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无公害蔬菜生产记录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0-111

无公害蔬菜生产记录范文第1篇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防治技术

茶叶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受到有害生物危害,要做到既控制病虫为害,又保证茶叶无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必须从茶园生态系的整体平衡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利用生态控害措施和茶树自身的抗耐病虫能力,实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

1 健身栽培,增强树势

发挥茶树自身的抗病虫作用和耐害补偿效应,破坏有害生物发生的生态基础,实现控虫抑病与丰产、优质栽培有机结合。主要有:

(1)选用抗病虫害、优质、高产的良种,汰除感病劣种。

(2)合理密植,保持茶丛通风透光。新开发茶园以采取双条植,大行距150cm、小行距33cm、株距33 cm为宜。

(3)合理修剪,培养宽、壮、密、实的树冠结构。

(4)科学施肥,做到全营养平衡供应。坚持地下施肥与叶面追肥相结合,增施有机肥,秋冬季以施用枯饼或人畜粪、土杂肥等有机肥为主,适当控制速效氮肥用量,以免越冬茶梢嫩绿而发生冻害和诱发白星病等病害。

2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1)在茶园行间蓄留矮化良性杂草或刈割山杂(嫩)草进行茶树行间覆盖,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园降温保湿,优化天敌栖息环境,同时进行人工助迁青蛙、蟾蜍、蜘蛛、肉食性瓢虫等捕食性天敌,扩大茶园中天敌生物的种群规模。

(2)采集利用茶园僵蚕及病菌感染虫体等防治茶园害虫。

(3)防病杀菌时限制使用铜制剂,保护芽枝霉、韦伯虫座孢菌、多毛菌等有益微生物,抑制黑刺粉虱、蚧壳虫、害螨的种群数量。

3 科学合理进行化学防治

(1)加强病虫监测:搞好病虫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防治主要病虫,适当放松次要病虫。春茶一般不进行化学防治,夏茶重点抓好茶小绿叶蝉、茶毛虫、黑刺粉虱的防治,兼治其他病虫。

(2)抓好冬季清园,减少病虫基数:茶季结束后全面清除病虫枝叶,并喷施石硫合剂等矿物源农药封园,降低越冬害虫基数。

(3)充分利用天敌的控虫抑病作用,放宽防治指标,给天敌生长繁殖保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4)控制药剂种:禁止使用甲胺磷、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对天敌杀伤力较强的农药,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的鱼滕酮、苦参碱等植物性农药以及吡虫啉系列、苏云金杆菌(Bt)系列、白僵菌及核多角体病毒制剂防治虫螨为害,使用菌立灭、大生M-45防治茶树病害。

无公害蔬菜生产记录范文第2篇

一、农业措施

1、基地选择与建设

产地环境优良,交通便利,土壤条件好,水利基础设施配套,有一定的贮藏、运输、加工条件。

2、建立轮作制度

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与品质

水旱轮作、作物品种间轮作(豆类、白菜类、茄果类与葱蒜类轮作,棉、菜轮作)。

3、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虫品种

利用作物品种的基因差异,通过更换新品种调整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关注最新科研成果,积极引种、示范,35年换种一次。

4、培育壮苗

种子处理:选择包衣种子

温汤浸种

种子药剂消毒

苗床消毒(药土)

稀播均播

及时炼苗

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

5、合理施肥

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测土配方施肥,均衡施肥

6、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整地:深沟高畦,底粗面细

地膜覆盖:升温、保湿、防草、防病虫,

地膜厚、宽,覆平,封严四周和定植孔。

清沟理水:雨停田干、防渍防涝

中耕除草:浅耕、早耕

除草剂分类:(灭生性)克无踪、农达

(选择性)芽前:金都尔、拉索、乙草胺芽后:高效盖草能

注意事项:无风、粗雾、湿润、器械清洗 合理密植

整枝搭架

7、清园:减少土壤养分消耗,减少病虫寄主,降低病虫基数。

8、冻垡、烤土、施生石灰

冬闲时,清园后及时深耕冻垡(12月),

夏收清园后及时深耕烤坯。

每23年耕地休闲时亩施生石灰100公斤杀菌,调整土壤酸碱度。

9、嫁接、间套作

瓜类、茄果类嫁接防病增产,间套作防病、防虫。

二、物理防治措施

推广点灯诱蛾、性诱剂诱蛾、黄板诱蚜(诱飞虱)、银灰膜避蚜、遮阳网、防虫网防虫技术

三、药剂防治措施

(一)原则:

1、优先选用生物农药、仿生农药、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合理选用高效低残留化学农药。

2、以病虫调查、测报为基础,及时对症施药,克服盲目用药行为。

3、严格按农药说明的品种、剂量、方法用药,防止多品种高浓度混用造成药害和农残超标。

4、交替使用农药,防止(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

5、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和采收上市,确保蔬菜安全。

6、推广使用先进药械提高效率,并防止操作人员中毒,提倡实行区域化专业防治。

(二)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推荐使用农药品种

1、霜霉病:烯酰吗啉、代森锰锌、代森锌、霜霉威盐酸盐、锰锌〃霜脲、杀毒矾、甲箱灵。

2、疫病:苗期用移栽灵、代森锰锌、代森锌、烯酰吗啉、甲霜灵。

3、细菌性角斑病:春雷霉素、代森铵、霜霉威、琥胶肥酸铜、氢氧化铜、农用链霉素。

4、枯萎病:移栽灵、络氨铜、敌克松、咯菌腈。

5、青枯病:康地雷得、农用链霉素、氢氧化铜、琥胶肥酸铜。

6、白粉病:腈菌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三唑酮。

7、锈病:腈菌唑、苯醚甲环唑、醚菌酯、三唑酮。

8、炭疽病: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络氨铜、炭疽福美、百菌清。

9、病毒病:苗期防治蚜虫,发病初期用植病灵2号、病毒必克、病毒A加云大120混配。

10、软腐病:用农用链霉素或代森铵水剂浸种,农用链霉素+氢氧化铜、康地雷得。

11、菜青虫: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

12、小菜蛾: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氯氰菊酯、氟啶脲、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多杀霉素(菜喜)。

13、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虫螨腈、抑食肼、虫酰肼、 茚虫威、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14、黄(黑)守瓜:氯氰菊酯、敌敌畏。

15、瓜绢螟: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氯氰菊酯。

16、斑潜蝇:阿维菌素、氯氰菊酯、辛硫磷。

17、二十八星瓢虫:氯氟氰菊酯、辛硫磷。

18、豆野螟: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丙辛。

19、黄曲条跳甲:氯氰菊酯、辛硫磷。

20、蚜虫:啶虫脒、吡虫啉、溴氰菊酯。

21、地老虎:甲维盐、溴氰菊酯、丙溴磷。

22、蜗牛:四聚乙醛。

无公害蔬菜生产记录范文第3篇

摘要:河北省设施蔬菜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充分认识和分析了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河北省设施蔬菜的发展方向及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河北省蔬菜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设施蔬菜已成为种植业中农民自主投入比较多、整体效益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中水土资源利用不当、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仍较突出。本文通过对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发展对策。

1 河北省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1.1 设施蔬菜的栽培面积迅速增加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河北省蔬菜面积迅速增长,2004年全省设施蔬菜面积已达426万亩,占我省蔬菜总面积的26.4%左右,基本实现了周年生产。设施蔬菜的栽培面积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l)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增加。(2)农村有大量富余劳动力,为劳动集约型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对促进我省质量效益农业发展和菜篮子工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2 市场流通体系逐渐完善

河北省不断的加强蔬菜流通市场的管理,市场信息化程度在提高,加上交通设施的改善,使生产出的蔬菜迅速得到流通。河北省还重点发展了一批示范效果好的农产品基地,如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唐山天源高效观光农业绿色长廊和定州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等设施基地,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市场,造就了发展设施蔬菜的较强的区位优势。

2 设施蔬菜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近年来设施蔬菜发展得到快速发展,但设施蔬菜的发展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2.1 设施结构需完善

目前,河北省设施类型虽有塑料大、中、小拱棚、阳畦、节能日光温室、普通温室、加温温室、连栋温室等多种类型,但仍以简易的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设施内的环境调控能力普遍较差,采光和保温性能不高,遇有强寒流侵袭,冷害现象普遍发生,导致蔬菜生产低而不稳,因此,加强设施结构建设势在必行。

2.2 土壤连作障碍、设施积盐的普遍性

在塑料大棚中栽培蔬菜作物,5年左右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盐渍化障碍,致使河北省80%的设施生产都会受到影响,造成蔬菜产量降低,经济效益减少。

2.3 设施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有待加强

目前,河北省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有所提高,其中无公害产品仍然较少。主因有三个:一是农民接受新技术慢,喜欢用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普及不到位;二是无公害蔬菜生产要通过环境评价,应用无公害生产资料及高效低毒农药,尚需学习新技术和采用新措施而增加生产成本,若产品不能在市场上实现优质优价,且政府无补贴制度,对生产者而言则意味着减少效益。

3 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设施蔬菜栽培技术

目前河北省蔬菜设施栽培普遍存在土地利用率低,产量低,品质差的严重问题。因此,有必要实行间、混、套、复种等立体栽培技术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设施、土地、水、肥、光、热资源,做到品种多样,周年均衡供应优质产品,实现蔬菜设施栽培产业化生产之目的。

3.2 克服土壤连作障碍防止盐渍化

温室内坚持以使用有机肥为基础的施肥制度,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及缓冲能力,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平衡土壤肥力。设施栽培中,夏秋高温季节在大棚棚顶覆盖遮阳网降温,用喷灌降温洗盐;冬季在大棚内排青蒜,增加地面覆盖,浇水洗盐,对土壤进行杀菌消毒。

3.3 设施蔬菜的专用品种培育

在设施条件下培育适应设施环境的专用品种。应采用先进方法和技术,尽快培育出耐低温寡照和高温高湿环境、并兼抗多种病害的高产优良设施专用品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设施栽培品种优势,达到增产增收的生产目的。同时与设施蔬菜栽培相配套,积极推广机械化育苗和工厂化育苗,以利于大批量的供应设施专用苗木。

3.4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设施蔬菜生产人才素质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广大蔬菜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是发展设施蔬菜生产的重要环节。通过培训和教育,以提高总体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对加快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府主管下的科技普及推广体系,建立地区设施蔬菜的技术服务组织网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章铁军,高洪波.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6.

[2] 陈碧华,罗庆熙,张政.我国设施蔬菜的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3] 鲁如坤.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4] 王元仲,李建国.河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1).

[5] 葛晓光.温室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科学施肥[J].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1999.

[6] 范双喜,张春华,辛桂花.我国设施蔬菜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7.

作者简介:张亚(1987-),女,河北辛集人,就读于河北科技师范學院园艺科技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园艺。

无公害蔬菜生产记录范文第4篇

主要荣誉:2010年荣获平顶山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平顶山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2011年当选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河南省2011十大杰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之星”称号;2012年荣获“河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2013年荣获“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称号。

创业

选定无公害蔬菜大棚

初见赵军丽,已经无法从她身上找到一个城市姑娘的痕迹,粗糙的手掌,黝黑的皮肤,瘦小的身上沾着点点泥浆,在一群正在大棚采摘西红柿的农村妇女中难以辨认,唯一能够确认赵军丽的是她那一副近视600多度的眼镜。

2004年,经过公开选拔,29岁的赵军丽成为平顶山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被安排到叶县田庄乡贫困的西孙庄村。

“给鱼不如给渔。作为传统农业村,地处偏僻的西孙庄村村民一年一亩地净收入仅有600多元,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咋能让村民富起来一直是我在考虑的问题。”赵军丽说。2008年,田庄乡调整产业结构,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得知消息,她连忙召集群众开会,发动他们搞大棚蔬菜,但西孙庄村群众胆小怕失败,都持观望态度。任凭她讲得口干舌燥却收效甚微。甚至有个别群众还说:“既然种菜恁好,你自己咋不种?”就是这一句玩笑话,深深触动了她,让她萌生了自己投资建蔬菜园区,然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设想。

她首先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与菜农们交流探索,并到山东寿光、周口扶沟等地实地考察。心里有了数,她开始筹措建棚资金,拿出了自己平时攒下的钱,去亲戚家东讨西借,将城里的房子抵押贷款。2009年10月,她投资50多万元,承包了50余亩地,搞起无公害蔬菜种植,终于建成了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一座和巨型大棚三座。

由于没有经验,当年出现了亏损。后经农业技术人员指导,赵军丽逐渐掌握了育苗等技术。因为育苗的时候晚上需要有人监控温度,白天赵军丽让丈夫照看大棚,晚上赵军丽就定时起来监测温度,仅仅两个多月她就瘦了20多斤。经过一季的努力,2010年3月底,大棚里的蔬菜成熟了,由于种植的蔬菜不喷洒农药,全部施用豆饼和农家肥,口感上乘,前来批购蔬菜的商家络绎不绝,收入40多万元。仅这一季就收回成本的三分之二,同时也解决了村里三十余名妇女农闲时的工作问题。

发展

先后带动四村庄致富

在她的带动下,西孙庄及其附近3个村庄群众相继投入到发展蔬菜产业上,共有30多户群众建起蔬菜大棚和日光温室100多座,占地2000多亩,走上了种植蔬菜的致富路子。

为了能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田庄乡领导调赵军丽到柏树李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希望能通过她的示范引导,把田庄乡东南部的几个村也带动起来,赵军丽没有丝毫犹豫就同意了。2010年8月,赵军丽来到柏树李村,又投资60万元,承包土地60亩,建起了叶县女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示范基地,主要种植黄瓜、豆角、西红柿、芹菜、辣椒、西葫芦等反季节蔬菜。蔬菜基地建成后,赵军丽安排了周边村庄妇女群众40多人就业。

赵军丽创业的成功,也激发了叶县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热情。随着“赵军丽效应”的扩展,田庄乡专门成立了蔬菜办,而由此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已经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赵军丽效应”也给叶县大学生村干部起到示范作用,目前叶县已有99名大学生村干部单独或引资上项目119个,总投资2135万元,涉及畜牧、蔬菜、烟叶等产业,带动周边及当地群众上项目470个。

本刊记者刘迎旭

无公害蔬菜生产记录范文第5篇

主要荣誉:2010年荣获平顶山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平顶山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2011年当选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河南省2011十大杰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之星”称号;2012年荣获“河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2013年荣获“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称号。

创业

选定无公害蔬菜大棚

初见赵军丽,已经无法从她身上找到一个城市姑娘的痕迹,粗糙的手掌,黝黑的皮肤,瘦小的身上沾着点点泥浆,在一群正在大棚采摘西红柿的农村妇女中难以辨认,唯一能够确认赵军丽的是她那一副近视600多度的眼镜。

2004年,经过公开选拔,29岁的赵军丽成为平顶山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被安排到叶县田庄乡贫困的西孙庄村。

“给鱼不如给渔。作为传统农业村,地处偏僻的西孙庄村村民一年一亩地净收入仅有600多元,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咋能让村民富起来一直是我在考虑的问题。”赵军丽说。2008年,田庄乡调整产业结构,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得知消息,她连忙召集群众开会,发动他们搞大棚蔬菜,但西孙庄村群众胆小怕失败,都持观望态度。任凭她讲得口干舌燥却收效甚微。甚至有个别群众还说:“既然种菜恁好,你自己咋不种?”就是这一句玩笑话,深深触动了她,让她萌生了自己投资建蔬菜园区,然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设想。

她首先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与菜农们交流探索,并到山东寿光、周口扶沟等地实地考察。心里有了数,她开始筹措建棚资金,拿出了自己平时攒下的钱,去亲戚家东讨西借,将城里的房子抵押贷款。2009年10月,她投资50多万元,承包了50余亩地,搞起无公害蔬菜种植,终于建成了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一座和巨型大棚三座。

由于没有经验,当年出现了亏损。后经农业技术人员指导,赵军丽逐渐掌握了育苗等技术。因为育苗的时候晚上需要有人监控温度,白天赵军丽让丈夫照看大棚,晚上赵军丽就定时起来监测温度,仅仅两个多月她就瘦了20多斤。经过一季的努力,2010年3月底,大棚里的蔬菜成熟了,由于种植的蔬菜不喷洒农药,全部施用豆饼和农家肥,口感上乘,前来批购蔬菜的商家络绎不绝,收入40多万元。仅这一季就收回成本的三分之二,同时也解决了村里三十余名妇女农闲时的工作问题。

发展

先后带动四村庄致富

在她的带动下,西孙庄及其附近3个村庄群众相继投入到发展蔬菜产业上,共有30多户群众建起蔬菜大棚和日光温室100多座,占地2000多亩,走上了种植蔬菜的致富路子。

为了能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田庄乡领导调赵军丽到柏树李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希望能通过她的示范引导,把田庄乡东南部的几个村也带动起来,赵军丽没有丝毫犹豫就同意了。2010年8月,赵军丽来到柏树李村,又投资60万元,承包土地60亩,建起了叶县女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示范基地,主要种植黄瓜、豆角、西红柿、芹菜、辣椒、西葫芦等反季节蔬菜。蔬菜基地建成后,赵军丽安排了周边村庄妇女群众40多人就业。

赵军丽创业的成功,也激发了叶县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热情。随着“赵军丽效应”的扩展,田庄乡专门成立了蔬菜办,而由此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已经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赵军丽效应”也给叶县大学生村干部起到示范作用,目前叶县已有99名大学生村干部单独或引资上项目119个,总投资2135万元,涉及畜牧、蔬菜、烟叶等产业,带动周边及当地群众上项目470个。

本刊记者刘迎旭

无公害蔬菜生产记录范文第6篇

一、选用高产、抗病、适销对路的品种。菜农要根据自己的用途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品种。

二、合理轮作。连作田土壤中积累大量菌源和虫源,病虫害发生严重,合理轮作可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三、施足底肥、科学追肥。秋菜生产需肥量大,施足底肥特别是腐熟有机肥,能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追肥要科学合理。

四、提倡大白菜起垄栽培并适期播种。大白菜进行高垄或半高垄栽培可改善田间小气候,抑制病害发生与流行,尤其对软腐病和霜霉病效果明显。

五、加强田间管理。秋菜播种时正是汛期,降雨频繁,空气湿度大,

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要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中耕除草,及时治虫,减少病害传播途径。伤口是病菌侵染的一个重要途径,田间管理要尽量避免机械损伤。

六、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药剂

1、软腐病: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由伤口侵入传染,高温高湿极易发病,发病初期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或50%DT杀菌剂300倍或53.8%可杀得800倍喷雾,5-7天一次,连喷2-3次。

2、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呈现水渍状小斑点,以后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叶背部生白毛,一般接近地面的叶片发病早,由下向上发展。发病初期选用以下药剂防治:75%百菌清倍、58%甲霜灵锰锌800倍、72%克露600倍、72%克抗灵1000倍、72.2%普力克400倍喷雾,7-10天一次,连喷2-3次。

3、病毒病:早期发生,以治蚜为主,减少传毒媒介。发病初期用20%病毒A500倍或1.5%植病灵1000倍喷雾,7-10天一次,连喷2-3次。

七、主要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8月中旬至10月下旬是蟋蟀、土蝗、棉铃虫、甜菜夜蛾、小菜蛾等相继或混合发生期。蟋蟀、土蝗等危害秋菜出苗,可造成缺苗断垄;烟粉虱以刺吸植株汁液,造成植株营养缺乏,危害作物广,危害时间长,繁殖速度快,防治难度大;棉铃虫、甜菜夜蛾等以食叶为主,造成孔洞或缺刻,并传播软腐病。

1、蟋蟀、土蝗:秋菜出苗后可用50%辛硫磷或1605与麦麸配成1%含量的毒饵,傍晚撒于菜田,或用辉丰菊酯或快杀灵1000倍直接喷雾防治。

2、蚜虫、烟粉虱:主要发生于苗期,可用10%吡虫啉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10%蚜虱净1000倍喷雾防治。

无公害蔬菜生产记录范文

无公害蔬菜生产记录范文第1篇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防治技术茶叶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受到有害生物危害,要做到既控制病虫为害,又保...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