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邓小平传记有感范文
读邓小平传记有感范文第1篇
一、印象深刻的序言
打开书的第一页,前三句话分别是:“这本书起初是用英语写的,读者是西方人。我的看法是,我们这些哈佛大学的教师,不仅有教导自己的学生之责,还有进行研究以增进学识和为公众撰文之责。因为公众要投票选举,所以,我们有责任尽我们所能,通过教学、写作和公开的演讲,来提升公众的理解水平
。”这几句话至少有这么几层意思:1.作为哈佛大学的资深研究者,傅高义没有自称教授或者专家,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哈佛的教师,排在第一位的竟是“教导自己的学生”,然后才是“进行研究以增进学识和为公众撰文”;2.因为,所以,提升的是“公众的理解水平”。联想近来热议的“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似乎该道歉的不仅仅是丁及其父母,还有我们的教育者,学校的和社会的。
二、叙述生动的内容
对于研修党史专业的我而言,书中绝大多数史实,都有所耳闻,甚至比书中知道的还详细。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知识主要得益于韩钢老师的课外辅导讲座,而不是其他。相比于西方人著书立说,我们的文字总显得那么没有生机。当然,也不尽然。本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写出来却是四平八稳,让有血有肉的历史,看起来显得有些行尸走肉。这又怪谁呢?正如读昨天关于莫言的文字时,一个作者说,莫言受益于80年代的空气。是吗?
三、期待着,更要努力着
读邓小平传记有感范文第2篇
小时候,就喜欢听一首歌《春天的故事》。歌中描述了一位慈祥的老人,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邓小平。
《邓小平》以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历史镜头及其讲话录音,生动形象地显示了小平同志的光挥业绩和伟大理论,真实地再现了他作为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人物的革命生涯与伟人风采。影片通过一帧帧精美而又不失纪实性的画面,再现了从文革之后到九二南巡讲话这段时期的历史。通过这部影片,我们不仅走进了这位老人,也走进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走进了那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虽然它已逐渐变得模糊。
看完此片,我进一步从感情和理性上增强了对他的崇敬、赞佩和信赖。我在观赏过程中,时时为他那独特的人格力量和远见卓识所折服。“喜看今日路,胜读十年书”,这是邓小平同志在九四年观望祖国山河时发出的感概。看完《邓小平》这部电影,我的心情和所有观看者一样心潮澎湃,不由自主的对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领导人物肃然起敬,并心生崇拜和敬仰。
邓小平不仅有雄才伟略,而且坚持真理,用于否定错误的思想,坚决拥护“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7年他在和两位有关负责人谈话时指出:“两个 凡是”(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 始终不渝地遵循)不符合马克思主意,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更强调如果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那一年是历史 性的一年,因为许多学子都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十年文革把人笼罩在一片黑暗 恐惧之中,邓小平恢复了高考,犹如将人带出了黑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我们经常能听到的话,它是邓小平提出的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 富裕,就是这样的政策才有今天有“世界之窗”的深圳,才有今天经济辉煌的中 国,所以对于“社会主义现在花建设的总工程师”邓小平是当之无愧的。
在整个影片中,邓小平感到的是时间太短了,国家太落后了。他反复重复
这几句话,他恨不得一夜之间国家强大起来,富足起来。国家发展,长治久安,是一个民族的终身任务。危机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保持上进不断努力的力量和基础。但这种意识不能只是领导者,必须成为民族意识。只有整个民族的意识提高了,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读邓小平传记有感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