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中生物实验目录表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71

初中生物实验目录表范文第1篇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第1节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第2节 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第3节 降落伞比赛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第1节 认识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3节 运动的速度 第4节 能量 第三章 声

第1节 什么是声音 第2节 乐音的三个特征 第3节 奇异的声现象 第4节 噪声

第5节 声与现代技术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第1节 光的传播 第2节 光的反射定律

第3节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第4节 光的折射定律

第5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6节 神奇的眼睛 第7节 通过透镜看世界 第8节 走进彩色世界 第五章 物态变化

第1节 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4节 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第2节 物体的密度 第3节 测量密度

八年级下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第2节 力的描述

第3节 弹力 力的测量 第4节 重力 第5节 摩擦力 第八章 力 与运动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第2节 力的平衡

第3节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九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3节 连通器 第4节 大气压强 第十章 流体的压强

第1节 在流体中运动 第2节 认识浮力

第3节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第4节 沉与浮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 第1节 杠杆 第2节 滑轮 第3节 功 功率 第4节 机械效率

第5节 改变世界的机械 第十二章 机械能 第1节 机械能

第2节 机械能的转化 第3节 水能和风能

九年级上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1节 分子动理论 第2节 内能和热量 第3节 比热容

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 第1节 热机 第2节 内燃机 第3节 热机效率 第三章 认识电路 第1节 电现象 第2节 电路

第3节 电路的连接

第4节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 第四章 探究电流 第1节 电流

第2节 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

第3节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第五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欧姆定律 第2节 测量电阻 第3节 等效电路 第六章 电功率 第1节 电功 第2节 电功率 第3节 焦耳定律 第4节 灯泡的电功率 第七章 磁与电 第1节 磁现象 第2节 电流的磁场 第3节 电磁铁 第4节 电磁继电器

第八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第1节 电磁感应现象 第2节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第3节 电话和传感器

九年级下

第九章 家庭用电 第1节 家用电器 第2节 家庭电路

第3节 安全用电与保护

第4节 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 第十章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第1节 神奇的电磁波 第2节 电磁波的应用

第3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第十一章 物理学与能源技术 第1节 能量守恒定律

第2节 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效率 第3节 能源 第4节 核能

初中生物实验目录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探析

一、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生物兴趣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让学生去模仿,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但在放手实验时,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掌握步骤,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前先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再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并在每个实验步骤

中规范操作,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用左眼观察,要注意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应及时纠正学生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

同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适当。再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的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

观察,就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三、运用简易方法,做好初中生物实验

(一)模拟生态法以少量活体生物完成量大的生物实验

教师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前到灌木丛间铲取地表的潮湿、疏松、富含水分的枯腐落叶泥土装在较大号的黑色方便袋中装至半袋处。当学生捉到鼠妇交到实验室时,就将它们放入袋子里的泥土上面,袋口敞开,袋身竖起向上,这样鼠妇自然会好好的生活在袋子里面,不会跑出来也不容易饿死。每次实验后都将收回来的鼠妇放入袋中,若时间较长,泥土有发干的现象,则向泥土中洒入适当水分保持泥土和落叶始终呈湿润状态,这样采来的鼠妇可保存一个多月。运用此种方法,原本只够一个多班使用的鼠妇现在就可满足近十个班实验之用,且最后一个班级完成实验后还留下一活的鼠妇让学生放回适宜的生态环境中。

(二)替代法克服药品或器材差缺的困难

比如在使用北师大新世纪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教材,其中的第一节课就要运用吲哚酚试剂检测维生素C,然而上级部门目前还没有为初中生物实验配发这种药品,市场上也无法购买到。于是在多次实践中,我总结出运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医院用来消毒的碘伏就可代替吲哚酚试剂而很好地完成褪色反应。高锰酸钾和碘伏在一般的药店或村的卫生室都能买到,且价钱便宜,用量也少。应用此法,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能很好地完成这个看似无法完成的实验。实践证明,对于条件较差的学校以下方法也是比较实用的:米汤代替《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中所需要的淀粉浆糊;84消毒液代替《制作叶脉标本》中需要的漂白剂;野油菜花或红菜薹的花或白菜花代替冬季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实验中难以找到的桃花;米豆腐代替《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中所需要的不易购买到的琼脂;配制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以取代使用现在还无法买到的尿糖试纸检测葡萄糖;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时,用校园内的杂草或灌木叶取代小麦种子,能够在一次性做好多组对照实验的同时节省一定数目的实验经费;用嫩的紫花茉莉等植物的叶取代香蕉也能做好《DNA的粗提取》实验;用市场上销售的白醋代替稀盐酸清洗盛过石灰水的试管、烧杯等玻璃仪器其效果比较好,同时也比较安全。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一)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它孕育着希望的光芒、美好的情景,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希望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去发现问题。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实验里所提出的假设: “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是:(1)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活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3)营养物质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里的;(4)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5)食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经过反复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避免了死记硬背。例如: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时,学生先分别观察四个部分的外形及细胞特点,教师将课文讲授穿插于其中。当学生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后,教师再次要求进一步观察,以发现四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 生长点既受根冠保护,又为伸长区和根冠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细胞; 伸长区的下部逐渐混同于生长点,其上部则趋向于根毛区。例如:学习“蝗虫”一节前,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兴趣小实验,回家捉两只蝗虫,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印象深刻。

四、结束语

初中生物实验目录表范文第3篇

2、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哪些问题

1.食品源头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一是农药、化肥的大量和不科学使用;二是兽药、复合饲料的滥用,三是重金属在农禽产品中超标。

2、食品加工、生产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一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劣质原料,如用病死加工食品;二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三是非法使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如二氧化硫等;四是人为造假,牟取暴利。

3、食品储存、运输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食品的储存、运输环节没有有效控制污染的措施和规定。

4 、食品卫生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我国的集体性食物中毒大多由微生物引起。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转基因食品可能损害人类的免疫系统、产生过敏综合症或产生毒性,对人类和人体存在着未知的危害。

3、如何预防流感病毒

1、 打流感疫苗。

2、抗病毒药物预防。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最佳方法。

4、保证充分休息。不要熬夜。

5、不吸烟、不酗酒。降低呼吸道疾病得病几率。

6、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人与病毒接触的机会。

4、生物武器的特点是什么

生物武器的特点主要有致命性、传染性强、生物专一性、面积效应大、危害时间长、难以发现等 示例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他组成部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新品系,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加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技术。这门技术内涵十分丰富它涉及到:对生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或重组,并使重组基因在细胞内表达,产生人类需要的新物质的基因技术(如“克隆技术”);从简单普通的原料出发,设计最佳路线,选择适当的酶,合成所需功能产品的生物分子工程技术:利用生物细胞大量加工、制造产品的生物生产技术(如发酵);将生物分子与电子、光学或机械系统连接起来,并把生物分子捕获的信息放大、传递。转换成为光。电或机械信息的生物耦合技术;在纳米(即百万分之一毫米)尺度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精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并对其结构进行改造利用它们组装分子设备的纳米生物技术:模拟生物或生物系统。组织、器官功能结构的仿生技术等等。

依据我国目前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水平、结合全球发展趋势,试述加速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与食物、能源与资源、环境与健康等重大问题,已开始发挥重大作用,并显示出诱人的前景。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农林牧渔以及轻工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新途径,并将导致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具有极大的经济潜力。而且,由于它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可能改变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因此普遍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

结合自己专业特点和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试述如何实现

初中生物实验目录表范文第4篇

2、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3、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4、观察种子的结构

5、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6、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7、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

8、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材料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

1、 取拿与安放

①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 把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略偏左的地方(操作者),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试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 ③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①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②观察目镜和物镜的特点③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看镜筒位置的变化④看反光镜两面的区别⑤观察遮光器上面光圈的大小

显微镜的使用

2、 对光

① 转动组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③ 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④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不能用直射阳光作为光源)。

3、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央。

4、观察

① 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2毫米处(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②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③ 缓缓移动装片,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

5、整理和存放

①实验结束,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②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用擦镜纸擦镜头。③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到两旁,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树立。④放回镜箱,放到原处。

二、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材料用具:新鲜的植物叶片、清水、双面刀片、镊子、毛笔、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方法步骤:

1、用镊子取叶片,放到载玻片上。

2、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迅速切割叶片。

3、将切下的薄片放到培养皿的清水中。

4、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将切面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制成临时切片。

5、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进行观察叶片各部分结构。

6、用镊子从新鲜叶片分别撕取上、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观察保卫细胞和气孔。

三、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 步骤:

1、擦

2、滴: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刮:漱口

4、涂

5、盖:防止产生气泡

6、染:

2-3次,侵润全部

四、观察种子的结构

材料用具:种子(菜豆、玉米)、解剖刀、镊子、放大镜、培养皿、碘液 步骤:

1、取浸润一昼夜的种子(使其膨胀)。

2、用力捏,比较浸泡和未浸泡种子的区别。

3、剥去菜豆种子种皮观察内部结构。

4、用解剖刀纵切玉米种子,观察。

5、将碘液滴在玉米种子剖面上观察颜色变化。

五、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清水、镊子、解剖针、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 步骤:

1、擦

2、滴:清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 镊子在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4、展:用解剖针把薄膜展平(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5、盖:防止产生气泡

6、染:2-3次,侵润全部

六、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材料用具: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 步骤:

1、观察血涂片

2、辨认血细胞及它们的形态特点和数量

红:男(4.05.5)*10(12)个/升;女(3.55.0)*10(12)个/升

白:(410)*10(9)个/升 血小板:(100300)*10(9)个/升

七、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

材料用具:显微镜、细菌的永久装片 步骤:

1、将装片安装在显微镜上用低倍镜观察

2、移动装片,将观察对象移动到视野中央

3、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观察

4、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5、绘图

八、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材料用具:研钵、小烧杯、漏斗、铁架台、纱布、小试管、体积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蒸馏水、新鲜的水果或蔬菜 步骤:

1、在研钵中研磨,挤压出汁液

2、漏斗中垫2-3层纱布,将汁液过滤到不同的烧杯中

3、向洁净的试管中注入2毫升0.01%的高锰酸钾溶液,用滴管吸取一种果蔬提取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记录需要的滴数。

注意:

1、为提高准确性,使用同一支滴管,使用前用蒸馏水刷干净。

2、一滴提取液的多少

初中生物实验目录表范文第5篇

摘要: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些学校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还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背诵做题的现状。同时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物基础较差。实验,需要使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探索者转变,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学

生物学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以研究动植物日常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现象为目的的一门基础学科,又以动眼观察动手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一门实验学科,在整个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要。我们在教学中应多以实验为教学基础。发挥实验的科学性和能动性,也为初中生物素质教学改革打基础。大力培育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新时代的教育观念下实验教学显得愈发重要,让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探索者转变。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应试教育观念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发展。学生家长以及教师认为“考高分”就代表学习好,片面地在生物教学中实施题海战术。虽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分数,但是忽略了生物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应试教育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时代要求。当前社会更需要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应该被摒弃。

2、学生的生物基础较差

生物是在初中才开设的学科。初中生的社会以及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对很多事物都不了解。初中生对于未知事物非常好奇,导致了在生物实验中学生过于在乎生物实验形式,忽视了生物实验背后蕴含的生物知识。学生生物基础差、没有配合意识以及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物实验的效果。

二、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法是一种探学式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即有目的性地进行探究与学习。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的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之下,学生利用教学实验仪器、实验素材来开展生物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带着问题的,逐步根据课本及教师的要求来进行解疑利用实验来对课本中的结论进行验证。实验教学法下,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探索者,同时经过实验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知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改变了初中生物教学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理论教学模式以及教师实验演示、学生机械模仿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1、生物实验课总的实验教学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程较多,是生物教学大纲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不容忽视。对于实验课,许多教师往往是做演示实验展示给学生看,或者让学生看视频等这样的方式进行。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甚至自行设计或是改进实验,使用更简便,生活中更常见的材料仪器进行实验。例如“在讲解植物蒸腾作用”时,教师也可采取实验教学法进行讲授,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这个实验时间较长,教师可以与学生们一起配合完成。首先要选择三株植物,把一株植物的叶片全部去除、一株去除部分叶片、还有一株不做任何处理。用塑料袋罩住三株植物的枝条,进行密封处理,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期,观察其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三组,分别记录相应植物的变化情况,最后进行汇总,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到的结果更具说服力,使学生们能够充分融入课堂,提高其学习兴趣,提升生物教学的成效。例如“在讲解植物呼吸作用”时,课本并没有给出验证呼吸作用产生水的实验,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让学生自行验证。

2、实验教学结合实际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知识。对生物学科来说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中有着大量的生物知识、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或者知识展开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探索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增加总结出相应的知识,同时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对《呼吸作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新鲜蔬菜当作实验素材并让学生自行设计保鲜蔬菜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不同方法下蔬菜的保鲜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使学生正确理解呼吸作用的条件影响因素等。如阳光下黑暗处的蔬菜保鲜效果均比较差。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有光条件下、无光条件下都可进行”。常温环境中保存的蔬菜与冰箱低温环境下保存的蔬菜。后者的保鲜效果明显较好,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受到温度的影响”等。实验教学结合实际生活,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作用并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查找生物现象总结生物知识。更好地运用生物知识去解决身边遇到的生物问题。

三、实验教学应用的作用

1、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在教与学这一双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在实验教学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学生对实验有从直觉兴趣向操作兴趣、探索性兴趣的发展过程,学生的思维培养也有一个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渐进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探索者转变。

2、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而实验教学中,学生的新知识是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分析和推理而获得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生积极性高,對所学知识记忆牢固,实验技能和实验速度也明显提高。

总之,初中生物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基本方式之一,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而讲授生物学实验的最好方式就是实验教学法。所以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利用实验教学法,使每位学生主动的、积极的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实验技能,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体现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阮慧娟 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4).

[2]丁素娟,辛宁,张秋红 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

[3]韩玲 积极加强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8(01)

[4]白念光 实践出真知——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55

初中生物实验目录表范文第6篇

2.教师的课堂教学切实实现有重知识向重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转化(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等)

3.课堂教学除了利用好多媒体以外,教师的板书、板画、肢体语言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起来,另外教师的讲课缺乏要有情感的投入。

4.教师要经常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主要是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办法。

5.要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要善于激发学生不要压抑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交流,教学就无从谈起。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分享智慧与情

感的过程,在沟通中,师生双方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经验,交流情感与理念,求得新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初中生物实验目录表范文

初中生物实验目录表范文第1篇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第1节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第2节 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第3节 降落伞比赛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