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物流企业信息化系统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10-111

物流企业信息化系统范文第1篇

1.物流数据自动识别技术

物流治理中最主要的就是数据的收集工作,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是实现信息自动采集和输入的主要技术。

(1)条码技术。(可扩充) (2)射频技术。(可扩充) 2.物流自动跟踪技术 (1)GPS技术。(可扩充) (2)GIS地理信息技术。(可扩充) 3.物流EDI技术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即EDI技术,指一种通过电子信息化的手段,在贸易伙伴之间传播标准化的商务贸易元素方法和标准。EDI系统一般由硬件设备、增值通讯网络及网络软件、报文格局尺度、应用系统界面与尺度报文格局之间相互转换的软件和用户的应用系统所组成。

二、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内容和相关标准?

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1)唯一性:代码结构必须保证每一个编码对象仅有一个唯一赋予它的代码;(2)可扩充性:代码结构必须能适应同类编码对象不断增加的需要。 (3)简短性:在不影响代码系统的容量和可扩性的情况下,代码位数应尽可能少;(4)格式一致性:无论是机器处理还是手工处理信息都应用规范化的代码,以提高代码的可靠性;(5)适应性:适应性是指代码应便于修改,以适应分类编码对象的特征或属性以及其相互关系可能出现的变化;(6)含义性:代码应尽量有最大可能限度的含义;(7)稳定性:代码不宜频繁变动,否则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8)识别性:代码应尽可能反映分类编码对象的特点,以助记忆,并便于各类用户了解和使用;(9)可操作性:代码应尽可能方便事务员和操作员的工作,减少机器处理时间。

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的内容:(1)物流对象,指物流过程中的物资及物流单元,应对物资所处的不同状态、不同环节、不同类别进行分类编码;(2)物流设施设备,设施、设备分别指物流运作中的不动产和动产,应按功能特征进行分类编码;(3)物流作业节点和作业主体, 节点:物流作业的场所和地点;作业主体即物流服务的提供方和操作者;(4)物流单证,是物流信息的载体,产生于具体的物流作业环节;(5)物流信息属性,指与实物相关的物流信息描述。

物流信息分类编码的相关标准:(1)基础标准:标准化工作基础标准;(2)业务标准:物品分类编码标准,参与方分类标准,位置分类标准,运输分类编码标准,单证分类编码标准,时间和计量分类编码标准;(3)相关标准:EDI相关代码标准, GPS相关代码标准,其它标准。

三、简述二维条码技术应用。

(1)二维条码门禁应用。(可扩充) (2)食品与药品安全应用。(可扩充) (3)身份识别卡的应用。(可扩充)

(4)运输行业的应用。(可扩充) (5)文件和表格应用。 (可扩充) (6)资产跟踪。

四、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是什么?

(1)非接触式识别;(2)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3)抗恶劣环境;(4)保密性强;(5)可同时识别多个物体;(6)具有可读写能力。

五、EDI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物流EDI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的单位之间,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作业活动的方法。物流EDI参与单位有发送货物业主(如生产厂家、贸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承运业主(如独立的物流承运企业等)、实际运送货物的交通运输企业(铁路企业、水运企业、航空企业、公路运输企业等)、协助单位(政府有关部门、金融企业等)和其他的物流相关单位(如仓库业者、专业报送业者等)。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可以简述如下:

(1)发送货物业主(如生产厂家)在接到订货后制定货物运送计划,并把运送货物的清单及运送时间安排等信息通过EDI发送给物流运输业主和接收货物业主(如零售商),以便物流运输业主预先制定车辆调配计划和接收货物业主制定货物接收计划。

(2)发送货物业主依据顾客订货的要求和货物运送计划下达发货指令、分拣配货、打印出物流条形码的货物标签(即SCM标签,Shipping Carton Marking)并贴在货物包装箱上,同时把运送货物品种、数量、包装等信息通过EDI发送给物流运输业主和接收货物业主依据请示下达车辆调配指令。

(3)物流运输业主在向发货货物业主取运货物时,利用车载扫描读数仪读取货物标签的物流条形码,并与先前收到的货物运输数据进行核对,确认运送货物。

(4)物流运输业主在物流中心对货物进行整理、集装、作成送货清单并通过EDI向收货业主发送发货信息。在货物运送的同时进行货物跟踪管理,并在货物交纳给收货业主之后,通过EDI向发货物业主发送完成运送业务信息和运费请示信息。

(5)收货业主在货物到达时,利用扫描读数仪读取货物标签的物汉条形,并与先前收到的货物运输数据进行核对确认,开出收货发票,货物入库。同时通过EDI向物流运输业主和发送货物业主发送收货确认信息。

六、国际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物流领域有何作用?

在物流领域中实现全球范围内无缝隙的移动目标定位通信与监控管理,一方面保证运输车队与公司之间的联系,帮助驾驶人员进行定位、了解导航信息;另一方面相关方面也可以通过定时或随时提取车队的位置及行车轨迹,检测车船队情况,向车船对发出警报或控制车辆,保证车辆安全,也可以向客户提供货物情况信息查询服务,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七、地理信息系统在物流系统中有哪些应用领域?

物流的实质是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对地理空间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具有空间尺度和空间特征。GIS 不仅具有对空间和属性数据采集、输入、编辑、存储、管理、空间分析、查询、输出和显示功能,而且可为系统用户进行预测、监测、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设施定位: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设施的位置。在物流系统中,仓库和运输路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着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个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每个仓库的规模,以及仓库之间的物流关系等,运用此模型均能很容易地得到解决。

2.车辆路线:用于解决一个起始点、多个终点的货物运输中,如何降低物流作业费用,并保证服务质量的问题。 3.网络物流:用于解决寻求最有效的分配货物路径问题,也就是物流网点布局问题。如将货物从N 个仓库运往M 个商店,每个商店都有固定的需求量,因此需要确定由哪个仓库提货送给那个商店,所耗的运输代价最小。还包括决定使用多少辆车,每辆车的路线等。

4.配送区域划分:根据各个要素的相似点把同一层上的所有或部分要素分为几个组,用以解决确定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等问题。如某一公司要设立X 个分销点,要求这些分销点要覆盖某一地区,而且要使每个分销点的顾客数目大致相等。

5.空间查询:查询以某一商业网点为圆心某半径内配送点的数目,以此判断哪一个配送中心距离最近,为安排配送做准备。

八、U/C矩阵工具的主要目的

U/C矩阵的作用:划分子系统。U/C矩阵是用来表达过程与数据两者之间的关系,矩阵中的行表示过程,列表示数据类,并以字母U(Use)和C(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其主要功能有如下四个方面:

(1)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及时发现前段分析和调查工作中的疏漏和错误。 (2)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分析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通过对u/c矩阵的求解过程, 最终得到子系统的划分。 (4)通过系统之间的联系可以确定子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

九、请分析结构化的开发工具方法和原型化开发方法的异同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基本思想在系统建立之前信息就能被充分理解。它要求严格划分开发阶段,用规范的方法与图表工具有步骤地来完成各阶段的工作,每个阶段都以规范的文档资料作为其成果,最终得到满足用户需要的系统。

优点:(1)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开;(2)开发过程中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文档,便于后期的修改和维护缺点。

缺点:(1)开发周期长;(2)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3)开发过程复杂繁琐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一些组织相对稳定、业务处理过程规范、需求明确且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大型复杂系统的开发。

2、原型法基本思想开发人员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就系统的主要需求取得一致意见后,开发一个原型(原型是由开发人员与用户合作,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并在较短时间内开发的一个实验性的、简单易用的小型系统。原型应该是可以运行的,可以修改的。)并运行之,然后反复对原型进行修改,使之逐步完善,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优点:(1)需求表示清楚,用户满意度较高;(2)降低开始风险和开发成本缺点缺点:(1)原型法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信息系统;(2)系统难于维护;(3)如果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会拖延开发进程适用范围。适用情况:(1)用户需求不清,管理及业务不稳定,需求经常变化;(2)规模小,不太复杂;(3)开发信息系统的最终用户界面。

十、简要说明物流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

物流企业信息化系统范文第2篇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名称

管理学院

物流工程

级物流工程班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2016年7月4日2016年7月15日

一、设计题目

设计任务:运输方案设计

二、设计目的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是对物流系统做一次系统的设计训练,它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物流节点选址、网点布局优化、物流业务流程设计、物流组织等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工作实践奠定基础。

2、通过选址与布局规划、流程设计,掌握物流网点规划的基本原理与运作方式,培养学生将理论用于实际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通过常用数学优化方法的使用,数学模型的建立,进一步强化学生业务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地图的利用,强化学生对其它业务工具的应用能力。

4、组织结构与职位设计的训练,主要是为了学生走入实际工作进行物流组织变革,形成高效的物流管理运行机制以及毕业后快速走上中高管理层奠定理论基础

三、设计要求

1、任选一个设计任务,独立按时完成,禁止抄袭。

2、各项计算、分析、绘图、制表正确。

2、严格按照设计任务要求撰写设计报告,严禁雷同。

3、课程设计报告严格排版要求,要做到: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6000字。

4、课程设计结束后,将课程设计报告打印稿按规定时间交给班长,由班长统一交指导教师批改。

四、设计的主要内容

4.1案例背景介绍:

基本情况

4.1.1国内某汽车制造企业(为方便计算,生产和发运地假设为西安市)的销售物流业务,上年总生产汽车为24万辆,出口2万辆,其它全国范围内销售;

4.1.2淡旺季情况:每年11月到次年2月为旺季运输,是正常运输运力需求的200%;每年5-7月为淡季运输,是正常运输运力需求的50%;其他为正常运输;

4.1.3上年以前基本全部为公路汽车运输方式,点对点运输到二级以上城市(包括省会城市),简化起见,可以在每个省份内挑选重要的二级城市5个左右;

4.1.4运费标准:每辆商品车的运费为1200元,即1200元/辆。

4.1.5订单周期:假设为2周一次。

4.2客户要求

4.2.1商品车要求“零”公里交货(即交车时车辆行驶里程不高于50公里);

4.2.2运输时间:从装车到交到客户4S店或指定地点在一周内;

4.2.3商品车交车时无破损,否则按照厂家规定赔偿;

4.2.4相关保险费用包含在运输价格内,并由物流企业负责。

4.3相关信息和数据

4.3.1车型和数据

车型分类

车型外型尺寸(长*宽*高,mm)

可选择运输方式

A

3745*1505*1925

公路、船舶

B

3588*1563*1574

公路、铁路、船舶

C

3885*1695*1635

公路、铁路、船舶

D

4434*1708*1471

公路、铁路、船舶

表1

4.3.2运输方式和运输设备数据

运输设备

载运内尺寸(长*宽*高,m)

备注

专用汽车

19.6*2.40*

双层,平均可以装8辆

专用火车厢

17.0*2.69*(1.60上层,1.65下层)

双层,一列43节车皮

RO-RO船

300、600、800个车位

高度满足车辆外尺寸

表2

4.3.3上年国内销售信息

区域

省份

各车型年销售量(台)

年总销售量(台)

A

B

C

D

汽车运次

总运量

东北

黑龙江

10180

2692

1940

288

150

14400

吉林

5476

1482

1268

153

80

7680

辽宁

8164

2173

1752

230

120

11520

内蒙古

5476

1482

1268

153

80

7680

华北

北京

17572

4592

2496

499

260

24960

天津

6820

1828

1560

192

100

9600

河北

12196

3210

1728

345

180

17280

河南

10852

2864

1536

307

160

15360

山东

10180

2692

1440

288

150

14400

山西

5476

1482

968

153

80

7680

西北

陕西

12116

918

788

57

30

2880

宁夏

6209

1311

172

34

18

1728

青海

6008

1259

944

28

15

1440

甘肃

7344

1345

792

38

20

1920

西南

重庆

1806

1207

415

23

12

1152

四川

9720

1728

1960

192

100

9600

云南

5344

1345

892

38

20

1920

贵州

6881

1483

968

53

28

2688

华中

安徽

9016

1918

888

57

30

2880

湖北

8838

1944

1191

138

72

6912

湖南

9368

1923

1124

124

65

6240

华南

广东

18752

2764

1936

307

160

15360

广西

2916

1518

988

57

30

2880

海南

1008

1259

744

28

15

1440

华东

上海

2008

1259

844

28

15

1440

江苏

12617

2730

1916

303

158

15168

浙江

6451

1658

1921

184

96

9216

华东南

福建

6612

1414

1230

46

24

2304

江西

6612

1414

1230

46

24

2304

合计

154022

39605

22003

4400

2292

220032

表3

4.3.4成本费用(单位:元/辆*公里)

A型车

B型车

C型车

D型车

公路

0.65

0.70

0.70

0.75

铁路

0.65

0.65

0.70

水路

0.60

0.60

0.60

0.60

表4

(铁路、水路运输成本中不含卸车、卸船前后的短途公路运费)

4.2要求

4.2.1仔细阅读参考资料。

4.2.2选择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作为研究对象,确定西安市到所选区域的各个省省会及二级城市(每个省份内挑选重要的二级城市5个左右)的运输距离。(如果由省会进行转运可计算西安市到省会距离+省会到各个二级城市距离。)

4.2.3计算西安市到所选区域各个省的二级城市的单程运输时间(分别计算各种可能运输方式组合所需时间,如到达沿海城市的运输时间为公路或铁路运输+水路运输时间)。

4.2.4计算上年各省各种车型每天平均需求量(一年按365天计算)。

4.2.5请根据上述相关信息进行此汽车制造企业的商品车销售物流的分析和优化

方案设计,相关信息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合理假设。方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分析原物流操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见案例内容)。

第二部分:提出新的运输设计方案。

方案设计遵循满足服务要求前提下的成本最低原则。新的设计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确定使用的运输方式(公路、水运、铁路)组合。(例如省内可以用公路直运,沿海可组合公路/铁路/水路运输,省外内陆地区可组合铁路+公路运输)

2)

根据你所设计的系统,描述需要哪些运输方式(公路、水运、铁路)?不同运输方式的运力资源如何配备(需要多少汽车、船舶和专用火车车厢)?

3)

绘制该项目运输网络节点布局图(可在地图上标出)。

4)

计算各省每次运输量。(每天平均需求量订单周期)

5)

计算各省每年运输次数。

6)

计算合计运输批量与运输次数。

4.3以华北区域为例

4.3.1计算距离

4.3.1.1华北区域的省份: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省份的二级城市:①北京:

②天津:

③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④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⑤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⑥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4.3.1.2以西安为中心分别计算到各省份的距离:

①公路

(单位:公里)

以西安为中心

直接到达的距离

经由省会转运的距离

北京

1081.4

天津

1105.1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482.3

372.3

643.

5

537.5

410.8

530.2

482.3

136.7

188.5

78.0

265.2

97.2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796.1

703.1

930.9

1080.5

1212.6

1359.0

796.1

170.6

141.8

428.2

423.6

567.3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895.7

1185.1

1357.5

1419.0

964.7

1111.0

895.7

365.3

460.8

522.3

262.7

214.3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610.4

822.3

885.7

365.0

242.4

558.8

610.4

213.3

276.7

263.9

392.8

223.0

表5

②铁路:

(单位:)

以西安为中心

直接到达的距离

经由省会转运的距离

北京

1157.7

天津

1310.5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507.3

384.9

677.0

575.7

454.8

592.1

507.3

128.3

188.4

69.3

371.2

94.9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907.1

739.1

1034.5

1361.3

1501.1

1659.3

907.1

180.2

143.7

450.7

489.6

568.4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1170.0

1534.6

1664.9

1749.9

1199.0

1370.4

1170.0

367.8

498.1

574.4

343.2

203.6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1193.6

866.0

996.9

381.6

243.6

781.5

1193.6

222.7

352.6

273.3

411.4

285.7

表6

③组合运输:

(单位:)

以西安为中心

组合方式

运输方式

公路

铁路

水路

北京

796.1

297.3

天津

875.7

418.8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796.1

796.1

796.1

450.7

489.6

568.4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436.2

436.2

623.8

678.2

651.5

507.3

725.6

851.3

851.3

507.3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表7

4.3.2单程运输时间

4.3.2.1单程运输时间

(单位:时间)

以西安为中心

单程运输时间

单程运输时间

组合运输时间

运输方式

公路

铁路

公路+铁路+水路

北京

13h04m

12h34m

10h32m+1h20m

天津

12h16m

16h10m

3h40m+11h20m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5h39m

4h34m

7h03m

5h57m

5h13m

6h02m

6h42m

5h20m

8h17m

7h30m

7h13m

9h34m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9h51m

7h35m

10h25m

10h34m

13h51m

15h14m

10h40m

11h11m

11h5m

15h52m

20h55m

23h31m

13h04m+7h47m

13h04m+8h11m

13h04m+8h02m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9h50m

12h55m

14h37m

15h23m

10h33m

12h02m

13h52m

18h52m

25h04m

25h34m

14h30m

16h45m

5h27m+6h42m

8h16m+6h24m

6h14m+9h38m

7h05m+9h38m

7h54m+6h42m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6h55m

8h57m

9h32m

10h32m

3h06m

6h24m

9h26m

15h25m

17h32m

6h32m

4h26m

9h31m

表8

4.3.3由省级汇转

以西安为中心

单程运输时间

单程运输时间

单程运输时间

运输方式

公路

铁路

水路

北京

13h04m

12h34m

天津

2h10m

2h16m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5h56m

1h50m

2h20m

1h16m

3h15m

1h16m

6h42m

2h11m

2h15m

2h17m

5h40m

2h30m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10h11m

2h15m

1h56m

5h10m

4h49m

6h15m

10h40m

3h12m

2h04m

7h43m

8h11m

8h02m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10h15m

4h26m

5h15m

6h00m

3h33m

2h37m

13h52m

4h33m

6h30m

9h00m

4h03m

2h30m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7h14m

2h40m

3h19m

3h26m

4h46m

3h07m

9h26m

4h23m

4h02m

4h29m

6h51m

6h16m

表9

4.3.4计算上年各省各种车型每天平均需求量

m----每天平均需求量

n----年总销售量

d----时间

单位(辆)

各车型每天平均销售量(台)

省份

A

B

C

D

平均运量

北京

48

13

7

1

69

天津

18

5

3

1

27

河北

33

9

5

1

48

河南

30

7

4

1

42

山东

28

7

4

1

40

山西

14

3

3

1

21

表10

4.4分析原物流操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4.1存在的问题:

运输方式单一,主要是点对点运输模式;

旺季车辆严重积压、运力资源不足,甚至造成停产;

淡季运力资源过剩,运输司机业务不饱和,经济利益受损,司机抱怨;

运输提前期难以控制,不能均衡生产和运输。

4.5新的运输设计方案

4.5.1确定使用的运输方式

经过调查确定使用:

①经由省会汇转的方式运输。

②公路加铁路组合运输的方式。

③天津、河北(秦皇岛、张家口、唐山)、山东省(济南、青岛、潍坊、威海、烟台)采用公路加铁路的方式运输,其余采用公路运输。

4.5.2运输方式与运力分配

4.5.2.1运输方式为:公路与铁路组合运输

4.5.2.2运力分配

各车型每年平均销售量(台)

运输方式

公路

公路+铁路

省份

A

总计

B

C

D

总计

北京

17572

17572

4592

2496

499

7587

天津

6820

6820

1828

1560

192

3580

河北

12196

12196

3210

1728

345

5313

河南

10852

10852

2864

1536

307

4707

山东

10180

10180

2692

1440

288

4420

山西

55476

55476

1482

968

153

2603

表11

各车型每次订单平均需求运力资源

淡季

平常

旺季

省份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

北京

42(+19)+1

84(+37)+2

168(+74)+3

天津

16(+8)+1

32(+16)+1

64(+32)+1

河北

29(+14)+1

58(+27)+1

161(+54)+2

河南

27(+11)+1

53(+21)+1

106(+42)+2

山东

25(+11)+1

49(21)+1

98(+42)+2

山西

13(+7)+1

25(+13)+1

50(26)+1

表12

其中:A类车只能采用公路运输的方式,BCD类车可采用公路和铁路组合的方式运输。

北京:672/8=84(辆)[西安--北京]

294/8=37(辆)[西安--石家庄]

294/258=2(列)[石家庄--北京]

天津:252/8=32(辆)[北京--天津]

126/258=1(列)[北京--天津]

或者

126/8=16(辆)[北京--天津]

河北:462/8=58(辆)[西安--石家庄]

210/8=27(辆)[西安--石家庄]

或者

210/258=1(列)[西安--石家庄]

河南:420/8=53(辆)[西安--郑州]

168/8=21(辆)[西安--郑州]

或者

168/258=1(列)[西安--郑州]

山东:392/8=49(辆)[西安--济南]

168/8=21(辆)[西安--济南]

或者

168/258=1(列)[西安--济南]

山西:196/8=25(辆)[西安--太原]

98/8=13(辆)[西安--太原]

或者

98/258=1(列)[西安--太原]

各车型每次订单实际需求运力资源

淡季

平常

旺季

省份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

北京

58(27)+1

116(+53)+2

242+4

天津

河北

29(+14)+1

58(+27)+1

161(+54)+2

河南

27(+11)+1

53(+21)+1

106(+42)+2

山东

25(+11)+1

49(21)+1

98(+42)+2

山西

13(+7)+1

25(+13)+1

50(26)+2

表13实际运力需求表

4.5.3绘制运输网络节点布局图

以西安为起点,分别将各个省份的省会城市作为网络节点,形成物流网络,设计运输方式。

图1

华北区运输节点网络系统

图2

北京为起点网络图

图3

太原为起点网络图

图4

济南为起点网络图

图5综合网络图

4.5.4计算各省每次运输量

a----每天平均需求量

b----订单周期

c----各省每次运输量

得c=

省份

每天平均需求量

订单周期

每次运输量

北京

69

2(周)

138

天津

29

2(周)

58

河北

48

2(周)

96

河南

43

2(周)

86

山东

40

2(周)

80

山西

23

2(周)

46

表14

4.5.5计算各省每年运输次数

d----各省每年运输次数

f----各省每年运输量

g----各省每次运输量

得d=

各省每年运输次数

省份

f

g

d

北京

25159

138

183

天津

10400

58

180

河北

17479

96

182

河南

15559

86

181

山东

14600

80

183

山西

8079

46

176

表15

4.5.6计算合计运输批量与运输次数

合计运输批量与运输次数

运输批量

运输次数

北京

138

183

天津

58

180

河北

96

182

河南

86

181

山东

80

183

山西

46

176

合计

504

1085

表16

4.5.7成本费用

4.5.7.1距离

以西安为中心

经由省会转运的距离

运输方式

公路

铁路

北京

天津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482.3

136.7

188.5

78.0

265.2

9

7.2

507.3

128.3

188.4

69.3

371.2

94.9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796.1

170.6

141.8

428.2

423.6

567.3

907.1

180.2

143.7

450.7

489.6

568.4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895.7

365.3

460.8

522.3

262.7

214.3

1170.0

367.8

498.1

574.4

343.2

203.6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610.4

213.3

276.7

263.9

392.8

223.0

1193.6

222.7

352.6

273.3

411.4

285.7

表17

4.5.7.2费用

以西安为中心

经由省会转运的距离

运输方式

公路

铁路

北京

天津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1350.44

382.76

527.8

218.4

742.56

272.16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2229.08

477.68

397.04

969.01

1052.64

1222.06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735.56

2515.5

790.77

1070.92

1234.96

437.74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1709.12

597.24

774.76

738.92

1099.84

642.4

表18

4.5.7.3实际费用

以西安为中心

经由省会转运的距离

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北京

2229.08

639.20

天津

2451.96

900.42

河南:郑州(省会)、洛阳、安阳、开封、南阳、许昌

1350.44

382.76

527.8

218.4

742.56

272.16

河北:石家庄(省会)、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2229.08

477.68

397.04

1198.4

1186.08

567.3

969.01

1052.64

1222.06

山东:济南(省会)、青岛、烟台、威海、临沂、潍坊

2507.96

1022.84

1290.24

11462.44

735.56

600.04

2515.5

790.77

1070.92

1234.96

437.74

山西:太原(省会)、朔州、大同、临汾、运城、长治

1709.12

597.24

774.76

738.92

1099.84

642.4

表19

五、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运输方案设计者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足。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实验过程中,也对自我能力的考察,让我知道要努力学习,在成功后体会喜悦的心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指导教师签字:

物流企业信息化系统范文第3篇

与国外的物流信息化发展速度和规模相比,我国的物流业发展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认知不够,还停留在传统的物流发展阶段,严重的影响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而物流信息化平台的缺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广泛,都对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其实,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立,给物流从业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好处,它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物流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让广大的物流从业者:物流公司、车主、快递公司等企业都可以方便,快捷的提高企业知名度和轻松获得交易的机会,但是随着物流信息平台的日益增加,笔者通过近期的调研,发现有很多不负责任的平台,发布一些虚假信息,以达到私利的一个目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要谨慎选择,不可盲目,谨防掉入有心人士设下的陷阱当中,通过网络调研和有关人士的友情推荐,国内专业的物流信息平台中国物通网采用三网同步传播的方式,让物流企业找车,找货,可以更轻松,更省钱,同时围绕着“物流”这个主体,建立了物流招商加盟频道、物流招标频道、物流产品设备频道,物流招商加盟频道为广大的物流、快递、搬家企业提供了一个能快速扩张企业各地网点的平台,让更多想加盟物流实体的个体或公司能迅速找到合适的物流企业。解决了中国“物流信息不对称”的历史瓶颈问题。

总之,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供给时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将再创新高,引领物流新时代!

物流企业信息化系统范文第4篇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截至2009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2009年,海尔冰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冰箱销量第一,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 市场地位

2010年12月中旬,世界权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 (Euromonitor)发布最新的全球家用电器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海尔品牌在大型白色家用电器市场占有率为6.9%,再次蝉联全球第一,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其中,海尔在冰箱、洗衣机、酒柜三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排名中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据了解,按冰箱的品牌份额统计,海尔牌冰箱以10.8%的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三次蝉联世界第一,领先第二名5个百分点;按制造商排名,海尔冰箱公司以12.6%的市场份额第二次蝉联世界第一,继续领先美国惠而浦。此外,海尔牌洗衣机也以9.1%的市场份额第二次蝉联世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海尔酒柜制造商与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14.8%,首次登顶全球第一。

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2009年,海尔冰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冰箱销量第一,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

海尔同时拥有“全球大型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全球冰箱第一品牌、全球冰箱第一制造商、全球洗衣机第一品牌、全球酒柜第一品牌与第一制造商”共六项殊荣 。

海尔信息系统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海尔集团“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创新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它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将企业和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信息系统工程。

海尔集团从80年代开始不断改进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90年代建立了“事业部制”,1998年以订单信息为中心进行了业务流程再造,于2000年完成构筑了企业内部的SCM(供应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资金流管理结算系统。2002年推出一套具海尔管理特色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海尔集团公司以855亿人民币身价连续9年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首位。

海尔集团“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创新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张瑞敏对企业信息化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那就是企业信息化的“斜坡球体论”。 他认为企业在没有实施信息化之前,是一个非常小的处于市场斜坡较低位置的球体。企业如果要发展,这个球就必须要越做越大,越做越高。企业既然要做高做大,就要借助信息化的力得以提升。企业信息化的力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基础。

第二个方面是手段,就是计算机信息网络。

第三个方面是中心,即定单信息流。

第四个方面是动力。

第五个方面是目的。

海尔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包括商流的客户管理系统(CRM)、分销管理系统及客户服务响应系统(Call-Center);物流的供应链系统(SCM)、采购配送系统(SAP);制造系统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CAD/CAM/CAE)、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资金流的资金管理结算系统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等。这些子系统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实现了各子系统之间无缝连接的系统集成。

尔物流以SAP系统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物流运输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等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核心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保证了物流运作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物流KPI指标的实现,从而在流程优化中不断提高整体的物流运作水平。结合每

物流企业信息化系统范文第5篇

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

一、实验目的

理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能通过因特网查询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介绍文档;查询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某企业或组织应用的案例。

(1)分析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文档的组成; (2)分所调查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案例的功能特点;

(3)能对析所调查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案例的应用进行分类; (4)分析所调查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所采用的技术; (5)总结并阐述你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6)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拟定一个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

三、操作步骤

通过Internet调查圆通速递(也可以是其他)官网,了解圆通快递在网购中的应用案例。

(1)通过因特网查询,了解其应用介绍文档有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 (2)功能特点:

1.具有一个或多个配送中心负责邮件的不同程度加工与中转,同时又具有若干个分点进行邮件的揽收并最终投递到户,各分点之间也可以不通过配送中心而直接进行业务交接。

2.业务类型多,配送货物品种多而杂,客户范围广且需求各异,信息处理量大。

3.总部、中心、分点、仓库地理分布不集中。 (3)系统应用分类:

1.圆通公司:订单模块、仓储模块、生产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系统管理、决策分析、互联网访问、主监控台。

2.客户:发件、资费结算、在线查询、签收。 (4)采用技术:以邮件在各环节流动为主线,以各种单据回收和财务款项核对为控制手段,通过灵活、快速、准确的向客户提供信息反馈来提高企业在物流行业中的竞争力。同时以B/S与C/S混用的综合架构实现了企业级分布数据的集中管理。

(5)自身理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集中处理,方便快捷的解决了人们对网上购物的需求,为我们提供了更宽广的高质量生活平台。 (6)本人是资深网购人士,固然离不开各大快递公司,因此拟定了圆通速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项目。

四、实验收获和建议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刻理解了活学活用,提高了对知识的渴求。

实验

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能够正确运用系统分析的过程与方法,结合一个自选LMIS项目,复习、巩固LMIS分析的目的、LMIS分析的内容、LMIS分析方法和工具,提高系统分析实践能力。

2、熟悉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的绘制。

3、熟悉Rational Rose工具的使用, 熟悉UML在LMIS分析中的应用。

4、树立正确的系统分析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根据所述系统功能需求,开展实地调查或通过Internet查阅相关资料或结合个人经验,进行系统分析。

2、明确管理业务调查过程和方法,包括所选管理系统典型组织机构、管理功能及业务流程,优化并以图形建模。

3、明确数据流程的调查与分析过程,绘制数据流程图,编制数据字典。

4、学会使用Rational Rose软件来进行系统分析,使用UML描述分析系统的用例图、概念类图、顺序图、合作图、活动图和状态图。

三、操作步骤

通过调查,圆通快递的业务流程如下:

(1)客户发件或供应商提供货物,进行邮资结算。

(2)公司接受订单进行订单管理和信息反馈。扫描出库。 (3)到达分拨中心下车扫描、装件入车扫描。

(4)分到道段邮件则由邮递员进行实物投递,投递登记、投递合拢。

圆通速递整体业务流程图

数据立即存取图

圆通速递公司组织结构图

四、实验收获和建议

熟悉了对数据流、业务流程图的编制,更加了解了圆通速递的业务流程。

实验

三、LMIS系统设计与实施

一、实验目的

1、能够正确运用系统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复习、巩固系统设计知识,提高系统设计实践能力。

2、熟悉功能结构图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存储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环节,并编制相应的文档及程序编写。

3、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系统设计、实施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根据前述实验系统分析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包括功能结构图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存储设计、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

2、根据面向对象方法,绘制系统的详细设计类模型图。

3、在计算机上实现上述内容,完成一个实用、可运行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三、操作步骤

输入输出设计:

1.输出:邮件追踪查询,输出该邮件的追踪记录,到达时间,邮件状态。 2.输入:在线查询界面输入运单编号,验证码。

四、实验收获和建议:

物流企业信息化系统范文第6篇

摘 要: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对于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及商品物流工作的优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对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经济性评价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重点内容,提出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也提出智慧物流系统建设中的经济性问题及问题解决办法。

关键词: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经济性评价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商业的兴起,物流行业得到非常发展的巨大空间,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最近几年之内炙手可热的行业,而为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也是为了提高物流工作效率,物流工作人员开始研究现代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通过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良好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完成物流信息的综合运用,提高物流信息的处理效率,保证物流工作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

一、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

1.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背景

(1)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简要介绍

智慧物流信息系统是当前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应用的重要工具,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及业务工作决策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智慧物流信息系统是在物流行业兴起的背景下开始研究应用,具体就是指利用现代化物联网自动识别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智能运输技术以及云数据平台技术等组合而成的先进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其中包括物流设备信息采集处理、物流商品基础信息处理、物流仓储信息、物流交通信息采集处理等多种功能模块,通过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实现了物流公司在整个物流业务流程的数据信息采集和管理工作。从而保证物流业务能够更加高效的处理,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上节约物流成本,完成物流业务的效益提升。在智慧信息系统建设其经济性评价就是针对智慧信息系统的效益进行评价,对其系统自身的建設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2)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背景

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发展直接起源于现代物流行业的技术发展,其技术背景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物流智能化技术背景。现代物流业正逐渐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技术也逐渐应用到物流行业当中,如智能仓储系统的应用,就很大程度上完成了传统物流仓储管理模式的优化,实现了物流仓储工作的提升。而随着物流贸易逐渐增多,物流商品以及物流要求的逐渐拓展,物流业务双方对于物流业务的展开都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智能化技术更多的应用到现代物流工作处理当中,以最大程度上提高物流业务工作效率。

②物流集成化背景。技术集成化是现代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而在物流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集成化发展也是重要的方向。传统的物流行业中出现了接收地、发送地以及中间运输三部分分离的问题,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流行业的工作效率,并且容易造成物流商品丢失的问题[3]。所以,为了完成物流一体化建设发展,物流企业也在逐渐加强运输、发送以及接收三大模块之间的联系,并希望通过集成信息技术,完成三地之间的信息集成以及信息共享,从而提升物流工作的整体性。

③物流低碳化的发展需求

低碳化经济是我国现行推广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低碳化经济也是指节能经济理念的应用,在其经济模式下要求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起节能减排建设,不仅实现企业生产投资成本的优化,更应该实现企业低碳排放。物流行业从环保角度而言是高排放行业,其中物流运输使用到的车辆设备都要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并且使用到更多的燃料。而为了能够保证物流企业能够实现低碳排放就应该采用到智慧物流系统对物流线路进行良好的规划,减少物流运输的路程,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碳排放,也实现了物流行业的成本节约。

从技术背景、政策背景以及发展背景分析而言,物流行业应该建立全面管理、一体化管理、资源信息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从而保证物流工作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也能够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2.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结构分析和关键技术

(1)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组织架构

智慧物流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企业为了应对物流需求增加以及物流经济模式转变的情况下研发全面性的智慧物流信息分析系统,其主要的功能就是数据信息处理。以下是对其基础组织构架进行的合理分析。

①整体组织架构分析

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模块包括信息服务模块、在线交易模块、资源整合模块、业务管理模块以及辅助决策管理模块。其中信息服务模块是其核心的决策模块,对于智慧物流信息服务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②分模块架构分析

a.信息服务模块。信息服务模块是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模块。信息服务功能模块主要完成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分析等功能。其中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仓储信息采集、运输信息采集、配送相关信息采集、客户信息采集、销售信息采集等功能模块,通过整个物流业务中信息的有效采集,保证系统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

b.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中包含在线交易模块。在线交易模块是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对物流交易模式的一种突破,在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中可以完成线上物流订单、线上物流信息查询、线上客服管理等工作,从而提升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效率。

C.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中包括资源整合模块,在物流业务交易中,主要包括物流单位、订单客户以及接单客户等三面组成,资源整合模块就是对物流交易中的三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取各方的物流交易收益,建立平衡的收益机制,保证物流交易三方都能够对物流费用收取满意,从而保证物流交易能够更加合理地完成。

d.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中包括业务管理模块,物流信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就是物流单位,其对物流业务订单的实时跟踪处理,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物流业务的处理效率,提高物流企业的信誉度。而在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中业务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订单处理单元、车辆监控单元、数据维护模块、报表统计模块、信息查询模块以及信息更新发布功能等组成,通过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业务模块的有效处理保证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处理能够更好地完成,提升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

e.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中还包括辅助决策系统,物流企业以及物流行业想要发展就要利用自身的发展信息进行行业前景分析,解决自身业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做好优化决策设置,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而在智慧物流信息系统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就建立了辅助决策功能,其中包括库存控制管理、ABC分类法、全面质量管理、价值工程决策、图表显示等,通过各项决策支持模块来帮助物流信息系统;来完成物流企业的科学决策从而保证物流企业能够更加平稳的发展,逐渐优化物流业务,提升服务质量。

f.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中还包括信息数据库系统,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中数据库系统是针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储存,方便系统日后信息的使用。在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当中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库系统、业务数据库、知识库、业务模型库以及信息数据库等模块,五种数据库系统能够保证各种数据能够有效的处理,也为以上五种系统模块提供基础的数据服务,保证数据业务处理更加良好,也保证系统工作能够更加高效。

(2)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

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是技术集成应用、智能化技术应用的综合体现,其建设中应用了非常的多的先进技术,以下就是对其建设过程中大的关键技术分析。

首先,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应用了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是现代物品管理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技术,对物品信息管理以及物品跟踪管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自动识别技术也是当前物联网技术应用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中应用自动识别技术方便对物品信息的分类采集,从而保证物品信息采集能够更加高效。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中主要应用了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磁条技术等。通过综合识别技术的应用保证系统物品信息的采集更加高效。

其次,智慧物流信息系統建设中还应用了智能运输技术。其中主要包括车辆定位技术、车辆识别技术。通过对物流运输阶段车辆信息的采集以及分析处理保证物流输运阶段能够更加安全,也能够优化运输路径设置,提升物流企业的生产运输成本。

二、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经济性评价阐述

智慧物流信息系统是当前物流企业完成物流业务的重要系统,系统工作性能、工作的价值评价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所以,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经济评价体系,就是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评价和检验,有利于物流信息系统建设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在物流信息系统经济性评价指标构建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智能物流信息系统经济性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智能物流信息系统经济性评价体系构建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保证评价体系构建能够合理、科学。具体还包括以下几点原则;首先,智慧物流信息评价系统中应该遵循可查性原则,即要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良好的评价,就要保证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和内容能够从系统内部和相关联系数据当中查询和计算,才能够保证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更加合理的评价。其次,智慧物流信息评价体系构建当中还应该遵循客观性原则,智慧物流系统建设后给物流业务处理以及物流企业带来的改变都是客观的,有实质性作用。所以在其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指标构建中也应该找寻客观事实作为评价体系关键点,保证评价更加重要。最后,智能物流信息系统经济性评价系统构建中还应该遵循局部效益服从整体效益原则。智能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系统全面信息处理的工作系统,对于整个物流企业的工作模式优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其经济性进行评价中不能够仅从局部经济效益方面进行评价,更应该从全局利益开始评价分析,保证分析评价能够更加合理。

通过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经济性评价原则构建,能够保证评价体系能够合理,从而对智能物流评价体系的经济性价值进行合理的分析和优化。

2.智能物流信息系统经济性评价体系指标建立

智能物流信息系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主要分为系统开发经济性评价、系统建设经济性评价、系统运行经济性评价、系统性能经济性评价、系统技术经济性评价、系统经济效益经济性评价、社会效益经济性评价等内容。以下是根据上述构建原则建立的智能物流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1)系统开发评价指标建立总结包括系统开发目标前瞻经济效益、开发使用效率指标、修通的应用性指标以及系统安全发展性指标等内容。

(2)系统建设经济性评价指标构件主要包括目标实现程度、目标完成度经济性评价、科学管理经济性评价、资源利用率经济性评价、建设规范性经济性评价、综合造价成本核算等评价内容。

(3)系统运行经济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系统运行实用性评价、系统运行及时性评价、系统运行共享性评价以及系统运行操作经济性评价。操作简便、共享性高、系统工作及时都是对系统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4)系统性能经济性评价指标内容主要包括系统工作稳定性能评价指标、系统工作稳定性评价、系统工作可维护性评价、系统工作可移植性评价、系统工作可扩展性评价、系统适应性工作评价等。通过对智慧物流信息系统进行工作性能经济性评价分析,保证系统工作能够良好运行。

(5)系统技术经济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系统先进性评价、系统技术完成效率性评价、系统数据管理能力评价、系统响应时间评价以及系统信息工作准确率评价等多方面内容,从而保证系统具体技术应用评价合理。

(6)系统经济效益评价是整个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系统整体工作评价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效益成本比评价、优化资源率评价、利润总额评价、市场占有份额评价、节约成本评价、货物损失率评价、订单处理速度评价、企业知名度评价等内容,对系统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就是对系统经济性评价的核心评价内容,也是对系统进行合理评价的主要内容。

(7)物流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中还应该包括物流信息系统对社会带来的效益进行评价、其中主要包括客户忠诚度评价、用户满意程度评价、节能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以及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不仅给物流行业带来经济效益,更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如运输线路优化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车辆排放减少,提升社会发展效益以及社会环境和谐。

三、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经济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化经济性问题

智慧物流信息经济性评价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印证系统的工作效益,更是为了检测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并总结物流信息系统经济性建设问题。本文根据上述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经济性指标完成了物流信息系统的经济性评价工作,通过系统的评价发现当前智慧物流信息系统还存在以下几方面工作。

(1)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缺乏信息化战略

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非常关键,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工作运行质量,而在未来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信息化建设依然是系统优化的重要方向,物流企业在规划发展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过程中理应将信息化建设战略设置为重点建设工作。但是,实际的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物流企业管理者并未更多的规划信息化建设占率。据本次评价发现,大部分物流企业的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中建设FID/GIS/GPS/条码等智慧物流信息技术所在比例为14.3%,而采用北斗导航新式导航系统的比例仅为8.1%,可以说当前智慧物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多,信息化战略发展不够广泛。

(2)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全面性有待提升

本次评价中,还发现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全面性不够高,从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目的而言,系统建设应该保证全面性,从而对物流业务以及物流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但是,在评价中,发现随着物流企业的逐渐增多,物流服务逐渐增多,物流企业对于社会效益的建设不够重视,对于自身的经济性效益重视过高,从而影响到系统的具体工作运行,也影响到了系统的经济效益全面性。

2.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经济性问题的解决策略

从当前的技术发展层面而言,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是物流行业应用的重要工具,对于物流行业的基础业务处理以及发展决策都有重要意义。所以,通过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经济性评价,应该逐渐完成自我优化,解决系统的自身发展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建设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技术是当前大部分先进技术的应用模板,也会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智慧物流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面对当前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信息化战略缺失的问题,智慧物流信息系统想要发展,就应该建立信息化发展战略,完成自身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首先,物流单位应该对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进行重视,根据当前企业的现有资源条件、技术条件以及资金条件去应用合理的信息化技术来完成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其次,有一定实力的物流企业应该立刻组件信息技术研发部门,尽量在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当中应用到更多的信息技术。如,现代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良好的技术应用,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经济性价值提高。

(2)建设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全面性

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其建设的基础目标就是完成对物流信息数据的全面性处理,所以在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优化发展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起全面性的建设。一方面,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全面建设中应该建立标准化体系,各企业在自身特有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按照标准体系进行系统构建,保证系统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同时也保证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各项物流业务处理工作。另外一方面,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全面优化过程中还应注重系统的功能开发,例如系统安全功能开发、物流跟踪监控功能的开发,都可以提升物流监控信息系统的全面性。

四、結束语

本文笔者在文章中详细阐述而来智慧物流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以及具体指标内容,并根据经济性指标评价提出了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战略匮乏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谢尊贤,蔡二柱.基于云模型的智慧物流仓储安全评价研究[J].物流科技,2020,043(003):148-153,168.

[2]董潇,韩以伦“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物流评价体系研究[J].智慧工厂,2019(04):66-68+71.

[3]冯径平,陈玲,王爱荣.智慧物流系统合作方的逆向性选择研究——基于AHP和熵权法[J].现代商业,2018, No.487(06):16-17.

[4]李丫丫,王磊,彭永涛.物流产业智能化发展与产业绩效提升——基于WIOD数据及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流通经济,2018(3):36-43.

[5]李佳林.中国智慧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 000(007):87-87.

[6]李小军,贾如春.基于数字化供应链智慧物流路径优化算法的研究与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9,303(03):98-98.

[7]伍宁杰.“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智慧物流转型路径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8,No.751(12):118-121.

[8]申嘉琳.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6(03):70-76.

作者简介:蔡海荣(1980- ),男,汉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大学管理学学士,广西第一工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仓储管理方向

物流企业信息化系统范文

物流企业信息化系统范文第1篇1.物流数据自动识别技术物流治理中最主要的就是数据的收集工作,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是实现信息自动采集和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