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ct检查准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71

ct检查准备范文第1篇

1 临床资料

检查成功的关键是充分扩张肠道: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口服1500~2000mL的等渗 (2.5%) 甘露醇溶液, 甘露醇无毒副作用, 价格便宜, 无异味, 病人容易接受。采用等渗溶液, 不会引起肠液的过多渗出, 肠腔充盈均匀, 肠壁显示清楚, 肠周脂肪间隙显示良好, 可消除伪影。对原发性病变范围及肠管内外淋巴结的肿大, 术前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92%[1], 提高照片质量;扫描常规采用平扫和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

2 方法

口服2.5%等渗甘露醇肠道准备后腹部CT扫描的应用。

3 结果

采用2.5%等渗甘露醇肠道准备后腹部CT扫描, 简单易行, 肠管充盈时间短, 腹腔脏器间衬托良好, 病灶检出率明显提高, 安全可靠, 易被患者接受, 值得进一步研究。

3.1 胃、十二指肠检查患者准备

(1) 检查前禁食饮6h以上, 以便彻底清洁胃及十二指肠。

(2) 检查前25min肌注654-2, 15~20mg, 以抑制胃肠道蠕动, 从而为采集清晰的扫描图像作好准备。

(3) 在服产气剂之前一定观察胃内已有气体量;检查前5min口服产气剂3~5g (使胃充盈500mL的气体量) 以扩张胃及十二指肠。口服等渗甘露醇800~1200mL, 使胃充分扩张。病人常规取仰卧位。如胃窦部和十二指肠病变改用右侧位, 目的是使病变部位尽量充盈造影剂和减少胃内气体。从胸骨剑突扫至脐部, 也可视需要扫至盆腔, 层厚和层距1cm。如病变范围局限, 可在局部区域加3~5mm薄层扫描。

(4) 肠梗阻患者不需要上述准备 (利用自然对比) , 而肠道清洁后用足量甘露醇使肠道扩张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3.2 CT小肠造影

CT小肠造影适用范围广泛, 病人无痛苦, 接受程度较高。一般均能完成对腹腔及其盆腔小肠的全程观察, 而不受限于肠管的狭窄或梗阻。可以观察腔外病变;可在小肠镜检查前应用, 排除有无肠管严重狭窄或梗阻现象, 判断病灶部位, 为小肠镜的检查途径提供参考。限度:无法观察粘膜面的微细结构, 如充血糜烂、小的溃疡、纵行溃疡等, 也无法进行取材活检。CT小肠造影与小肠镜的比较:CT小肠造影简便易行, 而小肠镜操作复杂, 病人耐受性较差, 不能应用于肠梗阻病人;由于小肠冗长迂曲, 小肠镜不能1次就检查小肠全程, 必须分为经口或经肛2个途径2次检查才能完成对整个小肠的检查。如果病人经口途径未能发现病灶, 就意味着需要再行1次经肛途径的检查, 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我们认为, CT小肠造影可作为临床怀疑肠道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同时也可以为小肠镜的检查途径提供参考。值得指出的是, 在本组研究中的CT小肠造影联合小肠镜的敏感度为90%, 其结果要明显高于单独应用CT小肠造影或小肠镜。若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采用小肠镜和CT小肠造影联合应用[2], 以提高检出病变敏感度。

小肠肿瘤早期大多无症状, 发病率约占胃肠道肿瘤的3%~6%, 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1%~0.3%。小肠肿瘤CT低张小肠造影 (MSCTE) 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

敏感度以病理为金标准, CT小肠造影的敏感度为80%, 小肠镜的敏感度为70%, CT小肠造影联合小肠镜的敏感度为90%[3]。

综上所述, CT小肠造影更加简便易行, 因此, CT小肠造影应成为诊断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1) CT小肠造影前3d无渣半流质 (“急性肠梗阻患者, 无需特殊准备”) 。

(2) 检查前晚饭后半小时口服泻药番泻叶9g/包 (或硫酸镁) , 便秘者可服2包等清洁肠道。

(3) 检查前晚8点以后至检查晨禁食。

(4) CT扫描前45min口服2.5%等渗甘露醇溶液1500~2000mL, 口服时将溶液分成4等份, 每次喝350~500mL时 (能多喝尽量多喝些) , 让患者休息5~10min, 能活动的病人起来走走, 活动一下, 嘱患者喝水的速度不要太快, 观察他们有无腹胀、腹痛等现象。口服溶液要有间断、适当的活动, 这样使得溶液到达小肠, 彻底扩张肠道。

在扫描前10~20min时注射低张药物, 病人取仰卧位, 病变部位明确者可只作局部扫描;如病变部位不明确, 应做全腹扫描。

3.3 结肠

3.3.1 肠道准备检查前1d低渣饮食, 检查前晚口服20%甘露醇500mL (老年、体弱或明显存在梗阻症状者为禁忌) ;

检查当天, 必要时在检查前2h再次进行清洁灌肠洗肠, 灌肠后2h行螺旋CT扫描。肠梗阻患者只需进行清洁灌肠洗肠, 以彻底清洁大肠道。扫描前10~15min肌注654-2 (禁忌证除外) 10mg。以降低结直肠张力, 减轻肠痉挛和减少肠蠕动伪影。病人仰卧, 经肛管注入适量气体 (约1500mL) , 直至被检查者感觉腹胀、微痛。能清楚显示正常结肠黏膜皱襞, 能比较全面地观察结肠肿瘤、息肉等病变的形态特征, 可以观察肠壁及肠外的改变.

3.3.2 一般患者检查前2d食易消化食物。

一般患者检查前1d晚上11时口服泻剂, 以彻底清洁全肠道, 此后禁食禁饮, 如检查前过于饥渴, 可服适量糖水。

3.4 盆腔

3.4.1 体位一般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下缘向上

至髂前上棘, 层厚10mm, 无间隔连续扫描, 对前列腺、精囊腺或较小的肿瘤可以加扫3~5mm薄层。如发现盆腔肿大的淋巴结, 应向上扫描至肾静脉水平。卵巢肿瘤应视为全腹肿瘤, 扫描范围应从耻骨联合至膈顶, 但扫描可间隔5~10mm。为观察膀胱壁或判断病变是否带蒂, 可变换体位如俯卧、侧卧, 以利于病变的显示。

3.4.2 扫描方式平扫:

常规平扫, 观察膀胱、输尿管有无结石, 前列腺内有无钙化, 病变的密度以及是否均匀, 以便和增强扫描比较。主要为观察骨盆时, 宜采用骨算法扫描。增强扫描有以下几个作用:显示平扫不能显示或可疑的病灶, 前列腺和子宫占位病变常呈等密度, 单纯平扫难以确定;了解肿瘤的供血情况, 根据增强特征鉴别病变性质;显示盆腔内血管及血管丛, 区分血管断面和肿大的淋巴结。

检查肠道准备同上。膀胱、前列腺CT扫描必须使膀胱适当充盈, 可在扫描前让病人大量饮水, 也可采用导尿管逆行注入气体或稀释的造影剂, 或经静脉注射造影剂, 以显示输尿管和膀胱。已婚妇女扫描前于阴道内放置阴道栓, 以显示阴道和宫颈的界线, 但不要将阴道栓子塞得过深。若将栓子放到阴道穹隆部, 则易将宫颈误认为肿块。

4 结语

所有患者口服后甘露醇50min~1.5h达到满意充盈, 均顺利完成检查, 检查过程中和检查后均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CT表现为肠腔呈适度扩张、充盈密度均匀、气粪影干扰较少, 如同小肠造影充盈相, 肠袢间关系显示清晰, 未见因充盈不到所致的假性团块影。所有患者肠壁清晰可见, 肠袋变平变浅, 肠间脂肪间隙均显示较好。配合低张能很好显示肠道及腹腔内病变。合适的肠道准备是胃肠道CT造影成功的关键。

摘要:目的 成功的检查充分扩张肠道。方法 口服1500~2000mL的等渗 (2.5%) 甘露醇溶液。结果 采用2.5%甘露醇肠道准备后腹部CT扫描, 简单易行。结论 等所有患者口服后甘露醇50min~1.5h达到满意充盈, 均顺利完成检查, 检查过程中和检查后均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关键词:等渗 (2.5%) 甘露醇溶液,CT检查

参考文献

[1] Horton KM, Fistmum EK.Helical CT of the stomach:evaluation with water as an oral contrast agent[J].AJR, 2006, 171 (11) :1373~1376.

[2] 张晓鹏.胃肠道CT诊断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80.

ct检查准备范文第2篇

2.请病人家属陪同前来做检查,儿童、不配合检查者、神志不清者、危重病人需要有关医护人员陪护。

3.检查前务必除去检查部位的高密度或金属物品。例如:头颅、五官检查中的发夹、耳环,胸部检查中的项链、领带夹、金属饰物及上衣口袋中的金属物品,腹部检查中的皮带、手机、钥匙等,并妥善保管好贵重物品。进入检查室,禁止使用手机。

4.检查过程中病人须尽量配合医(技)师检查,避免运动,以保证图像质量。在胸、腹部检查过程中屏气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图像质量,提高效率。一般采用平静均匀呼吸时屏气。

5.腹部CT检查最好前一天晚上起空腹。1周内不服含金属的药物,不做胃肠钡剂检查。若已做钡剂检查者,需待钡剂排空后才能检查;如为急诊,应告知CT医(技)师,以免影响图像质量,避免重复检查。检查时听从技术人员指导,保持体位不动,配合检查进行平静呼吸、屏气等。

6.特殊检查(作碘制剂CT增强扫描或CTA检查):根据病情和诊断需要,部分病人平扫后需做增强检查或其他特殊扫描,经检查医师与病人或家属协商后方可进行检查,并补交所需费用。患者行增强扫描须本人或家属签署《碘对比剂知情同意书》。

7.CT机上配有对讲机,在检查中如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技)师。

8.孕期妇女严禁进入。

9.做完检查二小时后领取报告与胶片,如发现较为疑难病例,需请专家会诊或是全科讨论会诊的,我们将适当延迟出报告时间。急诊检查半小时后领取报告。CTA检查在48小时后领取。

ct检查准备范文第3篇

问诊:患病史、家族史、个人史、不适症状

查体:血压、一般检查、肺部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二、问诊:

1、患病史:有无已经正规医院确诊的疾病,如有,目前用药治疗情况及效果如何。

2、家族史:有无遗传性疾病、传染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等家族史。

3、个人史:工作性质,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等。

4、重点症状询问:有无阵发心悸、胸闷、胸痛、阵发眩晕、晕厥、明显消瘦、大便异形、黑便血便、腹泻、干咳、咳血、烦躁易怒、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

三、血压测量:

1、仪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压前,需核正零点,检查是否漏气。

2、环境:室内安静明亮,理想室温21摄氏度左右,有休息座位。

3、测量前注意事项:

① 嘱受检者至少休息5-10分钟,精神放松,排空膀胱,不饮酒、茶、咖啡等饮料,前15分钟不吸烟,避免在过冷过热环境中呆太长时间。

② 高血压患者已规律服药者,规律服药不必停,测得的血压提示药物控制

下的血压状态。

4、血压测量操作规程:

① 受检者取坐位,双足平放在地面上,右臂放在桌面上,臂下放棉垫支撑,手掌向上。

② 血压计平放于心脏水平。袖带要平整缚于右上臂,下缘在肘窝上2-3厘米处,不可过紧或过松,使气带中心正好位于肱动脉部位,将听诊器膜式听头放在肱动脉部位,但不与袖带或皮管接触,轻按使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

③ 最高充气压:脉搏音消失后再充20-30mmHg。放气速度2mmHg/s。脉搏音消失后再听20 mmHg左右,以肯定声音消失。

④ 血压读数:取水银液面顶端,平视刻度上值,只能为偶数。

⑤ 间隔40秒左右,反复测量二次,取其平均值。每次测量前必须放气充分。

四、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是对全身状态的概括性观察,其检查方法以视诊为主,有时配合触诊。在健康体检中,一般检查包含的内容有:发育体型、营养状态、语调语态、面容表情、皮肤毛发等。

五、肺部检查

1、受检者取仰卧位,必要时配合坐位检查。

2、视诊:胸廓有无畸形,两侧呼吸动度是否对称,注意呼吸节律与频率。

3、听诊:由上而下,两侧对称部位比较,注意呼吸音的强弱,有无异常呼

吸音、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如有异常呼吸音、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应详细描述具体部位、性质。

4、必要时配合触诊、叩诊。

六、心脏检查:

视诊:观察心尖搏动的位置以及有无异常搏动。

触诊:检查有无震颤、有无心包摩擦感。

叩诊:按先左后右、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心界的叩诊,目测即可。

听诊:按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二尖瓣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的顺序进行。听诊的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及心包磨擦音。

(1)心率:心律匀齐时最少数15秒;心律不齐时最少数60秒。

(2)心律:如有早搏应记录每分钟几次,如心律紊乱无规律应结合心电图予以记录。

(3)心音:注意有无异常心音,若有应详细描述。

(4)杂音:如有杂音应详细描述具体听诊区、分期、性质、传导否、传导方向。

七、腹部检查:

采取仰卧位,双腿屈曲,腹部放松,自然呼吸。

视诊:观察腹部有无隆起,包块,腹壁静脉曲张等。

触诊:检查一般从左下腹开始,按“S”形顺序,由浅入深,分别触诊腹部

九个区,注意腹壁的紧张度,有无压痛,反跳痛以及包块等。

肝脏触诊: 一般在右锁骨中线上由脐平开始深触诊,嘱受检者深呼吸,当呼气时,指端压向深部;吸气时,施压的指端于原位向肋缘方向触探,如此自下而上,顺序上移,如肝脏增大或下移,右手指腹即可触到肝下缘。随后还要在剑突下触诊。最后触感肝脏的硬度,有否结节、压痛、搏动等。

脾脏触诊: 取仰卧位或右侧卧位,多用双手触诊法。左手掌置于受检者左腰部7-10肋处,试将其脾脏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腹部,与肋弓成垂直方向,随受检者的深呼吸,有节奏地逐渐由下向上接近左肋弓,进行脾脏触诊。如脾脏增大明显,应按三线测量。

ct检查准备范文第4篇

PET/CT和pet在功能上的不同:

PET/CT检查其实是pet和ct的有机结合体,它融合了Pet与CT两大检查的优势,具备两者的功能以外还有独特的图像融合技术,其功能达到了1+1>2的特点,因此,从功能上讲PET/CT检查更强大。

PET/CT相比pet具有哪些优势?

◆PET/CT检查比pet的优势还体现在多个方面,除了功能强大以外,PET/CT检查具有超强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特别是对于肿瘤病灶有很好的灵敏度。PET/CT检查较pet检查对肿瘤病灶的定位更加准确,在定性、定量方面也都提高了不少。而一般来说,单纯的PET应该分别率差,是一种功能状态显像不是解剖学显像,定位比较差。

◆PET/CT检查清晰的显像能够发现早期的肿瘤病灶,当肿瘤还处于萌芽状态时PET/CT检查就可以将这种病灶检查出来并及时治疗;另外PET/CT还可以一次性检查全身,检查更全面,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方面的信息。

ct检查准备范文第5篇

常规部位扫描参考标准如下:

头部:听呲线无定位图(特殊要求除外)24层(常规);

胸部:腋中线与胸锁关节行CR像扫描层数视呼吸运动及胸廓大小决定18-20层(常规)需要重建薄层;

腹部:上腹部检查前应空腹,并嘱患者进水定位线即腋中线与剑突需行CR像扫描亦视CR像情况定层数;下腹部:检查前应开40ml泛影葡胺注入4瓶矿泉水内,每瓶10ml,检查前5-6小时分次进有造影剂的水3瓶,检查时带一瓶至检查室用于灌肠,并嘱咐患者留好足够的尿量,灌肠后行下腹部扫描定位线为腋中线与髂前上棘余同前;

泌尿系统:需要看膀胱则留好足够的尿量,肾脏观察则不需留尿扫描方式同腹部;

生殖系统:除前列腺需要留置少量尿液外,其余生殖器官均不需留尿或仅

需微量尿液扫描方式同腹部;

鼻窦:冠状位:嘱患者俯卧,头抬起,下巴立于头托上面定位线为听鼻线,交叉定位于梨状孔位置需行CR像扫描计划由前至后(额窦至蝶窦)32层(常规),特殊情况视鼻腔内气化再定;

颈椎间盘嘱咐患者仰卧,头放在检查床上(不垫头托以打开椎间隙),按照要求的椎间隙进行CT平扫;腰椎间盘嘱咐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定位方式同下腹部,按照指定的椎间盘医嘱对患者进行椎间盘扫描;

骨关节:各骨关节分布不同,按照指定的医嘱对患者进行不同骨关节CT平扫,不需三维重建需骨算法对相应关节进行CT扫描;另一方面,肩、椎体骨盆等关节应用头先进程序,下肢如膝、踝关节等应选用脚先进方式扫描需行CR像扫描计划应包完相应的检查骨、关节或者至少包完相应的检查骨关节;

检查完毕,同样需要关注病人的神态,询问状况,有不适则做相应处理将患者从检查床上要求下来,并解其铅衣让患者拿好自身的贵重物品,并说明取结果时间(急诊30分钟、平诊120分钟、住院者次日送至相应科室护士站,危重者采取危急值报告)。 增强(以上腹部增强为例):

准备工作同平扫一般部位增强,需100ml碘佛醇或者碘海醇造影剂,由护士完成静脉注射工作打开注射泵流速调整至2.0-3.0ml/s,可视患者的年龄、血管弹性情况而至,但一般不超过3.0ml/s开始操作(如医生要求先平扫的先行平扫再行增强扫描,未做要求的直接增强)

先行CR像扫描,做好增强扫描计划;

开smart,延迟时间8-10s,目标阈值80ml-100ml,监测线应放在腹主动脉层面;

点击曝光确定,先行检测线定位扫描,把目标圆形点放在腹主动脉(胸部

放在升主动脉或者降主动脉)中心点;

开始监测并注射造影剂;

目标值升至开始设定的阈值线上以后开始点击扫描状态按键(行第一期扫描);

动脉期扫完后紧接着重复系列行第二期门脉期扫描;

重复系列,暂停5分钟后再行第三期延迟期扫描(考虑血管瘤的患者由于5分钟可能造影剂未完全充填可7-10分钟后再行第四期扫描)。

扫描结束后结束工作同平扫,并嘱咐患者留观30-60分钟后方可离开CT室或者医院,以免迟发过敏反应。

血管CTA成像:

准备工作同增强扫描(但造影剂碘佛醇或者碘海醇150ml)调整合适的流量(3.5-4.5ml/s)开始行CTA扫描开始步骤:

先做两个CR像,由顶叶至寰椎椎体,层数均为248层;

开smart,由于涉及峰值计算,此处可没有目标阈值,延迟时间适当缩短,调至5.0s,ISD至1.0s即可;

监测线放在第三颈椎椎体偏下部位为合适位置;

点击确定,开始对监测线扫描;

将监测点放在椎体横突孔内,此处为最佳位置,方至中心点更为标准; 开始行监测扫描,等待扫描峰值出现后且监测量呈现出一个规律的波形后按暂停扫描;

护士进入把剩余的药物注入注射泵内;

算延迟时间:即8s的倍数(如16s、20s、24s、28s、32s)减去7.5s即可,峰值时间不是8s的倍数时应选择离8的倍数近的一个时间减去7.5s,且取上不取下(例如当峰值算出等于18s时,取20s不取16s);

算出延迟时间后即开始进行CTA扫描,点击确认按键并注射造影剂; 当显示结束检查时扫描完毕。

结束工作同CT普通增强扫描减影(即增强图像减去平扫图像得出血管图像)进行后处理CTA血管成像。

打片:检查打片机电源是否连通,和操作电脑是否连通,检查是否有胶片存在打片机内。

排版:

头颅:24幅图像,外伤患者可以加排骨窗;

鼻窦:32幅图像,纵向两分隔合并(软组织窗和骨窗均要),剩余一格CR像;

颈椎间盘:软组织窗12幅,骨窗12幅(最后2幅合并),剩余一格CR像; 胸部:横向肺窗与纵膈窗,剩余一格CR像;

腹部:腹部窗排入格式,剩余一格CR像;

骨盆:骨窗排入格式,剩余一格CR像;

椎体:骨窗和软组织窗均要,剩余一格CR像;

腰椎间盘:同颈椎间盘;

其余骨关节:同骨盆;

增强:平扫+增强即平扫与增强第一期排在一张片子上,剩余一格CR像;第二期和第三期排在一张片子上,剩余一格CR像;直接增强:三期排在一张片子上,剩余一格CR像。

ct检查准备范文第6篇

做ct检查后吃什么

做ct检查后吃什么?我们知道,CT检查是一种辐射比较强的检查方法,做CT检查一定要遵循医师的指导。很多网友都在问,做CT检查后吃什么好的问题。除了多吃我们常见的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外还有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做ct检查后吃什么? CT辐射较强,所以吃些防辐射损伤的食物是极好的。如枸杞、菊花、决明子。另外,常喝菊花茶也能收到清心明目的效果,枸杞清肝明目,对保护视力也有很大好处。

饮茶能防止视力衰退和恢复视力。国际上普遍认为饮茶有抗辐射的作用,能减少计算机荧光屏X射线的辐射危害。茶中富含的茶多酚(50%)和脂多糖等成分可以吸附和捕捉放射性物质并与其结合后排除体外。

必需脂肪酸、维生素A、K、E及B族维生素的缺乏均可降低机体对辐射的耐受性在膳食中适当供给。像花菜、卷心菜、茄子、扁豆、胡萝卜、黄瓜、番茄、香蕉、苹果这些。油菜、青菜、芥菜、卷心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不仅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可口菜肴,而且还具有防辐射损伤的功能。

本文来源:上海体检http:///021

ct检查准备范文

ct检查准备范文第1篇1 临床资料检查成功的关键是充分扩张肠道: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口服1500~2000mL的等渗 (2.5%) 甘露醇溶液, 甘露醇无毒...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