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的三种前景
中日关系的三种前景(精选8篇)
中日关系的三种前景 第1篇
一、借景抒情
《诗经》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周民族史诗、赞颂、怨刺、婚恋、农事和征役等等,丰富多彩。翻开任何一篇,我们都能真切感受到诗经里面人物最真实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恨、或怨或怒、或忧或愤。当人们在统治者压迫下愤怒填满胸膛,被爱情的火焰烧得辗转不寐,当服役在外的丈夫、劳作在家的妻子长期分离不得相见时,他们必须把心中累积的厚重情感喷发出来,于是周围他们赖以生存的山川自然景物,眼前的农作物、劳动工具、各种禽兽便成了人们表达情感的媒介。然而此时山川自然景物只是作为媒介出现,与诗中的厚重情感是不成比例的。
首先,《诗经》主要是通过比兴两种手法借景抒情。
比,即比喻。在《诗经》中,比喻手法多样,有明喻、借喻、博喻。刘勰:“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着也。故金锡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螟蛉以类教诲,蜩螗以写号乎,浣衣以拟心忧,席卷以方志固:凡斯切象,皆比义也。至如麻衣如雪’,两骖如舞’,若斯之类,皆比类者也。”用比喻,可以借用形象的事物表达心中的感觉。
如:《卫风硕人》中描写硕人的美貌时,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人将硕人的手比喻成初生白芽的嫩芽,可见硕人手有多嫩多白;又将硕人皮肤比喻成凝脂,可见其皮肤多么洁白和光滑。
诗人还在《小雅小宛》中用“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人的惊恐,能够让读者很形象地感受人惊恐的感觉如同站在悬崖边上,踩在很薄的冰上的感受。
从上面例举的二首诗,我们看到无论“柔荑”、“凝脂”、“蝤蛴”“冰”、“木”等物,都被诗人借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在“借景抒情”中,抒发的情感是重点。
兴,通常用于一首或一章的开头,“以引起所咏之词”。主要作用虽在起头,但常蕴含联想、象征、寄寓、烘托、渲染等意味,艺术效果非止一端,且常兼有此义。
如:《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这是一首弃妇诉苦的诗。变心后的丈夫对待糟糠之妻的态度十分恶劣,送妻子出门的时候,只送到房门。丈夫冷漠无情及粗暴的态度与先前的恩爱形成鲜明的对比,深深伤了妻子的心。当妻子感受到夹着冰冷的雨丝且阴森森的谷风的时候,不禁和丈夫的态度联系起来,勾起妻子对丈夫的怨恨以及对自己的哀伤。借着对谷风的吟唱,妻子回想往事,再看现在,不禁声泪俱下。
再看《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有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人看见农村春天柔嫩的桃枝和鲜艳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青貌美。实际上是新娘的年青貌美早已深印诗人心中,苦于无法借物表达,此时看到灿烂盛放的桃花,不禁想到正好与新娘姣好的面容相和,于是借用桃花表达心中所想。
上面的一些例子都是属于对情景做正面的联想,另外还有所谓反兴的手法,如《小雅苕之华》一诗写饥馑之年,叹自己年衰体弱。我们看其第一、二两章: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诗人由黄花盛开,绿叶青青。生机勃勃的凌霄花,联想到自身悲苦的命运,甚至悲痛地感叹早知如此痛苦,不如不在人间。物盛人却衰,不得不感叹啊。
其次,《诗经》中选的山川自然景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作者眼中所见。如前面所述的“桃之夭夭”“习习谷风”。
另外,不是作者眼中所见而是作者心中所存在的,诗人有了感受想唱歌,就因情设景,因事借物。如:《召南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鹊巢鸠居很可能不是当时实景。作者观看“之子于归”,情动于衷,便托事于物,借用平时所知的鹊巢鸠居,隐喻女子嫁人,引出所咏之物。
再次,有一些景物是诗人有意选取蕴含深意的,如“鱼”
《召南何彼秾矣》: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子孙。”
《齐风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业,其从如云。”
诗人在《诗经》中引用“鱼”的意象,一般与婚姻联系在一起,因为一方面鱼类乃人类生存必需品之一,另一方面鱼的繁衍能力令人羡慕,故诗人想到婚姻的时候,一般会想到鱼。
还有也有将“薪”跟男女婚姻之事联系在一起。如《周南汉广》: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二、以景泻忧
在《诗经》里面,山川河流不仅自然景物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物质功用需要,也不仅仅作为人们抒情的媒介,它也成为人们提供宣泄情绪、体验悲欢的场所和契机。例如:
《邶风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泲,饮饯于祢。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次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过。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茲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泻我忧。”
此诗写嫁到别国的女子思归不得, 只好驾起车子出外, 借此消除心中忧愁。此处风景已不再似前面所述成为抒发情感的媒介,在诗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主人公排遣忧愁的对象。
再看《卫风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左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此诗同前者一样,卫国女子出嫁到别国,思归不得,也只好驾车出游,消除忧愁。
然而此类以景泻忧的诗篇在《诗经》中占篇幅甚少,虽已显示在自然风光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意向,但这一微弱的端倪,还远远不足以使山水构成诗歌创作的题材。
三、情景交融
在《诗经》中,景物虽主要作为诗人抒发情感的媒介,然而仍有数篇情景交融的作品。在这样的作品中,往往是赋比兴三种手法交合使用,既有赋的描述,又有比的暗喻,更有兴的渲染烘托,营造一种含蓄蕴藉、情味悠长的意境。以《王风君子于役》《秦风蒹葭》《采薇》三首诗为代表。
《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我们看木斋是如何在《古诗评译》中评价此诗的:
“大约在二千余年前,日暮时分,在一抹残阳夕照的逆光里,伫立着一位贫苦无依的妇人。庭院里鸡禽归窝,原野外,羊啊,牛啊,一群群地归圈夜息了。她却久久凝视着远方,从内心深处发出了一声深沉的叹息: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这是《诗经君子于役》这首诗为我们提供的一副素描写意画卷,或说是一张艺术摄影,或说是一组蒙太奇。而这声沉沉的叹息,就有如电影序幕在画面尚未推出之前而发出的深沉的、带有淡淡哀伤的画外音:夫君在外服役,也不知要多久,他何日归来呢?此诗在艺术方式上,有情有景,情由景发,景中含情。”
我们通过木斋先生的描述,知道在情景交融的一类诗中,景是含情景,情是有景的情,情景相互融合在一起,彼此分不开了。与“借景抒情”“以景泻忧”两类情景关系相比,景已不仅仅是情的媒介了,也不仅仅是起烘托渲染的作用了。
我们再看《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褚斌杰在《中国文学史纲要》里评价此诗:“全诗三章都用秋景起兴,把一片水乡清秋的景物与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采薇》的最后几句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是以乐景写哀情,“诗人出征时正值春风杨柳的美好时刻,然而离别却割断了眼前美好的东西,在归途中,诗人感慨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与眼前迷漫的风雪相比,心境更加凄凉悲哀。”(高人雄《山水诗词论稿》)方玉润《诗经原始》:“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神伤。”同时,此四句正是因为在物态描写中见人情,物中有我,景中含情,被誉为《诗经》中最美的几句。
四、总结
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的三种关系 第2篇
一、分离,即道路红线在用地红线外侧,并与用地红线相隔一定距离,这两条线之间的用地功能由城市规划部门确定,属于城市用地,建设单位不得占用。
二、重合,即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是一条线。
三、分割,即道路红线横穿用地红线。这种情况一般比较少见,但还是存在的。个人认为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业主取得基地的使用权后,一段时期内没有进行项目建设,在此期间城市规划部门由于道路拓宽或道路移位重新划定了道路红线,使得用地红线内一部分用地成为道路用地。但道路红线内,仍是不允许占用的。
建筑退让线=建筑控制线=建筑红线。都是当地规划部门要求的。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至于规范中建筑退让用地红线的要求,在有规划的城市几乎都没用,因为除了已建成的老城区,没有建筑红线=用地红线和道路红线的。
名词解释:建筑红线,是指经规划确定的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上大学的时候,总是好混淆道路红线、用地红线与建筑红线的关系,现在接触的多了,也就了解些了。这里再次明确: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用地红线: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建筑红线:又称为建筑控制线,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线。
1.基地内如有上述不同的三条线,那么由道路中心至基地的顺序基本上为:道路红线、用地红线、建筑红线。2.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常有可能重合,也可能是不同的规划边线!这两条线之间的用地由城市规划部门确定,它属城市用地,建设单位不得占用。建筑的任何突出物均不得突出用地红线。3.各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常在用地红线范围之内另行划定建筑红线(建筑控制线),以控制建筑物的基底不超出建筑控制线(请大家注意:这里指的是“基底”二字)。两条线之间的用地建设单位可以做为地面停车、绿化等功能使用。地下建筑可以越过建筑红线,但万万不能超出用地红线。
白开水爱情的三种关系论 第3篇
一份安稳朴素的婚姻,两个性格迥异的男女,在彼此吸引的磁场里不断变换角色身份,引出三种有趣的关系论。
聂远和杨光在镜头里的每一个亲密pose总在最自然的情况下流露出来,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就像一杯加了盐的白开水,喝下去很舒服,也会不经意地因为冒出的气泡打一个嗝。
他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高材生,她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才女。结识于一次普通的朋友聚会,渐生情愫,又同在演艺圈发展,有共同的好友知己,才子佳人,天生一对。
身为年轻艺人,聂远和杨光的爱情生活自然有闪光灯眷顾,备受关注。2008年在北京卡尔顿酒店进行的白色婚宴,佟大为、印小天、陆毅、王晶等圈内大腕级人物纷纷到场祝贺,似乎预示了他们婚姻生活的光鲜闪亮。
可等到一年过去,人们看到的却是一对平凡普通的小两口,一个工作一个持家,空闲的时候也都待在北京郊外的住宅里逗狗看碟打球,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如此平凡,难怪八卦传闻都找不到一点发挥空间,连当事人自己都承认这样的生活平淡如白开水。你不禁奇怪,这份白开水爱情难道是穿越千年时空才得以出现在此时此地?
白开水VS文艺片
聂远是个很随性的男人。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十分接近古代道士,“随遇而安”是他的口头禅之一。在他看来,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自然而然走到那里,然后就会有改变发生,其间未必有很强烈的一对一的因果关系。谈论起他和杨光如何相恋,又如何决定步入婚姻时,他仍然是这个态度。“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先是认识,然后相互有点好感,有点好感就处上了,慢慢慢慢地两个人越来越了解了,最后就到了那步。我都没有正式求过婚。”他甚至已经想不起第一次和杨光谈婚论嫁时的具体情境。不仅如此,在回忆往事的过程中,聂远惊奇地发现自己从2006年认识杨光至今,一次都没有给她送过花。“爱情就是平淡。然后需要你慢慢品味,用心品尝。生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在一起开心就好。浪漫形式不是必不可少的。他为自己辩白道。
杨光是否这样认为呢?很难想象一个爱看法国文艺片的文艺姑娘能视浪漫为多余。但当爱情来临时或许真的所有事先的期盼憧憬都不重要。命运跟杨光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一个爱浪漫的姑娘爱上了一个不爱浪漫的小伙。从确立恋爱关系到领结婚证之间的一年里,聂远一连接了三部戏,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片场,而杨光则忙于装修他们的婚房,几乎没有时间探班。“大概因为这样,我觉得我们一直都在恋爱。”杨光看起来很幸福。感情的事本来就如人饮水,有人觉得淡而无味,有人却甘之如饴。换一个角度来看,谁又能说执子之手的诚心不是一种浪漫?
大汤勺VS专用冰沙杯
如果要做一杯芒果冰沙,那么杨光一定会坚持用她的专用冰沙杯子,否则绝不享用这份美食。而对聂远而言,反正是吃进肚子看不见的,何必在乎用什么器皿,拿一个大汤勺一样解决问题。
这只是他们两个人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生活观念截然不同。一个是注重过程和细节,一个是粗枝大叶只注重结果。恋爱时还没有完全丢掉的伪装在婚后生活的日常琐事中消磨殆尽,原本性格中的缺陷和特质暴露无遗。一开始的磨合令两个人都头疼无比。
狮子座的杨光爱发号施令。“她是导演系的,老想着导我,可没想到我是一匹野马。”属马的聂远这样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
他在生活上粗枝大叶。比如说他今天要穿衬衫,而上面有个油点,或者没有熨烫好,我就不许他穿“什么衬衫要和什么裤子配,也是有讲究的。”杨光如此坚持。大汤勺和专用冰沙杯之间的战争眼看不会停歇,但情势却发生了变化。因为杨光的坚持和细心打理,聂远的着装获得大家的好评,不知不觉,聂远对杨光的坚持不再反感,更多的是信任,还有依赖。
排头兵VS后勤部长
他们婚后,很多关心杨光的人都很想知道一个问题——她是不是真的要退出影视圈,
杨光对演艺事业的执著和热爱有目共睹。当年杨光高中应届考没有考上北影表演系。倔强的她在外面演了两年戏,觉得对这个行当略知一二后,便毅然返回学校,考上中戏导演系,苦学4年。如今,她真的打算为了家庭放弃所有的努力和经营吗?
“我不想放弃。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演员的工作性质太特殊了。两个人都去拍戏,就很少能聚在一起,更不用说照顾打理家了。”杨光说。
对杨光而言,这并非牺牲,而是改变。两个人在一起,彼此的人生轨迹一旦交汇,势必要在原先的基础上作出改变,才能一起并行前进,呵护看顾他们的婚姻。改变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聂远同样在付出,担当男人应尽的职责。对未来的规划也好,在事业上新的目标和追求也罢,都会以这个家作为考虑前提。不仅如此,自从有了杨光以后,家对聂远而言意味着更多的牵挂和思念。在外地出外景时,尽管有网络视频,但两个人手机费用仍高达2000余元。戏一杀青,聂远永远是第一个往家赶的人。即使平时,他也愿意和杨光腻在一起,过着老年人般平静安详的生活。
聂远管自己叫在前线打仗的排头兵,而杨光则是家里的后勤部部长。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概括了两个人的割舍与付出。
看似乏味的白开水爱情下面,是他和她最勇敢的担当。
背对背,心谈心
我们分头采访了聂远和杨光,问同样的问题,答案有时惊人的吻合,有时又有微妙的差异。
Q:听说你们家里有两条雪纳瑞,一条罗威纳一条藏嫯,养起来辛苦吗?
聂远:不会啊。杨光说还想养。她以前不怎么喜欢狗,后来受我影响,态度就转变了。两条雪纳瑞是在我们认识之前就有的。等于说她在接受我的同时,也接受了它们。之后我们又养了罗威纳和藏獒。她不怕大狗。一来这些狗都是从小养的,彼此有感情,二来大狗其实更加忠诚可靠。杨光:养狗可操心了。先有两条小狗,后来因为他喜欢凶猛有野性的动物,而罗威纳和藏獒应该是犬类里的极致。(记者说我听说北京还有养老虎的。)哎呀,你可千万别告诉他。要是让他知道了真会成为他下半辈子的目标。
Q:在你们眼中,对方什么时候最美丽?
聂远:她懒懒的时候最美。她很多时候都处于那种状态。我认为很好的一点是,她特别能睡,再晚起要是让她早睡一样能睡着。这很好。女孩子就是应该多睡觉,对皮肤有保养作用。
杨光:我觉得聂远一直就很帅,什么时候都很帅。
Q:对方做什么事情让你觉得最心疼?
聂远:都不是特别大的事,但能看出她的心意。就比如有一次她和朋友去欧洲玩,当时去一个什么地方,不远也不近,她为了节省开销,步行过去。结果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我听到的时候特别心疼。这也不是省多少钱的事,而是能看出她对我对这个家的心意。杨光:他拍戏辛苦的时候特别心疼。时装戏还好,古装戏会比较辛苦。有一段时间他对自己特别苛刻,一连接了很多戏,几乎一年里没有几天是休息的。虽然他不说,我知道他这是为这个家在打拼。
Q:你们会讨论将来吗?设想一下20年后的生活吧!
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三种关系 第4篇
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个基本属性。工具性, 即知识目标, 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 即情感目标, 是工具性的升华。二者不可偏废。传统教学中教者往往更多地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 即字、词、句、篇的掌握, 把学生框在机械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中。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无法大量阅读其他书籍, 导致知识面狭窄, 文化积淀浅薄;另一方面使语文课堂缺乏灵动的色彩和足够的弹性, 未能引导学生投入生活, 积极关注现实, 因而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生活感受和对现实的敏感触角, 情感目标的制定形同虚设。
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挑战, 要求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 摒除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但新的课堂在革除传统教学弊端的同时, 往往削弱了听、说、读、写的基本教学活动, 趋向于单一地探讨、表演、竞赛,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淡化了对知识及其结构系统的传授。学生在没有理论准备和一定知识构架的前提下, 盲目地热衷于活动, 使新课程的教学流于形式, 陷入热闹而浅薄的境地。这样, 既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也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因此, 我们应以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依据, 灵活处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 既要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又要花工夫去挖掘语文的人文底蕴, 改变教学中的惟知识现象。
二、课件与教材的关系
教学以教材为本, 适当地使用课件, 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传统教法因条件限制, 过分依赖于教材和黑板, 课堂显得呆板、沉闷,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 以先进技术和多媒体为标志的电子信息网络的利用, 成为新课程教学的突出优势, 它借助影像、声音、虚拟世界所构成的教学方式, 激活了粉笔、黑板、教师组成的三位一体式教育模式,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水平, 使教学显得个别化、个性化。而且,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 既有助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又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教师, 以便教师能更深层次地研究教育规律, 学习先进经验, 进而找到各类创新教学模式和实践的切入点, 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但不可否认的是, 课件的滥用现象已成为新课程教学的绊脚石, 整堂课不仅成了场景的观摩, 而且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 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这无论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还是兴趣、技巧、能力的培养都没有多大意义。所以, 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 能否发挥它的优势和作用, 取决于能否正确处理它和教材的关系, 能否被恰当地运用, 切实地为教学服务。
三、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关系
传统教学中教师唱主角, 很多时候, 对于一篇课文, 我们从题目到课文的字、词、句, 从作者介绍到课后练习, 逐字逐句地讲解, 生怕有所遗漏, 环节多, 节奏快。教师的讲授如蜻蜓点水, 不敢深入, 连发式提问如云飞电闪, 触及不到思维的实质。结果是剥夺了学生的学习时空, 不仅使大多数学生不知所云, 而且遏制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但是, 矫枉不可以过正, 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不顾实际, 挖空心思地出绝招、出新招。动辄分组讨论, 所谓合作探究, 随意性大, 探究性不强, 步骤杂乱, 活动流于形式, 浪费了时间、精力, 事倍功半, 教学成为作秀。所以, 保持适当的课堂节奏, 给学生大量的时间, 让他们去充分感受, 自主思考, 披文入情, 教师“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会更好。只有这样, 双边活动才能保质保量, 才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所以, 任何局部的改革都必须结合实际, 随整项改革的步伐循序渐进, 太快或太慢都可能导致改革步入误区。
中日关系的三种前景 第5篇
一、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难度还是非常高的,每年都有大批的土木学子栽倒在力学或构造学等各种课程之中,土木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如火如荼,很多房地产公司非常急缺相关专业人才,这个专业对于学历的高低还是相当宽容的,只要我们的本事足够雄厚,那么即使没有考研也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而考研是为了让我们有继续向上发展的潜力!
二、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其实更为市场所接受,毕竟现如今乃是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需要大批的计算机人才进行工作发展,而计算机领域对于学历可能只是分名校与非名校的区别,其他的考不考研问题不是很大,只要我们的自身能力足够,那么即使是普通学校也可以找到不错的就业单位,将来不管是考公务员还是从事it行业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专业的学习难度也是不低,不过自动化领域的就业还是相当轻松的,毕竟随着各种智能化发展,自动化的就业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我们将来不管是从事自动化还是智能化都能取得一个不错的发展空间,而自动化本身就是工科专业的就业面广的类型,将来学好技术,根本不用愁找不到工作,考研与否影响不是很大!
本文编辑:无言
中日关系的三种前景 第6篇
语文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学科。但是,在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环境下,语文学科却受到了严重的轻视。比如在高中,理科班理化生受重视,文科班政史地受重视,在语数外三门学科中,数学和外语又格外受到重视,语文教育的空间正被这些强势学科挤得所剩无几。只要课间往学生中走一走,就不难发现,学生课余时间都被这些强势学科占满了,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为零。
论提高考试分数,由于语文能力的提高,见效慢,而理化生等学科知识衔接紧,见效快,所以在追逐高分的背景下,自然就形成了语文学科的这种尴尬局面。
建设和谐的语文教育生态,就要力促语文教学与各学科教学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要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不仅事关其它学科的学习,为其它学科提供语言工具,而且还事关学生的终身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能为学生在其它领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要保证学生进行必要的听说读写训练,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涵泳品味,使语文能力的提高为其它学科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使语文培养出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状态,为各学科的学习加油。
处理好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还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把更多的活水引到语文教学中来,教“活”的教材,把教材教活,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资源整合,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学习效率。近年来,一些中考和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这样一类题,它们将语文和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表述气象特征,用精当的语言概括实验结果等,这种题型让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联姻,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二、要处理好语文课堂和语文课外活动之间的关系
中国封建教育的一大失败就是教出了许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无用文人,如孔乙己之流。学生应该有一个多彩的生命历程,语文教学应该是诗意的、激情的、开放的、实践性强的学科活动。学生应该懂得,语文课堂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语文的活课堂,语文学习存在于生活的广阔天地里,贯穿在生命的成长中。
在这种大语文观的指导下,立足课堂,又绝不拘泥于课堂,要努力探求语文教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尽可能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课堂上,我们可以从教材出发,走向生活;我们可以讨论读书心得,讨论西部大开发,讨论庸俗文化的危害,讨论金融危机和中国战略;课下,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农场,到工厂,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爬山,一起开露天诗会。当然重要的还是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所悟带入课堂,帮助理解教材,理解语言,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理解,把生命的感悟转化为一种知识力量和精神力量。立足课堂,超越课堂,触及心灵,培养能力,课内课外语文就实现了和谐共振。
三、要处理好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和教师教学主导性之间的关系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在教与学的关系中,他们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感受和理解教师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更深入地感受、理解文本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那种一言堂式的教学必会被时代淘汰。
但是,我们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学中缺少了老师的适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可能成为毫无目的的梦游。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只能使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走上歧途。相反,只有充分发挥了教学的主导性,才能使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
因此,我们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但要引导他们自主阅读研讨的方向,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知识链接,引导他们打通与相关文章的联系,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能力;我们积极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创新,但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容易误导学生的内容组织起来让学生开展对话,引导学生走向深刻,力避浮躁浅薄;我们尊重学生将作品与生活连接的选择,但要引向积极,引向崇高。这样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讲课,而是思想的矫正,是思维的培养,是人格的提升。教师的导,是导方向,是引导学生的思想走向高处,走向深处。
中日关系的三种前景 第7篇
一、相关概念的解释
本文所提到的3P模型是指林泽炎编著的《3P模式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方案》一书的思想, 它代表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分类方法的一种传统模型。3P意指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Position (工作分析) 、Performance (绩效考评) 、Payment (薪酬分配) 这3个职能, 3P模型 (见图) 的运作流程是:首先进行工作分析, 形成对工作 (岗位) 的描述, 以及对任职者资格的规范, 然后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 对各个工作 (岗位) 进行评价, 形成各工作 (岗位) 的相对价值, 同时结合绩效考评的结果, 以此作为薪酬分配的依据, 最后进行薪酬分配。
团队学习主要指团队成员表现出的有助于团队自身调整和不断改进的行为 (Edmon son, 1999) , 团队人数从2到25人不等, 由具有不同知识和技能并充任不同角色的个人构成, 当一群人共同学习的时候, 每个人都从其他人收益, 因为每个人只需要学习一部分, 然后与其他人共享自己的收获, 同时分享其他人的所得, 做到1+1>2。“个人努力”, 是指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 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一切活动。个人努力的动机是因为这种努力产生了相应的绩效, 绩效能被兑现一定的奖励, 满足了个人的需要。
二、三种关系的分析
1. 工作关系。
团队学习的每个成员具有不同知识和技能并充任不同角色, 工作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团队成员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疑虑和不信任, 有可能会互相猜测对方的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技能的需求度等等是否比自己轻松?工作性质的不清晰, 工作流程的不顺畅, 工作目标的不明确都会带来个人努力的动机减弱, 影响到团队目标的达成度。
2. 绩效关系。
团队学习的最终工作成果是以团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评的, 这使得个人努力取得的绩效和团队学习取得的绩效两者之间就变得很模糊, 鉴于难于区分和衡量每个成员的个人努力程度, 因而个体会降低自己对团队的贡献, 当团队中所有成员都认为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无法区分和衡量, 做好做坏都一样时, 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人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减少, 这时将出现1+1<2的情况, 团队也将面临“社会惰化”的危险局面。这显然是组织不愿看到的。
3. 薪酬关系。
如果个人努力取得的绩效能够与团队学习取得的团队绩效相区分和衡量, 但却不能很好地和个人薪酬相挂钩, 贡献大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或者, 个人努力的绩效与个人薪酬严格挂钩, 这种单纯以个人绩效为分配依据的薪酬系统容易造成不健康的内部竞争气氛, 因而为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设置了障碍, 同样不利于整个团队的学习。
三、建议
首先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 结合运用工作流技术, 做好目标管理。通过工作分析, 团队学习的成员可以清楚地从各个成员工作的工作说明书中了解其工作性质, 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成员之间因为工作的不熟悉而引起的猜测和不信任。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运用工作流技术可以将组织所有流程公开透明化, 这些都为团队学习的成员提供了很好的、快捷的相互了解、学习的平台。再在这个良好的平台上进行目标管理, 将目标层层分解到个人, 让成员明确个人目标, 以及与团队目标之间的关系, 朝正确的方向努力。
其次, 运用KPI和360度等绩效考评技术, 完善绩效考评体系。绩效考评指标是进行绩效考评的基本要素, 通过运用KPI关键绩效指标法制定有效的个人和团队绩效考评指标是组织绩效考评取得成功的保证, 同时360度绩效考评法又从全方位、多维度对个人努力进行考评, 从而增加了考评的可信度, 融洽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学习氛围, 避免了因为单纯的上级考评下级而造成团队学习中不健康的内部竞争气氛。
最后, 构建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分配体系。依据前面进行的工作分析, 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做工作 (岗位) 评价, 以此得出各个工作 (岗位) 的相对价值, 并与后面的薪酬分配相挂钩, 形成工作 (岗位) 薪酬;同时结合个人努力的绩效考评结果, 与薪酬分配挂钩, 形成绩效薪酬 (当然不论是工作薪酬还是绩效薪酬, 如果可以参考同行的市场薪酬趋势则更好) , 这样, 两者相结合既考虑到岗位的工作性质, 又考虑到个人努力的情况, 而不会因为大家都在相同的团队里, 拿的工作 (岗位) 薪酬就一刀切, 在这种情形下设计的薪酬对团队成员来说相对能体现公平, 从而引发成员较好的工作积极性, 带来团队学习的效能。
摘要:3P模型指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Position (工作分析) 、Performance (绩效考评) 、Payment (薪酬分配) 这3个职能的运作流程。从3P模型的角度分析团队学习与个人努力之间的三种关系:工作关系;绩效关系;薪酬关系。提出协调好这三种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3P模型,团队学习,个人努力,关系
参考文献
[1]林泽炎:3P模式——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方案[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1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4]周密:个人关联绩效与团队知识转移成效、团队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
中日关系的三种前景 第8篇
由于加工工艺的不同以及菜籽品种的差异, 菜籽饼粕的品质也有好坏之分。目前, 行业内评价菜籽饼粕品质常用的快速方法有中性洗涤纤维 (NDF) 法、蛋白质在KOH溶液中的溶解度 (PS) 法、蛋白质体外消化率 (PDIV) 法, 但国内各实验室条件不一, 很多实验室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初雷等[3]在实验室条件下将脱壳菜籽粉冷浸、脱油, 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热, 发现这3种指标之间存在极强的相关性。但关于实际工业生产加工中的菜籽饼粕产品是否也存在这种相关性国内外尚无报道。试验以经过不同加工工艺的菜籽饼粕作为原料, 验证实际生产中菜籽饼粕的蛋白质溶解度、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体外消化率这3项指标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 为饼粕的生产工艺以及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按照GB/T 14699. 11993《饲料采样方法》采集脱皮冷榨脱毒菜粕、脱皮热榨脱毒菜粕、脱皮冷榨菜粕 (未脱毒处理) 、脱皮热榨菜粕 (未脱毒处理) 、带皮热榨菜粕、脱皮冷榨饼、脱皮热榨饼、带皮热榨饼8种样品。
1.2 试剂
氢氧化钾、浓硫酸、氢氧化钠、乙醚、EDTA二钠盐、四硼酸钠、乙二醇乙醚、无水磷酸氢二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均为分析纯试剂;浓盐酸, 为优级纯;胃蛋白酶 (1∶10 000) 、胰蛋白酶 (1∶250) 、透析袋 (D-9402) , 购于Sigma公司。
1.3 主要仪器
Parr 6300型氧弹量热仪、FOSS 2300自动定氮仪、FOSS 2010纤维测定仪、FOSS 2055脂肪测定仪、DHG-9070A型电热恒温干燥箱、Eppendorf 5810R型低温离心机、培英HZQ-F160型全温振荡培养箱、恒温水浴锅等。
1.4 测定项目
测定粗蛋白 (方法参照GB/T 64321994) 、粗脂肪 (方法参照GB/T 64331994) 、粗纤维 (方法参照GB/T 64341994) 、中性洗涤纤维 (方法参照GB/T 208062006) 、粗灰分 (方法参照GB/T 64381992) 、蛋白质溶解度 (方法参照参考文献[4]) 、体外消化率 (方法参照参考文献[5]) 。
2 结果
2.1 常规营养成分 (见表1)
注:数据均以干物质为基础。
2.2 蛋白质溶解度、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 (见表2)
注:数据均以干物质为基础。
2.3 蛋白质溶解度、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及蛋白体外消化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见图1、图2、图3)
3 讨论
注:X为样品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Y为样品蛋白质溶解度。
注:X为样品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Y为样品蛋白质体外消化率。
注:X为样品蛋白质溶解度, Y为样品蛋白质体外消化率。
(1) 蛋白质溶解度作为评价蛋白质品质的快速方法已经在北美饲料行业用作评定豆粕、菜籽粕、葵花籽粕、花生粕等油料饼粕受热程度的指标。
由于菜籽饼粕中富含的纤维影响了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所以菜籽中的纤维被认为是抗营养因子, 一般认为, 中性洗涤纤维能够准确地反应纤维的实际含量[6], 目前我国最新的菜籽粕行业标准已将中性洗涤纤维作为评定菜籽粕品质的一项指标。从原理上讲, 由于菜籽中含有8%~12%具有还原性的低分子糖类, 饼粕热处理过程中还原糖会与某些氨基酸的N末端或赖氨酸的ε-侧链结合, 使相当多的氨基酸转变为纤维的一部分, 日粮纤维水平升高 (Maillard反应) 。
蛋白质或氨基酸的总量并不能准确地表示蛋白 (氨基酸) 的实际营养价值, 因为只有可消化氨基酸才能被动物机体吸收, 且与纤维结合的氨基酸不会被机体的消化酶降解。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与体内实际消化率有较好的相关性, 可用来估测菜籽饼粕的营养价值。
(2) 通过3项指标之间相关方程的建立可以看出, 菜籽饼粕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蛋白质溶解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R=-0.986, P<0.05) ,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蛋白体外消化率值二者之间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R=-0.936, P<0.05) , 也就是说, 根据中性洗涤纤维的多少完全可以估测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和蛋白质在KOH溶液中的溶解度, 以便衡量菜籽饼粕的蛋白质品质, 估测值准确、可信。
初雷等[3]模拟榨油工艺温度、时间条件自制样品的试验结果表明,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蛋白体外消化率有极强的负相关 (R=-0.952, P<0.05) , 与本试验结果接近。这就验证了通过不同榨油工艺加工出来的菜籽饼粕样品的3项指标之间确实也存在这种相关关系, 但是经过本试验验证发现, 蛋白质溶解度与体外消化率之间的相关性为R=0.884, 虽然其相关性也较强, 可是与初雷等[3]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原因可能有两方面:第一, 实验室条件与制油的实际生产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实验室里难以做到准确模拟生产的每个环节, 实验室里均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试验, 造成这种偏差比较正常;第二, 2次试验所选择的样本量大小不一, 所选择的样品种类不同, 这些也有可能造成一定的系统误差, 使方程存在不同。
对于饲料厂以及养殖场来说, 这种相关性意义重大, 在进行原料品控阶段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条件选择一种指标进行检测, 然后利用线性方程估测出另外2种指标, 在此之前应采集大量样本, 建立更为精准的预测方程。
就这3种评定蛋白质品质的指标来说, 体外消化率目前应用得较为广泛, 多篇文献报道, 体外消化率与体内实际消化率具有强相关性, 可以代表体内实际值, 但是测定体外消化率步骤较为繁琐, 耗时较长;而中性洗涤纤维法简便、快捷, 成本低, 而且通过本试验证明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体外消化率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所以中性洗涤纤维法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应该加大研究力度, 以让其成为估测菜籽饼粕蛋白质品质的新方法而得以推广。
4 结论
对于国内目前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菜籽饼粕, 评定其加工程度和蛋白品质的3种指标蛋白质溶解度、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体外消化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即通过其中一种指标的测定值可估测出其他2个指标的数值, 因此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在原料品控阶段采取一种方法作为判断指标, 以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大川, 张麟, 周光, 等.油菜籽脱皮、挤压膨化、浸出制油新工艺的试验研究[J].中国油脂, 2003, 28 (1) :17-20.
[2]席鹏彬, 马永喜, 李德发, 等.中国菜籽饼粕化学组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 2004, 40 (10) :12-14.
[3]初雷, 李爱科, 高玉鹏, 等.菜籽粕品质指标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研究[J].中国油脂, 2009, 34 (11) :20-23.
[4]刘桂宾, 张璐, 李元, 等.豆粕蛋白溶解度测定方法的研究[J].检验检疫科学, 2007, 17 (1/2) :36-39.
[5]黄瑞林, 李铁军, 谭支良, 等.透析管体外消化法测定饲料蛋白质消失率的适宜酶促反应条件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 1999, 11 (4) :51-58.
中日关系的三种前景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