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互联网产品经理文档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10-111

互联网产品经理文档范文第1篇

IPM (Internet Product Manager),互联网产品经理是互联网公司中的一种职能,负责互联网产品的计划和推广,以及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化。根据所负责的互联网产品是用户 产品还是商业产品,可以分为互联网用户产品经理和互联网商业产品经理。用户产品经理最关心的是互联网用户产品的用户体验,商业产品经理最关心的是互联网商 业产品的流量变现能力。

互联网产品经理在互联网公司中处于核心位置,需要非常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市场洞察力和商业敏感度。不但要了解消费者,了解市场,还 要能跟各种风格迥异的团队,如开发团队及销售团队进行默契的配合。最着名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如百度的俞军,腾讯的马化腾等。可以说互联网产品经理决定了一个 互联网公司的成败。

互联网产品经理由于行业的不同,可能工作职责也不尽相同。但是核心工作内容基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负责网站的需求方案的提出及运营策略的可行性建议; 2) 负责网站的内容规划、广告位开发、管理及日程运营管理;

3) 统计网站各项数据和用户反馈,分析用户需求、行为,搜集网站运营中产生的产品购买及网站功能需求,综合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统筹安排,讨论、修改,制订出可行性方案; 4) 和技术部、编辑部等部门紧密结合,确保产品实现进度和质量,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网站的开发及日常的维护;

5) 配合市场部、客服部进行相关的商务合作,跟踪竞争对手; 6) 把握互联网市场趋势,制定产品竞争战略和计划。

互联网产品经理职责-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指研究市场以了解客户需求、竞争状况及市场力量(market forces),其最终目标是发现创新或改进产品的潜在机会。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进行市场调研:与用户和潜在用户交流、与直接面对客户的一线同事如销售、客服、技术支持等交流 、研究市场分析报告及文章、试用竞争产品、仔细观察用户行为等、市场调研最终会形成商业机会、产品战略或商业需求文档(BRD),详述如何利用潜在的机会。

互联网产品经理职责-产品定义及设计

a) 产品定义是指确定产品需要做哪些事情。通常采用产品需求文档(PRD)来进行描述,PRD可能包含如下信息:

产品的愿景、目标市场、竞争分析、产品功能的详细描述、产品功能的优先级、产品用例(UseCase)、系统需求、性能需求、销售及支持需求等

b) 产品设计是指确定产品的外观,包括用户界面设计(UI,User Interface)和用户交互设计(User Interaction),包含所有的用户体验部分。在大型公司里,PM通常和UI设计师或互动设计师一起完成产品设计,不过在小公司或者创业公司里,产品经理也许需要全包这些工作。

这是产品经理工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如果产品经理工作中不包含这部分内容,那几乎可以肯定滴说,那不是产品经理的工作。

互联网产品经理职责-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指带领来自不同团队的人员(包括工程师、QA、UI设计师、市场、销售、客服等),在预算内按时开发并发布产品。

互联网产品经理职责-其中可能包括如下工作内容:

确保资源投入、制定项目计划、根据计划跟踪项目进展、辨 别关键路径、必要时争取追加投入、向主管领导报告项目进展状况等;在大型公司里,通常会有项目经理来处理大部分项目管理工作,产品经理只需提供支持。不过 在创业公司里,产品经理通常需要自己进行项目管理。在有些公司,技术负责人也可能做为项目经理,处理大部分项目管理事宜。

互联网产品经理职责-产品宣介

主要包括和内部同事如老板、销售、市场、客服等沟通产品的优点、功能和目标市场,也可能包括向外界如媒体、行业分析师及用户宣介产品。

大公司的产品经理通常都有产品市场、市场推广和媒体关系(PR)团队帮忙进行对外的产品宣介。这是除了产品定义和设计之外,对产品经理而言价值第二高的工作,尤其是在向老板、市场同事宣介产品并让他们感到兴奋的时候。

互联网产品经理职责-产品市场

主要是对外的信息传播告诉外界有关产品的信息。通常包括制作产品数据表、手册、网站、Flash演示、媒体专题以及展会演示等。

在大型公司,产品市场工作通常不会由PM来负责,这些公司会有专门的产品市场经理来打理此项工作。当然,这种分工最大的缺点就是导致沟通效率较低,并会削弱对外传播。

在某些公司,“产品管理”和“产品市场”被认为是同义词,会由一个人担当两者的职责。而在那些将产品管理团队和产品市场团队分开的公司,后者会打理本节所提及的工作职责,同时他们也可能会承担“市场调研”、“产品宣介”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部分工作。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指那些随着产品经历概念化->发布->成熟->退出市场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产品管理活动。

主要包括的工作有:

产品定位

产品定价及促销

产品线管理

竞争策略

建立或收购合作伙伴

识别并建立合作关系等

产品经理和产品市场、BD及市场沟通同事一起完成这些工作。 2.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技能

根据互联网公司情况及业务的不同,互联网产品经理从事的工作也不尽相同,偏产品设计,偏工程技术或者偏市场运营。无论处于以上哪一种情况,对目前国内多数互联网公司而言,对互联网产品经理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基本属于复合型人才,那么互联网产品经理究竟需要什么技能?

NO.1 沟通能力

优秀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最共同特征就是在工作中具有优秀的口头及书面沟通技巧。在许多公司,产品经理扮演着沟通枢纽的角色,跨部门、跨团队的沟通非常 多,这就要求产品经理具有在不同角色间的有效沟通能力,具体说,就是与不同的个性类型沟通的能力,在与不同角色沟通的时候讲不同的“语言”,对于有效沟通 来说,重要的是你使用目标听众的“语言”。

NO.2 统筹协调能力

鉴于在工作中,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跟市场、销售、产品、技术等等多团队协作,争取各方资源进行配合,统筹管理能力是PM整合各方资源,顺利展开工作必不可少的技能。 NO.3 无授权领导能力

在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被期望在各个领域扮演“领导角色”,包括领导项目团队,产品策划和路线图,跨部门沟通等。然而产品经理在行政方面不一定有所有部门的直属管理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领导别人?答案是使用联合影响,谈判,关系网和其他类似技巧。

NO.4 动手能力

在互联网公司,虽然产品经理不再充当具体的技术实现角色了,但是至少应该可以良好的和技术人员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目的,评估他们的工作量,基本技术能力是要有的,编程要懂,美工要懂,SEO更要懂,并且能在关键时刻亲自操刀。

NO.5 学习能力

互联网市场变化很快,新技术总是拔地而起,“差异化产品”产生速率越来越快,这就需要产品经理必须擅长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

NO.6 商业敏感度

产品经理需要对基本的商业原则有很好的理解,了解如何辨认市场机会,竞争分化的重要性,创造成功产品的策略,定价,促进,合作,分析,声明等,对商业策略的领域有很好的诠释,并且需要在产品中体现出来。

NO.7

细节关注

互联网产品经理对细节的关注不仅限于产品性能方面,在竞争力分析,项目计划以及几乎每个主要负责的活动都要有所体现。这种细节体现在PM所作的报告 中、计划中、任务策划书中。内容上,要尽可能的表述到实施细节,表现上,尽可能的体现UI设计细节,试想,一个连报告都无法让人愉快阅读的产品经理,如何 能做出有优秀用户体验的产品?

NO.8

日常产品管理能力

包括撰写市场分析报告和需求分析报告,执行竞品分析,创造产品路线,陈述产品性能和利益,定义用户界面等,这是具备以上七项技能以后,产品经理较易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用来完成日常任务。

互联网产品经理文档范文第2篇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并不容易,开课吧产品壹佰提示,作为产品经理,每做一个项目,要学会问自己下面三个问题:你真的是一个产品经理么?你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么?你是自己所理解的产品经理么?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就形成了一个产品经理的基本价值观,在职业上的高下之分,也取决于对这些基础问题的回答。由着三个基本问题,就衍生出了产品经理职业行为的四个基本点。

1、进入一家公司后你的产出是什么?(产品->产出品质

根据自己的经历你的自身价值是否给公司带来了价值呢?优化了现有产品或业务流程?还是进行了产品创新?

2、你现在的工作是怎么做的? 你的设计是你深思熟虑之后的成果么?还是你只是这样:支付宝是这样做的,微信也是这样做的,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更有甚者:我就是这样理解的!

3、你是否有一个产品经理的初心和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者的自我矛盾?

4、你是合格不靠谱还是靠谱不合格呢?

互联网产品经理文档范文第3篇

2、项目跟踪: 跟踪项目进度,协调项目各方,推动项目进度,确保完成项目按计划完成;向领导及相关部门沟通项目进度; 3.3、产品测试: 配合测试部门完成产品的测试工作;BUG管理;

四、产品运营 4.1、流程制定:

组织客服、运维部门,建立用户问题投诉、意见反馈及其他产品相关的工作流程、分工、响应时间要求; 4.2、协调沟通: 与公司领导、相关部门协调资源、沟通产品发展规划、产品发展现状及问题; 4.

3、对外合作: 与合作方商讨合作可行性、方案,参与商业合同的编写,跟踪项合作项目的进度、完成; 4.4、问题处理: 跟踪产品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并进行总结、分析,制定解决方法或纳入到产品改进计划;协助市场、客服、运维部门,解答或协调解决用户提出的产品问题; 4.

5、数据分析: 组织建立并逐步完善业务数据分析系统,确定数据报表样式,建立日/周/月报制度,整理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供产品运营数据;对产品数据进行监控,分析产品运营效果、用户使用行为及需求,以便对产品进行持续性优化和改进; 4.6、文档编写:

互联网产品经理文档范文第4篇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没人带,自学慢,不在BAT怎么学产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联合200+BAT资深产品经理带你学 点此查看详情

今日头条个性化的资讯推荐功能精确地满足用户碎片化利用时间的需求,拥有先发优势的今日头条掌握了大量的用户与行为数据,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更要做到商业变现与用户体验两者的平衡,并且要寻求多样化的变现形式。同时要加大对内容的监控力度,创造出一套完整的自媒体用户管理体制,提高内容的质量,增强平台的权威性。

<img class="size-full wp-image-383978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1.jpg" alt="jinritoutiao" width="680" height="320" srcset="http:///wp-content/uploads/2016/07/jinritoutiao.jpg 680w, http:///wp-content/uploads/2016/07/jinritoutiao-404x190.jpg 404w" sizes="(max-width: 680px) 100vw, 680px" /></p>

一、行业概述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移动互联网渗透率升至90.1%。而易观智库研究数据显示,2015年9月,中国新闻客户端行业活跃人数达到3.38亿,渗透率为54.3%。

二、市场概况

继PC端的互联网门户之争后,随着宽带基础的设施的完备、智能手机的普及等利好因素,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用户呈现出从PC向移动端大规模转移的趋势,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的暴增,用户时间趋于碎片化,移动新闻资讯行业成为互联网的巨大的流量来源,移动新闻客户端领域竞争激烈。从渗透率看,2015年下半年新闻资讯行业格局稳定,腾讯新闻凭借着庞大的流量入口,以其强大的用户覆盖率,位列第一。今日头条虽是后起之秀,但凭借着数据挖掘与引擎推荐迅速跑马圈地,直逼腾讯新闻。排名前四位的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以及网易新闻,覆盖了近八成的新闻客户端市场。

<img class="attachment-large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2.png" alt="CZH1" width="700" height="375" /></p>

三、产品分析

(一)产品简介

今日头条是一款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挖掘与引擎推荐产品,旨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闻资讯,实现内容与用户的精准连接。公开数据显示,于2012年8月上线的今日头条,截至2016年5月,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4.8亿,日活跃人数超过4700万,成为仅次于腾讯的第二大资讯平台。

(二)核心功能

以技术为壁垒,以海量数据为依托,通过机器学习感知、理解、判断用户的行为特征,例如用户在新闻客户端的滑动、搜索、查询、点击、收藏、评论、分享等动作,综合用户具体的环境特征与社交属性判断用户的兴趣爱好,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新闻资讯,塑造千人千面的阅读场景。

(三)产品特色

今日头条主要两大特色。第

一、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机制,根据用户的喜好为其推荐个性化的媒体信息,让用户在信息过剩的互联网时代迅速获取自己所关心的内容,而不是千人一面。第

二、庞大的内容创业者群体。早期的今日头条将自身定位为内容平台,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的搬运工,通过爬虫抓取第三方媒体网站信息,这样的做法让今日头条获取了海量的媒体信息,但也引来了版权之争。而后,今日头条为了减少版权纠纷与加强平台的内容把控能力,创办了头条号,吸引了大量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内容创作者的加入。

(四)产品slogan “你所关心的,才是头条”。传统意义上的头条意指与社会群体密切相关的信息,而今日头条的这句产品slogan则打破了传统,实现了以用户自身为中心,突显了今日头条旨在为用户提供个性资讯的产品定位。

(五)产品商业模式

互联网产品变现的方式总体上有三种,广告、电商以及游戏。今日头条选择了广告变现和电商变现。由于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使得今日头条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画像来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但是平台无法给用户提供相应的消费场景,电商只能作为今日头条次要的变现方式而存在,包括与京东合作的商品导购和互联网理财产品。与格瓦拉合作的今日电影,此外今日头条还为手机游戏导流。

四、用户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关注社会热点与行业资讯,及时了解时事新闻,保持与外界的信息沟通。

通过轻松有趣的内容满足自身休闲娱乐的需求。

从海量的信息中得到解放,减少筛选信息的成本,能够快速获取自己的喜闻乐见的内容。

(二)用户分析

1、用户画像

性别:今日头条的主要以男性用户为主,男女比例大致为3:2,这符合在整个移动新闻资讯行业中,男性是主要的用户群体。 年龄: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比例为77.3%。其中30岁以下的用户占比为59.7%,用户群体趋向于年轻化。

<img class="attachment-large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3.png" alt="CZH2" width="708" height="288" /></p> 地理位置:用户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其他省会城市以及地级市,占比68.2%。 学历:41.3%的用户学历在大专及以上,其中本科生占比最高。58.7%的用户学历在高中及以下,其中高中/职校/技校/占比最高。

<img class="attachment-large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4.png" alt="CZH3" width="691" height="287" /></p> 职业与收入:自由职业者/个体户/私营企业主成为最大的用户群体,达到37.8%的比重,用户收入主要集中在4000元以下,低收入群体占大部分。

<img class="attachment-large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5.jpg" alt="CZH4" width="709" height="299" /></p>

2、用户使用场景

<img class="attachment-large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6.png" alt="CZH5" width="617" height="311" /></p>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的时间越来越趋于碎片化,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给用户提供了利用碎片化的渠道,人们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依赖性也逐渐上升。碎片化时间的特点在于时间长度较短,场景具有不稳定性,用户所能够吸纳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今日头条通过数据挖掘与引擎推荐,实现内容与用户的精准连接,极大减少用户的信息筛选时间与隐性成本,使用户能够充分利用其有限的碎片化时间。与其他传统新闻客户端相比,今日头条增加了用户的可利用的闲暇时间。假设一个使用场景,某天早上,一个白领在等待交通工具的过程中,当他打开某个传统新闻客户端后,却不知道自己该看哪一条,在快速滑动的过程中,他在寻找着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而他旁边使用着今日头条的用户,当他一打开客户端,系统就根据他的喜好向他推荐了相关新闻,他的筛选时间在理想情况下接近于零,用户体验将远远优于前者。

五、竞品分析

(一)、产品对比

渗透率:从渗透率看,2015年下半年新闻资讯行业格局稳定,腾讯新闻(31.8%)、今日头条(23.2%)、搜狐新闻(22.5%)网易新闻(17.1%)分别占据移动新闻资讯行业用户规模的前四位。

活跃度:(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对于2015年手机新闻客户端活跃用户占比,凭借腾讯在社交产品积累庞大用户的优势,腾讯新闻在活跃用户占比上排名第一,占比38.2%;网易新闻客户端以及今日头条以较小差距分列二三位,分别占比33.1%和32.1%。搜狐新闻占比28.9%,位列第四。

<img class="attachment-large size-large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7.jpg" alt="CZH6" width="553" height="316" /></p>

(二)、用户画像对比

腾讯新闻:用户群体性别最均衡,年轻已婚的女性相对较多。大部分用户集中于30岁以下的年龄段,用户群年轻化程度仅次于网易新闻。用户学历水平大部分在大专以下,低学历用户占比最高,收入大部分在4000元以下。 今日头条:以30以下的低收入年轻群体为主。

搜狐新闻:以35岁以上的成熟商业界男士为主,男性用户所占比重最高。

网易新闻:以30岁以下的用户为主,用户群更加年轻化,主要集中在地级市以上城市,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用户所占比重较大。公务员以及白领用户比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中高收入占比亦更高。

(三)、内容对比

腾讯新闻、搜狐新闻和网易新闻客户端凭借着早期的门户网站的原始积累,已然形成了系统化的内容布局与培育出了一批更为专业的内容生产者,有足够的能力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原创内容,不存在所谓的版权之争。而不做内容,只做平台的今日头条没有自身的内容编辑者,通过爬虫抓取媒体网站的内容,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内容。并且创立头条号,吸引了众多的自媒体创业者,在内容的量上远远超过其他新闻客户端,并且能够做到多样化,个性化,大众化,但是存在侵权的风险。

六、产品功能体验

(一)产品结构图

<img class="attachment-large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8.jpg" alt="CZH7" width="613" height="605" /></p>

(二)产品体验

1、交互体验

页面展示:首页界面只展示用户关注的六个频道,其余频道隐藏在栏目右侧,用户可通过横向滑动来浏览自己关注的频道。另外,将系统所有频道通过折叠的方式隐藏于另一界面,用户可通过点击”+”来编辑频道。这样的设计有两个好处,第

一、展示的频道数量适中,能够集中用户的注意力,使用户能够快速选择。第

二、保证页面的统一与美观。今日头条基于用户的订阅来展现相关频道,因此频道的数量具有不确定性,如果采用列表式,不仅会占据大量页面空间,而且在排列上将无法做到整齐划一。

动作设计:与新浪微博客户端一样,今日头条采用下拉界面以刷新内容。由于存在不同的频道,用户可以通过左右滑动来切换频道,不用将手移动到上面的频道栏逐个点击,使用起来也颇为方便。在首页界面,每条内容的右下方均有号,点击后用户既可直接选择不感兴趣,也可以选择相应的标签,以减少同类内容,实现精准推送。但是同样的功能在视频界面却消失了,用户需要点击右下角的“..”,选择“不感兴趣”,贴上具体的兴趣标签或者直接选择“不感兴趣”,前后经过三次点击才能将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屏蔽,中间环节过多,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今日头条既然主张以用户的兴趣爱好为内容推送的出发点,却没有做到让用户方便快速地做出是否感兴趣的选择,我想这点需要改进。

<img class="size-full wp-image-383972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9.png" alt="20160801155211" width="632" height="499" srcset="http:///wp-content/uploads/2016/07/20160801155211.png 632w, http:///wp-content/uploads/2016/07/20160801155211-380x300.png 380w" sizes="(max-width: 632px) 100vw, 632px" /></a></p>

2、内容体验 个性化推荐特点明显

张一鸣认为今日头条的机器学习能够基于用户的兴趣满足个性化的推荐需求,用户用得越久,就会觉得越好用。笔者在体验今日头条的两个星期以来发现平台首页上的内容大部分是我关注的领域,比如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支付宝与微信,内容多样化,每一次的下拉更新都会出现新内容,而系统自动更新的速度也比较快,有个不好的地方在于,自己喜欢而未来得及的内容容易被覆盖,难以找到。而在视频界面,这一个性化推荐的特点也尤其明显,以演员、电影题材类型为基准点,系统推荐的视频短片基本符合我的兴趣爱好,但是这些视频短片基本没有注明电影的名称,所以当我看到某部电影的有趣片段,想上视频网站看全集时,却不知道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而在评论中我发现,里面有许多误导人的评论,故意说一些奇奇怪怪的电影名字,给我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平台内容质量把控力度仍然有待提高

广告是今日头条目标主要的变现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今日头条上的广告偏多,主要以游戏为主,也曾经出现过教育、金融贷款的推广。头条号的创立吸引力了大量的内容创业者,但是内容质量也有高低之分,部分内容以夺人眼球的标题吸引人,但是内容质量低下,容易误导用户,可见平台对内容的审核仍然有待加强。

(三)用户负面反馈

苹果APP Store上通过观察用户的评论总结出以下几点用户对今日头条的负面反馈

内容推荐质量差,甚至低俗,屏蔽后仍然出现类似的内容。 标题党夺人眼球,内容没有看点,影响读者对头条的信任感。 平台不加筛选的新闻搬运,没有官方判断,无法区分权威与非权威的文章,容易误导读者。 不实报道不经审核。

内容变化太快,难以继续阅读之前感兴趣的新闻。 旧新闻滥竽充数。 新闻评论都是水军。

系统卡顿,闪退,操作不流畅。 广告太多。

从以上反馈可以看出,用户对今日头条的不满之处主要有两个三个方面:内容质量有待提高,真实性与权威性有待加强;广告投放过多,影响用户体验;系统不够完善,流畅性有待提高。

七、SWOT分析 S:优势

1、数据挖掘、推荐引擎、智能算法的技术创新,抢占庞大的个性化资讯市场,实现内容与用户精准性连接。

2、相对个性化的产品形式,让今日头条受到内容创作者、用户、广告主的一定青睐,顺势成为个性资讯市场的独角兽。

3、头条号的创立吸引了大批量的内容创业者与传统媒体,强化了平台生产内容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内容的多样化,为个性推荐提供强大的内容保障。

4、引入社交基因,多样的社交渠道。用户可选择微信、腾讯QQ、新浪微博和人人网登录,使得今日头条能够获取迅速获取用户的社交关系链以及以往的社交信息,描绘出更为精准的用户画像,判断用户的喜好。 同时多样化的社交渠道也增强了平台自身的内容分发能力,起到引流的作用。

5、用户粘性居于行业前列。截止2015年10月28日,今日头条用户平均每日使用时长是腾讯新闻的两倍;新用户转化为忠实用户的比例是腾讯新闻的2.25倍。今日头条用户平均每日打开时长超过40分钟(据张一鸣的演讲,该数字今年3月已经上升到57分钟),该数据位于全网首位,远抛离其他新闻客户端。正是凭借这样的差距,即便今日头条在月度覆盖率上远不如腾讯新闻,但用户使用总时长占比却排名第一。 W:劣势

1、用户变现形式单一,尚未形成完整的产品生态。以广告为主要变现形式的今日头条,正面临着广告投放与用户体验之间应该如何平衡的难题。不少用户认为今日平台上的广告推送过多,影响了用户体验,给今日头条带来了用户流失的风险。而电商作为今日头条次要的变现形式,则与产品本身所提供的场景吻合度不高,并未给今日头条带来太多的变现空间。以BAT为首的巨头在移动资讯的战略路线上均为生态化发展,打造内容的多元化流量入口,进而让内容创作成为长期行为,今日头条的生态建设仍然有待突破。

2、传统新闻客户端有着多年的内容沉淀以及专业化的内容编辑,针对客户端的主流用户各自形成了自身的用户与内容壁垒,在权威性上远高于头条号上的自媒体创业者,如何管理平台上的内容创业者,提升内容的真实性与权威性,是今日头条需要考虑的问题。

3、在BTA与传统门户的强势介入之后,今日头条在个性化资讯市场的技术优势变得相对单薄,地位受到巨头的强势挑战。 O:机会

1、用户时间趋于碎片化,个性化资讯市场庞大。

2、作为较早的个性化资讯产品,今日头条已然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在这一点上远远超越了后知后觉的新闻客户端,有着先发优势。

3、自媒体创业成为互联网时代的趋势,头条号能够让自媒体创业者的内容精准地向用户推荐,减少了创业者寻找用户的成本,对自媒体人有强大的吸引力。 T:威胁

1、BAT与传统门户介入资讯市场。腾讯新闻借助微信与QQ两大流量入口,拥有大量的用户基础,在用户规模上居于首位。同时微信平台背后拥有超过2000万公众号,并聚集大量内容创作者,并且推出微信热文推荐,其原理与今日头条的数据挖掘与引擎推荐相一致。针对今日头条千人万元计划推出芒种计划,旨在扶持优质内容,并为内容创业者提供一键分发的权利。天天快报对标今日头条,与腾讯新闻客户端形成资讯产品双矩阵,显示了其争夺个性化资讯市场的决心。阿里巴巴以UC浏览器进行市场围攻,启动内容资讯的UC头条模式。百度形成百度号、百度新闻、百度贴吧产品矩阵。传统门户加大对个性化资讯的投入,有望绝地反击。个性资讯客户端号外将目标用户定位于90后,并将战线聚焦于三四线城市,大有一种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味道。一点资讯与手机厂商OPPO合作,选择在手机端上游采用预装的方式获取用户。各种迹象表明,个性化资讯市场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2、今日头条通过爬虫获取媒体网站的内容存在侵犯版权的风险,受到外界的质疑。

八、总结 张一鸣公开发言不愿意做腾讯的员工,今日头条与腾讯的联姻也宣布告吹,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步步为营的市场围攻。有人说未来是互联网的世界,也是BAT的世界,但其中也不乏像今日头条这样的独角兽企业能够在BAT的围攻下坚强的生存下来并茁壮成长。张一鸣想要的不是BAT的光环,而是中国第一内容创作平台。总体而言,今日头条个性化的资讯推荐功能精确地满足用户碎片化利用时间的需求,拥有先发优势的今日头条掌握了大量的用户与行为数据,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更要做到商业变现与用户体验两者的平衡,并且要寻求多样化的变现形式。同时要加大对内容的监控力度,创造出一套完整的自媒体用户管理体制,提高内容的质量,增强平台的权威性。当然,今日头条是否能够真正独立于BAT体系之外呢?我们拭目以待。

陈镇鸿(czh987404699) 产品热衷者

在校大四学生,正准备秋招,希望从事互联网产品/运营。

本文由 @陈镇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互联网产品经理文档范文第5篇

企业文档知识管理是在大数据时代企业文化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 是企业文化管理和核心技术管理纵深发展的结果, 伴随着企业对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

企业文档知识库管理系统的实质是对企业文档知识进行管理, 使企业的核心文档在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应用中不断增值, 并通过互联网将企业文档知识和文档知识的应用有机整合, 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之上建立的实现文档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和应用的综合性文档管理系统。

二、企业文档知识库管理系统的框架设计

企业文档知识库管理系统是以文档知识为中心的管理, 主要通过文档知识的共享、存储和利用知识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因此, 企业文档知识库管理系统是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因此基于互联网和局域网该系统功能框架设计如图:

三、企业文档知识库管理系统基本功能

企业文档知识库的基本作用就是对企业宝贵的文档信息进行保存, 以便企业员工随时查阅取用, 因此基本功能模块包括:查看文档, 添加文档, 修改文档, 删除文档, 共享文档和取消共享文档, 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1. 查看文档

知识库内文档按标签进行分类, 每个标签中的文档以列表展示, 支持以标题, 关键字搜索。标签有全部、分享、未分享, 具体描述如下表:全部:显示所有已经共享和未共享的文档。以文档添加时间倒序排列。列表需要展示文档标题, 文档类型, 添加时间, 分享状态及浏览量;共享:展示所有分享后的知识文档, 文档以分享时间倒序排列。列表需要展示文档配图, 文档标题, 文档类型, 分享时间, 浏览量以及归档状态;未共享:展示所有未共享的文档, 文档以添加时间倒序排列。列表需要显示文档标题, 文档类型, 添加时间。

2. 添加文档

企业员工添加自己的文档进入企业文档知识库, 需要标明的信息有:标题、关键字、文档类型、摘要、选择是否分享该文档等。文档内容支持文本编辑器填写, 支持上传图片。

文档类型有:Word文档, Excel文档、PPT文档, caj文档, PDF文档, HTML文档, java文档等主流文档格式。

在添加页面选择共享该文档时, 在文档保存时一并被共享出去, 共享后该文档将可以在知识库首页查看。

3. 修改文档

企业员工可以根据已有权限修改自己上传在文档知识库内的相关文档信息, 包括:标题、内容、关键字、文档类型等。未共享和共享后的文档都可以修改。

4. 删除文档

企业员工可以根据已有权限删除自己已经上传但未设置为共享的文档, 但已共享的文档不能被删除。注意此处的删除为逻辑删除。

5. 共享文档

企业想长久发展就要注重人才的培养, 而要想能人辈出, 资源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老员工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 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能将这些共享给新员工可以使他们快速成长。因此在企业文档知识库设置“共享文档”一栏就很必要。老员工可以把自己的知识文档进行共享操作, 共享后企业其他用户可以在知识库首页查看该文档, 管理员可以对该文档进行所有操作。共享成功后需要保存共享操作, 系统自动改变文档的共享状态为已共享。

6. 取消共享文档

企业员工可以取消自己已共享的知识文档。取消共享时需要改变文档的共享状态为未共享, 同时在共享操作记录表中删除该共享记录数据。

四、结束语

企业文档知识库管理系统是企业文档管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文档的共享、学习, 使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得到相互转化, 帮助员工破除传统独占观念, 加强协作和学习,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才能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科学技术取得高速发展, 知识经济也紧跟而来, 知识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特别是技术性文档、行政性文档、合同性文档等的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文档知识库管理系统以其管理文档的高效、安全、便捷等特点借着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东风迅速代替传统文档管理模式, 使企业知识文档在企业中的传承、推广和应用得以传承并迅速产生效益。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文档知识库管理系统对文档的进销存管理, 突显出企业文档知识库管理系统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知识库,文档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燕妮, 企业知识库系统设计与功能应用[J];智库时代;2018年.

互联网产品经理文档范文第6篇

产品经理靠想。产品经理是做正确的事,其所领导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是否能给公司带来利润的。

项目经理靠做。项目经理是把事情做正确,把事情作得完美,在时间,成本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完成目标。

从管理的角度讲,项目经理是纵向的,而产品经理是横向的。

产品经理关注的是做正确的事,关注的是产品生命周期,关注的是产品是否能够赚钱,能否持续的赚钱。因此产品经理必须要能够规划整个产品的架构和发展路线,能够确定产品的定位和受众,能够预计产品真正的价值和效益。

项目经理是需要正确的做事情,即按照产品规划制定的项目目标正确的做事情。项目能够按照目标完成则项目就是成功的,如果项目的产品不能真正盈利往往则是产品规划出现了失误。

例如我们姑且理解项目经理是一个开发部门的项目经理,那么他一定是对某个产品进行开发的管理,负责开发的进度,开发过程中的协调,供应链等有关开发方面的问题,他最大的目标是时间第一,立项目标达成第一。并不会很尊重产品本身的市场需求以及业务逻辑的问题。

在一个公司中类似这样纵向管理的部门都是一个个职能部门,例如市场部,主要负责推广,销售部主要负责销售等,而产品经理是横向管理的,也就是说他将负责某个产品或者某个产品线从商业计划市场竞争开发需求推广方案渠道策略物流等各个方面。当然产品经理不一定是决策人,每个公司对产品经理的权限限制也不同,但是产品经理一个产品线从头到尾的重要参与人。想做好产品经理需要很多方面的才华和技能,他也是一个公司中最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潜力的职位。

一个产品经理可能没有权利,但是一个产品经理要善于运用同事关系,客户关系去协调去促进事情的发展,一个项目是属于项目经理开发的,他有开发目标达成的责任。而这个项目也是属

于产品经理的,他有对商业计划负责的责任。因此作为产品经理就意味着的和本产品有关的事,不论是开发生产推广销售成本物流渠道都是你的问题!

如果希望做一个复合人才就选择产品经理,如果希望做一个专注人才就选择项目经理。(iamsujie补:对这句话持保留态度,做不同的事情而已,没法用通才、专才概括)

产品生命周期和项目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关注的是整个产品从规划到制造,再到最终维护和消亡的整个过程。一个产品往往会由多个项目来实现,也可能分多个迭代周期来实现。由于项目有特定的目标,一般产品制造出来通过验收则项目生命周期就算完成。而产品生命周期则不同,既包括了项目开始前的预研,评估和可行性研究,也包括了项目完成后产品的维护和废弃。

产品管理和项目管理

产品管理的目标是产品,是产品生命周期;而项目管理的是项目生命周期和项目目标的实现。产品管理关心的是产品能够真正的赚钱和创造效益,因此前期的项目分析决策,后期推广都很重要,跟产品管理相对应的是组合项目管理。IPD集成产品开发是产品管理常用的方法论,其中两个重点就是组合项目管理和研发流程管理。

项目管理关注的是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顺利完成。产品究竟应该规划哪些Feature不是项目管理的事情,而是项目管理的范围输入。项目管理始终关注的是进度,质量,成本和范围四个要素,要把项目做好则首先需要保证过程的稳定性。在软件项目管理中需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管理和支持过程三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实施CMMI或其它一些敏捷的项目管理方法论是可以保证项目管理成果的重要方法

项目经理与产品经理另一个重要区别是授权的范围不同

项目经理一般是被授权的合同履约的负责人:

项目合同是规定承、发包双方责、权、利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文件,是处理双方关系的主要依据,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双方行为的准则。

项目经理是公司在合同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代表公司处理执行合同中的一切重大事宜,包括合同的实施、变更调整、违约处罚等,对执行合同负主要责任。

当然,根据企业的不同,老板能否给予项目经理相应的授权是另一回事。

产品经理的授权是保证流通链的畅通:

产品经理保证其所负责的产品,从上游创意、研发开始,至采购、生产,到下游渠道、通路,直至终端用户的整个流通链的畅通,因此要求产品经理既要有产品知识,也要有市场意识,还要具备协调能力,例如:财务、售后、物流

互联网产品经理文档范文

互联网产品经理文档范文第1篇IPM (Internet Product Manager),互联网产品经理是互联网公司中的一种职能,负责互联网产品的计划和推广,...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