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年级上册数学免费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10-101

四年级上册数学免费范文第1篇

一、直接写得数1505 700÷700 1160 420÷6 72÷24 5006638÷90≈ 98120≈ 645÷79≈ 563÷70≈

二、用竖式计算70825 140÷26 63180 625÷2525080 508÷29

三、填空

1、最大的九位数是 ,把它四舍五入到“亿”位,并用“亿”作为单位,约是 ;最小的六位数是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书是 。

2、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 的大小, 得越大,角就越 。

3、角的计量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4、括号里最大能填几?80( )<505 27( )<390

5、在□里填上“<” “>”或“”。 1602□300 30180□19300 12020□10240

6、如图,已知∠1∠2,∠340°则∠1∠

27、钟面上 9 时,分针和时针成 的角。

8、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 条高。

9、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

10、□÷△1224,□里最小要填 。

1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且 ,对角也 。12.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小的一位数是 。

四、判断

1、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 )

2、两位数乘三位数,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积一定是五位数。 ( )

3、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如果不相交,就一定平行( )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 ( )5 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 )

五、选择

1、被除数除以 26,除数 ,商不变。A、不变 B、乘 26 除以 26

2、烙饼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没面需 2 分钟,妈妈烙 7 张饼,至少需 分钟。A、12B、14C 、6 D、153 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A、长方形 B、梯形 C、四边形 D、长方形和正方形

4、平行四边形有 条不同的高。A、1 B、2 C、无数

六、列式计算。1.、42 个 205 相加,和是多少?

2、756 里面有多少个 18?

七、操作题过 A 点分别做 1 和 2 的垂线和平行线。

八、应用题

1、某牛奶厂每天向市场供应纯牛奶 580 箱,王叔叔一次只能运 70 箱,王叔叔几次才能运完?

2、李老师步行上班,他每分钟走 75 米,从家到学校共用了 25 分钟,其间在路上买报纸花了 2 分钟,他家距学校有多远?

3、一辆长途客车 3 小时行了 174 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 15

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4、王刚开车从县城到王庄,去时 40 千米/时,用了 3 小时,返回时用了 2 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5、爸爸到家具城买椅子,没把椅子 66 元,爸爸付出 400 元,找回 4 元,爸爸买回几把椅子?

四年级上册数学免费范文第2篇

四.一班 李睿心

今天中午一道题可把我困在那了,什么1+2+3+4+5+6+7+8+9+100=( )( )=( ),哎呀,我难道要拿着计算器一点一点地算吗?这得算到猴年马月呀!我皱起了眉头,准备放弃。

?宝贝,又有什么题难住你了吗,轻易放弃这可不像你的作风呀!来,让老妈看看!?老妈看后说,?这还不容易,来我给你讲讲。??不,还是让我想想吧,这样的题肯定是有技巧的!?我拒绝了妈妈的好意,开始认真思索,一个数加一个数的逐个计算太麻烦了,这其中一定有规律。突然,我想起了妈妈曾给我讲过的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拿1+100=10

1、2+99=10

1、3+98=10

1、就这样首尾相加,从1一直加到100就会得到50个101,也就是101乘以50,结果等于5050。?答案完全正确!?妈妈高兴地说,?我再出一道题考考你,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60,这5个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我的脑子飞速旋转,?等等于74。??答对了,它是利用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除以5,得到的平均数就是中间数72,而它要求的不是中间数,而是五个连续自然数中最大的那个数,所以还应该用72加2得到74就对了。宝贝,你真棒!? 嗨!经过这次老妈的指点,再加上我认真的思考,相信以后这样的题再也难不倒我了!

指导教师:李楠楠

神秘的9 四一班 杨佳明

今天,我在百科全书上看见了这样的一道题目:爱因斯坦出生在1979年3月14日。把这些数字连在一起,就成了1979314。重新排列这些数字, 任意构成一个不同的数(例如3714819),在这两个数中,用大的减去小的(在这个例子里就是37148191879314=1835505),得到一个差数。把差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如果是两位数,就再把它的两个数字加起来,最后结果是9。(即1+8+3+5+5+0+5=27,2+7=9)。

在题目的最后,标注着:实际上,把任何人的生日写出来,做同样的计算,最后得到的都是9。

随后,我立即把我的生日做了相同的计算,我的生日是2003年8月8日,连在一起就是200388,随意打乱后是380802,380802200388=180414,1+8+0+4+1+4=18,1+8=9 !我又立即把高斯的生日1977年4月30日,做相同运算,其结果居然也是9。

为什么结果都是9呢?在书中,这个计算过程被称为?弃九法?。弃九法就是求一个数的数字根,最快的方法是在加原数的数字时把9舍去。

原来,一些知识可以解释生日算法的奥妙,只要学会了这些知识。

指导教师:李楠楠

指导教师:李楠楠

找 家

四一班 慕乃琨

一天,一个正方形独自走在大街上,它找不到家了。于是,它便四处请求。去了三角形家,三角形说:?我们的内角和是180度,你是吗??正方形量了一下,是360度,不属于三角形类。

正方形又到三棱锥家,三角体说:?我们三角体有六个角,你有吗?才四个角。?正方形又孤零零走开了。

正方形找啊找啊,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听说,它是四边形,于是,它到四边形家去探访。四边形说:?你属于哪一类啊?我们这里有正方体类、长方体类、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类。? ?我属于?正方形不知道它属于哪一类。?我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是直角的图形出来。?四边形说。有正方形和长方形。

四边形对正方形说:?你的四条边相等吗???相等!相等!?正方形大叫。?那你就属于正方形类,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你就是正方形。

正方形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 指导教师:李楠楠

巧算行程问题

四一班 巫明洁

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一道题: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8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3小时后两个相距多少千米?

我先算了算,怎么也算不对。我忽然想起了爸爸对我说,?解答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应该注意时间,地点,方向,结果四个要素,一般采用直观画图的方法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思路。? 一想到画图,我顿时又了灵感,不一会儿,我就把图画出来了。

有了图,题就好回答了,算式是: 80-(36)+(35)=47 千米

答:两个相距47千米。

我又看了一道题:甲乙两车从相距270千米的地方同时向后而行,甲每小时行50千米,乙每小时行4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很快算出了答案: 270÷(40+50)=3 小时

答:3小时候相遇。

另外,我还总结出一个公式。

行程问题真好玩,以后我还要多做。

指导教师:李楠楠

谁是大王

驻马店第二实验小学 四(1)班 石书阳

一天夜里,数字王国里的五个自然数

2、0、

1、

4、8发生了争吵,原来是争论谁最适合做大王。

首先,数字8发话了:?我认为应该让我当大王,因为我是咱们几个中最大的数!??你?还是我当吧,我的身体最大,可以统管无数个自然数臣民!?数字0反驳到。这时候数字2 说话了:?我说0啊,就那又圆又笨的身子,走得动吗?应该让我管理自然数臣民!??你休息,就你那一副天天给别人跪拜的样子,还是让我当吧!?数字4立刻说。?不行,4你的谐音是死,会给大家带来厄运的!?最小的自然数0又抗议到。?好了0,你那胖身子不行的!?8说。?那你天天把腰系那么细干嘛?你不也胖吗??0立刻反唇相讥。?0,你太小了!?2说。?那我

也比所有的负数大啊??0被激怒了。?行了,别吵了。?一直没有发话的数字1说话了。这时大家才注意到1。?我感觉1最合适!?2说。

?1,一马当先。?0说;?1,一如既往。?2说;?1,一帆风顺。?4说;?1,一言九鼎。?8说。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大王终于选出来了,那就是自然数1,从此,由他来管理无数个自然数臣民。

骄傲的百合花

四一班 郭昕雨

在花的世界里,有一种花很骄傲,它就是百合花。一天,花儿们的皇后要找一种花做花仙子,花儿们早上很早就起来了,它们化化妆就去参加选花仙子大赛了。这场大赛中,百合花和杜鹃花一路比拼成为了?二强?,花皇后让厉害的花长老选择,花长老说:?请两位听我说,小强要买皮球,他到球店里,看到足球30元一个,小强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钱?杜鹃花让百合花先说,谁知百合花却说:?哎呀,大家看,连我们最聪明的杜鹃花都不知道,这题可真难呀!看我的,用75/30=2(个)〃〃〃〃〃〃15(元),答:用75元可以买2个足球,还剩30元,噢,不是,还剩15元。?大家以为杜鹃花会生气,没想到杜鹃花竟说它说得好。真是谦虚啊!但是这是第一局,明天还有最后一局。

第二局,花长老出得题是:填空:1.以知a*b=200如果a扩大3倍则积是( );如果b缩小4倍则积是( )?杜鹃花说:?第一个括号里是600,第二个括号是50.??对,请听第二题。?花皇后对着广播说:?钟表上几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杜鹃花说:?6时整。?花皇后边下台边说:?对,从今往后,你就是花仙子,这是你的王冠。?花皇后还没说完,百合花急匆匆的来到了现场,原来,百合花的骄傲让它想到反正杜鹃花什么也不会,又何必去那么早呢!所以睡过了头。

就这样,百合花眼睁睁的看着花皇后把王冠戴着杜鹃花头上,直到现在杜鹃花的花心就是它的王冠,即使百合花有成千上百个王冠也比不上这一个。哎,谁让它当初那么骄傲呢,活该!

指导教师:李楠楠

知 你 商 数

西园小学 四年级 一班 张誉敏

有一天,我去小舅家玩。小舅家有一个大姐姐,大姐姐看见我说:?妹妹,我给你变个魔术吧。?我说:?好吧。? 大姐姐说:?这个魔术名字叫做知你商数’。? 我说:?你可以猜出我写的商数吗??姐姐说:?是的。? 我说:?可以啊。? 魔术开始了。大姐姐说:?你写一个三位数,但不能有零。?我暗暗写下一个三位数365。我问:?接下来做什么??姐姐说:?把你写的三位数颠来倒去,但不能重复出现。最多可以组成几个数。? 这令我犯难了。我先按原来的数字写...... 我写了:36

5、3

56、56

3、

536、6

53、635,我这样按顺序来写,不会遗漏。于是我说:?可以写出六个数。? 姐姐说:?没错,只能组成六个数。如果少于六个数肯定有遗漏,相反如果多了必有重复的数。?姐姐接着说:?现在你把得到的六个数,算出的得数再用原来的三位数的数字和去除,算好后商的得数我能告诉你。??真的吗??我半信半疑。

我用(365+356+563+536+635+653)÷(3+6+5)=3108÷14 =222。姐姐见我已经写完了,就说:?我知道你写的数是多少。?我说:?是多少??姐姐说:?222,否则就错了!? 我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姐姐说:?假设拟写的数是a、b、c,用他们不重复的、不遗漏的组成六个三位数,在每个数位上,每个数字就出现了两次。

思考:除数是a+b+c,

被除数个位数是2(a+b+c)=2a+2b+2c,

被除数的十位数是:2(a+b+c)10=20a+20b+20c。

被除数的百位数是:2(a+b+c)100+2(a+b+c)10+2(a+b+c)(=200a+200b+200c)+(20a+20b+20c)+(2a+2b+2c)=222(a+b+c)。 所以,商就是:222(a+b+c)÷(a+b+c)=222。

我说:?原来是这样呀!? 捉 妖

四一班赵苑廷篇二: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买衣服)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

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做作业)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

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

2、

4、

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

2、

4、

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数学中的“诗情画意”)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 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0的重要性)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

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习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数学手抄报资料

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分苹果

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

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

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本文由盘古文库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篇三: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买衣服)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

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做作业)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

2、

4、

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

2、

4、

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数学中的“诗情画意”)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0的重要性)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四年级上册数学免费范文第3篇

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4、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例题1

(最优化问题)

农民伯伯早晨起来刷牙洗脸要4分钟,整理收割工具需要10分钟,烧开水需要25分钟,泡茶需要2分钟,吃早饭要5分钟,洗开水壶需要3分钟,洗茶杯需要1分钟。农民伯伯起床后最少多少分钟就能出去收割了? 讲解

练习1农民去麦田里要经过一条河,他决定带一只狼狗,一只羊,一捆草过河。河边只有一条船,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如果人不在,狼狗会咬羊,羊会吃草,怎样安排过河,才能不让狼狗咬羊,羊吃草呢?

讲解;第一次农民伯伯先带羊过河,第二次农民伯伯带狗过河,返回时把羊带走,第三次农民伯伯把草带过河,留下羊,最后再把羊带过河。

二、 例题2

(烙饼问题)

星期天的中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来了。小明准备用煎饼招待客人。小明的奶奶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一次锅里只能放下两个饼,煎一个饼需要4分钟(煎好一个饼的正面或反面需要2分钟),奶奶煎3个饼至少需要几分钟?

讲解;按照通常的做法,先用4分钟煎好2个饼,然后再用4分钟煎好一个饼,煎好3个饼一共需要8分钟。但为了节约时间,可以合理安排。可以先将2个饼同时煎,2分钟后取出一个,另一个反过来煎另一面,放入第一次取出的那个饼,煎另一面,第二次放入的饼翻过来煎另一面,2分钟后都煎好了。一共用时6分钟。

【解答】2+2+2=6(分钟)

练习2夕阳西下,农民伯伯收完麦子回到家了,他决定给自己烧3个饼当作晚饭犒劳自己。他家烙烧饼的架子一次最多只能放两个烧饼,已知第一面需要烙3分钟,第二面需要烙2分钟,要烙完三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讲解;先放第一,二个烧饼烙第一面,过三分钟后拿下第一个烧饼,并把第二个烧饼翻过去,放入第三个烧饼,过2分钟后拿下第二个烧饼,并放入第一个烧饼,过1分钟后把第三个烧饼翻过来,再过1分钟后取下第一个烧饼,再过1分钟后三个烧饼全烙好了,用了8分钟。列式如下:

3+2+1+1+1=8(分钟)

三、例3;(合理安排时间)

农民伯伯有一块麦田,每次收割的时候必须借用村长家的收割机进行收割,他的邻居老张和老李也各有一块麦田,现在正是秋收时节。农民伯伯的麦田需要收割3小时,老张的麦田需要收割4小时,老李的麦田需要收割5小时。村长要怎样安排三人收割小麦的顺序大家才不会有意见使得他们收割麦田所用的总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

讲解;所用的总时间=各自收割时间+各自等待时间因为各自收割时间不变,所以在安排收割顺序时应该使等的时间尽可能少,即应该安排收割时间少的人先收割。可以简单的画一个表表示:

农民伯伯收割时间

老张收割时间

老李收割时间

3小时

4小时

5小时

练习3; 学校大扫除,四位同学各拿大小不一的桶一同去打水,储满这些水桶,第一个人需要5分钟,第二个人需要3分钟,第三个人需要4分钟,第四个人需要2分钟。现在只有一个水龙头,应如何安排这四个人打水的次序,使他们花费的等候时间总和最少,这个时间和是多少?

讲解;如果按顺序打水,第一个人打水时,4个人等候的总时间为45=20(分钟);第二个人打水时,第一个人已经离开,剩下3个人的等候时间为33=9(分钟);以此类推,四个人的等候总时间为54+33+42+21=39(分钟)。如果按打水时间少的人先打水的顺序进行,第四个人先打水,这时4个人等候的总时间为24=8(分钟),接着是第二个人打水,剩下的3个人等候时间为33=9(分钟);以此类推四个人的等候时间为24+33+42+51=30(分钟)。经过比较我们得到打水的顺序是:第四人、第二人、第三人、第一人。同时,我们也得出这样的安排原则:把占用时间少的事情先进行。 【解答】24+33+42+51=30(分钟)

例题四

(对策问题)

游戏规则1:有两组牌,每组三张,每次各出一张,每张只能用一次,谁出的牌大谁就赢。三局两胜制。

两张牌都是 (6 8

9)

游戏规则2:有两组牌,每组三张,每次各出一张,每张只能用一次。谁出的牌大谁就赢。三局两胜制。

(一组是5,7,9,一组是2,3,4) 练习4 见ppt

课堂小结;怎样合理的安排事情最节省时间,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只要我们能运用数学知识合理的安排事情,就会使我们的生活更有规律,还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四年级上册数学免费范文第4篇

1. 在横线上填上“升”或“毫升”。

一杯橘子汁260 一桶油5 一瓶果汁600 一缸水100 2. 在○里填上“>” “<”或者“=”。

8500毫升○8升 1001毫升○999毫升 301毫升○3001毫升 7000毫升○7升 6000毫升○5升 13升○1300毫升 3.2升40毫升=( )毫升 70000升=( )毫升

12700毫升=( )升( )毫升 12070毫升=( )升( )毫升 4.估一估。 (1)、一个脸盆大约能盛水( )。(2)、一桶豆油大约有( )。 (3)、一杯水的体积比1升( )。(4)、电饭煲的容量比一升( )。 5.选择。 (1)、计量较少的液体,常用( )作单位;计量比较多的液体,常用( )作单位。 A.升 B.毫升 (2)、一瓶洗发水有750( ),一大瓶可乐有2( )。A.升 B.毫升 (3)、一个纸杯可盛水200毫升,5个纸杯可盛水( )。A.升 B.毫升 (4)、甲容器可盛水3升,乙容器可盛水3100毫升,甲容器的容量比乙容器的容量( )。 A.大 B.小 (5)、爸爸将两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铁块浸没在一个注满水的盆中,盆中的水将( )。A. 减少1升 B.减少2升 C.不变

二、请你做裁判。

1、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只用毫升作单位。( )

2、一个洗脸盆能装水4升。( )

3、爸爸发烧,医生给他挂了15毫升的药水。( )

4、一听可乐的容量是250毫升,8听可乐的容量是2升。???( )

5、一瓶娃哈哈有180升。( )

6、明明今天喝了400毫升牛奶。( )

7、水瓶的容量比奶瓶的容量大。( )

8、2升水等于2千克。( )

9、一瓶200毫升的饮料至少要喝100口才能喝完。 ( )

10、一瓶饮料有180升。 ( )

11、明明今天喝了400毫升牛奶。 ( )

12、用滴管滴100滴水大约是1毫升。 ( )

四、解决实际问题。28分

1.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照这样计算,如果有45人都参加一次献血。一共献了多少毫升血?合多少升?

2.买5桶这样的酱油一共需要50元,平均每升酱油多少元?

3.有两桶水,如果从第二桶倒出9升水给第一桶,那么第一桶的水正好是第二桶的5倍。已知第一桶原有水26升。第二桶水有多少升?

4.一瓶娃哈哈饮料200毫升,多少瓶娃哈哈正好1升?

5.甲容器可盛水200毫升,乙容器比甲容器多盛水50毫升,丙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2倍,丙容器可盛水多少毫升?

6,甲、乙两个容器一共可盛900毫升水,已知甲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8倍,甲、乙两个容器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7.一水池有一根进水管和一根出水管,进水管每分钟流量是32L,出水管每分钟流量是48L,打开进水管300分钟放满水,如打开出水管几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

8.同学们为树木浇水,平均每棵树浇两桶水,每桶水20升。照这样计算,给20棵树浇水,500升水够吗?

9.在一个注满水的容量为10升的水桶里,浸没两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石块后,桶里的水还有多少升?

四年级上册数学免费范文第5篇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能正确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认识

亿以内的数。通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亿以内的数,会读、写亿以内 的数和整万、整亿的数,感受这些大数的实际意义。了解十进制记数法,会用 “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认识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进 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运用认识的数进行简单的交流。

教材分三段编排:第一段结合实例,教学认、读、写亿以内的数;第二段教 学了解十进制记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第三段教学认识近似数, 把大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需要。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

(1)重点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结合起来,穿插介绍十进制 (2)把认识整亿的数和用“万” 记数法。 “亿”作单位

(3)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近似数,学习把大数改写成用“万” 的近似数。

3、重视发展估计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估计意识、发展数感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继续重视这一内容的教学。 教育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有掌握多位数的数位顺序;能按照数级由高到低正确的读数、 写数;能根据级数单位说出数中各数字所表达的意义和数值;理解一个数所含的 级数单位和它的组成;能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能按要求求出大数目的近似数。

数学思考方面: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积极探索,并有根有据、有条有理 的进行思考;在交流中,能正确表达自己操作、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解决问题方面:能主动到生活中收集有关的数量信息。会用大数目表示日常生活 中一些数量,用对大数目的感受去解释生活中的统计数量,能恰当的使用近似数 描述生活中的一些数量;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方面:对本单元的学习又比较深厚的兴趣;对学习中的困难能乐于寻求方法

努力克服。对学习中的错误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原因,并加以改正。乐于和同 学合作,并进行交流;有一些成功学习的体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2 页整万数的读写 教育目标:j 基础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

万”。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数 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万数。

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想教育:对本单元的学习又比较深厚的兴趣;对学习中的困难能乐于寻求 方法努力克服。

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

“千万”。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掌握亿以 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万数。

教学具准备:演示文稿、数位顺序表及活动数字卡、计数器。 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

十、百、千 210 个一是多少? 10 个十是多少?10 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爸爸是公司的 2.读出下面各数:采 购 3876 6025 7108 4003 4200 3.从右到左说出 3876 各数字的数位。 教师板书: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2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 ;4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 3中间有一个 0 或几个

0,只读一个“零”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要用到比“万”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 大的数。如:我国 2003 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 茶叶:七十八万吨 甘蔗:九千零五十一万吨 油菜籽:一千一百四十万吨

二、 1.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 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 10 要怎么样? j 10 个一千是一万。 板书“万”。写在刚才板书的千位左边

2让学生再在算盘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 提问:再加一万是多少? 教师明确:万位满 10,向前一位进 1,就是“十万”。 10 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十万”。写在万位的左边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

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以前学过的个、

十、百、千一样,都是 计数单位。

3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的两个计数单 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也就是十进关系。 练习:想想做做第 1 题。 2.认识数位顺序表。

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 “位”字,构成一个数位顺序表: 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

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

是千万。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 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 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认识数位分级: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 个、 百、 从右起向左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十、 千是“个

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780000 读作:七十八万 七十八万 写作:780000 举例明确写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 新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j 万、千万。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一级,分作个级和万 级,还学会了整万数的读写。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读写 教育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

万”;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数 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想教育:对学习中的错误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原因,并加以改正。

教学重难点: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按数级读数。中间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法。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读出下面各数: 250000 3450000 10390000 998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十六万 五千万 四千八百万 二千零六万j

3、整万数是如何读写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万数的读写方法,今天我们继续亿以内数的读写。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的过程

1、(1)在计数器上拨珠:5 个一千万,2 个一百万,三个十万,9 个万,5 个千, 2 个百,三个十,9 个一。 (2)谁能读一读这个数?你是怎样读的?

(先读万级,五千二百三十九万;再读个级,五千二百三十九。)

2、(1)观察计数器,3 个百万和 4 个千合起来是多少? (2)指名回答。(三百万四千) 提问:你是怎样读的?

(先读万级,三百万;再读个级,四千。) (3)观察:这个数中哪几个数位上是 0?通过读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出来。 (4)你能把这个数写出来吗?试一试。

(5)归纳亿以内数的写法:使学生明确写数的顺序和读数的顺序一样,也要先 写万级,再写个级,个级上的数和万以内的数的写法一样。 十万位、万位、百位、十位、个位上为什么要写 0?

讨论使学生明确这些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要用 0 来占位。

3、(1)观察计数器,四百零八万零七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2)分析这个数的读法,对于各个数位上的 0 是怎么处理的?

引导学生归纳: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 只读一个“零”。

(3)你能把这个数写出来吗?让学生对照数级和数位的顺序进行填写,使 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0。

4、试一试: 针对中间或末尾有 0 的数的读写方法这一难点,让学生自主尝试,通过比较 和交流进一步掌握读写方法。

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想想做做

1、

2、3 练习时让学生读写完毕后都要说说自己是怎样进行读、写的。

四、小结

作业设计: 基础性: 想想做做:

4、

5、6, 创意性: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做思考题。 板书设计:j 亿以内数的读写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整亿数的读写及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教育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

亿”;知道亿级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掌握数位顺序表, 知道十进制计数法,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亿数;掌握把整万、整亿的 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改写。

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想教育:对学习中的错误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原因,并加以改正。 教学重难点:掌握改写方法,正确改写。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 1.提问: 1说出亿以内的计数单位。

板书:个、

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210 个一是多少? 10 个十是多少?10 个百是多少?10 个千、10 个万、10 个 十万、10 个百万呢?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千和万,万和十万,十万和百万,百万和千万每 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读出下面各数: 3876 6025 7108 4003 4200 560000 4325610 10020007 2307006 685030 3.从右到左说出 3263876 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一说亿以内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2每一级末尾的 0 不读;3中间有一个 0 或几个 0,j ; 只读一个“零”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要用到比“千万” 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 大的数。如:我国 2003 年三种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如下: 水泥九亿吨;原煤十七亿吨;布。

九亿、十七亿、三百七十五亿是多少?怎么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亿数的读写。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的过程

1.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千?/B>。然后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一直数到九千万, 再拨上一千万。 提问:九千万再加上一千万是多少?千万位满 10 要怎么样?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板书“亿”。写在刚才板书的千万位左边

2让学生再在算盘上一亿一亿地数,一直数到九亿。 提问:再加一亿是多少? 教师明确:亿位满 10,向前一位进 1,就是“十亿”。 10 个一亿是十亿。 板书“十亿”。写在亿位的左边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一百亿、一千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亿、千亿”。

然后指出,亿、十亿、百亿、千亿和以前学过的个、

十、百、千、万、十万、百 万、千万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3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 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也就是十进关系。 练习:想想做做第 1 题。 2.认识数位顺序表。

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 “位”字,构梢桓鍪凰承虮怼#ǔ鍪?P89 页数位顺序表)

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 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教学整亿数的读写。

学生看书自学,通过整万数的读写,将知识迁移到整亿数的读写上。 练习:想想做做

1、2

5、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为了读写的方便,我们常可以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j (1) 学生自己写出九百六十万和十三亿。全班交流。 (2)

出示小萝卜和小辣椒不同的书写方法 (3)比较:那种书写方法简便?

小结:为了方便读数、写数,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 数。 (4)讨论改写的方法: 师生小结: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个级的 4 个 0,写上万。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个级和万级的 8 个 0,写上亿。 (5)A、试一试,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4000000( )万 70840000( )万 500000000( )亿 2300000000( )亿

6、想想做做 3 作业设计: 基础性: 想想做做

4、5 创意性: 有兴趣的学生自学二进制计数法。 板书设计:

整亿数的读写及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认数 素质教育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 亿”;知道亿级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j 基本能力:掌握数位顺序表,知道十进制计数法,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 整亿数; 思想教育:乐于和同学合作,并进行交流;有一些成功学习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掌握改写方法,正确改写。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前几节课学过数位顺序表,学过个级和万级,谁来说说个级包括什么,万级包 括什么? 读出 780000,11340000,5634890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的过程 、

(一)

1、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那么十个一千万是多 少?(一亿)

十个一亿是多少?(十亿)十个十亿是多少?十个一百亿是多少?十个一千亿是多少?

2、翻开书 89 页,看一下例题,你都知道了什么?这几个产量的数字自己在本子上写写 看看,写完了小组讨论一下。

3、看一下下面的数位顺序表,快速把它填完。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把下面的一句话一起读一下,划下来。

5、想想做做

1、2 题 )、 (二

1、一起读一下 90 页上的例题,在本子上试着写出这两个数来。

2、有两种写法,9600000 和 960 万,你们认为哪一种方法更方便些?把下面的一句话读 一读,划下来。

3、想想做做第 4 题 作业设计: 基础性: 想想做做

3、5 题。 创意性: 你知道吗?回家查资料 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j 教学内容:复习整亿数的读写及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素质教育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

亿”;掌握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 改写。 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想教育:乐于和同学合作,并进行交流;有一些成功学习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复习改写方法,正确改写。 教学具准备:数位顺序表 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在本子上写出这些数,7600000,4500000000,80500000,7656899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的过程

1、看 92 页的例题,先在书上对照着数位顺序表把这两个数写出来。

2、再试着写一个三十四亿五千七百万,一百三十七亿八千二百三十万

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

1、

2、3 题

2、昨天的课外拓展汇报所查的资料

四、小结 作业设计: 基础性:

1、想想做做

1、

2、3 题

2、昨天的课外拓展汇报所查的资料 创意性: 想想做做第 6 题,你知道吗? 课后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来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忆 以内数的读写法,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并能结合所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习的忆以内数的读写法,能熟

练地比较数的大小,能把一些大数目的数字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 近似数。 思想教育:乐于和同学合作,并进行交流;有一些成功学习的体验。j 教学重难点:掌握改写方法,正确改写。 教学具准备:数位顺序表、电脑

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

一、 复习

1、 出示 96 页的第 3 题,指名学生练习写数

2、 出示题目: 请你读出下面各数: 53040000000 13054896 49000 17000000 2020000 56785 30000 35000 3220000 1294 149600000000

二、 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题目,巩固学生对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 1 组成的数的认识(96 页的第一题) “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2、复习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 (97 页的第

4、

5、

7、8 题)

三、 小结

四、 测试 课后小结: 第二单元 泰山黄金周 计算器

一、教学内容和编排结构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

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 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 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

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 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1)对计算器的认识,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

需求,先出示了人们购买商品的实际场景,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计算 器的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2)通过合作交流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对计算器j 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的认识,教材没有给出枯燥的文字说明,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探 索。(3)对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教材选择了数字比较小的加法和乘法算 式,便于学生通过验算,确认计算器能保证计算正确,并体会用计算器计算的优 点。而对减法和除法以及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则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自 己探索。

2.突出使用计算器的价值。(1)教材一方面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生

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的 需要灵活使用计算器。(2)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索有趣的数学规律,从中引导学 生体验探索的乐趣,体验数与式的美,体验数学的奇妙。

四年级上册数学免费范文第6篇

1基本工作情况

四年级是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改变,孩子自身心理和能力的发展都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现象,有一些孩子甚至开始出现学习偏科的端倪。

总体上说四年级六班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 班上学生比较纯善,班风好,班风正。得益于班主任老师的严格管理。

这学期,从平时学生的表现来看,作业基本上能够按时完成,除了少数一部分学生有作业胡乱应付,上课不够专心听讲,写作业时偶尔有一个人爱讲话,有10多个人作业时好时坏。为了改善这些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笔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认真上好每堂课,对于那些作业不按时完成的学生,笔者采取了课后留下来补做的办法。并且积极同家长交流,与他们取得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一部分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只是有个别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家长的家庭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薄弱, 怎样使他在学习习惯上发生较大的转变,这一直是我在深思的问题。对于上课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作业做的比较理想的学生, 以及在单元测验中成绩比较突出的,笔者都对他们进行了奖励和表扬,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开学一个月以后,大多数孩子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踊跃举手发言,课堂作业能按时完成,书字也比较规范,全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数学是个灵活性以及逻辑性比较强的科目。这个班有一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不强,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始终没有取得较理想的成绩。比如:有的学生虽然记住了数学公式,却不会应用;有的对于应用题不求甚解,盲目乱列式子;有的在计算上连基本的乘、除、加、减都不能够计算正确,笔者对这些学生采取了课后辅导与单独辅导相结合的办法, 相应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对学生的管理上,笔者配合班主任老师,积极参与管理,对于班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如对学生之间的吵架,打架等一些行为进行制止,并妥善处理;对于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说:讲脏话,乱买东西,男孩子课间胡乱打闹等不良习惯,笔者也采取批评说服教育的方式及时给予纠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存在的缺点和问题

虽然笔者是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还是虚心向其它老教师学习。自己还不断自学教育理论,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但在学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上,敬业精神、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各方面也还应不断加强;在和家长的沟通方式方法上,应多请教其他教师,寻求他们的帮助。

3今后努力方向

对学生加强管理和辅导:

(l)课外辅导 ,利用课余时间。

(2)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 ,后进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 ,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

(5)对后进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 ,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 , 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 ,给予正确引导 , 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重视中等成绩学生 ,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9)必要时与家长联系 ,协助解决后进生的学习问题。

在今后在工作中我会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职业素质。

四年级上册数学免费范文

四年级上册数学免费范文第1篇一、直接写得数1505 700&divide;700 1160 420&divide;6 72&divide;24 5006638&divide;90&asymp; 98120&a...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