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U盘量产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U盘量产范文(精选3篇)

U盘量产 第1篇

关键词:U盘,量产,介绍,运用

U盘作为一种新型的移动存储设备,具有携带方便、性能稳定等特点,移动存储技术和制作工艺的进步,使得该类设备的容量价格比越来越高,它们已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成为十分普及的数据存储器。在广大的计算机技术人员看来,U盘所具有的性价比高、易于携带等优点,如果仅仅用于存储数据实在太为可惜,能否“榨干”U盘的剩余价值,拓宽其使用用途,已成为促使技术人员不断探索研究相关技术的动力。量产技术的出现和运用,将这个愿望变成了现实。

1 U盘量产技术的介绍及可利用价值

U盘量产,就是将U盘进行批量生产的意思。这里的“批量生产”,不是指U盘硬件上的批量制造,而是指工厂在设备出厂前,利用量产软件(USB DISK PRODUCTION TOOL,简称是PDT)对其进行批量逻辑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

U盘由主控电路板、闪存芯片和外壳三部分组成的。当未经量产过的U盘接入电脑时,电脑能够正确识别该设备并显示出相应的盘符,但若想进入磁盘查看具体内容,却会弹出“请插入磁盘”的提示,现象和没有插卡的读卡器类似,这是因为缺少了用软件向焊接在主控电路板上的闪存芯片写入有关U盘容量、芯片信息等内容数据这个过程造成的。因此,量产软件可以理解为是对U盘进行逻辑功能处理和设置的应用软件,是扩展U盘应用的重要技术手段。

利用量产软件可使U盘具备众多的不同功能,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1)U盘分区和属性修改

通常情况下,电脑将U盘整体作为一个分区看待,文件系统格式默认的是FAT或者FAT32,用户没有更多选择的余地。量产工具则可根据使用者的意愿将U盘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移动存储区,也可对U盘的属性数据诸如文件系统格式、介质类型或容量大小等进行更改。

2)U盘修复功能

这里的修复功能不是指硬件损坏以后的修复,也不是指U盘的数据恢复操作,而是当U盘底层硬件数据因各种原因意外丢失时,可通过量产工具重新写入相关数据的操作,使设备能够重新被电脑正确地识别和读取;有时候U盘也会出现逻辑错误而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也可借用量产软件对其进行低级格式化操作,重新构建磁盘的逻辑组织结构,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3)U盘加密功能

U盘被广泛地应用于数据存储领域,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因用户U盘丢失而致盘内重要数据或个人私密信息外泄的情况,这给当事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对数据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量产工具的出现,为用户的U盘数据提供了安全防护屏障在U盘内划分一个独立的加密区域,任何人没有正确的密码都不可能读取加密区的内容,在用户和数据读取之间增设了一道验证检查程序。

4)将U盘制作成不同模式的启动盘

常规的系统引导设备有软驱(FDD)、光驱(CDROM)和硬盘(HDD),U盘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是不能进行系统引导工作的,但我们可以利用量产工具将U盘模拟成不同类型的引导设备,代替它们进行系统引导工作,这就是所谓的U盘启动模式。常见的U盘启动模式比较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USB-CDROM模式的通用性和兼容性最好,而且将U盘模拟成该模式后,由于光盘区域的只读性,内部数据不会受到病毒等因素的破坏,非常适合应用在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工作中。至于其它的启动模式,也可根据实时条件需求的变化,利用量产工具制作出来。

量产技术的运用扩充了U盘的使用功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新的以U盘为介质的扩展功能应用将会被不断开发出来,量产技术的珍贵性和实用性正体现于此,我们更应该重视该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运用。

2 量产技术的使用

2.1 量产的大致过程及补充方案

U盘量产是个比较简单的操作,它大致包含两个步骤:首先,必须弄清主控芯片的具体型号,然后找到芯片型号对应厂家出品的量产工具进行量产即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不同厂家的主控芯片都有各自的保密指令,所以不同型号的主控芯片是不能共用一个量产工具的。

查看主控芯片的型号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直接拆开U盘查看,另一种是借用专用的芯片信息读取工具进行检测。第一种方法较具暴力性,也易损坏硬件,但能够比较准确的确认芯片型号;软件检测方式是通过推测检测到的VID&PID号来判断主控的,在碰到劣质U盘或者人为信息作假的情况下,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因此,建议大家采购U盘设备时一定要选用正品厂商的产品,这样才能保证软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目前,“芯片精灵”(Chip genius)是使用效果较好、较为常用的检测工具。

以上的专用量产方案,虽然能够实现U盘功能的专业化(比如设置指示灯的闪动频率),却无法应对种类繁多的主控芯片与数量稀少的对应专用量产工具之间的矛盾,客观上造成了量产难度加大、量产成功率偏低等现象,因此,通用量产工具的出现就成为了必然。为增加通用量产方案的兼容性,很多新技术被应用于其中,比如有名的“杏雨梨云U盘系统”就借用了fbinst技术来提高U盘启动的成功率。总之,不同的量产工具都为扩充U盘功能提供了实现途径,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

2.2 U盘量产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1)正确认识U盘量产操作

很多人因为担心量产会损坏U盘,因此畏手畏脚,不敢享用量产带给我们的乐趣和好处。我们前面已经说过,量产是基于逻辑层面(软件层面)的操作,并不涉及任何硬件部分,即使量产失败,只要我们选择正确的模式重复操作便可将U盘恢复到正常状态。这就像在电脑里面安装应用程序一样,谁听说过装软件能把计算机装坏的呢?

2)量产工具可以修改属性参数,但不能改变物理属性

量产工具可以修改U盘的属性参数,电脑也会以此来识别设备并执行相关操作指令。值得注意的是,属性参数的设置是以设备的真实物理属性为依据的,不正确的参数设置将极有可能影响到U盘的正常使用。例如很多不良商贩通过修改增大U盘容量数据来制造扩容盘,虽然扩容后的容量能被电脑识别出来,也能存储数据,但这样的U盘非常容易出现数据丢失和传输速度缓慢的情况。

3)在量产USB-CDROM模式时,应选择合适的ISO镜像文件

USB-CDROM模式和IDE-CDROM(普通光驱)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启动过程中,USB-CDROM模式需要加载部分USB设备驱动,如果加载的驱动程序不正确或者缺少这部分驱动,U盘设备就有可能不能正常模拟普通光驱的操作,导致启动失败或死锁。因此,在量产该模式时,必须确保所提供的ISO镜像文件中含有正确的必要的USB设备驱动。

4)量产工具对软件系统的要求

目前,各厂商在WINXP、WIN2000系统平台下提供的量产工具较多,较高版本的操作系统反而对其支持度较差,所以量产时要注意操作系统的选择;量产过程中,操作者必须具备系统管理员权限;因为涉及设备底层操作,因此量产时务必要关闭杀毒软件,避免误报和误杀;如果是芯片信息是群联方案的,则需要安装TCP/IP、IPX/SPX等相关协议。

5)由读卡器所组成的U盘、移动硬盘不能被量产为USB-CDROM

目前已知读卡器和移动硬盘的主控芯片尚不支持USB-CDROM启动模式,因此这两类设备均不能被量产为该模式。

因为量产操作是针对U盘底层的逻辑修改或设置工作,因此不正确的操作也可能给我们使用U盘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说U盘数据读取速度变慢、U盘容量发生变化等。只要我们能够保证所选的U盘设备质量稳定可靠,加之选择正确的量产工具和严格遵守操作流程,这些不良影响是可以降低和避免的。

3 结束语

量产技术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U盘的使用价值内涵,使之从单纯的存储设备属性中分离出来,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使用途径。因此,量产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是广大IT从业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欧高林,沈跃云.U盘量产在高校计算机系统维护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79,127.

[2]Clie.USB光驱随身带闪存盘量产问题集[J].电脑迷,2008(19):46-47.

U盘量产 第2篇

主要思路就是将系统布置好以后, 克隆到其他计算机上使用, 通过一键封装工具, 定制、封装自己的系统。首先到网上下载“封装工具”, 在此作者推荐大家使用“深度Dprep” (见图1) 。软件里面集成了很多选项, 除非你有特别的需要, 否则只要按照默认的选项就可以了。

2 制作开始

2.1 系统安装

系统封装之前, 要先安装一个全新的Windows Xp系统, 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多, 只要求将Windows Xp安装到C盘, 分区格式选择FAT或者NTFS都可以。

2.2 软件、补丁安装

系统安装好以后, 封装之前根据不同的需要, 应该进行选择性安装, 如果是业务用的电脑, 则安装业务软件如OSSMO2004、Micaps, 杀毒软件, 以及office等文档文件就可以了, 其他非业务电脑则可以更多元化的选择自己日常需要使用的软件。另外要注意的是, 最好关闭系统还原、休眠功能, 这样可以让系统镜像更容易保存在一张光盘上。

2.3开始封装

做完以上的操作以后, 只要在这个系统中打开“深度Dprep”, 然后点击“封装”按钮就可以了, 其他的就让它来帮助你完成 (见图2) 。可能会出现有提示窗口, 点击“仍然继续”就可以了。第一次完成后会出现提示“重新启动后进入系统部署安装”, 点击确定后重新启动电脑会自动进入到系统封装的第二阶段。稍等片刻, 此时可以准备好带Ghost的工具启动盘, 等到第二阶段的封装完成了以后电脑会自动重启, 到这一步一定要注意, 千万不能让系统启动, 应该用带Ghost的工具启动盘启动电脑, 然后用带压缩参数 (如Ghost-z9) 启动Ghost把系统克隆起来。

2.4 生成启动盘

系统镜像制作完成以后, 就可以制作一张启动盘了。下载“UltraISO”这款软件以及“深度GhostXp八分钟装机版”, 用“UltraISO”打开“深度GhostXp八分钟装机版”, 把里面的Ghostxp.gho替换为自己制作的镜像并保存就可以了。 (见图3) 。

2.5 刻录镜像

制作好光盘镜像以后, 把新的刻录光盘放入到刻录光驱, 使用“UltraISO”, 选择“刻录光盘映像”, 等几分钟后刻录完成, 光盘会自动弹出, 现在就可以用这张光盘安装系统了。单位里买了新电脑, 或者电脑系统出现了故障, 就可以根据以上方法所做的系统安装盘, 为业务及非业务电脑有针对性进行新装或重装系统, 特别是对成批的电脑安装, 既省心又省时。

3 量产U盘, 系统随身带着走

通过以上的方法, 得到了省心省时的系统安装光盘, 但对于一些没有光驱 (笔记本) 或者是光驱坏的电脑用户而言, 就只能固守那个一成不变的一键恢复系统。另外, 光盘是易磨损品, 用了几次, 就需要再刻录一张。

自制的量产U盘, 把U盘模拟成USB-CDROM, 并把系统镜像刻录进去, 实现U盘安装系统。

3.1 验明正身

现在的U盘类型众多, 不但不同厂商采用的主控芯片有可能不同, 即使同一厂商的不同批次的U盘产品也有可能不一样。而主控芯片决定着你要使用的“量产工具”。通过U盘主控芯片查看软件Chip Genius可以帮忙 (见图4) 。

这里首先要关注的是芯片类型 (芯片制作商和芯片型号) , 因为量产是由U盘的主控芯片决定的, 我们需要通过芯片类型来寻找相应的“量产工具”, 其次是PNP设备ID, 即VID和PID, 量产是必须输入正确的VID和PID才能成功。

3.2 准备工具

量产开始之前首先要准备好“量产工具”以及Windows系统镜像, 因为系统镜像之前已经制作好了, 所以剩下的工作就是下载量产工具了, 通过“验明正身”后利用芯片制作商和芯片型号在网上很快就下载到相应的“量产工具”。以下是作者的金士顿4G U盘量产实例。作者通过芯片类型 (见图4) 找到的是“SK6201量产工具” (见图5) 。

3.3 开始量产

插入要量产的U盘, 并运行量产工具 (见图5) , 首先要了解一些相关的信息, 图5中 (1) 所显示的信息是U盘的Flash号, (2) 显示的是VID和PID号, (3) 是配置文件, 参数设定以后就可以另存为一个配置文件, 以后需要量产就直接选择此配置文件, 如笔者的配置文件文件名为“金士顿G”, (4) 包括了Advance表示参数设定;AUTO-LLF表示开始量产。点击“Advance”进入参数设置 (见图6) , 在Password选项中输入“123456”, 点击“Check”按钮确认密码, 注意查看相关的信息, 包括VID、PID号是否与图5 (2) 显示的一致, Part Name in confi里面的序列号是否与图5 (1) 显示的序列号一致, 这个是十分关键的, 如果不一致就要在Flash Selection里面选择一个正确的。检查完毕后点击“MultiPartition” (多重扇区) 按钮, 然后进入到多重扇区设置 (见图7) 。

勾选“Enable CDROM”, 点击“Browse”打开镜像文件所在目录并导入, LUN0和LUN1表示的是你可以将U盘分成两个区, 两个区的大小可以拉动滚动条, 在图7中笔者选择了两个区大小一样, 所以显示的是“50%50%”, 也可以选择只要一个分区, 那就要把滚动条拉动成“100%0%”。“Format Label”表示的是分区后每个区的磁盘名。“Disk Type”可以选择量产后U盘分区的磁盘格式。要注意的是, 这里有一个“Hidden Area”, 其作用是屏蔽掉U盘的某部分容量, 而并非是隐藏某部分, 大家一定要理解清楚。完成设置后点击“OK”回到图六设置, 在“Config file”里面填上你的配置文件名, 如我填的是“金士顿G”, 点击“Save”保存, 以后只要再量产时直接选择此配置然后导入需要刻录的镜像就可以了。点击“Exit”回到图五, 点击“AUTO-LLF”开始量产, 等待几分钟图5 (1) 中的“SIMPLE”变成“BUSY”最后变成“PASS”, 这就意味着大功告成。这里要注意的是, “BUSY”过程中一定不能断电或人为的拔出U盘, 否则有可能会造成U盘物理性的损坏。

3.4 检测成果

量产完成以后, 把U盘按正常操作拔下然后再插上, 系统就会提示找到新硬件, 稍等片刻打开我的电脑, 就会发现多了两个磁盘以及一个光驱 (见图8) 。

重启电脑并设置由“USBCDROM”启动, 就可以进入到之前做好的Windows克隆安装了。

4 小结

(1) 量产U盘, 简化了安装windows系统的步骤, 同时可以随身携带, 方便好用, 希望能为广大气象工作者在安装系统时提供多一种选择。

(2) 本文所提及软件均通过网上的搜索引擎搜索下载。

(3) 量产U盘存在一定的风险, 请在量产前做好准备工作,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摘要: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 电脑的应用已经进入到了各行各业, 气象工作更是时刻离不开电脑, 安装Windows系统已成为电脑用户的必备入门技能。介绍一种制作Windows系统安装, U盘量产的方法, 量产U盘可以简化安装Windows的步骤, 达到“傻瓜化”安装Windows的目的, 同时携带便捷。希望能为广大气象工作者提供一种可随身携带的简单好用的安装系统。

关键词:计算机,Windows系统,安装,U盘,量产

参考文献

[1]王樶利.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J].科技信息, 1997, (10) :11-12.

[2]付宏海.现代造船模式与计算机技术[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02) :240-241.

[3]程武伟.自己动手, 制作Ghost安装光盘.计算机应用文摘[J], 2008, (04) :17-18.

[4]JohnShu.打造超级系统U盘.计算机应用文摘[J], 2008, (03) :18-19.

[5]吴兆雄, 林少冰, 梁慎青, 徐美红.Windows Update同步服务技术应用[J].广东气象, 2008, 30 (3) :13-14.

[6]黄天, 刘玉明, 陈海霞.利用pcAnywhere实现计算机的远程管理和维护[J].广东气象, 2007, 29 (01) :56-57.

[7]程武伟.自动化安装Windows.计算机应用文摘[J], 2008, (07) :16-17.

[8]黄业斐.浅谈县局计算机网络维护[J].广西气象, 2006, 27 (01) 58-59.

[9]魏炜, 关鸿志, 甘劲佐.用SUS在局域网内更新windows安全补丁[J].广东气象, 2005, 27 (04) :45-47.

U盘量产 第3篇

关键词:WinPE,量产,文件系统,兼容性,启动模式

0 引言

Win PE(Windows预安装环境,Windows Preinstallation Environment)是基于在保护模式下运行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内核,是一个只拥有较少服务的Win32子系统,是标准的32位视窗API的系统平台。

本论文研究所涉及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基于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平台下,通过启动盘技术量产出能启动Win PE系统的U盘来帮助用户恢复受损的操作系统。

纵观国内外市场上,针对在盘操作系统,许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但是始终存在着两个主要缺陷:第一、这些已有的在盘操作系统不够稳定,功能也十分有限。一直到近些年出现的Win PE,运行才更加稳定,而且可以根据实际的维护需要,集成不同的工具软件,量身定做富有个性的在盘系统。第二、目前常用的Win PE如老毛桃修改版和深度论坛版两类版本,都是经过制作的副本。但是由于这些方式都需要用户自己去制作,对于大批量U盘而言,显然工作量巨大。故而本论文对操作系统启动原理深入研究,模拟操作系统从legacy BIOS启动的方式,运用多线程的方式写入MBR、FAT表以及Win PE镜像文件,可以自动地大批量满足这样的需求。

如上所述,量产带有Win PE系统的U盘为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Windows操作系统维护和病毒处理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解决方案。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维护,Win PE和Ghost一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故而本文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1 启动盘主要技术特点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设计出一个量产启动盘的工具所涉及的技术要点很多,在此无法一一例举。本小节仅针对比较容易忽视,又对启动盘设计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些技术要点进行说明。

1.1 MBR(master boot record)扇区

计算机在按下power键以后,开始执行主板bios程序。进行完一系列检测和配置以后。开始按bios中设定的系统引导顺序引导系统。假定现在是从一个U盘Boot。Bios执行完自己的程序后如何把执行权交给U盘上Win PE系统呢。交给U盘后又执行存储在哪里的程序呢。其实,称为MBR的一段代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MBR(master boot record),即主引导记录,也称主引导扇区。位于整个U盘的第一个Nand Flash扇区(可以等价看作硬盘的0柱面0磁头第一个扇区),bios在执行自己固有的程序以后就会jump到mbr中的第一条指令。将系统的控制权交由mbr来执行。在总共512 Byte的主引导记录中,MBR的引导程序占了其中的前446个字节(偏移0H~偏移1BDH),随后的64个字节(偏移1BEH~偏移1FDH)为DPT(Disk Partition Table,硬盘分区表),最后的两个字节“55 AA”(偏移1FEH~偏移1FFH)是分区有效结束标志。

MBR不随操作系统的不同而不同,意即不同的操作系统可能会存在相同的MBR,即使不同,MBR也不会夹带操作系统的性质。具有公共引导的特性。

1.2 FAT表和数据的存储原则

FAT表(File Allocation Table文件分配表)是Microsoft在FAT文件系统中用于磁盘数据(文件)索引和定位引进的一种链式结构。假如把磁盘比作一本书,FAT表可以认为相当于书中的目录,而文件就是各个章节的内容。但FAT表的表示方法却与目录有很大的不同。

在FAT文件系统中,文件的存储依照FAT表制定的簇链式数据结构来进行。同时,FAT文件系统将组织数据时使用的目录也抽象为文件,以简化对数据的管理。

首先允许文件的不连续存储。目录中只记录开始簇和文件的大小。那么记录文件占用哪些簇,以文件映射簇不太方便,因为文件名是不固定的。换个思想,可以用簇来映射文件,在整个存储空间的前部留下几簇来记录数据区中数据与簇号的关系。

例如,FAT32表中每簇占用四个字节(32位)表示,开头的8个字节(0H-07H字节)用来存放该盘介质类型编号了,因此有效簇号从02H开始使用。02H簇的使用情况由08H-0BH字节组成的32位二进制数指示出来,03H簇的使用情况由0CH-0FH字节组成的32位二进制数指示出来,依此类推。未被分配使用和已回收的簇相应位置写零,坏簇相应位置填入特定值0FFFFFF7H标识,已分配的簇相应位置填入非零值,具体为:如果该簇是文件的最后一簇,填入的值0FFFFFFFH,如果该簇不是文件的最后一簇,填入的值为该文件占用的下一个簇的簇号,这样,正好将文件占用的各簇构成一个簇链,保存在FAT32表中。

2 基于Win PE的量产启动盘设计

基于Win PE的量产启动盘设计,其核心涉及几个不同实现阶段。本文篇幅有限,仅对比较重要的三个阶段进行具体的介绍。

2.1 创建磁盘镜像

首先,在创建磁盘镜像时,必须考虑在量产启动盘时所需的启动镜像文件的大小以及整个U盘大小,这样考虑的原因在于:第一、启动镜像文件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在量产中FAT表的有效项数,以此为根据结合所创建的是FAT32或者FAT16的文件格式的不同(注:FAT32每一项占有为4字节,FAT16每一项占有为2字节),才能在量产过程中合理地向操作系统申请相应的内存堆栈大小,否则,低于FAT表所需内存空间时,在写入启动文件时,FAT表将出现非法越界,造成量产失败。在这里必须强调一点,在设计中若只考虑把内存分配了足够大,而不去计算合理的需求,同样会有隐患和问题存在。一旦考虑多线程量产,乃至十几个U盘同时量产,很有可能因为内存超载,造成死机。第二、计算U盘整个空间大小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量产启动U盘时,其实也在重新格式化U盘,只有考虑了U盘大小,才能有效的预留出包括MBR,FAT表等在内总的镜像需要多少空间。

其次,即是对MBR,DBR,以及根目录表(FDT)和FAT表的写入。其中包括许多具体参数的设置,在这里必须参考相关文献以及微软的FAT32文件标准,此处就不再赘述。本文将根据实际启动盘技术的实现,以FAT32文件系统为例,对值得注意的细节进行说明:

首先,对已经成功申请的内存空间,要怎样写入相应的MBR,DBR以及FDT和FAT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如下方法予以实现:如图1所示,在操作系统中,FAT32组织形式中的MBR,DBR都含有一些保留扇区(通常占63个扇区大小),也可称为隐藏扇区,若对于这些隐含扇区予以考虑在申请内存中,然后一起写入U盘的Nand Flash,势必造成写入时间很长,对内存和量产时间都是巨大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另外专门定义了一个结构体,用于单独存放包括MBR,DBR,FDT以及FAT表等部分在Nand Flash中所要写入的物理扇区地址,以便寻址写入。在申请的内存空间中只写入相应的所需MBR,DBR,FDT以及镜像文件所需的FAT表的内容大小即可。这样大大减少了写入U盘所需的时间,为多线程量产多个启动U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对于启动镜像文件的遍历

所谓启动镜像文件,简而言之,即是Win PE在盘操作系统所需的文件,后缀为Img的镜像文件以及一些必须的诸如Ntldr的引导文件。这就需要在量产中过程中对这些文件进行遍历,以此能让所有文件写入U盘。而多数情况下,在启动镜像文件目录下,仍有不少子目录,故而需要通过递归的算法,层层嵌套才能将所有文件一一写入。图2为详细的递归遍历文件的过程。

首先在MFC人机友好界面上选择启动镜像文件的目录路径,然后先获取目录下第一个文件,同时判断文件属性中第0x0B字节是否为子目录(属性字节为0x10),如果确为子目录,则将此文件名加入原有目录路径中,再递归调用原函数,若不是,则将此文件根据相应的FAT32或者FAT16的文件格式写入U盘,继续遍历此目录下的下一个文件。若仍存在下一个文件,则继续判断是否为子目录,再同上所述循环操作。若已是当前子目录下最后一个文件,则获取下个文件失败,即结束当前调用函数,递归调用上一级函数,如上操作直至将所有文件全部写入U盘。

2.3 以FAT表格式化写入文件

对于量产启动盘技术而言,对U盘重新格式化并且以FAT32或者FAT16格式写入启动镜像文件,是本文最核心的思想和实现。下面本文将对以FAT表写入文件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必须明确启动Win PE所需的启动镜像文件有多大,为其Malloc申请完内存后,准备工作就已经就绪,可以开始对U盘进行格式化文件写入的操作了。

具体步骤如图3所示。

(1)检查在根目录项FDT中是否仍有空的表项,若仍有空的表项,则转入步骤(2),否则文件写入立即结束,格式化失败。

(2)根据遍历所得的文件名,判断是否有相同的文件名在根目录项中存在,若没有同名文件存在,则直接进入步骤(3),否则,必须先释放原有相同文件名所占用FAT表记录项空间,再执行步骤(3)。

(3)根据目前要写入的文件,判断剩余空间是否大于此文件大小,若剩余空间足够,则进入步骤(4),否则文件写入立即结束,格式化失败。

(4)写入此文件的目录项所需数据,总共占32个字节。包括文件名,属性,修改日期,文件首簇号和文件长度等。

(5)判断当前写入的数据小于此文件大小并且FAT表有效项数没有越界的条件下,每次写入一簇的数据,并且写入将相应的簇号写入FAT表项,并指向下一个空的FAT表项。条件不满足时,跳出循环执行步骤(6)。在此特别注意一点,FAT表项前2个表项表示该盘介质类型编号,FAT表项有效簇号从02H开始使用。

(6)此时当前文件数据已全部写完,将更新的第一FAT表项备份到第二FAT表项,当前文件写入全部结束。

3 实验与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所阐述的量产启动盘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分别对此进行压力和兼容性测试。

压力测试主要将以对一个U盘量产方式转变为多线程量产,实现对多个U盘同时量产,本文选用的启动镜像文件60M左右,主机配置2G内存,可以同时对10个U盘进行量产,全部量产完成所需时间30分钟左右。

兼容性测试主要对不同品牌和机型进行启动测试,结果可以在thinkpad,DELL,HP等主流品牌机上顺利启动U盘Win PE操作系统,对于一些老式机型,BIOS不支持USB-ZIP启动,故而将U盘直接模拟成光盘,直接写入后缀为ISO的启动镜像文件,利用USB-CD启动模式也可顺利启动。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叙述了量产启动盘技术研究和实现的细节。针对目前市场比较繁琐启动盘制作流程,以及缺乏能够自动批量量产可启动在盘系统的U盘的状况。本文创新性地将对MBR,DBR以及FAT表的研究,运用到启动U盘的技术实现中,完成了创建镜像以及写入Win PE镜像文件的整个过程。最后巧妙地利用了多线程的技术,解决了市场上对自动大批量量产U盘的需求。通过反复测试和改善,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量产的性能和兼容性。

参考文献

[1]张昆苍.操作系统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姜灵敏.微机硬盘管理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3]张昆苍.操作系统原理DOS篇[M].清华大学出版社.

[4]张钟澍.大容量硬盘修复技术及数据管理[M].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0.

[5][美]Thom Hogan.PC软硬件技术资料大全[M].计帆,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6]BIOS Enhanced Disk Drive Specification[S].Version 1.1,Phoe-nix Technologies.

[7]张明亮,张宗杰.浅析FAT32文件系统[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5,33(1):56-59.

U盘量产范文

U盘量产范文(精选3篇)U盘量产 第1篇关键词:U盘,量产,介绍,运用U盘作为一种新型的移动存储设备,具有携带方便、性能稳定等特点,移动存储...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