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下跌范文
股市下跌范文(精选5篇)
股市下跌 第1篇
2012年, 股市新政不断、利剑频出, 证监会进入了史无前例的“维新年”。郭树清履任证监会主席这段时期是证监会出台政策最多的时期, 有统计高达70多项。从提高上市公司分红比例到退市新政, 从降低交易佣金到重拳打击黑幕交易, 从强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到倡导价值投资各种规定、办法、规则, 在证监会力所能及范围内对股市该做的都做了。这一年中, 证监会曾经因为“4天一个新政”而被评为最忙碌的部门。尤其是在提高资本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方面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退市制度改革、分红制度改革以及新三板扩容等, 都在力图改革扭曲资源配置功能的制度机制障碍。
然而, 与新政策频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股指的持续下跌。上证综指下跌近500点, 深成指下跌近2000点, 上证综指盘中一度跌破2000点, 中国股市十年零涨幅的尴尬境地并未得到改变。回顾2012年的A股走势, 不得不用几个词儿来形容, 就是“无奈、折磨、挣扎”。
虽然一季度股指连续走强, 上证综指甚至上摸2400点, 但是从5月份开始, 股指开始了梦魇一般的表现接连失守2200点、2100点整数关口。正当市场为2000点是否是“钻石底”“玫瑰底”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 上证综指先是在盘中失守2000点, 接着又在收盘时跌破2000点。
11月19日, 沪指跌破2000点大关及前期低点, 最低探至1999.11点, 创下2009年2月6日以来45个月以来的新低, 深成指亦跌穿8000点关口, 刷新44个月新低。A股“1”时代或正式来临。12月3日, 上证指数收报1959.77点, 跌1.03%, 为2009年1月16日以来新低。A股自2010年11月份以来, 已经经历了24个月的无抵抗下跌;12月4日, A股沪指一度最低探至1949.46点;12月5日, A股上演“惊天逆转”, 沪指强势夺回2000点;12月10日, 沪指报2083.77点, 逼近2100点
近四年的股指新低让市场人气跌至冰点。2012年的中国股市不仅连创新低, 更成为投资者持续大幅亏损、清仓离场撤资的一年。有数据统计, 截至10月底, 近一年来有接近七成的A股有效账户没有进行交易;截至11月23日, A股账户数为16762.49万户, 持股账户数为5580.51万户, 也就是说, 持仓占全部A股账户比例仅为33.29%, 而100个开户账户之中, 只有3个投资者还在交易, 接近97%账户变成“僵尸”;截至12月4日, 上证指数年内最多下跌21%, 年内不仅有总计126万户A股账户清仓不再持股, 而且证券资金账户也锐减2500亿元, 超过半数股民亏损。
在2012年12月份中, 中国股市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跳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国内宏观经济各项数据自9月份以来开始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由此市场对明年宏观经济和政策面预期的态度都有所好转, 加之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受此消息激励, A股市场出现反弹行情, 截至12月14日收盘, 上证综指报2150.63点, 上涨4.32%, 创2009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表现十分抢眼。
股市下跌,股民如何“舒心” 第2篇
最近,股市一路下跌,夫妻俩挣的钱全部亏完,本钱也亏了不少,而且仍然看不到股市止跌的迹象。这样一来,生性谨慎的尚斌整天牵挂着股市,连工作也不能专心了。
由于长期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尚斌晚上不时出现失眠的情况,糟糕的是他发现老婆整天神情恍惚,已经流露出轻生的念头。看到老婆这个样子,尚斌的心里好害怕,不知道他和老婆的命运会如何发展,只有天天祈盼股市的复苏……
随着股市的不断下跌,股民的心理承受着极大的考验,看心理医生的人也急速增多。有的股民甚至“需要在心理医生的辅导下才敢查看帐户”。
炒股实质是一种无比微妙的心理游戏。当股票全线飘红,市值飙升,股民们觉得自己赚少了,只后悔自己没有多筹点钱多投入一些。而当今年股市开始下滑,有的人还在等待机会,甚至出手补仓;有的人在痛苦中割肉卖出,喜悦和兴奋顿时变成懊恼和压抑。这种赌徒心理,很容易让股民陷入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危机中。
两型“股市综合征”
炒股失败容易使人产生焦虑与内疚,情况严重的会像尚斌及他老婆那样失眠、抑郁,患上股市综合征。根据心理表现形式可分为两型:紧张情绪型和悔恨绝望型。
紧张情绪型股市行情瞬息万变,使股民经常处于紧急应变的氛围之中,因此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不安、郁郁寡欢、幻觉妄想等不良心理。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会直接降低人的免疫力,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使人出现心悸胸闷、倦怠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过敏等一系列症状。心脏病患者在紧张、恐惧的情况下或导致心律失常,严重者甚至会猝死。
悔恨绝望型有些股民在股市受了挫折,输掉了自己辛勤积攒一生的血汗钱,或炒空了亲朋好友参股的份子钱,往往感到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从而产生悔恨心理。这种悔恨会压抑中枢神经,使全身新陈代谢处于抑制状态,肾上腺、甲状腺等腺体分泌量减少,机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研究发现,这种悔恨心理只要持续一周以上,体内免疫球蛋白就会降低。长此以往,必然杂病丛生。
多交流,舒缓压抑情绪
对于患上股市综合征的人而言,及时舒缓心情,排泄掉不良情绪很重要。像尚斌一类的炒股失败者要积极与周围的人,特别是有相同情况的人多交流,把心中的不快、压抑、郁闷、焦虑、恐惧等统统说出来。这样的交流,不仅有利于缓解压抑,在心理上得到平衡,还会逐渐从挫折中看到积极的东西,比如对过去的总结与反省,在经验教训的总结过程中,会更加了解自己的弱点,重新去认识自己。
要投资,讲“三心”
做投资,就要讲究方法。而方法再多,说到底都离不开三个“心”字。其一,戒贪心;其二,要细心;其三,有耐心。“戒贪心”就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止盈点”,不能多多益善,贪得无厌。同时,也要设定一个“止损点”,一旦示警,绝不留恋。“要细心”就是要多研究和分析,不被表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伯乐的眼光,在芸芸众股中挑选出“千里马”来。“有耐心”就是一旦认准了“金蛋”,就要给时间让它孵化成“金鸡”。有了这三“心”,尚斌等人就不会整天担惊受怕了。
常言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有些人是不适宜炒股的,如:(1)患冠心病、脑血管病、心绞痛和高血压的人;(2)性格不完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敢接受挑战、挫折承受能力较差、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不宜接受大喜大悲事情的人;(3)平时胆小、遇事犹豫、思前想后、多思多虑、遇事优柔寡断、总是按别人的意见去做事的人;(4)容易想不开、钻牛角尖的人;(5)具有精神病史的人,如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等)、精神分裂等;(6)未成年的中小学生;(7)高龄老人。
因此,尚斌应好好审视自己及家人,如果心态确实不适合炒股,可以转向投资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或者下定决心清仓,远离股市,虽然亏了金钱,但让自己的心理轻松,也算是“赚”到了,毕竟“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股市下跌 第3篇
我国股票市场在2006年和2007年迎来了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 赚钱效应激活了居民投资理财热情, 同境内外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也乘势而上, 得到大力发展。进入2008年, 中国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以应付高企通货膨胀, 导致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期下降, 估值偏高的内地股市逐渐失去吸引力;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也反映在中国香港和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对同境内外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产生不利影响, 暴露了这些理财产品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分析同境内外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完善相关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建议。
二、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介绍
2005年, 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总量为2000亿元, 2006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2007年又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2008年伊始,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和品种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速度。纵观2007年和2008年一季度, 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呈现一个显著特点:风险较大、同境内外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比重较以前年度有显著上升, 低风险的固定收益型产品市场份额萎缩。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点, 一是2007年以来国内股市动荡加剧, 部分投资者从股市退出。相较于其他投资领域, 这些投资者对股市更为熟悉, 因此投资于一些本金相对安全、风险相对较低的同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二是通货膨胀上升导致居民预期收益提高, 对风险较大、收益较大的理财产品需求扩大。
目前, 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创新不断, 同境内外股市相关的理财产品相比则是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 品种众多, 但总的来说, 可按该类产品所相关的市场划分为同境内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同境外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由于境内外股票市场在盈利模式、可投资的金融产品等方面差异较大, 因此可根据投资标的的不同对境内、境外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进一步细分。
(一) 同境内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同境内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向:一是新股认购, 主要投资于新股、网上增发股票、可转换债券的申购, 该类产品风险低、收益中等;二是投资于基金和A股股票, 主要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和经过优选、符合一定条件的A股股票, 该类产品风险高、收益高;三是上述两种的混合型, 该类产品风险较高、收益较高。
(二) 同境外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同境外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基于两个方向:一是同境外市场股票或股票指数挂钩的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 该类产品将投资者的本金部分投资于固定收益证券, 利息部分挂钩境外股票或股票指数的衍生品, 通过杠杆效应以较小成本博取较大收益, 如果该类产品挂钩方向正确, 则投资者可获得较高正收益, 否则收益归零或损失部分本金, 该类产品风险中等、收益中等;二是银行发行的QDII产品, 一般通过将募集而来的人民币资金转换成美元, 购买境外共同基金, 该类产品风险高、收益高。
三、存在的问题
目前, 随着全球股市下跌, 原先在全球股市表现较好时设计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受到极大的影响, 市场环境的改变逐渐暴露了这些理财产品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 以减少股市波动带来的风险。
(一) 新股认购理财产品
对于新股认购产品而言, 2006年和2007年的牛市使得A股股票估值偏高, 我国股票市场特有的IPO效应得到强化, 即新股上市首日其交易价格远远大于其发行价格, 从而使得新股认购保持较高的正收益率, 据统计, 2006年、2007年新股认购的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12%和15%。但是, 进入2008年, 随着国内A股的下跌, 新股认购的收益率越来越低。原因有以下方面:
第一, 股市的下跌使得更多的资金退出风险较高的二级市场, 追逐一级市场的无风险收益, 造成新股中签率下降, 收益率自然下降;第二, 股市的下跌使得新发股票上市时, 其首日交易价格相较于其发行价的溢价率大大下降;第三, 股市的下跌使得减少股票发行, 特别是大型公司股票的发行成为监管者调控股市的手段, 股票发行密度的降低也降低了新股认购资金的使用效率。
新股认购理财产品随着其预期收益率下降, 吸引力必然降低;同时, 股市波动也使得改革新股发行制度的呼声渐趋强烈, 未来大型优质的拟上市公司资源匮乏等因素都可能使得新股认购这种理财产品的盈利基础发生改变。
(二) 同A股和国内基金连结的理财产品
以证券投资基金或国内A股为投资标的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国内股市动荡中暴露出以下两个问题。
该类产品理财期限大多在两年以下, 短期特征明显, 较短的理财期限使得该类产品暴露于股市短期无法预测的风险之中。股市能取得高收益是基于一个相对较长的投资时期, 即从长期来看, 股市由于承担了较高风险, 从而能取得相应的高收益。而股市短期收益波动剧烈, 很难把握。以上海股市为例, 1995-2004年, 上海股市取得5年正收益和5年负收益, 且分布无规律 (见表1) 。
该类理财产品设置的赎回条款较为苛刻, 一般不能自由赎回, 只是在存续期开放有限的赎回日, 流动性差。除了长期投资, 较高的流动性也是投资者规避股市风险的重要手段, 如果以基金和股票为标的的理财产品不能自由赎回, 对投资者而言有失公平。
(三) 同境外股票或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相对其他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而言, 商业银行推出的同境外股票或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更具有竞争优势。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商业银行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较为独特, 同商业银行理财服务最具竞争性的国内基金公司目前还没有同类金融产品, 体现了产品差异化优势;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还没有发展起来, 相应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缺乏, 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满足了部分投资者对金融衍生品的投资需求;该类产品风险适中, 最高预期收益率较大, 对投资者较有吸引力。
然而, 同2007年较为火爆的发行局面相比, 进入2008年后, 同境外股票或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无论在品种数量还是销售规模上都有明显下滑, 始于2007年底的包括香港股市在内的全球股市大幅下跌、波动剧烈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首先, 同境外股票或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获利模式就是趋势判断正误, 全球股市剧烈波动导致投资者预期紊乱, 对未来短期内涨跌趋势的把握较为困难, 因此投资者普遍处于观望状态。
其次, 全球股市剧烈下跌也导致以前年度发行的多数相关理财产品没有取得正收益, 投资者颇有微词。2008年以前, 包括香港股市在内的全球股市基本上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 因此商业银行在推出相关理财产品时, 为了保证发行规模, 迎合投资者的需求, 大多推出盈利触发条件同股市上涨或波动平稳挂钩的理财产品。然而市场风云突变, 股市的下跌造成这些理财产品取得了约定的最低收益, 收益或者为零, 或者带来部分本金损失。其实, 该类理财产品大多没有取得预期的正收益也属正常, 就风险和收益配比来说, 该类理财产品风险不高, 因此取得预期高收益率的概率较小。
四、完善相关理财产品的一些建议
我们知道风险和收益呈正比, 投资者要取得较高收益, 亏损在所难免。但是说商业银行作为理财产品的提供者, 可以通过创新、完善理财产品, 来降低投资风险, 保护投资者利益。
(一) 缩短新股认购理财产品理财期限
对于新股认购理财产品, 随着国内股票市场环境改变, 其约定的理财期限应尽可能地缩短。国内股市监管者一般在股市下跌阶段, 有意识地降低新股发行密度来维持市场供需平衡, 缩短理财期限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者资金成本的风险。
(二) 同A股和国内基金连结的理财产品应延长理财期限并增加流动性
对于同A股和国内基金连结的理财产品, 应当尽可能地延长其约定的理财期限, 并增加净值等信息的开放度, 赎回的自由度, 减少投资风险。该类理财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国内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在净值公布的快捷性、赎回的自由性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银行的优势在于通过基金、股票、新股认购、货币市场工具等不同资产组合, 为投资者提供更宽泛的风险收益选择。如果该类理财产品在流动性和信息透明性方面接近证券投资基金, 竞争力会加强。
(三) 增加同股票或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宽泛性
对于同股票或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应增加产品的宽泛性。商业银行在实际操作中, 为了扩大销售规模, 一般通过制造卖点、追随热点来满足投资者需求,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 该类理财产品往往集中挂钩一种趋势。然而, 无数的实践证明, 善变的市场总是远远偏离我们当初的设想, 一旦市场趋势发生变化, 会造成该类理财产品大面积损失。因此, 商业银行在发行该类理财产品时, 应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多种选择, 包括保本型和非保本型, 挂钩上涨型、挂钩下跌型、挂钩股市波动平稳型, 从整体上来分散投资风险。同时加强同境外金融机构合作, 积极开发国内投资者较熟悉的A股、B股的衍生品, 化解投资者对境外市场不熟悉的风险。
(四) 银行QDII应分散投资境外基金
对于银行QDII, 应尽量分散投资境外基金。在目前股市动荡的环境下, 银行QDII可以充分发挥其全球投资优势, 尽可能地分散投资不同地区的境外基金, 在获得收益的同时, 降低投资风险。
摘要: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对同股市相关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以新股申购为标的的理财产品存在收益率下降风险, 以国内A股和基金为标的的理财产品存在流动性风险, 同境外股票或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存在大面积损失风险等。在股市剧烈波动时, 商业银行作为理财产品的出售方, 可以通过创新、完善相关的产品来降低投资风险, 保护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股市下跌,人民币理财产品,影响
参考文献
[1]、胡建武, 张伟.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比较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06 (9) .
[2]、崔晓宇.浅析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J].财富, 2007 (7) .
股市下跌不是高杠杆惹的祸 第4篇
为什么这么说呢?自打本轮牛市行情启动以来,如影随形攀附在牛市行情之后的便是与日俱增的融资余额,两市融资余额从年初的1万亿元一路攀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15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达到2.23万亿元。
除了券商给符合融资条件的投资者予以融资外,很多眼红炒股赚钱但是又够不到券商融资门槛的投资者找到了一个融资的新途径,那就是场外配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伞形配资”。如今,信托公司、银行个人理财资金以及正在迅猛发展的P2P公司都把给股市投资者配资作为最为红火的业务力推,由此也推动了“杠杆牛”行情的上涨。
“杠杆牛”行情的一个最大特点便是涨时助涨,跌时助跌。当行情上涨时,借助于融资资金的入场推动,其上涨行情更加迅猛;而当行情下跌时,受到融资资金的平仓离场影响,其下跌行情亦是十分惨烈。正因如此,“两连跌”行情被多数投资者视为融资盘平仓离场不足为怪。
然而,单纯把“两连跌”行情视为融资盘平仓导致的说法是片面的。首先,证监会在6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刚刚就修订后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此次修改一方面加强监管和防控风险;另一方面,取消了部分不适应业务发展实际的限制性规定,提升融资融券业务服务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能力。这对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绝对属于利好。其次,场外通过“伞形配资”入场的资金余额没有市场投资者想象中的那么大,即使通过“伞形配资”入场的资金被强制平仓,其冲击效果也是十分有限。
股市下跌 第5篇
水皮在武汉放言——
今年股市将攀高3500点;
充裕流动性将托起股市大船;
大小非不过是个“鬼故事”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已提前化。
日前,在武汉出席一个财富论坛时,知名财经评论人士水皮大胆放言:流动性偏紧、大小非减持、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等导致股市下跌的三大因素已经消退,年内上证综指将突破3000点,见到3 500点。
“前天有朋友问我,大盘五连阳,是不是差不多了?我的回答是,做股票眼光要放远一点。”水皮说,“现在的K线图,近看像在小山丘上,而远看不过仍在小山脚底。”
但他同时表示,行情也不会一蹴而就,还需要外部环境调整到位。针对今年的震荡行情,他建议股民不要追涨杀跌,如果前一步踏错了就等着节拍顺过来再做。
水皮称,与2007年6000点时相比,目前的货币政策已有很大的调整,从“从紧”直接越过“稳健”,一步跨入“适度宽松”,这就意味着流动性重新回来,今年股市将完全逆转。
“股市就像一条搁浅的大船,靠水才能浮起来。刚开始上浮时一定是船上的垃圾、桌椅板凳、枯枝树叶等轻的东西先浮起来,水要涨到一定程度,大船才会离开河床,起锚扬帆。”他说,“大盘涨到2400点时,很多垃圾股上涨,2--3倍都有,而指标股还没怎么动,这里面蕴藏着很多投资机会。
水皮认为,流动性释放才刚刚开始。1月份全国信贷投放井喷,2月份继续放量。而当前CPI、PPI为负值,也为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腾出了空间。
大小非不过是个“鬼故事”
水皮认为,2008年,股指回落途中大小非减持问题被明显放大,改变了供求双方的力量均衡,直接引发大盘溃退。其实,大小非不过是市场自己吓自己,一个“鬼故事”而已。
他说,大非是不大可能减持的,国资委早就出台配套文件规定,大型国企大非减持必须通过批准,到今天国资委没有批出一单。3月份,财政部出台金融企业股权转让规定,限制了这类企业的减持。
小非的确有减持冲动。水皮做过一个统计,当前已进入小非减持高峰,但从去年11月开始,连续数月的减持额度不过每月数10亿元,在每日上千亿的成交额面前,根本没有必要紧张。2月份减持数量为94亿元,但减持股数占交易量比重却呈下降趋势。这类减持对市场影响有限,“最恐怖的事情没有发生,3月份过去,鬼故事就讲完了”。
水皮认为,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股东们也希望在更高的位置减持,“还有什么比拿股票更合适的投资啊,真的不是家里着了火,谁去卖股票?”大小非过去是“烫手的山芋”,现在却快变成了可炒作的概念。
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已提前消化
水皮认为,市场上真要构成实质性利空的,就是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但这个因素是可预期的,而意料之中的东西就不构成利空,因为它在前期已被市场消化,等到年报、一季报出来时对市场的杀伤力就不那么大了。
提问一:IPO对股市有何影响?
水皮:没有一次行情是因为IPO完蛋的,只有行情不好没法IPO的。
提问二:有色和医药板块哪个更好?
水皮:医药股的戏不大,在这一轮熊市调整中医药股最坚挺,跌幅不大机会当然也不多。有色有机会,但涨幅已大,现在进入不是好的时机,千万别追涨。
提问三:B股前景如何?
水皮:据我所知B股没戏,B股最多通过回购方式解决。你有B股不如去买它的A股。
提问四:未来看好哪些板块?
股市下跌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