.解释第二段中“曲线”一词的含义:

22.第三段中“从道理上说”能否删去,为什么?

23.第四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4.从第五段中摘取、组合字词,填入下面句中的括号内: 甲醇所起的作用是:

(只填四字),从而制冷。 25.从整体上看,“太阳能自动制冰机”具有哪些优点?

26.请给本文加一个标题。

(四)

1952年12月的一天,一艘美国轮船行驶在意大利西部的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海浪将船身(

)地摇撼着。突然船身发出一声巨响,船体被拦腰截断,一半抛上海岸,另一半留在大海里,带着十多个惊慌失措的船员随着风浪向远处飘去

这就是海浪“大力士”恶作剧的表演。据预测,海浪拍打岸边的冲力每平方米达30吨,有时甚至达到600吨。它可以毫不费力地把10多吨重的巨石抛到20多米的高空。于是,科学家们想到利用海浪发电,因为它具有不消耗燃料、不产生污染等优点。海浪发电的能量很大。以日本这个岛国为例,它的海岸线长达10万多公里,所拥有的海浪能量每年达10亿千瓦,相当于日本目前最高用电量的25倍。1964年,世界上第一台海浪发电机就诞生了。现在,世界上已有多种海浪发电机在运转着。我国从60年代起就着手海浪发电的试验性研究,制成了发电装置,为今后利用丰富的海浪能源创造了条件。 27.选词填空:

波涛汹涌的海浪将船身(

)(A.剧烈 B.激烈 C.凶猛)地摇撼着。 28.“不产生污染”中“污染”的词性是

。 29.本文第一节主要说明了(

) A.这是海浪“大力士”恶作剧的表演。 B.美国的一艘轮船在海上遇难。 C.海浪拍打岸边的冲力很大。 D.海浪的能量十分巨大。 30.文中划线的句子说明了 理由是什么?

。它运用了

说明方法。

31.“现在,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在利用海浪发电。”联系全文来看,其中有没有包括中国?

《看云识天气》答案

第17课看云识天气范文第2篇

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 ⑵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预兆:

2.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 ⑵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

)

⑶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3.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

)

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⑴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

⑶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

⑷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 5.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⑴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

6.下面四句中哪句语言风格不同,简要说明。

⑴“华”的颜色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⑵地球的赤道也不是正圆,而类似椭圆。⑶在太阳和月亮周围,有时会产生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⑷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7.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⑴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⑵请举出一个与这句名言相符的事实来。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8.本文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9.本段的结构形式是

。 10.本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11.这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

12.本文段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13.《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

(二)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①)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②)的,外层是(③)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④);出现晚霞,表示(⑤)。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4.文中①处应填的词语是(

)

A.断定

B.推定

C.推测

D.猜想 15.文中②处应填的颜色是

,③处应填的颜色是

16.文中④处填天气状况是

,⑤处填天气状况是

。 17.“是大风雨的征兆”中“征兆”的意思是

18.这段文字第一句话是(

)

A.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B.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19.这段文字采用了

20.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

的说明方法。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三)

在热带地区或航行于赤道附近的海船上,冰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冰可以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可以使捕捞的海产品保鲜。但是正是炽热的阳光最能“摧残”这些冰块。不过,科学家想出了办法让太阳对冰停止“敌对行为”不要那么水火不容。

太阳当然不能直接制造冰块,但可以“曲线”造冰。比如,用电冰箱造冰,就是曲线造冰。电是一种能源,它可以使电灯发光,使电炉发热,却也能让冰箱造出坚硬的冰块来。电是能源,太阳也是能源,既然电可以造冰,太阳光为什么不能造冰呢?

因此,从道理上说,太阳光是完全可以造出冰块来的,其中一个方法是使太阳能通过光电池把光变成电,再用电来开动冰箱。但这个方法要使大量的光电材料,成本高。为了让渔民都能买得起,法国一家船舶公司的科学家研制出太阳能冰箱一种能自动制冰的机器。 这种太阳能自动制冰机,外形像一个恒温箱,它既不用电,也不用烧油,就靠一个太阳光接收器。在接收器里装有许多活性炭颗粒,活性炭中有许多小孔,孔的直径只有百万分之25毫米,所以1克重的活性炭中孔的面积加起来很大,有10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网球场面积的1.5倍。在这些活性炭的孔中“灌进”甲醇,就像海绵吸水一样,活性炭可以吸进好多甲醇。

甲醇起什么作用呢?它和电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的作用是一样的。在夜晚没有太阳时,因气温下降,接收器内的活性炭就吸进液态的甲醇。白天,太阳能接收器被太阳一晒,活性炭中的甲醇就变成气体,甲醇气化就会吸收大量周围的热量,起到冷却作用。气化后的甲醇流到制冰订的冷凝器变成液体,夜晚时又被活性炭粒吸进小孔内,每天就这样日夜循环制冰。 这种制冰机的优点是不用电,而利用“天赐”的太阳光“良源”。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在阴天时因活性炭中的甲醇不能气化吸热,反而不能制造冰块。因此,这种太阳能冰箱只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才有用武之地。

21.解释第二段中“曲线”一词的含义:

22.第三段中“从道理上说”能否删去,为什么?

23.第四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4.从第五段中摘取、组合字词,填入下面句中的括号内: 甲醇所起的作用是:

(只填四字),从而制冷。 25.从整体上看,“太阳能自动制冰机”具有哪些优点?

26.请给本文加一个标题。

(四)

1952年12月的一天,一艘美国轮船行驶在意大利西部的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海浪将船身(

)地摇撼着。突然船身发出一声巨响,船体被拦腰截断,一半抛上海岸,另一半留在大海里,带着十多个惊慌失措的船员随着风浪向远处飘去

这就是海浪“大力士”恶作剧的表演。据预测,海浪拍打岸边的冲力每平方米达30吨,有时甚至达到600吨。它可以毫不费力地把10多吨重的巨石抛到20多米的高空。于是,科学家们想到利用海浪发电,因为它具有不消耗燃料、不产生污染等优点。海浪发电的能量很大。以日本这个岛国为例,它的海岸线长达10万多公里,所拥有的海浪能量每年达10亿千瓦,相当于日本目前最高用电量的25倍。1964年,世界上第一台海浪发电机就诞生了。现在,世界上已有多种海浪发电机在运转着。我国从60年代起就着手海浪发电的试验性研究,制成了发电装置,为今后利用丰富的海浪能源创造了条件。 27.选词填空:

波涛汹涌的海浪将船身(

)(A.剧烈 B.激烈 C.凶猛)地摇撼着。 28.“不产生污染”中“污染”的词性是

。 29.本文第一节主要说明了(

) A.这是海浪“大力士”恶作剧的表演。 B.美国的一艘轮船在海上遇难。 C.海浪拍打岸边的冲力很大。 D.海浪的能量十分巨大。 30.文中划线的句子说明了 理由是什么?

。它运用了

说明方法。

31.“现在,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在利用海浪发电。”联系全文来看,其中有没有包括中国?

《看云识天气》答案

第17课看云识天气范文

第17课看云识天气范文第1篇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